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蜀汉当皇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卿家,平身吧。”翌日,德阳殿朝会上,刘璿待大家行完礼后直接说道。

    “启禀陛下,户部经过一个月的统计,今年各地共上交国库粮食六百万石,稅银八百万两。”德阳殿,户部尚书王全站出来开心的对着刘璿汇报道。

    “嗯,两百万石粮食过几日朕会让人运往粮仓。”听了王全的话,刘璿最直接对着王全吩咐道。看来土地和人口的普查效果真是不错,一下子就比往年多出两百万石粮食。这还不算商税,算上的话是之前两年财政的收入。

    “臣遵旨。。。”

    “王爱卿,抓紧征调民夫和牛车运粮。还有让他们口风紧点,注意保密。”龙椅上,刘璿不放心的再次对着王全吩咐道。

    “退朝。。。”

    “小李子,准备下,朕要出宫。”春暖阁,刚回来没多久的刘璿就对着小李子吩咐道。

    “公子,咱们去哪?”德胜门外,小李子对着刘璿询问道。这次刘璿连张暴都没带,只带了邓忠。张暴毕竟是一师之长,事情也不少,这也是为什么把邓忠留在自己身边的原因。

    一方面可以制约邓艾,等于留了个人质。另一方面也算是多了个保镖。邓忠年纪轻轻就随邓艾征战沙场,几年下来,也能独当一面了,何况武艺也不错。

    “去如风钱庄吧,好久没去了。”大街上,听了小李子的话后,刘璿想了想说道。

    自从上次如风钱庄建立时他去过一会,到现在都好久没去了,刘璿早就想去瞧瞧了。这个钱庄不但能为他积累财富,还能为他提供情报,重要性太大了。

    “陛。。。公子里面请。。。”

    钱庄门口,李铁蛋忽然看到刘璿,刚准备喊陛下,就被他叔的眼神给制止了,只好改口叫公子了。然后,急忙把刘璿三人领进内屋,并且亲自奉上了茶水。

    “怎么样?钱庄生意如何?”喝了口茶水,刘璿对着李铁蛋随意的问道。

    “启禀陛下,生意基本稳定下来了,也和城内好多家富商和达官显贵们攀上了关系。钱庄的存银已经达到两百万两了,基本维持在这个数字。”听到刘璿问话,李铁蛋赶紧跪下来答道。

    “各郡的钱庄呢?”对于这个数字,刘璿还是基本满意的,于是接着问道。

    “启禀陛下,各郡的钱庄存银没这么多,基本在几十万两左右。”屋内,李铁蛋再次答道。

    “嗯,不错,好好干,别耍心眼子。”说完,刘璿就离开了如风钱庄。

    现在的如风,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亦不为过。光城内就存银两百万两,各郡几十万两,看来有钱人还真是多,特别是蜀都的富商达官显贵们。两百万两银子,都抵得上朝廷四分之一的税收收入了。这还只是这一家钱庄,城内钱庄何止如风一家。
………………………………

164章:修建官道 统一货币

    神武二年八月初,朝会刚刚结束,下了早朝的刘璿再次回到了春暖阁。这一次,刘璿没有处理奏折,而是在一幅地图面前久久不语。地图上的道路,很少有宽敞大道的那种,基本上都是崎岖山路。

    望着地图上的山川峻岭,刘璿时而点头微笑,时而摇头不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难怪李太白会有这样的感慨。刘璿看了半个时辰,发现没有一条能说的过去的大道。

    有利就有弊,蜀地易守难攻,防御起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同样的,出去也一样的艰难。难怪诸葛武侯每一次北伐,最后基本都是因为后勤跟不上而半途而废。

    看着地图上一条条崎岖山路,刘璿觉得要不改变迟早被耗死。打仗打的是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道理谁都知道。而对于朝廷来说,每一次北伐,在路上所消耗的粮草远远大于将士们吃的数量。

    做为前世过来人,刘璿更知道在蜀地建国的国家,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更可悲的是,那些国家大都撑不到五十年。为什么?就是因为道路难走,出一次兵消耗太大了。他们想的都是守住基业,所以在这里建国的,都不长久。

    一个时辰后,刘璿在心里下了决定,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把路修好。要不然别说打出去,不被耗死就是最好的结局了。这样的结局,绝对不是刘璿想看到的。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卿家,平身吧。。。”翌日,德阳殿朝会上,刘璿平静的说道。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大殿上,户部尚书王全上前一步奏道。

    “准奏。。。”

    “启禀陛下,户部已招募两万民夫运粮,但是耗粮十分严重。户部初步估计两百万石粮食全部运完,路上就要消耗五十万石,这还不算他们的工钱。”德阳殿,王全跪在地上对着刘璿大声的汇报道。

    “太阳个仙人板板的,这这么多?”龙椅上,刘璿听到王全的话后,一不留神冒出了一句脏话道。

    “陛下,主要是人吃马嚼的,路途又远,道路崎岖,五十万还不一定够。”虽然王全不明白刘璿前面话的意思,但是后一句他可是知道的,只好再次答道。

    “运,无论花什么代价,一定要把粮食运到汉中。不然将来成本更高,就这么定了。”德阳殿,刘璿想了一会后,还是坚持己见的说道。

    虽然损耗比较大,总比战时在运要好的多了。战时运粮还是要人吃马嚼的,而且还要担心时间问题,说不定耗粮更为严重。

    “传旨,令张暴派禁卫军一个团沿途护送运粮队伍。凡是有逃跑者,一律拿下下狱问罪,朝中大臣有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龙椅上,刘璿站起来,站在御阶上大声的说道。

    “臣等遵旨。。。”

    “众位爱卿,你们也看到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朕打算在全国修建官道。另外,国内货币混乱,朕打算有朝廷铸币,统一货币,众卿家以为如何”德阳殿,刘璿再次说道。

    “陛下,修建官道和铸币,需要大量的钱粮和人力,一起做是不是太急了些。”大殿上,丞相周磊站了出来说道。修建官道,需要征募徭役,势必导致国内劳动力枯竭。

    “无妨,官道可以分开修。先修边境的官道,比如蜀都到汉中的官道,蜀都到剑阁的官道。然后再修蜀都于个郡之间的官道。至于货币,朕打算铸神武通宝,一枚等于一钱银子,一千枚等于一两银子,其余货币一律停用。”御阶上,刘璿再次说道。

    “陛下,也就是说一枚神武通宝基本等于之前的一枚铜钱。”户部尚书王全,听了刘璿的话后,站了出来询问道。

    “可以这么说,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神武通宝可以和银子互换,比例是1000比1,即1000枚神武通宝兑换一两银子。”王全的话音刚落,刘璿直接说道。

    对于货币,刘璿是一点都不懂。不过自己是皇帝,他还是想把货币给定下来,不然他自己都老是搞混,何况普通百姓。百姓们对于银子的购买力还是不甚了解,很多人仍然使用铜钱。就算有银子的百姓们,也舍不得花出去,因为花出去就很难在换回来了。有了通宝就不一样了,通宝和银子之间可以互换。

    “启禀陛下,朝廷的铸币司早已荒废,一时间怕是难以胜任。”听了刘璿的话,周磊站出来再次奏道。铸币司,是昭烈先帝刚入川时临时设置的。当时只是为了军饷,过一段时间就取消了。

    “铸币司并入户部。户部王爱卿,铸币事宜就交给你了,尽快给朕拿出样钱来。”德阳殿,坐在龙椅上的刘璿对着王全吩咐道。

    “是,臣遵旨。。。”

    “工部王爱卿,立即征调徭役五万人,修建蜀都到汉中的官道。朕的要求是,路要尽量的够宽,要结实,不要一下雨就坑坑洼洼的,咱们国内石子多,以石子为地基最好。”货币事情一敲定,刘璿就对着工部尚书王朗说道。

    “陛下,五万人是不是少了点,还有就是钱粮的问题,是否按时下发。”工部尚书王朗,在听到刘璿吩咐后直接答道。说完,还看了眼户部尚书王全。

    “慢慢来,不要急,一定要修的结实,朕不要豆腐渣工程。还有,户部不要怕花钱,按时拨款。”德阳殿,刘璿看着王朗严肃的说道。蜀都到汉中的这条官道,将来将会发挥奇效,绝对马虎不得。他也明白王朗的意思,于是对着再一次王全告诫道。

    “是,臣遵旨。。。”

    “臣遵旨。。。”大殿上,王朗和王全齐声领旨道。

    “嗯,这就对了吗?朕要的是结果,朕也相信两位爱卿一定会齐心协力把这件差事办好,退朝吧。”说完,刘璿就离开了德阳殿。

    “退朝。。。”
………………………………

165章:迎接秋夕 议上尊号

    时光如流水,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年一度的秋夕佳节就要到了。同样的,因为又太上皇的寿诞,刘璿又在一起庆祝了,这一日下了早朝,刘璿就急匆匆的去了福全殿请示太上皇去了。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吉祥。”福全殿,刘璿对着坐在龙椅上,无聊的看着书打发时间的太上皇刘禅行大礼道。

    “平身吧,来人,给陛下赐座。”待刘璿起身后,刘禅笑着说道。

    “谢父皇。。。”

    “父皇,过几日就是您的寿诞了,又是秋夕佳节,儿臣特来请示父皇。不知道父皇您,这次是不是还和往常一样,您还有没有什么别的需要,儿臣好提前去操办。”刘璿坐下后,对着刘禅笑着询问道。

    “朕没什么需要的,只要热热闹闹的就好,你们看着办吧,简单点就行。”福全殿,刘禅摇摇头说道。

    刘禅就是这么个人,活到他这个岁数了,该享受的都享受了,该玩的也玩的差不多了,好像真的没什么东西能吸引到他了。不过人一老,就会孤独感上升,总会想要人陪。而恰恰刘璿又没时间陪,其他子女也身不由己,这就是帝王家的悲哀吧。

    整个福全殿,也就太后陪着他,太妃们又有自己的住所。每天面对着空荡荡的宫殿和花草,让一向喜欢热闹的刘禅很不舒服,所以这也算是刘禅现在唯一的要求了。

    “是,儿臣明白了。”听了刘禅的要求,刘璿不好意思的说道。自己虽然每天都会来请安,也就呆一会,然后就离开了,都没有好好陪过他。就算是便宜老子,刘禅对他还是不错的。

    “父皇。。。儿臣。。。”

    “行了,朕也没怪你,知道你忙。对了,听说你往汉中运粮了,是要有动作了吗?”看着吞吞吐吐的儿子,刘禅走到刘璿身边拍拍他的肩膀,然后问道。

    “你们都下去吧。。。”

    “父皇,您怎么知道的?”刘璿示意下人们出去后,不解的问道。按理说刘禅一直呆在后宫,而且刘璿还交代过保密了,没想到还是传到刘禅耳朵里了。

    “是你母后和悦儿闲聊时听到的,怎么,朕是不是不该问?”福全殿,看到刘璿小心翼翼的样子后,刘禅有点不安的说道。

    虽然是父子,但是生在帝王家,能有几个有亲情的,之前的例子还少吗?兄弟相残,父子相杀,为了帝位比比皆是。自己早就退位了,要是让刘璿怀疑他还贪恋权位,那可就遭了,说不定自己以后的日子就要不好过了。

    “父皇说的哪里话,这天下是儿臣的,也是您的,儿臣只是好奇罢了。”感觉到了刘禅的不安,刘璿连忙答道。刘璿确实和费悦随口说过这事,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他父皇知道了。

    “嗯,那就好。要知道兵者,国之大事,切记要谨慎。”听了刘璿话后,刘禅才放下心来。想起往汉中运粮之事,刘禅只好委婉的点了点。至于刘璿听不听,却不是他能左右的了,现在刘璿才是皇帝。

    “父皇,您想多了,并不是您想的那样。儿臣存粮汉中,只是为了将来做打算,不然到时候怕来不急。”福全殿,刘璿对着刘禅低声的说道。

    “嗯,这就好。虽然现在国力大增,朕觉得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咱们还是要以休养生息为主。”看了眼刘璿,刘禅悠悠的说道。

    “是,儿臣谨遵父皇圣谕。”福全殿,刘璿听到刘禅的告诫后,连忙答道。

    “心里有数就行,行了,时候不早了,赶紧跪安去忙吧。”过了一会,刘禅对着刘璿说道。虽然他还想和刘璿聊聊,但是也知道国事为重的道理。

    “儿臣告退。。。”

    “悦儿,过几天就是父皇的寿诞和秋夕,你辛苦下,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的,父皇就喜欢热闹。”月牙宫,刘璿对着费悦轻声的吩咐道。

    “陛下放心,臣妾明白的。”月牙宫,费悦对着刘璿应承道。

    “两个小家伙呢?”没有看到刘燕刘兴,刘璿望着费悦询问道。

    “兴儿在奶娘那睡了,燕儿被贝儿带去御花园疯了。”听到刘璿问起两个孩子,费悦笑着说道。

    “贝儿这丫头,都这么大了,还是人来疯,朕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一想起古灵精怪的刘贝,刘璿现在就有点一个头两个大的感觉,真是拿她没办法。

    “陛下不必担心,贝儿还是个孩子,在大大就好了。”月牙宫,看到刘璿为刘贝头疼的样子后,费悦笑着安慰道。她说的也对,贝儿才八岁,在前世可不就是个孩子吗?刘璿想到这,发现自己是有点神经错乱了。

    “好了,朕回去处理点事情。”说完,刘璿就回了春暖阁。

    “小李子,把丞相和六部尚书给朕找来。”春暖阁,刚回来的刘璿就对着身边的小李子吩咐道。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位爱卿,平身吧,赐座。”春暖阁,刘璿说完对着小李子吩咐道。

    “众位卿家,朕打算为父皇上尊号,你们觉得怎么样?”望着眼前这七位朝廷重臣,刘璿用征求的口吻说道。这几个老头,那权位就等于前世政治局的几个老头。

    “陛下,太上皇尚健在,就给上尊号是不是有点不合礼制?”刘璿说完,周磊第一个站了出来反对道。要知道在以前,尊号谥号是给先帝的。

    现在刘璿要给太上皇刘禅上尊号,虽然不是谥号,周磊总觉得有点不妥,好像在诅咒太上皇是的。于是,周磊不管不顾的立即反对道。

    “是啊陛下,给太上皇上尊号,是否要征求下太上皇的意见。”礼部尚书高尚,做为礼制的权威人士。在周磊说完后,也站出来反对道。

    自古就奉行子不议父,臣不议君。在古代,父亲是没有错的,君主也是没有错的。古代人一直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伦理纲常。
………………………………

166章:秋夕宴会 仁德皇帝

    “众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以前没有不代表咱们不能有。至于礼制,咱们是要遵守,但也不能墨守成规不是,要与时俱进。”春暖阁,刘璿听着他们的反对声后,用不可抗拒的声音威严的说道。

    “陛下,臣觉得高尚书的建议很不错。既然是给太上皇上尊号,咱们以子议父,以臣议君,本来就不合礼制,必须要征求太上皇的意见,方可给他老人家上尊号。”兵部尚书周岩,也上前一步大声的说道。

    “是啊!只要太上皇没意见,臣等决无意见。”

    “还请请陛下三思。。。”

    “好,明晚的宴会上咱们一起和太上皇讨论尊号一事,退下吧。”春暖阁,刘璿看到很多人反对,只好退一步说道。明晚秋夕宴会上,群臣一起再为太上皇商讨尊号。

    翌日,早朝过后,刘璿就埋在了春暖阁处理奏折了。为了给刘禅上尊号,刘璿这次是打算违背礼制一意孤行了。其实上尊号一事,刘璿是早就想做了。

    前世蜀汉二世而亡,刘禅被称为蜀后主,这无可厚非。因为历史书上对刘禅的评价很差,至于真假暂不论。但是现在刘璿来了,若是刘禅还是后主头衔,致刘璿于何地,难道刘璿是后后主?

    所以,刘璿觉得必须要给他老子上个尊号,写进国史里面,这样刘璿的地位就正常了,不至于一直处于尴尬的位置。而且刘禅虽然没什么大的功劳,但是自打刘璿来了后,刘禅也不似历史上那么骄奢淫逸,毫无作为的刘禅了。

    要知道,刘禅在前世历史上最大的污点就是在邓艾兵临城下时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这两件事。正是因为这两件事的口口相传,刘禅的名声才臭名远扬。

    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刘禅早早退位,国未亡,人未降,更没有“乐不思蜀”的污点了。刘禅虽然算不上一位明君,却也绝不是昏君。

    傍晚时分,刘璿带领群臣一起来到了福全殿。整个福全殿人来人往,殿内的酒香,菜香传遍四周。而主位上,太上皇和太后早已入座。

    “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父皇,儿臣带领群臣来给您贺寿了,儿臣祝父皇福如东海不倒松,寿比南山青春在。祝母后身体安康,越活越年轻。”福全殿,刘璿在文武行完礼后,跪在地上对着刘禅说道。

    “皇爷爷。。。皇奶奶。。。”

    “父皇,母后。。。”这时,刘燕奶声奶气的对着太上皇和太后喊道。至于刘贝,则是弱弱的行了个礼。

    “乖孙女,来让皇爷爷亲亲。”一看到刘燕,刘禅立即眉开眼笑的说道。倒是下面的刘贝,刘禅却没给她好脸,理也不理她。

    原因想必大家都知道,刘贝的大名早就传进了刘禅的耳朵里。什么宫中魔女,学堂一霸等等。总之,都是负面消息,刘禅怎能不气。

    “开宴吧。。。”

    “谢太上皇。。。”

    “父皇,儿臣想借此机会和群臣给您议个尊号,您看意下如何?”酒过三巡,菜过五荤后,刘璿站了出来对着刘禅大声的说道。

    “议尊号?议什么尊号?这样不是挺好的吗?”福全殿,刘禅不解的问道。

    “父皇,就是给你上个尊号,以彰显您的功劳?”大殿上,刘璿被刘禅说的一愣。您是看的开,您也要为您儿子想一想吧,难道您真的打算让后世史书给您儿子弄个后后主,刘璿心里无奈的想到。

    “瞎胡闹,朕有什么功劳?”福全殿,刘禅不满的对着刘璿说道,这不是拿你老子开涮吗?自己什么能力自己还不知道,自己有屁的功劳。

    “父皇,您坐镇江山四十余年,朝堂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反观以前的魏国,朝堂上动乱不止,地方上叛乱不断。父皇,你说这是不是您的功劳。众位爱卿,你们说呢?”说完,刘璿还对着刘禅咧嘴一笑,渗的刘禅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皇上圣明。。。”

    “请太上皇恩准。。。”

    “既然如此,那,那就上个尊号吧。记住,要实事求是。”福全殿,本来很不同意的刘禅。被刘璿这么一说,觉得还真是,自己的功劳真是不于是点点头说道。

    “好了,众位爱卿,你们看看父皇应该上个什么样的尊号,才能配得上他老人家的功劳?”得到刘禅首肯后,刘璿对着众文武趁热打铁道。

    “陛下,不如上尊号为承天敬命,天元皇帝。”

    “陛下,臣觉得因上尊号为大道至诚,圣惠皇帝。”

    “陛下,还是叫仁至显达,大显皇帝。”

    。。。。。。

    “好了,好了,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朕有那么能吗?还天元,圣惠,大显的,你们说说这些字哪个和朕挨的上边?”福全殿,被吵吵的头昏脑涨的刘禅对着大殿上的众文武大声的说道。

    “臣等有罪。。。”

    “行了,你们的意思朕也明白。朕看这个尊号,就由皇帝起个吧,在这么讨论下去,这里都快成菜市场了。”说完,刘禅看了眼刘璿,示意你搞出来的事,你自己擦好屁股。

    刘禅话一说完,满朝文武都眼巴巴的看着刘璿,搞的刘璿很郁闷。自己哪会起尊号,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想了很久,刘璿终于想出了一个自己认为还可以的尊号。

    “父皇,儿臣觉得您至仁谦和,爱德敬天,不如就叫仁德皇帝,简称仁皇帝。”福全殿,刘璿把刚才心里想到的尊号说了出来。

    “仁德皇帝,仁皇帝。”

    “这个尊号好,仁者仁义也,德者,德行也,陛下圣明。。。”

    “父皇,您看?”御座上,刘璿看到众文武们基本赞成后,站起来对着主位的刘禅请示道。

    “好小子,朕唯一的优点被你给说出来了。”福全殿,刘山说完这句话后,就慢悠悠的离开了福全殿。刘璿看着他的背影,却是往太庙的方向。
………………………………

167章:神武通宝 布局孙吴

    这几日,刘璿一直在忙着处理秋收后的事情。这次秋收,全国的粮食和税收接近去年的两倍。现在刘璿最缺什么,那就是人口和粮食。

    经过上次的土地和人口的普查,农耕面积大大增加,人口也增加了一小半。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产力。所以上次,刘璿铁血的镇压了武都三族叛乱,为的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