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宠新妃:娘子,要听话-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下面百姓登时嗡嗡一团混乱,的确,百姓每年依靠的不是山地就是田亩,对于这种不熟悉的种子,谁敢轻易耕种。那名小童听了,脆生生的回道:“我家公子说了,大家若是不信,明日也可照样去领取种子回家耕种,你们只需将你们各家田亩每年所出的粮食上报,我们马上就照价将粮食银子给你们。只是,到年末的时候,你们这一年的收成就要上交给主家。”

    众人一听,顿时大喜。

    颜笙这才想起适宜北方耕种的玉米、地瓜、马铃薯一类的农作物她还从未见过,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仍是麦、谷、豆、黍等物。看来这时的海上贸易已经发展得很好,这些外国的东西逐步传入本朝,只是还没推广开来,要是把这些农作物推广起来,那对整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将产生多大的促进作用呀。玉米地瓜等物可是什么沙地湿地,山坡草窠都能生长,农民若是再好好侍弄一番,各地粮食增收可不是一成,而是一倍都不止,这件大事自已怎么竟一直忘记了?

    她现在只想赶快回去吩咐暗卫搜寻这种植有蕃薯苞米的地方,既然朝廷还没广泛种植这种作物,显然民间大多还不识得它的重要价值,自已抢先推广它,岂不比这锦衣还乡,惠及邻里的本地富豪还要“钱”景广大?

    正心下雀跃,只听一旁的温国生道:“我倒想拜会一下这位本地富商段公子,钦差安大人,您意下如何?”

    秋菊不解地问:“温国生,你一个专业作假的什么时候对种地也感兴趣了?”

    温国生坦然答道:“人皆有好奇之心嘛。看到他耗资数万请回来的种子,再加上如此奢华风流的阵仗,难道你不想见上一见?”

    “不错,我也想见见。”颜笙撇嘴一笑,半仰着头望向温国生。为了观赏灯火,她今晚特意换了一件嫩黄的宫装,外罩的透明紫色纱衣完美地勾画出了身上跌宕起伏的玲珑曲线。花灯下看美人,别有一番风韵。见这么一位如花美眷正对着自己浅笑,温国生脑中忽然一片空白,张口结舌,把要说的话都忘了个干净。

    颜笙丝毫没有察觉,想着自己的“农作物种植推广计划”,望着高台旁那架流光溢彩却始终未见主人出现的马车,嘴角溢出的笑意更浓了。

    回到客栈,已经很晚。四人都饿得够呛,吩咐完店内厨房准备晚饭,就先各自回房换下衣衫。颜笙洗过澡后换了一身便装,想起今日见到的事情,便想召唤附近的暗卫。刚出门却见温国生正端着饭菜在门前踌躇,像是要送到自己屋里,忙接了过来,自己端了进去,边走边问:“这么晚了,温公子可有事?”

    那温国生也感觉自己于星夜下站在一位姑娘的门前甚是不妥。转头见左近无人,便红着脸一动不动地轻声慢语道:“也、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见你似乎是认得的,便想向你问问那五谷丰登。”

    “原来是这事,进来吧。”颜笙转身将托盘和饭菜放到桌上,回头看向他,“你吃了没有?没吃的话一同来吃吧。”

    温国生双眼放光,一个闪身就进了门,毫不客气地拿起一副碗筷吃了起来。屋里一片安静,吃饱喝足,他从怀里取出块用银色丝线绣着暗纹的白手绢擦了擦嘴,靠在椅子上,恢复了那副温柔又有些暧昧的腔调,道:“说罢。”

    “那个是一种叫玉米的植物种子。确是高产作物,很适合在北方旱地种植。同那类似的植物还有几种,都是及极适合普及推广的粮食种类。”

    “哦?”温国生凝神道,“这么说来,那这位当地富豪确是想惠及乡里,利国利民了?”

    “也不见得。”颜笙抿了口水,抬眼看向对方的眼睛,“百姓靠田吃饭,怎么敢轻易种植不熟悉的种子,万一产量不高、不能食用或者价钱不好,一年的辛苦岂不白费?那人承诺预先支付百姓一年的收成,所以大多数的百姓,都是要向他取种子种植的。这样旱涝保收的事情,没有人会拒绝。段公子等于交出少量钱财买下大量粮食,等到年末粮食丰收,所赚必丰。”

    “有何不可?”温国生满面诧异,“百姓并无损害啊。”

    “确无损害。”颜笙沉声说道,面色微微有些凝重:“可是如此多粮食同时高产,价格必定会下降,段公子一介商人,要许多粮食何用?”

    “这”温国生闻言一顿,急道,“莫非朝中有人要造反,这位段公子便是他的粮草官?”

    “也不是无此可能。”颜笙低下头,沉思道,“不知朝廷是否做了准备,这样的隐患,不得不防啊。”

    温国生急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屋里踱步道:“这可如何是好?”又恍然大悟般转身拉住颜笙的手问,“莫非你早有对策?”

    颜笙轻轻一挣,抽出双手后若无其事地转到桌子另一侧,笑道:“明日随我来,且看本钦差的手段。”

    第二天一早,张得呈上早已打听好的情报。昨夜那炫富的主人姓段名刚,就住在本镇西南,此镇名为富安,是回京的必经之路。如今自己已投了帖子,那位段公子听说朝廷委任的钦差大人到了,也是惊喜异常,听说几人暂住客栈,忙邀请颜笙他们中午去自己府上吃个便饭。

    一路上,秋菊不停地在颜笙耳边嘀咕:“那温国生越看越不像个好人。昨夜居然还敢摸到小姐的住处去,还、还和您共饮共食!若不是听他一直在老老实实地问问题,我早就让他再走不得路,跟不得我们。”

    颜笙知道秋菊就住自己隔壁,加之耳目聪慧,昨夜二人的谈话必然隐瞒不过,也不多说,只笑道:“是。有劳秋菊大侠看顾,小女子感激不尽。还望高抬贵手,放他一条生路。”

    秋菊扬起下巴,哼了一声,道:“您就是太惯着他了,小心些总是没错。”

    说话间,四人转过树林,眼前便是一座大宅。此地移花接木,围山造水,占地十多亩,颇为壮观。门前一席红毯铺路,左右各立了八名迎宾的少女,见到颜笙等人,盈盈便拜。不多时,便见一位身着青衫,毫无装饰的年轻男人淡笑着迎了上来。

    “段某不知钦差大人驾到,还乞恕罪。大人赏光前来,段府蓬荜生辉,今日就当为大人接风,段某已略备薄酒,大人,请!”

    颜笙笑道:“段公子不必客气,是我等来得唐突了。”

    一路人浩浩荡荡地走近大宅,一路穿花扶柳,进了庄园。

    园中开凿了一个月牙形的大湖,引入城外活水,湖上建九曲廊桥,栏杆刚及膝盖,镶满水色琉璃,应光处看起来若有若无,逆光处却七彩流转,叫人心神荡漾。湖边高低错落一排十几个凉亭,每个的大小形制都有不同,与旁边山石花木相映成趣。沿路不断有眼风飘逸的少女站定含笑行礼。

    东南而行,过“闻香阁”,经“闲吟台”,来到“观鱼处”,只见一亭突兀临水,亭边有垂柳点水,泛涟漪微微。楼台临波,影入明湖。小亭古朴,四檐飞翘似翦水飞燕欲起,溪水清明澄澈,似一潭玉鉴琼田,鱼戏清涟,垂波倒影。四周绿柳环合,好一处清幽的所在!

    亭中竖一圆桌,有一队娇媚的少女轻摇裙摆,鱼贯着往圆桌上摆放器物。

    段刚带颜笙坐在上首,秋菊张得和温国生站在一旁。

    两人甫坐定,便有弹琵琶弹古筝的乐师左右坐好,一穿红色洒裙的盛装女子展臂舒展腰,旋转而至,为众人跳舞助兴。

    颜笙心下暗叹,这当地富贾的“便饭”比起京中宫宴也不遑多让。
………………………………

第361章 为民壮举

    “小人回乡路上,听到了不少关于大人的传言。各个称赞您心怀百姓,为人高义。多户人家还设置了长生牌位早晚祭拜。”段刚淡笑着举杯,对着颜笙温和地说道。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这么恭敬,颜笙也不好端什么架子。忙举杯笑应道:“多谢段公子的夸赞,段公子年轻有为,独立支撑起这么大的一份家业,才是难得。”

    两人互相说了几句奉承话,颜笙见身后三人还站着,也不想多耽,直入主题道:“昨晚本官听说段公子曾进献了大批种子,说是亩产两千斤的高产品种,此事可当真?”

    段刚点头称是:“确有此事。”

    秋菊站在后面插嘴道:“听说段公子还应承预先支付百姓一年的收成呢。说是要让百姓损失减到最低,旱涝保丰收。”

    “哦?”颜笙略略一扬眉,说道:“段公子这般慷慨大方,本官作为朝廷派出的代表,真要替全国百姓谢谢公子了。只是不知那作物的亩产是否真的很高?若是真如公子所说,岂非收获之时,段公子将积压大量粮食无从处理?”

    段刚淡然道:“无妨,虽然没有亲自试过,但我一个商人,做的就是买进卖出的勾当,怎么都好处理。”

    “也不尽然。”颜笙摇了摇头,诚恳地说:“毕竟没试过嘛,若是让公子独自来担这个风险,百姓便要笑我朝官员无能了。”

    段刚干笑道:“大人这是哪里话来,这是小人对家乡父老的一片心意,还望成全。”

    颜笙叹口气,接道:“段公子高洁,本官更要做出表率!没有遇到便也罢了,既然让我遇到,你放心,我稍后就去找本地镇长谈及此事,定要从朝廷的角度全力支持你的义举。凡种此种者,要么可从段府领到粮食银子,要么可以获得三年内的赋税减免政策。不论丰收还是欠收,领银子的年末银子归还段府,减免赋税的将粮食上缴国家。稍后我便带他来同你签字立约。”

    “不不,不可如此啊,大人!”段刚慌张起身,婉拒道,“段某一片心意,不可让国家替我承担风险。如今南方大水,北方干旱,正是朝廷赈灾用银的时候,万万不可为了一个小小的富安镇破例,段某心下着实不安,还望大人收回成命”

    “不必再提了。我便也陪你赌一把吧。”颜笙一甩袖子,起身带上三人便要离开,“你若是不给我这个为民请命的机会便是看不起我。哦,对了,我看那种子莹黄透亮,玉雪可爱,颗粒饱满,又是米粮便起名叫玉米吧。稍后再来叨扰,告辞。”

    说完也不看段刚,径自带着三人离去。一个时辰后又带了当地镇长和众多官员作为见证,来到段府门前签订合约。

    合同是拟好的,只需签字画押,看来钦差大人早有准备。众多官员听说了此事的前因后果都交口称赞,皆道段公子心系百姓,安钦差义薄云天,这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

    本地镇长和段刚一前一后各自签字并按下手印,其他官员纷纷跟着签署见证后,此事便在富安镇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了。镇长是个花白胡子的老者,当时便激动地老泪纵横,说要派人轮番看守保护这珍贵的种子,尽心伺候栽培,定不让段公子和钦差大人失望。

    颜笙全程一副有错我担的鞠躬尽瘁状,段刚却一脸羞恼尴尬的复杂无奈样。因这次本镇官员尽到,段公子又不得不重新开宴留各位大人顺便吃个晚饭。

    参与其事的众人均为自己能亲眼见证这么个“为民壮举”而激动不已,为了交流方便,便纷纷同意了与段公子共用晚餐的请求。一时间,段府热闹非常。

    用罢晚宴,彼此告辞。听说钦差大人暂住客栈,镇长忙邀请他们移步到自己的府邸,颜笙称自己还有公务在身,明早便要启程,为了低调行事,就不去叨扰了。镇长连声称是,客气了几句,便由他去了。

    颜笙等人离开段府,回到了富安镇的客栈。一进门,秋菊便忍不住问:“小姐,您明知那物叫做玉米为何还要特意给它起个名字?”

    见颜笙微微一笑,温国生帮她答道:“为了点醒那位段公子,不要以为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就假装减产,独吞利益。现今有镇长照看,再加上赋税一免,除了真是一穷二白的贫苦百姓,大多有点家资的都会选择减免政策,如此一来,十去**,这位段刚公子除去自己购买种子无偿捐赠的钱,自己还要赔上远赴重洋的船费人力。原本一本万利的买卖顿时成了颗粒无收。真不简单!”

    “是啊。”张得接道,“而且合同是镇长带头签的,镇上众多官员做的见证。既把我们的责任摘了出去,又能起到监督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秋菊拍手笑道:“如此一来,管他想要发财还是想要屯粮,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

    见三人你一言我一句聊得开心,颜笙暗忖,这次是让富安镇先行一步,待玉米丰收,定要禀告皇上,使之在全国范围推广起来。

    天色渐晚,各人回屋休息去了。颜笙刚要吹灯,便听到窗外有轻声鸟叫,知是暗卫前来禀报,便支起窗棂,从缝隙间接过一个竹筒。倒出一片黄绢,又将自己白日里早先画好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和辣椒等农作物的示意图加一纸说明卷起来塞进竹筒递给了对方,那暗卫也不声张,接过竹筒转身便走,一眨眼便消失在了夜色里。

    借着微弱的灯光,颜笙展开黄绢,默默读了起来,片刻,略为沉思后,便伸手将之举到眼前的灯芯上,看着那红色的火焰吞没了上面的字迹。

    信上提到了今天白日里刚刚见过的本地富豪段刚公子,颜笙没想到,他竟然与之前自己路过的那个埋了“布书”的荒无人烟村庄有关看来前路尚有磨难重重,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日清晨,街上不知为什么有些吵闹。颜笙早早起来收拾了行李,招呼了温国生、秋菊、张得延阶而下准备启程。刚来到楼梯拐角处,便见到面积有限的客栈大堂黑漆漆地坐满了人,那些人听到楼梯上的响动也纷纷抬头赫然正是昨天一起去段府签字见证的各路官员和本地镇长。这多老爷一起驾临,小二早已吓得藏进了厨房,不敢露头。

    见到颜笙一脸诧异,花白胡子镇长忙起身行礼,尴尬地笑道:“昨日得见大人风采,老朽深深折服。左思右想,夜不能寐,只盼能再次聆听大人的教诲,是以不禁打听了大人的住处,前来送行。望大人看在老朽一片赤诚之心,还请恕罪。为了低调,老朽特意换了便装,但一路前来,还是惊动了几位同僚,大家这便不约而同了。”说完还回头看了看身后。

    听他说完,其他官员也忙施礼道:“我等皆是仰慕大人风采,可惜时日太短,不得久耽,只盼能为大人送行,还请海涵。”一个身量矮小的官员还站出来补充道:“知道大人低调,我等都是换过便装才来,请大人放心。”

    颜笙只觉一万匹奔马自眼前飞掠而过。这马屁拍的,如此大阵仗,还敢称低调?!

    心中不齿,面上却只得做出感激涕零状,三步两步下到大堂,转圈还礼道:“有劳各位大人,本官哪里敢当?不过举手之劳而已,主要还是仰仗各位大人和段公子有心”说完顿了顿,用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一下,马上就有机灵的官员上前解释道:“段公子原本也想来,奈何昨晚太过兴奋,受了风寒,今早便头疼欲裂,下不了床。只得托我们向大人请罪。”

    颜笙心道,只怕风寒是假,头疼却是真的。脸上忙挂出遗憾的表情,叹口气道:“我与段公子年纪相仿,甚是投缘,日后想必还有重逢之日。只是我们都太过年少,经验不足,思虑不周,日后不免还要请各位大人们多多指教,提携帮衬啊。”

    一众官员们纷纷慌忙施礼:“大人哪里话来,您和段公子都是国之栋梁,民之希望,我等才需要大人多多指教,提携帮衬。能为大人出力,三生有幸。”

    双方又是一阵客气,最终还是颜笙高声说了句:“天色不早,本官先告辞,各位大人留步。”说罢便带头边施礼边顺着人群让出的通路朝客栈大门走去。

    刚买过门槛,颜笙不由一怔。只见街上已是人山人海,且尽皆向自己望来,不知谁先喊了一句“钦差大人出来啦!”,人群推推搡搡纷纷下跪。看衣着服饰,多是本地农民。由于街道窄原地站不下的人们便横着列出了三条街,放眼望去,颇为壮观。

    颜笙吸了一口气,正待询问,只听身后的镇长为难地禀告道:“昨晚老朽一回去便命人将新政四处张贴,这些当地人民都是自发自愿聚拢而来,大人明察,我们确是不曾声张。”

    颜笙:“”
………………………………

第362章 公子保重

    原计划一早出发,如此便耽到了中午。

    张得愁眉苦脸地扛着一把富安镇群众连夜赶制的“万民伞”,边走边嘀咕:“咱们是越来越张扬了,这可如何是好。”秋菊却一脸无所谓:“大不了拒不承认。以后再不出现,谁又能认出我们?只要温公子帮我们遮掩遮掩,错认钦差的罪想是谁都不愿担的。”说完便笑嘻嘻地转头向后看去。

    温国生却没有同往常一样跟两人嬉笑闲聊,而是若有所思,几度欲言又止。此时见秋菊看向自己,也不答话,径自催马向前,与颜笙攀谈道:“我有个兄弟便住在附近,家中有几亩闲田。人虽粗糙,胜在心思活分,昨夜收到他的来信,说今年大旱,粮食欠收,非常苦恼,问我可有对策。我想到你前日说除玉米外,尚有几种高产作物适合北方普遍种植,想问问可有样貌特征,便于我这兄弟找来试种?”

    颜笙一听,正合心意。普通农人珍惜劳动成果,定不敢耗时耗力对陌生事物轻易尝试。但温国生对自己如此信任,若能把这些新型作物推荐给他的兄弟,明年一旦丰收,不但给朝廷和周边百姓做了示范,也算是为进一步向全国推广打了广告。

    如此一来,便兴致勃勃地向温国生介绍起了番薯、马铃薯、辣椒等物的样貌、习性、主要特征,说到兴起,还连比带划地提到了如何保存,如何烹饪。听得温国生喜不自胜,惊讶非常。行到半途,干脆翻身下马,掏出纸笔,以大石作席,把颜笙所讲一一记录了下来。并且依据描述,摹画出了几种作物的样子。几张图样在颜笙指点下,稍作修改,便已像模像样,显然出自名家之笔。

    颜笙见罢,羡慕不已,后悔没有早点找温国生操刀。也不知自己昨晚送出去的介绍和图样,暗卫们能否看懂。眼珠一转,抿嘴笑着由衷称赞:“温公子的书画确有过人之处。不知是否可以送我一副,留作纪念?”

    温国生瞪大了眼睛,喜笑颜开道:“好说。”赶忙又取出一张纸,三笔两笔便勾勒出一纸水墨美人。那笔法虽简,细看却极有韵味,眉眼依稀与颜笙相仿,正盈盈俏立望向画外。轻车熟路地画完,温国生略为沉思,又在旁边提了一句诗“安得凌风羽,心透驻灵魄”。然后展开画作,仔细端详,显是颇为满意,随手轻轻吹干墨迹,将这美人图双手捧到颜笙眼前:“这个送给你留念。”

    颜笙尴尬一笑,心道,我要个美人图来何用?眼光一瞟,并不接过,却伸手指向大石边上的几张图样:“我比较喜欢那个,不知温公子可否为我再做一套?”

    温国生略一沉吟,大方地拿起图样,连同手中的美人图一起递了过去:“难得颜笙喜欢,实乃在下的荣幸,便都拿去吧。不用担心,我还记得,随时可以再画。”

    闻言,颜笙有点无措,偏偏对方神色真诚至极,语气也不让人觉得肉麻,一时不知如何应对,只连声道“惭愧”,赶忙把一叠纸接了过来,小心折好,放入行李。

    四人又走了半日,天边日头西落,已经将近黄昏,夕阳将橙色暖光投射在众人身上,幻化出一道凄美的华彩。

    眼前是一处界碑,由此往北便是进京的大路,往西却是山区。

    温国生停住马,瞟了一眼身侧的颜笙,若无其事的收回视线,面对三人,整了整衣袖,眼神温和:“这些日子有幸能与几位相识,乃是天赐之福。在下还有些私事亟待处理,只好在这里暂且分手。日后若有机缘,定会在京中重见。三位保重,在下就此告辞。”

    虽然觉得有些突兀,但毕竟只是路上偶遇之人,随时离开也无可厚非。颜笙缓缓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就请便把。颜笙还要多谢温公子一路相助。”说罢,令秋菊取出一个金元宝递过去道:“之前全托了公子妙手之福,区区薄礼,权作润笔之资,还望笑纳。”

    那温国生再三不肯接下,只道:“姑娘物尽其用,这是那东西的福分,在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能收取费用。只望你们万事小心,一路顺风。”

    颜笙便也不再推辞,微微一笑:“公子保重。”

    秋菊望着温国生远去的背影,侧头诧异:“这人不是说要跟我们一同进京吗?怎么还没到就自己先走了?莫不是因为小姐您之前要了他的画,生怕忘却,这才着急找个地方重绘去了?”

    颜笙也想不到其中缘故,摇摇头,重新系紧了行李:“可能确是家中有事。也好,只剩我们,方便赶路。”

    张得愁眉苦脸地探过头来问:“小姐,这万民伞扔也扔不得,留也留不得,可怎么处置好?”

    颜笙扬起马鞭,嗔道:“那便带回家,放你屋里遮雨。”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