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遥望虹霓-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女士一听要搬麻袋,顿时又不乐意了,“都怪你爸爸,也不管我们两个弱女子拿不拿得动,就给我们装这么多。”

    这会儿又是老林的错了。

    从小到大都这样,功劳都是文女士的,错的永远是老林。

    要是林瑶实在看不下去,说那么几句自以为的“公道话”,文女士就会掉转枪头,集中火力批评教育林瑶。

    最让林瑶受不了的是,每逢这个时候,老林绝不会坐视不理,他必定帮着文女士一起批评教育她。

    回回都这样,从来没有例外。

    林瑶渐渐习惯了,他们两口子爱咋咋地,她这个“外人”千万不要搭话,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就好了。

    说到底,文女士现在这脾气是被老林惯出来的。

    等出租车期间,文女士也没闲着,她一脸不满地觑着林瑶,“我说你这孩子,怎么看起来跟块木头似的,你小时候的机灵劲上哪儿去了?还有你这身打扮,你出门前照过镜子没?怎么打扮得比我这个老年人还老气?”

    文女士身上穿的那件簇新的呢子外套,确实要比林瑶身上这件去年买的棉袄洋气。

    文女士不无怀念道:“我可不是吹牛啊,你小时候,那时候,我给你打扮得啊,真正是村里一枝花……”

    老林长得不怎么样,小个子、小脸、小鼻子、小眼睛……唯一的优点是皮肤白,但是在农村里劳作的男人不需要一身白皮肤。

    文女士长得不比老林强,小个子、黑黄皮肤、高颧骨、塌鼻梁,唯一的优点是眼睛大。

    林瑶十分幸运地挑了两人身上的优点长,小脸蛋、白皮肤、大眼睛,个子虽然不高,却也远远超出了文女士的预期。

    林瑶从小在别人的赞美中长大,她真的曾是村里一枝花,一方面是她的确长得标致,另一方面也是文女士的功劳,怎么鲜艳,怎么花俏,就怎么给自家闺女打扮。

    幸亏林瑶底子好,即便再夸张的款式、再鲜艳的花色都能驾驭,结果文女士一发不可收拾,在沉迷奇装异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什么大红大绿大花的衣服都敢买给自家闺女穿。

    林瑶就这么成了人人赞叹的“村花”,一眼望去,眼睛都能被晃花那种。

    她那时候太年轻,听不出人家的言外之意,直到她到杭州上学时才发现,别人根本不是这么穿的!

    可惜林瑶明白得太晚,由于她一开始几个月穿的都是文女士给她准备的风格大胆的乡下时髦装扮,她在班上,甚至在全校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她成了大家重点关注和取笑的对象。

    正是这个原因,她在杭州读书的这些年几乎没有朋友,更别说男朋友了。

    林瑶在大学里唯一的朋友是蒋明淑,她们成为朋友可不是因为相互欣赏。

    那时的蒋明淑由于异性缘太好而受到了其他女生排斥,林瑶则是别人眼中的异类/奇葩,两人都没有朋友,于是同病相怜,成了朋友。

    不过,仅此而已,她们的感情至今也没有升华到相互欣赏的地步。

    这简直是她的黑历史!

    正是从那时候起,林瑶越来越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并且怎么低调怎么穿,最好所有人都注意不到自己。

    林瑶在文女士面前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只是为了彩衣娱亲而已。

    譬如她身上这件橙黄色棉衣就是去年过年前买的,她回老家才穿。

    如今为了迎接文女士,她再次穿上了这件“彩衣”,不曾想,文女士还是嫌她穿得太素!

    林瑶觉得,她真的已经尽力了呢。


………………………………

第八十七章 真正目的

    从车站里出来后,选择打车的旅客很多,抢车很平常,加上出租车司机也不高兴载她们这种拖着几十上百斤农产品的乘客,可想而知她们打辆车有多么不容易。

    林瑶和文女士好不容易打到车时,都已经累得不行。

    林瑶喘着粗气说道:“妈,这边城里人相互之间几乎不串门的,我们送的东西,人家未必敢收。再说芋艿这种东西,杭州并不是没有……”

    文女士嗤笑一声打断了她,“那是他们没见过老林种的芋艿,咱家的芋艿,个个都圆滚滚的,一个虫子疤都没有,口感也特别好,软软糯糯,这么好吃的芋艿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其实,老林就是种芋艿拿到市场上去卖的。

    林瑶抿唇,不语。

    文女士意识到吹牛吹得有点过头了,“我的意思是,杭州市场上肯定买不到。”

    这一点林瑶也承认,毕竟老林的业务范围没有这么广。“那倒是。”

    文女士愈发得瑟,“只要他们吃过老林的芋艿,下次肯定还想吃。”

    林瑶惊诧不已,“您是来杭州推销芋艿的?”

    “切,你当你妈我是什么人?”文女士一副你别小看我的表情,“我主要是来看看你有没有找对象的,帮你把把关,顺便玩一下。”

    “把什么关?用不着!”林瑶被她吓了一跳,断然拒绝,“没有人需要您把关!”

    文女士的脸色微变,“你这孩子怎么回事?上班一年多了,怎么还没有对象?”

    林瑶反问道:“去年您还再三叮嘱我不要早恋呢,这么快就担心我嫁不出去?”

    文女士当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去年是去年,那时候你不是还没毕业嘛,我担心你一门心思谈恋爱,不好好学习。而且,你要是毕业后直接嫁人,那我投出去那么多,岂不是一点回头钱都见不着?”

    回头钱是个什么鬼?

    林瑶一脸愕然,“所以,您不让我在学校谈恋爱是担心我毕业后赚了钱不给你用?”

    文女士横了她一眼,“你这孩子,跟我提什么钱不钱的,我自己有钱,会在乎你那点钱?”

    林瑶困惑道:“那您说说,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人家英英还在上学就找好对象了,听说她对象老家是瓦镇的,地方可好了,而且那家的长辈都是老师。。。。。。唉,我说,你都工作一年多了,怎么可能还没有对象啊?”文女士盯着她,问道:“你是不是在骗我?怕我知道了会反对,所以不敢告诉我?”

    (注1:英英………林瑶的小学同学,比林瑶小一岁。)

    知女莫若母,林瑶之前和秦文远住一起的时候,确实有意瞒着文女士,结果……幸好瞒着,要不然以文女士的性子,大概不会善罢甘休。

    林瑶试图转移话题,“我不是和你说了嘛,我是和一对小夫妻住一起。”

    “这和你找对象有什么关系?”文女士的脑筋挺灵活,不怎么好忽悠,“行了行了,你说我信,你这孩子也太木讷了,该找对象就找,人家鹏鹏比你小好几岁,都找过好几个了,你说你怎么回事?”

    (注2:鹏鹏………村里养猪大户的儿子,比林瑶小三岁。)

    林瑶一点都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要不我们还是聊聊芋艿吧,或者那只编织袋,诶~那只编织袋挺别致的啊,您还没说哪儿来的?”

    文女士耳聪目明,反应也快,立刻听出了她的嘲讽之意,“这编织袋哪儿不好了?家里只有复合肥的袋子,我琢磨着不太合适,特地找鹏鹏家要了这只装过饲料的袋,还洗得干干净净,你可别不识好歹。”

    好吧,林瑶不得不承认,文女士用这个编织袋有她的良苦用心,“我知道,我也没说这个袋子不好。”

    文女士一向得理不饶人,“不仅不能说,想都不能这么想!我大老远来看你,还给你带这么多好吃的,我容易嘛我?”

    “太不容易了!妈辛苦了,我给您揉揉肩。”林瑶为了巴结文女士,节操都不要了。“妈,您腿酸不酸,要不要捏一捏?”

    “滚边去。”文女士推开她的手,“真要为我着想,就找个对象吧,我可不想到时候英英妈妈、鹏鹏妈妈都当外婆、当奶奶了,就你还没嫁出去,多丢人!”

    林瑶又是一惊,“您怎么又绕回来了?咱们今天不说这事不行吗?”

    “不行!”文女士不满道:“要不然我来杭州干嘛来的?”

    林瑶这下是连假笑都笑不出来了,她没想到,就连一直反对她早恋的文女士也来逼她找对象,这到底是个什么世道?

    “车子停在哪儿?”前头的出租车司机问道:“要不我给你们开进小区里吧。”

    林瑶急忙答道:“师傅,您从北门入,直行,最东面。”

    出租车司机一口答应。

    下车时,付的车费是67元,文女士又是一通哇哇乱叫,直呼太贵,肉疼得不行。

    等到她们吭哧吭哧将足有六七十斤重的麻袋搬上三楼时,两人都累得快喘不过气来。

    林瑶不失时机地做起了思想工作,“您看,您和老林辛辛苦苦带给我这么多,可我就一个人,根本吃不完,这样太浪费了。”

    “就是。”文女士这时也真累了,颇感认同道:“还不如给你带米过来。”

    林瑶再次僵住。

    假如用这只麻袋来装米,大概能装六七十公斤。

    她不敢随便接话,否则文女士下次会让她扛一两百斤大米。

    不用怀疑,文女士绝对是这种人!

    文女士不悦地蹙起眉,“我辛辛苦苦给你送吃的过来,你那是什么表情?”

    林瑶赶紧露出一抹甜甜的笑,“我只是怕您累着,况且我也吃不了多少,不用带这么多东西。”

    她一边说着,一边手忙脚乱地掏出钥匙包,将外面的老式防盗门打开,然后是里面的门。

    “林姐回来了?”李淑兰笑容可掬地迎出来招呼,“阿姨来了,请进请进!”

    文女士脸上也恢复了笑容,“你好你好!”她的地方特色普通话,湖建人李淑兰听不太懂,不过也会意了。

    两人站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寒暄起来,居然相谈甚欢。

    林瑶则继续当苦力,吭哧吭哧地将那大袋“双胞胎小猪饲料”拖进屋,然后再将外面的门关上。

    李淑兰惊讶道:“阿姨带了这么多东西啊?”

    文女士用家乡普通话答道:“都是家里种的,外头吃不到。”

    ……

    花生、芋艿这种东西,外头怎么可能会吃不到?

    林瑶有些听不下去,加上她已经累得连吐槽的力气都没有,便自顾自回房间了。

    文女士见林瑶进房间,急忙也跟着她进屋。

    她在林瑶十来平米的小房间踱了几步,不无嫌弃道:“你这间屋子也太小了吧?”

    林瑶没好气道:“城市里的房子和农村里的房子当然不一样。”

    “确实不一样。”文女士对此十分认同,“比家里的猪圈还小。”

    林瑶皱眉,这……是事实。

    林瑶家里虽然算不得多富裕,但农村里的房子都挺宽敞,加上一个院子,光占地面积就得有上千平米,何况还是三层小楼。

    她家的猪圈都分内间和外间,不比这套小两居小多少。

    只是这话听起来怎么那么不对劲呢?

    “妈妈!”

    “我又没说你是猪,你这么激动做什么?”

    文女士摆出了一副你要那么想,我有什么办法的态度。

    林瑶没辙,她和文女士一向不怎么谈得来,其实她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搞懂,为什么别人家的母女可以母慈女孝相处得那么融洽、那么和谐?

    说话间,文女士已经打开林瑶的衣柜,巡视起来,“你看看你,这都是些什么衣服?你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哪个男孩子能看上你?”

    又扎心了……

    林瑶无话可说。


………………………………

第八十八章 皮很痒

    因为文女士的到来,林瑶整个元旦假期都没怎么待在家里,一直带着她到处跑。

    早上带她灵隐寺烧香,拜济公,夜里带她去西湖边看音乐喷泉,还替她拍了许多照片。

    文女士满意了,林瑶这个平素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躺着就绝不坐着的懒货却累惨了。

    欣赏完音乐喷泉,林瑶既累又饿,她提议道:“妈,等下我带您去吃好吃的,西湖醋鱼、龙井虾仁……”

    还没有等林瑶把菜名说完,文女士就打断了她,“浪费那个钱做什么,回家我给你做好吃的,外面的饭菜不干净还贵,别浪费那个钱。”

    等到林瑶路过超市,准备带文女士去买点菜时,文女士再次说道:“买什么菜啊?我不是带了那么多芋艿,不吃让它们都烂在家里吗?”

    林瑶一脸懵比,“光吃芋艿怎么行?”

    “怎么不行?”文女士得意洋洋道:“光是芋艿,我就能给你烧出一桌子菜。”

    文女士不是吹牛,她真的可以!

    清蒸芋艿、葱油芋艿、椒盐芋艿、红烧芋艿、芋艿烧豆腐、芋艿炖子排、芋艿汤、芋饺……都是她的拿手菜!

    这些都是林瑶从小吃到大的,她能不知道吗?

    林瑶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按照她们现在一天吃三斤芋艿的速度来算,只需要半个多月就能把这一麻袋芋艿吃完!

    只是,每天吃芋艿,她扛不住啊!

    这天夜里,文女士语重心长道:“瑶啊,有件事,妈妈本来不想告诉你的,现在看来,不说是不行了。”

    文女士对她,一般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是嫌她笨就是嫌她懒,很少这么心平气和的时候。

    林瑶有种不好的猜测,她脱口而出,“我是捡来的?”

    “啪!”

    文女士赏了她一掌,幸好隔着厚厚的被子,不疼。

    文女士斥道:“胡说八道什么呢?”

    林瑶松了口气,“我跟您开玩笑呢,您继续说。”

    文女士叹了口气,“妈妈年轻时相过亲……”

    “等会儿!”林瑶再次打断了她,“那人,该不会是我的亲生父……”

    “啪!”

    亲字还没说出来,文女士又赏了她一掌。

    亲娘咧,这一掌肯定没有手下留情!

    林瑶欲哭无泪。

    文女士气不打一处来,“我说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林瑶赶紧求饶,“妈,我错了,我真的只是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而已,您说,您继续往下说。”

    接连被林瑶打岔,文女士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凝重气氛变了,她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提起了往事。

    ***

    那是二十几前的一个冬天。

    文女士经朋友的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小伙子,两人处得挺好。

    那个年代,处对象都是奔着结婚去的,双方看着合适就该见家长了。

    正式见家长那天特别冷,还正好是文女士的生理期,她身体很不舒服,肚子疼得厉害,脸色蜡黄。

    更要命的是,她身上穿了件林瑶外婆从别人那里借来的,非常不合身的大棉袄……

    男方家里人见到文女士后大吃一惊。

    他们一致认定文女士肯定有不为人知的隐疾,还说她看起来有点驼背,总之死活不同意他们的婚事。

    好好的婚事就这么吹了,文女士受此打击,颓废了好几年,成了老姑娘。

    后来才被林瑶外婆做主嫁给了老实巴交的大龄青年老林,让她看了几十年仍然看不惯的老林。

    ***

    这就难怪文女士如此在意穿着打扮了……

    林瑶有些出神地想着。

    她不知道她们母女俩已经多久没有好好谈过天,也不知道是不是曾经这样掏心窝子说过话。

    一时间,她感慨万千,说了句,“恐怕连老林都不知道这些事吧?”

    文女士和林瑶说起这些惨痛教训,只是为了提醒一下自家闺女,让她平时能注意点自身形象罢了。

    结果,她的傻闺女跟她提老林!

    文女士如同被人揪住了小辫子似的,气得差点没跳起来,她骂骂咧咧道:“这关老林什么事?你皮很痒是不是?”

    林瑶愣住,她只是感慨一下而已,真不是文女士以为的那个意思。

    不过,为了避免愈描愈黑,她选择了噤声。

    静默一会儿,正当林瑶以为文女士睡着了时,听到她再次开了口。

    “我对你找对象没什么特别要求,人实在点,对你好就行,最好门当户对。对了,我听说杭州人看不起外地人,你到时找个省内的,也和你一样在杭州打工的就好了。”

    林瑶嗯了一声,她的想法和文女士差不多,找个实在点,能和她好好过日子的就行。

    高富帅什么的,她从来没有奢望过。

    母女俩难得达成共识。

    文女士忽然说道:“对了,我来之前找人给你算过命。”

    林瑶有点慌,“算什么?为什么要去算命?”

    文女士很信那些神婆或是神棍的话,林瑶无法不担心。

    “当然是你的姻缘。”文女士一说到这事就不无得意,“我找的可是麻车的神婆,镇上最有名那个。都说她算得准,我和英英妈妈一起去了趟。我为了给你算姻缘,花了50元!”

    (注:麻车………地名。)

    文女士这个人有个特点,但凡买了什么东西,一定要告诉她花了多少钱,而且每个月赚到多少钱也一定要告诉她具体数字……不说不行,憋着难受。

    因此,尽管林瑶已经离家五六年,但她依旧对家里的收支情况了如指掌。

    50元……林瑶暗暗松了口气。

    看来麻车的神婆是个有操守的好神婆。

    问题是文女士算的是她的姻缘啊……

    林瑶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去年上半年才从学校里毕业,您用得着这么急吗?”

    文女士振振有辞,“这么重要的事当然是要提前去算的,难不成等你找了对象再让你们分开?”

    说得好有道理!

    林瑶说不过她。

    文女士继续说道:“麻车的神婆可是说了,你不能找南方人……”

    林瑶急忙打断了她,“妈妈,整个浙江都算南方吧?难道让我找东北的?那里太冷了,再说往后回家过年也不方便!”

    文女士一顿,继而不悦道:“谁让你找东北的?别找比我们南的就可以了。”

    林瑶噤了声,她当然不信神婆的话,可是文女士深信不疑,她说什么都不管用。

    既然如此,何必白费力气和她争论?

    大不了,以后不和南方人相亲就是了……

    不是,她本来也没打算相亲好不好!

    文女士又道:“神婆还说,你尤其不能找温州人,知道了吗?”

    林瑶当然没意见,她在杭州,不在温州,而且她一个温州人都不认识,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往后再有人介绍她相亲时,她可以直接回绝,理由是“我妈妈找高人替我算过命,不能找杭州人/温州人/台州人/泉州人/广州人……”

    这理由多好用啊!

    她原先怎么没想到?

    更妙的是,以后文女士问起她的感情生活时,她也可以说:“哎呀,说出来您可能不信,但我最近认识的男孩子都是温州人……”想必文女士就不催她了。

    想到这里,林瑶的心情很不错,她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知道了,不找温州人。”

    她答应得太爽快,而且语气太正常,没有哪怕一丁点的迟疑或窃喜。

    从中,文女士得出了两方面信息:一、林瑶真的没有对象;二、她连目标都没有!

    这绝对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你真没有对象?”文女士惊奇道:“我听说别人上大学的时候都谈恋爱的,你怎么……”

    呵呵,这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林瑶不想提及当年的黑历史,免得文女士气得嗷嗷叫,她果断甩锅,“妈妈不是说了嘛,反对我早恋,让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拉倒吧你……”文女士自然不信她这番说辞,她问道:“你是真没有谈?还是谈过分手了?”

    文女士蒙对了。

    林瑶不想提秦文远的事,也不想被她刨根究底,“没有没有,一次都没有!”

    文女士似乎松了口气,语气却又不无担忧,嘟嚷道:“我不让找你就真不找,你是不是傻啊?”

    她不听话———文女士会不开心,她听话———文女士会觉得她傻。所以,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文女士感到满意?

    林瑶不知道说什么好,“睡吧,妈妈,我明天上班呢。”

    “你说你,这么老实巴交的,唉……”文女士幽幽地叹了口气,“往后可怎么办呢?”


………………………………

第八十九章 揍得太轻了

    元旦小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蒋明淑睡过头了,她紧赶慢赶地来到奥兰多大厦23楼的考勤处时,正好迟到五分钟。

    奥兰多对员工比较宽容,一般不会计较这么一丁点时间上的出入。

    不过,这结果还是让她挺不爽的。

    没有公司喜欢迟到的员工,也没有领导喜欢迟到的手下,哪怕只是区区五分钟。

    蒋明淑沉着脸走进办公室,心里琢磨着要不要找组长解释一下。

    可她迟到的原因是忘记设闹钟了,这并不是一个拿得出手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