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于盛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楼在自己手里那真的是如鱼得水,比起这个时代简单的烧菜手段,再把前世的各种炒菜烧菜的把式,随随便便拿出几招,还不赚的盆满。常乐坊可是有名的销金窟,非豪门贵族大豪富商难入其内,有这群土鳖在,钱还会少赚吗?
生怕李二陛下反悔,李鑫赶紧叩谢:“臣多谢陛下的赏赐。”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对长孙皇后眨眨眼,又对李鑫说道:“起来吧,再过几日朕和皇后就要回长安了,到时候你就跟着朕一起回去吧,至于你的封地,你暂时也不用去打理,朕会派人帮你打理好。好了你宫外的那个小姑娘也该到了,朕就不打扰你了,你下去吧。”
满心欢喜的李鑫那还会拒绝,连连对着陛下点头答应。至于那块封地李鑫还打算有其他用处,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也不打算提出来。
无论是造酒,还是制造农具,或是发开其他东西。都需要一块自己的地盘,这块封地虽然不大但是也足够使用的。只要等赚够了资金就能开始开发使用,到那时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园林就将产生。
………………………………
无标题章节
今天家里有客人,更新时间不一定。如果今天没空更,明天最低两更!
………………………………
第三十九章 计划
满心欢喜的走出李二陛下的大殿,一路上哼着小曲一步一跳的返回住所。宫女和侍卫都躲在远处眺望,不知道侯爷又发什么疯。
本以为要被李二和长孙大砍一刀,没想到丢了芝麻捡回俩大西瓜。三万两白银还算个屁啊,就随便一个商铺价值也不止三万两。商铺价值丝毫不比前世北京三环内的四合院要差。你听说过现在四合院还有售卖的吗?这都是非卖品。
当然最最重要的不是这商铺本身的价值,而是这商铺背景身份。有了李二这个前主人的身份在,以后谁还敢没事到店里找麻烦,只要不干出格的事,就算是衙门都不敢随便来查。
至于用这商铺做什么,李鑫边走边想,用来做普通的生意虽然赚钱但是依然觉得太亏了。大唐对于盐茶铁都没有向后来一样死死把控。
盐的利润虽然不低但是单价太低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太过,暂时不考虑。铁现在应该被长孙无忌那个老阴人把控,有长孙皇后这关系在那,也不能去争,比较现在底子太薄了,只要在长孙无忌面前露出一丁点威胁他的意思,估计这老贱人就要弄死自己,这门生意如果要做必须要把李二陛下拉上船,还需要仔细的规划。
思来想去只要茶这条路最好走,可问题是大唐的习惯是喝煎茶,要想改变这种习惯可不容易。首先要找愿意挺这新茶打广告的,这种人可不好选。
饮茶的本身,是对儒家文化一种体悟,人生五味,皆溶于小小的一杯茶中。所以新茶代言人就算是声威远播,权势滔天的李二陛下都不行必须是一名盛名已久的大儒。这种读书都读傻了大儒,不是你能用利益来打动的,这东西要吸引他才行。
不好找啊!
书店也是必须的,从二十一世纪带过来那么多的经典小说,不把它写出来,自己都感觉委屈。手抄是肯定不行的,看样子活字印刷要亮市了。
有了大量的小说,再加上活字印刷术,这书店的生意肯定火热。而且这些小说有了李二陛下的金字招牌除非有活腻了的,要不根本不怕盗版。印刷术现在拿出来肯定会有麻烦,不说那些江南士族和山东豪门会眼红,就是李二估计也会眼红。这是能改变天下读书人的福祉,士族为什么能够垄断官职,最主要的就是士族把控了天下所有的书籍,如果书籍突然能够大肆印刷,对士族的打击觉得是致命的,自个这点小身板可扛不住,必须要李二这种高个去抗。自个躲在后面看看风景就行了。只要把印刷术贡献给李二陛下,以李二对山东和江南士族怨恨的程度,必然会炮火连天,到时候肯定有好戏看。
数来数去,现在手里最赚钱的就是酒。高浓醇香的烈酒,必然会引起大唐酒界的震撼。大唐对于酒的喜爱程度只低于茶,在某些时候酒的吸引力还要大于茶。手里只要掌握烈酒,根本不怕没钱赚,但是这生意也不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了得,还需要再拉几家进来。秦家,尉迟家,还有处默兄弟,都要拉上船。有钱一起赚,既然自己入了武勋这条不归路,还是多拉几个伙伴。利益动人心,谁知道有没有那个不怕死会来试试水,有这几家在,才能撑得住门面。喜欢单打独斗的好汉一般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酒楼不需要担心,只需要多让几个兄弟照拂一下,一般也不会有不开眼的。
剩下最要命也是最重要的生意就是钱庄了。在这个不懂金融的时代,一张白纸就想把人家身家都套过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没有强硬的后台,充实的资金和良好的信誉,这钱庄根本是办不来。
愁啊!
李二陛下,也不会轻而易举的答应做钱庄坚硬的后台。这才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就算是再开明的帝王也不会容许把自己的命脉交到别人的手上。
要想真的繁荣社会经济,扩大商人的价值,这钱庄的生意是非做不可。两地之间频繁的商品交易才能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大部分的交易都是用资金去换取商品,然后再带回商品进行售卖。因此你要想做一笔大的生意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你总不能每次都带着几车的铜钱,或者几箱几箱的白银去交易吧。麻烦还好说,最主要的是不安全。明面上大唐一片祥和,可是暗地里烧杀抢掠从未停止过。这时候如果有钱庄发行的纸币,无论是交易还是保存都会方便太多,最重要的是也会安全许多。
现在没钱没后台没信誉,根本是办不了,也别想别人会帮你,因为没几个人会有这种胆量。
“侯爷您可总算回来了,兰兰姑娘已经在房间里等您多时了。”
刚走近大殿门口,就有宫女过来禀告。李鑫抬起头,原来已经到门口,想起宫女的话,心头一热,管他什么钱庄,粮庄!现在还是我的兰兰要紧。
李鑫整理好衣服和发型,还让宫女帮忙整理好。大步流星来到大殿,一看兰兰抱着一大块的白银,头上还插着大把自己送过去的金簪。
小财迷深深的被白花花的银子给吸引住了,丝毫没注意身后走过来的李鑫。
从身后李鑫一把抱住兰兰,兰兰被突然的搂抱吓的一抖索,手上的银子掉落一地。
“小财迷,就知道在这数银子,也不知道出去迎接相公。”
听到李鑫的声音,兰兰才放松,吐了吐小舌头,轻语道:“奴家过来时,侯爷您又不在,李将军就让奴家在这里等候您回来。谁让您一直不回来,奴家只好在这里数数银子了,侯爷这些银子都是您的吗?”
李鑫手指箱子里的白银,自傲道:“这两箱是你相公的,不过另外的三箱,都被我送给皇后娘娘了。”
“啊,这些都是皇后娘娘的?侯爷您真厉害,连娘娘都收您的礼物!”
李鑫愕然,这送钱给别人怎么还厉害起来的,有点搞不懂小姑娘的思维。
………………………………
第四十章 离泾阳
数日之间,李鑫每日只顾和兰兰在大殿内嬉戏,偶尔兴致勃然,挥笔续写红楼序章。大殿门外随时都有等待的宫女,接到新的文章立刻送到小玉手***姐妹们阅读,抄写。
最苦的还是蹲守在行宫外的各家管事,每日起早贪黑,只求一纸书文。侯门以下的都不好意思待在大门口,只能干等着前面嫔妃国公各家都拿到手退出前列,才好意思把大把的银子送到售卖人面前,以求今日文章。运气不好的,等了一天到自个面前已经销售一空,只能再等第二次的售卖。
黑夜降临,行宫门口的火把格外明亮,许许多多的小商贩都跑来叫卖吃食,在宫外等候一天的管事早已饥肠辘辘,那还管干不干净,坐在地摊就是一顿海吃。
熙熙攘攘的人群给门口驻守的将士造成了不小的麻烦,每日为了维护秩序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向上官抱怨,结果人家呵呵一笑,轻松跳过。
就连向来遵规守矩的房玄龄每日进出宫门对此景象也视若不见,这下领将那还能不懂,这分明是陛下和娘娘放任的结果,只好派心腹管理好秩序,保障的大臣出行和行宫的安全。
每天出外勤的兄弟每次都能得到宫里贵人的赏赐,就连伙食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外勤的兄弟欢天喜地勤勤恳恳的守好秩序,一连数日,也没有打架斗殴的迹象,偶尔因为争夺位置闹出点小矛盾,只需要调停一下,也不会再有人有意见。
“侯爷,皇后娘娘让您收拾好行李,午时陛下就让带你回宫。”
小玉一大早就欢欣雀跃的跑到李鑫房间,通知李鑫陛下今日要起驾回长安的事情。
李鑫嘴里叼着笔,思考犁耙的设计图纸,根本没空搭理她。再说对宫女而言,从泾阳行宫搬到长安皇宫不过是从一个小笼子里住到另一个大笼子,也不知道有什么可高兴的。
小玉见李鑫只对着一张白纸发呆,好生无趣。索性跑到外室,和兰兰还有一名今天的值班宫女收拾行李。大大小小的包裹摆放一地,里面大部分都是李二陛下或是皇后娘娘赏赐的,还有一部分是兰兰没事去宫外买的胭脂水粉。还有几大箱的白银就只能留给侍卫们进来搬运。
收拾的累了,小玉和兰兰坐在椅子上,倒一壶新茶,看着侍卫如蚂蚁一般进进出出的搬运东西。兰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些东西都是侯爷给自己赚的子孙钱,可得保护好。
值班的宫女跟在侍卫的后面清理侍卫遗漏的物件,顺手还能从里面找到几件自己喜欢的首饰,等等只要和侯爷撒撒娇,东西就是自己的了,这可是以前值班宫女的经验。侯爷大方好说话没架子是宫女们众所周知的事,只要你要求不过分侯爷都会答应。
休息的差不多了,兰兰跑到内室拿出一本账本,在上面写写画画。小玉看半天没看懂兰兰写的是什么,这觉得和侯爷待在一起时间长了,整个人都会变得神经兮兮。宫女越来越没有分寸,敢跟主人要封赏要是被娘娘知道了,还不知道怎么惩罚,现在连刚进宫时那个端庄羞涩懵懂无知的小姑娘都变得自己都看不懂了。
转眼间小玉又被兰兰头上插的钗子吸引住了,全身金色,还有一只凤凰镶刻。栩栩如生的雕刻,一看就知道出自大师手笔。这钗子应该就是皇后娘娘赏赐的凤钗,身为贴身皇后娘娘的贴身女官自然知道这钗子的重要,除了长公主求过一支,还没见娘娘赏过谁。
小玉低头看看自己的胸,再看看自己的腿,除了年纪大些没觉得自己比她差什么。小玉心里嫉妒的要死,脸上还要挂满笑容,有一搭没一塔的跟兰兰聊着天。
临近午时,礼部选好时间,行宫内人声鼎沸,数万人一起开拔。官道两侧大小官员和满城百信跪地相送,金吾卫早早的出发在前方清扫路障。
李二陛下非常享受百姓的欢呼爱戴,站在马车上双手舞动。马车四周站满数十名侍卫,李君羡紧紧靠着李二陛下,目视四周,生怕一直冷箭袭来,要了所有人的命。
兰兰在马车外和父亲告别不停的哭泣,李鑫最受不了这种离别场景,吩咐一声侍卫,从马车上搬下千两白银送到未来岳父手里。
岳父大人看到白花花的银子,笑的眼睛的眯成缝,不停的嘱咐女儿照顾好侯爷。
“启程”数百名全副武装的骑兵在前面隆隆开进,后排的侍卫宫女跟随着中间贵人的车马依次前进。两侧还有骑兵来回奔跑视察情况。
从泾阳县到长安城一共六十里,李鑫默算现在的速度要等到天黑才能到皇宫。
兰兰告别了父亲后,待在马车里面色伤感沉默不语。李鑫见状放下手中的图纸,擦干满脸泪痕的兰兰安慰道:“别哭了,等过段时间我们的新家建成,再把老泰山接来就是,正好也能添点人气。”
兰兰抽搐道:“不成的侯爷,耶耶还要任职怎么敢轻易离开。”
“放心吧,到时候我去求求陛下,把老泰山调到长安城就是了,这事情简单你放心就是。”
兰兰停下抽搐瞪大眼睛问道:“真的吗?侯爷是不是您求求陛下就能把耶耶调到长安,是不是就能和我们住在一块了。”
李鑫好不容易看到兰兰停下哭声,那还有什么意见,赶紧点头道“肯定能行,到时候我们一块去接老泰山。”
兰兰开心的在李鑫脸上亲了一下,骑在李鑫的腿上。
平日里李鑫最多就是摸摸兰兰的小手,年纪还小不敢越过雷池,没想到年纪不大的兰兰跨坐在李鑫肚子上的臀部圆润有力,低下头就能看到胸口一片雪白高高凸起。
李鑫重重的在兰兰颈间吸了一口气,淡淡的处子芬香夹杂着玫瑰的香味,没有一丝汗味。
………………………………
第四十一章叔伯的照顾
一路上兰兰诉说着家中的往事,什么被家里的哥哥欺负了,又有什么好东西被妹妹抢去,还有学刺绣刺伤了手指,说道后面不知不觉的躺在李鑫怀里睡着了。
李鑫拨开窗帘,眺望远处的风景。一路上不见了颠沛流离的灾民,只能见到山崖翠碧,流瀑飞溅,古树虬根盘结的美景。没被破坏过的自然美景给李鑫视觉上极大的享受。
一支轻骑拿着食物送到李鑫马车边上,赶车的马夫,伸手接过送到车里。
“侯爷,这是娘娘让小的给您送过来的吃食,娘娘说了,前面一路马车不会停下来,让您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到了长安城再用晚饭。”
李鑫接过吃食,还是老样子,都是一些点心。随便咬了一块,口感非常熟悉应该还是小玉做的。这还有数十里的路要走,也不知道后面的小丫头都能不能抗的住。
快速的消灭掉一部分点心,留下的放在马车里给兰兰醒来吃。
让马车停下,李鑫跳下马车,从侍卫手里接过小黑马。数日不见的小黑马还是一样傲娇,李鑫在马背上险些被摔下,用足了力气才制服了傲娇的黑马。
一马鞭下去,黑马带着李鑫狂跑,侍卫在后面紧追不舍。
大雨过后道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前方一辆装满辎重的马车,陷入泥潭中,十几名将士奋力推行就是不动,老将李绩脖子上青筋迸现,叫吼着用力。
李鑫跃下马来,跑到马车边目视车轮陷下去的深度,然后跑到后面的马车上卸下一块木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放到车轮下。
“大家听我口令一起用力。”
“一二三用力。”
齐力之下,众人终于推出了马车。顿时欢呼声四起。
“好小子,不错,没给陛下丢人。”气喘吁吁的李绩一巴掌拍在李鑫后脑勺。
李鑫摸摸脑袋,也不知道这群老混蛋都是什么怪毛病,就喜欢怕人后脑勺。想夸人就夸人,动不动就喜欢动手动脚的。
心里在不乐意,脸上还要挂着微笑道:“李伯父您一个国公都愿意过来抬马车,小侄这算什么。”
“狗屁的国公,长安城里的国公王爷多了去了,还不是一样的吃喝拉塞,小子你记住了,在军队里就要把你的狗屁侯爷身份忘记,这样您才能待的长久。不过你小子也不错,放着马车里的美人不要,跑出来骑马有男子汉的风度。千万别跟那些个文弱书生一样,只知道指点山河一点屁用都没有,某当年就是看不惯他们才投了军。”
李鑫望着眼前的李绩,一度怀疑自己读的是假的历史,天啊一代谋士竟然看不起读书人,这尼玛是中了哪门子邪了。估计是老程老秦还有尉迟恭平日里的教导有关,跟这几个老混在一起待久了,再好的人都要变了味。
不过这位也不是什么善茬,王世充和李密基本就是死在他的谋划下,还有玄武门的事情,大部分也都是他在谋划。
英雄是正义和光明的化身,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英雄无疑是死路一条。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想稳坐高位,心就要够狠,手也要够狠,要有别人所没有的忍耐力,在这方面李二陛下就是大唐杰出的代表人物。
“伯父,这都感了几个时辰的路了,离长安城还有多远。”
“快了,再过两个时辰就到灞桥了,在那你就能看到长安城了。小子等到了长安城就去你程伯伯家,老程给某来了书信说了,已经让你婶婶给你购置了一座府邸,你暂时就先住在那。”
“啊,伯父陛下不是让我现住在皇宫吗?去程伯伯那里合适吗?”李鑫感到困惑,这程咬金怎么在这个时候去他家里。
李绩骑着宝马,转过脸来,撇了李鑫一眼,然后才开口道:“你小子运气好,竟然能让老程和敬德一起给陛下上奏折,那两个老货以你年纪不合规矩,拒了陛下让你入宫的意思,后宫向来是皇家隐晦不堪之地,你一个外臣还是离它远点。”
李鑫后背发凉,差点忘记李二陛下后宫中还住着几位不能见光的隐秘(李二搞弟媳和兄嫂,野史里有,不懂真假。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去查查。),在后宫中居住时间长了难免会撞见,到时就算能保得住性命,也不可能再出宫门半步了。
“老程让某多告诫你几句,不过你小子脑瓜灵活,多的某就不说了,但是你记得你的封侯是因为你的军功,在外人眼里你就是将门一系。某和你的几个叔叔伯伯都是一刀一枪在尸海里杀出来的功劳,只要不犯大错,这辈子就能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可下一代不一样,某看来也就怀仁还有几分聪明劲,其它的都是榆木疙瘩,统统都是有勇无谋的废物。待陛下百年之后,新皇登基倒霉的就是他们。可你不一样,陛下有意培养你,是为了太子殿下,你小子只要不犯混,未来朝堂之上必定有你一席之地,到时年轻一辈就靠你照料了,所以你不用觉得亏欠老程他们。到了长安城你多去几家走动走动表达心意就行。”
回长安城的路上,李鑫一直琢磨这段话,大唐开国武将基本上都能做到混吃等死,自己想报答也没有机会。处默哥几个都各自娶了李二的闺女,做起了大唐的驸马爷,虽然生活没有他们老子那样惬意但是锦衣玉食都少了不了的。只有极少数几个没事做喜欢学老子玩造反,结果自然都死在这条路上了,李二就是个造反出身的,造他的反真跟作死没区别,到时候这几位兄弟还是要重点关注一下,自己作死没关系别带着其他兄弟一起。
能不住在宫中手里的许多活都能做了,最起码也要给自己留条后路,谁知道以后变天了是不是会有危险,千万别把自己的命赌在皇帝的信任上。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自己,龙只善于破坏,别想着能和他和平共处,只有给自己留条退路才会有安全感。
………………………………
第四十二章 入长安
武德九年,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一扫突厥攻势,携大胜以入长安。
太子李承乾同百官于长安城十里亭跪迎帝驾。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夜色低迷。苍穹笼罩着大地,无月也无云。繁星烁烁,点缀了夜的迷离。万籁俱肃。偶尔有远方低沉的犬吠声和烦吵的知了声飘过,使沉寂的夜更显静谧。万家灯火,与点点繁星相辉映,温馨又从容。
一声将鼓,偌大的长安城仿佛一头沉睡千年的巨兽,猛然从睡梦中惊醒。一行行一排排高举火把的百姓车队从家中走出涌向街道,里长指挥着群众汇聚到朱雀大街排成整齐的队伍前往明德门。
戌时末,城门大开,金吾卫纵马入城,百姓高举火把站于两侧。帝驾缓缓而至,平稳地停在官道之上,因战乱慌张故,曾铺黄土,洒清水,但李二陛下的那双脚依然没有任何迟疑,坚定而稳定地从明阶上走下,踩在了京都周边的土地上。
李二陛下将手从太子的肘部挪开,平静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城,数千臣子将士数万百姓跪于地面,正在膜拜他,他的表情淡漠,眸子里却没有太多的表情。
“起身吧”
震动山河的高呼万岁中,李二陛下目光投向京城的远处,皇帝的唇角微翘,带着一抹欢喜味道。明黄龙袍一展,李二陛下平伸双臂,平静而霸气比无地对着前方。
“回宫”
然后他转身而回,往御驾而上。金吾卫一跃上马,肃清道路,帝驾在星光和灯火中缓慢驶向皇宫。
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心想这便完了?这天子回京的仪式走完没有?长孙无忌和“尚书右仆射”杜如晦相视一眼,各自看出眼中的迷茫不解,按理说李二陛下应在大胜之后走完周天礼仪。其他的各位大臣也开始瞠目结舌,面面相觑,陷入猜测中。
帝驾中长孙皇后脸色愁容苦笑道:“陛下,你这又是何必呢,明日早朝这些人又要指责你了。”
李二陛下依旧平静着,但却像是一片无底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