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于盛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儒家自两汉起,以成天下主流,官位的抉择考核都是以儒学为主,现在想恢复春秋战国事情百家争鸣的景象无异于痴人说梦。别看只是办个学堂而已,但是面对的却是整个儒家打压,没有李二陛下全力支持,很难办成。

    李二陛下见李鑫沉默,也不催促,慢慢的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品尝起来。后宫库房里这些日子印刷了海量的书籍,只等着机会一到,扑向各家学院,什么是机会,就是有人愿意出来扛住各家势力的打压。

    这个人难找啊!先不说地位身份,还要有极好的人缘,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么大的事情,牵扯的势力多如牛毛,自然也需要有足够的实力来整压,但是这股势力绝不能是皇族,皇族只能在其中做个裁判,最多偏袒一些。

    想当初杨广就从裁判台上走下,然后就被彻底拉下水再也上不去了,自东汉以来,无人敢小瞧门阀势力,就算这个人是权拥天下,至高无上的第一人也不行。

    半晌,李鑫才下定决心,去尼玛的,轰轰烈烈来一次大唐不做点什么总感觉对不起自己这后来人的身份。再说了就算真失败了,大不了组个船队远洋渡海跑到南美洲去,还不信这群土鳖能找到,咬牙道:“臣不需要支持,但是办学的地点总要给微臣吧,相信这点方便陛下应该不会为难微臣。”

    李二陛下用力一拍桌子开口道:“好!你等等回家看看,朕昨日已经把地契送到你家,总过是五万亩都在你的封地上,怎么样朕不小气吧?”

    李鑫现在难受的要死,好你个李二,地契都送到了摆明了是早有打算。

    “不行!微臣要十万亩,还有书院和所有的土地必须归我所有,五年内不能有税收!”想要马跑的快,还不让马吃的饱,这种事李二陛下能干,但是自己不能答应,既然要做挡箭牌就要捞够本,要不岂不是太冤枉。

    李二眯眼微笑像足了奸商,开口道:“十万亩没问题,书院不需要交税,但是其他地方最多免你两年税收。”

    “四年!”

    “三年!不能再多了”

    “好!三年就三年。”

    “可敢击掌为盟”

    “有何不敢”

    随着君臣的掌声,大唐第一书院就此开始,皇族后代无不疑惑,为何一向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会在这件事上,做了天大的糊涂事,以至于大唐最繁荣的商业区和最高学府永久把持在泾阳侯的子孙手中。

    击掌之后,李二陛下愉快的痛饮一杯美酒,对面坐着的李鑫整个人摊软在椅子上,一动不动。过了今天就要和天下多数门阀为敌,想一想都不经浑身发冷。

    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怎么去找大儒来给自己当门面,难啊!等罪了门阀去哪找大儒,可想大唐现在的名儒多数出自门阀,就连孔圣人的后代都是山东一等一的豪族,想让他们出山,可不是舍得花钱就能办到的,顶着儒家叛徒的称号谁敢来?除非这时代能有王安石或是苏轼这种为了理想不在乎声明呢,奈何来的是大唐。

    这年头好人难当,要想做个理想主义的好人那就更难了。既要有面对八方来敌的准备还要有舍身成仁的觉悟,答应了李二的事情你是绝没有机会反悔的,除非你不想混了。

    于其担心明天的风雨不如先过好今天,拿起桌子上的筷子,恶狠狠的盯着桌子上的美食,去尼玛的先吃个痛快!
………………………………

第八十一章规划用地

    从皇宫里走出的李鑫,带着李二送来的契约一头栽进了侯府后院的书房,整整一天一夜除了大小便外在没见李鑫离开过书房。到了第三天白天手拿一叠告示送到管家说里,要求再加印一千份,通过老程的关系送到大唐各大县城。

    没有老师怎么招学生,大撒网的方式扑向全国,目的之有一个招特长的老师,无论是工匠还是厨师只要你有独特的能力就能来,比较学校还没个做饭的。

    “从今天开始闭府,谁来都不见,告诉他们我三天后再面客,再有来应聘的都好好招待着,过几日老爷我亲自面试,去在城里包一家客栈,这几日家里的酒楼全面供应这些人。还有通知水泥作坊现有的单子先供应着每日留下一半储存起来,后面的单子也不要再接了,我有用处。再把这份契约书送到长安城有名的道观和寺庙去,剩下的送到程国公,秦国公,尉迟国公,李国公和李大将军府上。多联系好的工匠花钱花大钱一定要多请一些,劳工就在新城里先招着,告诉他们十日后准备开工。”

    李鑫一边吃饭,一边给管事还有兰兰交待一大堆的事情,没办法李二陛下除了给了一大块地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管,十万亩地,想要建设需要多少人力,想想就觉得兴奋。一个学校最多也就需要一千多亩,还剩下九万八千亩地足足有一个镇那么大的一块地。一旦开发出来那收益绝对是惊人的,可惜蛋糕虽好,奈何牙齿不行一个人的胃口有限吃不下,现在不仅仅要找人还要到处拉投资。

    交待好事情,顺便洗了个澡,然后又一头载进了书房。书房里朴素简约,除了一堆书籍外只有一张床,两个桌子。一张桌子上摆放了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还有一株生机勃勃的兰花,和长满刺的仙人掌。

    另一张桌子上摆着一处沙盘,还有一大堆积木,这沙盘是李鑫早就做好的,当时做的是五万亩,而现在又要向外扩广到十万亩。土地是大唐最值钱,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说它值钱是因为他养育了大唐千千万万的人民,说他不值钱是因为整个大唐的土地使用率还不到三成,这是在犯罪,站在郊外一眼望去,除了少部分的耕地外,大部分都是未曾开垦的荒地。在往郊区有好多耕地都已经荒废成长满杂草。

    自东汉末年起,国家一直处于征战统一的道路上,虽曾有少数几次短期的统一,但是也维持不久,到了隋朝大一统也仅仅维持了两代。国家不曾统一,到处面临的是战争,军阀,死去的劳动力难以统计,但是五胡乱华事情就死去了何止百万。

    隋炀帝远征三次远征高丽,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物资,还牺牲了众多青年的生命。唐虽一统,那也是经过十几年的征战,中间死了多少也就没办法统计了。到了现在空有好地,却无能耕之人。不少的村庄都成了寡妇村,只要是个大唐公民只要能娶老婆官府不在乎你能娶多少,只要你能多生出儿子就行,生多了官府还有奖励,家里条件不行的地方也会帮你养,如果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不仅当官的倒霉,就连地方的豪绅也要面临处罚。

    从房相拿来的资料,现在大唐的在案的子民大约有三百万,其余的还有约一百万左右的流民。这数字可怕,三百万人民还不如现代一个市区的人口要多。就上海现有人口就大约两千多万,堪比七个大唐人口。武德七年李渊曾颁布均田制以召回流民,但效果并无明显,到了现在李二还在头疼流亡在外的子民,这些人有的吃的时候都很安分,一旦没了吃的就会变成强盗,杀人抢劫都是家常便饭。想想当初的李密瓦岗寨,只用了少许的时间就能拥有威胁其他诸侯的实力,这些人可都是所谓的绿林好汉组成的。

    送给李鑫的十万亩土地,不是李二大方,而是留在手里也没用啊。地方夹在泾阳县和新城中间,虽是半繁华地带,但朝廷也无力开发,至少现在没有余钱过去投资,新城的成功,不可能复制到其他的地方。所以就干脆送给李鑫故作大方,要是真成了,未来也能给帝国带来巨大的税收,进而缓解财政上的压力,给不少人百姓提供工作就业的机会。

    有十万亩土地,虽然是不小的地主,但是比起那些盘踞几百年的豪门,还是差之太远,但论孔圣人的后代,就在山东拥有近百万亩的良田,那些可不比李鑫这种荒废的弃地,都是上等的良田,还有其他的各大家族,谁家手里没点土地,中国人的根性就是喜欢有钱就买地够宅。这些买了几百年的想想就够恐怖。

    没有现代的高级设备,也没有精确的测量手段,李鑫只能大概的画出未来属于自己的那十万亩地域。在沙盘上将地域大概分成五个部分,中间区域是未来的学校,大概的建设是一千亩,再留出一千亩用作后期的扩建。西面作为商业娱乐区,像酒楼茶馆都设在着。东面依山伴水将作为居民区,居民区也分两部分豪园和平民区。南方最简单留作工厂区,将现有的工厂都搬到这里来,统一管理。至于北方就留做交易区,来自四面八方的商业都可以在这里交易,现在的泾阳县还有新城都聚集着大量的商人,以后都可以在这里交易,三年的免税足以吸引海量的商人。

    除了这些大面积用地的五个地带,李鑫还想留下一处用于实验用地,比如农业作物,工具,未来的战争设备,火药等等,有些东西能见人,但是有些东西不能见人,还是要多做打算为好。

    看着这么大块的地域,心中不免生出一股豪气,可惜没钱啊!家里的资金全部算上也只够用于学院的建设,其他地方窟窿太大了。这年头也还没个银行就要借款都难,现在就喜欢送出去的几分契约书,他们都能感兴趣,那样至少前期的费用就都有了!
………………………………

第一章 江湖来客

    魔鬼行走于世间,如人一般,却藐视一切生灵,标榜仁爱,追名逐利,启迪着邪恶。

    李鑫在书房里带了几天都没有出过门,然而大火焚烧过的长安城彻底乱套。一场不知名的大火下去,数百居民惨遭烧死,几千居民居无定所,还有难以统计的外邦商人。

    整个朝廷从皇上李二陛下,到长安城的巡逻武侯,这些日子基本都没有过休息。除了要安抚受伤的民众还要挨家挨户的搜索罪犯,这群魔鬼一般的存在几日里,在长安城大肆杀戮,凡是曾经接触到他们的,大多被灭了口,顺着踪迹查到了几个逃亡出去的天牢重犯,奈何看到的都是冰凉凉的尸体,一点价值都没有。

    数天内一点线索都没有,负责调查此案的刑部尚书被罚了数月俸禄,两名侍郎成了替罪羔羊被免了职位。不死心的李二陛下又令百骑统领李绩负责,李绩接到圣旨后愁眉苦脸,这群亡命天涯的死士和各色行走江湖的绿林人那是那么容易差的。手底下领军打仗的将士那是没的说,多不胜数,可是要把这群大老粗弄来查案那不是痴人说梦吗?

    话说以前李绩和秦叔宝还有程咬金也是混过江湖的,死士查不到总能在这群江湖人身上找到点线索吧?思来想去之后李绩找到秦叔宝程咬金,三兄弟一人给以前的老兄弟们写起了信,言语中多是请求之色。老程他们这辈子都没这么低声下气过,无奈啊现在也是被李二陛下逼的没办法,本以为信送出去了,以前的老哥们多多少少会给点面子,总能透露点消息出来,天不遂人意啊,收到信的老哥们纷纷以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为由,不透露一点消息出来,但是气的老程是头冒火光,把书房的家具砸了个稀巴烂。

    不过这件事李绩看的明白了,这是有人下了封口令了,至于是谁,这个不算太难猜。能让这些个大佬不敢说话,也只有七家,这七家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七家自南北朝时已经是权势鼎沸的豪门,到了大唐时已被人统称为五姓七家。

    而现在现在权势最高的就是大唐的统治者,陇西李氏。其他六家能和大唐的皇族相提并论,权势可想而知,更有甚者言,天下三分李氏只占其一,余下五家在占其一,剩下的则是被其他各家门阀控制。

    猜出大概之后,李绩也没必要没脑子往前冲,想好之后一封请罪奏折送了上去,李二陛下看完之后也不说话了,只是像样的罚了一点俸禄,在另皇宫内的供奉秘密调查。

    长安城内除了这一件糟心事外,还有件意外的事情,李鑫府上向各地张贴告示之后,陆续纷纷的有各式各样的人来到了长安城,然后入住了李鑫府上准备好的客栈。长安城内虽然还在戒严状态,但是并无阻止有人从城外进来。有抗住锄头的农夫,有拿着宝剑的侠士,也有五大三粗的壮汉,最有趣的是好几个年纪花甲,一头白花花长发的老头,穿着一身麻布,身后还带着不少的随从。

    在大唐年纪过了七十就算是陛下见了都要称呼一声老先生,这么一群年纪眼看着都要过八十的人,县令知道后派出好些人手看护这他们。第二天从皇宫匆匆赶来的李纲和颜家的老祖宗颜之推,一起到了这间名不经传的小客栈。下午时分大唐太子李承乾也来到这里,同传过后等来的是李纲的一顿臭骂。最后连门的没进的李承乾带着满心的委屈回到了皇宫,渴望父皇和母妃的安慰,可惜李二听完之后,又是一顿劈头痛骂。

    骂完之后顾不上宫外的危险,匆匆忙忙找来李绩出宫去了。出了宫门放弃了天子仪仗,徒步前往,一路上负责警卫的李绩都快要疯了,谁知道陛下回来这么一出,万一那件没找到的八牛弩突然出来,那等着自己的恐怕是万死。

    “我家老先生还在里间会客,还请来客稍事休息。”

    刚到客栈的李二满头大汗,得到的是闭门羹,还没得李绩发作,李二就主动拦下,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慢慢品尝。在外等候的县令看到李二的一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匆忙招呼手下再去衙门调人,整个客栈里,除了少数几个看着还想好人之外,其他的个个面目丑陋,看着凶神恶煞。

    李绩和几名百骑侍卫劝不动李二陛下,只能小心戒备,从县衙赶来的武侯,在客栈外布起防来,三层的戒备,就算是进来一只蚊子都要查的清清楚楚。

    等人的感觉是无聊也更加无趣的,门童不懂的客厅里等候人的身份,更不懂客栈外站满了军士。李二陛下一杯一杯的喝着,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过分,时至傍晚,又酒楼特供送来的酒菜,李二先请送入内室,然后才和李绩两人食用。

    酒楼送来的菜色是美味的,至少在场的大半人从没吃过这种美食,客栈的下方,四人一桌,坐的满满的。喝着美酒,吃着美食,不时传来一阵阵骂娘声,李二听的也不觉得粗俗,还有闲情观望一番。

    饭毕,又有门童道:“先生们说了,今日为时已晚,请客人明日再来。”

    李二听完也不恼怒,从怀中拿出一份写好的书信送到门童手中,对着门口拱手道:“学生事务繁忙,恐无时日再来,留下一份书信请各位先生看阅。”

    门童还没接过,就有声音从里间传来“陛下来意老朽已懂,明日之后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话必,门童接过书信,李二陛下带着李绩转身而去,门童这才明白身前刚刚站的是何人,双腿不住的打颤发抖。

    去了躺西安,看看唐长安到底是什么样,要不总不能想象出繁华大唐的景象。不好意思没先请假,今天就开始新的一章,诸子百家卷。
………………………………

第二卷百家学堂


………………………………

第二章 逐渐出现的百家

    李二陛下离开之后,房中的六人还在交谈直到深夜,李纲和颜之推相扶离开。

    夜晚子时,一支小队悄悄地从客栈溜出,当晚城北发生大规模火拼,所有的城防营和巡逻的武侯好像早就接到通知一般,充耳不闻。

    这场不知名的战斗直至一个多时辰,第二天早上百来具尸体摆到县衙门口,县守责令调查身份,皆是前几日逃离天牢的罪犯。

    官有官道,鼠有鼠道。朝廷找不到的人,只要一个晚上就被客栈中的几个老者派人查到,并当作礼物送给李二陛下,李二陛下欣然接受了这份礼物。大理寺刑部烧毁了许许多多过去的案宗,累加起来总有一人多高,一场劫天牢和火烧长安城的事故基本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人还希望继续查下去,更没有人掀开这道布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一块馒头有时会让人打的头破血流,万两黄金能让人妻离子散,从新站立到时代的巅峰不在像只老鼠一样的逃亡,更是吸引着先秦前的百家魁首,汇聚京师!

    一张文告,带给百家重获新生的机会。自秦起秦始皇一道缴文焚烧坑儒,毁的不仅仅是儒家,还有墨家农家等等,唯有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徐福为代表的阴阳家,嬴政不死,天下无人敢举大旗!

    然嬴政死后,墨家农家儒家兵家相继复出,各自支持头领。楚王败北,自刎乌江,刘邦继位,大清朝堂,韩信,张良,相继离去,兵家法家遭受打击,好在各家早有准备,朝堂上还有声音,法家儒家兵家三足鼎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出世,打破了局势,汉武帝重用董仲舒,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兵家法家黯然退出朝野。

    几百年的时间过去,盛世之时朝堂上只有儒家独尊,每逢乱世兵家法家才会出世,本报以大望的诸葛孔明,吸取百家精华,最后落个病死五丈原。五胡乱华百家大义竭力而起,天下南北划江而治,儒家控制朝居,百家再次黯然褪去,南北朝后儒家已深入民心,朝堂之上再无其他言论。

    墨家农家或隐于乡野或隐于江湖,法家多于小吏,兵家每至天下动乱之上再选传人,大唐李靖师传兵家,得兵书相传,南征北战多有武将相助。

    现在朝堂突然要弄出一座学院,不论出身,只论才能,无疑给这群行走在黑暗中的贤者,带来的光明的希望。

    “老爷,这几日一共招了工匠一百二十人,普通工人五百多人,现在都在庄上住着,还有秦府程府,尉迟府上。。。。。。。。。。都送来了帖子,客栈的客人现在有五十多人,可是。。。。。。。。。。”

    余管家站在李鑫边上回报这些日子的状况,说道最后吱吱唔唔起来,李鑫嘴里还吃着饭食,这几日一直待在书房,摆弄着沙盘和磨具,对外面的情况完全不知。

    “直说,别吱吱唔唔的,有什么麻烦事。”

    “老爷有好些人,在老奴看来并无出众之色,还有一些分明是地痞流氓,老奴没有老爷的命令不敢赶人。”

    李鑫丢掉手里的筷子,开口道:“让李君羡过去一趟,把捣乱的和混吃混喝的好言劝退,不行就通知县守,但是别惊到其他客人。工匠继续招,其他的可以展缓,粮食从长安城的粮商手中买,别太抠抠搜搜的,人家来给你干活工钱拿的不多,饭一定要管饱。”

    什么时候都有王八蛋,这是时代永远都不会变的道理。对付这群王八蛋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找更混蛋的,比如丘八,再比如官府,混吃混喝等死?把老子当地主老财,不打断你的腿都算轻的。工匠有点奇怪,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招到这么多,这个时代,可不像未来到处都有工程队,想找到一支能建造的熟练工匠苦难无比。大部分都被工部那群官员把持,毕竟能用到工匠的地方多是朝堂修桥修路,或是建造豪宅宫殿,普通人家也就是请来邻居搭把手帮帮忙,在供顿饭,可不会找什么工匠。

    一百多工匠差不多是工部一半的数额,难道是李二陛下良心发现?默默帮助?这也没道理啊!普通的工人不急着招,新城里的劳动力多的是,只要管饱,再出点钱有大把的人手,现在又不是开春没多少活可做。

    “对了,让你送到无漏寺,和白云观的信送到了吗?”李鑫突然想到前几日的事,转头问道。

    余管事躬身开口道:“回禀老爷,都送到了,无漏寺的主持和白云观主,想明天来府上拜见老爷。”

    李鑫抬头道:“不见,告诉他们就说我最近很忙没空见他们。”

    余管事诧异不已,书信是老爷要求送过去的,不是要马上见吗?怎么现在又不见了,真是搞不懂。

    “等等你去各位国公府上送信,就说明天我有空,商量一下封地建造事宜。”

    “是。”

    李鑫吩咐完又抬手道:“好了你下去吧,让厨房给我烧点热水,等等送到我卧室来,洗个澡睡一会,有什么事情下午再来找我。”

    “是”余管事答应下后,躬身离开了客厅,去安排李鑫吩咐的事情。

    吃完午饭,李鑫转身往卧室方向走去,这几日待在书房里,琢磨着建造布局,没有什么空来休息,每天最多也就休息几个小时,现在忙过来后立马困的不行,待下人把热水送到后,兰兰服侍着李鑫洗好澡,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

第三章没钱的李君羡

    “怎么受伤了?”

    李鑫午觉睡醒后,又处理一些碎事,路过大厅时,看到李君羡在那包扎伤口,忍不住好奇上去盘问道。

    李君羡胳臂包扎了一大块,好在不是什么要害地方,休养几日就好。

    “你下去吧,有事我再去找你。”李君羡还没回答李鑫的问话,先让包扎的大夫退下。

    大夫对李鑫拱拱手,又对李君羡道:“将军,这几日千万不要沾水,等会我会让小徒送来药方记得使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