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于盛唐-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蕉疾荒芡耍》裨蚪袢胀艘徊剑魅胀艘徊剑笕站透猛宋蝗孟土恕
在他一说完,老牛立马站了出来,这次不会像刚刚老程那么温柔,大声骂道:“好个乱臣贼子,李元吉都已经俯首认罪,何来王妃,莫不是你还不服陛下,还想效忠先主。老夫今天就要为陛下宰了你这贼子。”
话一说完,牛进达一脚踹在御史身上,只见那人直至飞出十多米远。
朝堂之上吵作一团。
李二陛下只觉得脑仁疼,心头恼火,恼的是御史台过度放肆不明事务,前太子都倒下了,现在还提李元吉干嘛,牛进达和程咬金更是胡闹,讲道理就讲道理,动手打什么人啊!
………………………………
第二章恼怒的李二
等李二想好后,下面已经完全打成一锅乱粥,老程带头,一帮武将开始痛殴御史台,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打一群文儒书生,完全就是一边倒的殴打,至于其他人全都在一边看热闹,不是还指点一下,前段时间御史台大肆清查,得罪了不少人,现在看到御史台倒霉,自然有人拍手叫好。
“砰!”
李二陛下怒火勃发,狠狠拍了桌子,朝堂为之一静,占了便宜的老程挥挥手带小弟回列,就差一副墨镜,就能成十足的黑社会大佬。
李鑫揉着拳头,刚刚一拳不知道捣在谁的骨架上,打架的时候没注意,等停战的时候疼的不行。
大战之后,现场一片哀嚎,几十名御史躺在地上,一个个鼻青眼肿,头冒血渍。老程带人下手还是有些分寸的,力度和下手的地方都有掌控,虽然看着惨,其实都是些外伤。
小弟被打的惨,魏征浑身上下一点伤都没有,刚刚大战的时候,李鑫念着情谊,护着他,其他人也都给面子绕过魏征,全部招呼下面的属官。
李二瞪了一眼没事人似的魏征,喝道:“魏卿,还有本奏否?”
给朕惹了这么大麻烦,特么的你倒是一点事都没有,惹完了在一边装纯情?
想得美!
今天不把你搞服,你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皇帝发怒有多可怕?!
魏征面无波澜,内心叹息不止,今天发难就是想让李二能多给御史台权利,没想到中间杀出个程咬金,权力得不到,还要惹一身骚。今天还把陛下惹怒了,以后御史台的日子要更难过了。自己注定了要做孤臣,只是苦了自己这帮同僚。
魏征走出班列,躬身施礼,手中勿牌再次高高举起:“臣有本奏!”
李二陛下阴着脸:“速速奏来!”
“臣弹劾程国公牛国公,扰乱朝堂目无法律,肆意殴打同僚,往陛下明察。”
明察!明察!明察你老母啊,事情就发生在朕的面前,真当朕是瞎子吗?还是你魏征想让朕变成瞎子。
这时候朝堂的两位中枢大佬不能再装死了,和事佬房玄龄,走上前道:“臣以为,程国公虽有不对,但念及一片赤胆忠心,且双方都有责任,应当轻罚。”
武官和御史台斗殴,不能按照内心的喜怒来处理,毕竟偏袒哪方都不好,偏袒了武将,以后御史台还怎么监视百官,还有什么威严立于朝堂,这完全就是自断一臂,但也不能偏袒了御史台,不然会寒了一帮老臣的心,以后在遇到麻烦就没人愿意出来替朕解围了。
御座之上的李二陛下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好半晌,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程咬金牛进达藐视朝堂,殴打同僚罚俸一年,御史大夫魏征,御下不力,目无皇权,罚俸一年,闭门一月,无招不得出府。受伤的官员,由泾阳侯李鑫负责汤药费。退朝!”
“退朝”又是尖锐声。
打了一群御史,只罚了点俸禄和汤药费,简直太值了,麻蛋早知道刚刚下手重点,打都打了还怕得罪人,反正已经得罪了。
武将士气高昂,反观担架上的御史台官员,好像死了娘一样垂头丧气,魏征要被关在家里一个月的时间,主官都不在了,往后的一月时间,还不是别人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
李鑫盯着走过的文官,才发现好像少了谁?
“小子看什么呢?”程咬金和牛进达两兄弟站在后面。
李鑫拱拱手道:“小侄只是奇怪,赵国公好像并没有上朝。”
程咬金和牛进达一对眼笑道:“那老阴人,在家养病了,听说病的不轻,宫里已经派人去看过两次了。”
“哦?不知是生了什么病?”老阴货,怎么没听长孙涣提过。
程咬金摇摇头道:“不知,去看病的御医也查不出病症,只是发烧不止,听说已经去请孙思邈了。”
李鑫激动了,孙思邈啊!那可是位大神,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就是他的手笔,还有一手《千金要方》被中医用了数千年,自己派了那么多人去找,都找不到这么伟人,也不知道长孙无忌能不能找到,要是真找到了,正好顺手去找他聊聊,看看能不能把他也弄进学院。
“不错,今天在朝堂上下手够狠,看来这段时间练出效果了,等会去某家,跟某切磋切磋。”
等程咬金说完,李鑫已经溜了老远。开什么玩笑,跟这货切磋,就自己这三板斧,绝对要被虐成沙比,这老程可不想隋唐演义一样,自会三板斧,武功高的吓人,就连李君羡都没把握能从他手里安然退出,更何况自己这小身板,还是先溜为妙。
李二寝宫。
卧室的先秦流传下来的爵杯已经被摔的七八瓣,古色古香的红木案几倒在一边,名贵的紫端砚摔在青铜香炉上四分五裂,散落的书籍遍地都是。
李二陛下坐在地上,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额头的青筋像一条小青蛇似的蜿蜒蠕动,可见内心的怒火何等旺盛。
“魏征佞臣也”
李二陛下狠狠的骂了一声,气愤难当。
早在秦府时,就看上了才貌出众的杨妃,就老三那德行拿什么配得上杨妃,弄死了老三后,怕皇后猜忌一时间没把杨妃接入公主。
现在好不容易才让皇后同意,让杨氏进宫还封了妃子,本来可以每天缠绵一二,该死的魏征非要在朝会上提出,害得自己需要雪藏爱妃,至少短时间内,不能再去亲近。
李二陛下一想到杨妃的雪白肌肤,心头越发火热,更着就越生气,一股火气憋在胸腹,发泄不出来,脸色愈发狰狞。
李二身边的内侍,都多久没见陛下如此生气,唯唯诺诺的站在边上,连呼吸声都放慢许多,生怕李二陛下注意到自己,一刀给咔擦了,成了出气筒,替罪羔羊,那死的真就太冤枉了,同样心中不免暗恨魏征,杨妃那么好的人,对下人奴隶都客客气气,帮她做点事,都有赏赐,这么好的人,那得罪他了,非要逐出宫去。
………………………………
第三章李二招婿
时间飞逝,又是半月过去,这段时间每天都要卯时去皇帝打卡上班,聆听朝会的教导。
没有了魏征的朝会,显示出无比安详,每天大家都一起吹吹牛,唠唠嗑,有事的说事,没事的睡觉。
还是没想通,李二陛下为什么要留自己在朝会上,一群高层开会,完全和实习生半点关系都扯不上,回学院的路虽然不远,但是也不近,索性就坐在刚刚建好的新宅。
投资了巨资,又投入大量的时间,新宅远远比刚来长安时住处,要豪华百倍。
在朱雀大街上本赐下的豪宅就有近四十多亩,邻居吏部侍郎郑宇庭贪污被魏征搞倒了,李二陛下顺手把他家给抄了,这豪宅就被落到了李鑫手里,打通两宅将原本四十亩地扩大到七十多亩,前院住着值班的侍卫丫鬟还有奴役,中院有溪水小桥客厅,后院住着李鑫和兰兰,在后面还有操场大的演武场。
走进大门,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Н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抱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满架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原来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流云百蝠”,或“岁寒三友”,或山水人物,或翎毛花卉,或集锦,或博古,或万福万寿各种花样,皆是名手雕镂,五彩销金嵌宝的。一槅一槅,或有贮书处,或有设鼎处,或安置笔砚处,或供花设瓶,安放盆景处。其槅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葵花蕉叶,或连环半璧。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倏尔五色纱糊就,竟系小窗;倏尔彩绫轻覆,竟系幽户。且满墙满壁,皆系随依古董玩器之形抠成的槽子。诸如琴、剑、悬瓶、桌屏之类,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
再入后院李鑫卧室,整个房间都挂满了用金花点缀的深红色土耳其织锦。在房间的凹处,有一样长沙发模样的东西,上面放着几把阿拉伯宝剑,剑鞘是镀金的,剑柄镶嵌着一颗颗晶莹夺目的宝石;从天花板垂下一盏威尼斯琉璃灯,外形和色彩都很迷人;脚下踩的是能陷至脚踝的土耳其地毯;数道门帘垂落在门前,另有一扇门通向第二个房间,里面似乎被照耀得富丽堂皇。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清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放在前世,这样的豪宅至少要价值数十亿之多,这还不连房间内古色古香的文物,宝器。
豪宅虽大,却难暖人心,街坊邻居皆是一方大佬,如尚书,国公之流,三品以下都难住其中。豪宅四处皆是勾心斗角,明面上和和气气,暗地里恨不得置于死地而后快。冬天还没到,李鑫住在房间里就觉得冷清的很,倒是老铁头一帮兄弟住的是快活无比,乱休是还不忘去青楼找找乐子,只是不敢提侯府的名字,不然少不得一顿白眼,或是得个花柳什么的,不过这也是他们罪有应得,谁让他们搞毁别人扬名的机会,没剁他们已经是给侯府的面子了。
在寒冷的清秋,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温暖了这清冷的秋天,李靖已平定了岭南叛乱,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表示世代效忠大唐,大唐的地图再一次有了扩张。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一条未经证实的谣言,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大女儿李丽质,已长大成人,到了适婚的年纪,李二陛下有意招婿,从长安城的有为青年中挑选。
李丽质乃是李二的嫡长女,位置名列诸多子女之首,又得李二和长孙皇后的宠溺,谁要是能的到她的亲睐,可谓是一步登天。
消息一出,天下英才闻风而动,一个个江南的纨绔,带着山东的粗汉来到了长安城,有点文采的办起了诗会,没脑子有大把力气的玩起了以武会友,总之是有招的出招,没招的想招,只要能在李二陛下面前露个脸,留下名声,就算没被选上,为未来的出士做下铺垫。
他们为了出名干出一切能干的事,但是李鑫不需要啊,名声有虽然是骂名,但也是名声啊!至于职位现在我跟你们老子在开会,一群毛都没长全的小屁孩。虽然老子不想娶公主,但是老子有资格不娶。
李二的女儿也不是那么好娶的,不是玩面首就是勾引你造反,唯一个好结局的是长孙冲,那是因为他老婆死的早,还没得她野心起来,人就挂了,还能怎么弄,要不然长孙冲那货不是头顶冒绿就是一家老小等着满门抄斩,或是发配边疆。
早朝还是要正常上,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发,到了大殿,找个拐角,拿个垫子,安稳瞌睡,等到下朝在回家吃饭,有空的时候就去学院上两节课,虽然学院现在好像没自己也行。
………………………………
第四章鸭梨山大
册封公主
“王者敦睦九族,协和万邦。厚人伦于国风,考归妹于易象。皇妹柔嘉居质,婉嫕有仪;动遵图史之规,步中珩璜之节。六珈备物,百两有期。爰稽妫汭之封。用锡鲁元之号。启疆析木,叶咏秾华。勉膺汤邑之封。无忘公言之训。可封XX公主。”
如果是被皇帝收为义女的话:
“书称厘降,诗美秾华。爰思浚哲之朝,已重肃雍之德。或封之善地,式彰帝子之尊;或赐以嘉名。是表帝女之贵,存乎甲令,非谓私恩。皇女XX,婉娩天资,才明夙赋。闺门雍睦,动遵图史之言;车服有庸,早荷丝纶之宠。加以佩环中节,兰蕙扬芳,斯为戚里之祥,光我公宫之训。今者封XX公主,别疏锡壤之封,用示展亲之意。名崇大国,秩视真王。锦绣在前,勿忘组训之制;珠玑为饰,益思焜燿之容。若然,则汤沐开封,自称粉田之赐;箫韶合奏,永宜金埒之家。保此殊荣,弥高懿范。”
册封妃子
某氏攸德,温婉淑德、娴雅端庄,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驭后宫诸嫔,以兴宗室;外辅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贤臣。使四海同遵王化,万方共仰皇朝。
某氏端娴慧至,堪为贵妃,以昭贤德之范
某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正一品贵妃,为三妃之首。授金册金印。钦此。”
册封皇后
妃某氏昔承明命,作嫔东宫,虔恭中馈,思媚轨则。履信思顺,以成肃雍之道;正位闺房,以著协德之美。朕夙罹不造,茕茕在疚。群公卿士,稽之往代,佥以崇嫡明统,载在典谟,宜建长秋,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夫坤德尚柔,妇道承姑,崇粢盛之礼,敦螽斯之义,是以利在永贞,克隆堂基,母仪天下,潜畅阴教。
自先皇后大行,中宫凤位空悬十数年,朕伴着这般这风云纵横下的孤寂孑然而过,现贵妃***氏,肃雍德茂,温懿恭淑,有徽柔之质,柔明毓德,有安正之美,静正垂仪。皇后之尊,与朕同体,承宗庙,母天下,岂易哉!唯***德冠口,乃可当之,今朕亲授金册凤印,册后,为六宫之主。
咨尔德妃某氏,秉性端淑,持躬淑慎。于宫尽事,克尽敬慎,敬上小心恭谨,驭下宽厚平和,椒庭之礼教维娴,堪为六宫典范,实能赞襄内政。今册为中宫,执六宫奏笺。钦此。
某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腻,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曾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皇帝诏曰:皇后母仪天下,体制尊贵,供奉天地,祗承宗庙。咨尔乾坤,诗首关雎,王化之本,实由内辅。椒房无主,中宫旷位,某氏秉性贤淑,生来华贵,皇嗣弘宣,德冠天下,群寮所咨,佥曰宜哉。卜之蓍龟,卦得承乾,有司奏议,宜称绂组,以临兆民。今使丞相节奉玺绶,宗正为副,立某氏为皇后。其往践尔位,恪守妇道,仪范后宫,敬宗礼典,肃慎中馈。四海皇天,纳德是依,无负朕命,天禄永终,可不慎与!钦此!〃
太后寿辰
瑶池春不老;金萱映日荣。陋室现麟角,华堂有凤呜。鲐背庆华诞,斑衣九十春。一族称寿母,
期颐不为奇!集四世子孙五十余众,设华堂,摆盛宴,奉美酒,以贺族之寿母九十华诞。赞词曰:寿母之功,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掌门之期,尔上承圣母之德,下传孟母家风。论、罄无不宜;策、以莫不兴;行、百事皆顺;德、保宅安宁。子嗣有八,俱承欢膝下共奏和谐共荣之曲,行福禄绵长之功。族传四世,遍为尔德。举世恩泽,传承子孙。天保定尔,如南山之寿,驻松柏长青。受天百禄,降尔遐福。君曰卜尔,期颐安康!
够吗?不够还有
………………………………
第五章哥俩好
“吏部想要要回被你舅舅拿去的官员评级权,你舅舅不想放手,所以两人就吵起来了。”
天下百官的升职不是单单要靠李二和上官的赏识,还需要评级,没有好的资历就算能升官被人也会在背后指指点点,对于一名有梦想有志向的官员而言,自然是希望能有好的资历。
权利本来一直把持在吏部手里,后来李二反了自己的老子,把朝堂上的权利从新规划,这评级权就自然而然到了长孙无忌手里,后来吏部尚书不想做傀儡就辞官不干了,李二只好又换个亲信上台。可人家也不愿意做个傀儡,这不今天早上就开始逼宫了,长孙无忌提前得到消息,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就来上早朝了。
“真没劲,一天到晚你争我夺的,有什么意思,说到底还不是父皇一句话的事,没劲没劲,都是俗人。”
李承乾像足了愤青的中二少年,对眼前的争锋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还会鄙视他们。现在的李承乾一家独大,老爹老娘宠着,下面几个弟弟除了李泰没一个长进的,就算是李泰也没有李承乾受重视啊。谁让他命好,出生就是嫡长子别人连争的勇气还没有,但是等长孙去世后,这一切就要变了,小孩子终究会长大成人。
“别看不起别人,争权是肯定需要的,因为他们身后站着的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谁要是退一步,身后就可能是万丈悬崖。你是出生好,你一出生就是你家的老大,你是嫡长子,你老子是皇帝,你亲妈是皇后,你将来不当皇帝这世间还有谁能当皇帝?以后只要你安安稳稳,别干不合规的事,等陛下百年后,这天下就是你的,所以啊不要看不起别人,你只是出生太好。”
“不会的,我还有下面还有弟弟,而且我父皇是老二。”李承乾咬了半天的牙才从嘴里迸出这几个字。
李鑫像望傻子一样望着李承乾道:“就因为你父皇老二,所以你的皇位才是十拿九稳的,前提是你一直保持现在这种好儿子的状态,别起不该想的事,你父皇想要青史留名,你这太子就会稳如泰山。”
李承乾十足还是个小孩子,不服道:“这是什么道理你跟我说说?”
环视四周,见内侍和宫女的位置听不到自己说话,才开口解释道:“你想啊,你父皇是靠什么上位的?这恶劣的先例,足以使的你父皇在史书上留下污点,要想消除这块污渍,你父皇就必须按照世俗规矩来做事,这样才能维护皇家的威严,和自身的声明,再给你说的明白点,你父皇甚至不会在乎你有多出色,只要你能安稳下去,你父皇就会很欣慰,这储君的位置就肯定是你的。你好好想想。”
不适合再说太多了,李鑫不望发呆的李承乾,坐在地上,暖暖的晒着太阳,说的这么明白要是还不懂,那这人也不值得自己下注,最好还是离得远远的。
历史上的李承乾手里拿着一副好牌,却打的臭到极致,就因为脚伤,天天怀疑李二陛下会废了他,忌惮同样深得李二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甚至在试图暗杀,失败后,就和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自己被发配到黔州,最惨的还是侯君集和杜荷,直接被处死。
李二陛下的那么英明神武,怎么可能希望后代有人比他还强,甚至超过他,看看后来选的储君就知道了,软弱不堪,这才让武媚捡了便宜,至于李泰不过是李二的一颗棋子罢了。至始至终都没有可能坐上太子的位置,更别说是九五之位。
“鑫哥儿你怎么来了?”
迎声望去,胖嘟嘟的李泰一手一条鸡腿,美滋滋的啃着,满嘴的油渍,宫女拿着手巾跟在后面,随时准备上前擦嘴。
“李泰你怎么又在吃,小心皇后娘娘打你屁股。”
一提到皇后,李泰立马紧张的往后去看,见到后面只有一个宫女,才放下心来,走到李鑫和李承乾面前,拿出鸡腿送给两人,面上的纠结,嘴上说着:“泰儿是拿来给皇兄还有鑫哥儿吃的,不是泰儿自己想吃。”
李鑫虽然有点饿了,但是也不会真要抢一个小孩的东西,这种没品的事还真干不出来,摆摆手,细语道:“行了,我不饿,你自己吃吧,放心我不会告诉皇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