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于盛唐-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花费也不是小数,但是他们身上的装备就把李鑫的武器库搬用一空,每月的工钱也需要数千贯。
但是这些钱比起刚刚入库的近十万贯存钱,那就不值一提了。
商船还在打造,现在只能用普通的货船和车马来运输,效率上差了点,但是也是无奈之举,只能先干着慢慢等着商船打造好。
鲁老头只在家待了一天,下午就带着工具还有孙子回来了,李鑫吩咐一声李君羡带着侍卫,送他们到渭水边上,开始投入打造商船。
快到十月天,北方开始陆陆续续的下起了小雪,草原每到这时就是非常安静,因为大雪封路,骑兵不易出行,但是过了冬季,四方立刻会掀起血战,不会别的只为了粮食。草原寒冷到了冬天特别难熬,大批大批的牛马羊都会被冻死饿死,到了春天大雪一化,熬过了难熬的冬季,粮食基本上也就吃的差不多了,想要族群存在就要外出抢粮,那中原大陆,在他们眼里就是最美味的羔羊谁都想啃一口肉下来。
李二熟知兵事,太极殿上都开始练兵,整个长安城的所有备用兵力全部投入到训练当中,只等着来年的一战。
大战将临,朝堂上随着魏征的出府再起风雨,但今天被魏征弹劾的将军却不在朝堂之上。
李靖岭南一战,平了数百部落,同样的一把大火烧毁十多个部落为了杀鸡儆猴,永绝岭南战事,数千个岭南异族人倒在了李靖的刀斧手之下。
本来杀些异族人,朝堂之上只会呵呵一笑,但是几位御史台官员上奏弹劾,李二却置之不顾,这下可惹了马蜂窝,休沐结束的第一个朝会,魏征上朝,大肆弹劾李靖目无法纪,肆意妄为,对大唐子民任意杀戮,严重的破坏了大唐文明和谐友善的形象,一句话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对不起岭南冤魂。
大战在即,李二是不可能处罚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这样只会打击军队的士气,李二想当和事佬,和和稀泥就算了。谁想魏征得理不饶人,非要把李靖办下来为止。
李二还没怒,李鑫先怒了,干特么,算起来李靖还是自己的祖先,老祖宗都被欺负了,自己这小后代再不出头,以后还特么怎么抬头。
李鑫一脚刚迈出去,就被程咬金一手拉了回来,还没得李鑫问道,老程头开起了魔王状态,对着魏征一顿怒吼,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跟程咬金比起来自己就是那个小个子的。
程咬金是现在在长安城将门的顶梁柱,保护将门利益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何况李靖已经来了书信表示愿意收程处默为徒,但是为了这份情谊,这头程咬金都要出了。
程咬金出头,一人顶一群人,上次御史台被打的情节仿佛历历在目,御史台的其他臣子瑟瑟发抖的站在魏征后面,屁话都不敢多说,生怕这老货在发狂痛打一顿,那才是亏得慌。
………………………………
第十六章人精程咬金
化身泼妇的程咬金,嘴巴真的是臭的很,只骂的魏征张口无言。
算着时候差不多了,李二出手,又是各打五十大板,罚俸禄的罚俸禄,检讨的检讨,反正都是不伤皮不伤肉,随便挠挠痒。
看到李二的态度,大家也就懂了,李靖动不得,至少现在动不得。
朝会将要结束之时,吏部尚书又起来上奏,要权。这次长孙无忌还在家养病,手下的官员站出来替上官说话。
李二大手一挥,评级权还归中书,让长孙无忌负责,吏部往后主要负责地方县学的才人选拔工作,这也是肥差,吏部悻然接受。
至此,李鑫明白了这位大帝的想法,看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推出科举制,再有吏部统筹,地方上报有才能者,逐步开启第一次科考。
寻常百姓甚至是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虽然前途渺茫,但也多一点星火,只是想要燎原之势,还要靠时间冲刷。
朝会结束,四散而开。
太极殿前。
程咬金拉着李鑫说起话来。
“李鑫知道为什么刚刚老夫会拉着你,不让你站出来?”
李鑫拱手笑道:“程伯伯是爱护小侄,像替小子遮挡风雨。”
程咬金点点头,欣慰道:“你小子比我家那混货聪明多了,你做的这些事在陛下眼里不算什么,但是在有心人眼里就是大事,现在你还是太弱,能不得罪人最好还是不要得罪为好。老夫就不一样,陛下知道我的脾气,就算做出出格的事来,陛下也不会疑心,只会觉得应该。李靖是我将门魁首,无论如何都不可倒下,这不关乎我那儿子拜师,更关怀我们这些老臣的未来,这些是一步都退不得,只要退一步那以后就要步步后退,直到无底深渊。我们这群人都快老了,撑不了几年,以后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撑着。”
说完后,程咬金面色严肃告诫道:“你现在很危险,最好离皇子远点,那怕是太子也不值得太过深交,陛下还在壮年,任何押宝都不如押在陛下身上,再说你还年轻,再过十几年这朝廷上,还有谁能和你比,所有离他们远点,说句大不敬的,就算是从龙之功也不过是锦上添花,我们不是那群没有根基需要拿命去拼的臣子,只要老实陛下就不可能亏待我们,就算换个陛下也不可能亏待我们。你自己好好想想。”
一顿教训之后,程咬金背着手跨步离开。
李鑫直盯着个后背,真特么帅,谁说程咬金傻的,这特么活脱脱的人精啊,能把局势看的这么准的,大唐怕是也没几个吧,难怪能深受李二陛下的信任。而且这信任还一直数十年从未下降过,各人有各人的活法,程咬金的活法就是扮猪吃虎,看看傻傻冒进,其实就特么是只狐狸,亮着獠牙的狐狸,真特么恐怖啊!
一群吃肉不吐骨头的老货在一起,还真要时时提心吊胆,万一一个没注意就能一脚踩进他们设计好的陷阱里。
不过说是这么说,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比如去给李泰上课。
天下才人李家占一半,这话一点都不假,李二陛下和李建成就已经够变态了,没想到李泰的聪明劲更加变态,这也难怪后来李二陛下不喜太子,只宠老二,甚至不惜将弹劾李泰的朝臣扁了一大堆。
教导李泰,是长孙皇后交给自己的任务,儒道经文,李鑫是不好意思拿出手的,因为李泰这货把四书五经背了个滚
………………………………
第十七章错了错了是二不是三
东宫的东西东西不少,甚至还被李鑫找到一罐蜂蜜。
李泰做好火堆,李鑫在鸡肉上抹上蜂蜜,放在火堆上慢慢烧烤。两人满脸烟灰都快认不出来了。冬季的寒冷,被篝火驱赶的一干二净,就留下温馨的瞬间。
“你这狗奴才看什么看,还不快点把太子殿下藏起来的葡萄酒拿出来。”
李鑫对着内侍首官一顿乱嘲,首官毫不生气,这皇宫之内谁不知道侯爷是多和气的人,从来不会看不起自己这些半残之人,无论是宫女还是内侍只要帮忙做事都能得到不菲的赏钱。
内侍腆着笑脸,跑到太子卧室,拿出一瓶西域葡萄酿,等太子下学,只要是侯爷喝的,太子绝不会多怪罪,甚至还能得到另一份奖励。
“有美食则能没酒,来朱雀尝尝。”李鑫拿过两个大碗,给自己倒了一碗,又给李泰倒了半碗。
李泰盯着半碗酒,没敢喝,皇家规矩多,皇子尤其是李泰还没满十岁,长孙皇后一直要求很高,酒色是半点都不让沾。试问道:“鑫哥儿,我真能喝?”
“喝放心喝,有事我给你担着。”李鑫一拍胸脯,豪言万丈,只是莫有有点心虚。
“好,我真喝了?”
“喝吧。”
“我真喝了?!”“你再不喝老子要揍你了。”
半碗酒,眨眼之间,李泰一干二净,还不停的打着饱嗝。
“来尝尝鸡腿。”从烧好的鸡块撕下一块鸡腿,递给李泰,李泰接过之后美滋滋的尝着。
两人喝着葡萄酿,吃着美味的蜜之鸡块,一大半酒进了李鑫肚子,一大半的鸡肉进了李泰肚子。
“饱了,鑫哥儿这是我吃的最舒服的一天,回去之后就算被母后处罚也认了。”不胜酒力的李泰脸上红仆仆的嘟囔着嘴说。
“以后舒服的日子还长着了,你今天才九岁,只要不学你父皇和你皇兄,那你以后会一直舒服。”
“可我一直懒惰,会不会让父皇不喜,母妃讨厌啊,我的属官告诉我,我应该像父皇学习,要表现的比皇兄还好,这样才能讨得父皇欢心。”
“屁话,你父皇要掌控天下,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上朝,晚上批奏折都到深夜,你皇兄为了你父皇百年之后,继续治理天下所以才要勤奋学习,你只是皇子,要那么努力干嘛?除非你有替代你父皇或是你大哥的想法。”
李泰满脸惊恐,双手挥舞:“没有没有,我怎么可能对父皇和大哥不满?”
李鑫点点头,摸着李泰的小脑袋,笑道:“没有就行,自古皇室传承伴随着流血,秦二世害死长兄,隋炀帝,杀兄灭父,至于陛下我们不好议论,你应该也懂,我不喜欢你成为一个双手沾满鲜血,无情无义无孝之辈。好好活着快乐的活着,等成年之后,陛下就会赐你一块富饶的封地,要是愿意就去封地吃喝玩乐,要是不想离开,就托人管理,去我的封地上,求学享乐都随你。”
李泰害怕极了。脸上全是惊恐之色,从来没有人敢跟他说过这些,从出生到长大,一直活在父辈和兄姐的关爱中,何曾体会过皇家的血腥,听了李鑫的话,除了点头还是点头。
到底还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子,一点点真话就能把他吓住,一点都不像长大后誓要拉太子下马的濮王。
在李鑫的不远处,刚到不久的长孙和丽质长公主,站在丛林中,本来脸色恼怒的长孙,脸上呈现出笑容,李丽质紧张的双手捂汗,怪罪李鑫太过大胆,皇家的事情,那能容的臣子议论,偷偷看了一眼母后,看到笑容后才发放下心来,然后跟着长孙皇后走出丛林。
惊恐的不是李泰轮到李鑫了,李泰像个乖宝宝,跑到长孙的怀抱,享受着母亲的关爱。
李鑫跪在地上头都不抬,瑟瑟发抖。特么的不是说安全吗?是那个王八蛋去告的密。
“我的朱雀怎么会到臣子家去,以后要是不愿意在封地待,就待在母后身边那都不去,天下大事,让你父皇和你皇兄操心去,我们娘俩好好过日子就行,用不着担心那些有的没的。”
又转过头对身后的内侍总管道:“泰儿宫里的属官蛊惑主上,本宫不想再看到他了,拉出去斩了。”
这一刻长孙不再是和和气气的母亲,而是霸气凌人的皇后,一言断生死。
这一刻,李鑫才醒悟过来,玄武门事变,是这位和气的母亲,第一个杀进皇宫,将利剑指向自己的公公,才有了李二的帝位。最毒妇人心,古人不欺我。
“起来吧。一直跪着像什么样,让陛下看见还认为本宫欺负他的爱臣。”
语气中没听出长孙皇后生气的意思,麻溜的从地上爬起,干笑不止,长公主在边上做着鬼脸。
“泰儿的功课教的不错,以后还要麻烦你继续教导,别整天想着赚钱,多替陛下操操心,马上就要成年了,该懂事了。你做的商会不错,本宫手里正好也有点闲钱,便宜你了,明天本宫会让徐公公过去一趟,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吧?”
一边嫌弃你满身铜臭,另一边还要从你身上把层肉下来,就算没肉都要撸下油渍。
李鑫试着探问道:“分给娘娘两成如何?”
长孙眉头一邹,不悦道:“多少,本宫没听清,你再说一遍。”
麻蛋两成还不够,这是打算撸血。
李鑫硬着脖子,伸出两个手指,说道:“三成。”
李泰看着李鑫的两个手指提醒道:“鑫哥错了,错了,那是二不是三?”
长孙瞄了一眼李鑫,似笑非笑道:“哦?两成吗?”
李鑫这下都快哭了,熊孩子凑什么热闹,长公主赶紧解围道:“三成是三成,孩儿明明看见是三成,是朱雀看错了。”
“好,就三成,记住可不是本宫逼你的,这可是你自愿的。”
“是是,都是微臣自愿,能为娘娘和陛下解忧,是微臣的福气。”
长孙很满意,大手一挥,带着一大一小,就离开了东宫,丝毫不看欲哭无泪的李鑫。
………………………………
第十八章飞涨的米价
李鑫垂头丧气起来皇宫,可怜啊,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拉来了商家入驻,没想到突然有一天从老板变成了员工,这也太让人绝望了吧。
四位国公府每家一成,自己还剩下六成绝对控股有木有,现在在分给长孙三成,就剩下三成,这还怎么玩耍。
长孙皇后说是投资,还不如说是打劫,内库的钱还不都投到了李二那无底窟窿。听说他日常办公的紫宸殿也是夏日闷热,冬日苦寒连碳都快烧不起了,新修的宫殿现在还是烂尾楼,杵在皇城里很难看,不需要魏征继续上奏,李二也没钱继续修下去了。能控制李二**的,只有李二的口袋,要是让李二现在有钱有粮,估计他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到突厥,已报前仇。
现在就期望,长孙皇后的吃相不要太难看,好歹也多给点,不给一万贯给个八千也行啊,再不济拿粮食来抵账也行。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大家子算上伙计和现在的护工劳力,都快有五千人,这么多的人,每天只吃一碗饭,那也是惊人的数字,何况那群战场上下来的杀才,哪个不是大胃王?
以前每顿有肉,现在没了,要是在吃肉,那李鑫日子就别想过了。
入冬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存粮,长安城本来就不是产粮大地,为数不多的粮食却要养着天下三成以上的百姓,粮价自然一路飙升,就连六部的官员,都不响领铜钱,只想领粮票。
两江熟天下足,长安城的粮食不够,就要从江南等地购入。未来的一月,商会的主要任务不是买什么珍贵宝物,或是锦衣丝绸,只打算从江南购入粮食运输到长安城来,缓解粮食压力。
好在李鑫还有块不大不小的水田封地,几千亩良田,今年都是大丰收,所有的粮食处了交租后,剩下吃不完的粮食,李鑫全面收购,价格比市面上收购还要高点。但是只是比现在的粮价要高,不用等上半月,长安城的粮食至少还要翻上一倍。
一大批一大批粮商涌现到长安城,为的不是卖粮而是积压,从其他地方或是官府买来粮食全部存储,丝毫不卖,就等着粮价飙升到极点,再拿出来抛售。
富裕了粮商后面的家族势力,倒霉的是那些看不清时局的寻常百姓。
“君羡拿着信,再去账房取五万贯,走水路去岭南,务必在大雪封路,河水结冰之前把粮食运回来。来往的护卫你自己挑选,一定要保证万无一失。”刚到长安的李君羡还没来的及休息,又被李鑫指派任务。
李君羡连问都不问,拿着书信就去账房取钱。
两路并走,一路去江南跟粮商抢粮,另一路才是自己的主要目的岭南。
现在还没人注意到大唐的新领土,岭南气候四季温和,一年能长两次水稻,是非常富饶的产粮地,并且价美物廉,五万贯,加上李靖留下的威慑力,再有李靖下属官的帮助,足够买到数十万担粮食。到时候别说是自己的几千人,就是养活半个长安城都算不上事。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除了供给外其他全都外卖,让那些准备积粮的粮商去高价吃下,这足一大赚一笔。
但是也怕意外,比如万一在回来的路上遇到大批水贼,或是赶上大雪天水道结冰,山路积雪,那是就算有再多的粮食也运不进来,这就是和老天爷对赌一次。
长孙皇后宫殿内
李二回到后宫坐在矮榻上神色阴晴不定,一会张嘴失笑,一会又咬牙切齿,长孙皇后端着一碗莲子羹进来他都没有发现。皇后把托盘放在矮几上,来到李二身后,轻轻为他按摩肩背,李二抓住长孙的手止住她的按摩,把她拉到自己面前,对她说:“这小子的教育真的比朕这个做爹的要强吗?朕都没注意的事情他倒是注意到了,你看看这些日子承前那孩子,天天早起跟着朕勤学政务,不知长进了多少,朕有时都不忍心让他太多辛苦。”
长孙皇后在李二面前就是知心大姐姐,知道是陛下的嫉妒心又犯了,宽慰道:“陛下要忙着天下大事,难免会耽误了孩子们的教育,这怎么能怪陛下?李鑫那孩子懂事,知道为陛下分忧,只是今天臣妾犯了错,没经陛下同意,就斩了泰儿的属官,还请陛下责罚。”
一提起那属官,李二陛下脸色大变,咬牙启齿道:“杀的好,挑拨我儿,这种弑主的狗东西,就是杀他千次百次都楠姐朕的心头之恨,要不是李鑫发现的早,迟早会酿出大祸,哼要是朕来处理非要灭了他九族。”
长孙摸着李二的胸口,笑道:“陛下何必生气,这种小人臣妾就能处理,只是还要麻烦陛下再替泰儿找位属官。”
“这事不急,泰儿现在正在学习的时候,朕要好好替他找个属官,好教导他正路,这些日子就先让李鑫带着泰儿学习,反正现在他无职在身,也很清闲,就让他先忙着。”
“今天臣妾还帮陛下赚了一笔钱,李鑫不是在长安城弄了一个商会吗?臣妾后宫正好还有三千贯闲钱,正好交给他,换他在商会的三成股。”
李二没好气的把长孙皇后的手把拉到一边,刮着长孙的小鼻子道:“你呀就是人精,李鑫那小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商会到最后都便宜你了,听说那商会中还有支节和叔宝的,不过这小子做的也不错,这些日子长安城的米价涨的太快,这小子从江南道买来的粮食,都常价卖给了朕的百姓,十足替朕松了口气,要不然那群家伙还不知道把米价涨到什么地步?”
“陛下那李鑫岂不是要和长安城的所有粮商为敌吗?臣妾怕他扛不住那些人。”长孙现在很担忧李鑫的处境,挡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这是大仇,普通的粮商自然不用在乎,关键还在于那些粮商后面的人,能做起大买卖的身后多多少少都有七家的踪影。
………………………………
第十九章无奈
李二陛下自然是明白长孙皇后所指何人,不屑道:“就那些个跳梁小丑,平时里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还行,真到了大事你让他们跳出来试试!不用朕但是支节就够他们喝一壶的。明日朕会派百骑进驻商会,朕明告诉他们,李鑫是朕的人,想动他先问过朕!”
“陛下出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只是动用百骑是不是小题大做了些,现在可不少人盯着你,不如让李靖府上派人,这样既能安抚老太君,又能保护好李鑫那孩子。”
百骑国之重器,只用于皇家,外面早有谣言说李鑫是李二早年的私生子,所以才备受宠幸早早的封了侯爵,现在再把百骑派出那谣言必将大盛。
李二提起手臂,长长的衣袖一挥,笑道:“市井谣言,无妨无妨,爱妃不是在商会投了钱吗?朕派自己的侍卫保护自家生意,有什么过错?又有谁能说什么?朕想好了,开春后就让那两个孩子先把亲事定下来,就让李师做媒人,到时流言自消。”
长孙脸色大变,虽之前李二有过想法,但也从没说过,长公主地位崇高,李鑫没出现之前,有意是打算嫁给长孙冲的,那侄儿自幼聪明,这些年也很长进,不像别的孩子,长着长辈胡作非为,待人宽厚,才识也说的过去,就是有些心机,但是生于高院门阀,有些心机也不失一件坏事,只是没想到中间突然出现个李鑫来,让李二很是苦恼。
“陛下是不是太急了,李鑫那孩子虽然不错,但冲儿也不错,何况臣妾怕李将军回来,再生枝节,那时我那孩儿进府不是还要遭罪吗?”
李二一把拉住长孙的小手,笑道:“行了,朕知道你是想把丽质嫁给冲儿,可你啊,也不看看咱们女人喜欢谁,朕问过丽质,冲儿和他只有兄妹情绝无儿女情,这样在一起,所说能做到相敬如宾,但终究少了些情趣,反观李鑫就不同了,丽质对他早有好感,就连朕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要不是朕前些日子问道放在李鑫府上的暗卫,朕还不知道。朕想通了,与其为难我们的孩子,还不如让她痛痛快快的嫁给李鑫,李靖要是懂就乖乖的接李鑫回府,将来把家主位置让出来,要是不懂,那朕就替李鑫再造一座国公府出来,至于李靖活着的时候朕不为难他,百年之后就不好说了。”
长孙皇后沉默不语,李二话语中透出太多的消息,对李靖的怨言是早已有之,当年李渊派李二去打洛阳,李二就曾向李靖借兵,结果李靖没借,那一战九死一生,李二活生生从死人堆里走出,身边的好兄弟死的七七八八,剩下的组建了百骑。
李渊称帝后,皇子之中,只有李建成和李二有资格继承大统,朝臣纷纷站队,武将一多半都站在了李二身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