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于盛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庭广众之下,听李鑫暧昧的语句,兰兰秀丽白皙的脸蛋儿“腾”的一下就红了,艳红的脸颊像是夏日傍晚蒸腾的晚霞,另有一种娇艳欲滴的妩媚。

    “老爷您别。。。别。。。”兰兰羞不可抑,两只小手儿死死的绞在一起,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儿,长长的睫毛小扇子一样忽闪忽闪,鼓鼓的胸脯急剧起伏。

    “别别,别什么啊?”兰兰越娇羞,李鑫就越觉着好看,边上的侍卫下人纷纷转过头去,看老爷调戏夫人,还让不让人活了。

    老爷怎么就突然回来了,难道是想那个了?

    不对呀!兰兰突然想起,自己还有至关重要的任务没完成呢,长安城里风言风语都在说老爷要娶公主,要不现在趁着公主还没进府,就把孩子给造出来,等到公主进了府,这家里那还会有自己的地位啊!

    现在不就是绝佳的机会吗?

    一旦想通后,兰兰立马冲羔羊变成了头狼,拉着李鑫,附耳道:“老爷外面冷,要不妾侍带你进房休息,正好妾侍刚跟王大人的内妾学了一手煲汤,妾侍去厨房,做给老爷尝尝。”

    美人有意,李鑫那会拒绝,满怀着期待,跟着兰兰一起进了卧室。

    卧室内炕上烧的火热,边上还放着正在燃烧的炉碳,热的李鑫直接扒去外衣。

    兰兰大惊失色,按着李鑫的手说道:“老爷您别这么着急,等妾侍准备准备。”

    “准备准备什么啊?”李鑫带着玩味看着兰兰。

    兰兰脸上羞的通红,轻声道:“老爷您别调戏妾侍了。”

    “哈哈哈”

    李鑫开怀大笑,一把抱住兰兰,低头亲在兰兰脸上。

    因为练了内息,体格健硕的他发育得甚至比一般男人都正常,那本钱更比以前要强上许多,一般男人看了都会自卑。

    但是一直以来,为了兰兰的身体健康,主动的克制身体内的欲火,防止伤害到这位小丫头。

    李鑫也就纳了闷了,这么点儿一个小丫头,咋就能发育得这么好?该凸的凸、该翘的翘,就像一枚青涩的果子,虽然仍显酸涩,可也别有一番滋味……比起前世二十多岁的姑娘发育的都要好。

    安抚下李鑫,兰兰穿好衣服,就要去后厨给李鑫煲汤。

    李鑫躺在床上,不去想她,好半天才把那股“一柱擎天”的气势隐忍下去……

    谁想刚刚隐忍下来,兰兰就端着汤水,左摇右扭的走进屋子。

    因为宴席的缘故,李鑫肚子里的油水积攒了一大堆,都还没来得及消耗,现在是一点都吃不下,尤其是看着汤水里的韭菜和老鳖,简直是要了命了。

    兰兰的眼神幽怨,李鑫狠不下心来拒绝,咬着牙,把碗里的汤汤水水都倒进肚子里。

    “美人,夫君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是不是应该陪夫君就寝了。”

    李鑫虽然再问,但那会给他拒绝的机会,一把强来上床,然后就只能听到哎呦哎呦的呻吟。

    一夜春风,把数日的积攒,发泄的一干二净。

    醒来时,天色刚亮,兰兰昨日太辛苦,还在床上眯眼睡觉。

    李鑫独自一人,起床洗漱。

    走出门时,老铁头已经在门外候着了。

    “侯爷,是现在就回封地吗?”

    李鑫摇摇头说道:“不急,先吃早饭,等吃过早饭再去不迟。”

    早忙再累早饭是一定要吃的,这是李鑫自幼养成不多的几个良好习惯。

    吩咐下去,早起的后厨开始开火做饭,烟冲黑云升起。

    等着早饭的李鑫,和老铁头开始交手。

    现在的李鑫已经能和老铁头做到不相上下,好的身体素质,配上强大的内息作为后应,完全弥补了经验上的不足。

    两人交手上百招后,已经不分胜负,老铁头年纪不小了,不比李鑫,累的气喘吁吁,李鑫收了手,坐在边上休息,接过下人递上的毛巾擦拭额头的汗水。

    侯府的早餐,依旧是那么丰盛,鸡蛋肉粥,包子,点心,样样都有。可惜这年头还没人会弄豆腐脑,不然还能尝尝前世在高中读书时的感觉。


………………………………

第五十九章叶浩

    李鑫吃完早饭边和老铁头一统驾车往学院方向驶去。

    冬季的太阳升起时略晚,勤劳的大唐子民,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

    通往学院大道上的车马不止李鑫一家,还有许许多多赶回家中求粮的学子。

    叶浩字浩然,家族本是在洛阳,隋帝时,祖父在朝中担任吏部丞位,虽非重臣但在吏部的特殊地位,位轻权重,家族也曾荣耀一时。

    待隋广帝时,祖父离世,家中有无出落的人才,大伯纨绔,将家中不多的钱财挥霍一空,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家族至此落魄。

    叶浩的父亲那时年纪不大,但志向远大,可惜生不逢时,有无靠山,因为家中财产被大哥挥霍一空,便离家出走,独自走南闯北的经商。

    几年来虽遭遇数劫,但靠其才智,倒是积累下一些财产,便在长安城买了房产,娶了一门贤妻,生了三个儿子,叶浩便是长子。

    叶浩自小聪慧,较同龄孩子早熟,一直代替在外操劳的父亲,照顾两个弟弟。祖父留下的基业虽被败落,但好在书籍都在,幼小的叶浩,再上完私塾后,认为先生的学问有限,教不了自己,独自在家苦读祖父留下的宝贵书籍。

    没有名师的指导,再苦研也难有成就,再出门寻找名师时,才明白书中于现实的差距。没有哪位大儒愿意收一个商家子弟,那怕他展现出不俗的学问。倍受打击后,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回到家中继续研读,一遍两遍,直到把每个字都读熟背书。

    但不管怎么说,家里的书籍就那么点,想买也没人愿意去卖书。不死心的叶浩,每日都在国子监等待,期待着有名师的指点。直到李鑫的学院开始招生,叶浩在父亲的劝说下放弃了最好的国子监,投向李鑫的学院中求学,当看到李纲大儒站在台上之时,叶浩的整个世界都被点亮了。

    对自己的学问叶浩还是很有自信的,但是也怕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被学院拒收。

    考试结束了,自己被以旁听生的名义招录了,没人知道叶浩那天晚上哭了多久。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面对边上邻居的羡慕,叶浩在父亲的陪同下,办理了入学手续。

    进入学堂后,藏书阁便是叶浩每日放学后唯一的乐趣之地,那先生们的寝室也成了常往的去地。

    无论是早晨的晨练,还是上午的课时,叶浩都学习的非常认真,不懂就问,成了他的习惯,唯一难受的地方就是新出现的数理一课。

    仿佛是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新的教材先生们懂的也不多,听说教材是侯爷写的,能弄懂大概的,只有教数理的刘先生,和同样以旁听生入校的李淳风。

    李淳风重理轻文,和自己正好相互弥补。李淳风性格淡然为人处事都透着大家风范,且还带着官身,并日里就像是大哥哥一样照顾着众多同窗。自己求学上门,李淳风拍手同意,为了方便二人相互探讨,索性求到先生那,两人搬到了一所宿舍,从那天起,学院睡得最晚起的最早的就是他们二人。

    大雪之后,灾民刚到的第一天,先生带着他们出去搭粥棚,建灾棚,从没干过重活的叶浩永远冲在第一位。那怕第二天累的爬不起来,也要坚持帮助受灾的百姓。

    学院的粮食越来越少,灾民反而越来越多,先生们也接二连三的病倒,想象中万能的侯爷,对此也束手无策。

    那怕求学无路的那段时间,也没有现在感到那么无助。

    从小懂事的叶浩,第一次回家求了父亲,父亲不忍责备,但家中的粮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多,自己的一家,还有洛阳不成器的大伯,都靠着父亲一个人养活。

    最后心疼儿子的老父亲,拿出了宝盒中祖父留下的宝物,卖了钱买来一车粮食,早上吃完早饭后,马不停蹄的驾着马车赶回学院。

    回到学院后,李鑫第一个先去看了先生。

    风寒未好的李师,躺在榻上,边上放着火盆,身上盖着毛绒绒的被子。

    “先生,今天感觉如何?”

    走到床边,给李师倒上一杯热茶,探问道。

    李纲拉着李鑫的手,笑着说道:“没事,偶感风寒,老夫这把老骨头能扛得住,到是你那么多灾民都养活,可有把握?”

    李鑫笑道:“先生若是在前天,小子还真没办法,不过今天不同了,小子已经有办法了。”

    李纲拿起手边的茶杯浅浅的尝了一口,问道:“哦?你想到什么办法了?快和老夫说说。”

    不敢满着先生,李鑫赶忙回答道:“学生在长安城吃了一次大户,要了七万担粮食,加上现有的六万担朝廷送来的,和学生们从家里运来的,足够熬过这个冬天,另外学生还打算让他们去河边打鱼,这样就能缓解粮食消耗的压力,等雪化了,在组织他们进山打猎,虽然冬天猎物不多,但也能积少成多。”

    “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啊!”

    李纲激动的大声叫好,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

    “天无绝人之路,你小子真是有办法,老师替灾民感谢你。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古人妙法,我们怎么就没想到?这下有救了,灾民有救了!有了你这个好消息,老夫这身病都去了三分。”

    李鑫看着老师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为国为民方为大贤,李纲完全够的上格。

    李纲一口干了茶杯里的水,笑着说道:“这事办的不懒,过完年你就安心去忙你的事,这学院还有灾民安置的事情就交给老夫。”

    李鑫诧然问道:“学生有什么事可忙的?”

    “还跟先生装傻,陛下已经让人给老夫带了口谕,过完年老夫就会替你像陛下求亲,你到时就安心留在长安城准备婚事,别在想着学院的事情了。”

    李鑫用手抓头,直接被先生说出来怪不好意思的,不过结婚而已,又能有多少事情可忙的。


………………………………

第六十章奋斗奋斗

    不过现在灾民的救灾事宜已经走上正轨,等忙完后,抽身离开也不失一件坏事。

    这么多的灾民集中在着,等到年后,朝廷应该会有安排,毕竟都是大唐的百姓,是就近安置还是遣散回家,那就是李二陛下要操心的事情了,李鑫的手可不会伸的那么长。

    做人做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方寸之间火候程度一定要掌控好,历史上功高镇主的功臣也有不少,但是又几个能有好结果,不能依靠李二陛下的那份信任,帝王的信任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需要你时,好话随便说,条件由你开,不需要你时,一脚就把你踹开,所以离开是李鑫最好的选择。

    但是离开之前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数万灾民留在封地上,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吃的事情解决了,住的问题也要解决啊!

    寒冷的冬天,那是会冻死人的,矮小的灾棚兴许一场大雪就能压塌。四处透风,怎么能挡得住寒风,如何能存住温暖?

    如今如何给灾民建房子,是摆在李鑫面前不得不解决的事情了。

    要建立能挡住风雪,还能不引起别人注意,还真是不小的麻烦。

    水泥和砖块是不可能用的,因为那样虽然牢固但是花销太大,且需要太多时间,谁知道下一场大雪是什么时候。再说只是用来临时居住,用不着花那么大代价。

    拿着地图,左看右看,琢磨了半天,才下决心,建房的地点就放在城门到庄园的中间位置。那里够大,且没有耕地和居民,是一块荒芜。这件事不需要向李二上奏,找找县令就行了,毕竟是救灾,相信县令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泾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泾河之北东与三原、高陵区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总面积780平方千米。境内十分平坦开阔,在李鑫看来,凡是平地都能耕种,泾阳县至少能开出300万亩的田地,甚至能更多,只要灾民苦心耕种,足够养家糊口。

    来年要是不愿意回乡,这里便是他们最好的居住地带,依山傍水,只要人不懒总不会饿死,且靠近长安城,兵灾基本上也遇不到。

    “侯爷,这泾阳县有数百万亩的耕地不假,可许多都是从未开垦过的荒地,多是硬邦邦的土地,本县缺少牛马,想要开垦出来实在是太难了,老夫想不出办法来。”

    听了李鑫的讲解,县令瑶瑶头,并不看好,耕地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开垦的,没有牛马只靠人力绝非易事。不过能把县里的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显然王县令上任至今,也是下了苦工了。

    李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度,不过早就已经想好解决的办法,继续说道:“不难,不许要牛马,我已经让人打造一种新式农具,到时候只需要人力就能把他开垦出来,只是本侯怕,王县令吃不下这么多人。”

    李鑫找到王县令后,有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与其让他们每年都要外出逃难,不如就顺手把他们留在这里,反正泾阳县这么大,不差这点人,但是这件事不能让李鑫出头,必须要让王县令出头,屁股决定责任。

    “能,下官肯定能,只要侯爷能把耕地解决,那下官就能把人留下。”王县令把胸脯拍的啪啪响。

    泾阳县本来的人口只有十多万人,算是中县,要是能留下这些灾民,那泾阳县的人口就上升了新的高度,这可是大功绩啊,以后无论是升官还是留任,那都有底气了,至少家族也会比以前看好自己。

    “当然这么多人,只靠种地是肯定不行的,再说我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精铁来打造,不过如果让他们找到产业,他们就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给每一个人,找到合适的职位,让大家有挣饭吃的活路。要吸引南北的商人汇聚过来,还要把咱们的商品卖到各地,农商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

    古代的商业中心,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各地的拳头产品,也是花了很长时间,逐渐摸索出来的,比如江南的丝绸,洛阳的纸张,江西的瓷器。。。。。。。。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来摸索,如果按照正常时间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但是现在有了李鑫就不同了,大大小小的工坊都在建造,许许多多的商品都在产出,这些东西不能只靠别的地区过来买,也可以自己送上门去卖啊!然后再把当地的东西带回来卖,这样既能减少支出,又能增加收入,这重点就是商品。

    肥皂,香水都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商品,等实验出来,完全可以投入生存,售卖。

    王县令没理由拒绝天上掉下的馅饼,只能回家去求爷爷告奶奶,找宗族,只为了把这些人全部留下。

    不得不说,糟糕的环境,磨练了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早上听说只要出去打鱼就能多领一个馒头,浩浩荡荡的大军跟在大雨后面,向着渭水里的鱼虾出发。

    在水里快快乐乐生长了,数年的鱼虾,已经忘却了对人类的恐惧,只要有洞,他们就喜欢钻,一个上午的时间,就送了三次鱼虾回来。每次都有过万斤重。

    可惜这个时代的科技不够发达,撒网拉网都靠蛮力,要是放到现代去,这么肥美的江河,只要一个上午至少能打捞上百万斤。

    男人用卖力,女人在后面挑挑拣拣,收拾鱼虾。小孩子跟在大人后面像模像样的帮起了忙。

    饥饿的滋味就像是挥之不去的梦靥,每一个百姓都不想再尝试了,他们必须学会转变,去适应新的生活,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奋斗。

    只要卖力气就能吃饱饭,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他们省心的了。

    所有人都在忙着,只有李鑫一个人在发呆,发愁啊,愁着建造材料,这么多人要多少房子,需要多少材料才能够用。


………………………………

第六十一章带动经济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一个人不行那就一群人!

    召集商会的所有在册商人,大会就这样砍了,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恐后发言,李鑫听了半天一点新意都没有,砍树劳资不知道吗?需要你来说!

    兴致而来丧气而去!

    李鑫给在做的所有人下了死命令,十天之内,每家一千颗圆木,是砍是伐,还是去买都随你,哪怕你把老家房子拆了,只要你能把木头拆出来,那也行!

    妈蛋赚钱的时候一个个争相恐后的,需要你们的时候总不能躲躲闪闪,这天底下没这种好事!有事大家一起担,有钱大家一起赚这才是好队友嘛。

    数万颗圆木,不可能只靠长安城一个地方能收购够的,只能组织人力四处伐木。

    伐木需要人力,每家每户也就那么点伙计和护工,要不在店里要不就在外面跑生意,那会有多余的人力出去砍木头。

    有远见的商人看到长安城木价上涨的时刻,马上放下手边的生意,开始四处招收工人上山伐木,拖下一批批木材售卖。

    工人的招收人选不同,差异性也很大,城中的百姓一天你没个上百文,人家根本不愿意给你冒着风险和生命危险去做。城外的灾民就不同了,不要钱只要粮食,两斤的糟糠,就能让人给你卖一天的死力气,廉价的劳动力,让长安城的商人第一次发现了灾民的可爱之处。

    大批大批的商人从城内涌向城外,争取着劳力。

    廉价的劳力不止可以用来伐木,还可以安排他们进城做工,如小二,压运的伙计,船夫等等,总之只要身体健康且有把力气,总有用得着的地方。

    廉价的劳动力,冲击着长安城的人力市场,再缓解灾情的同时刺激着长安城的经济发展。

    李鑫没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救了那么多人。

    风雪虽冷但冷不了人心,一家家一户户的吹烟升起,便让李鑫在寒冷的冬季,感到心暖。

    “老爷,到昨天截止,仓库里余粮精米七万担,糟糠十万担,还有吃剩的鱼虾差不多有四十万斤,从长安城送来的木料六万三千四百根。这是账簿,请老爷过目。”

    中午没什么能比的上,一大碗面条加上一条大鱼下肚来的舒服了,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全身都懒散了。

    吃完面条,用手擦擦嘴,接过余叔送过来的账簿,放在手边不看,抬头说道:“余叔,等会你去躺县衙,让王县令把朝廷批来安置灾民的地契要来,尽快组织灾民建设新家,不要求美观,但一定要抗的住大雪,谁家要是缺少男丁,就找人搭把手帮帮忙,以后都是乡里乡亲的,用不着客气。再有去打鱼的让人,留下一半安排去建房子,告诉大雨别老是在一个地方打鱼,鱼都要被打没了,再有个大灾大难的吃什么,做人做事不能贪心,打了大鱼就行,留点小鱼,以后也能有的吃。米仓的精米,拿出三万斤,去长安城换成糟糠面粉,都是饿过肚子的,用不着每天吃的那么好,一斤精米能换四斤的糟糠,这么好的买卖干嘛不做,别吃了几天饱饭,就忘记以前的苦难了。”

    余叔低头称是,其实精米换糟糠,是早就有的想法,糟糠也没有多差,不过是带着壳而已,动手碾成米面,也是一种美味。

    “老爷昨天总共发生十四起打架斗殴,有四名受了重伤,还有十几人都是轻伤,县令不好处理,让老奴来问问您。”

    “该罚的罚,该处理的处理,告诉县令,以后这种事不用问我,如果只是意气争斗,你就不要过问,这么一大伙人在一起,难免会有争斗,如果是有人有意欺压,你就把人给我赶出县区,我李鑫不养这种白眼狼。这事你要让下人多注意,千万别酿成苦果。”

    人只要吃饱饭,就会开始生事,打架斗殴,那都是寻常事情,一家子兄弟还会有摩擦,何况是互不相熟的外人,发生争执是难免的,只要处理好就行,但是怕的就是有人趁乱聚众闹事,这年头不可缺少想当老大的野心家。对付这种那是万万不能手软的,否则倒霉的就是良善百姓。

    不过王县令问的这么仔细,看来是把事情放在心上了,王家的能量也不是开玩笑的,千年大家族,哪怕是一个旁系子弟,都能动用不小的关系,这才几天的时间,就从李二陛下手里拿到了,安置灾民的旨意。

    数万的灾民安置下来,总会有磕磕绊绊,小的事情李鑫是不会插手的,哪怕是县令找上门,大的事情也只会给他们指指方向,最难熬的阶段都过去了,要是在做不好,李鑫就要怀疑王县令的能力了。

    “对了,我们封地,和造船不是还要木料吗?你出面找人收,除了给粮外,还要给钱,这么多人不能只靠粮食的需要供给,钱他们马上就要用的上了,把钱庄的,老钱给我叫来,我有事跟他聊聊。”

    余叔点点头,再看向李鑫时,李鑫摆摆手道:“余叔你要是没事就先下去忙吧,我这没事了、”

    说完之后,余叔拱手告退。

    待余叔走后,李鑫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