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父子大唐游记-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1章 来到唐朝

    “老头?”

    “儿子?”

    “你真是我老头?”

    “你真是我儿子?”

    “靠”

    “靠”

    父子两双双对视,异口同声,震惊无比。

    当两人醒来时,发现已经不在网吧里了,而是睡在一张复古的大床上,而且留着长长的头发,连面容都发生难以想象的改变!

    一道道信息传入脑海,父子俩甚至不相信自己来自未来,眼前是那么的真实,仿佛未来就像一场梦一般。

    武德九年,也是公元626年的四月份。张氏父子两竟然穿越到唐代一对也姓张的父子身上。

    这种是有在小说或者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情节,竟然会发生到这对父子的身上?

    穿越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不能承受我也无处可躲。

    两人是亲父子,老的那一个今年四十三岁了,名唤张全。

    小的今年十七岁,名唤张万青,在张万青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跟别人跑了,所以父子两十几年来一直相依为命。

    张全拼尽浑身解数,硬是将年仅十七岁的张万青给送到了高三,可惜高三第一个学期他就辍学了,为什么呢?

    因为张万青记忆力超好,在高一的时候就已经将大一的课程给学完了。

    按照时间的惯例,如今的张万青已经足够资格去考取硕士了!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虎子自然没有犬父,张全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流大学毕业生。后来老婆跟别人跑了,他也就开始堕落了。

    最近一个游戏叫英雄联盟,张全跟张万青正是依靠这个游戏去打职业联赛维持生活的,人称:无双父子军。

    “这是真的?这不是梦?”张万青掐了一下父亲的大腿,张全一阵吃疼。

    “臭小子,想谋杀亲爹啊?”

    “我知道了!”张万青仔细回想,自己跟父亲原本在网吧上网,好像一个人将一个东西放在了父子俩的桌子上,然后就

    “老头,你还记得有个人将什么东西放在咱们机子边吗?”张万青问道。

    张全努力回想:“好像有,好像是一把木制的钥匙?”

    这里位于洛阳城东边的张家小院。

    张家开了一间布料铺子,家中只有父子俩,可以说唐代这对张家父子的遭遇跟现代的这对父子的遭遇差不多,来自未来的张全是老婆跟人跑了,而唐代的张全却是早年丧妻。

    人生如此悲惨!

    不同的是,唐代的张家父子并没有读过书,而来自未来的张家父子却是饱读经书。

    记忆中显示,唐代这对父子并没有死啊,难道跟现在这对父子一样,穿越了?去了未来?

    “一把钥匙就能让人穿越?逗谁呢?”张万青抓狂。

    突然间,小院的门口被人给推开了,进来了十几个黑衣大汉。

    “张老板,是不是该把帐给结了?”为首的大汉扛着大刀,大摇大摆地走了进来,而他的小弟们,一进来就开始砸东西。

    帐?什么帐?张全回想着这具身体的记忆,“亏本”二字瞬间浮现在张全脑海。

    原来这张全布料生意不好做,想要开发餐饮行业,因为没怎么读过书,钱庄都不愿意借钱给他。

    后来一个朋友介绍他到某赌坊借钱,结果真的借到了,整整三百两银子,在唐代,从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以后,就废除了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三百两就是十九斤二两。

    如今酒馆开起来了,却没什么客人,原本借的三百两,这一个月刚到,却变成了三百五十两。

    “你们是什么人?”张万青毫不畏惧,挺身问道。

    他是不知情的,布料坊的生意一直是他在照顾,而父亲忙着开酒馆,至于钱从哪里来的,张全也不愿意说。

    “哟,这不是小张老板吗?怎么,布料坊不开了?这都快午时咯!”那汉子笑道。

    唐朝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没有完全统治全国,所以,如今依旧处于战乱时期,赋税只增不减,张家唯一的经济收入就是这个布料小店铺。

    “老头,怎么回事?”张万青侧过脸问道。

    “唉,都是上一任张全惹的祸啊!儿子,三百多两银子啊,哪里去找?”

    “什么三百?”张万青也是饱读诗书,岂能不知在唐代,而且是李渊执政的年代,三百两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什么概念。

    未到太平盛世,百姓只愁无米之忧。

    上一任张全也是够了,放在现代来讲就是:我可能有一个假爹!

    “几位大哥,请给我父子几天时间,几天后,这钱一定如数奉还!”在现代欠钱的就是大爷,但在古代不同,所以张万青特意放低姿态,给债主先留个好映像。

    “你说几天就几天啊?三百五十两,就算给你几年你都未必还得上!”那大汉大笑了一声。

    “你”

    “你什么你?告诉你们,今天若是不还钱,你这张家小院就当作是利息!”大汉抬起大刀,指着父子俩身后的房子。

    这是要烧房子的节奏啊?

    倒是张万青变得冷静了。

    “您是说今天吗?”张万青问道。

    “不错,就是今天!”

    “那诸位请回吧,今天还没过呢,晚些再来吧!”此话一出,大汉们顿时一愣。

    这般牛角尖也要钻?今夜就一定能凑齐三百五十两?

    也不知道张万青哪来的自信,自信得令大汉们觉得可笑。

    “兄弟们听到了吗?小张老板说今晚就能凑到钱,咱们要不要给他这点时间?”大汉仰天长笑,问一众大汉道。

    “哈哈,老大,咱就给他这点时间,早死晚死都是死嘛!”众小弟纷纷附议。

    身为打手的他们,每天除了处处讨债和赌场里的玩意儿,早已无聊够透,当下寻些乐趣也未尝不可。

    “哈哈,好,小子你听好了,今晚拿不出三百五十两,我不仅要烧了你的房子,那利息还要再涨涨,三百五十两翻倍!”

    大汉留下这句话,带着一众小弟扬长而去。

    大唐市井,竟是这般模样?也是,如今战乱频频,李渊只忠于国事,哪有闲工夫管些市井琐事?到李世民上位后,大唐才开始进入真正的繁荣昌盛!

    (本故事纯属虚构!)

    (本章完)
………………………………

第2章 酒楼卖诗

    “你打算怎么收拾这个烂摊子?”待那群人走后,张全问道。

    想要在几个小时之内攒够三百五十两谈何容易?

    若是钱那么好赚,以前张全早就是亿万富翁了,也不至于让那个女的跟有钱人跑了。

    “老头你可别忘了咱们可是从未来过来的!”张万青笑了一声。

    张万青这一说,倒是点醒了张全,未来,咱可是来自未来,自己在那个时候赚不了钱,在古代还赚不了吗?

    “你打算怎么做?”张全挑了挑眉,问道。

    说到知识,自己跟儿子是不相上下的,毕竟自己比他年长许多,他虽空有海量知识,却没有任何实践行动过,两人取长补短,相信一天之内一定能赚到不少钱。

    “咱就先从诗词这方面入手,作好诗拿去买如何?”张万青灵光一闪,马上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卖诗。

    现代人喜欢书籍,而唐代却喜欢诗词。如今的李白还没出生呢,何不

    “也不知道这诗词是怎样一个卖法,要是没人欣赏也是徒劳啊!”张全先是摇了摇头。

    先不能确定卖诗词能否赚钱,若是不能,只能再想想别的办法。

    “所以啊,走路备双脚,除了卖诗,咱还可以制造点现代玩意儿拿去卖,反正他们也不知道成本,索性就把价格提高一点!”张万青邪邪一笑。

    一对无良产商即将诞生。

    “做点什么好呢?”

    “嘿嘿~~”张万青再次邪笑。

    约莫半个时辰,父子两出现在了东集市一家酒楼里。

    一般酒楼都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饮酒作诗,交谈甚欢,结义金兰什么的,都是一群穷书生为了结交朋友特意展示自己的文采,以此讨酒一杯。

    当然,酒楼也是卖诗的最佳场所,怀揣余囊,战事不关己,我有钱我就花。所谓的卖诗,正是这种有钱没地方花的人,在酒足饭饱后,搞的一些娱乐节目。

    父子俩来到了一家玉凤酒楼,还未进门就听闻楼上不绝于耳的欢声雀跃。

    看来是来对地方了,父子俩对视一笑。

    说到诗词歌赋,怕是没人比得过这两父子了吧?拥有几千年积累的知识,除非里头还有一个现代人,而且是饱读经书的那种。

    一张四方桌,却围着七八个风度翩翩的青年,

    “好,待本秀才作诗一首,听好了:一朝一夕一文酒,三生三世三回头。今朝有酒度今朝,明日无银待来生!”

    “好!好”

    “好!”语毕,众书生纷纷道好。

    那位作诗的秀才喝了一碗酒,抱拳,一副很谦虚的模样:“见笑了,见笑了!”

    这是什么诗?句句有酒,句句今生来世的,你来世指不定是头猪呢?

    突然一个肥头胖耳,穿着锦衣绸服的大官人走到作诗秀才面前。

    “方才听闻公子作诗,甚待我心,不知此诗可卖否?”竟然是为了刚刚那首诗而来?

    还要买那首诗?

    天呐,父子俩满头的黑线,这样也行?随随便便作了一首诗,竟然还能卖出去?

    秀才见猎心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若是老爷喜欢,便十两银子送您了!”

    几句一般人都能说出来的话,竟能卖出一百文钱的高价?

    “十两?可以,请公子为这首诗提名!”看到秀才如此爽快就答应了,大官人也不含糊,马上就从怀中拿出十两沉甸甸的银子。

    命人拿来了笔墨纸砚。

    这首名叫《酒来生》的诗就问世了!大官人拿到诗,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桌子上,很仔细地观察着这几个青年。

    这种方式的卖诗,极少会出现在其他地方,除了酒楼。

    就连日后的李白,也会穷得想去卖诗。

    这大官人怕是相中了秀才的才学,以后秀才若是能有所成就,那这首诗的价值绝对不止十两银子了。

    这种才学也叫好?

    张万青迈着小步,走向那四方桌。

    边走嘴里边大声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语毕,全场一阵寂静,落针可闻。

    那边的秀才手中的酒壶漏着酒,那边的店小二一盆菜肴早已掉落在地上,更甚的是那肥头胖耳的大官人,在听闻这首诗之后,竟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好,好,好,好一句将进酒,好一句杯莫停,敢问小兄弟这首诗可是你作的?”一个看似只有三十七八岁的青年出现在了张万青身后。

    青年面带笑容,一双眼几乎与那大官人一般无二。

    尽是数不清道不尽的回忆。仿佛这首诗已经将他们带入了将进酒杯莫停的场景。

    要是他们知道,这首诗在那个时代,每个小学生都会,该作何感想呢?

    “不错,正是在下!”张万青很礼貌地行了一礼,依照古代的形式行礼。

    “敢问,能否将这首诗卖与我?我愿高价索取!”直接明了,青年表达了来意。

    高价?有多高?貌似唐代并没有流通所谓的银票子,大家都是真金白银的带出门。

    “不知,这位公子以多少高价买呢?”张全突然走了过来,他并不关心诗卖给谁,他关心的只是多少钱。

    “一百两如何?”青年想了想,回答道。

    一首诗一百两?这可是唐朝建立以来第一次出这么高的价去买一首诗的版权啊!

    但一百两却不能解张家父子的燃眉之急。张全摇了摇头,看向了儿子。

    若是随意提价,就怕对方不买。

    继承了张氏父子的记忆,张全跟张万青如何不知唐朝当下的情况呢。

    “这样吧,我再作四首诗,合共五首,四百两卖与你如何?”有时候打折比讨价还价更能卖出东西。

    五首诗,一共四百两,这跟一首一百两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在下可没带那么多现银!”青年却摇了摇头。

    《将进酒》这首诗是后来李白作的,要是日后的李白知道实情会作何感想呢?

    (本章完)
………………………………

第3章 李建成

    确实,谁会闲着无聊带着二十斤重的东西出门呢?

    张万青本想一劳永逸,却形势逼人啊!

    “不过”那青年突然说道。

    这一句不过似乎有戏啊?

    “若是公子作诗当真作得好,在下可以为公子召开一次卖诗大会!”青年道。

    卖诗大会?张万青岂能不知卖诗大会是什么意思?就好比一场拍卖一般,价高者得。

    “敢问,阁下名讳?”张万青却问起了对方的名号。

    若不是位高权重之人,这种大会岂能说办就办?这就令张万青更加确信了,眼前这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不简单啊!

    “呵呵,在下单姓李,后面就不必多说了吧?”青年笑道。

    单单一个李字,足以证明的事很多,而在唐朝,姓李的,且位高权重的,除了皇室,再无他人!

    李渊十几个儿子,而在武德九年,上了三十且接近四十的,怕只有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了;如今的李世民也只有二十七岁。

    李建成李元吉,于今年七月份,死于玄武门之变。

    “阁下位高权重,出现在市井花楼,未免”张万青挑了挑眉。

    像李建成这样的太子,一般不是应该坐在阁殿里学习如何从政吗?

    这般提问,倒让李建成一阵尴尬,本来就是微服出巡,没想到还是被认出来了。

    “本殿咳咳,本公子向来喜好诗词歌赋,今出现在此也是情理之中啊!”李建成尴尬一笑,回答了张万青的疑问。

    李建成确实喜好诗词,自幼就熟读经书的他,已经是被李渊内定为皇帝的不二人选,只是后来的变故,令他咳咳,死在了亲弟弟手上。

    “那,咱们开始吧,余囊应急,只求速战速决!”

    话已至此,张万青并不想再浪费时间,有钱赚是好事,可是今晚一过,凑不到那三百五十两银子,自己跟父亲就要无家可归了!

    一个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的人,还是别异想天开地从商,安心做自己的布料店不好吗?一来就留了这么个烂摊子给张万青父子。

    “却不知,小兄弟可备好诗词?”张万青的称呼由公子变成了小兄弟,可见张万青初露锋芒便遇伯乐。

    李建成喜欢得紧啊!

    “要都少便有多少!”张万青会心一笑。

    笑话,唐诗三百首,自己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何愁无诗之有?

    只见李建成对一个下属模样的中年人说了几句,那中年人便开始张罗起来。

    早间也有许多人听到了张万青吟的《将进酒》,堪称绝句,所以,众人听闻那位少年要召开卖诗大会,纷纷踊跃地报了名。

    仅仅是一炷香的功夫,酒楼大堂全部坐满了人,有的没有座位硬是在外头随便找了几张树叶,就地而坐。

    各个满心地期待。

    张万青也不浪费时间,连开场白都省去了,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在下不才,愿卖几首诗,以谋生路,下面第一首,为五言绝句!”

    一首《渡荆门送别》就此问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众人也就此陷入无限地回忆之中。回想起渡荆门送友人之情景,内有不舍,外亦有不舍。

    山荒野水,万里送舟。

    张万青这首诗,令众人陷入了异常的安静之态。

    他们不是觉得这首诗不好,而是觉得,诗是需要回味的。

    “在下不才,觉得这首诗绝对有一百两的价格!”李建成第一个站了出来,首先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一百两,很多人心中无比纠结,因为这首诗确实值一百两,但竞争者众多,却又不止一百两了。

    有人猜,或许会卖到二百两的天价。

    “我出一百一十两,诸位,在下南城罗家二爷,请给在下一个薄面!”粗犷大汉随之站起。

    也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当然也报出了自己的家门。

    南城罗家?洛阳数一数二的大家族,而且还是罗家二爷,除了皇室,怕是没人能惹得起了!

    最终,这首诗花落罗家。

    到了第二首,是杜甫的《规雁》: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简洁明了,却只卖出了八十两的价格。

    被西城一个富商买去了。

    第三首也是杜甫的《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具有历史性的诗篇,竟卖出了一百零五两的价格。

    第四首,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因为是词,所以竞拍的非常激烈。

    半柱香的时间,竟已拍到了一百七十两的天价!

    “我出二百两!”突然一个轻妙且甜美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堂。

    顿眼望去,站在大唐门口处,竟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她是一个绝美的美女,美到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地优雅。

    当下时期,唐代还未盛行以肥为美的审美观,这种美女在唐代的大街上可是很少见的。

    “这不是赵家的大小姐吗?”

    “是啊,赵小姐还是如此美丽动人~!”

    “要是能够娶到像赵小姐这样的美人,那我这辈子算是圆满了!”

    赵家,东城赵家,被洛阳视为大才世家,此才非彼财,是才艺的才。

    赵家延续到今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传言赵家是继了春秋时墨家学派传承,后来陷入了一个时期的低谷。

    到隋朝才开始慢慢复兴,赵家好几代人都是有名的文人雅士。

    赵家到了这一代,更是文斗百出,赵大小姐年纪轻轻就享有京城第一才女兼第一美女的称号。

    名声远远超过了父辈。

    “嫣然见过殿下!”赵嫣然直直走到李建成面前,行了一礼。

    “是嫣然来啦,那个不必多礼,快快起来吧!”李建成尴尬一笑。连忙扶起半跪中的赵嫣然。

    为什么会尴尬呢?

    赵家与皇室向来交好,李渊多次有意拉拢赵家,可是都被赵家给推绝了。

    但皇室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想尽了法子去拉拢赵家!

    (本章完)
………………………………

第4章 大获收场

    赵嫣然可谓才艺双绝,李建成亦有觊觎之心,奈何赵家家大业大,连皇室都要敬让三分,所以赵嫣然在洛阳城里,绝对是真正的第一没人惹得起!

    “不知这位公子,可以将这首词卖给小女子吗?”赵嫣然来到张万青身边。

    张万青可以肯定,这个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女子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国内排得上号的美女,而且还是素颜出门。

    现代的美颜技术还有化妆技术在她面前,就已经分不清什么才是美了!

    “二百两啊?”张万青不敢相信地问了一句。

    赵嫣然却误以为是二百两太少了,再次加价:“三百两如何?”

    “什么三百?”张万青又一次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三百两去买一首词?放在现代怕是没人愿意吧?

    “三百不够啊?那四”

    “别够了够了,已经多了!”就在赵嫣然再想加价的时候,张万青却制止了,本来就不是自己的词,要是被后世李清照知道,会不会穿越过来杀了自己啊?

    张万青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财大气粗,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明明对方的年龄跟自己差不多,但对方的家室却

    为什么不直接穿越到一个富豪家呢?

    “其实也不值那么多钱的,二百两就够了!”张全的性格跟张万青差不多,懂得见好就收。他说道。

    其实这首诗在现代一文不值!

    “来人!”赵嫣然命令下人,那下人马上拿出一个托盘。里面刚好是三百两。

    “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