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风云五千年-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天就咸了

    后天又淡了

    这要换做德行不好的主人

    厨子就直接拉出去煮了

    可商汤就把厨子叫到身边

    想和他谈谈心

    毕竟也是老婆家带过来的

    多少给点面子

    伊尹进来之后

    商汤让他给自己辩护

    可伊尹先给商汤上了一课

    这菜要做的好吃

    需要合适的配料

    还要恰当的火候

    不能太咸

    又不可太淡

    这就像治理天下一样

    不能操之过急

    也不能太过松懈

    要张弛有度

    才能办好事情

    商汤这时候明白了

    这厨子就是冲自己来的

    几番交流切磋之后

    商汤认定伊尹是个人才

    而且是治国平天下之大才

    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

    封为右相

    伊尹也没让商汤失望

    帮助商汤一步步筹划

    最后辅佐商汤灭了夏朝

    夺得天下

    当然了

    要是只有这些

    伊尹还不能称的是古今第一名相

    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商朝建立之初

    伊尹受命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因为伊尹是奴隶出身

    而后又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对整个国家的制度体系人心走势是荡然于胸

    伊尹规定

    当官就是一种工作

    你就要给我老老实实的干活

    干出成绩是你的本分

    要是没有成绩

    不但要滚蛋

    严重了

    还会罚做奴隶

    有了这么严厉的制度

    又有这么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商朝初期的官员都非常小心

    整个国家

    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商汤死后

    伊尹又继续辅佐商朝的二代三代君王

    对商朝是居功至伟

    商汤建立商朝三十年后去世

    商朝的继承法是兄弟相及

    没有弟弟再传给儿子

    商汤没有弟弟

    理应传给长子太丁

    可太丁还没活过商汤

    所以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

    外丙继位三年后

    也追随老爹老哥而去

    就由他的弟弟仲壬继位

    四年之后

    仲壬也也去找父兄团聚去了

    伊尹就做主

    由太丁之子太甲继位

    可能伊尹一开始就觉得太甲有点不靠谱

    想给他紧紧螺丝敲敲警钟

    老头亲自动手写了几篇文章

    交给太甲仔细研读

    基本内容如下

    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

    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咱们国家的法律法规有什么

    不但要用这些法律法规处罚别人

    还要用这些约束自己

    不能乱来

    面对这个慈祥老头严厉的目光

    太甲不禁内心发颤

    这个国君不好当啊

    得

    反正也当了

    就小心翼翼的干吧

    你别说

    头两年还真就干的挺顺当

    太甲这个时候也对朝廷内外的事情有点摸清了

    嗯

    我是国君

    这个国家的老大

    这个老头是辅佐我的

    应该是我告诉他怎么做

    不该是他来教我怎么干啊

    得嘞

    我还是按照舒服的来吧

    太甲就撒开欢了

    废除了约束自己的法律

    我就是法律

    看什么顺眼

    我的

    看什么不顺眼

    去你的

    这些伊尹都看在眼里

    起初他还只当这个新国君只是耍点小脾气

    经常的规劝他

    结果太甲根本不买他的帐

    甚至还想对他有点那个意思

    老头不干了

    虽说国君是太甲

    但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伊尹手里

    伊尹就废掉了太甲

    把他赶到地桐宫给商汤守灵去了

    也没有立新国君

    自己先代理着

    再说这个太甲被放逐到桐宫守墓

    每天早晚见到的就是爷爷商汤的墓穴

    商汤这个人还是有始有终的

    活着的时候讲的是仁义道德

    死后住的地方也是非常简陋

    墓地之上也只盖了一座低矮的宫室

    还是为了后世祭祀之用

    守墓的老头一看有伴了

    也是很高兴

    听说自己这个新同事是国君岗位退下来的

    老头就更来劲了

    每天早晚给他讲商汤当年的故事

    商汤如何如何创业

    如何如何严格要求自己

    你是他孙子

    就该有个孙子样

    这么一来二去

    加上天天和爷爷天人交互

    太甲也开始反思自己了

    桐宫附近也是有居民的

    也是有人际交流的

    太甲就渐渐在这个小范围做人做事

    扶老人过马路

    帮小孩找妈妈

    看到的事情去做

    看不到的事情也要找着去做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

    太甲在桐宫的事迹就慢慢传到了伊尹的耳朵里

    老头觉得这个年轻人已经改过自新了

    再说商汤的江山终究还是要交给他的后人

    就率领文武百官到桐宫把太甲接回首都

    郑重其事的把政权交给太甲

    经历了起起落落

    开开合合

    太甲开始依祖制治理天下

    按祖德广得民心

    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

    商朝开始繁荣起来

    太甲终于成了好国君

    但也只是太甲

    太甲之后的国君

    一来自身素质比较差

    二则也没有出现过伊尹那样的名相辅佐

    就一代比着一代差

    距离商汤建国已经有些年头了

    那种先祖创业时的危机感已经荡然无存了

    夏桀的悲惨下场也成了久远的故事

    他们祖先商汤讨伐夏桀的那些罪状

    都一一发生在他们身上

    贵族们自己不劳动

    还拼命的奴役奴隶

    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

    王室里争权夺位越来越严重

    兄弟之间为了争位斗的是你死我活

    老百姓的死活更是没人管

    一些小国家也乘机不服商国的管制

    再加上天灾不断

    这个国家是岌岌可危

    就在商朝生死存亡之际

    转机出现了

    商朝的第十八个王阳甲死掉了

    一个混蛋国君死掉

    固然值得庆祝

    但关键还在这个继承君位的人

    阳甲的弟弟盘庚继位为王

    盘庚是个有想法的人

    在继位之前他就对商朝的前途担忧

    一直在谋划如何拯救这个国家

    现在国家内部矛盾重重

    外部有些国家也在摩拳擦掌等待时机

    内忧外患都要解决

    想来想去

    一个一举三得的招就出来了

    迁都

    把都城迁到殷

    好处如下

    第一

    殷地土地肥沃

    自然灾害少

    去了之后可以发展农业

    经济可以上去

    老百姓可以安心

    第二

    去了一个新地方

    可以重新立规矩

    贵族之间也会建立新的默契

    不会像现在这样嚣张

    阶级矛盾可以得到缓解

    第三

    可以远离这些对自己虎视眈眈的国家

    安全暂时得以保障

    当然

    这些话盘庚只能在心里自己想想

    和大家要换一种说法

    迁都提出来了

    意料之中

    一片反对之声

    领头的就是那些既得利益的奴隶主

    在这里熟门熟路

    七大姑八大姨都能照顾着

    去了新地方

    谁知道去了饭店还能不能白吃

    去买金项链还能不能打一折

    所以都不同意迁都

    这时盘庚站了出来

    严肃的给大家传达了祖上的旨意

    这次迁都不是我的意思

    是老祖宗的意思

    老祖宗要我这个王

    关心你们

    爱护你们

    照顾你们

    带你们去寻找更幸福的家园

    你们不听我的

    我可以不在乎

    谁要是不听老祖宗的

    我就叫你去亲自去给他赔不是

    就这么连哄带吓唬

    总算是把都城迁到了殷

    贵族们迫于亲自和老祖宗见面的压力

    没敢吭声

    老百姓有点不乐意了

    新地方不习惯啊

    想家

    就有点闹情绪了

    奴隶主们就在后面煽风点火

    鼓动大家闹事

    盘庚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都是老子玩剩下的

    还捡起来给老子耍

    就严厉的呵斥了这群奴隶主

    没有后面鼓风的

    老百姓这股火也就没烧起来

    几年之后

    局势就稳定了下来

    经过广大劳动者多年的辛苦建设

    殷成了一个繁荣的大都市

    物产丰富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文化繁荣

    当时商朝人就已经会铸造青铜器

    青铜的兵器

    青铜的器皿

    水平已经相当之高

    在后代挖掘殷墟的遗址中

    还发现了乌龟的腹甲和牛的肩胛骨

    上面刻着文字

    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甲骨文

    盘庚迁都中兴了商朝

    让商朝的香火又延续下去了几百年

    后代也称商为殷商

    很多年过去了

    在渭水流域

    一个叫周的国家兴盛起来了

    据说周祖先姓姬

    他们的祖上在尧时期当过管理农业的官

    人称农神后稷

    夏朝末年

    朝廷腐败

    农业荒废

    周的祖先就西迁到今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一带

    组成了自己的部落

    到了商朝后期

    周族遭受西北方戎族和狄族的骚扰

    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到岐山南部的周原居住

    之后就在那了扎了根

    建筑自己的城市

    开垦荒地

    设置官吏

    建立了周国

    古公亶(音同胆)父的儿子季历继位之后

    国家渐渐强大起来

    当时的商王文丁感觉到来自周国的威胁

    干脆利落的把季历给杀了

    季历死后

    他的儿子姬昌继位

    就是后来历史上的周文王

    因为老爹是被商王害死的

    姬昌一直很记恨商王

    也因为老爹是被商王害死的

    姬昌一直夹着尾巴做人

    因为祖先是搞农业出身

    不管出于爱好还是需要

    姬昌都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他待人宽厚

    尊老爱幼

    深受百姓爱戴

    (此处颇有当年商汤的风采啊)

    除此之外

    姬昌还特别爱惜人才

    能打仗

    来

    给房子

    能出主意

    来

    给娶老婆

    有老婆了?

    再给你娶一个

    这么一来二去

    有本事又在其他国家难出头的人

    就纷纷投奔姬昌

    周国的势力是越来越大

    这个时候商国的国君宝座上

    坐着的是纣王

    这个纣王也是个人才

    力大无穷

    据说有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回的本事

    除了蛮力

    此人还是文武全才

    全盛时期

    南征北战

    开疆扩土

    所向披靡

    最难得是

    还是一个辩才

    口才一流

    (不免让人又想到了夏桀)

    纣王看到周国这样的状态

    周国国君这样的举动

    不由得心生疑虑

    姬昌这老小子是想搞事情啊

    就找了理由把姬昌诳了过来

    来了之后

    就地摁倒

    囚禁在羑(音同有)里(今河南汤阴县西北)

    (本章完)
………………………………

第5章 商(二)

    姬昌的大臣一看老大被扣了

    不得了

    赶紧搜集珍宝美女

    给纣王送了过去

    又在纣王面前替姬昌解释了半天

    纣王看看了礼物

    又想了想问题

    算了

    可能是我太敏感了

    就把姬昌给放了

    整个姬昌

    被骗

    被囚

    送礼

    收礼

    放人的过程

    真的是和商汤当年的遭遇如出一辙

    自由的空气真新鲜啊

    姬昌走出了囚牢

    回到了老家

    这不是屈辱的问题

    这是脑袋寄在别人裤腰带上

    随时都能给你摘下来

    既然已经怀疑我了

    干脆我抓紧干吧

    等老子有了实力

    自然就可以和你纣王分庭抗礼

    想想自己的国家文臣武将很多

    百姓的支持爱戴也不少

    但是缺少一个统筹全局的文武全才

    当年商汤有了伊尹

    得了天下

    我也要找一个我的伊尹

    一天姬昌外出打猎

    就在渭水边上遇到了一个怪老头

    老头七八十岁的样子

    白发白须

    看样子精神健全

    可是举止怪异

    手里拿着一个鱼竿

    鱼钩离水面三尺远

    更搞笑的是鱼钩是直的

    口里还念念有词

    快上钩啊

    愿意上钩的快上钩啊

    姬昌见多识广

    一看这就不是个俗人

    赶紧上前搭话

    一番交谈之下

    原来这是个奇才

    此人姓姜名尚

    字子牙

    自称是炎帝后代

    为了不辱没祖宗

    老头艰苦创业

    朝歌里面宰过牛

    黄河边上卖过酒

    奈何自身无商运

    渭河边上钓鱼忙

    扯来扯去

    终于扯到正题上了

    姬昌发现这个失败的商人

    不简单

    此人眼光远大

    学问渊博

    上知天文

    下晓地理

    政治军事

    无所不通

    天下大事

    尽在掌握

    最主要的是

    据他分析

    商朝气数已尽

    应该有贤君出现

    取而代之

    经过一番打量

    一番交谈

    姬昌明白了几个道理

    第一

    这老头有经天纬地之才

    第二这老头钓的不是鱼

    是我姬昌

    真是天助我也

    姬昌紧紧抓住鱼竿

    姬昌不才

    盼您已经很久了

    请您和我回去吧

    周国的兴旺就靠您了

    姜子牙被请到了周国

    居国师之职

    位列武官之首

    这还只是个过渡

    考察期合格之后

    又被任命为国相

    全权负责

    内政外交

    军事生产

    别看姜子牙

    宰牛无力

    卖酒赔钱

    那是本事没有用到当用之处

    好比当年伊尹若是一辈子老于厨房之中

    也不能有商汤五百年江山

    姬昌在姜子牙辅佐之下

    开始一步步振兴周国

    对内发展生产

    使百姓安居乐业

    对外开疆扩土

    与商国势力此长彼消

    具体表现在

    先后打败大戎、密须部落

    征服几个小国家

    特别是吞并从属于商的崇国

    在崇国地盘上新建一个丰城

    把都城从周原迁到丰城

    到了姬昌晚年

    周国疆土大的不得了

    西到陕西甘肃

    东北临晋黎城

    南至长江汉水

    东达河南沁阳

    三分天下

    周有其二

    可惜天不遂人愿

    大事未成

    姬昌先一步归西

    其子姬发继位

    即为周武王

    周武王谨遵先父遗命

    重用姜子牙为军师

    弟弟周公旦为辅佐大臣

    上下一心

    只待时机一到

    就要举兵灭商

    这个时候的商朝

    已经是烂透了

    纣王整天是醉生梦死

    偶尔清醒的时候

    就对着自己的宫殿发呆

    哎

    我这么牛逼的王

    住这里寒掺的地方

    实在说不过去

    不能对不起自己啊

    于是下令

    征集民工

    搜刮民财

    给我整个像样的地方住

    老大一句话

    下面就开始行动了

    成千上万的奴隶

    花了七年的时间

    一座巍峨雄伟的鹿台建成了

    不满意

    还是缺了点什么

    干脆就在宫里修了酒池

    池边树上挂满肉块

    叫做肉林

    老子不吃独食

    把那些王公贵族们都叫进来

    有福同享

    老百姓

    老百姓算什么东西啊

    不要再提了

    臣下和臣下是不一样的

    有的大臣挖空心思想混进酒池肉林乐呵乐呵

    有的就是比较忠心

    有个叫梅伯的大臣进言了

    大王

    您是想一辈子吃肉喝酒

    还是想这么一下子

    把一辈子的酒肉造光啊

    纣王怒了

    你这是嫉妒我

    拉出去

    弄死

    纣王的叔叔比干也进谏

    自古明君都没有您这么干的

    大王你要做的明君

    不能学夏桀啊

    哦

    我糊涂

    你是明白人吗

    来人

    拉出去

    把他的心挖出来

    我看他到底有多明白

    这么一来二去

    再也没有人敢劝谏了

    商纣这边紧着作死

    姬发那边紧着备战

    估摸着吉时已到

    姬发和姜子牙就率大军来到黄河南岸

    在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驻扎下来

    这消息一传开

    附近大大小小部落纷纷前来助阵

    姬发看天也不早了

    人来的也不少了

    就跳上主席台

    背靠黄河

    面向观众

    运一口丹田之气

    诸位周国的将士们

    诸位来助战的老少爷们

    我家祖先

    曾经替天行道

    发展农业

    造福黎民苍生

    今天苍天信得过我祖宗的子孙

    他要我们

    继续替天行道

    灭掉暴商

    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

    我爹不幸死的早

    这个重担就落在我身上了

    希望大家同心协力

    助我灭商

    说罢

    振臂一挥

    过河

    刹那间

    千舟飞渡

    浪花飞溅

    周军将士

    冲到对岸

    回头再看姬发

    再次振臂一挥

    又运丹田气

    大吼一声

    撤退

    这下子可把大伙看傻了

    不但这些来助阵的部落首领看不懂

    连周军的将士也是莫名其妙

    这哥们今天喝大了吧

    这是耍哪出啊

    可军令如山

    全军就撤回对岸

    再说姬发

    他今天可是着实没有喝酒

    本来他也是想进军

    一鼓作气拿下殷商的

    但是他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姬发知道

    商国现在虽然很腐败堕落

    可毕竟还是诸侯国名义上的盟主

    今天不少部落都来人了

    可有的部落是带兵来的

    有的只是派了几个代表来看头绪

    刚才他进军的时候

    周军个个奋勇向前

    有些部落的军队根本没动

    有些也只是做做样子

    半天只冲了个两百米

    看来时机还不够成熟

    我就再等等吧

    撇下周国不说

    单说商纣

    他听说姬发统帅联军来挑事了

    正想组织军队作战

    手下来报

    周军只是做了个往返划船比赛

    纣王哈哈大笑

    原来是个胆小鬼

    听说我做了备战准备

    就缩回去了

    不管了

    继续过我的逍遥日子

    这姬发回到周国

    更是加紧备战

    一面整顿军备

    操练人马

    一面征集粮草

    做好后备工作

    一段时间之后

    探马来报

    纣王根本没把咱们当回事

    还该吃吃该喝喝

    姬发觉得时机成熟了

    决定再次出征

    第二年春天

    祭完天地祖宗

    姬发再次率领联军出征

    联军从孟津渡过黄河

    一路顺畅

    直逼商朝都城朝歌

    这一天就来到距离朝歌只有七十里路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

    姬发开始了誓师大会

    各位备受商国欺压的朋友们

    诸位替天行道的勇士们

    今天是我们报仇的日子

    今天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日子

    举起你们的枪

    握紧你们的盾

    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将士们

    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