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风云五千年-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实在是不争气

    辜负了您的教育和培养

    为了弥补过失

    您一定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的儿子您的孙子岑娶

    十分的有出息

    将来肯定会光大我们乌孙国

    请父亲无论如何要让他当接班人

    也算是替我给您的交代

    昆莫爱子心切

    就答应了太子的请求

    把岑娶立为新的太子

    可您想想

    昆莫儿子那么多

    能没有眼红的吗

    其中就有一个名字叫大禄的

    这是一个很有实力的人

    他很会带兵打仗

    手里掌控着上万的乌孙骑兵

    本来自己哥哥当太子

    他也就想好好干自己的本职工作了

    可现在哥哥死了

    想着论实力论威望

    那怎么着也该是自己了

    没想到

    哥哥临死前还不让自己省心

    求着老爹把岑娶立为了太子

    大禄生气了

    大禄愤怒了

    大禄就带着自己手下的军队和百姓跟老爹分家了

    当然了

    临走前他还扔下一句话

    你们给我等着

    等我回来之时

    就是取尔等性命之日

    昆莫比较了解大禄

    他知道自己年事已高

    早晚会有死的那一天

    就怕那个时候大禄会报复岑娶

    他就分出一万骑兵给岑娶

    让他出去历练本事躲避灾难

    剩下的几万骑兵

    就留在昆莫身边

    也是为了防备大禄

    就这样

    乌孙国就分成了三部分

    虽然总决策权在昆莫的手中

    可如此复杂的国内形势

    昆莫也不敢给汉朝什么承诺

    张骞很快就了解到了这些

    他知道

    要想让昆莫痛快的答应迁国去浑邪是不可能了

    那还是不要在这里耽误时间了

    就派出了自己的副使们

    让他们带着礼物分别去出使大宛月氏康居大夏等等国家

    事情交代的差不多了

    张骞也不想多逗留了

    就要返回汉朝

    昆莫为了表示礼貌

    就派出了十几人的使者团

    带着礼物去汉朝谢恩

    临行之前

    昆莫交代那些使者

    去了汉朝之后

    别光顾着玩

    给我把眼睛擦亮

    好好了解一下汉朝

    一路无话

    张骞带着乌孙使者就回到了汉朝

    因为功劳巨大

    张骞被封了很大的官

    这一年

    是公元前115年

    又过了一年

    张骞去世了

    虽然他走了

    可他带回来的乌孙使者是开了眼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

    他们发现汉朝真是地广人稠好东西多

    等他们回到乌孙国之后

    就把这些详细的报告了昆莫

    此后汉朝的伟岸形象

    就印到了乌孙人的心中

    就在汉朝被乌孙人了解以后

    张骞派去出使大宛大夏等国的副使也回到了汉朝

    和他们一起回到汉朝的

    还有这些西域国家的使者团

    大汉和西域各国正式开始了交往

    (本章完)
………………………………

第106章 汉武帝(十七)

    咱们放下这些不说

    再说乌孙国

    乌孙国的使者回国不久

    这事情就被匈奴人知道了

    匈奴单于非常生气

    自己的小弟

    现在和自己的仇人有了交往

    这是什么情况

    这是要反天啊

    就要出兵攻打乌孙

    现在的乌孙

    已经不是昆莫强行和匈奴分家的乌孙了

    本身就分裂成三部分

    也没有能力抵抗匈奴了

    昆莫没了办法

    就又向汉朝派出使者

    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想和汉朝结亲

    看乌孙这么主动

    汉武帝就征求了一下大臣们的意思

    大家意见比较统一

    只要乌孙肯按照我们汉朝的规矩来

    送上聘礼

    这门亲可以结

    在乌孙国准备聘礼的这会功夫

    我们再说说汉朝和西域其他国家的联系

    因为一直和匈奴作战的原因

    汉武帝对战马的事情一直很重视

    他听说大宛国的马是天马的后代

    就一直在打这个天马的主意

    经常派使者出使大宛

    当然了

    对于西域其他国家

    也不断派出使者

    西域面积比较大

    去远地的使者

    往返再加上耽搁的时间

    一来一回往往要八九年

    那些近的地方

    也要几年才能打一个来回

    那个时候啊

    汉朝已经平定了南越和蜀地

    震慑了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

    他们主动请求朝廷收编他们

    汉武帝也不客气

    就在西南方设置了郡县

    现在西南已经是汉朝的了

    汉武帝又想起了之前从西南去大夏的事情

    就重新派出了使者

    想从西南去大夏试试

    看看是不是能省点路费

    没想到

    使者团一到昆明

    就被当地的武装给拦住了

    使者被杀

    财物被抢

    道路还是不通

    汉武帝震怒了

    派出了罪犯军团和巴蜀的战士

    足足有几万人

    又派郭昌和卫广两位将军为统帅去给汉使报仇

    仇是报了

    当地的武装力量也付出了几万人的代价

    可汉武帝再次派出的使者团

    依旧被截杀

    看来西南这条路

    是难通了

    汉武帝也不想和他们生气了

    既然不通

    那就算了

    还是继续从北边走吧

    可北边渐渐的也出现了问题

    因为汉朝派出使者的人数和次数都比较多

    西域人渐渐对汉朝的物品已经不那么新鲜了

    而且出使西域这件事情

    确实是一件苦差事

    所以汉武帝在选使者的问题上

    条件放的很开

    基本上

    只要是愿意去的人

    也不进行考核

    就立马上任外派

    这样子

    使者里面就难免鱼龙混杂了

    他们在西域干了不少出格的事情

    让西域各国对汉朝的印象发生了改变

    他们觉得

    汉朝确实强大

    确实富有

    可是素质实在不怎么地

    再加上汉朝离西域比较远

    他们慢慢的就对汉朝的使者轻视起来

    对汉朝使者越来越怠慢

    不但不再送吃送喝

    甚至双方还会发生直接冲突

    其中有两个小国

    和汉朝的冲突最明显

    一个叫楼兰

    一个叫姑师

    这两个国家虽然小

    可是地处交通要道

    他们时不时的就派兵攻击汉朝的使者团

    再加上

    当时的匈奴也了解了汉朝出使西域的情况

    他们也会派兵阻截汉朝的使者团

    这些使者们在外面受了委屈

    就跑回朝廷向汉武帝告状

    匈奴人的情况就不用说了

    就是那几个西域的小国

    他们虽然有城池

    可是军队没有什么实力

    只要朝廷肯出兵

    肯定就能干挺他们

    自己的人在外面被打脸

    汉武帝很重视这个事情

    公元前109年

    从骠侯赵破奴受命

    率领几万人马去攻打拦截汉使的匈奴部队

    结果匈奴人得到了消息

    早早就跑掉了

    匈奴人的气出掉了

    第二年

    汉军又去攻打那两个小国家

    赵破奴带着大军先去了姑师

    使者说的没错

    这姑师确实没什么实力很快沦陷了

    而后

    赵破奴派王恢为先锋

    率领七百人马轻骑兵去攻打楼兰

    这王恢以前就是出使西域的使者

    多次被楼兰骚扰

    憋着一肚子气

    他就带着七百人马把楼兰给打下来了

    还生擒了楼兰王

    拿下姑师和楼兰之后

    赵破奴还不想这么早就班师回朝

    他率领大军在西域转了一圈

    在大宛和乌孙的城外是着实的耀武扬威了一回

    汉朝的威风还没有散尽

    乌孙国的聘礼就准备好了

    他们送来了几千匹好马要迎娶汉朝的公主

    汉武帝就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送去了乌孙

    匈奴人听说乌孙有了这个老丈人靠山

    也打消了攻打乌孙的念头

    也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了乌孙王

    昆莫有点为难了

    哪个也得罪不起

    还是都娶了吧

    就把匈奴公主封为左夫人

    自己收下了

    把汉朝的公主封为右夫人

    以自己年事已高为由

    把右夫人许配给了自己的孙子岑娶

    汉武帝知道以后

    也表示要尊重乌孙的风俗习惯

    同意了昆莫的安排

    汉朝在西域的影响越来越大

    不但汉使在西域的地位越来越高

    西域也有更多的人来到了汉朝

    大家的交流越来越深了

    可人总是现实的

    乌孙以西的那些国家

    毕竟离匈奴近汉朝远

    所以匈奴的使者去了西域

    这些国家就乖乖的送上供奉

    而汉朝的使者过去

    他们总要等汉使掏出了钱财

    才会把东西拿出来

    不过

    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因为汉武帝有想法了

    汉武帝的这个想法是这样来的

    他一直都对大宛的天马有兴趣

    可是这么多年来

    使者们连根天马毛都没带回来

    因为他们根本就看不到天马

    也就没法张嘴和人家要

    不过这时间一长

    那些在西域待久了的使者们

    还是得到了不少关于大宛天马的消息

    原来这个大宛人

    把他们的马当做国宝

    一直藏在贰师城里

    不让汉朝人知道

    汉武帝得到这个消息

    眉开眼笑乐开了花

    大宛国这又是何必哪

    我又不是白要

    就再一次派出了使者

    带着足足的礼品和钱财

    外加一匹用黄金打造的金马

    就是为了换大宛的马

    可没想到的是

    这些年大宛国已经收到了不少汉朝的东西

    大宛王觉得汉朝的这些礼物

    包括金马都不值得他们付出自己的宝马

    他就召集群臣商量这个事情

    诸位

    宝马我是不准备给他们的

    现在考虑的是不给之后怎么办

    我自己也有想

    汉朝离我们那是相当的远

    他们每次长途跋涉来到我们这里

    光走路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他们要是走北面

    会有匈奴人拦截

    要是走南面

    又找不到水草

    很难补给

    我听说

    他们的使者在来的路上

    经常因为缺少粮草就有一半人把命扔在路上

    所以我觉得

    他们根本没法派大军过来

    所以我们的宝马

    不给也就不给了

    大臣们一看

    这国王哪里是和我们商量啊

    这就是通知一下他的决定嘛

    也只好点头同意了

    大宛的大臣可以将就

    那汉朝的使者可不干了

    这一路上光运礼物和金马

    就费了不少的力气

    现在你说不给就不给了

    一怒之下

    这位使者大哥就把金马砸碎

    而后扬长而去

    这下子把大宛人给惹火了

    你们汉朝使者也太不拿我们当回事了

    迟早你会付出代价

    因为任务没有完成

    汉朝使者也是一肚子气的往回返

    可更悲催的还在后面

    这一行人马刚走到郁成

    (请大家记住这个地方

    后面会有很多事情发生)

    就遭到了阻击

    使者被杀财物被抢

    这一切的幕后指使

    都是大宛人

    这消息传回了汉朝

    汉武帝肺都差点气炸了

    这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要发兵攻打大宛

    发兵之前

    汉武帝征询了一下大臣们的意见

    特别是出使过大宛的臣子们

    其中有一个叫姚定汉的说

    陛下

    大宛虽然在西域是一个大国

    可兵力弱的很

    只要您派出三千人马

    不用别的

    就拿弓箭对着他们射

    就能把大宛拿下

    汉武帝一琢磨

    对啊

    当年王恢就领着七百骑兵

    就拿下了楼兰生擒了楼兰王

    那大宛就算比楼兰强

    估计也就是在西域强一点

    我要是多派点人

    肯定是手到擒来

    既然这是个美差事

    也就肥水不流外人田了

    就把这个好事交给了自己宠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因为是这次不但是要报仇

    更是要把贰师城的宝马拿回来

    就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李广利领命之后

    就带着自己属下的六千骑兵

    还又从各个郡国征集了几万的闲散无赖

    就要讨伐大宛

    这一年是公元前104年

    咱们单说贰师将军李广利

    带着几万人马就奔西域而去

    这排场可是有点大啊

    那些小国家

    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啊

    一个个吓得都紧闭城门

    躲在里面打哆嗦

    你们打哆嗦没关系啊

    可汉军就麻烦了

    因为人家不开门

    自己就没地方吃饭啊

    没办法

    在饿的时候强行去踹饭店的门

    汉军就这样一路打

    一路填饱自己的肚子

    要是碰到那些门关的严的

    几天打不下来的

    就要马上离开寻找下一家

    就这么一路上半饥半饱的

    汉军就来到了郁成

    您没记错

    就是上次汉朝使者被人袭击的郁成

    这个时候

    汉军拖拖拉拉的已经有很多人掉队了

    走在最前面的

    也就是几千人

    还是几千又累又饿的人

    他们按照老套路

    开始攻击郁成

    结果这家饭店比较狠

    非但没有闭门紧守

    还抄着菜刀出来拼命

    一战之后

    汉军大败

    死伤十分严重

    李广利实在抗不住了

    就和手下人商量

    兄弟们啊

    我们连这么个小城都打不过

    这要是打了大宛国都

    还能活着回去吗

    干脆还是回去吧

    大伙积极响应

    那就往回走吧

    就这样从出发到撤退

    汉军花了两年的时间又回到了敦煌

    这个时候

    李广利手下的士兵

    也就剩下一二成了

    因为是没有完成任务的撤退

    李广利也不敢轻易回京师

    就派人向皇帝请示

    陛下

    这西域路途遥远

    经常搞不到吃的

    我们不是害怕打仗

    实在是饿不起啊

    这人越来越少

    实在没有能力攻打大宛了

    希望陛下准许我们暂且收兵

    将来再多带人去打他们

    汉武帝等了两年

    就等来了这么一封窝囊信

    他非常的生气

    就派人去玉门关前去拦截李广利的军队

    告诉他们

    你们有敢入关者格杀勿论

    李广利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就只好留在了敦煌

    (本章完)
………………………………

第107章 汉武帝(十八)

    到了第二年

    也就是公元前103年的夏天

    那时候汉朝又和匈奴干了一架

    只是结局不太好

    损失了两万多人

    这时候朝廷上下就有人议论了

    很多人都觉得

    应该停止对大宛的进攻

    转过来集中兵力攻打匈奴

    汉武帝听有这么多的反对声音

    就召集群臣给大伙上课

    大家好

    现在打不打大宛

    性质已经变了

    要是大宛这么个小国家都拿不下来

    那西域的国家就会小看汉朝

    不要说大宛的好马弄不过来

    就连乌孙那些和匈奴暧昧的国家

    也会反过来对我们有所行动的

    所以说

    大宛是必须要打的

    而后

    汉武帝查处了一些反对攻打大宛的官员

    又从全国上下征集囚徒参军

    还招收了不少无聊少年

    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

    就给敦煌派去了六万人马

    这还不算那些自备行李干粮去参战的人

    除此之外

    后备给养工作也做的很充分

    有三万多匹马和无数的驴骆驼随军

    它们担负着足够的粮草和兵器

    这动静

    那是相当的大

    因为事先了解过

    大宛城内没有水井

    饮水都是取自城外流进城里的河水

    汉军就特意带上了水工

    准备修改大宛城外的河道

    让他们无水可喝

    为了确保这次一击成功

    汉武帝又从全国征集罪犯作为搬运工

    源源不断的往敦煌运送干粮物资

    想想这次肯定是能拿下大宛了

    汉武帝又给贰师将军派去了两位相马人

    准备大宛破城后

    挑选上等的马匹

    就这样

    贰师将军李广利再次率军出征大宛

    由于这次的场面实在是惊人

    那些沿途的小国家也不敢闭门不出了

    都纷纷的拿出食物去送给汉军

    当然了

    凡事都有例外

    当汉军走到达仑头国的时候

    这个国家没有任何的举动

    贰师将军大手一挥

    给我拿下

    几天之后

    达仑头国被攻陷

    汉军血洗达仑头国

    而后一路前进就来到大宛国的都城

    面对强大的汉军

    大宛人还是勇猛的冲杀了一阵

    可也就是一阵

    因为汉军猛烈的箭雨把他们射回了城中

    而后汉军就把大宛城团团围住

    大宛城是跑不掉了

    可贰师将军又自己的打算

    汉军几次都在郁成吃了大亏

    现在自己气势正盛

    正是打郁成报仇的时候

    可又担心

    担心自己的人马一旦离开

    大宛人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那就干脆先把大宛城拿下吧

    贰师将军下令

    切断城外的水源

    渴也要把大宛人渴出来

    就这样一面断水

    一面攻城

    足足打了四十多天

    大宛城的外城被攻下

    还捉住了大宛的一个将军

    大宛人都逃进了内城

    恐惧的大宛官员们开始商量

    这汉军之所以打我们

    就是因为我们大王藏匿宝马还杀了人家的换马使者

    看情况

    我们是熬不过了

    不如就杀了大王

    派人把大王的人头献给贰师将军

    再和他约定一下

    只要他们停止进攻

    我们就愿意献出宝马

    还管他们吃喝

    如果他们不接受的话

    不接受的话

    就告诉他们

    我们会杀掉所有的马匹

    而且外面康居的援兵也就要来了

    到那个时候

    我们里外夹击

    谁胜谁负

    还不一定

    看到了人头

    接到了书信

    李广利又和手下商量

    听说啊

    最近大宛城里来了会打井的汉人

    而且他们的存粮还是挺多的

    看来一时半会还打不下来

    我们这次来的目的

    一个是为了报仇

    二是为了取马

    现在这两样人家都能给我们

    再说

    康居的援军其实早就到了

    他们迟迟没有向我们进攻

    就是在等着我们疲惫

    要是我们这个时候不就坡下驴

    等到我们疲惫不堪之时

    他们真的里外夹击

    我们还真没有绝对的胜算了

    大家觉得贰师将军说的有道理

    都点头同意

    就这样汉军停止了攻城

    大宛人说话算话

    他们赶出了马匹供汉军挑选

    还拿出粮食供应汉军

    那两个相马师终于派上了用场

    他们选出了几十匹上等的马匹

    又选出三千多匹不错的公母马

    终于过足了瘾

    选马的事情解决了

    又该选人了

    权衡利弊之后

    就把城里一个曾经很亲近汉朝使者的昧蔡

    立为大宛王

    而后和大宛签订了盟约班师回家

    这一过程中

    汉军表现的十分得体

    从来没有进入过大宛城

    就在贰师将军的军队要撤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