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风云五千年-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年

    是公元71年

    (本章完)
………………………………

第115章 汉宣帝(二)

    水是有源的

    树是有根的

    汉宣帝这么忍霍光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霍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除了霍光担任大司马大将军

    霍光的儿子霍禹

    还有霍光的两个侄孙子霍云和霍山

    那都是不小的官了

    霍光还让自己的两个女婿

    分别担任了皇宫东西宫的卫尉

    全权负责皇帝的安全问题

    还有霍光的的侄女婿拉

    外孙子拉

    都已经做到了有资格上朝议政的地位

    所以说霍光一门权倾天下

    那一点也不过分

    可凡事都是讲前因后果的

    霍光的风光也不是凭空来的

    为了大汉朝的天下

    他也是不少的费劲操心

    就这么勤勤恳恳的干了二十几年后

    在公元前68年

    霍光病倒了

    国家的支柱病倒了

    汉宣帝亲自去探望霍光

    看到霍光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模样

    汉宣帝忍不住是痛哭流涕

    而后转身回宫

    几天后

    霍光托人向皇帝上了奏折

    希望把自己名下的一些国家册封财产

    分给哥哥霍去病的孙子霍山

    确保哥哥一直能有人供奉祭祀

    汉宣帝答应了霍光的请求

    还把霍光的儿子霍禹升为右将军

    几天之后

    一代权臣霍光病逝

    汉宣帝和皇太后都亲自去吊唁霍光

    而且用天子的规格

    厚葬了霍光

    霍光死后

    汉宣帝把霍家又往高送了一程

    好些个霍家子弟

    都被升官封侯

    看皇帝对霍家还是这么厚待

    霍光的遗孀霍显就更加嚣张了

    她觉得霍光的墓地规格还是不够

    就重新加大了规模

    让霍家更有面子一点

    这确实让霍光增加了不少面子

    可接下去霍家的所作所为

    就把霍光的面子又丢在了地上

    先是霍显

    因为是大将军的遗孀

    实在不好改嫁

    她就和霍光生前的总管冯子都好上了

    还有霍禹和霍山

    他们也是大肆建造府邸

    过着十分奢华的生活

    还有那个霍云

    经常托病不去上朝

    带着手下是四处游玩打猎

    霍家人就这么折腾

    可汉宣帝没工夫搭理他们

    因为霍光没了

    他需要亲自理政了

    虽然当时的尚书是霍山

    按照之前的规矩

    给皇帝上书都是要通过霍山的

    不过汉宣帝下了旨

    如果以后官吏和百姓有什么私密事情要上书

    可以不必通过尚书

    直接给我上密封的奏章就可以了

    这只是个开始

    后来不知怎么地

    有一个消息慢慢的流传开来

    就是许皇后被害的主使是霍光的老婆霍显

    汉宣帝只知道

    当初他想追查到底

    后来被霍光给压了下去

    弄的自己是一万个不痛快

    现在听到这样的风声

    他也不知是真是假

    不管怎么地吧

    汉宣帝是开始动手了

    首先是霍光的两个女婿

    汉宣帝把他们分别调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要么改任他职

    要么外出做官

    这样

    宫内的兵权就回到了汉宣帝自己人的手里

    接下去

    汉宣帝又对霍家的直系子弟动手了

    套路基本一样

    有的是外出做官

    有的是脱离了带兵岗位

    对于霍光的儿子霍禹

    汉宣帝做的是最谦虚

    他把霍禹升了官

    当了和霍光当年一样的大司马

    这名字是很好听

    可这回霍禹的右将军没有了

    虽然是升官了

    可霍家人手里基本没有兵权了

    也许您要问

    以前这朝廷都是靠霍家人支撑着

    现在你把人家都调离岗位了

    那活谁干啊

    这可不劳您费心

    因为汉宣帝有自己的班底

    那就是岳父许家

    还有祖母史家

    汉宣帝这么折腾

    那霍家人心里明镜一般的清楚

    首先是霍禹

    被明升实降为大司马以后

    他这个心里不痛快

    就经常请病假不去上朝

    有一个老相识任宣去看望霍禹

    霍禹就和人家诉苦

    哎

    我哪里是生病啊

    我是郁闷啊

    大家都知道

    没有我爹

    哪里会有皇帝的今天

    可我爹坟头的土还没干

    他就剥夺了我们霍家的权力

    开始重用许史两家人

    我实在是想不通啊

    听完了霍禹的诉苦

    任宣笑了

    此一时彼一时啊

    大将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将军执政的时候

    那是生杀予夺大权在手

    多少的高官望族

    因为得罪大将军被搞得家破人亡啊

    又有多少不起眼的人物

    因为受到大将军的宠爱

    而一路飞黄腾达

    很多官职不高的人

    仗着大将军的庇护

    连丞相都不放在眼里

    现在时代不同了

    人家许史两家

    是皇帝的骨肉姻亲

    他们得势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大司马因为这个想不明白

    我替您觉得不值啊

    霍禹听罢

    半晌沉默不语

    几天之后

    就销了病假单

    重新上朝了

    虽说霍禹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班了

    可霍家衰败的局面并没有得到缓解

    霍显和霍禹霍云霍山经常在一起是长吁短叹

    有一天

    这娘几个又在一起感慨

    霍山说

    这世道真是变了

    现在丞相执政

    仗着皇帝的信任

    把大将军当初制定的好多法令都改变了

    这分明是在变相贬低大将军嘛

    还有不少读书人

    大多数都是没吃过饱饭的

    现在都跑到京城来混

    一个个面黄肌瘦的

    却口出狂言谈天谈地

    当初大将军最烦这样的狂生

    现在皇帝却偏偏很喜欢他们

    还让他们上书议事

    这些人可好

    整天不说别的

    就知道说我们老霍家的长长短短

    曾经有一个狂徒就上书说

    当年大将军在世的时候

    是主弱臣强

    擅断独裁

    现在霍家子孙各个都是大官

    就更加骄横跋扈

    这样会危害到国家社稷的

    当时我看到这个奏折

    气就不打一处来

    就把奏折给压了下来

    可没想到那些人学坏了

    后来他们就上密封的奏折

    皇帝也行

    就不经过我直接叫人把密封奏折给取走了

    我看啊

    他是越来越不信任我了

    听霍山说完这些

    霍显眼珠转了几转

    我说

    现在丞相经常说我们家的不是

    难道他就没有见不得人的事情吗

    霍山苦笑了一声

    哎

    我也愁这个啊

    这个丞相也是异类

    他做事还就真是小心谨慎

    我还抓不到他的把柄

    倒是我们霍家

    我们兄弟和女婿们做事太过张扬

    有不少把柄都在人家手里

    对了

    现在民间都在传

    说许皇后是霍家毒死的

    真有此事吗

    听霍山这么问

    霍显这脸一下子就白了

    她就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大家

    大家闻听是争先的惊慌失措

    霍禹更是沉不住了气

    这

    这

    这样的事情

    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啊

    我就说嘛

    皇帝最近把霍家女婿都调离了重要工作岗位

    还对我们越来越疏远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

    这害死皇后不可是小事

    要是追查起来

    肯定不会轻饶了我们

    我们要早作打算啊

    要说这霍家的事情

    还真有人替他们操心

    霍云有个舅舅叫李竟

    李竟有个好朋友叫张赦

    有一天张赦和李竟唠嗑

    哥们啊

    我看现在霍家的局势不容乐观啊

    废话

    这谁看不出来啊

    要我说啊

    现在皇帝最重用的是丞相和平恩侯

    哦

    那又怎样

    咳

    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现在比皇帝还大的是太后

    太后是霍家的外甥女

    你可以让霍家太夫人去找太后

    让他把丞相和平恩侯杀掉

    然后再把皇帝废掉

    这天下

    不还是霍家的吗

    对啊

    您说的有道理

    我这就去找太夫人

    俗话说

    隔墙有耳

    这哥俩说的这么热和

    可就被别人听到了

    你说听到就听到了

    他还向朝廷告发了

    得知此事之后

    汉宣帝也没有太动肝火

    只是派人把张赦和几个人给抓起来了

    然后想了想

    又把他们给放了

    这人是因为霍家的事情出事的

    自然就被霍家知道了

    霍家的几个主事人又聚集在一起商量

    看来啊

    这皇帝是给了太后面子

    才没动我们霍家

    不过现在局面对我们已经很不利了

    再加上毒杀许皇后的时事情

    就算皇帝下不去手追究

    可保不准他身边的人不追究啊

    要是以后真的查起来

    我们就有灭门之灾啊

    哎

    横竖也是一死

    不如我们就搏上一搏

    对了

    我们霍家现在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

    你们这些霍家的女儿也回去告诉自己的丈夫

    有办法避难的

    就自己想办法去躲一躲

    这几个霍家女儿也都实在

    躲什么躲啊

    现在还有什么地方能躲啊

    屋漏偏逢连夜雨

    就在霍家人为难的时候

    霍云的舅舅李竟出事了

    具体也不知道李竟犯了什么事情

    反正和勾结诸侯有点关系

    在审问之下

    李竟不但招了供

    还把霍家人给牵连了进去

    这下子汉宣帝不再淡定了

    他下了一道诏书

    根据以往的表现

    霍云霍山不太适合在朝中为官了

    你们回家去吧

    这还只是个开始

    因为太后是霍家的外甥女

    可能和霍家人在一起比较随便

    霍光的几个女儿

    也就是太后的姨妈们因为对太后不尊重

    受到了责罚

    皇帝对霍家的态度转变很大

    从一贯的容忍到开始动手

    霍家现在真是乱成一团了

    甚至家里经常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

    为了不坐以待毙

    霍家决定把最后一搏付诸行动

    他们商量好了计策

    用太后的名义摆下酒宴

    把丞相和朝廷重臣都请过来

    然后全部杀光

    再趁那个乱乎劲

    把皇帝废掉

    让霍禹当皇帝

    (本章完)
………………………………

第116章 汉宣帝(三)

    理想是很丰满的

    可现实更刺激

    没等他们实施行动

    皇帝就安排霍云外出任职

    霍山还因为抄写了一些不该抄写的东西定罪了

    霍显赶紧上书给汉宣帝

    说要拿自家城西的房产和一千匹马替霍山赎罪

    汉宣帝好像也没有过分计较

    就批复了一句

    知道了

    就在这个时候

    霍家几口的计划被人捅了出去

    结果

    霍山霍云自杀

    霍显霍禹和其他人被抓

    汉宣帝没有再忍

    他下令处死了霍显和一些霍家人

    由于霍家的密谋计划里

    霍禹是要当皇帝的

    所以霍禹被给予了特殊待遇

    腰斩

    对霍家人

    汉宣帝算是彻底动了手

    不过他并没有赶尽杀绝

    对于没有参与谋反的霍皇后

    只是废除了她的皇后名号

    软禁了起来

    这霍光在世的时候

    攀附霍家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霍家一出事

    那真是拔起萝卜带出泥

    受牵连被诛杀灭族的

    就有几千家

    唯一幸免的还是霍光

    他的坟墓被好好的保护起来

    依旧受着朝廷的待遇

    在十几年后汉宣帝册封麒麟阁十一功臣的时候

    把霍光放在了第一位

    好了

    不过多啰嗦以后的事情了

    再说说刚刚收拾完霍家的皇帝

    因为霍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大

    汉宣帝特意下了一道诏书

    向大家解释事情的原委

    不久前

    张赦曾经指使李竟给霍云带话

    想让霍家犯上作乱

    我哪

    因为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

    就把事情给压了下来

    希望的是他们能有所醒悟改过自新

    可万没有想到

    霍家人和霍家的女婿们非但不觉醒

    反而重新制定了阴谋

    想推翻朕的统治

    还想取而代之

    多亏祖宗保佑

    在事情发生之前就被我知道了

    这才没有酿成大祸

    我很痛心啊

    这次处理霍家的事情

    多亏了几位忠义之臣

    是他们事先有所觉察

    然后才没有让霍家人进宫作乱

    这些人都重重有赏

    就这样

    霍家完蛋了

    和霍家关系密切的人家也完蛋了

    那些告发霍家的人

    都得到了赏赐

    这个时候

    有人给汉宣帝上书了

    他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一个姓徐的人

    原来啊

    在霍光去世之后

    霍家过着骄横奢侈生活的时候

    茂陵有个徐生就跟身边的人说

    霍家这样下去

    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因为人一旦骄横奢侈

    就会得意忘形对谁都不会尊重

    那一旦这样就会冒犯皇帝

    冒犯皇帝

    那可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有权势的人

    身下会压着很多人的

    那些人就会嫉恨他们

    霍家掌权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嫉恨他们实在太多了

    现在他们又倒行逆施自取灭亡

    霍家要是不亡

    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这徐生是这么分析的

    他也采取了行动

    就是给汉宣帝连续上了三次书

    大意如下

    陛下

    霍家掌权太久了

    您就算再信任再喜欢他们

    也要给他们敲敲警钟了

    否则会害了他们的

    可汉宣帝每次都只有一句回复

    我知道了

    现在霍家被灭

    告发霍家的人都得到了奖励

    唯独没有徐生的份

    就有人替徐生鸣不平给汉宣帝上了书

    陛下

    臣听说啊

    有一个客人去主人家做客

    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

    烟囱旁边还有一堆柴草

    这客人就告诉主人

    你这样危险啊

    恐怕会发生火灾

    还是把烟囱改成弯曲的

    再把柴草搬开远离烟囱的好

    可主人没把这话往心里去

    什么也没做

    之后就出事了

    那烟囱窜出的火星掉了出来

    烧着了柴草

    整个屋子都要烧起来了

    多亏邻居发现的及时

    大家都拼命的救火

    这才保住了主人的屋子

    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谢

    主人宰牛摆酒款待邻居

    被烧伤的人坐在上座

    其他按出力大小依次列坐

    可唯独没有请那个让他改烟囱的人

    有人看不过去

    就对主人讲了

    如果你当初听了客人的话

    改了烟囱

    就不会有今天的火灾了

    也不用这样宰牛办酒的破费了

    你怎么能只请帮忙救火的

    不请那个提醒你的人哪

    主人这才恍然大悟

    把那个客人请来感谢

    陛下

    在霍家没有出事之前

    就有茂陵的徐生上书

    让您早作准备

    以防霍家生出变故

    如果当初听从了徐生的话

    那国家就不会这么花钱封官的赏赐有功之人

    也不会有那么多大臣因为谋反事情受到诛杀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

    很多人都得到了赏赐

    只有徐生什么都没有得到

    请陛下明查

    汉宣帝接到上书以后

    就命人赐给徐生绢帛十匹

    后来又让他做了郎官

    好了

    霍家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现在该汉宣帝大展拳脚了

    这里先说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公元前64年

    汉宣帝刘病已改名了

    当然这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

    在那个时候

    皇帝的名字是很特别的

    别人的名字要是和皇帝名字有一样的字

    那是犯罪要受处罚的

    可刘病已里的那两个字

    又是比较常见常用的字

    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占这两个字

    所以因名获罪的人不少

    现在汉宣帝大发慈悲

    他把自己名字改为刘询

    还下了赦免令

    以前因为和我名字同字获罪的人

    都赦免了吧

    说完了小事

    接下去就要说说大事了

    我们就先说一说西羌

    在汉武帝后期啊

    聚居在今天青海省的羌族

    经常来内地抢东西

    当时匈奴想报复汉朝寻找盟友

    也一直想和西羌搞联合对抗汉朝

    汉武帝晚年虽然不像以前那么明白了

    可对于这种危及国家安全的事情

    他还是不敢糊涂的

    为了不让匈奴和羌人联合起来

    他屡次派兵去攻打西羌

    可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汉军经常败在羌人的手下

    几次胜利以后

    羌人的胆气更足了

    他们开始大规模的向北迁移

    想寻找汉人弃耕的地方去放牧

    这会的羌人声势已经比较大了

    为了幸福的明天

    他们的各个部落也想联合起来

    汉朝靠当地郡县的力量

    根本就没法阻止人家

    就这样

    羌人势力越来越大

    匈奴和羌人联合的欲望是越来越强烈

    汉朝是一次又一次的派兵想压制羌人的动作

    可每次都是损兵折将未见成效

    这转眼间就到了汉宣帝执政了

    为了安抚西羌

    汉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羌族

    羌族人比较实在

    先零部落的酋长就向使者表示

    我们其实也想和汉人好好相处

    只是这些年啊

    我们这里的水草是越来越差了

    我想想向北渡过湟水

    去你们汉人不种田的地方放牧

    这义渠安国也做不了主啊

    也没敢应承下来

    就回来原话禀报了汉宣帝

    汉宣帝就这个事情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熟悉羌人的赵充国上书了

    他认为

    羌人提出的要求

    作为汉使没有当面拒绝

    这就是失职

    因为羌人看你没有回绝

    就可以当做你代表汉朝同意了

    以后的麻烦肯定少不了

    赵充国分析的很对

    从那以后

    羌人就把自己提的要求当成了依据

    他们擅自渡过了湟水

    去北边放牧

    公元前63年

    在先零部落的牵头下

    先零部落的酋长和其他二百多个羌族的部落酋长

    达成了放下仇恨交还人质的共识

    他们签订了攻守盟约

    要一起去汉朝地盘干一票大的

    这可是大事

    借于之前赵充国的远见

    汉宣帝这次主动征求了他的意见

    赵充国指出

    羌人为患

    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以前他们各个部落之间互相厮杀

    还是比较容易控制滴

    现在他们停止内部争斗共同反汉

    我们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还有就是

    羌族和匈奴早就眉来眼去了

    现在羌族有动手的打算

    要防备他们哥俩联手啊

    最后嘛

    除了羌族和匈奴

    西边那块人还是不少的

    也要防备羌人联合其他种族的兄弟啊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应该对他们给予足够的关注

    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免得出了事情自己措手不及

    一个多月以后

    小月氏部落的羌人果然派人去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