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到消息,边防军立刻加快了行军速度,争取在敌人到达边陲小镇之前赶到那里。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个有趣的故事,曾经为了边疆的道路问题,国王和他的军务大臣还争论得面红耳赤。

    “我亲爱的弟弟,你怎么可以如此自私。为什么不给他们修路?为什么不让那些贫困的农民、蛮族脱贫致富,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盖拉斯明显激动不已。

    欧昂诺斯非常冷静地回答:

    “我亲爱的王兄,我尊敬的陛下。我是马其顿的将军,我需要对我的军队负责,同时对我国百姓负责!边疆道路状况差一点,对我们来说不太方便,对外来入侵者就更麻烦了。这就是我需要的!”

    然而此刻却证明了务实主义者的好处。欧昂诺斯等于是变相地拯救了杜尔西斯全村的百姓。

    马其顿边防军快速行军,国内的石板路畅通易行,而入侵者走的却是泥泞道路。边防军行军速度是日耳曼军队的两倍。最终敌军还没把村落围严实,马其顿援军已经在城外叫阵。

    西线南边,高卢人也随后发起了进攻。早已驻扎在达尔马提亚边境的高卢军队收到命令后,毅然踏入伊庇鲁斯境内。从这里,高卢正式向马其顿宣战。

    高卢将军波尔吉奥斯统领的数万大军,分两路进攻马其顿边疆城市。他自己亲自带领一路兵马直扑阿波罗尼亚。

    (本章完)
………………………………

第81章 计(上)

    孙圣人的兵法讲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意即,战斗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在指挥部里计划测算得胜面的大小,经过较为客观地计算对比后,预计可以胜利,赢面就大;预计不一定取胜或势均力敌,则赢面小。所以说,“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其中的计就在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日耳曼—高卢战争,究其实质是马其顿与罗马斗争的延续。希腊爱琴海文明碰撞上了罗马拉丁文明,强者相遇棋逢对手。绝对是又一场激烈的全面斗争,所谓全面,智也,勇也。罗马人机敏诚挚,马其顿人智慧勇武。罗马召集盟友,调配有方;马其顿人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哪里。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临危不乱。

    高卢与日耳曼原本是蛮族国家,无论是其军事力量,还是作战理念都要落后于马其顿。不过如今有了罗马人在幕后做支持与协调,再加上其优异的情报刺探能力,一下把日耳曼和高卢整合成冷酷的战争机器。

    另外,西欧的蛮族联盟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兵力众多。这在兵势军形上称之为军事实力。兵多将广,则可以调动的筹码多,且经得起消耗。善用兵者,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如果兵员充足的一方可以做到治众如治寡,斗众如斗寡。那么统领兵马就多多益善了。

    在冷兵器时代,两军对阵。最讲究气势压人,让自己一方看起来凶猛且人数众多是很有利的。对方要想取胜,只有克服内心的恐惧,然后靠真本事了。

    这一次,面对如蝗的高卢蛮兵,马其顿人须拿出以一敌十的勇气。如何取胜,关键就在于马其顿人如何利用发挥自身优势。马其顿军队素来讲求质量,无论是武器准备,还是士兵训练,均精益求精。当年亚历山大大帝帅四万马其顿精兵迎击号称百万的波斯大军,其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就是虚实奇正,兵势军形运用得当的结果。

    后马其顿的继承者们必须好好学习体会其中真意,才能把方阵与骑兵发扬光大,赶得上前人的步伐。

    罗马如同失去大部分实体气力的存在,其强大精神却控制了别人的躯体。它积蓄自己的力量只为全力一击。高卢和日耳曼蒙在鼓里,为他人所利用。就好像两个头脑简单,满身肌肉的彪形大汉,只要打架发泄多余精力。

    高卢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原始社会分解阶段,氏族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和牲畜,破产的平民只得依附于氏族强权者。他们的社会极不公平,动荡与压迫,草菅人命,**裸的黑暗场景直逼动物世界。日耳曼的社会状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在那片闭塞的日耳曼尼亚黑森林,他们的进步还要靠高卢和达西亚来带动,发展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不要问这两个国家怎么会有钱纠集得起如此规模庞大的联盟军。氏族贵族有的是如同牲畜一般的奴隶,组成普通级别的蛮兵很廉价。

    没有太多的训练,只有简单的装备。他们的军队更贴近于高等的猛兽群,残忍起来比谁更凶狠;而当恐惧蔓延起来,溃散得比谁都快。纪律这种东西,呵呵,谁在乎呢!蛮族军队的凶猛与脆弱都表现得很极端。

    罗马人才不在乎高卢或者日耳曼的军队和士兵值几个钱,他们在乎的是罗马本土疆域的恢复。要是迦太基人能加入他们的阵营,就好了,有强大海军的协助,收回失地就会更加容易。他们的尝试并未得到积极回应。迦太基人不予理会,这些笑容满面的商人有自己的通盘打算。

    退一步说,倘若迦太基人真的介入进来,把强大舰队开进亚得里亚海。马其顿本土与罗马的海上运输一定会遭到重大影响。罗马之王撑得住么?

    安提戈诺斯去世后,阿洛尤斯就成了拉丁罗马的主宰。能代表马其顿王权统治这片罗马土地的人,目前来说非阿洛尤斯莫属。在罗马,他的个人影响力和感召力很大,罗马人民都愿意臣服于他,阿洛尤斯是名副其实的罗马之王。这其中的原因除了他征服者的身份以及人格魅力之外,更多的是阿洛尤斯兢兢业业辛劳工作缘故。

    阿洛尤斯秉承先王的遗志,安抚新民。他来到罗马后,并不急于贬斥当地文化而独尊希腊文化。而是遵从罗马的文化风俗,积极发现异国文化优点,学习吸收其中的精华。

    他曾还不隐晦地说:“我发现现在的罗马文化有很多地方要比希腊文化先进,我们需要兼并融合,以追求更高深的真理。”单这一点,就在初期得到不少当地人的认可与赞许。在这方面他的妻子维纳斯帮了他不少忙。

    接着阿洛尤斯延续了良好的选拔制度,那就是不问出身,不拘泥于形式,只求才德的原则。也就是说,罗马人不仅有着同等社会地位,马其顿会选拔有德能的人授予他们官职,激励百姓努力争取向上。

    眼看当地百姓安居乐业,重建家园。为了弥补以前的战争创伤,阿洛尤斯颁布新政。罗马各地区轮流施行一年期的无赋敛令,即轮到的地区这一年内会被****免去关口市场赋税,开放山泽之禁。从此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新政五年,拉丁罗马超越了本土统治时期的经济水平。人民富足,生活过得幸福安康。

    盖拉斯宣扬得“愿烟火人间,太平美满。”的生活标准,在罗马是执行的最好的。

    物质生活改善得到,通过共同行动建立集体思想,在王国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凝聚力。阿洛尤斯相继有出台了三五政令,把人们组织起来进行公共事务建设。而罗马的人民热情高涨,都积极踊跃的参加其中。在共同事业中,可以挑选出组织管理型人才,也可以分出贤与不贤的人各有等差。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则不方圆,这些话语是传世经典,道理至深。

    (本章完)
………………………………

第82章 计 (下)

    马其顿法令带有明显的军队色彩,相对严厉但极为有效。用法律来治理当地人,百姓就不存有侥幸心理。阿洛尤斯在这一点狠下功夫,他几乎是一来到罗马执政官邸,就找人把用希腊文写成的马其顿法令翻译成拉丁文。他让各地官吏经常在公众场合宣讲新发,要求**官员大声清晰地给罗马人民讲清法令。

    这样人民都会知法守法,绝大多数都会成为优良公民。而官吏通过这样耐心地讲解,自己也会更加明晰王国的法令。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维护者,他们必须自正其身,严格守法。

    是凡以法律治理国家,上至权臣下至平民有罪必罚,不可姑息。马其顿严厉的法与刑,诠释了法律的威力,阿洛尤斯对违法者是出了名的严苛,国家法令得到坚决执行。罗马百姓懂得刑罚律令的残酷而不敢触犯,心理对马其顿法产生了敬畏。国家没有盗贼,奸诈虚伪之心不生,****无邪念。这正是民知法、懂法、守法的一种良性循环,人心向善。

    稳定富强的大国轮廓已呈现在眼前。这里只做一个理论假设,一万中的万一,马其顿本土如果发生了什么变故,阿洛尤斯的罗马王国甚至直接可以与之抗衡。先进的社会,发达的技术,人口众多兵源充足。而它巨额的经济量,如果算上富庶的西西里,可以占到马其顿王国税收的将近一半!好了,这个假命题到此为止。阿洛尤斯忠于马其顿,他的长子波达雷里奥斯还在萨洛尼卡担任禁卫军指挥官。

    下面说到另一个可能的情况,那就是态度暧昧的迦太基一旦向马其顿宣战。那么封锁亚得里亚海,进攻西西里岛,是其最佳的战略选择。但是马其顿罗马王国完全可以与之对抗,并且一边防备北方意大利罗马的威胁。阿洛尤斯总是自信满满,他不需要本土补充什么过来。在亚平宁半岛上,过得丰衣足食金银有余,从那些最先进的发达城市里,直接带出来马其顿重骑兵,方阵,弓箭手,攻城炮这样的高级别部队,将军正想试一试兵锋。

    自身条件优良,又经阿洛尤斯的整合,拉丁罗马早已可以成为一方强国。何以见得?以罗马当作一个国家,若号令传下,百姓必应声集结而上合君意,齐心一致,上下同心同德,民无异心,这样就可以据国防守或出兵征战。罗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潜质。

    管理罗马十年来,阿洛尤斯:颁布法令严守律法;上传下达,可以做到号令畅通下面官员坚决执行;作为罗马执政官,他懂得爱惜百姓,顺应民意;懂得时令节气,遵循自然规律;执法公正,赏罚得当;明确等级制度,举贤祛奸,所以身份不能僭越,贵贱有区别;整个社会推崇善良,而厌弃邪恶。

    正因为他勤勉播种希望与善果,付出终得回报。所以他的臣民会:响应号召,服从执行;争相劝勉,团结一致;召之应战,令之务农,民皆听命;受赏不戴德,受罚不含怨;贵贱有别,贤不宵衰也;衣备不相纶,贵贱等也。

    国家进步到这一步,国力就十分强盛,据国防守定不可拔也。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试探揣摩敌人是否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处于北意大利的尤利乌斯罗马家族也在刺探南方的情报。他们多少了解到这边的情况,盲目进攻稳固防线是不对的,但是就此拖下去,阿洛尤斯在拉丁地区以南的统治只会更加巩固,成为极强大的新“罗马王国”。所以天性好赌的罗慕路斯之后代,决定就此放手一搏。此时不上,更待何时!

    现在南北罗马对峙,力量大致相当。北方,恢复后的尤利乌斯家族拥有五座城池,在阿尔卑斯山以南,围绕着卢比孔河呈五边环形坐落,互为依托。防御态势极为良好。南方,以罗马城周边的拉丁平原为界,守住拉丁和坎帕尼亚就是两道关隘,就等于扼住了狭长亚平宁半岛的咽喉要道。只要控下关口,稳住防线,南方四城十分安全。

    北方的蛮族,高卢和日耳曼,其内部的情况就不用再提。他们的任务是进攻马其顿在东欧的城市,以威胁马其顿本土。应对这边敌人的是阿布里亚斯所部第六军团,和欧昂诺斯的亲兵第七军团。其中第六军团一直驻扎在布达佩斯,目的就是盯着高卢人的动向。当高卢军队大批出现在达尔马提亚时,第六军团移动到潘诺尼亚和伊利里亚交界处的河流边。在伊利里亚河东安营扎寨。他们的任务艰巨,要兼顾布达佩斯的安全,还有拖延开往伊庇鲁斯的敌军。

    达马索斯的爱琴海军团由东地中海舰队护送,正在迅速赶往阿波罗尼亚方向增援。欧昂诺斯一骑快马加鞭,随从有六十名卫队骑兵,赶往杜尔西斯。波隆和阿特米欧斯已经带着第七军团火速赶到那里,正在解围。

    以前去穿过原始密林,征讨亚马逊女战士的那支部队也成功制服当地蛮勇,顺利撤出来,一直在西徐亚进行整编驻扎。如今,梅蒙带着这支部队开拔西进,还收编了一部分来自加泰防卫辅助团的部队,去和老上司欧昂诺斯回合。

    这样一来,马其顿在东欧地区,初步集合了四支军团。由第六军团和爱琴海军团负责对付高卢,由第七军团和梅蒙带领的混编团共同对付日耳曼。由于这次日耳曼―高卢联盟军发动突袭,马其顿方面处于紧急应对状态,为满足快速行军的需要,所以前往西线的军团全都未带重型石弩。

    这个决定是经过考虑的,就算打反攻夺取蛮族城市,也用不上石弩。他们的城邑无一列外的都只要木质城墙,栅栏,有的部落连防御墙都没有。因而没有太大带重型攻城器的必要,反倒影响了整个军团的机动性。

    日耳曼―高卢战争爆发。

    (本章完)
………………………………

第83章 天生战士

    最先试图包围杜尔西斯村的日耳曼军队原来只是其一小部分先头部队,他们见马其顿大军赶来,立刻解除包围圈,退兵三十里,等待主力。侦查兵探明了这股部队,有三个长枪方阵,一个蛮族佣兵方阵,两个轻骑兵中队,将领为西吉莫,部队总数不过700人。波隆决定跟进追击。

    西吉莫感到马其顿的部队实力很强,他又继续撤退,并且请示头领如何应对。哥特部落头领发觉自己遇到的情况与日耳曼首领给的信息不一样,便认为自己遭到背叛。他下令取消偷袭计划,带着部队退守哥特城。

    波隆这边因大将军欧昂诺斯还未来到军中,正在犹豫是否要继续追击,直接进入日耳曼领地。有消息报:后方粮草运输队遭到了土匪叛军的袭击,他们不仅夺走物资,还阻断了后勤补给线路。波隆听闻气急败坏,他本来正烦带兵出来没打着一个敌人,这下有发泄处了。

    他带领第七军团返回格皮德的干道上,去事发地点寻找叛军。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这些强盗,算是一伙规模较大的叛军,很有可能是以前达西亚兵败逃散的军队残余。

    耀武扬威的叛军这一回面对马其顿正规军团,明显不敌,但是他们无处可逃了。由于力量悬殊,战斗很快就结束了。第七军团的弓箭部队配合神机营,第一轮远程打击就已经把对方搞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了,近战部队直接把敌人的防线突破,少量幸存者趁机逃跑。骑兵部队追上去,彻底将其消灭掉。

    波隆找回了被夺走的物资,领兵驻扎到格皮德与哥特边境,等待欧昂诺斯和梅蒙的到来。虽然是场小战斗,但士兵们十分享受在战场上战斗的感觉,仿佛那就是他们的本能。尤其是那些资深老兵,十年来的平静,根本无法抑制他们心中的火焰。他们天生就是战士。

    话分两头,南边的高卢人面对阿布里亚斯一个军团,有着很大的兵力优势与主动权。而第六军团承担着同时兼顾潘诺尼亚和伊庇鲁斯安全的重任。波尔吉奥斯了解到阿布里亚斯及第六军团的情况后,兵分两路,他自己指挥一路人马直取阿波罗尼亚,另一路军队交给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指挥,他们意欲进入伊庇鲁斯山口深入偷袭拉里萨。波尔吉奥斯特意为难阿布里亚斯,还联络了另外一路大军共同行动,由沃特科里克带领的山外高卢军,攻取空虚的布达佩斯。

    三路大军同时侵入巴尔干西北部地区,马其顿要如何应对?身在萨洛尼卡(盖拉斯登基后,都城塞萨洛尼卡就更名为萨洛尼卡)王宫的盖拉斯得知西线情况后,十分不安。他担心二儿子阿布里亚斯的安全,曾几度想要亲自代替阿布里亚斯做前线抵抗。然而这位肥胖的国王已经快要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了,即使骑着马,马儿也跑不快呀!多年来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使得盖拉斯已不适合军旅戎马了。身边的人吉利劝阻,他自己只是叹息。

    波达雷里奥斯请求出战,盖拉斯坚决不同意。当时欧昂诺斯要去西北前线指挥作战时,盖拉斯也是再三挽留,但欧昂诺斯主意很正,他表示第七军团需要他,他一生唯一所向往的就是驰骋疆场。国王也只好随他意了。

    阿布里亚斯一人带领一个军团,撑起了绵长西线广阔的中南部分,确实压力很大。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战争,他面对着高卢的重兵压境,时刻都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盖拉斯身边又找不出合适的将领担此重任,只好尽快招募整编新的部队,给前线输送血液。保证阿布里亚斯有足够的物资和兵员补充。

    此时,沃特科里克还没有行动,他隐藏了自己的意图。山外高卢军队只是隐蔽在诺里库姆的树林里,等待发动袭击的时机。阿布里亚斯当然不知这些情报,他只知波尔吉奥斯兵分两路进犯马其顿南部边疆。高卢人入侵早有预谋,他们集结了大量部队在西线。对阿布里亚斯来说,这次高卢军队本来就有数量优势,分兵抗击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说阿布里亚斯只能去迎击一方。现在敌军正在快速行军,已经进入到马其顿领土内。波尔吉奥斯军意图进攻阿波罗尼亚,随后沿线直下,色蒙,雅典,科林斯乃至整个希腊半岛都将有危险。马其顿国内城中的卫戍部队及治安兵根本承受不了高卢大军的进攻。而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军一旦袭取山城拉里萨得手,高卢人直接就威胁到了马其顿首都的安全。后果严重不堪设想。

    阿布里亚斯一边行军一边在脑海里浮现这些概念、假设,且留给他考虑时间并不多。两利相衡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

    “必须保证萨洛尼卡的安全!”他果断决定去拦截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的军队。

    在伊庇鲁斯山口,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的部队正洋洋得意地进入色萨利地区,忽然听闻身后有大部队追来。正是第六军团。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知道袭击计划已暴露,现在只有应战了。于是他命部队掉转过来,准备战斗。

    阿布里亚斯定睛一看,高卢军队人数不少,不过双方大体相当。大多为步兵一线列阵排开,各个阵列拉得很长。二线布置了一些标枪手,骑兵分在两翼各一个中队,将军在阵后正中。

    阿布里亚斯也相应把方阵拉长一字排开,不让对方包到己方阵线两翼外。然后轻骑兵各两个中队摆在两翼,自己决定帮助左翼骑兵做突破。他看到对面步兵多为轻装短枪兵,是蛮族部队的很普遍的一个兵种。其主要作用是可以防骑兵,拖住骑兵,短枪又赋予了他们一定的近战能力来对付步兵。看似作用挺多,但各项能力都较弱。其他步兵就是高卢武士了,他们手拿宽厚的剑,在步兵对战中劈砍能力还可以。但是高卢的骑兵就差多了,是些光着膀子自以为是的小贵族。

    马其顿的方阵长枪兵要优于高卢步兵,另外还有弓箭手和骑兵的优势。

    (本章完)
………………………………

第84章 海上援兵

    第六军团按战斗序列摆好队形,阿布里亚斯随即下令,开始进攻。

    弓箭手和标枪兵先行出击,用弓矢武器进行一波压制。高卢人举起盾牌防护,他们无法自由行动,时有中箭倒地者。柯基杜努斯·尼姆苏斯很不满意,派出二线的标枪手前去反击。双方标枪阵互相投掷,马其顿指挥官下令,所有弓箭手都一齐射向高卢的投掷手。这一下对方标枪步兵被压住,死伤过半才后撤。

    阿布里亚斯下令,全线进攻。马其顿步兵以严密的枪阵逼上了高卢步兵防线,方阵指挥官协调着各联队之间的步调和间距。高卢步兵爆发出吼声,不愿被这边的超长抢压着打,他们选择了主动冲上来。

    方阵长枪兵并不太费力就捅倒了一批扑上来的人,接着趁势前进,试图用方阵整体冲击力打击其防线。步兵陷入了激战。马其顿骑兵开始做尝试突破,有着兵力优势的骑兵部队分左右直接绕过步兵线,去追杀高卢骑兵。高卢人多年来作战,从来都是依靠步兵取胜的,骑兵只是辅助。面对如此强大的骑兵冲锋,他们显得毫无经验,直接冲上去接战补位。

    阿布里亚斯带着骑兵轻松地收拾了高卢骑兵,接着左右翼的骑兵向中间汇合。从两边夹击高卢将军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的卫队,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的抵抗显得苍白。骑兵解决掉可吉杜努斯·尼姆苏斯后,敌方步兵也大败而逃。

    第六军团在西线首战告捷!

    他们兴高采烈地收拾战场,阿布里亚斯也觉得轻松一些。这时,有一记轻骑飞奔而来。只见那人面色匆忙,气喘吁吁,但还是疾马来到将军面前。他翻身下马,便报:

    “报告将军!十万火急!布达佩斯方面前哨探得,有一支高卢军队从萨尔茨堡出发,向布达佩斯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