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双方又相持了一年。其间,马其顿取得个别方向的突进。这个地区的战略位置特别重要,是日耳曼著名的黑森林,阿格里狄古马特。盖拉斯亲帅大军杀败日耳曼三路大军,夺取美因茨。国王为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已经准备多时。达马索斯的部队此前果断攻占萨尔茨堡突出部,为无敌军团提供了必要的依托。
盖拉斯把波达雷里奥斯送回萨洛尼卡后,就带领大军来到布达佩斯进行整顿。在这里国王曾获得从罗马运送来到一批骑兵,他们囤积了更多的军粮就发往萨尔茨堡,为进攻行动准备。当无敌军团来到萨尔茨堡,与爱琴海军团汇合时,遭遇日耳曼军队来犯,两军携手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因而行动时间又推迟了。
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血战,马其顿终于打败来自西日耳曼的联军。这日,国王盖拉斯和亲王达马索斯正在帐中聊天休息,已多日无音信的资深间谍阿戴莫・萨图克回来了。
他报告说,日耳曼人又在美因茨附近聚集起一支大军,要往潘诺尼亚去偷袭马其顿中路大军的后方。敌军是由日耳曼中部和西部的部落蛮兵组成,分为三股部队。
一股为弗尔卡里斯所率领,来自上日耳曼;一股由巴德洛加领头,来自下日耳曼;还有一队是美因茨城中的部队,主将是瓦里亚。总兵力相当于马其顿的一个半满编军团的人数。虽然其兵分三路,但相互之间有较好的协调配合。
“看来这次日耳曼人下了狠心,才坚持发动了三个月的攻势,现在不计损失又拼上一个军团。”
“嗯,他们在偌大的中欧平原突破不了我们的防线,就改变策略想突袭绕到后方寻找战机。我们不能放他们这支军队过去,王兄!让我带着爱琴海军团去主动出击,在他们的黑森林中击溃日耳曼军队。”
“还是让寡人出战,我无敌军团拥有更好的骑兵,适合打进攻。巨型石弩和克里特弓箭手,可以有效对付成群的日耳曼长枪兵。
你军团里大都为希腊步兵,更适合防御。你们还驻守萨尔茨堡这个要地。”
“是!
以军事实力来看,王兄此去定能战胜那部落联军,之后一鼓作气拿下美因茨。日耳曼中部城市美因茨,绝对是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日耳曼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心,而且是一座重要城市,蛮族人手中发展最先进的城市之一。城内有充足物资和设施,我们夺取它就相当于在这一带获得一剂大补药。军事和经济意义重大。”
这正是: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形成以战养战的态势,马其顿军队就不再那么依赖国内的补给,也就一定程度摆脱了远道运输的限制。军队行动不再受困于国内紧急状况。
盖拉斯用兵喜欢讲求稳,全军进退。整个部队协调性强,庞大却能够首尾呼应。譬如常山率然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兵贵神速,无敌军团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快速行军通过黑森林,来到一片开阔地带。这地带东高西低,四周都有树林。中间平坦宽阔,适合面对面打对垒战。盖拉斯看中了这片战场,于是让大军一战斗队列排开,然后原地休息。他派出侦查兵打探敌情,寻找敌人主力。
日耳曼军队不想敌人到来如此之快,真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本来是他们准备发动奇袭的,怎么现在成了敌人发动袭击。但不管怎样收到消息他们立刻前往迎战马其顿人。
日耳曼将军瓦里亚临近战场后,开始布局。他想让马其顿人主动进攻,然后分散开的其他两路部队会从两侧包抄夹击。利用森林的掩护效果,打对手一个猝不及防。可是瓦里亚的如意算盘落空,盖拉斯是个非常稳重有耐心的老将,他可不会让敌人牵着鼻子走。
僵持了大半天,瓦里西终于按捺不住通知其他两路部队一起去寻找敌人打个痛快。无敌军团等了许久,好不容易等到日耳曼军队钻出树林露面了。
这时,国王才下令马其顿军队全军向前挺进。
(本章完)
………………………………
第102章 异国良药
幽灵军团纪律非常严明,国王下令步兵前进三十步,没有一个方阵多走一步的。这时,日耳曼的又一路部队从另一边出现。盖拉斯就让部队停止前进,令工程兵把巨型石弩推到阵前,工程兵准备弹药。他还没有做任何动作,直到第三路敌军从树林里现身,马其顿军队仍然在观望以待最佳作战时机。
在他看来,军队作战也要讲体面,敌人还没有集结完毕就进攻,趁人之危是一件不名誉的事情。盖拉斯自幼就有军事天分,只是生性宽厚不愿与人争。当部下建议他领先出击,强打一路敌军时,他正义凛然地对将士们宣称打仗要光明正大。其实他早就胸有成竹:其一,先行打击会暴露侧面给另外两路敌人;其二,他手中的实力绝对要强于敌兵。
等日耳曼军队完成集合,摆好队形。国王才下令投弹,巨大的弹丸涂着油燃烧着砸向日耳曼军队,他们的士兵被吓住了,不敢前进。随着石弩抛射出火弹,战斗开始。
把石弩和弓箭步兵排在阵前,就是为了让他们最大效率地打击敌人,又不会误伤友军。
石弩不能够百发百中,不过仍有百分之六十的命中率。一颗弹丸就能成片杀伤敌军。石弩弹药打完,克里特弓箭手上前射击。
两军还未接战,马其顿远程部队就削弱日耳曼近三分之一,同时造成敌军慌乱。战斗并没有持续太久,马其顿的幽灵军团获得压倒性优势。在稍后的短兵相接中,拥有成熟战术、装备精良的长枪方阵以及凶猛的重装骑兵,让无敌军团压倒日耳曼的部落蛮兵。大肆将其击破,消灭。
结果黑森林之战,马其顿军队彻底打败日耳曼三路大军斩获两名敌将。只有敌将瓦里亚和少量残兵逃回城中。盖拉斯趁胜追击,直逼美因茨。
美因茨城内守将就是阿格里狄古马特部落的酋长塞西萨克,他把主力交给瓦里亚。现在瓦里亚只身逃回,军队溃败,身边只有少数幸存者。酋长大怒,要斩瓦里亚。结果马其顿军队已经打到城外,就留他戴罪立功。可城中守军根本不敌盖拉斯的幽灵军团,抵抗也是徒劳的。
围城三天之后,马其顿军队备好充足的弹药和弓箭标枪。发动了暴风雨般的攻势,六个小时占领美因茨城。
盖拉斯的精锐军团控制了阿格里狄古马特后,东边属于日耳曼部落的波海姆已陷入马其顿势力的包围中。失去希望的洛沃西采城军民已无心再做抵抗,波海姆的日耳曼人干脆直接向马其顿主动投诚。作为北线统领的欧昂诺斯接受了他们的投降,下令解散当地所有武装,并予以优厚的安抚政策。
以上阿格里狄古马特及波海姆两个行省,是战争相持中,马其顿一方取得的进展。虽然攻下的城池不多,但是意义重大。将马其顿西线分隔开的各个据点连成一大片整体。
之后就又陷入了沉寂,中小型战斗在前线各处不断上演。马其顿战事久拖不决,战争进入旷日持久的常态,王国内外消耗令人担忧。关键是国内瘟疫阻碍了社会生活,经济情况急转直下。各地瘟疫灾荒时有发生,传染病反复发作。公元前244年,马其顿王国内再次瘟疫大爆发,疫情波及六个省份:色萨利、伊庇鲁斯、科林斯城、加泰、泰里斯、波罗里森。饥荒再起,经济凋敝。阿布里亚斯一夜之间白了头。
偏偏此时,不列颠人与高卢人停止战争,达成停战协议。高卢人可以集中力量对付马其顿了,这又增加了马其顿西线在南方的压力。这一停战协议,相信其中少不了罗马人与迦太基人的斡旋。事已至此,马其顿王国的处境越来越难。国王并不担心马其顿会在军事上失利,但是他十分担心马其顿王国会因经济惨淡而崩溃。他最近心事重重,苦闷不堪。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时候最艰难的阶段,往往也就到了转折点,苦尽甘来。
阿布里亚斯感觉自己有点失职,他没有控制好国内疫情。也因此心里苦闷。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久久想不出良策。忽然他想起来侄子对他的建议,彻底封锁和东方医术。
他眼前一亮,自言自语:“对!彻底封锁,不能再手软了。”
摄政王颁布了强硬措施,命令军队将六个瘟疫横行的重要城市封锁起来,任何出城者,如果没有手令那就相视其为瘟疫传播者,立斩无赦。城内卫生部队会定期经常焚烧病死者尸体再掩埋。阿布里亚斯心里此刻非常清楚,再也不能扩大感染面积,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并铲除瘟疫恶魔。几年来,这个恶魔已经夺取马其顿人千千万万条生命。
另一方面,阿布里亚斯派出多名使节前往小亚,询问盟国是否有良药治病。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塞琉古、希腊以及本都对这种传染病同样都无药可医。不过有一名塞琉古的宫廷御医对此有所了解,他知道埃及人可能有药方。但塞琉古国王没有告诉盟友马其顿人,因为他不想让马其顿与埃及有什么联系。阿布里亚斯甚至派了外交官去找亚美尼亚人帮忙,可他们不曾听说如此病症。
马其顿人终于承受不了传染病的折磨,四处求医。这一消息传到埃及那里,他们马上行动起来。埃及人是等待多年,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以前马其顿为了政治目的极度限制与埃及的贸易,现在他们手里有一块可以打开马其顿贸易大门的敲门砖。埃及的贸易萎缩困境也将得到改善,这一次的交流对两国来说是互惠互利的。
就在马其顿人心灰意冷时,埃及外交官主动来到萨洛尼卡王宫,求见阿布里亚斯摄政王。他说,埃及曾经有过这种瘟疫,后来一位来自东方神医用一种良药解救了天下苍生,治好了这种疾病,被尊称为医圣。马其顿人的朋友埃及人至今仍保留了这种良药。当然条件也很明确,必须全面放开对埃及的商贸政策。其实大家是互惠的。
阿布里亚斯听到这个喜讯简直乐狂了,他当场就答应了埃及人的提议。他想这下有救了。
再说他已经实施的彻底封锁政策立竿见影,六省疫情很快得到控制。再加上士兵执行严格,卫生队尽职尽责不怕脏累,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清理城市,瘟疫感染率降低。当埃及人的第一批草药运到,用在离首都最近的拉里萨城内,那里的病情好转的速度令人吃惊。真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很多普通感染者吃了这种药,很快就好,而这种植物的绿叶就有预防免疫的作用。拉里萨城很快就转变成正常城市,多年来受病魔折磨、威胁的人们又一次走上街道,漏出久违的笑容。
真乃异国良药,马其顿尝到甜头,加大药物购买量。埃及人信守诺言,把货物如期运到。而且他们要的价钱也很公道,充分展示其诚意。逐渐地,双方恢复贸易权,各种商品交易全面开放了。货物流通起来,市场繁忙起来。两国彼此促进了各自经济的发展,都从中获益。
马其顿大地回春,笑容阳光与生机。王国得救了。人们来到广场欢歌起舞来庆祝。
(本章完)
………………………………
第103章 蓄势待发
阿布里亚斯收到受疫各地频频送来的捷报,默默留下幸福的眼泪,这其中夹杂着他悲喜交加的感受。没有人可以笑他,男人的眼泪。
他做摄政王这期间,一人曾经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局势不定,心乱如麻。尤其是第二次瘟疫大爆发,不列颠改变外交态度,导致高卢增兵南边。阿布里亚斯感到心力交瘁,一夜间多了几根白发。因为他现在负责协调全局,对在外打仗的亲人们负有直接责任。
被逼到墙角,阿布里亚斯终于下狠心实施彻底封锁策略。政策开始实施的那几天,他甚至闭眼就仿佛看到那些灾民哭嚎着要离开地狱般的感染城市。又有几人能体会他当时的心境,于心不忍却又无奈到了麻木的地步。有时候想借酒浇愁仍躲不开良心的谴责,多亏有妻子莫帕迪亚贴心陪伴,才让他心里有片刻安宁。
阿布里亚斯确实太不易了,在他当政时期,亲耳所闻同胞们因疾病大片死去,亲眼所见国库被耗去大半,经济一蹶不振。目睹着王国在风雨飘摇中摇摆不定。
此刻,在这个幸福时刻,他十分感谢贤妻莫帕迪亚一直以来在他身边鼓励他,安抚他。阿布里亚斯没有像哥哥那样轰烈浪漫的爱情,可家庭生活同样幸福美满。这给了他充足的动力,鼓舞着他坚持再坚持,硬生生的挨到最终胜利。
完全封锁和东方医术,双管齐下,都起到决定性作用。彻底将这场历时三年的瘟疫灾害祛除,马其顿人不再被传染病所困扰。阿布里亚斯成为王国元老级功臣,阿洛尤斯向国王提议封弟弟为功勋英雄。阿布里亚斯理应受此殊荣,可他心里却十分佩服小侄子波达雷里奥斯,他的每一项建议都帮助自己度过难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令他对这个毛头小子刮目相看,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安静极了。原来他是大智慧者。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波达雷里奥斯的眼神会那么深邃,为什么他的表情总是那么冷漠傲慢。因为他在洞穿一切,无所不知。国王的眼光真是一点没错。他会把马其顿带入******。
马其顿王国也随即处于国力恢复中,它再次焕发活力。公民们不再诟病朝廷税收和政策的弊端,而是带着感恩的心去迎接每一天。对他们来说能活着真好,感恩众神让他们再次接触到美好的阳光雨露。国家运输系统再度畅通无阻,高效运转起来。前线军队渐渐恢复气力。
要说王国的经济形势得以快速反弹回升,一方面是其自身有着雄厚的家底,另一方面埃及人功不可没。在马其顿遭遇瘟疫后经济衰落,疲软不堪。后来与埃及的全面贸易拉动国内各行各业的迅速回暖,双边贸易成为重要经济发展推动力。
马其顿是欧陆强国,埃及是东方霸主,两大国之间相距较远,贸易对双方来说十分的有利可图。它完全可以影响到国家财政税入的多少。不难发现,马其顿借此正实现着快速恢复国力,埃及利用与西方的贸易是自己的国家财富陡增。最起码就经济范畴来说,互通贸易权对两边都有利。不过,一考虑到政治军事因素,就麻烦了。
在东方,自从三国结成泛希腊化同盟后,东方世界的力量发生了转变。本都王国也靠过来,本都国王更是费尽心机拉拢塞琉古,最终两国达成了非常友好的和解协议。按协议,对抗埃及其间,两国将一直保持善意的中立,并且有提前约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彼此领土上军事通行。
小亚国家无疑形成了军事集团对抗埃及,埃及凭借本身雄厚的国力与之针锋相对。东方的战事从未停歇,双方互相拼低消耗。埃及一家独大,身边就缺乏贸易伙伴。所以它需要更多增加财富的渠道,与马其顿的合作,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马其顿加入泛希腊化同盟这是事实,他们到目前为止在亚洲没有实际利益也是事实。实际上,马其顿与小亚集团是政治经济同盟,信息共享的友好邦邻。并非军事同盟。所以与埃及人做生意有利,那么就可为之。
这当然引起了东方盟友的不满,他们埋怨马其顿人私通敌阵,不管友军的死活,自己却大发横财。直爽的希腊人向马其顿人抱怨连连,抗议不断;本都是敢怒不敢言,他们还要依赖马其顿进行贸易;塞琉古则保持克制,极为有限度的对欧洲盟友表示抗议。随着时间增加,东方国家愈发感到来自埃及增强的军事压力,他们就更加对马其顿不满。
泛希腊同盟阵营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马其顿与盟友们的关系一度降到冰点。撕破盟约只在一指之力,塞琉古国王担心嫁过去的公主,更担心失去这个强大靠山,不敢过激行事。还在努力维系同盟。
马其顿插手东方事务也是一个大局考虑,全盘棋中另一端设下的的伏笔。马其顿的本意并非帮助本都,也不会帮埃及。更不希望有一方吞并另一方。这一点是在马其顿东方政策的考虑因素范围内的。
当见到本都在塞琉古和希腊的助力下,对埃及形成咄咄逼人的态势时。阿布里亚斯就决定,对埃及从药物进口扩大到全面贸易。而不单单是感谢埃及人带来了治病良方做的回报。
结怨容易解怨难,阿布里亚斯知道也不能太让盟友们寒心。他正式向东方盟国宣布:
“马其顿瘟疫流行三年之久,土地荒凉,市场萧条。现在正是恢复经济,恢复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暂且借助埃及人的财路助跑一段,一旦马其顿经济冲上跑道就立刻终止与埃及人的任何来往。”
东方各国仍有不满,可也只得接受现状。姑且用马其顿人的许诺做个心理安慰。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与恢复,马其顿军队已经蓄势待发。
(本章完)
………………………………
第104章 锐不可当
马其顿的士兵与蛮族士兵经历了很多场战斗,发现他们的对手打仗更像是在打猎或集体血腥斗殴,队列作战完全不懂似的。
渐渐的,这些蛮族人也学会了运用技巧打仗。尤其是在日耳曼的森林里,运输队或小股部队经常遭遇埋伏偷袭。身处北欧森林的士兵们一度为此精神紧张。
日耳曼频频使用袭击运输线的战术,因为它初期起到扰乱军心的效果。明明找不到几支像样的敌军部队,却发现敌人无处不在。
当物资日渐减少补给越来越珍贵。欧昂诺斯针对此种状况,特地开展了游击与反游击战。在这一系列斗争中,他那支著名的神机营特战部队大显身手,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那些缠斗不休的日子里,马其顿人忍受着蛮兵的骚扰,却不得大举进攻。在已占领的日耳曼城镇中,当地设施资源落后,生活和军事相关物资补充不上,大部分要靠后方运输。战略因此变得被动消极,撤退又不甘心。
终于,前线的战士们坚持到全面反攻的阶段。军队再次得到充足的源源不断的补充和给养,是时候夺回主动权了。
公元前,243年,夏
在中欧地区,有两路马其顿大军发起凌厉攻势,势如破竹劈砍直下,一起往下日耳曼汇合。
盖拉斯带领第六军团从美因茨出发,打算沿途北上,渡河后径取西北方向的巴达维。那是下日耳曼地区重要城市,西部联盟的中心。欧昂诺斯则领第七军团从哥特出发,快速西进,准备攻占达姆。这标志着马其顿人打进撒克逊部落的地盘。
第六军在多瑙河南岸碰到了日耳曼部落的军队。大战起来。
盖拉斯略略看了一眼敌军兵力,发现对面部队没有骑兵。他知道这场仗很容易取胜,命人打出进攻旗帜。国王因为对自己的长枪阵很有信心,他命令弓箭手不得放箭只在一旁观战,骑兵只负责一会儿追击溃敌。
马其顿方阵兵凭借作战能力的优势果断全线压上,日耳曼方阵步兵也只得硬着头皮对抗。马其顿方阵排列严密进攻威猛,日耳曼长枪兵缺乏纪律和作战技巧,他们交战前已经被这边的阵势吓住了。当然马其顿方阵并非徒有其表,在统一的前进号角声中,士兵们遵守纪律肩并肩齐步走,形成强大的推进力似乎要将敌人压垮似得。
很快马其顿步兵把日耳曼蛮兵打得全线打败。骑兵立刻追上去扩大战果,敌将蘭加迪斯被轻骑兵杀死。马其顿军获得胜利后,盖拉斯重新整队后继续前进,紧接着渡过多瑙河,打掉沿路上零散的蛮兵,已经进入下日耳曼眼看就要到达敌人心脏之地巴达维。
欧昂诺斯带着第七军团大败卡狄边界守军,此后一路锐不可当,两次遭遇战一鼓作气一击制胜。其余的敌人只听说是第七军团就闻风丧胆逃之夭夭。欧昂诺斯的王者之师威风凛凛得就开到达姆城下。于是将城团团围定,让工程兵制作工程械备。造好后即日攻城。
就在士兵们设置路障,制造撞槌,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城北方向出现敌兵。欧昂诺斯立刻下令所有士兵放下手中的工具,拿起武器装备战斗。他一面组织士兵防备城内守军突围,一面派骑兵前去堵截敌人。
原来这是支骑兵卫队,是从博登肖姆过来换防的撒克逊将军欧斯提纳·阿杜亚都卡。掩护这一边步兵侧后翼的马其顿骑兵不是别人,正是日耳曼籍将领西吉莫。他带着自己的卫队和外籍骑兵中队,就是那支欧昂诺斯特令组建的全部由日耳曼人参加的特种骑兵,直接前往迎战敌骑兵。
欧斯提纳·阿杜亚都卡的骑兵力量除了自己的卫队外,还有两队撒克逊轻骑兵。西吉莫更不答话把骑兵分成左右两队向敌人发起冲锋,直接夹击欧斯提纳·阿杜亚都卡的卫队。撒克逊骑兵发现敌人来势汹汹,避让不及只好勉强应战。一阵厮杀,撒克逊轻骑兵起不到什么作用,外籍骑兵猛冲猛杀将敌人击败。欧斯提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