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马其顿征战史-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这里下山,不远就到奥斯卡,塔拉戈南尼斯的省会。守将是西班牙北方首领,塔拉戈尼。”
“我不杀你,还放你回城。”
“要我劝降?”
“正是。”
“国王您信得过我?”
“难道你能有什么花招?以你的聪明的小脑瓜,应该知道我手中的实力,你们任何抵抗都是无效。
我要听你投诚的理由。”
“塔拉戈尼被强令出兵夺取比利牛斯走廊,结果与马其顿人交锋精锐尽损。如今我的兵团不复存在,奥斯卡城中不足两千守军。塔拉戈尼本不服迦太基的管制,我是他的好朋友,会劝他弃暗投明。”
“我只给你一天时间,后天我将率众攻城。”
“喏。”
第二天上午,杜西尼就发来消息说奥斯卡请求投降。阿洛尤斯很高兴,带着部队来到城外。
果然杜西尼和一名将领带着一队人站在城门外恭候,那人应该就是总督塔拉戈尼。奥斯卡城门大开,还有不少百姓跟随在官员后面,参加欢迎仪式。
第二罗马军团的副将军德利乌姆说:
“陛下,小心其中有诈。为了您的安全,末将请先往试探。”
“嗯。”
德利乌姆过去交涉,要求城内所有士兵出城缴械,并且暂时交付马其顿看管。然后要求塔拉戈尼和杜西尼两个人去面见国王。
西班牙人一切照做。塔拉戈尼双手秉承奥斯卡城的簿籍,在杜西尼的陪同下前来拜见国王阿洛尤斯。
塔拉戈尼上前跪拜,
“尊贵的马其顿国王,阿洛尤斯陛下,
卑职谨代表奥斯卡全体臣民向您和马其顿王国臣服。请您宽恕我们的罪过,降给我们仁慈。
伟大的解放者,请帮助我们,给这片淳朴的土地带回光明。”
塔拉戈尼乌拉哇啦地说了一大堆本土话,谁都没听懂。杜西尼才接着为国王用拉丁语翻译过来。
“平身。”国王
获得塔拉戈南尼斯,等于为马其顿进入伊比利亚半岛敞开大门。
阿洛尤斯立即把其余部队陆续调进塔拉戈南尼斯,分别把守山道,河流,并且准备下一步进军计划。
(本章完)
………………………………
第151章 对策
马其顿大军洋洋洒洒,陆续进驻塔拉戈南尼斯。保守估计有二十到三十万的兵力。
阿洛尤斯并不急于马上向伊比利亚半岛内部挺进。他把主力军分成三个方向,驻扎下来先行防御。
西班牙山路拐弯抹角,深山狭道中最容易设埋伏。因此需要谨慎。他一边调集军队,一边四处撒网散布间谍收集情报。
攻伐别国,纠集的兵力越多,获取胜利的可能越大。这本没有错,可凡事有利必有弊。使用大规模军事力量,必然面临两大现实问题。
一个是指挥调度问题,军队庞大就会显得臃肿,有尾大不掉的感觉。往往也容易产生混乱。
另一个就是后勤补给问题,给这么多人提供粮草、武器等等战争必须物品,运输耗费巨大。令人头疼。
兵法:(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说的正是这种情况,何况现在马其顿举国四分之三的重兵压到偏远的西班牙地区。
波达雷里奥斯给国王的信中已经两次提及:
王国财政压力过大;
马其顿国内运输系统濒于崩溃的状态。
阿洛尤斯毕竟是老将,带兵打仗已非三年五载。他依然坚持保守打法。他担心大军进攻受阻或陷入消耗泥潭,那将是灾难性后果。
此外,他还拿不稳迦太基和高卢的态度。是否应该不管不顾对其一并进攻。
不久,从罗马新来的增援也到达。原来是波达雷里奥斯听闻骑兵会战之事,担心国王的安全,特意派来了全新的皇家骑兵。
他建议更新军团配置。在国王亲帅的近卫军中不带轻骑兵,一律改用重装骑兵。目前还做不到全军更换,但将来必为趋势。
因为现在其他国家普遍重视对骑兵的发展,轻骑兵已无法再作为马其顿骑兵部队的主力。只能辅助作战。
波达雷里奥斯只看过战斗过程的简报和双方伤亡对比,就发掘出深层次的关键问题。是位不可多得的军事专家。
西班牙的局势风起云涌,变幻莫测。
马其顿军队进入半岛后,雄据着北部塔拉戈南尼斯。
退居坎特伯雷的高卢人积蓄力量已久。见风使舵的他们趁火打劫,对盟友不宣而战,巧取豪夺南部城市科尔多巴。
盟友的背叛,重创了迦太基属下的西班牙联盟,其只剩下被分隔的东西两部分。
这时,迦太基的处境越显尴尬。
作为文明富裕的先进国家,迦太基没能有效组织起同盟。西欧几大盟邦关系复杂,像高卢和西班牙甚至内部开战。
归根结底,还是迦太基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多年罗马参与同盟时,幕后出谋划策出资出费,必要时挺身而出。
反观这些精明的商人,一直深深藏在后台,还想方设法赚取蛮族国家的利润。既不肯出钱又不出力。
俗话说:“轻财足以聚人,身先足以率人。”以此观察,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迦太基的外围盟友不可靠了。
阿洛尤斯感觉时机成熟。他开了一次简短军事会议,大家各抒己见,大都意见是两路并发,双管齐下。凭借优势兵力一鼓作气,肃清整个西班牙半岛上的敌对势力。国王没有表态。
散会后,他单独找杜西尼谈。
“寡人决定出击,然出则必胜。”
“陛下,卑职以为:
速战速决就要行动果断,出招必杀。西班牙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本土防御的优势,即层层设防,处处拦阻。西班牙山地步兵很擅长山丘野战。而马其顿方阵恰恰害怕大角度的仰攻俯攻。
我们的重型部队应该执意打阵地战。
直捣敌人据点,占领他们的大本营。其余散兵游勇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自行溃散。
直接从内陆进攻,会承受不少损失,且耗时费力。迦太基可能会参战,那样持久战不可避免。
如果我们派一支精兵沿伊比利亚海岸顺势而下,袭击新迦太基城,那么迦太基将失去西班牙这个欧陆立足点。他们定会一退再退。
剩下西南偏远的卢西塔尼亚部落再也构不成威胁。高卢人就会消灭他们,也有可能是加利西亚人反攻回去。
事情进展顺利的话,考虑到高卢人毕竟是外来居民,同样不适宜山地战。届时马其顿军队就可以一鼓作气消灭高卢势力,进而统一整个半岛。”
“好。好计划。杜尼西,你熟悉半岛各种情况,寡人初到这里人生地疏,真需要你这样的朋友。”
“能让母邦西班牙尽快步入安定,鄙人定当竭尽全力。”
行动方案很快就制定出来,由杜卡洛斯再次率领坎帕尼亚军团实施海路突袭,(这个军团是有着光荣的登陆战史的,且登陆行动无一次失败记录。)通过突袭夺取新迦太基城。负责担任海上护送任务的是本土主力舰队。
然后令波里佩州指挥爱琴海军团、帖萨罗斯带领新编第七军团,沿平坦的海岸线南进,打通一条通往新迦太基城的陆上补给线。
第三天清晨,军事行动开始。代号“十字剑”。(斗牛士最后一击,用一把细长尖利的十字剑准确插入牛的心脏。因此得名。)由于行动机密而迅速,海军一路上未遇到任何敌人舰船。
突袭力量顺利抵达海港城市――新迦太基。杜卡洛斯被调离自己军团后,这是第一次复职并带领亲兵上阵,信心十足,十分渴望立功。
当军团整好队形来到城外时,当地居民还推着货车、赶着马车出城去往码头运货,一派悠闲。
守军发现敌情立刻关闭城门。城内一片紧张,旌旗晃动,吹响战斗号角。杜卡洛斯看得出来,这里是一座港口要塞,守备力量还是相当充足。想来也正常,这里是迦太基控制西班牙的门窗,主要着入点。
杜卡洛斯根本毫不犹豫,立刻下令夹炮攻城。他们的任务就是突然袭击,强行夺点。
(本章完)
………………………………
第152章 十字剑
国王为他们准备了十分富裕的弹药箭支,杜卡洛斯下令远程部队尽管开火、射击。西班牙军士们擅长山地作战的优势全无,阵地战吃亏。
杜卡洛斯下令入城短兵相接时,守军已伤亡百分之六十有余。马其顿重装步兵进城后,利用组成长枪方阵的强大推进力,一路杀入城内广场。
广场上,所有的守军方阵已经残缺不全,不是遭到石弩的炮火打击,就是挨了箭矢标枪,还有被方阵击败的各种轻重步、骑兵。西班牙附庸国国王安朋也在其中。
西班牙人争勇好斗,内战就从未停过。按照区域还有民族风俗分成了五大派系,其中以东南沿岸的伊比利亚部落最为富庶强大,南端的贝提卡地区依靠海峡资金充裕,北方边境部落的士兵最能打,西部卢西塔尼亚最羸弱但是偏远荒芜,西北部落最坚韧强悍。只有中路地区平坦却少人烟,后来有高卢人移民进来,西班牙人适应山地生活,所以对这片土地不感兴趣,两族人相安友好互不相扰。
被迦太基征服后,东南强大的伊比利亚部落酋长自立为西班牙国王。因为他最亲附征服者,所以获得迦太基支持。但是其余部落根本不愿承认。
现在戴上王冠没多久的国王已经兵败城破,被围攻于自己的都城中。
坎帕尼亚军团战斗过程很顺,越战越勇。尤其受到将军杜卡洛斯亲自在一线督战的鼓舞,马其顿战士勇往直前,争先恐后,骑兵、步兵布满城中,分别从广场四面围堵上来。
大家哄得一拥而上,几乎把站在广场上的西班牙守军挤成肉酱。安朋也早已惨死在乱军中,场面混乱,都不知道是哪一部分干掉了他。
马其顿军队成功占领新迦太基城。阿洛尤斯的十字剑准确插入伊比利亚这头牛的心脏。
杜卡洛斯一方面接手城市管理,一方面紧张地加强防御。毕竟他们孤军深入,现在还未建立陆上补给生命线,只靠飘忽不定的海军运输是不行的。
一时间棘手问题蜂拥而至,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有:
是否会有更多西班牙军队赶来围攻,反夺城市。万一遇到数倍于己的敌军,是坚守固垒,还是保持撤军态势,随时能够退到岸边乘船逃走。
当地居民暗中抵抗,拒不执行新法令。时常发生火灾或重要建筑遭到破坏。现在杜卡洛斯的大军部分依赖着这座城市,他不可能屠杀居民,毁坏该城。但是西班牙人的敌对真的令他们坐卧不安。
迦太基海军可能介入。如果被敌人截断水路,那么坎帕尼亚军团将陷入无援、孤立、缺乏物资的绝境。因为目前军团的生命线在海上。
想到第三军团的荣誉以及它的光荣历史,杜卡洛斯渐渐稳下心绪。他相信王兄的决策,相信友军会及时打通沿岸走廊,从陆上贯通占领区域。还有海军兄弟们无论在何种艰难状况下都不会放弃他们。因为马其顿军队有着关荣的传统。
最后,他深知自己下手将士们的实力。作为马其顿的一支特殊作战力量,他们亦是精锐之兵。
于是,不断加强城防的同时,他派出了轻装部队去试图从这一侧接应陆军突袭团。大家都在努力中。
比利时
阿那克萨克索斯和西吉莫等一干人到达诺曼底。按照命令,他们要再次建设要塞,防御不列颠人入侵。
阿那克萨克索斯知道西吉莫是位非常出色的日耳曼将领,他的指挥作战才能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凭借这位蛮族干将,他就足以对抗甚至打败不列颠人。可是这位将军平日少言寡语,擅长实际行动。和他不很亲近,当然他们交流不成问题,西吉莫早就可以熟练运用希腊语。
阿那克萨克索斯一直琢磨怎么把西吉莫争取到自己一边。直到抵达诺曼底,西吉莫才主动来找阿那克萨克索斯。
“都督,在我即将被马其顿军队围死的时刻,是您的父亲欧昂诺斯将军给了我一条生路。我现在的命是他给的。
之后投于老将军麾下,忠心跟随。并且受他老人家提拔赏识。这些我都万千感激,总觉得无以回报。
现在,我就铁了心服侍您。从今往后,您就是我的主人。无论如何,我只听从你的命令。”西吉莫
“快快请起,我的大将军。
你我何必见外,你对父王的赤胆忠心,我们身边的人哪一个不知道。你虽为外族,但我从没有把你当外人。
承蒙将军不弃,我愿尊你为兄长,以后我们有福同享有难共当。”阿那克萨克索斯
“卑职生性愚钝,不善言辞。请兄弟赎罪,但我会全心全意为你服务。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既已是自家兄弟,我也不见外了。请将军教我如何抵御不列颠的侵犯,好完成任务交差。你也知道,用兵打仗我不在行。”
“以属下之意,我们俩分兵部署,你在诺曼底,我去临近的比利时。这样就足以堵住不列颠人的主要登陆地点。
他若攻击你,我会全力相助;若攻击我,你就包抄他们柔弱的侧后;要是他不长眼,在我俩中间登陆,我们就夹击,把他们挤成肉酱。”
“哈哈哈,太好了。有兄长您带兵助我我何尝不功成名就。”
“在西欧北部沿岸,不列颠人定会在诺曼底或比利时登陆,其他地点不适合上岸,或者太偏远失去侵袭意义。
国王分派给我们的兵力可以抗衡不列颠蛮兵,但实力还并不很强。用我的策略必能守住雷恩和萨马罗布里瓦。”
阿那克萨克索斯按照西吉莫的计划部署兵力,加强防备与警戒哨。
不到一个月,果然如西吉莫所料,不列颠人在他们俩驻兵点的中间登陆。
两人约定好出击时间,同时出现在不列颠军队的左右。不列颠新首领阿内林・吉索里亚肯想要来大陆捞取战功,带领新编成的蛮族大军上岸后,却遭遇强劲对手。
双方军队大战于开阔平原。
(本章完)
………………………………
第153章 起点
形势对马其顿军队非常有利,两翼同时夹击敌人。
不过性情暴烈的不列颠酋长抢先发动了进攻,他驾着不列颠战车,后边有战车群护卫着,一起冲向阿那克萨克索斯一边。
然而马其顿方阵排排闪亮的枪尖非常锋利,可不是摆设。不列颠战车根本无法突破,许多战车被击毁。阿内林躲避及时,总算保了条命。不过他的军队部署还是很讲究的。
不列颠的精锐武士和步兵形成一正一侧的攻击态势,阿那克萨克索斯步兵战线的左翼遭到敌人夹击,部分方阵被击溃。趁着这个缺口,阿内林带着卫队和预备战车队,还有雇佣轻骑兵大范围迂回包抄,冲向纵深。
二线有六个弓箭手中队,非常脆弱。他们中很多人遭到战车和轻骑兵的无情杀戮。阿那克萨克索斯再一次在阵前慌了神,他不知所措,犹豫该不该派骑兵去迎击战车,步兵被敌步兵缠住况且都来不及调派。
不列颠战车重创弓箭兵后,转而向马其顿将军扑来。阿那克萨克索斯见状掣马扭头就逃,卫队骑兵也紧紧跟随护卫将领。这时,西吉莫的日耳曼军团疾驰猛进,已经完成合击,把不列颠步兵打得落花流水。
他见阿那克萨克索斯有危险,立即召集骑兵拼命赶往那里帮忙。
骑兵终究还是比战车灵活,拐了几个弯,日耳曼骑兵就追上不列颠战车。
无畏的日耳曼骑士作战只有凶猛,他们不计损失,不畏伤亡,硬生生地抵近战车疯狂劈砍。有的直接把车衡砍断,有的砍断拉车马匹的脖子,更准的是运动中杀死驾驶员。
三五成伙,十人一队围攻战车。利用团队配合。转眼间,日耳曼籍骑兵消灭掉大部分战车。
西吉莫本人更是英勇,他紧紧追赶敌将阿内林的车。见机一枪就捅死了阿内林战车的其中一匹马,战车立刻翻掉。阿内林被抛出去滚了好几个跟头,西吉莫驭马上前,飞身下马,揪住已经不省人事的阿内林的肩膀,一剑砍下他的头颅。
阿那克萨克索斯看得瑟瑟发抖,呆立在那。西吉莫带着投名状来到阿那克萨克索斯跟前,将敌将首级献于他。
幸存的不列颠步兵死命狂奔,少数战车也逃离战场。西吉莫下令停止追击,因为岸边的不列颠战舰仍有战斗力。就暂且让他们活着滚回不列颠咯。
阿那克萨克索斯获军功一级。这是他新设立北方指挥部后的第一场胜仗。国王对他更加信任,授予他们更多自主权。其中包括:适时攻入大不列颠岛。这意味着他可以以北方指挥部名义征幕更多士兵,加强军团力量。
阿那克萨克诺斯很看好大不列颠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与陆地隔开,四面环海。夺取岛上统治权后,他就可以独立于马其顿王国任由自己的意志进行统治。到时候还可以岛为基地返回头争夺欧陆领土。
他的野心还真不小。对这位有马其顿王室血统的贵族来说,既然不能通过正式合法的途径继承王位,那就使用特殊手段来获取。
现在建立新的北线指挥部,斩敌首立功。获取国王信任,赢得威望,就是他计划的起点。
野心勃勃的阿那克萨克诺斯已经不满足于他人设立的框架,有众位经验丰富的老军团骨干帮忙,他开始重组手下的军团。
首先擅自更改了塔伦图姆辅助军团的名称,更名为北方军团。他自己本无更改王**团番号名称的权利,但他狡辩说这只是他自己为辅助军团上的惯用别名。
第二步,他将军团内原来的军官全部换掉,重用那些投奔他的欧昂诺斯的旧部下。
然后他开始逐步补充新鲜血液,新兵员大都来自日耳曼,由西吉莫负责挑选后介绍加入。步兵交给波隆、梅蒙等老将训练方阵作战技巧,日耳曼籍骑兵则交给西吉莫训练编组。
由于国王有外籍兵团一般法令的限制,所以西吉莫的日耳曼第十一军团始终保持在三到四千人的规模。可是其战斗力却非常高,因为西吉莫的军团逐渐成为了全骑兵战团,再配合一些日耳曼化方阵步兵做炮灰。整个团队的精神就是勇往直前,不畏死亡。这符合日耳曼蛮兵的性格特点,精神风貌。
其余士兵大都被编入北方军团,作战能力向全面化发展。不仅保留着以前北方集群的马其顿方阵特质,还加入了新的蛮族兵种力量。包括从萨马罗布里瓦吸纳的比利时战士,组成精强的蛮族铁剑武士。从原高卢地区招募森林猎手,现在改称长弓队。
这样北线的军事力量逐渐形成,精良步兵主战的北方军团,还有攻不可挡的日耳曼骑兵战团。阿那克萨克诺斯手中的力量成熟壮大起来。
阿那克萨克诺斯借着对抗不列颠的名义享受着王国流畅的财政拨款,还一边搜刮民脂民膏积累财富。他的生活极尽奢华之能,简直直逼马其顿王宫的规格。
私生活不检点的他妻妾成群,此外还有许多情妇。风流成性是他最大的特点,而他吃喝玩乐期间,很喜欢给属下们沟桥搭线。西吉莫更是被他重点照顾,还因私生活糜烂而患了相关疾病。
欧昂诺斯的老部下大部分是忠勇正直之人,看不惯这样的生活方式,可没有办法。因为国王排挤他们,除了投到这位浪荡公子哥名下混个一官半职,别无出路。不得不想方设法融入其中。
波达雷里奥斯的“鹰眼”(情报组织)无孔不入,早已渗透到阿那克萨克诺斯身边。他开始盯上了这个不安分守己的亲戚。可一时半会儿没有明显确凿的证据,不可能任意干涉驻边将军的事务。只有贪污、奢侈的罪名还不足以扳倒他。
阿那克萨克诺斯的部队已经默默准备好了登陆不列颠,他们现在还得等。因为没有海军陆军是无法渡过英吉利海峡的。
(本章完)
………………………………
第154章 大举进攻
多兵种混合的新模式大大增强了北方军团的整体战斗力。
长枪方阵不再为贴身近战而头疼,因为现在蛮族铁剑武士可以有效进行近距离搏斗。长弓队能够提供准确高效的支援。
再配合西吉莫的骑兵军团,阿那克萨克索斯的部队在这一地区已所向无敌。
当然,北方军团的战斗力可不是靠概念幻想出来的。海峡对岸之敌不定时、不定点的来袭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实战锻炼机会。且各种大小战役无一败绩。
他们还在沿岸地带设立很多哨塔,能够及时发现敌人。就像当年马其顿对付罗马入侵迪纳拉那样。根本不给敌人上岸集结的机会。一般情况,只要有一支不列颠人的部队上岸,就会被消灭在滩头,或赶下海。
不列颠国小民寡,几轮进攻就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