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伪太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帝对于异xing王侯尚且如此,对于宗族诸侯更是恩惠有佳,以至于先帝在世时,诸侯虽大,却并无兵戈。

    然而,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因为听信晁错谗言,屡屡削藩,致使国内诸侯人人自危,为求自保,个个招兵买马。朝廷兵力有限,为了监视各地诸侯王,兵员调动频繁,劳民伤财,却是徒劳无益,这才使得匈奴人有隙可乘,以至于这次兵临长安,我大军才匆匆赶来!一切一切,全部都是因为晁错扰乱朝纲,挑拨皇上与宗族兄弟关系,手足相缚,徒劳内耗所致!”

    景帝刘启听了脸se一沉:“诸侯国尾大不掉,先帝在世时便是深知厉害,分齐国为六国,分淮南国为三国,先帝在时你不说,朕继承先帝遗志继续削藩,你为何却是总也聒噪不休呢?莫非是那些诸侯王给了你好处不成!”又是因为削藩,这件事自己做了几年,群臣便是争论了几年,当真是让人心烦。

    “皇上,高祖皇帝白马之盟,曾说,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看重的便是刘氏子孙一脉相传,能够同德同心,共保大汉江山。诸侯再强,也强不过朝廷,况且,各诸侯辖区虽不是皇上直接治理,但毕竟生活在那里的还是皇上的子民,他们安康富足,皇上又何乐而不为呢?”

    “够了!今ri只谈对匈奴战事,不谈削藩问题!”景帝刘启不耐烦地说。

    刘戎也是轻轻一笑,看来这司马氏爷俩还真是都够迂腐的,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越发壮大的诸侯力量对汉王朝来说可不是什么后备力量,是掣肘因素才差不多。

    “皇上,老臣谈的正是对匈奴战事,但却不仅仅是这一次的战事,是以后千秋万代的战事啊!只有内部兄弟同心,才能共御外辱啊!”

    “拖下去!”景帝刘启终于是不耐烦了。

    “皇上——”

    ……

    司马谈声嘶力竭的哀嚎声渐渐远不可闻,朝堂之上也自此变得安静起来。其实,这削藩之事,先帝时期,贾谊便是屡屡提及,只是因为群臣反对,文帝非但没有施行他的削藩之策,为了平息众怒,反而是忍痛将他远贬长沙国,最终客死他乡。

    景帝登基,晁错重提削藩之事,习惯了无为而治的大臣们依旧是反对声一片,奈何这景帝刘启自做太子时期便是深受身为太子傅的晁错之熏陶,对削藩之事坚定不移,这才力排众议,坚决推行削藩政策。可事实上,这削藩之举,在朝中是并不得人心的。这回司马谈借着匈奴战事旧事重提,事实上倒是说出了很多大臣们积郁已久的想法。只是,看着皇上的反应,似乎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对于匈奴,战是不战,众爱卿到底有何见解?”刘启面带薄怒,望着朝堂上的群臣。

    “天降异端,兴兵不利啊。”

    “是啊,是啊。”

    “是什么是?大不了大军出征之前多祭拜几次苍天!”

    “不能再退缩了!”

    “对啊,对啊!’

    “王大人,你到底站在哪一边,怎么一会儿这也说是,那也说对的!”

    “呃。”

    ……

    朝堂之上,主战派与主和派立马又吵了起来。

    “大将军,你是怎么看的?”

    一直默不作声的周亚夫闻言起身,站到中间对着刘启作揖恭声道:“战与不战,臣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那朕若让你战,可胜吗?”

    “启禀皇上,臣一定竭尽全力。”

    刘启见他并不似李广那样壮怀激烈,便知道他心中有所顾忌,叹了一口气,道:“那大将军是认为战不可胜了?”

    “回禀皇上,可胜,只是——”

    “只是如何?尽管说来!”刘启一听说可胜,立马就又来了兴致。

    “只是胜也只是惨胜。”

    “哦?为何?”刘启听了这话,心底禁不止就是一沉,而那席下的晁错却是不经意间欣慰地一笑。

    “臣昨晚已经召见过从各地回援的将领了,对现如今我军的兵力状况已经了如指掌,虽说兵力总数确实已达四十余万,但是正如御史大夫所言,其中多以步兵为主,兵器装备也不尽人意。守城尚可,但若论野战,与匈奴人的骑兵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现如今既然我军已经汇聚长安,匈奴人奇袭不得,便会放弃攻城,臣以为,他们一定会纵兵劫掠,然后诱使我军出城与其决战。

    可一旦出了城,长安近郊地势开阔,匈奴骑兵的极佳的机动xing便会得以发挥,我军便会存在被其各个击破的危险。即使我军步步为营,胜了匈奴人一场,也绝难将其全歼,因为即使是面对溃败的匈奴人,我们以步兵为主的军队也是追赶不上的。而倘若是用为数不多的轻骑孤兵追杀,又恐怕会中了匈奴人的埋伏,得不偿失。”

    刘启闻言,叹了口气,这分明就是不想战嘛,不满道:“大将军,我让你统领全军,你却为何总是怯战呢?”

    “回禀皇上,臣并不是怯战,臣只是认为时机未到。臣知道皇上这些年励jing图治,早就渴望与匈奴人一决雌雄了,只是臣以为,时机确实未到。”

    “哦?那依大将军所言,到底要到什么时候才算是时机到了呢?”

    “一年,只再需一年,皇上圈养在全国各地的十余万匹骏马便能够成长成合格的战马,到时候,皇上装备了这十余万骑兵,歩骑结合,再与匈奴人作战,胜算就会大很多,伤亡也会小很多!到那时,莫非说是守边卫关,就是横行匈奴境内,也未尝不可!”

    刘戎闻言也是点了点头,对匈奴作战,确实要从长计议啊,准备不足,贸然决战,可不是闹着玩的。

    “一年,还要一年,可是匈奴人都打到长安城下了!他们会再给朕一年时间准备吗!”

    “这个皇上大可不必担心。”晁错这时候也起身走到中间,恭声道,“匈奴人最是贪婪,他们此番劫掠长安,其实目的依旧是和从前一样,不过是贪图些金银财宝罢了,皇上只要派一个使臣到匈奴单于帐中,许诺给予其些许财物,我想匈奴人必然退去。”

    “御史大夫你这是又在劝说朕向这帮强盗低头吗?”

    “皇上,小不忍则乱大谋,臣以为,只要我们内部安定了,随时便可对匈奴人用兵,到时候,皇上您失去的一切就都可以再夺回来。”

    “皇上啊——匈奴人yu壑难平,自高祖皇帝以来,他们以和亲为由,年年向我们索要财物,何曾见到他们在边境上有所收敛了?向匈奴人行贿,此乃饮鸩止渴之举,万万不可为啊!”申屠嘉慷慨道。

    “正是啊!皇上——彼匈奴人兵临城下,我大汉朝倘若是再向其进献财物,那就无异于俯首称臣啊!我大汉立国七十余年泱泱大国,万万不可受此侮辱啊!”袁盎也直言反对。

    “皇上——‘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啊,皇上——这个时候您需要的正是隐忍啊!”

    “晁大人说得对啊!皇上——”

    “不能啊!皇上——”

    “高祖皇帝啊,可怜您打下的锦绣江山——”

    “先帝啊——”

    争得急了,朝堂之上,竟然开始有人嚎嚎大哭起来。

    “停!”刘启一听他们聒噪脑袋就疼。抬头一看,却是见得破衣烂衫的刘戎正在事不关己,自娱自乐地玩着案几上的一尊玉质小耳杯,禁不住就是恨铁不成钢的一阵恼怒,这兔崽子,真是太不像话了!

    “刘二!”

    ;
………………………………

第五十八章 军魂!国魂!民族魂!

    “咦?叫我?”刘戎心里恍然一惊,想起之前晁错交代过的君臣礼仪,连忙也起身小碎步走到大殿中间,朝着皇帝弯腰鞠了一躬,道:“大叔,哦,不,皇上,我在呢。”

    “二十好几了,依旧如此不成体统!”刘启在心底冷哼一声,然后目光沉沉地望着刘戎,道,“今岁,这与匈奴人的第一仗乃是你所指挥,在平安县城,你只用区区两千兵马,便是折匈奴人数万铁骑,可谓是大长我大汉朝的威风,那你认为此番可战吗?”

    刘戎血气方刚,当然是想战了,只不过马克思同志教育过自己,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自己细细一想,那平安县城和这长安城的情况还真不一样。沉吟许久,却是不知该如何开口。

    景帝刘启坐在上面看着他默不作声的样子,心里叹了一口气,唉,不学无术依旧是不学无术啊,平安县城那场战役也指不定是他抢了谁的功劳。倘若问这兔崽子吃喝玩乐的花样,保准他能侃侃而谈,头头是道,三天三夜不带重复的,可要是问他这治国之道……呵呵,自己也真是的,何必为难他呢?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期冀,也太不切实际了吧。

    正当刘启要摆摆手,让他重新再坐回去继续玩的时候,却是听得刘戎沉稳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启禀皇上,臣以为,那平安县城一战和这之后可能要发生的长安会战还是大不相同的,不足以完全借鉴。”

    “哦?”

    看着刘启兴趣盎然的样子,刘戎便是又接着道:“平安县城地势高耸,且一面临河,一面背山,狭小的空间之中极其不利于匈奴骑兵的大规模机动作战。臣正是利用了此等地势,又有李老将军鼎力相助,征调无数民工加以改造地形,设置障碍和陷阱,不断缩小匈奴人可以灵活机动的空间,这才居高临下,仗着我大汉朝she程更远的强弩,和臣新研制的可以爆炸的火药,才迟滞住了匈奴人的进攻。

    而匈奴人之所以会折损这么多士兵,则不光是因为臣指挥得当,士兵用命,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更是匈奴人大意轻敌,以为我小小县城三尺危垣不过眨眼即下,甚至连攻城器械都没有准备,便贸然攻城。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匈奴人连攻两次未下,便是乱了方寸,为臣守城又争取了时间。”

    刘启在上面听得热泪盈眶,这兔崽子,连“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至理名言现如今都能脱口而出了,按照他以往是“四书五经”还是“五书四经”都搞不清楚的基础,这得在背后偷偷下多少工夫啊!这兔崽子,终于是长大了,竟然知道学习了,呜呜~

    “皇上?”刘戎见他那么动情的样子禁不住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尼玛我又不是在讲感动中国颁奖词,您用得着那么感动吗?

    “哦,那个,你继续讲!”刘启望着场下目瞪口呆的群臣,也终于意识到如此这般似乎不妥,严重影响自己一国之君的形象,干咳一声,重新开启王霸模式,严肃道。

    “遵命。”刘戎又躬了一下身,继续道,“然而,长安城却是四战之地,四下里一马平川,极方便匈奴人的骑兵大规模机动迂回作战,若论守城,我们居高临下,虽然说不能再复制平安县城那种敌我伤亡的比例,但这四十万士兵倒也是可以保长安城万全,可若是出城野战,放弃了城墙依托的话,我看我们引以为傲的强弩手,不消片刻便会被匈奴人冲得七零八散,正如御史大夫和大将军所言,部队被各个击破的危险是相当大的。”

    当初,刘戎从平安县城撤出时,身边还带着两百个从战火中摸打滚爬而出的百战金刚,可一队匈奴骑兵杀过来,不消片刻便是只剩下了区区三十七人,倘若不是李敢率领众家将及时赶到,这三十七人灰飞烟灭也不过是一时半刻的问题。虽然刘戎不愿意承认,可这冷兵器时代,用步兵在开阔地上去对抗骑兵,真的是无异于集体自杀!况且,这匈奴人的骑兵还是现如今当之无愧,天下第一的骑兵,而这冠着天下第一美誉的骑兵,在城外竟足足有二十五万!如果这整整二十五万铁骑挺着长枪黑压压的望不到尽头,排山倒海地杀向你,那时的心中该是一种何样的恐惧啊!

    刘启闻言,又深深叹了一口气,自己虽然为这家伙能说出这样一番有见地的话感到高兴,可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怎的朕主战,你小子竟然主和了呢?

    “那你也是认为不可战喽?”景帝刘启神se颓然,下边的晁错胖乎乎的老脸上却是露出了欣慰的微笑。而原先的那些主战的意气文臣,听得刘戎这番见解深刻,有理有据的分析之后,也是偃旗息鼓,看来,这当前,还是得忍气吞声啊!

    “战!自然得战!”刘戎此言即出,朝堂之上立马便是沸腾起来,就连景帝刘启也不禁是大吃一惊,道:“什么?可战?但你方才所说又分明是我汉军不堪一战……”

    刘戎却是不慌不忙,道:“匈奴人陈兵于外,我军若是只知龟缩于内,匈奴人不敢攻城,皇上又不愿意许其财货,这军臣单于跋山涉水,远道而来,是不可能甘心撤兵而回的!既然他们已经深入我大汉国境,虽然攻不下长安,但是这长安城外,可还有大小县城,几百个村庄啊!那里的人和这长安城中的达官贵人一样,可都是我大汉朝的子民,皇上就不担心匈奴人恼羞成怒,对这长安城外百姓烧杀yin掠吗?到时候,匈奴大军退去,十室九空,那才是真正动摇了国本啊!”

    “嗯,这个可以许其财货,避免生灵涂炭。”晁错眼见形势不对,赶忙插嘴道。

    “御史大夫,莫要插嘴!你继续讲!”刘启沉声呵斥了晁错一声,然后以倍加期许的目光望着刘戎道。

    “喏。”刘戎停了一下,又接着道,“匈奴人本身就是来打劫的强盗,如果可以不战而获,他们自然欢心,想必也不会对长安城外围的其他百姓有所为难,而我大汉国库充裕,虽然可惜,但是一回两回倒也不会被匈奴人吃垮。”

    “正是!正是啊!只要赢得了时间,失去的迟早会取回来的!”晁错又赶忙接话道。

    刘启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刚想喝斥,这回却是被刘戎抢了先,道:“失去的真的就都能取回来吗?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也取不回来了,那就是我们大汉的军魂!国魂!民族魂!”

    刘戎说完这一句,望了望目瞪口呆的晁错,又望了望寂静无声的全场,清了清嗓子继续道:“江湖中的剑客们,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的强大,首先要做的就是亮出自己的宝剑!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那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了对方剑下,那也是虽死犹荣!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这种jing神,只要有了这种jing神,或许我们会被打倒,但是永远都不会被打败!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种灵魂便会永远存在!即使有些国土暂时沦落敌手,那我们的民族也会坚持不懈地反抗!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覆亡!

    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纵然是敌强我弱,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这种亮剑jing神就是我们的军魂!国魂!民族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刘戎慷慨陈词,大殿里的一帮老臣无不是听得热泪盈眶,喝彩声一片。

    “御史大夫的折中之法固然能够免得一时痛苦,可如此一味地委曲求全,迟早会养成软弱可欺的民族xing格!匈奴人走了,还有突厥人,突厥人走了,还有鲜卑人,鲜卑人走了还有柔然人,柔然人走了还有辽人!金人!蒙古人!满人!甚至还有倭人!一味地妥协,一味地等待,一味地退让,难道要退到天涯海角吗!”

    “所言甚是!所言甚是啊!”众臣虽然并不晓得突厥、鲜卑、柔然这些是何方神圣,但是好在大体意思都能听得懂,一个个击节赞叹。

    “战!”

    “战!”

    “战!”

    ……

    ;
………………………………

第五十九章 祸起萧墙

    众人群情激奋,那李广更是不得了,将腰间宝剑也拔了出来,举在手中吆喝。这汉朝一般不允许大臣上朝佩剑,但是皇帝为了表示对个别大臣的倚重,有些人还是被特别赋予了这等荣耀的。

    “众大人不要冲动,众大人不要冲动啊!我大汉朝正是欣欣向荣韬光养晦的时候,千万不能逞一时之勇,而坏了大好的前程啊!”晁错最是反对现如今与匈奴人决战的,一见大家听了刘戎几句慷慨激昂的话,个个脑袋发热,禁不住就是流了一身的急汗。如果朝廷与匈奴人决战,即使胜了,那也会是元气大伤,定然就无力再去制约天下诸侯了,那自己的削藩大业可又要如贾谊一样,功亏于一篑啊!

    又是韬光养晦!刘戎心里一听就感觉无比厌烦,前世时国家因为这句韬光养晦的紧箍咒,被一群无赖小流氓国家搞得团团转也不敢出手,到了这个世界竟然还是韬光养晦!必要的时候韬光养晦是不错,可你无休无止地养下去,那是迟早就又要睡着的!

    “皇上!如果要战,臣愿意领兵为先锋,定然不辱使命!”

    “好!”刘启见自己平时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竟然有杀身报国的勇气,又是禁不住一阵热泪盈眶,当即便是要封他为前锋大将军。

    可晁错一听这话却是吓得不得了,急忙阻止道:“殿,哦,将军忠勇,只是敌强我弱,不知将军计将安出?万不能意气误国啊!”任谁都知道,光凭一腔少年热血是打败不了匈奴人二十五万铁骑的,只要他拿不出可行的方案,这事情就还有回旋的余地!嗯,量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出去混迹一年也不会长多少本事,顶多也就是这吹牛的嘴皮练得厚了一点而已。

    “对!你可有计策?”刘启也是满眼期冀地望着他,这兔崽子,真的是我的荣儿吗?真是苍天有眼啊,假死了一回之后,他终于是开窍了!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般而言,大军用于正面对阵,次军为暗中奇袭。但此番,我偏要反着来!我只率数万先锋军为中军,而大将军率领其它数十万大军为奇兵,只要臣赢得首胜激怒军臣,让他们对我穷追猛打,我便佯装困于峡谷绝路之中。

    这时,军臣以为我军必为其刀俎,其军心一定松懈,这时候,大将军以数十万大军伏击其后方无备,匈奴人一旦吃惊回身,请大将军放起狼烟,我再带兵杀出,匈奴人腹背受敌,又因为双方几十万大军俱淤塞于狭窄的峡谷之中,匈奴人骑兵施展不开,首尾不能相顾,惊慌失措之下,必然大败!”

    听了这话,刘启激动得差点就要哭了,这兔崽子,兵法都能讲的头头是道,真是太给朕长脸了!

    “大将军!你以为如何?”刘启听着感觉有道理,但是终究却还是害怕他初生牛犊,纸上谈兵,还是同一向作战沉稳的大将军周亚夫商量一下为妙。

    “此计贵在能够使我军扬长避短,匈奴骑兵也施展不开,倘若真能实现,我军必然大胜!”

    “好!那就依此计!”刘启见方才还不愿主战的大将军也点头了,心中高兴,立马拍了一下龙榻,便是要调兵遣将。

    这时候,大将军周亚夫却是意味深长地望了一眼刘戎,重又开口道:“只是,我大军围歼匈奴铁骑亦注定是一翻惊天地泣鬼神的苦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倘若小将军这段时间坚守不住,那么匈奴人狗急跳墙之下,这数万前锋军,必然是有去无回啊!”周亚夫说完偷偷瞄了一眼皇帝,这所谓的刘二到底是不是脱胎换骨后的废太子刘荣,就看皇上舍得不舍得让他去送死了。

    刘启闻言,这才恍然大悟,这兔崽子是将自己逼到了绝境以作诱饵啊!他面有难se的看着刘戎,自己不愿意让好不容易才重逢的爱子去冒这九死一生的大险,可身为一国之君,又不能因私废公,细想之下,左右为难。

    “皇上!小将军甘愿以身涉险,臣心中甚为钦佩,只是老臣带兵多年,又在边关与匈奴人周旋数载,可谓知己知彼,这一回还请皇上给臣一个立功封侯的机会,让臣带领所部以为前驱!”

    刘启岂能听不出李广话里的意思?他这是要代刘戎去走这鬼门关啊!他感激地望了一眼老将李广,心中正踌躇时,却是听得刘戎又道:“国难当头,岂能坐视!李老将军,您的心意我领了,只是这计谋既然是我想出的,在下心中自有沟壑,这并不是什么定然一去不复返的鬼门关,我就是再不惜命,岂能不顾及那随我前往的几万弟兄的生死吗?这些ri子以来承蒙李老将军照料,在下还未来得及报恩,岂会匆匆死去?哈哈哈哈――”

    李广听得热泪盈眶,这殿下真是太可爱了!但既然他心意已决,自己也强扭不得,擦了擦一把老泪,又对着刘戎抱拳道:“那老臣大军主力合围军臣时,定然一马当先,率先斩下那军臣老贼之首,以解殿,哦,以解将军之围!”

    “好!那到时候在下与那数万弟兄的xing命就全仰仗大将军与李老将军您了!”刘戎也向他抱了抱拳,除了张老头之外,这李广也算得上是自己在这个世界上遇到的贵人,倘若无他相助,便也无自己平安县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