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怀刀行-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是没有跟参军们达成统一意见,这次真的独断专行了?’
‘渡海作战,是不是真的如同自己想象的那样简单,三个月就能抽身返回?’
‘或许此次远征高丽,要比远征扶桑更现实一些呢?’
参军姚广孝看郝仁面部的表情阴晴不定,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小心道;“要不要把刘参军,卡……”
郝仁又被姚广孝的举动,惊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一个参军,一个思路,不能偏听,而要兼听。而参军们的意见,又很难达到统一,用现在的思维,去理解后世八百年后的思维。
不过,这个姚广孝,野心太大,丝毫不像是一个修行的和尚,居然规劝郝仁杀刘伯温,这个举动,彻底引起郝仁的警觉:看来,姚广孝也想留在扶桑了。
“骂吧!让他骂吧!毕竟跟了我一回!”郝仁叹气道。
刘伯温不见郝仁回心转意,在帅府钱骂了三天,终于心灰意冷,将郝仁渡江以来所给的赏赐,全部封存,留了一封书信,不辞而别。
这一切,都被窥探郝仁的徐达看在眼里!
郝仁刚准备渡海远征的时候,徐达还迟疑不定,不肯轻易将消息透漏给朱重八,猜想郝仁不会如此短视,如今见郝仁大军已经在杭州季节完毕,郝仁又对刘伯温这个态度,料定,郝仁确实铁了心要东征扶桑,此时再不向朱重八透漏消息,恐怕郝仁就要带自己登船,再也没有向朱重八透漏消息了。
一匹快马,趁着夜幕关城之前,偷偷的潜出杭州城,径直跑向歙州大路,黑暗中才闪出几个得意的身影,信心满满的微笑不止。(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文武大会
公元1357年,蒙元至正十七年,红巾军龙凤三年,正月十五,庆丰军杭州临时大帅府内,东西两厢,文官列右面,武将列左,扬州、蒙城、庐州、安庆、和州、宣州、建康、平江、绍兴、建德等处州等处文武主官,悉数列齐,郝仁稳居主席,召开龙凤三年,庆丰军开年大会。
文官行列,平江(苏/州)太守兼任江南总治廖永安,位列文官第一,其下分列寿州太守余阙、元帅府长史穆有才、将作坊总管焦玉(算文官列)、安庆太守施耐庵、庐州太守罗本、和州太守俞延玉、杭州太守俞通源、处州太守章溢、宣州太守卢邵、建康太守卢彦玉等。
其他如姚广孝、沈旺(回归)、马铁、叶琛、高启、徐贲等一应参军,另起一行,列在其后。
武将行列,安庆路行军行军张破虏,位列第一,其次,扬州路行军总管付友德(兼任太守,参军段桂芳副之),飞山蛮军总管杨正泰(镇蔡州)、濠州军总管郭天叙(镇宿州),东路军都督常遇春,西路军都督邓愈,海军都督俞通海、水军都督吴六奇、处州路行军总管胡深,北面蒙城行军总管吴六玖,宣州路行军总管杨通知,建康路行军总管徒单钧等纷纷列坐其下。
胡大海、耿再成、胡伯颜、俞通渊、李宗可、福童等万户、总管,尚未独当一面,另起一行,列主官武将。
很多各地太守、总管,自至正十四年开始镇守一方,如今是第一次返回临时老营,召开大会,分别最久的,文官当推安庆太守施耐庵,武将当推扬州行军总管付友德。
各地文武主官列坐完毕,开始进行上年工作汇报。
“禀报大元帅,庐州至蒙城的致富路,已经全线开通,另有一条庐州至安庆、庐州至扬州之路,业已临近开通,筑路标准,一切以大元帅临行前之标准严格要求,绝无半点差池!”
元帅府长史穆有才,为人虽然吝啬,办事情却是一丝不苟,毕竟是郝仁穆家寨起兵以来的第一个文人,他做事情,郝仁相当放心。
当初郝仁设定的庐州通往蒙城的路,虽然有大商人沈万三资助,郝仁计算起来,其开支也以天文数字计算,郝仁在江南一年多时间,唯恐修路经费不足,未必能够修通,如今可到好,穆有才不但修完了一条路,而且穆有才还有惊喜,另修了庐州至扬州、庐州至安庆两条路,他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回大元帅话,致富路所修抵之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各地主官,大力支持,才使得筑路进展如此迅速。”
穆有才抱拳道:“修庐州至蒙城路过程中,曾有沈家银子运抵不及时,导致停工,各都父老,前来催问修路进程,下官以资金周转不灵为由答之,熟料,各地乡绅,纷纷慷慨奉献,解囊相助,于是乎,治下百姓纷纷出资,积聚数目,相当惊人,资金再无周转不灵之迹象。致富路不曾抵达之处,各地乡绅,纷纷筹措资金,以求致富路修抵,下官预算各地所募集,差不多够开销两条路,所以动工额外兴建。”
穆有才在修路上,是用了手段的!
沈家银子确实有运抵不及时的情况,不过工程备料充足,资金流转通畅,本不存在停工的可能,他运用手段。
致富路是沥青碎石的板油马路,这是时代岂能有人见过?各地百姓,得到致富路带来的便利,所以,穆有才可以修到一半,以‘钱而不够’为由停工,各地父老颇为期待,施工队尚未抵达,各地百姓就已经自发的将路基修筑完成了,所止在各地乡绅的带领下,纷纷募集资金,祈求致富路,早日修通。
穆有才因此积聚了大部分的工程资金,本者专款专用的原则,于是,又规划了两条路线,当然,这两条路就比较杂乱了,分成数百段,每段都树立的为出钱者颂得的石碑,而且以出钱着之名,命名了成百上千的“‘张通财’段”“‘李万富’段”,最后,汇聚成三条东西、南北的致富坦途。
“重赏!重赏!”郝仁不由得兴奋的大呼。
“大元帅准备用内务府封赏,还是用外务府封赏?”穆有才又滑稽的拿出大算盘,大账本,哈着铅笔(呵毛笔的习惯)作记录状,问道。
“这其中还有什么说道?”郝仁不解的问道。
“如今内、外两府库,都算丰盈,大元帅还是自己看吧!”
穆有才自然不能将庆丰军的财产情况,当着众多的文武官员公开,而是俯身将脚下的两大罗账本抱起,径直走到郝仁面前,将两大落内、外账本,‘普通’一声,罗在郝仁的案几上,又续道:
“穆有才由一个落魄奄奄待毙的秀才,能有今日之地位,全赖大元帅栽培,‘在其位,谋其政’八斗(表字)没有理由不把事情做好!倘若大元帅想用外务府赏赐,那八斗必然带头推却,‘一丝一缕,当思来之不易’,以起表率作用,倘若大元帅想用内务府赏赐,那就另当别论了!”
郝仁自然明白穆有才的良苦用心。
穆有才这个吝啬鬼,想带头不要赏赐,让各将领效仿,让庆丰军节省郝仁拿钱不当钱的巨额赏赐。
内务府赏赐为何另当别论?
外务府的前名义上是庆丰军全军的,而内务府,相当于郝仁自己的私产,郝仁用内务府赏赐,受领者,相当于是郝仁的家臣,为的却是加强郝仁的中央集权。
郝仁已经纵横元末三年余,对于许多权谋都已经洞悉,尤其是这个穆有才,郝仁对他那是太了解了,他一翘尾巴,拉几个粑粑蛋儿,郝仁都能猜出来。
郝仁看着两大罗一尺多高的账本,有点蒙了。
以穆有才那比虱子还小的字体(为了节省纸张),要看完这两大罗的账本,眼睛都得累瞎,不过依照穆有才的办事锱铢必较的风格,账本内部的收支,不必一一细看,不会有错,只要看一下内外账本结余,就OK了。
郝仁打开内外两账本的最后一页,目瞪口呆,恨不得下地踹穆有才两脚!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火器又成
郝仁一看账本的数据,不由得挠头一阵头疼!
穆有才在放大镜下操作的自己,肉眼根本看不清,而且古代的计数使用大写繁体字,不似阿拉伯数字,连最起码的几位数也看不清,只能模糊看见,数据是模糊的挺长一串文字。
看来抽空还的给下面书记官,普及一下阿拉伯数字了!
穆有才见郝仁挠头,谄谄的笑着,赶紧将郝仁上次赏赐他的镶铜框的放大镜,罩在文字上。
郝仁通过放大镜,第一反应就是:“哎我去,这么多!”不过他啊却没有反映出过度的兴奋,而是故作平,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般,嘴角却忍不住的微微上扬,眼珠禁不住的向外突出。
目测:以庆丰军的财政状况,就算是给治下百姓一年免税,也足够庆丰军支应两年的全面战争了。
郝仁却轻描淡写的夸赞道:“长史大人,生财有道啊!”
穆有才颇为得意的说:“都是大元帅领导有方,八斗不敢居功!”
庆丰军的财政收入,百分之九十都是来源于贸易所得,这包括铜镜、兵器(铠甲、苗刀、三磅火炮)、提纯食盐、照明煤油、煤油灯、以及沈家的海外贸易的出货利润,其中尤其以提纯食盐收入最为丰厚。
其次还有庆丰军水稻种植区的各军垦、民垦收入,种植的都是高产的杂交水稻,粮食产量已经翻倍。
“长史大人想要什么赏赐?”郝仁见穆有才为自己长途征进积聚如此巨额财富,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封赏了。
穆有才也不客气,狡黠的笑道:“大元帅还记得府上的那一幅《清明上河图》吗?”
“呵呵”郝仁忍不住的笑了,心道:“好小子,给我当管家,惦记我的东西了!”不过穆有才并不是一无所求,这对郝仁来说,这是好事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既然穆有才还是有所求的,那就暴露出他的弱点,日后是想好控制的。
“赏赐长史大人美女二名,名人字画三幅,包括我府上的那幅《清明上河图》,另赐白银一千两,锦缎五十匹,由内务府支出!”郝仁朗声道。
……
穆有才第一个汇报完整体筑路与财政收支,第二个有将作坊焦玉汇报工作。
无非是造火炮若干,铸兵器若干,打造铠甲若干,提炼食盐多少,提纯煤油多少,悉数交府库,云云。
值得一提的是,将作坊研制的四轮马车,已经批量生产,最适合在板油马路上跑,速度快而稳。
一种是专门为富贵人家打造的豪华奢侈马车,四轮两座,奔驰如飞,价格自然不菲,相当于元末的奔驰牌、宝马牌,自然也成为庆丰军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之一,面向全国销售,而且都是从富人手中刮油水,算不得刮地皮。
另一种是为了便于运输而打造的四轮高厢马车,名曰:运兵车。由四匹马驾驶,每车可搭载二十名士兵及装备,也可以运输粮食辎重,相当于元末的解放牌,已经批量生产,开始军民两地出售,成为陆地行商争相购买的产品。
有此马车,又又三条致富路,那么,庆丰军江北之地,以庐州为中心,以三条致富路为依托,大大提升蒙城、安庆、扬州三地屯驻兵马的作战机动性。
倘若安庆有战事,依靠一支强大的运输队伍,便能快速的将蒙城、扬州两处重兵,运抵安庆战场,战事结束,还能通过强大的运输队,快速回防,其他两处也略同。
战争最大的问题就是后勤补给问题。
倘若蒙城、安庆、扬州三处有战事,庐州打造的火器,会源源不断的运抵三处前线,大大提升江北庆丰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运兵车暂时不对外销售,着将作坊尽快打造两千辆运兵车,交由庐州太守罗本,命罗本负责在庐州招募善御着,以徒单斛的两千骑兵为机车,组建庆丰军车军,任命徒单斛为车军万户,负责蒙城、庐州、安庆、扬州四处,兵马辎重调度!”郝仁命令道。
“诺!”
罗本、徒单斛纷纷出班抱拳领命。
既然已经有了此种先进的重载重运兵车,日后要打造戚家军的车军,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没有,不过郝仁现在还没有到草原边上,刘福通在北面至少还能支应的三五年,克制萌古骑兵的的战法,还有足够的时间推敲。
“大元帅给下官下达的造火枪的任务,业已完成,已经打造三百支,下官另有火器‘火龙出水进献’!”焦玉继续汇报道。
火枪造出来,这本在郝仁预料之内,‘火龙出水’是个是么东西,值得一观。
乃是在海战中用的一种火器,此火器依靠火/药推射原理,将‘竹筒’在水上推射出去,‘竹筒’能在水面上飞掠出去百余米,然后爆炸开来。
这不是舰舰导弹吗?
不过射程短了点,火药用的是黑火药,威力大打折扣而已。
焦玉是一个敬业的官员,热衷于兵器、火器研制,每每都能给郝仁额外的惊喜。
郝仁让他造炮,他弄出来个‘一窝蜂’,是最开始火箭炮的雏形;让他搞高炉炼钢,他给烧出了玻璃,让庆丰军赚了个盆满钵满;让他造枪,他弄出个庆丰连弩,大大提升了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他造出了枪,捎带着,还造出个舰舰导弹。
如焦玉这般能匠、福匠,必须重赏,郝仁给了他与穆有才一样的赏赐。
“谢大元帅赏!”焦玉沉吟片刻,才鼓足勇气道:“两名美女,焦玉就不要了吧!”
“焦大匠不必拘礼,有不是本大帅掳掠来的良家女子,反正也是朱重八那厮讨好本大帅的,你只顾收下无妨!”郝仁满面春风道。
“我家那……我这……小马拉大车……哎!”焦玉红脸,言语也结巴了,最后只凝聚为一声叹息。
焦玉虽然是郝仁帐下的红人,地位、收入惹人眼红,却也自己的难言之隐,家有欲/壑难填的悍妇,未满足时,常常遭遇暴力,弄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久了,他便不想回家,把心思全部放在工作上,吃住都在将作坊,若是如此,那悍妇寂寞时,就会大闹将作坊,扯着焦玉的耳朵拎回家。
郝仁听焦玉言语支吾,才猛然想起此事,既懊恼那悍妇,又可怜爱自己手下的爱匠。
“大匠尽管收下,本帅特意选了两名温良而颇有些拳脚功夫的美女,量你那悍妻,难是她的对手,本帅要为你出气哩!”郝仁道。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三章 虎狼袭来
“宣州兴办学堂十六所!”
“扬州商贾云集,运河通畅!”
“安庆天下太平,战兵扩充为两万!”
“处州金矿,已经开采!”
“寿州有三做城池归顺!”
……
各路、州主官,纷纷汇报上一年的工作成绩,郝仁并不是一味的治听取汇报,同时也会提出很多询问,总算是各处并无大事,有功劳着赏赐,无功者督促,有过这处罚,云云。
“如今内外府库丰盈,我欲于治下百姓,一年免税,不知各位文武大渊、参军幕僚,有何意见?”
郝仁此时已经做好远征扶桑准备,为了避免自己的治下出乱子,又因穆有才积聚的财富,实在惊人,郝仁才提出这样的想法。
余阙道:“赦免赋税,百年之内,因战乱、灾荒,局部时常有之,倘若府库丰盈,以天下全境,全部免税,此乃于民休息的利好,余某因为,此事甚好!”
穆有才正在会议的当场,一笔一笔的核算郝仁开年大赏赐的开支,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待余阙说完,才完全反应过来,他第一个提出了反对意见。
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岂能这般的挥霍?
连忙惊呼:“老大……”却见郝仁凶巴巴的望着他,才知道自己情急之下口误,慌忙改口道:“不是,大元帅,财富积累,着实不易,如此这般,恐怕一年下来,明年又要从零起步!”
各参军文武,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闹吵吵的论了半天,郝仁料定,自己用不上半年,就能从扶桑返回,最终决定,减免治下夏赋,也算是减免百姓的半年赋税。
……
各处政务,经过五日,方才完成年度总结和工作部署,郝仁在杭州大宴文武群臣。郝仁任命施耐庵以安庆太守身份,待自己监管江北一切政务,所有政务事情,不必半年内,不必再向元帅府汇报。
“施耐庵大人,六个月内,你总督江北一切政务,但凡我认识的县级以上主官,但凡犯了错误,你可以锊夺他们的官职,也可以关押他们,但不可以擅开杀戮,搜集其足够证据,等我回来定夺,但凡县级以下的主官,我不认识的,你可以自信处置!”郝仁在三叮嘱施耐道。
“余阙大人,与天完政权开战还没有准备好,收降他们车城池,还请余大人暂时忍耐,待半年后,你可放开手脚,大展身手,你作为施耐庵的副手,一定要及时提醒他,不可睡的太死,不能因酒误事!”
郝仁再三叮嘱江北的正、副总督,才将江北政务主官,全部放回。
又任命廖永安坐镇平江,节制太湖以北的一切军务、政务,俞通源坐镇杭州,节制杭州太湖以南一切政务。
一切政务完成,将各地文官,全部放归,正是召开开年的军事部署大会。
……
“你可看的真切?”
朱重八眼中冒着绿光,恶狠狠的拉着杭州回来的哨探问道。
哨探早已经被朱重八的丑陋与凶狠所惊吓,战战兢兢的说:“徐达大人说的千真万确,郝贼十三,汇集海船二百艘,出海远征扶桑,属下亲眼看见,他连同徐达大人,一同登船出海!”
“哈哈……”朱重八一把将哨探丢在地上,扬天狂笑不止。
“昔日郝十三与张九四(张士诚)、方谷真(方国珍)会盟于婺州,我深深忧虑,倘若其合三家之力西下攻我,再以安庆的走狗张三十一(张破虏)渡江击我,料我歙州之地,旦夕间化为乌有!”
“哈哈——哈哈——”
“熟料,郝贼十三,好大喜功,以徐达扣为人质便有恃无恐,料定我不能出兵袭他,居然合三家之力远征连忽必烈都不能平靖的扶桑。其有去无回也。”
“其仰仗着,不过走狗刘伯温也,倘若其留刘伯温坐镇江东,我尚且畏惧一下,如今两人闹得分道扬镳,刘伯温挂印封金,郝贼十三,气数已尽也!传令大军,下山先并有其江南之地,然后再渡江,并吞了其江北之地!”
“哈哈——哈哈——”
“庆丰军的地盘、百姓、先进的军工科技,尽入我朱重八的手掌也,试看天下,岂不是我朱家的天下?”
“哈哈——哈哈——”
“主公!主公!”郭英仗着自己的妹妹嫁给朱重八,才敢开言提醒道:“倘若郝十三真的征服扶桑,帅大军回来怎么办?”
“嗯……”
狂啸的朱重八终于被郭英的一番话,镇定下来。
“哈哈——”朱重八又狂啸道:“往返扶桑,没有三两个月,也不能返回,介时,我已经尽数兼并其地盘!他的海船运载能力有限,算其征服扶桑,毫无战损,返回时也不过四五万人马,他的火器已经尽数为我所有,他有岂能是我的对手?”
朱重八得到徐达的提醒,又有哨探,亲眼看见大军出海,朱重八料定,郝仁确实已经渡江东去了!郝仁如同拐杖一般的参军刘伯温,又与郝仁闹掰了,郝仁做出好大喜功的举动,丝毫不足为奇。
“主公,郝十三并不是没有准备,在建德、宣州,还分别留有邓愈、杨通知两支大军呢,常遇春虽然远在绍兴,却骁勇异常,徒单钧镇守建康,其治下的三千拐子连环马,从无败绩,吴六奇的水军兵威出海,随时都可能从长江逆流而上,渡安庆的张破虏渡江,威胁我军腹地洞庭湖平原啊,主公尚需谨慎从事啊!”发小汤和,也善意的提醒道。
“老汤,你是咒我兵败吗?”朱重八晴空万里的鞋拔子脸儿,忽然阴云密布:“来呀,将汤和给我拉下去,与朱朱文正关押一处!”
究竟是朱重八好大喜功,还是郝十三好大喜功?
“郝十三向来狡诈,主公,三思啊!不要着了他的道啊——主公——主公——”
汤和并没有反抗,只是被侍卫拖着渐行渐远,却依旧大呼不止,希求自己的少年好友,能够回心转意,再谨慎思考一下,再多派些哨探在侦查一下,甚至哪怕在等个三天五天进兵,也可以。
朱重八与郝仁在元末龌龊不断,毫不容易逮着郝仁漏出如此大的破绽,必然要置庆丰军死而后快。
“传令三军,连夜进军,本大人要亲自攻开化,先剥了谢再兴这个叛贼的皮!”朱重八命令道。(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人妙计
至正十七年二月十五,帝星晦暗,彗星忽然现于东南,长久不退,人皆以为不祥。
元惠宗妥欢帖木儿望着十五的夜空,长叹不止:又要损兵失地了。
天完权臣陈友谅,望着浩瀚天空,心中大喜:皇帝轮流做,今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