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不起,只能让我那个好连襟,独自作战喽,但愿他足够命大,能等到我出手收拾他的那一天!”郝仁微笑着说。

    ……

    郝仁在平江,用达识帖睦迩送来的礼物,毫不吝惜的大赏三军,并且对人事问题进行调整,着手回援寿州的准备!

    将廖永安从集庆提调至平江,任命为江东总治,节制江东的一切军政、民政。

    郝仁任命邓愈为太湖西路行军总管,坐镇太湖西侧的宜兴,防止蒙元的兵马北进。杨通知为湖西副总管,归邓愈节制,镇宣州,平靖西到青戈江的土地,防止西面的朱重八越境,并且策应邓愈,副总管胡大海,被抽调回建康。

    任命常遇春,太湖东路行军总管,镇守平江,节制副总管邵荣(镇嘉定)、守住湖东的土地。

    太湖东路副总管吴六奇(镇吴江),都帅胡伯颜部,掌握太湖的治水权,东西策应太湖东西两路兵马!

    两路兵马,为下一次继续南下,留下桥头堡,稳固江东的胜利果实。

    又任命参军卢彦玉为建康太守,总管建康地区的民政,任命徒单钧为建康总管,镇守建康,李宗可、陈兆先副之,分镇守江阴、无锡。

    一切调度料理完毕,已经罗文素离开一月开外,郝仁回援的兵马,在建康集结完毕,就是不知道郝仁的那个苦命的徒儿,有没有那么大的命,等到郝仁去救援,也不知道,寿州的将作坊,是否在危机时刻,已经被焦玉全部炸毁。(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三章 寿州危急

    建康燕子矶,俞通海的水军大海船和楼船,分批将骑兵运抵长江北岸的和州,胡大海、徒单斛、俞通河分别从杨通知、李宗可、常遇春军中抽调回来,每部各两千骑兵,以胡大海为总管,先行向寿州靠拢。

    郝仁则都帅赵继祖部、焦禄部,并参军刘伯温、俞通渊,宿卫千户吴六玖、斐冠军、陈达,并新收纳的美女陈小鱼等,准备渡江走裕溪河入巢湖,经庐州到寿州前线。

    庆丰军的渡江主力,基本全部留在了江南,用来巩固新开辟的江东之地,郝仁的只带着这些兵马回援,郝仁也感觉自己手头的兵力弱许,不过江东之地,基本上被庆丰军牢牢控制住了。

    此时,就连庆丰军的元帅府卫队,也只剩下一千人了,其余的宿卫并不是战损减员,而是直接交给了江东总治廖永安,一部分作为他的卫队,一部分作为各州、县的守备、千户已经赴任,另一部分,郝仁也拿捏不准,留下给廖永安考核在进行进行任用!

    “大元帅慢走!”郝仁刚刚登船,一个老者带着几个带刀侍卫,火急火燎的跑过来,老远就大声呼喊。

    郝仁停住脚步,回头观瞧,只见那老者年纪大约五十岁上下,头上裹着红巾,下巴上的胡子,都半花白了。

    “朱平章账下谢再兴,见过庆丰军大元帅!”那老者气喘吁吁,一个长揖道。

    郝仁心道:‘朱重八的人?肯定是来求救的了!’

    郝仁和颜悦色,一副十足的尊老爱幼的表情,拉起谢再兴道:“谢老先生不必拘礼!”

    谢再兴也没有过多客套话,直接道:“朱平章遭遇苗军杨通贯的反扑,连连损兵折将,朱文正、李文忠正率领主力正从洞庭湖平原赶来救援,唯恐来不及,请大元帅速发兵救兵,救我家平章于危难之中,徽州军上下,感激大元帅的再生之德。”

    朱重八与杨通贯打的火热,正中其下怀,这下郝仁可以放心渡江了!

    “哎呀!我那连襟朱重八,可是猛将如云,用兵如神,奈何惨败如此啊?”郝仁却故作惊讶道:“我与他同属龙凤陛下手下将领,他有难,本帅本该不遗余力的救援,奈何我那徒儿陛下,目前正在亳州遭遇围困,如今我主力要入京勤王,恐怕我在江东打下的基业,都要付诸东流,我连自己的地盘都不要了,哪还有兵力去救援他啊!”

    郝仁那是非要去救韩林儿,而是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是为了保护他的寿州,解决北面的威胁,如今说的冠冕堂皇,好像他对韩林儿有多么多么的衷心呢!

    而且通过与达识帖睦迩言和,又分兵防守各紧要要冲,江东之地已经牢牢控制在郝仁手下了,江东之地,怎么可能丢?

    刘伯温摇着羽扇道:“朱重八不是联结海盗方国珍,两面夹击杭州吗?方国珍才是他最有力的后援啊!”

    “哎!”谢再兴一声叹息道:“方国珍这个反复无常之人,不足为信,见大元帅撤兵,量力不能敌杨通贯,已经再次降元了,如今与杨通贯合兵一处,一起攻打我家主公!”

    “谢大人,壮士断腕,舍车保帅,既然朱重八力不能敌,何不弃了新得之地,退回徽州山区自保?如今我庆丰军主力已经渡江勤王,实在是无法分兵啊,入援朱重八,实在是爱莫能助啊!”刘伯温又唱起了白脸道。

    谢再兴也是无奈,知道郝仁这已经求兵不得,不禁慨叹道:“大元帅若不救援,恐怕我等,都要死于杨通贯之手啊!”

    朱重八不肯舍弃趁着郝仁鏖战湖州时,趁机取得的富庶土地,如今节节抵抗,节节失力,又能怨得了谁?难道还能指望郝仁无偿出兵,帮他稳固新占领的土地吗?朱重八纯属做梦,自取灭亡。

    “老先生不必过分忧虑,庆丰军的大门,永远为老先生敞开着,只要老先生有心,随时可以来我账下,我不会吝惜我的金银财帛,也不会吝惜我的城池土地!”

    郝仁采取雁过拔毛的一贯作风,居然跟谢再兴套上近乎,委婉的让他背叛朱重八,前来投靠自己,十足的挖朱重八墙角。

    谢再兴的长女,此时已经嫁给了朱重八的侄子兼干儿的朱文正,如今谢再兴与朱重八是亲家的关系,想让他背叛朱重八,这种可能性基本没有,不过郝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挖朱重八墙角的机会。

    “哎!既然大元帅无礼分兵,老夫也只能回去与我那亲家复命了!”谢再兴无奈道。

    “老先生远来,国祚没有什么东西可送的,听闻你有两个女儿,我就送两面女人梳妆的镜子,与老先生的两个千金吧!”郝仁又拿廉价暴利的玻璃镜子,贿赂谢再兴。

    谢再兴虽然是郝仁最不待见的朱重八的亲家,不过,礼节是礼节,道义是道义,郝仁安排建康太守卢彦玉,好生款待谢再兴一行,自不必细说。

    切说谢再兴在建康,看见穆有才从庐州云来的紧俏东西,玻璃镜子,没有杂质的食盐,他看见了商机,以后常背着朱重八,让手下来建康偷运紧俏东西回徽州,从中谋取利益,后被朱重八听闻,差点人头不保,这是后话!

    ……

    寿州将作坊总管焦禄,这几天急的满嘴燎泡,虽然庐州在肥水上已经建立起来新的将作坊,寿州将作坊,乃是凝聚他与主公的全部心血,而且处将作坊加班加点生产,尚不能保证前线和市场的供应,今日就要炸毁,着实让他心疼。

    可是此时不炸,恐怕就来不及了!

    刘福通的亳州,已经被蒙元行省平章答失八都鲁帅兵攻破,刘福通带韩林儿突围入颍州,答失八都鲁已经尾随而来,又将颍州团团围住,只要答失八都鲁分兵,颍水边的将作坊,根本守卫不住。

    “太守大人,将作坊凝聚了主公的全部心血,请你务必分兵,保住将作坊,将作坊不能就这么炸了啊!”焦玉声泪俱下的对寿州太守宋克道。

    宋克也颇为无奈,自己手下这六千城防军,根本没有能力分兵守住城外的将作坊,如今,他能凭借手下的兵马,死守寿州,能等到主公大军回援,那他就是大功一件了。

    “焦总管,我理解你的心情!”宋克颇为无奈的安慰道:“将作坊乃是庆丰军的重地,绝对不能有失,还是炸了吧!日后,我们可以考虑到长江边,再建新的将作坊!”(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主弱臣强

    寿州将作坊的工匠们,基本都与将作坊一块成长起来,并且从编户奴隶的匠户到受人尊敬的工匠,拿着以前难以想象的高额薪饷,月月还有大元帅额外的盈利分红,收入今非昔比。

    将作坊就是他们翻身的见证,也是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存在,如今寿州危急,要炸毁将作坊,工匠们的心情,与将作坊总管焦玉都是一样着急。

    “不能炸将作坊,我们要用生命,保卫我们的将作坊!”一个壮硕的工匠,拎着榔头激昂的说。

    拎着铁纤的匠户也附和道:“有将作坊在,我们是翻身的奴隶,没有将作坊,我们靠什么给大帅造武器?对!我要用生命,保护大元帅的将作坊!”

    两个工匠一带头,一众拎着斧头、锯条、鉄钳等工具的工匠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工具,群情激昂,发誓要与将作坊共存亡,要用生命换取将作坊的安全。

    焦玉张开双手,沙哑着嗓子喊:“弟兄们!弟兄们!”众人总算给这个敬业的总管面子,场面重新恢复平静,焦玉道:“弟兄们乃是将作坊的中流砥柱,前线的火器供应,还全赖弟兄们,将作坊炸了,我们可以再建,弟兄们们要是没了,我该如何向主公交代!”

    炸将作坊,焦玉的心情比谁都沉重,他当了这么长时间的总管,自然有大局观,他双手抱拳,苦苦哀求道:“当时主公南征的时候,就曾经嘱咐过我,寿州危急,首先保全兄弟们的性命,将将作坊炸毁,以免落入敌手,也是主公的意思,弟兄们,主公也是一片苦心,本总管就算是求各位了!”

    焦玉毕竟是让众工匠们尊敬的总管大人,大人都是这般说了,众工匠心中也万般不甘,但也不敢造次,只能唉声叹息,听从焦玉总管的吩咐了。

    “点火!”焦玉沙哑着嗓子,下达了点火的命令!

    将作坊的大水车、高炉下,堆满了成桶的火药,只要火把点燃引线,寿州耗费一年多时间建造起来的将作坊,顷刻间就要化为乌有。

    众工匠们如丧考妣,默默的看着自己存在见证的将作坊,暗暗的抹着眼泪——这不是又要失业了吗?

    “且慢!”

    一个黑脸大胡子的将领,带着一队骑兵,奔驰而来,那将领高声呼喊道:“胡大海奉命前来增援寿州,庆丰军大元帅的主力兵马,不日就能敢到寿州,且不要炸毁将作坊!”

    “主公……主公回来了!”焦玉哽咽着喃喃自语,无疑,让绝望中的他,看见了希望,将作坊暂时保住了,赶紧更改自己的命令:“且慢点火!主公回来了!”

    “主公,主公回来了!”工匠们欢声雷动,兴奋的大声欢呼,就连素以文武双全的宋克太守,也激动的眼睛红了!

    更让宋克激动的是,主公已经向安丰的杨正泰、濠州的郭天叙派出了信使,提调两处兵马,两路兵马,距离寿州不算远,距离比庐州近许多。

    ……

    “大哥哥回来了!”翠袖儿第一个欢喜的跑出帅府的大门兴奋的欢呼,自从郝仁离开寿州,她一直坐在门口托着玉腮,长久的凝望,连歌声都少听见了。

    她从桃花初开,一直眺望到秋叶飘零,总算把这心中的大哥哥盼望回来了!

    当翠袖看见带着红色纱笼陈小鱼,心中一阵凄凉,恨自己长的太慢,不用说,前面有出来个插队的了,他的大哥哥,又新收侧室了,而且后面还跟着三个最大不过八九岁的小厮,大哥哥新纳的侧室,居然还带着家属。

    不过翠袖还是兴奋的挽着郝仁的胳膊,欢天喜地将她迎进门。

    郝仁刚进府邸,立马被美女包围住了,杨芷玉、王梦晨、郭惠儿、盈盈、玉玉等,欢天喜地的迎接出来,满府上下,其乐融融,而且后面还跟着两个奶妈,抱着孩子。

    杨芷玉所生的孩子,是六个月大的儿子,郭惠儿所生的孩子,三个月大的儿子!

    郝仁刚渡江南下的时候,就听闻自己长子出生了,不过那会正忙于打仗,没时间回头看上一看,如今归来,欢喜之下,又有惊喜,已经是两个娃儿的爹了!

    “大哥哥快给娃儿起名吧,如今还没有名字呢!”翠袖儿一边逗引着小孩儿,一边提醒道。

    “这个老大,是在庐州出生的,乳名就要‘庐生’吧,老二吗……姥姥家是濠州的,就叫‘濠生’吧!”郝仁摸摸这个儿,望望那个子,满心欢喜的说。

    郝仁又拿出在江南得到的各种名贵的东西,整箱子整箱子分别送给自己的各房妻妾丫鬟,连宿卫内室的女兵也各有封赏,满帅府上下,没有一人不欢喜。

    家确实很温暖,温柔乡是英雄冢,郝仁都不想走了,可是他必须要走,因为北面的答失八都鲁,已经将战火烧到北方的边界,不能将敌人阻止在地盘外,自己手下的百姓,就要遭受战火之苦了,保不齐,这个温馨的小窝,也要搬家了。

    第二天一早,郝仁就准备带着兵马赶往寿州,当他刚起床的时候,就收到了胡大海派来哨探送来的消息,目前北面战况尚且稳定,目测刘福通在颍州尚能抵挡几日,劝郝仁在老巢多停留几天。

    而且刘伯温也来劝:“主公,若要将韩林儿救于寿州,将如何安置啊?”

    刘伯温的一句话,让郝仁彻底无语了!

    韩林儿是韩山童这个白莲教教主的儿子,如今早已经被韩山童的弟子们,娇惯坏了,而且明教的作风,郝仁一直都不以为然,整天烧香礼拜,宣扬什么‘明王降生,弥勒转世’,整天就搞跳大神的封建迷信把戏,愚民蛊惑百姓,郝仁实在不耻。

    郝仁将韩林儿救援于此,难道还要听从这个小孩子的命令吗?

    尤其是杜遵道曾经要挟郝仁,要郝仁向韩林儿行三叩九拜的大礼,郝仁想想就恼火。

    他平生最记恨这种带有屈辱性的跪拜礼,连他治下的百姓,都硬生生的被板了过来,已经不用向他这个救苦救难的大元帅行跪拜礼了,迎接的百姓,也不过就是站着挥手呼喊罢了!

    男子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要跪,也只能跪天、跪地、跪父母、跪祖宗、跪忠魂、跪神明!

    别人,算个屁!

    人是在环境中国逐渐改变的,郝仁也不能免俗。

    若是放在一年前,他此刻会毫不迟疑的救援刘福通,那就让刘福通先吃几天苦头吧,郝仁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此时再庐州,何寿州,意义差不多!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技兴邦

    翠袖儿就像是一个小跟屁虫,只要郝仁从谋房妻室房间出来,总是能‘凑巧’碰见翠袖欢天喜地的扑过来,然后挽着郝仁的胳膊,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什么‘江南好不好玩?’,‘打仗有不有趣?’,云云,有的时候确实是兴趣所在,有的时候纯属没话找话!

    翠袖儿虽然古灵精怪,讨大家喜欢,不过他身世可怜,年幼就被父母卖进教坊司,差一点被吃人的张明鉴吃掉,是郝仁救了她,又把她当妹妹看待,所以,在整个帅府,她只把郝仁当做他唯一的亲人。

    十一月的天气,淮南已经零下了,郝仁保证工作质量,‘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往往一去就是一两个时辰,在外面苦等的翠袖儿,经常小脸儿冻得通红,小手儿冻的冰凉。

    “干脆,以后我走哪儿都带着你,不必刻意在外面等着,我外出,就会派人去你的房间唤你的!”郝仁见她也是一片苦心,大手暖着翠袖儿的小手,体贴的说。

    直把翠袖儿感动扑朔朔的眼泪直落:“大哥哥,你真好!”

    父爱缺失,对成年男性的依赖,是翠袖儿这样身世的人的一个通性,不过翠袖儿比一般的姑娘激灵些,更善于表达罢了!

    有郝仁在,翠袖儿就是帅府的高贵的‘姑娘’,若无郝仁呢?谁会体贴她?还不是沦落街头,重归教坊司。

    孔子曰: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之事,本是人之本性,郝仁也不能免俗,何况各房妻室,都是十足的美女,总要做到雨露均沾,还要不荒/淫纵/欲,耽误了正事儿。

    罗本虽然只有二十三岁,确实一个能吏,能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写成好人,可见他也是宅心仁厚之人。

    他做庐州太守以来,把庐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在郝仁渡江的这段时间,将各地输送来的新兵,编练出两万战兵,郝仁免不了在太守罗本、守备刘破国的陪同下,检阅一番这支编练的新军,并重赏两位对军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庐州文武主官。

    敌人的火炮射程,已经已经直追庆丰军的三磅火炮了,虽然机动性、射速都不及庆丰军的火炮,但是,这已经构成了对庆丰军的威胁,火炮改良,迫在眉睫!

    庐州肥水上的将作坊,是郝仁的必然要视察的地方!

    庐州将作坊万户焦挺是庐州有名的铜匠,如今因为铸造有功,已经升任庐州将作坊的万户,铸造,是他的强项。

    “主公放心,此事不难,无非增加一下炮口的长度,稍微增大一下弹药舱,同时提高一下炮壁的厚度罢了!”万户焦挺,听闻郝仁的描述,拍着胸脯,信心满满的说。

    “我知道此事不难,有劳焦万户了!不过,还有一事却是棘手!”说着郝仁拿出一张图纸,递给焦挺。

    焦挺接过图纸,钻研半晌,皱着眉头道:“把炮做得这么小,可以用手发射,这个确实有点难度,炮铸薄了,容易炸膛,药放少了,没有威力!”

    “这个不叫火炮,叫火枪!”郝仁道。

    火枪?能喷火的梨花枪叫做火枪还差不多,这小火器,像炮一样打铅丸,怎么能叫枪呢?再说,根本没有‘刀枪剑戟’的那个枪头啊?明明就是火炮加个木柄吗!

    焦挺满是狐疑的想着,以目前的铸造工艺,想造出来这么小的火器,根本不能用来打仗。

    “此等火器,据说不能浇筑,得需要在整块铁锭上钻孔,在剔除多余的铁,只留下一个圆圆的铁管,这个很费功夫的,射击还不成型,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焦大人慢慢来,不急!”郝仁又提出了指导意见。

    “钻孔这个不难,我们以水车为动力,速度总要快过手工的!”焦挺做冥思苦想状,对郝仁道。

    “焦大人先考虑把火枪的枪管做出来再说,其他慢慢来,最重要的一点,你可知道什么吗?”郝仁又体恤的说。

    焦挺嘿然一下,挠着脑袋道:“这个主公不用说,最重要的,就是保密吗!”

    郝仁满意的点点头,又道:“此图纸只能你和焦玉两个人看,其他人,一概不许知晓!”

    “主公放心,就是砍断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违背将作坊的纪律!”焦挺笃定的说。

    郝仁不懂机械,只是在地摊流派野史上,粗略的看过古代火枪制造流程,不过,经过小两年的穿越生活,都快忘记自己母亲叫什么名字,怎么还能记得那这些后世无关紧要的东西。

    火枪的枪管,必须是在一整块铁锭上钻出口来,才能保证枪管发射时不炸膛,而且枪管的内壁,要足够规整平整,否者会影响射击,据说一个成熟的工匠,要钻出一个合格的火枪,也要在三个月上下,单是这人工,就是一笔庞大的开销,而且威力还不知道如何。

    火枪的制造,以当下的条件来看,制造枪管是最难的,其他的,郝仁确实也不懂,只能靠工匠们,在实际中摸索了。

    郝仁画的图纸,不过是一个铁管,带个木托罢了,连扳机都没有,设计的完全就是靠点火发射的,难怪焦挺会把枪当做火炮,郝仁设计的火枪,原理上和火炮都是一样。

    至于郝仁所谓的火枪,最终能够造成什么样的,是不是还不如十字弓(手弩)的射速和射程,那就未可知了!

    郝仁就算不懂这些,他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枪是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什么半自动步枪的就不考虑了,无论造出什么样的枪,有一个蓝本,也好慢慢的改进了,以时下的工艺,也不是有设计理念,就能够完全的制造出来!

    在华夏正史上,第一个把火枪用到实战上的,就是明初的镇南王沐英,而且根据火枪的射速,发明了后世引用近千年的三段击,郝仁此时想造火枪,顶多也就比沐英早个十几二十年吧!

    就像郝仁刚穿越来时,苦心孤诣的想提高粮食的产量,目前过去两个作物生长期了,连高作物育种的主官,从都余德臣换成余阙了,现在还不知道,寿州的作物育种,搞的怎么样呢!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降服余阙

    至正十五年(龙凤元年)十一月初五,郝仁在庐州等来了扬州的参军俞通源,耿再成又带两千骑兵从安庆赶来汇合,郝仁在庐州集结兵马,祭旗出征,北上攻打已经抵达北部边境的蒙元答失八都鲁的大军。

    郝仁因为手下的文官越来越少,他已经感觉人手不够用了!

    施耐庵、余德臣坐镇安庆,郝仁考虑再三,决定还是将这老少二位,继续留在安庆坐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