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怀刀行-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前面的一层步兵,与刘福通的军队短兵相接,阻挡红巾军越过沟堑;第二层弓箭手,支援前面的步兵,胡乱的向红巾军军阵攒射羽箭;第三重,密密匝匝的步兵围成人墙,等着接替作战;第四重,列着数个方形军阵,等着颍州红巾军突破壕堑,往来追杀。

    不得不说,刘福通手下的战斗意志非常顽强,一方面是因为蒙元的暴政,败了要被屠杀,与其饿死或放下刀剑被屠杀,莫不如殊死拼杀,或许还能博出一线生机!

    更重要一点,这些名教徒,被杜遵道等别有用心的传教士,用歪曲的教义进行洗/脑,什么‘光明必然战胜黑暗’‘明王降生就是韩林儿’等等,士兵冲锋起来,更是不要命!

    郝仁正观瞧中,敌人后面的两路骑兵,军阵一变,分左右向自己军中杀来!

    答失八都鲁已经与刘福通打了一夜,早就料定郝仁会派兵救援,所以,早就预留出兵马,后面的骑兵,就是专门留着对付郝仁的兵马,并且在半路留下伏兵,郝仁特意绕开大路,避开敌人的埋伏。

    “众将领听命!”郝仁冷喝一声,全军肃然:“胡大海压左,耿再成压右,挡住他们!”

    “诺!”胡大海、耿再成二将领命,各将本部两千骑兵,卷起两线尘土,从山坡上冲杀下去,一轮弩箭过后,两队骑兵与敌人骑兵接阵,一时间,杀声震天,人仰马嘶!

    左侧,胡大海一把开山斧,大劈大砍,如同下山猛虎,一斧挥去,横扫一片!

    右侧,耿再成一把开山刀,大砍大杀,如同出来蛟龙,一刀砍去,撂倒一片。

    在二位将领的带领下,两支骑兵骁勇异常,在冲上来的骑兵为合围之前,将左右两路骑兵抵挡住,中间流出来数十米宽的空隙!

    “俞通河听命,从缝隙穿插过去,不与敌人纠缠,直接去接应刘福通!”郝仁又命令道!

    俞通河领命,带着两千骑兵,端着手弩,从山坡上冲下去,沿着两军缝隙,直接冲向敌人的步兵军阵,还不时的将手弩想左右两侧平射,将准备合围上来的敌兵射住,保证前路的畅通。

    俞通河的马术,在庆丰军中,是数一数二的好手,他率领的又是庆丰军最精锐的骑兵,乃是从常遇春处分来的骑兵,其中还有一百名是常遇春的徒弟、义子,号称小常遇春,俞通河一马当先,足比身后的小常遇春们的马快出三丈远!

    敌人见两路骑兵,没有挡住郝仁的军队,第三重步兵赶紧回身抵挡,可是那里还来得及?

    俞通河一匹战马前蹄扬起,瞬间踏入敌人的步兵军阵,一把马刀,上下翻飞,如同砍菜切瓜一般,杀的敌兵人头滚滚。

    俞通河身后,一百小常遇春,一百条长柄刺杀兵器,如同出海蛟龙,刺出去的枪花,如同繁星点点,一枪一个,后面还有一千八百名骑兵紧接着杀到,瞬间就将敌人的步兵军阵撕裂。

    这两千骑兵,就是目前郝仁手中精锐的精锐,王牌中的王牌。

    步兵被杀散,俞通河也不追赶,任凭他们四散奔逃,都帅所部骑兵,沿着直线,直接向前冲击,百余步距离,便到了敌人的弓兵军阵前。

    本来忙着射前面步兵的弓兵,赶紧回身射箭,可是那里还来得及?骑兵已经冲到近前了,弓箭手除了弓,没有其他武器,想抵抗也没有能力!

    俞通河只砍翻两名手足无措的弓兵,弓兵就已经四处奔逃了,最前面一重的步兵,根本没有料到庆丰军的骑兵如此之快,也顾不得不翻身接仗了,直接沿着壕沟两侧,四处奔逃。

    俞通河冲到濠沟前,待住战马,战马一声长鸣,前蹄腾空,他在这一瞬间,将马刀左右一挥舞,向手下下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路,追杀蒙元逃窜的步兵,还向壕堑内的颍州军高喊:“颍州军的兄弟,我家主公派我前来救援,让刘丞相赶紧突围!”

    可苦了蒙元的步兵,被两千骑兵一阵压倒式的追杀,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蒙元骑兵不傻,一阵混乱之后,发现眼前的壕沟,就是一条救命的去处,也顾不得壕沟有两丈多深,跳下去摔个不轻,而且还有刘福通的红巾军,在下面候着呢,跳下去,就被红眼睛的颍州军,戳成肉泥。

    是的,颍州红巾军死伤太多,早就杀红了眼,得着这样机会,只图杀个痛快!如今见到到援军,就像是打了鸡血,陆续的有红巾军从壕堑攀爬上来,挥舞着长枪,逮着个蒙元士兵,不戳成肉泥不罢休。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俞通河的骑兵,就冲破了颍州红巾军前面的障碍,为刘福通突围打开了缺口,却听见郝仁的中军号角呜咽,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因为有两队敌人骑兵,从侧翼袭杀过来,要将宇通开打开的缺口,反扑下去!一场颍州的鏖战,就依这样的形势,拉开了序幕!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三章 鸣镝射马

    俞通河听见身后号角呜咽,赶紧向中军的帅旗望去,只见中军蓝色帅旗左右挥舞,示意俞通河左右敌兵杀来,兵命令俞通河收缩兵力,沿着原路返回中军!

    艺高人胆大,俞通河马术精良。

    他‘腾’的一下从马背上跃起来,站在马背上的马鞍上,向左右观瞧!

    人站在马背上,视野立马开阔起来,只是那么一瞬间,他就将周边的敌情看的清楚,瞬间领会了郝仁的作战意图!

    左右两边,分别有两支敌人的生力军骑兵,绕过胡大海、耿再成厮杀的战场,如同两个箭头一般,向俞通河打开的突围缺口,冲杀突来,战马蓄足了劲力,仿佛能将俞通河的骑兵冲散!

    俞通河的骑兵,分左右两路分散开追杀步兵,形成了一个左右二百米宽的缺口,这么嫌小的空间,不利于俞通河骑兵的展开,战马也跑不出来速度,无法形成骑兵的冲击力。

    而且俞通河的身后,就是壕沟,看蒙元骑兵军锋的气势,似乎能将俞通河的两千骑兵,冲进身后的沟壑!此乃死地,有战斗无退。

    而蒙元的骑兵就不一样了,骑兵是俞通河骑兵的数倍之多,奔跑中,已经蓄足了冲劲,这样势头,对俞通河分散的骑兵,非常不利。

    俞通河的骑兵无法冲出速度,也就在冲锋中不占据优势,而且他的骑兵,人少行疏,被冲散是必然的,连退路都没有!

    此时只有在敌骑兵合围上来前,从原路返回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俞通河重新回归马背,调转马头,打马飞奔中军,手中的马刀,回身直指郝仁的中军帅旗,与此同时,他摸起身上的号角,“呜——呜呜”三声凄厉的号角,紧随而来!

    正在冲杀的骑兵,领会俞通河的意思,撇下步兵,军阵以一个‘八’字型,向俞通河飞奔靠拢。

    正在此时,蒙元的骑兵,以两条粗大下箭头的阵型,直接向骑兵的两翼冲来,前锋已经到了一箭之地内,不打头,也不打为,直指俞通河军阵的中间部位。

    俞通河的骑兵,太过于疏散,只要敌人一个交锋,就能将俞通河的军中,拦腰冲破,军阵一破,俞通河的精锐骑兵,就要面临着一个打几个的劣势,必败无疑!

    郝仁面对这样的劣势,手心已经捏出来一把冷汗。

    俞通河乃是俞通海的堂弟,俞延玉的侄子,都帅的是郝仁在江北最精锐的两千骑兵,郝仁可视这两千骑兵为自己的宝贝,伤了一个,他都心疼!

    更重要的是,俞通河的骑兵一旦被击败,敌人的骑兵就会将刘福通突围的军队,彻底的合围在战场垓心,那时,再想突破敌人的骑兵防线,比登天还难了!

    而此时郝仁手中,已经没有足够兵力可以支援了。

    胡大海、耿再成两支骑兵,已经与敌人的两支骑兵进入焦灼状态,已经无法从战场上抽身救援了,而自己的身边的两个千户陈达、斐冠军,都是水军出身,如今骑马还往下掉呢,这两个千户,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带卫队支援前方!

    郝仁此时变得惜命了,或许可以说是更有大局观了,他必须听从刘伯温的金玉良言,不到万不得已,这个庆丰军大元帅,不能再以身犯险了。

    “弩,你们的手弩是干嘛的!”郝仁急的大呼,可是,此时已经不能通过军旗,向俞通河的骑兵,传达战术上的问题,更不能指挥每个骑兵,每一刀该怎么砍,此时的战场,只能靠俞通河军的临场发挥了!

    说时迟,那时快,俞通河见自己的身边没有敌人,一手拎着马刀,另一手操起手弩,马镫下,踏住弩弦,一只手弩,已经上弦完毕,他将带血的马刀衔在口中,腾出一只手,箭袋内抽弩箭上膛,这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在一瞬间完成,他侧身向左,一弩发射,将一名敌兵的十夫长射落马下!

    他双手操作手弩,瞬间搭弦完毕,‘嗖’的一声,射向右边。

    俞通河是这支骑兵的灵魂人物,骑兵配手弩,是庆丰军所有骑兵的标准配置之一,他一个动作,手下的兵士,纷纷效仿,操起手弩,向着敌人的骑兵的前锋,左右开花,瞄准平射。

    敌人的两支骑兵,军阵并不宽,前锋不过十几排马匹那么宽,猛然遭遇上百支劲头强劲的弩箭打击,一时间人仰马嘶,数十名骑兵中箭落马,进攻势头,稍稍被迟滞。

    俞通河交锋线后面的骑兵,纷纷挂了兵器,操起手弩上弦,因为距离太远,弩箭不足以射击到敌人的军阵,骑兵端着手弩,也不着急发射,而是等到自己打马匹与敌人的马匹呈直角的形势,才‘嗖’的一弩,将弩箭射向敌人。

    交锋线后面的数百骑兵,就是以同样的方式,将手中的弩箭,基本上朝着一个方向射去,而那个方向,正是蒙元骑兵进攻的方向。

    任凭蒙元骑兵骁勇,也无法突破密集的弩箭,冲进俞通河的骑兵进行短兵相接。

    俞通河的骑兵,未曾与蒙元骑兵接仗,便已经顺利的突出骑兵的合围。

    “呵呵!”郝仁紧张的面孔,此时才舒展开来,赞道:“俞通河,就是俞通河,打仗有一套!”

    其实这根本不算什么新鲜的战法,当年与大汉作战的冒顿单于,训练士兵的时候,为了训练手下士兵与自己作战意图一致,就曾经率先用‘鸣镝’(带响的羽箭)射自己的战马,手下有不肯射箭的,一律杀掉了!

    俞通河是草原人,自然听过这个故事,他做常遇春副手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方法训练的,只不过是郝仁军队太多,他不了解罢了!

    此时刘福通的颍州红巾军,似乎是在跌入壕堑内的蒙元士兵身上,出够了气,亦或是搬挪尸体,足够将沟壑填平,大批的红巾军已经越过壕沟,森严的长枪,如林!

    这是刘福通早就准备好的,等越过壕沟,专门对付蒙元骑兵的长枪军,此刻才正式投入战场。

    蒙元答失八都鲁,就在不远处的中军帅旗下,在森严的兵马簇拥下,观看者战场上的一举一动,俞通河两千骑兵的作战效果,给答失八都鲁足够的震撼!

    昔年,圣祖成吉思汗,靠的是十万铁骑,横扫天下,而今,风向变了,郝仁居然编练出可与成吉思汗骑兵匹敌的骑兵,而且郝仁,似乎也有了自信,有了从火器后面、城城墙后面,走出来的勇气!

    “他娘的,郝贼十三及时有了这么骁勇的骑兵,上次可是靠步兵偷袭我的军阵啊!”答失八都鲁心中暗骂,却下令道:“不要管溃退的骑兵,直接打刘福通,千万不能让他们溜走!”

    颍州军内,可都是伪龙凤政权的贼酋啊,这大功,答失八都鲁可不想让郝仁给搅和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三章 迷途羔羊

    慵懒的太阳,终于从东山上,露出半边脸,撒出一片霞光。

    郝仁在一千五百名元帅府宿卫下,站在高岗上,查看刘福通的突围情况,而自己的三支骑兵,却还在战场上血战!

    “让俞通河回身再战!”

    郝仁此时手中没有太多的兵力,后援的军队尚未到达,只有俞通河这一支劲旅,刚从重围中冲了出来,尚有灵活的机动力!

    中军宿卫千户陈达领命,吹响号角,指挥着手下,将蓝色军旗,频频向前劈去,指示俞通河回身再战!

    俞通河此时正对着中军帅旗的方向,一眼就看到的郝仁的指示,口弦马刀,手端手弩,拨转马头,带着两千骑兵,回身有冲入战场。

    此时的刘福通,已经有数千军队过了壕沟,长枪军如林的长枪,正与合围的骑兵苦战,俞通河的上次撤退,用弩箭迟滞了合围骑兵的进攻速度,所以,刘福通没有遭遇敌人骑兵毁灭性的冲击,而是进入短兵相接的搏杀阶段。

    敌人的骑兵,因为没有冲击力,没能冲破刘福通的长枪阵,而被刘福通的长枪军竖起的长枪,格挡在长枪阵之外,走马对枪兵,两互相格杀,场面焦灼。

    颍州红巾军,破不了骑兵的重围,戳翻一名骑兵,后面的另一个骑兵就补上。蒙元骑兵,也破不了颍州红巾军的。颍州红巾军陆续有被弓箭射倒的,可是红巾军已经看见前面的援军,求生的本能,让这些遭遇明教洗/脑的教徒,前仆后继,死战不退!

    千军裹万骑!这是骑兵的真谛!

    俞通河深的其中的精髓所在,他这次回身再战,并没有冲上去与合围蒙元的骑兵短兵相接,而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俞通河一马当先,都帅两千骑兵,沿着军阵三十步外的边缘奔跑,只是将弩箭,向敌人的骑兵抛射。

    如此近的距离,骑兵根本不用瞄准,就能将弩箭,精准的射向敌军。

    未几,蒙元合围的骑兵,经手不住颍州红巾军和俞通河的内外夹击,合围被撕开了口子,颍州红巾军,如同开闸的江河,发生呐喊,漫天的向郝仁的中军帅旗扑来。

    与胡大海、耿再成接仗的两支骑兵,本也不能冲破这二位骁勇的上将打击,默然身后大乱,无心再战,调转马头,四散奔跑。

    此时,刘福通的颍州军,在庆丰军的接应下,前路大开,颍州军士兵,恨不得自己的身下能多生出两条腿来,飞一样的冲过郝仁占据的那个山包。

    郝仁一看颍州军如此,貌似勇猛的冲锋,其实是,已经失去指挥的大溃退,颍州军像疯了一样的玩命跑,连自己留在前面的三支军队,都能被这样的气势冲散,赶紧命令胡大海、耿再成两军,左右避让,追击溃退的蒙元骑兵。

    郝仁自己在元末带兵以来,临阵作战,自己的中军运动方向,除了向前,没有往别的方向动过,不过这次不行了,颍州军溃退的大军,眼看着也能将自己的中军冲散,中军若乱,军队就会失去指挥,很容易就造成先胜后败的局面。

    庆丰军的中军,人数不多,郝仁被迫将中军向左移动了半里,却见颍州军的溃兵,如同洪水一般的从军阵边掠过!

    郝仁庆幸,幸亏自己的中军及时移动,要不,必然被溃兵冲散!

    “关将军,回兵抵挡住敌人的反扑!”郝仁在溃兵中,看见刘福通手下大将关铎,赶紧呼喊他停止溃退,扎住阵脚,准备迎接答失八都鲁的追击!

    关铎是刘福通第一亲信,原本率领着刘福通最精锐的一万骑兵,曾经到郝仁攻占的寿州提调粮食,当然,顺便帮着郝仁打了一战,如今一万匹马,连丢带吃,居然一个不剩了,骑将也变成步将了!

    “大元帅,如今军队已经乱了,约束不住了!”关铎拎着长刀,被裹挟在溃兵中,也不管这许多,向郝仁喊了这么一句,便淹没在溃兵的潮水中,不见了踪迹!

    ‘靠,就这熊样,还他娘的上将!’郝仁心中暗骂道。

    说话间,几个文人的模样,带着一队精干的士兵,抬着两乘滑竿,飞一般的跑了过来,滑竿上坐着两人,不是别人正是龙凤政权的皇帝韩林儿和太后杨氏。

    为首的步行一人,不是别人,正是龙凤政权的中书平章,罗文素!

    罗文素的鞋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丢了一只,如今着这的一只脚板儿,早已经血肉模糊一片,他是文官,力气若,见了郝仁,就如同见到希望,再也跑不动了,一屁股瘫软在郝仁的马下!

    “呜呜,恩人啊,龙凤政权的恩人啊!”罗文素连惊带吓,号啕大哭!

    跟随罗文素的一应文官,见罗文素这个平章都是这般模样,哪有力气再跑?纷纷瘫软在郝仁的马下,连抬着滑竿的士兵,也跑的脱力,气喘吁吁的停了下来!

    “师父,救我啊!”韩林儿坐在滑竿上,连日的惊吓,惊魂未定,尚且不知道,自己此刻已经暂时脱力了危险。

    郝仁心道:‘哼!现在想起来我这个师父了?忘记在亳州逼迫我行君臣大礼的事情了!’却不跟一个孩子计较,安慰道:“陛下勿忧,此时已经脱离危险,为师在此,徒儿勿忧!”

    “脱离危险了?”韩林儿自言自语,回头看时,发现自己确实已经冲出了重围,此时才反应过来,号啕大哭:“呜——吓死我了,我可不要当什么皇帝了,师父,求你别再让他们让我当皇帝了!呜——”

    韩林儿只有十三岁,确实受不起这许多的惊吓,在这样折腾下去,恐怕早晚有一天,折腾的跟宋高宗赵构一样,吓的失去性能力而绝后!

    郝仁也感觉这个韩林儿可怜,年纪轻轻,被大家推举为皇帝,受了这许多惊吓,不当皇帝,对翰林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何必当这个傀儡皇帝,被手下的将领们摆弄来摆弄去的呢!

    战争,本是男人的事情,何必将妇孺裹挟在内呢?战争的残酷与血腥,又岂是妇孺能够承受的?

    残忍,杜遵道这帮利欲熏心的名教徒,比非洲的童子军还残忍,刘福通杀他就对了!

    ‘谁要是裹挟我的孩子从事魔教事业,我抛弃身家,也要与他斗争到底!’

    可惜韩林儿他爹韩山童,就是明教造反世家,恐怕不能有这个思/想觉悟,如今又死的早,只能任凭遗孀弱子,任人欺负了。

    “陛下,不可这样说!我龙凤政权,不过暂时受到点挫折,日后,必然能够东山再起,还都汴梁!”

    刘福通抢了敌人的战马,都帅数十骑兵,负责断后,如今浑身像血洗一般,依旧豪气不减。

    日后?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吧,还是先摆脱答失八都鲁后面的追击吧!(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三十五章 围困孛罗

    孛罗帖木儿负责拦截郝仁救援颍州的兵马,特意在庆丰军大营到通往颍州必的大路上,布置下伏兵,准备攻击郝仁救援颍州的军队,可是眼看着一队骑兵已经到了埋伏圈前,孛罗帖木儿不禁兴奋异常。

    哪成想,那队骑兵,却并不进入埋伏圈,领头的万户,似乎突然想起什么问题一般,一拍脑袋,打马带着军队就跑了回去了!

    这是什么情况?没漏出啥马脚,怎么就跑了呢?

    孛罗帖木儿正满是狐疑的猜测,不知道对方玩的什么把戏,没片刻功夫,那队骑兵又慢悠悠的走过来了,他不禁暗暗的得意,心道‘这回叫你有来无回!’

    哪成想,徒单斛都帅的骑兵,还是不进埋伏圈,在埋伏圈外转了一圈,徒单斛一拍脑门,似乎出行把钱包忘在家里一样,又打马跑了回去!

    没一会,又慢悠悠来了!

    孛罗帖木儿手中紧紧的攥着腰刀,心道:“小样,这回看你还不进埋伏圈?”

    他正狐疑间,却听见身后一阵聒噪,紧着着,爆豆一般的爆炸声从身后传来,他回头看时,只见后面的焰火映红了半边天,一支步兵,在梨花枪和刀盾配合下,列着长条盾墙,已经向自己压了过来!

    都帅这支军队的不是旁人,正是原庆丰军元帅府参军俞通渊,所部兵马,乃是罗本在庐州编练的新军中挑选七千步兵。

    这七千步兵的操练,本就是按照庆丰军大元帅郝仁挑选的士兵的标准,进行挑选和训练的,单兵能力都不弱,其中的千夫长及百夫长,都是原元帅府的宿卫,兵新将不新,用的也是庆丰军一贯用的步兵梨花枪、刀盾结合的军阵,配以弓弩手、震天雷,战力不容小觑!

    而徒单斛这支骑兵,却不再拍脑袋往回跑了,而是玩命一般纵马飞奔上去,骑兵操着手弩,边冲边将弩箭向山坡上攒射,呐喊着冲杀过来!

    孛罗帖木儿本来要打郝仁的埋伏的,结果郝仁早就已经绕路过去了,却被徒单斛、俞通渊的军队进行了反包围,孛罗帖木儿别无其他选择,只能打了!

    打了一阵,孛罗帖木儿知道庆丰军早有准备。

    俞通渊的步兵军阵,稳扎稳打,孛罗帖木儿兵马沾不得一点便宜,而徒单斛的骑兵,却只是围着军阵外沿抛射弩箭,更是让孛罗帖木儿的军队吃了大亏。

    孛罗帖木儿的骑兵、步兵有万余人,现在埋伏打不成了,反而吃亏了,此时只有撤退,与大队人马汇合了。

    他赶紧从庆丰军骑兵、步兵结合处,想夺路往回撤退,却听得一阵呐喊声,又一队七千步兵,列着梨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