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来救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音道:“房……房大人,是……是有这么一回事。”
房彦谦从窦士荣脸上看出很多信息,他的这个天下第一的能力,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本领,“哦,那你亲戚叫什么名字?”
窦士荣想隐瞒,又怕房彦谦早已知晓,反而不美,就实话实说:“他叫李益,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曾经和我一起在熊安生博士门下读书。”
“哦,原来是熊博士的高足,那他早不来,晚不来,为何这个时候来邺城呢?”房彦谦直视窦士荣的双眼。
窦士荣感觉房彦谦快要看穿他的内心了,再这样下去,自己恐怕会崩溃,把一切都招了。
这时,一个年轻人从后堂翩翩而出,脸上带笑,“不才正是士荣兄口中的李益,我来邺城,是因为家乡被周寇骚扰,日夜不宁,所以就来邺城亲戚家躲避一时。等太平了,益还是要返乡的。”
房彦谦看这个李益口齿伶俐,能说善辩,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只是不知道他是大齐的朋友还是敌人。
………………………………
第78章 邺城乱(三)
“李益,你说你来邺城是来避乱的,你是何方人氏啊?”
李益拱手道:“益乃并州人氏,是窦家远亲,后来邺城读书,之后在城外三十里处的白楼堡隐居读书。”
现在城外兵荒马乱的,房彦谦也无从去查证一番,只好作罢。
房彦谦也是书生出身,就考问了一番经书,李益倒是对答如流,又问了几个治理县郡的问题,李益也答得井井有条。
他有觉得李益是一个人才,就动了心思,“李益,你可曾出仕?”
“不曾。”
“那你可愿意为官?本官可以为你举荐一番。”房彦谦**着胡须说道。
“多谢房大人厚爱,益此时不想为官,只愿天下太平,再做打算。”
李益此刻并不想跟房彦谦呆在一起久了,房彦谦是一个精细人,接触多了,难免会露出马脚,李益只想把房彦谦打发走。
房彦谦虽然有一些惋惜,但人家不愿意,也不能强迫,只好起身告辞。
窦士荣感觉自己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幸好李益机智,及时出现,分散了房彦谦的注意力,让自己逃过一劫。
房彦谦在前,窦士荣和李益在后,相送出门。
房彦谦随意说着闲话,眼看就要到大门口了,窦士荣和李益都以为能松一口气了。
谁料这时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年轻下人跑过来,对窦士荣喊道:“小老爷,大老爷请你过去商量事情。”
窦士荣甩了一个眼色:“等下,你先下去吧。”
房彦谦停住脚步,问窦士荣:“窦老大人身体还好吧?”
窦士荣支吾着说:“劳烦房大人挂念,家父还算安康。”
房彦谦就笑着说:“那就好,两位不必送了,我这还要回衙门去处理公务,止步吧,止步吧。”
窦士荣和李益躬身道:“那房大人好走。”
房彦谦笑笑,转身就走,走了几步,忽然又站住,回过头来说:“窦大人,我好像听到磨刀声贵府这是要做什么啊?”
窦士荣快气死了,哪个不长眼的偏偏在这个时候磨刀,不会等晚上吗?
李益趁机就说:“房大人,今日是窦老爷生辰,所以府中下人准备杀猪,为窦老爷庆寿。”
房彦谦不置可否,笑着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本官来得匆忙,那就请窦大人替本官祝窦老爷寿辰安康吧。”
窦士荣巴不得房彦谦赶紧滚蛋,他这尊大神在这里,他就如坐针毡,浑身没有一个地方舒服。
“房大人,多谢你的好意,我一定会转告家父。房大人要不留下来喝杯水酒?”
窦士荣知道房彦谦从来不接受别人的请吃请喝,故意这般说的。
“好好,下次吧,本官有事要处理,就不耽误你们了,告辞。”
“恭送大人。”
房彦谦终于离开了,但窦士荣和李益却心事重重。
“师弟,你说,这个房彦谦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
李益一思索,回答道:“这事不好说,最后他听到的磨刀声,不知道他会不会往深处想。不过,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房彦谦要是敢阻挡,一样要碾碎。”
说这话时,李益面目狰狞,完全没有平日里的温文尔雅。
窦士荣却愤恨那个不长眼的磨刀人,“走,我们去看看是谁在磨刀。非得好好处罚一番不可。”
本来,窦父和窦士荣只跟几个心腹家仆吩咐白天不能有异样,晚上天一黑,就要关门防守。
也不知道是哪个多嘴,让人提前准备。
李益劝道:“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他们的责任,反而失了人心,反正左右晚上就要行动了,不如就算了。”
窦士荣听进去了,就悻悻的作罢。
再说房彦谦离开窦府,一直不露声色,等到转了一个弯,看不见窦府的时候,止住队伍,对一个信任的卫士张长生说:“长生,你脱下甲胄,换了便服,就监视在这窦府门口,若是窦府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回来报我。”
张长生拱手:“谨遵大人令。”
说完,脱去甲胄,将武器和甲胄让同伴带走,自己则穿着一身便服,慢慢的走到窦府门口,看见窦府对面有一家酒馆,就走进去,寻了一个靠窗的位置,点了一壶酒,几样小菜,慢慢的吃,同时观察窦府门口的情况。
下午快日落的时候,一辆马车出了窦府,马车上插着窦府的旗帜,上面坐的人是白天送房大人出府的年轻人。
马车出来后,朝南而行,张长生自觉赶不上马车,就没有跟踪,还是盯着窦府的动静。
过了一会,天刚擦黑,几个手持刀枪的窦府家丁出门看了几眼,然后,将大门紧紧关上。
这么早就关门?张长生觉得有些不对劲,这邺城官宦之家,没有这么早关门的,而且出来关门的家丁仆人都手拿武器。
于是张长生结了酒钱,回衙门去找房彦谦。
房彦谦习惯晚走,而且最近事务繁忙,皇上又不给加人手,就不得不天天加班到深夜了。
听了张长生的汇报,房彦谦将李益去南城和窦府紧闭大门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一想,似乎有不对劲的对方,但也不至于说是对方要搞事。
毕竟目前并没有具体的事证,只是猜测而已。
但还是要做一些预防措施的,毕竟有备无患,免得真的有事发生,就手足无措。
“长生,这样,你吃完饭后,就去西门找一处隐蔽的地方盯着,要是有事情发生,立刻回报我,我今天就在衙门里面等着。”
房彦谦迅速做了决定,现在是非常时刻,不得不辛苦一点。
张长生看着房彦谦日渐多起来的白发,有些不舍:“大人,您还是回家去休息休息吧,西门那边我去盯着就好。”
“长生啊,我知道你是好心的,不过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去吧。”
张长生感佩的行礼,然后转身出了衙门,摸黑去了西门。
他有衙门的令牌,宵禁的士兵并未阻挡他,所以张长生顺利来到西门。
西门此刻正是守军交班轮值时间,人很多,声音很嘈杂。
………………………………
第79章 邺城乱(四)
高宝梁迎面看到崔孝卿带着亲卫们走过来,吃了一惊,问道:“崔将军,不是今日在府休息吗?”
崔孝卿有点尴尬,本来劳动别人替自己顶班,现在又不要别人顶班了,“哦,是这样,我的小夫人和孩子安好,我放心不下城防,再说让高将军白天辛苦一天,晚上再辛苦一夜,我这啊,心里过不去,所以,高将军,还是回去歇歇,我来值守。”
崔孝卿是主将,高宝梁是副将,主将如此说,副将只好拱手答应:“多谢崔将军体贴末将,请。”
于是,高宝梁带着自己的亲卫撤离西门,将城防交给崔孝卿。
崔孝卿看着高宝梁走了,低声询问亲卫:“晚上的行动,都准备好了没有?”
亲卫们拱手道:“将军放心,一切准备妥当。”
崔孝卿满意的点点头,转身上了城楼。
张长生听到了崔、高两位将军的对话,但是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就继续留在一处屋顶监视西门的动静。
夜渐渐深了,昌黎郡王府大门紧闭。
但是府内却是火把交织,人头攒动。
韩凤手握一把长剑,凛然站在台阶上,望着下面四五百青壮家仆,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
高玮小儿,夺我儿子性命,今夜,我韩凤将亲手将公道讨回来。
“诸位,听我说。”韩凤大声吆喝。
韩凤的心腹亲卫也一起呐喊:“静一静,听郡王训话!”
嘈杂的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昏君高玮,暴虐无道,残民为乐,人神共愤,今夜,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诛杀昏君,匡扶朝廷。”
亲卫们带头应声呐喊:“诛杀昏君,匡扶朝廷。”
家仆们也举起武器跟着大喊:“诛杀昏君,匡扶朝廷。”
韩凤正要发令出发,进攻皇宫,突然一个男子闯进来大喊“不可,不可啊,父亲!”
来人跌跌撞撞的跑到韩凤跟前跪下,泣声道:“父亲,我们是臣子,如何能以下犯上,做哪些谋反的事情呢?”
韩凤很不满意,大声斥责道:“你个逆子,昏君无道,杀了你的弟弟,你竟然还如此迂腐,维护他,你……你真是气死我了,来人,将他关入柴房,没有我的命令,不可将他放出来。”
但韩凤的大儿子韩宝仁还是不闭口,“父亲,你这样是给我们韩家招祸啊!”
韩凤气愤难平,冲上前去,用剑背狠狠的敲了几下,韩宝仁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还敢胡言乱语,我就不客气了,非宰了你不可。”
几个亲卫上前,擒住韩宝仁的两只胳膊,低声道:“公子,得罪了。”
然后像拖死狗一般将韩宝仁拖了出去。
闹出这么一档子事,家仆们心里有点打鼓,这父子不齐心,事情能成吗?
韩凤也注意到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就大喊:“谁能拿下昏君,本郡王赏他黄金万两。”
有道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万两黄金的刺激,人群中士气又高涨起来。
韩凤这才发令:“出发,诛杀昏君。”
昌黎郡王府大门一开,几百家仆簇拥着韩凤滚滚而出,朝西边不远处的皇宫进发。
路上巡逻的兵士看到突然有这么一大股人在街上出现,上前询问。
韩凤抬手,家仆们二话不说,拿着武器冲杀过去,将巡逻兵士一一杀死。
也有几个漏网之鱼,吓得策马就往慕容三藏的府中奔去报信。
见了血的韩凤人马,都高度亢奋,直直的往皇宫杀去。
到了皇宫大门,却见大门紧闭。
韩凤一声令下,手下的人立刻将附近房屋的大门、窗户拆了,冒着皇宫城门守军的弓箭,堆积在大门边,纵火焚烧。
高伟此刻还在熟睡,內侍们慌慌张张的入内禀报。
“什么,有人进攻皇宫?”高伟大吃一惊,胆子还不小呢。
难怪人家说,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周军围城两月,拿邺城无可奈何;这邺城一乱,皇宫首先遭殃。
“可查清楚是什么人在作乱?”
內侍跪着禀报:“是……是昌黎郡王。”
高伟怒火攻心,这个韩凤,朕好心替你留着你儿子的性命,你倒好,造朕的反。
等朕平了乱,将你全家统统千刀万剐。
“来人,拿朕信物,调段德举新军入宫平乱。”高伟定下神,下了旨意。
高伟带着殿外侍卫的御林军,登上皇城城楼,朝下望去,看到韩凤拿着一把马槊,骑着一匹灰色的马,耀武耀威的在下面叫骂。
皇宫城门被堆积的木头门窗烧得噼里啪啦的响。
“那朕神器来。”高伟一声令下,內侍们递上那个扩音器。
清了清嗓子,高伟大声喊道:“韩凤,你这个狗贼,竟然如此大逆不道,谋反作乱,等朕捉拿住你,你等着被朕千刀万剐,对了,朕还要诛杀你全家,一个不留。”
韩凤虽然喊话音量比不上高伟,但他是武将出身,嗓门也挺大的,“昏君,今夜就是你的死期了,还在大言不惭。实话告诉你,周军今夜入城,看你这个昏君还能横行到几时!”
听到韩凤这么一说,高伟有些凛然,定然是这个奸贼勾结周寇,不然就凭他这么点人马,是不够看的。
高伟环视四周,心里在想,如果周寇今夜发难,会是哪个方向呢?
不管了,先摆平眼前这伙乌合之众,再做谋划。
“下面的人听着,朕已经调了新军前来,不想死的放下武器,走到城墙下,御林军不会向放下武器的放箭。没有放下武器的,统统当谋反份子,不仅要杀了你,还要杀你全家。”
高伟这么一威胁,少数不愿意陪葬的家仆,迟疑一下,扔下武器,飞奔跑到皇宫城楼下。
御林军果然没有向他们放箭。
韩凤大怒,“亲卫们,射死投降的叛贼。”
亲卫们张弓放箭,将放下武器的几十个家仆一一射死在城墙之下。
这下子,韩凤身边的人再也无人敢投降了。
正僵持着,韩凤身后传来一阵很有节奏的步伐声,听声音,应该有数百人之多。
韩凤的人马纷纷转头去看,到底是什么人来了。
………………………………
第80章 邺城乱(五)
不多时,黑压压的一队人马出现在韩凤他们眼前。
“百保新军!”
有人惊呼一声。
经过多日刻苦操练,这支新军俨然已经成型。人人一身厚重的甲胄,带着猛兽面具,第一眼看过去,只看到对方的两个深不可测的眼洞,阴森的杀气,扑面而来。
段德举手握重剑,走在队伍的前列,望着皇宫大门前猬集的韩凤人马,嘴角一勾,一丝蔑视的冷笑浮上嘴角。
蠢啊,就凭几个家奴就像造反,这不是脑子进了水还是灌了泥的征兆还是能是什么呢?
今夜就是这支皇上给予厚望的百保新军第一次见血的时候了。
韩凤的人马除了亲卫,都不是正规士兵,只是些有些气力、贪图厚赏的青壮罢了,于今面对如此杀气逼人的怪异军队,连对方面容都瞧不清楚,一眼望去,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猛兽,这些人活像地府里面走来的夺命恶鬼!
他们岂能不心惊胆战?
高伟在皇宫城楼上看到走过来的这队新军,喜形于色,不错,这就是自己要的,一个照面,就摄了敌人的心智。
拿起扩音器,高伟大声命令:“段德举将军,城下反贼,一个不留,给朕统统砍了。”
韩凤看到手下人如此惊慌,便大声吆喝:“稳住,稳住!”
亲卫们也帮忙一起弹压,这才勉勉强强的维持住队形未散。
韩凤从马上取下大弓,抽出一支箭,瞄准新军的将领,一箭射去。
段德举精神很集中,注意到了韩凤是瞄准自己,等箭枝飞过来的时候,挥动重剑,磕飞了那枝箭。
新军看到段将军如此神勇,以剑挡箭,皆高呼:“万胜,万胜!”
来而不往非礼也!段德举伸手朝左右各一挥,身后的新军心领神会,左右两支小队立刻左右包抄过去,将韩凤人马三面包围。
当然,城墙那面也不是韩凤人马的生路,城墙上还有御林军虎视眈眈呢。
段德举举剑,“攻!”
新军三面同时发动攻击,他们列成严整的阵列,如墙而进,每走一步,就把包围圈缩小一步。
韩凤也不甘待毙,驱动手下人马进攻,自己则策马带着亲卫选定段德举的中军位置冲锋。
新军皆未骑马,都是步战。
韩凤冲锋在前,到底是武将出身,这些年虽然没有上过战阵,但冲锋起来的气势还在。
段德举大喊一声:“举枪!”
身边的士兵们立刻将手中的长枪斜举,枪尖对着韩凤冲过来的方向。
火把跳跃的光芒下,枪尖闪着寒光,战马本能的就想避开这些金属的物件,这使得韩凤想要的方向和战马不一致,双方别扭起来,而韩凤又弃了缰绳,双手握马槊,不能操控战马的方向。
只是由着战马冲锋的惯性,韩凤才能将手中的马槊对着段德举狠狠的刺下去。
段德举举剑格挡,虽然被韩凤仗着马势和高度的优势打得虎口阵痛,但韩凤的战马身上被段德举的士兵扎了七八个血窟窿。
战马一声哀嚎,侧翻在地,将韩凤甩下来。
还没等韩凤爬起来,四五个雪亮的枪尖已经离他的咽喉不过几寸远了。
剩下的战斗就是一面倒了,除了亲卫们还奋力挥舞武器抵挡,其它人完全没有了刚出发时的那种亢奋,都拼命的往人群中钻,似乎觉得那样安全一点,或者说死的比别人晚那么一会。
百保新军的装备好,被人砍上几刀都算不得什么,但是他们大都数使用的是巨斧、重锤,没有大的力气,拿都拿不起来。这些武器威力巨大,砍在身上,往往把人砍成两端,锤在身上,经常把人锤扁。
遍地可怕的尸体,让剩余的人都恨不得闭上眼睛,插上翅膀飞离这里。
战斗进行了不久,韩凤被生擒,其余人马无一不被砍翻在地。
段德举压着韩凤来到城下,禀报高伟:“皇上,臣已经叛贼韩凤生擒,请皇上发落。”
高伟哈哈一下,嘲笑韩凤:“韩凤,你就这么两下子?大齐待你不薄,我高家更是待你甚厚,你为何要勾结周寇,图谋造反?”
韩凤死到临头,还嘴硬得很:“呸,你个昏君,你杀我儿子,我就跟你这个昏君不共戴天,你别得意,周军今夜就会入城,夺了你的江山,抢了你的美人,我看你能有什么下场。”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让段德举气愤难平,上前狠狠的抽了韩凤几个大嘴巴。
段德举用力很猛,都把韩凤的门牙都打断了。
韩凤再说话的时候,已经满口是血,含混不清了。
“韩凤,你图谋造反,朕会给你一个生不如死的死法。段将军,把韩凤交给朕,朕让御林军拷问他的同谋。”
段德举答应,御林军打开城门,搬走烧尽的余烬,接过韩凤,捆得严严实实。
正在这时,一匹快马奔驰而来。
高伟和段德举都吃了一惊,举目望去,来人竟然是房彦谦。
房彦谦奔到城门下,翻身下马,高声禀报:“皇上,不好了,西门守将崔孝卿叛变,勾结周寇,欲想今夜夺取西门。请皇上赶快派兵救援,晚了就来不及了。”
韩凤闻言,大喜,“昏君啊昏君,哈哈,看你能横行到几时!”
高伟有点慌了,没有理会韩凤的狂言,挥挥手,让御林军士兵将韩凤押走。
“段将军,请你辛苦一下,带兵去西门,万不可使西门有失。”高伟立刻下令。
段德举拱手:“臣遵旨。”
说完,对新军发令:“列队,前往西门。”
士兵们也顾不得对叛军补刀了,立刻列队,跟着段德举往西门而去。
高伟目送段德举离开,问房彦谦:“慕容将军可知道此事?”
“臣已经派人去知会慕容将军了。”
高伟这才略略放心,慕容三藏知道情况了,调配军队肯定比自己这个业余选手要强。
“房爱卿,你且过来,和朕说一说,是如何发现西门守将崔孝卿叛变的?”
房彦谦站起来,走上城楼,来到高伟身边,禀报道:“此事从今天上午臣来见皇上开始……”
………………………………
第81章 邺城乱(六)
崔孝卿从高宝梁手上接管城防之后,让亲卫们亲自把守城门。
不知道崔孝卿用意的人还以为崔将军公忠尽职,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打的什么算盘。
傍晚的时候,崔孝卿正在家中笑呵呵的看着下人们熬汤。
小妾争气,又给他生了一个白胖的儿子,这崔家有后,他心里高兴,对得起列祖列宗了,所以得让小妾吃好喝好,好帮他养儿子。
直到下人禀报,窦府的李益求见,他才想起来原来那件事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
当初自己的弟弟带着那个叫李益的年轻人来找自己的时候,他就看出李益这人别有用意。
到了一起喝酒的时候,李益旁敲侧击,频频暗示自己是西边的说客,崔孝卿甚至有一种将此人拿下扭送官府的冲动。
但是,当李益轻轻说了一句:“崔将军,邺城是不是守得住,你是将军,比一般的邺城百姓清楚得多,不为自己考虑后路,也得替孩子着想……”
是啊,大儿子才三岁多,刚刚会蹒跚行走,小妾肚子里面的另外一个已经快足月了。
想来想去,崔孝卿长叹一声,为国尽忠说得很容易,但有家小之后,顾虑就多了,还是良臣择主而侍吧。
李益让崔孝卿在一张纸条上签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