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里猜测,有点惶恐不安。  尉相愿带着大队人马走到门前,对守门士卒:“今日皇上要举行仪式,不得出岔子,我亲自来把守宫门,你们回去休息吧。”  守门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作鸟兽散。  知道要发生事情,还往这里凑,不是老寿星喝砒霜,嫌命长啊。  时间一点点过去,离大臣们上朝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有几个怕迟到的大臣,已经从这里入宫了。  尉相愿没有为难他们,心里有些紧张。  人都这样,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哪怕是掉脑袋,热血上涌,那是豪言壮语不尽,恨不能立刻提刀上阵,杀个痛快。  如果有了时间,冷静一下,就不免瞻前顾后。  这种擅自诛杀大臣,特别是皇帝宠信的大臣,以及拥兵夺位的行径,都是有始无终,没有回头路可走。  尉相愿思前瞻后,最终狠狠心,老子拼了。  万事俱备,就等东风。  大臣们陆陆续续都进来了,就是不见高阿那肱的车马。  怪了?这个奸贼今日不上朝吗?  不会啊,往日高阿那肱上朝最积极的,还常常陪着昏君游玩,黑宫门要落锁了才匆匆出宫。  等啊等,已经没有大臣入宫了,还是不见高阿那肱的身影。  尉相愿焦急的往门外望去,除了巡逻的士兵,不见人影。  再过了一会儿,含光殿已经传来早朝开始的音乐声,也不见高阿那肱。  这是一个尉相愿收买的內侍匆匆赶来报告:“将军,高贼今日入宫,没有走这道门,他已经在含光殿了。”  尉相愿仰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啊。”  忽然想起什么事,叫过一个心腹,低声吩咐:“你赶紧去通知莫多娄敬显,让他不要轻举妄动,等待时机。”  心腹领命,匆匆出宫去通知莫多娄敬显。  高孝桁在含光殿上一直心神不宁,频频往外看。  当他看到高阿那肱笑着大摇大摆进来,就心知计划失败,顿时面如死灰,朝堂上到底讨论一些什么,完全没有心思去听。  现在高孝桁唯一期待的是,尉相愿和莫多娄敬显的举动无人发现,平安度过眼前这一关。
………………………………

第12章 疑窦初起

    既然高孝桁已经没有心思上朝了,朝堂上到底谁了什么,皇帝弟弟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裁决,他丝毫没有留意。  终于散朝了,高孝桁两步并做一步,飞快的出了含光殿,来到自己的车驾前:“快,回府。”  下人和护卫们不知道王爷今日为何如此焦急,毫无往日气定神闲的神仙态,但也只能把疑问闷在心里,忙着起驾回府。  刚下马车,高孝桁就看到尉相愿和莫多娄敬显两人,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在王府门口来回的转着圈。  “两位将军,随我去书房。”  高孝桁冲着两人高喊一声,径直往后院的书房走去。  尉相愿和莫多娄敬显两人自然紧紧的跟了上来。  一进书房,高孝桁朝门外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跟着,就迅速的关上门,转身对两人:“高阿那肱怎么活蹦乱跳的上朝了啊?事情没有泄露吧?”  莫多娄敬显性子急,抢先回话:“唉,俺都准备好兵马了,谁知蔚将军派人知会俺,行动取消,俺那个气啊,高贼又多活了一日。”  尉相愿面露尴尬,解释道:“今日一早我就带军守候在千秋门,打算等高贼进来,一刀两断,杀了高贼。谁知那厮今日并未走千秋门……”  高孝桁一听,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也许是不绝高贼,让他逃过一劫,不过,接下来更忧心的是:此次计划有没有被人察觉?  “两位将军,高贼暂且让他多活几日,这个日后再。两位将军今日行事有没有被人察觉?”  高孝桁问话的时候,一脸的忧虑。  莫多娄敬显又抢话,“俺带着兵士,只是告诉他们,今日例行操练,连大营都没有出,应该没有被人知觉吧。更何况,那些兄弟平日里和我一起喝酒吃肉,都是生死之交,俺信得过他们。”  尉相愿倒没有这么急着得出结论,而是细细的琢磨了早晨事情的细节,然后回话道:“王爷,应该没有泄露。我带的人马都是我平日笼络多时的弟兄,再我只是告诉他们到千秋门换防,除了两三个心腹,无人知道这件事的目的,所以,王爷大可放心。”  高孝桁心里没有把握是不是真的没有泄露,但也只好自我安慰,无人察觉。  “两位将军,这件事暂时我们都不要提了,蛰伏一阵子,等待良机。”  尉相愿明白兹事体大,两手一拱,“王爷放心,属下守口如**。”  但是莫多娄敬显有些不乐意了,“王爷,蔚将军,那得等多久啊?”  高孝桁劝慰莫多娄敬显:“将军放心,时局即将大变,我们用不着等待多久。”  尉相愿也有此判断,“王爷的是,机会很快就会来。”  莫多娄敬显没有那么多玲珑心窍,听着两人打哑语似的谈话,只好囔囔道:“但愿如此吧。”  ……  高伟下朝后,回到寝殿,看到一个熟人。  就是御林军将领奚昆带着人马守卫在宫门口。  于是,高伟就让內侍喊过奚昆,问道:“今日是将军轮值吗?”  奚昆鞠躬行礼,“皇上,今日是臣卫戍寝殿。”  “将军辛苦了。”  “这是臣的职责所在,臣誓死保卫皇上安全。”  高伟一听,乐了,这子,哈哈,虽是一个武将,但嘴巴还挺会的呢,就随口问道:“哦,将军有心了,最近宫内有无异常?”  奚昆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了:“一切都很正常,只是今早晨有一件事臣有些不明白。”  高伟一愣,难道朕的后院还有人闹什么幺蛾子吗?  “哦,那将军请讲。”  “就是……就是臣的上司,领军大将军蔚将军今清晨临时抽调了一百一十名御林军士卒,是去千秋门值守,可是千秋门一向只有二十名士兵值守,何以要这么多士兵去呢?臣有些想不明白。”  高伟是穿越者,宫廷内斗的电视剧、电影看过不少,事出反常必有妖,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名堂。  “奚将军辛苦了,这件事情禀报得很及时,朕以后会好好奖赏奚将军。”  高伟夸奖了一番奚昆,反正好听的话,又不需要掏荷包,大家都高兴。  奚昆的感受可不是这样,在他看来,当今子,亲口夸赞自己,那可是光耀门楣的喜事啊,如果史官记上一笔,那可以传之后人了。  奚昆立刻匍匐在地,哽咽着:“皇上大恩,臣无以为报,臣誓死为皇上效劳。”  高伟有些哭笑不得,这……收买人心也太廉价了吧,“将军请起,朕日后对将军必有重用。”  奚昆这才爬起来,五大三粗的汉子,脸上还带着两行热泪,“臣……臣……”  高伟对眼前的这位将军反倒是多了些敬重,你们瞧瞧,这些古人多朴实啊,“将军继续努力吧,朕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奚昆躬身相送,“皇上走好。”  高伟点点头,走进殿内,脑袋里面一直想着这件事情。  不会是有人想兵变吧?  那样可不好玩啊,周人没打过来,自己人反倒打进宫里面来了。  攘外必先安内,攘外必先安内,这是多么宝贵的经验啊,老子打周人,先得干掉内奸,不然被人卖了,还不知道呢。  服侍在一旁的內侍看见皇上思考着什么事情,显得有些焦虑不安,就按照往常的惯例,轻声问道:“皇上,可要召冯淑妃侍候?”  高伟此刻完全没有心思,一摆手,“不了,朕今日还有事情要考虑一下,晚上再。对了,这邺城的官员,谁最严厉,让人害怕?”  虽然接收了原来主人高玮的记忆,但是原来的主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昏君,除了几个围在身边阿谀奉承的高阿那肱之流,能认全重臣已经是很不错了,自然是不知道圈子外面的官到底哪个是哪个,哪个有什么本事。  內侍们虽然身居宫闱,但都是一些手眼通、耳听八方的家伙,这邺城里面大大的官员他们哪个不知道,哪个不晓呢,只是看官员的孝敬来决定在皇帝面前不好话,什么程度的好话。
………………………………

第13章 天下第一

    既然皇上问严厉的官员,那毫无疑问,监察御史房彦谦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人。  內侍猜测皇上的用意,莫非是刚才外面那个将领了几句话,皇上要兴大狱?  这可是得罪人的勾当,房彦谦啊房彦谦,谁让你平时不进贡,别怪兄弟我心肠狠了。  內侍躬身回答:“皇上,要这当官严厉,那自然是监察御史房彦谦最有名了,他在当长葛县令时,廉洁清正,曾被评为下官员第一,先帝还嘉奖了他。”  “哦,还有这号人?”  高伟也很吃惊,这大齐还是人才济济的嘛,可惜昏君不会用人,只知道花酒地,把大齐败坏到这种朝不保夕的地步。  “房彦谦,房彦谦。”高伟轻声的念了两遍这个名字,忽然,脑袋灵光一闪,这个房彦谦是不是和几十年之后的“房谋杜断”的房玄龄有关系啊?  “那房彦谦有一个儿子或者侄子叫房玄龄吗?”  內侍一愣,想了想,老实回答:“臣不曾听过。”  高伟有些失望,不过转念一想,能评为下第一的官,自然是有两把刷子,管他有没有房玄龄这个儿子,朕也用一用他。  “那传他进宫。”  ……  作为监察御史,房彦谦的工作是看看官员们上朝时官服穿得整齐不整齐,站的位置合不合规矩,还有就是给皇上提意见,哪个官员作风不正,哪个官员庸碌无能,哪个官员残害百姓。  但是也不看看当今皇上是谁啊,那可是千古知名的昏君,喝酒享乐的时间都不够,哪有时间听他叽叽歪歪,所以房彦谦虽然进京了,当了朝廷的大官,但是却被挂在那里,什么都没有人听。  早朝归来,房彦谦坐在房间里面生闷气,今朝会,官员们叽叽喳喳,都是替自己打算,什么劝皇上去南边躲避兵锋,或者去北边,等待突厥人援兵,皇上也和稀泥,不同意,也不反对,反正又混过了一。  唉,这大齐国何日才能振作起来啊。  正当房彦谦在家里长吁短叹时,忽然听到门口传来马蹄声,妻子李氏不知是何人驾临,就前去开门。  等来人明来意,李氏朝屋里大喊:“夫君,宫里来人了。”  房彦谦虽然一身傲骨,但皇帝派人来,还是要招呼一下,只是不知来人何意。  “使驾临,不知何事?”  房彦谦和內侍们见过礼,问道。  “皇上召房大人入宫,请大人跟我们走吧。”  內侍们虽然可以对皇帝吹吹耳边风,但是对房彦谦这位下知名的清官却是很客气。  既然內侍不皇帝召见所为何事,房彦谦也就不多问了,吩咐李氏在家等候自己,就换了一身官服,跟着內侍们往皇宫而去。  ……  高伟正在寝殿打瞌睡。  这早朝也太早了,朕有些不适应啊,咱能不能把早朝换个时间,比如改在早晨九点,这样自己就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了。  “皇上,房彦谦大人已经在门外等候了。”  內侍进来,轻声在高伟耳边禀报。  高伟一个激灵,睁开眼睛,“哦,让他进来吧。”  內侍退下。  高伟瞧了瞧自己的衣服,还好,算是很整齐,不会在房彦谦面前丢脸。  不多时,一个穿着长袍大袖的中年人翩然进门,只见他面容俊朗,气度非凡。  高伟赞叹一声,原来除了高家出帅哥,房彦谦也是一个帅大叔啊。  房彦谦时年三十岁,正是风姿俊朗的年纪,再加上下名吏,胸怀才具,自有一番气质。  “臣监察御史房彦谦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房彦谦对眼前这位高家子其实是看不上眼的,昏君一个,不过仗着身上的血脉登上高位而已。  但是他满脑子君臣思维,所以不得不臣服于昏君。  “房爱卿请起,今朕自是找爱卿聊几句话,不必拘礼。”  高伟也见贤思齐,话得很顺溜了。  房彦谦顺势站起来,內侍看座,就拱手谢恩,坐了下来。  高伟环视左右,对內侍们道:“你们出去伺候着吧,房爱卿是自己人,不必担心。”  內侍们不敢抗旨,躬身退着出了殿,顺便带上门。  房彦谦看到殿内只剩下皇帝和自己了,对这个有些内向,不喜欢和大臣谈话的皇帝突然召见自己,又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心里不禁有些惴惴然。  “房爱卿,朕今找你来,是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这件事情,很重要,不可对外人。”  高伟很严肃的出这番话。  房彦谦心里一惊,皇帝从来是无视自己的,突然要交办要事,恐怕是大事吧。  “皇上请吩咐,臣竭力为皇上办好。”  高伟笑笑,爽快,拿朕的工资,就要替朕办事。  “房爱卿,是这么一件事,今早朝的时候,领军大将军蔚相愿突然带兵百余人,接管了千秋门的防御,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还请房爱卿替朕查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房彦谦何许人,这种事,稍微一,以他的脑袋,立刻能猜出一个大概。  “皇上,臣建议皇上暂时不要动作,找一个由头,调开蔚相愿,再调查今日前往千秋门的士兵,必然能找出真相。”  高伟一思索,觉得房彦谦这个建议比较稳妥,就赞成了,:“房爱卿果然心窍玲珑,是朕的好帮手,过几日,我就会调走蔚相愿,房爱卿就可以着手调查了。”  房彦谦有些讶异,这个昏君以前从来不听自己的话,今日竟然毫不犹豫就听进去了,“皇上,臣遵旨。”  接着,高伟就问房彦谦:“房爱卿,周人迟早要来,不知道房爱卿有何看法?”  “皇上,臣以为,先要弄清楚周军目前的位置还有他们下一步的计划。”  “朕也是这么想啊,只是不知如何才能探知这些消息。”  “皇上,自古以来,军阵之事,要靠探马、谍报,现在的将军们畏敌如虎,只知道一逃了之,从来不知道准备打仗,这才是最危险的。所以,臣建议皇上,要整顿军马,严肃军纪。”  “爱卿所言极是,朕考虑考虑。”
………………………………

第14章 紫陌桥

    一连几,高伟不动声色。  高孝桁倒是连日来,心神不宁,上朝的时候,频频盯着皇帝的脸。  但看到皇帝脸色平静,虽然没有往日那种放纵过度的颓废,但也没有怒意,看来,皇帝弟弟是不知道自己和蔚相愿、莫多娄敬显谋划的事情。  因此,高孝桁心里踏实了一点。  “广宁王,广宁王!”  高孝桁回过神来,原来是皇帝弟弟在喊自己。  “探马回报,周国大军已过滏口关,朝邺城而来,不知道广宁王有没有救国之策啊?”高伟笑眯眯的问。  高孝桁不敢怠慢,拱手施礼,“皇上,臣愿意领军一只,前往迎敌,请皇上恩准。”  不用高伟示意,高阿那肱立刻跳出来,“皇上,邺城兵力不足,万万不可分兵啊。”  高孝桁一听,高阿那肱又要坏自己的事,次次和自己作对,一时忍不住怒气,质问道:“那高将军有何退敌妙策?”  高阿那肱一向是不鸟什么广宁王不广宁王的,只要抱好皇帝的大腿,什么王爷,都是不值一提的垃圾。  “臣有一策,请皇上恩准。”高阿那肱看都不看广宁王,直接向皇帝鞠躬进言。  高伟内心不想给广宁王兵权,就顺水推舟,“高爱卿请讲。”  “皇上,臣建议皇上坚守邺城,再派人去各地募兵,救援邺城。”  “高爱卿这个主意好,不知道高爱卿可有募兵人选啊?”  “皇上,广宁王德行高洁,深孚众望,广宁王出去募兵是最合适不过的啦。”  高阿那肱毫不客气的把高孝桁丢出来。  高伟稍微有些为难,眼下国库空虚,原因嘛……就不了,这个情况下派广宁王出去募兵,实在是有些为难高孝桁了。  于是,高伟用咨询的语气询问:“广宁王,你可愿意替朕分忧?”  高孝桁也是气头上,恨不得杀死高阿那肱,却只能看着这个奸贼神气活现,怒气攻心,老子不陪你们玩了,“皇上,臣愿意去。”  高伟大喜,不错,真的是替朕分忧,“那有劳广宁王了,现在形势危急,广宁王三日后就出京吧。”  “臣遵旨。”  此刻,高孝桁稍稍冷静了一点,有些后悔刚才的冲动,离开大齐的中枢,那就会被边缘化,但是覆水难收,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高伟忽然想到什么,问高阿那肱:“高爱卿,你懂军伍之事,广宁王去何处募兵比较合适啊?”  高阿那肱意味深长的望了一眼高孝桁,缓缓出一个地名:“沧州。”  “沧州在哪里啊?”  高伟一出口,就脸红了,这么弱智的问题,不是显得自己这个做皇上的没水平嘛,丢人啊。  “皇上,沧州濒临大海,前魏熙平二年设立沧州,辖浮阳、乐陵和安德三郡,士民众多,实在是募兵的好地方。”  高阿那肱虽然打战不怎么样,但军事常识还是不错的。  但是高伟不知道的是,当时的沧州可是偏僻的地方,高阿那肱是在整高孝桁。  “好,好,那广宁王就去沧州募兵吧。”  高伟以为这样是在补偿广宁王。  高孝桁内心郁闷极了,今真是被昏君**臣联手给整了,还有苦难言。  “遵旨。”高孝桁只好将错就错,吞下去这个苦果。  就在朝会即将结束的时候,高伟随意问道:“周人进逼,宫里是不是要加强守卫?”  群臣谁敢不需要,都齐声:“应该。”  高伟很满意这种效果,不露声色继续:“领军大将军蔚将军可在?”  蔚相愿今日也参加了早朝,不知道皇帝的用意,就站出来行礼,“臣在。”  “蔚将军守卫皇宫,劳苦功高,朕一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蔚相愿表面恭谦的谢恩,内心暗骂:你个昏君,记得我的功劳才是有鬼。  “蔚将军,如今周人进逼在即,宫里需要加强兵力,防止宵作乱,你暂且随广宁王一起去沧州募兵,快去快回。”  蔚相愿一听,心里大惊,难道皇帝看出点什么了,不然为何要调我出京?  随即一想,此地也是是非之地,能随着广宁王一起走,未必没有别的机会,“臣愿意随广宁王去沧州募兵。”  哈哈,高伟自得的笑了笑,这才是手腕嘛,不流血就解除了一个领兵大将的军权。  “蔚将军忠心可鉴,朕会好好封赏你的。领军大将军一职,暂时由奚昆将军代领。退朝吧。”  散朝之后,广宁王和蔚相愿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然后分开走。  ……  邺城北临漳水,有一座浮桥连接南北两岸,这就是紫陌桥。  新年刚过,紫陌桥上就挤满了人群。  “快点走啊,周人就要来了。”  “前面怎么回事啊,你们不要命了,老子还要命呢。”  “娘,娘,你在哪里啊?”  “孩子,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啊。”  挤在桥中,动弹不得,叫骂声,喊娘声,鼎沸喧闹。  人人脸上带着恐惧,一有马蹄声,人群立刻骚动不已。  离紫陌桥三十余里,际线远远出现一股黑色人流。  路上的百姓回头望见,顿时惊恐不已,“周人来了,快跑啊。”  年轻的人还好,可是老弱妇孺挑着行李,牵着孩,还有的舍不得丢弃耕牛,如何走得快。  这些百姓眼睁睁的看着周人越来越近,那一望无际的队伍,黑衣黑甲,连骑的马似乎也挑选过,都是黑色毛发。  既然无力逃跑,那就听由命吧,干脆闭上眼睛,坐在路边。  但杂沓的马蹄声、脚步声过去后,他们任然没有死。  百姓劫后余生,睁开眼睛望着远去的黑色洪流,默叹一声:仁义之师啊。  周人队伍中间,一个黑甲将领,约莫四十来岁,两眼有神,脸色深沉,一缕黑色的短髯,更增添了他的威严。  不远处,一匹探马疾驰而至,马后扬起冲的灰尘。  跟着将军旁边一个青色文人衣衫、军师模样的老者转头对黑甲将领:“将军,应该是紫陌桥的消息了。”  黑甲将领点点头,“此桥非常重要,关乎我军能否快速渡河。但愿桥还在吧。”
………………………………

第15章 北门难题

    老者回道:“齐帝昏庸,此桥必然安然无恙。”  这时,探马已经冲到队伍跟前,马上骑士迅速滚落马鞍,单膝跪地,高喊:“将军,紫陌桥还在,紫陌桥还在!”  黑甲将军闻言大喜,与老者对视一眼,仰头大笑:“此助我大周,传令,加快行军速度,抢占紫陌桥。”  周围军士,听到将军的命令,立刻击鼓,传令加速。  这只黑色大军顿时陡然提速,如同滚滚波涛,往齐国首都邺城冲去。  ……  邺城皇宫。  高伟正坐在寝殿听房彦谦的汇报。  “皇上,臣拷问了几名那日去了千秋门的兵士,其中一名兵士招认,是蔚相愿许以重利,让他们埋伏在千秋门,准备诛杀高阿那肱将军。”  高伟一听,果然不出所料,事情反常,必有阴谋。  幸好把那个蔚相愿调走了,感觉安全多了。  “房爱卿辛苦了,来,这是宫里珍藏的新茶,喝一杯吧。”  高伟端起茶杯,揭开盖子,细细的品了一口。  房彦谦也端起茶杯,正要揭开盖子,尝尝御茶,大殿门外传来一声:“皇上,急报,周军来了。”  高伟和房彦谦大吃一惊,虽然知道这是一只必然要掉下来的靴子,但是真的掉下来,还是未免心惊肉跳。  “传,让信使觐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