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昏君来救国-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量了一下,看到这里的房子虽然还不错,不过巷子弯弯曲曲,很是难认,心想何老大也是有心计,知道怎么隐藏自己。

    转了半天,才来到一处不是很起眼的宅子门口。

    下人前去敲门,过了好半天,才开了一条小缝,露出一个人头。

    那人认出了来人是太守府的人,才防松警惕,开了门,问道:“太守找我们家主有事吗?”

    下人指着王瑞说道:“这是太守府的记室参军王大人,要见你们家主。”


………………………………

第186章 刺虎(八)

    有了太守府的人背书,何老大的下人也就相信了,把门打开,说道:“请进,我去禀报我家主人。”

    王瑞下马,把马交给何家下人,仗剑进入大门,看到里面别有洞天。

    两边站着二十来个持刀的壮汉,虎视眈眈。

    王瑞冷笑,心想这个何老大作恶多端,生怕别人来报仇,取他性命,搞了这么多护卫,再加上院墙高大,院门坚固,把自己的这个老窝搞得像是一个乌龟壳。

    要不是郭琼派人前来引荐,自己怕是进不了院子。

    在大厅稍微等候了一下,王瑞就看到一个魁梧的老头从后面转过来,看到王瑞,打量了几眼,问道:“你是何人,找我有事吗?”

    王瑞也打量了一下何老大,见他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身材还没有走形,估计往日做山贼头子的那份武艺还在,就盘算着先打算何老大的警惕心,趁他不备,再一剑砍了他的脑袋,替“借”毒肠草给自己的那两个人报仇,了却一桩心愿。

    于是,王瑞哈哈一笑,道:“在下是太守府的记室参军王瑞,奉太守之令,有一件事情要请何先生去太守府商议。”

    听到王瑞的身份,何老大放心了许多,他往日为了取得官府的庇护,用抢劫来的赃款向郭琼进献了不少,是以郭琼对他多加优待,平时一些劣迹都视而不见。

    如今来的是郭琼的手下,何老大还以为郭太守是不是又要自己向他意思意思了。

    “王参军,郭太守有没有说过是什么事啊?”

    王瑞叹一口气道:“周寇攻城,安阳军民死伤惨重,太守府本想抚恤一番,奈何府库空虚,郭太守有心无力。所以郭太守就让来找各位贤达,去太守府共商大事。”

    何老大心里骂了一句,这个郭琼,真是喂不饱的恶狼,这怕是又想着由头找人要钱吧。

    不过面子上,何老大还是笑着说:“好说,好说,军民为了保卫城池,舍弃性命,实乃我安阳功臣,抚恤一些钱粮,是理所当然。我何某一定会尽一份力,请郭太守放心。”

    王瑞就催促道:“事情比较急,请何先生随我去太守府吧。”

    何老大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这么急,就找了一个借口:“待我去换身衣服。”

    王瑞不好继续催了,怕何老大生疑,就笑着道:“好,我就在这里等何先生。”

    何老大转身回后院,边走边琢磨,但最后还是怕得罪郭琼,虽说官匪一家,但官是主,匪还是靠着官才能嚣张跋扈,为所欲为。

    不多时,何老大换了一身衣服出来了,对王瑞道:“王参军,我们走吧,别让郭太守等久了。”

    王瑞就站起来,“好,何先生请。”

    “王参军请。”

    两人并肩出了门,都骑上马,并辔而行。

    何老大带了十几个护卫,跟在身后。

    王瑞就一边虚与委蛇的说笑着,一边琢磨着在哪里下手好。

    他看到前面有巷子有一个拐弯的地方,顿时计上心头。

    等到王瑞和何老大在前头拐了弯,后面的护卫看不见了,王瑞当机立断,拔剑就砍。

    何老大正和王瑞聊得投机,猝不及防,被王瑞一剑砍中脖子。

    王瑞跳上何老大的马,坐在何老大的背后,用剑狠命的一抹,割下何老大的首级,用手提着,再把何老大的尸体踢下马去,两腿一夹,策马驰骋。

    何老大的护卫也拐弯了,看到主人的尸体躺在地上,满地是血,而那个王参军正打马逃跑。

    这些人一时不知所措,王参军是官府的人,他们不敢去追。

    王瑞带着何老大的首级,回到旅馆,跳下马,大步走进旅馆。

    里面的客人看到一人手提首级,浑身是血的走进来,纷纷走避。

    王瑞上得楼来,走到那两人的房间,看到那两人正愁眉苦脸的相对叹息。

    于是,王瑞把何老大的手机往地上一掷,朗声道:“两位壮士,我王瑞借用了你们的药包,现在把何老大的首级拿来了,算是给你们的补偿。”

    两人看到一个人拿着首级进来,本来吓了一跳,但听王瑞这么一说,又看了看那个地上轱辘滚的首级,还真是何老大的,顿时大悲大喜,向王瑞磕头道谢。

    王瑞哈哈一笑,转身就走。

    大丈夫快意恩仇,有借有还,当如是。

    王瑞下楼,对惊魂未定的人群大喊:“杀人者,太守府记室参军王瑞是也。”

    喊完了,出门上马回太守府。

    郭琼见到王瑞一身是血,惊问何事。

    王瑞单膝跪下道:“何老大先前与人有仇,杀人满门,他的仇人报不了仇,我气愤不过,就杀了何老大,前来向大人请罪。”

    郭琼一时惊住了,不过转念一想,死者已了,自己还要依仗王瑞,就叹息道:“这事算了,下次不可了。对了,探马回报,周营并无动静,你说的准不准啊?”

    王瑞道:“一定准,小侄有一策,让周军不战自乱。”

    郭琼问道:“是什么计策?”

    王瑞道:“说了怕不准了,请大人准许小人出城一趟。”

    郭琼不解其意,不过还是答应了。

    王瑞就出了城门,骑马来到周营跟前,大声喊道:“韩擒虎已死,韩擒虎已死。”

    这个消息太劲爆了,周军都疑惑不已,纷纷议论起来。

    连军官们都无心指挥人马出营追击王瑞,任由他一路喊来喊去。

    许多周军军官就来到韩擒虎大帐外,想打听准确的消息。

    陈到就出面说:“韩将军只是身体微恙,暂不见诸位,请稍安勿躁。”

    话是这么说,但见不得韩擒虎的人,众人都惊惧不已。

    韩擒虎早已是这支周军的灵魂了,没有了韩擒虎,这些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天黑之后,周军正式发布消息,韩擒虎已逝,三军缟素。

    这消息哨探回报之后,郭琼对王瑞说道:“贤侄真是神人,竟能知人生死。”

    王瑞道:“雕虫小技,上不得台面。”

    两日后,周军解围南去,郭琼就派人去报告朝廷这个消息。自己不用投降了,继续做大齐的太守,还立了一功,让韩擒虎铩羽而归,实在是划算。


………………………………

第187章 告御状

    高伟得到南路周军已经撤退的消息,就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多么不容易啊,想当时,北路宇文邕气势汹汹而来,南路韩擒虎携着夺取洛州的余威北渡黄河,邺城一时风雨飘摇。

    一切都结束了,虽然只是暂时结束了,但毕竟给了自己喘息的时间。

    他相信,只要有时间,推行一番行政,富国强兵,大齐一定能固若金汤,不可动摇。

    段德举也从山上下来了,被围困的周军已经全军覆没,已经没有必要在山上设防了。

    高伟和段德举商议了一番,决定班师。

    一是战士们离开邺城已久,疲惫不堪,需要回家修整一番,二是大军在外,耗费巨大,回城就会减少后勤压力。

    正好这时孟冲派人送来详细的汇报,高伟才得知他夺取滏口关是怎么一回事。

    这小子机灵着呢,值得培养。他说什么擅自立为滏口关主,请高伟治罪。

    高伟笑着对段德举道:“孟冲要朕治他得罪,其实这事不怪他,事急从权嘛,既然已经有了这个名目,朕就下旨,封他做一个真正的滏口关主,再给他增兵三千,凑五千人,替朕好好收住滏口关,让周军不得东顾。”

    段德举就恭维道:“皇上圣明。”

    “你呀,怎么也学会了拍朕的马匹,不过,朕听着挺高兴的。”

    段德举讪讪的笑了笑。

    他心想,这不都是为了取信于你吗?不然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说笑一番,定下几件事情之后,高伟吩咐段德举:“段爱卿你就让全军准备,三天后就班师回邺城,从邯郸走。”

    段德举不解,问道:“皇上,为何要从邯郸绕一下?”

    高伟道:“宇文邕虽然跑了,但还有很多周军的溃兵在附近,我们带着大军,一是扫荡周军溃兵,二是让大军在邯郸得到一些补给,再回邺城。”

    段德举就只好遵旨道:“臣遵旨。”

    三日后,一大早,齐军就拔营踏上通往邯郸的道路。

    打了胜战,大军的情绪都很高,走得很快。

    不几日就靠近邯郸城了,邯郸太守黄浩和一众官员都来接驾。

    高伟态度很和蔼的接见了他们,问了一些宇文邕经过邯郸的情况。

    黄浩道:“周寇途径邯郸,臣等兵力不多,就闭门死守。敌寇见我邯郸戒备森严,就劫掠了乡间,然后就逃走了。”

    听到这里,高伟心情有些沉重。

    逃出包围圈的宇文邕所部,缺粮少马,为了军队的生存,不知道把大齐的百姓祸害成什么样子,特别是没有城池保护的乡村。

    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高伟也没有再提。

    黄浩就请高伟入城,替皇上接风洗尘。

    高伟也想吃点好的,虽然当时的烹饪不怎么样,但堂堂的一座邯郸城,好的菜肴怕是少不了,就答应了,让大军在城外扎营,自己带着文臣武将入城。

    一行人骑着马来到城门口,正要入城,忽然有女子呐喊:“我要向皇上告状!”

    前面的护卫邯郸城的士兵立刻上前要把喊话的人拉走。

    但高伟已经听到了,有人要告御状,怕是牵涉到邯郸的官员吧?

    他转眼看了一眼骑着马陪在一旁的黄浩,果然看见他脸色有些异常,非常紧张。

    高伟没有立刻下令把告状人找来,而是笑着问黄浩:“这天色不早了,你先去准备酒宴吧,朕都饿了。”

    黄浩见皇上没有责怪有人告状的事情,而是说酒宴,就放心了,对皇上说道:“臣这就去准备。”

    说完,亲自去安排派人去准备。

    高伟就对侍卫在旁的奚昆说道:“你派人,想办法把那个告状的人弄到手上,问问什么情况。注意,别让邯郸官府的人知道了。”

    奚昆就转身去安排,派了十几名便衣御林军高手先行入城,混入民间,去办这件差事。

    晚上的酒宴很融洽,打了胜战,君臣都心情高兴,频频举杯敬酒。

    等到酒宴散了,已经很晚了,高伟就在太守府后院住下。

    奚昆悄悄的进来了,向高伟禀报:“皇上,那个告状的人找到了,我们悄悄的把她弄到旁边的一个房间了。”

    “什么事情,问了吗?”

    奚昆道:“她不肯说,她不相信我们是皇上的人。”

    高伟笑笑,也是,这个告状的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些来抓自己的人怕是邯郸官府的人吧?这也是人之常情。

    于是,高伟对奚昆道:“那朕就去见见这个告状的人吧。”

    奚昆道:“皇上九五之尊,何必屈尊呢?臣再去问问就好了。”

    高伟微微一笑,“无妨,反正左右无事,就当是了解一件趣事,消磨时间吧。”

    这么一说,奚昆才马上布置防卫,引着高伟来到那个关着告状人的房间。

    高伟走进房间,看到那个告状人是一个黑衣年轻的女子,长得很俏丽,被绑在一张椅子上面,就问道:“你一个女子,要告何人?”

    谁料女子开口就骂:“你们这些狗官,不替民做主,千方百计的陷害百姓,可耻,卑鄙!……”

    高伟没有恼怒,手下的这些官员既然做了让人愤恨的事情,还不许老百姓骂几句呀。

    于是高伟就安静的站着,听女子恨意滔天的诅骂个不停。

    奚昆觉得女子有些过了,拔刀横在胸前,就斥责道:“这是天子,如何可以冒犯天子,你不想活了?”

    高伟摆摆手,制止了奚昆,大度的说:“骂得好,该骂,当了朕的官,处事不公平,让百姓怨气冲天,着实该骂,朕也帮着你骂。”

    女子听到高伟自称“朕”,再看看一屋子的精悍侍卫,就不由相信了许多,“你是……你是皇上?”

    高伟点点头道:“朕就是大齐天子,如假包换。”

    女子一听,呜呜的哭起来。

    高伟就等她平静了一些,才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状告何人?有何冤屈?”

    女子停下抽泣,说道:“皇上可要替我做主啊。”

    “你说吧,若是有人做了坏事,不管他是何身份,朕都替你做主。”

    高伟说着,心里顿时有了一种自豪感,朕也能主持公道,铲平不公,这种感觉实在是美妙得很呀。


………………………………

第188章 豪强薛延

    女子确认了高伟的身份后,开始倾诉起自己的冤屈起来。

    “民女叫薛娥,是城西十五里薛家庄人,租了东家薛延的十亩地,今年收成不好,他家还是逼着我们家交租子,交不出来,就要抓我去抵租子。我父亲不答应,骂了他。三天前的晚上,他们的家兵放火烧我家的茅草屋,结果我因为愁的睡不着,跑了出来,我爹、我娘还有我哥哥嫂子,以及一个五岁的侄子都被大火给烧死啦……”

    说到这里,薛娥就泣不成声了。

    高伟有些愤怒,不过薛延的嫌疑很大,但这只是单方面的说辞,他作为一个仲裁者,还是要多了解一些情况,不然容易误信,

    等薛娥平静了一点,高伟就问道:“你如何知道放火的人是薛延的人?”

    “他们有马,这方圆几十里就他们家有马,而且我还听出来有一个人的声音是薛家的管家薛福!”

    高伟一喜,这个说法就有些眉目了,若是能查证出薛福当晚的活动,能应证上的话,那薛延是主谋无疑。

    “那他们说了一些什么呢?”

    高伟接着问道。

    薛娥回答道:“他们说这伙烧得好旺啊。薛福就说他们笨,现在是冬天,很久没有下雨了,天干物燥,这火能不旺吗?”

    高伟听了,沉吟一下,又问道:“那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大骂那些狗官呢?”

    “因为我躲到天明,他们走了,我就来邯郸城告状。谁知太守黄浩一听我要告薛延,立刻命人把我赶出去,不让我告状。民女就流落街头,幸而有位好心的大娘收留了我。我一定要把状告到底!”

    薛娥说这话时,咬紧牙齿,决心很大。

    高伟顿时决定整顿一下吏治,官员这般惧怕豪强,那百姓对大齐怎么有向心力?

    于是,高伟对薛娥道:“你暂且留在我们这里,朕派人把事情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然后,高伟让奚昆给薛娥松绑,就安置在这间房间里面,不可走漏了消息。

    奚昆应承下来,高伟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邯郸太守黄浩过来给皇上请安。

    高伟冷眼看黄浩无比恭敬的给自己鞠躬请安。

    等黄浩问高伟还需要什么时,高伟淡淡的说道:“朕在这里吃的用的都很好,不过朕倒是缺一样东西。”

    黄浩马上谄笑着道:“皇上尽管吩咐,臣一定想方设法为皇上办到。”

    高伟就嘿嘿的笑了两声,说道:“朕缺的是一个公道!”

    黄浩大惊,谁给给皇上不公道呀?那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皇上……这……这……”

    黄浩结结巴巴,不知道怎么回答。

    高伟站起来,目光如炬,盯着黄浩的眼睛,“黄爱卿,你不是给不了公道,而是你不想给公道。”

    皇上的话给了黄浩莫大的压力,他噗通一声双膝跪地,“皇上,臣……”

    高伟走到黄浩跟前,站住了。

    黄浩低着头,只能看到皇上的脚尖,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皇上要拿那件事情对他开刀。

    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做过的事情,作为一个地方官,免不了有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但天下官员有几个不是如此呢?

    房间里面安静了好一会儿,高伟才开口问道:“黄浩,有人状告薛延之事,你知道吗?”

    黄浩又是一惊,这事他自然知道,昨天告御状的女子就是为了这件事,没想到被皇上知道了。

    不过这件事他有很多苦衷。

    黄浩点头道:“臣知道这件事。”

    高伟顿时大吼道:“你知道这件事,为甚不为百姓做主?几条人命,只因为是普通百姓,在你眼里就算不了什么?”

    黄浩很是惶恐,辩解道:“皇上,这背后有隐情……”

    高伟更加怒了,“几个百姓,死于非命,这么明显的事情,还能有什么隐情?你不去抓捕凶犯,却把告状的人当做麻烦,扫地出门。官是你这么当的吗?来人……”

    门口立刻进来两个御林军侍卫,几步就站在黄浩的身后,伸手要去捉住他的胳膊。

    黄浩知道再不说,就免不了刀斧加身了,就喊道:“皇上,薛延的薛家堡非臣能攻破的,臣没有办法拿去薛延,若是派人去缉拿他,反而逼反了他。”

    这话让高伟听了有些疑惑,不是说破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吗?

    你堂堂一个邯郸太守,手下可以动用的兵力不下千人,如何无奈一个豪强?

    高伟就挥挥手,“慢着,你们退出去吧,朕先问问话。”

    侍卫就放开黄浩,拱手退出门。

    “你起来吧,把话说清楚。”高伟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黄浩道。

    黄浩就爬起来,给高伟汇报:“薛家聚居在城西三十里外的白石山,建筑了一座薛家堡,地势险要,坚固无比。此堡修建至今已经快一百年了,从未被外人攻破。薛家有家兵千余人,占地极广,同宗同族之人怕是有数万之多,以薛延的父亲薛深为族长。所以薛家势力极大,倨傲无比,常常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情,太守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这次宇文邕兵败路路过邯郸,听说薛家出粮五万石……”

    高伟两只眼睛快要喷火了,这种吃里扒外的家伙竟然还有,自己拼死拼活把宇文邕耗得没脾气了,他薛家倒好,还接济宇文邕粮食,让宇文邕起死回生,此贼不除,大齐难安。

    “来人,传段将军来见朕。”

    高伟怒气难平,立刻要召见段德举,让他举兵进攻薛家堡,灭了他薛家。

    敢勾结外寇,残害百姓,你们薛家不死光光,那真是天理何在?

    黄浩急了,劝阻道:“皇上,不可啊。”

    高伟一愣:“朕有数万雄师,难道还怕了他薛家不成?倒是你,好好反省,念在你禀报了实情,暂且饶了你,下次再有人告状,你不受理,小心朕摘了你的脑袋。”

    黄浩快吓死了,幸好皇上这次没有要他的脑袋,吃饭的家伙保住了。

    不一会儿,段德举就来了。

    “皇上找臣,有何事情要吩咐?”段德举拱手道。

    “你派人去把城西的薛家堡给夷为平地,把薛延的脑袋给朕带回来。”


………………………………

第189章 薛家堡

    段德举听到任务只是去端掉一个坞堡,也没有在意,拱手道:“臣这就去城外大营调派兵马。”

    高伟目送段德举离去,转身就出门去找薛娥,要告诉她这个好消息。

    薛娥待在房间里面暗自发愁,皇上派人守住门口,不让她出去,她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怎么审问她的案子。

    就在心里盼着这个案子早点有一个结果,让坏人得到惩罚,让冤死的家人得到一个公道。

    高伟走到门口,侍卫们就喊道:“见过皇上。”

    薛娥听到了,也迎到门口,见果然是皇上来了,而且皇上的脸色很好,还带着笑意。

    看来应该是好消息了,薛娥的心情也变得好了一些。

    高伟笑着对薛娥道:“薛姑娘,你的事情朕已经给你办好了,你就等着好消息吧,不过几日,朕必定拿薛延的人头还你家人一个公道。”

    薛娥大喜,躬身谢恩:“谢皇上,民女感激不尽。”

    高伟接着就安慰一番,让薛娥稍微等几天,就会有好消息。

    自己则是每天喝酒,接见官员。

    难道日子过得这么腐败,算是补偿一下在军营里面的苦日子吧。

    第二天,段德举没有给高伟带来好消息,第三天段德举来跟高伟汇报:“臣是来向皇上请罪的。”

    高伟一愣,“好端端的,段将军向朕请什么罪啊?”

    段德举低着头说:“臣大意了,派了三千军队前去薛家堡,没有攻下,反而损失了好几百人。半夜薛家堡的人出来偷营,我军损失惨重,只有数百人逃回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