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昏君来救国-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能否守住城门,保住战果的压力全部都压在砍刀队队员身上。
三千砍刀队队员,身披重甲,步伐沉重坚毅,往城门而入。
梁敦厦面前的齐军阵线已经很单薄了,都可以看得见周军的面孔。
他们觉得胜利在望,只要把齐军驱逐出城门,关上大门,并州就失而复得,大功一件。
“前面的齐军弟兄,你们完成任务了,你们可以撤退了,现在看我们的了。”
梁敦厦朝前面的齐军大声喊道。
陈智率领剩下的几百人苦苦支撑,已经力竭了,这个时候听到身后传来撤退的命令,心里一喜。
“杀退他们。”
陈智一声令下,手下的弟兄们心领神会,一起往前一个猛冲,将周军逼退了几步。
之后,陈智下令撤退,从砍刀队的两侧退出城门。
等周军再次上前的时候,赫然发现面前出现一支怪异的军队,他们人人重甲,从头到脚都包裹得严严实实,一把七尺长的大砍刀,三尺长的双刃,精钢打制,闪闪寒光,夺人心魄。
周军身后的张巍观察了一下,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重甲步兵列阵过,这玩意太费钱了,机动性又不好。
张巍知道现在不是去考虑这个兵种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要杀退他们。
“上,杀退齐人!”
张巍大声呐喊,驱赶着周军上前博杀。
梁敦厦丝毫不惧蜂拥而上的周军,用低沉的声音发令:“进!”
砍刀队队员们就按照平时训练的那样,整齐的往前迈出一步。
等周军进入砍刀的攻击范围了,梁敦厦又下令:“劈!”
顿时,一把把雪亮的砍刀划出一道银线斜向下劈砍下来。
砍刀威力无比!
所有被劈中的周军,无不一刀两断,无论着甲不着甲。
“进!”
没有丝毫的停顿,梁敦厦下令了。
砍刀队就往前迈了一步,即使脚下踩到到了敌人破碎的残肢,也毫无反应。
他们此刻和身上的铁甲一般,只有冷冰冰的战意,将死亡和恐惧带给敌人。
“劈!”
“进!”
面前的周军仿佛是弱不经风的稻草,被砍刀队一一收割,无一幸免。
而砍刀队,不过铁甲之上多了几道磕碰的印迹而已。
张巍快疯了,这种以前看起来笨呼呼的重甲步兵怎么集中起来使用这么好用,自己这边的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都挡不过一回合,就纷纷倒在血泊之中。
他不愿意服输,调集来更多的军队,疯狂的上前,想要打垮齐军的这支重甲步兵。
但是,一堆堆的残肢和血洼告诉周军,这都是徒劳。
砍刀队重甲重刀,最适合的就是这种狭窄地形的战斗了。
周军面对这支齐军,已经没有勇气上前送死了。
即使张巍用军规要挟,周军仍然是畏葸不前。
张巍是军中宿将,征战多年,他知道这种情况是军队已经丧胆了,再冲杀,也只是徒增伤亡。
“撤,从南门出城,去晋阳!”
张巍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周军立刻抛下武器,掉头就跑。
他们知道对面这支齐军不可战胜,但他们追不上空手的逃兵。
能逃就能活命。
………………………………
第223章 反思
梁敦厦没有下令砍刀队追击溃逃的周军,一是大家作战很久,都有些疲劳了,二是周军空着手,溜起来非常的快,他们一身重甲也不适合去追击。
高伟带着大队齐军入城了,有骑兵来禀报,发现周军开了南门,要往南边逃跑。
高伟就派侍卫去传令,骑兵去追击,再命令其他步兵迅速抢占各门和刺史府等重要目标,发现有顽抗的敌人,就派一支砍刀队前去碾碎他们。
张巍带着溃兵七八千人出了南门之后不久,就发现远处一支齐军骑兵尾随而来。
他不由心里叫苦,宇文神举北上,把骑兵都带走了,留下来守城的都是步兵。
本来以为步兵守城挺合适的,但没有想到那个脑子缺了一根筋的韦群这么轻易的就把北门给丢了。
没有了城墙的地形优势,和齐军重甲步兵肉搏,又拼不过人家,现在逃跑,又被齐军的骑兵追击。
步兵被骑兵咬上,若是没有崎岖地形掩护,就是一个死字。
不仅张巍这么认为,那些周军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撒丫子跑,不求跑过齐军骑兵,跑过同伴,跑进深山就得救了。
齐军骑兵追上之后,冲着周军散乱的人群抛射了一轮箭雨。
倒了一地的人,张巍的战马也被射死了,齐军就脱离接触,在不远处休息。
等距离稍微拉大了一点,齐军骑兵又追上抛射一轮箭雨,又一大堆倒霉蛋中箭倒下。
然后齐军骑兵又脱离接触,继续让人和马都休息一下。
张巍恨得牙痒痒,这些可恶的齐军骑兵,简直阴魂不散。
他大声召唤周军列阵,但是场面很乱,建制都混乱了,始终无法集结列阵,都光顾着自己跑。
过了一会儿,齐军骑兵再次阴魂般追上来,对着周军一轮抛射。
张巍怒了,拼着不要命,带着亲卫们向齐军冲过去。
他必须要杀几个齐军士兵,才能宣泄一下他心中的愤怒。
但齐军不傻,他们是轻骑兵,不会跟步兵缠斗的。
他们打马退走,张巍跑了一阵子,实在跑不动了,才拄着长刀大口大口的喘气,带着浓浓的恨意望着不远处徘徊的齐军骑兵。
他大声喊道:“有本事来和爷爷大战三百回合啊!”
张巍喊得带劲,没想到被齐军骑兵盯上了,一是他的甲胄异于普通士兵,二是他反向追击,落在了逃跑的周军士兵身后,成了掉队的一群。
他的亲卫倒是看到了这一点,提醒张巍:“将军,我们落在后队了!”
张巍看了一眼,无所谓的说:“反正是一个死,爷爷也和这群齐狗拼个你死我活。”
亲卫们叹了一口,碰上这样的主将也真是倒霉,他不想活了,还要拉着大家一起垫背。
齐军骑兵幽灵般再次来到,张巍举刀呐喊着朝齐军骑兵迎过去。
但齐军骑兵并不给他肉搏的机会,迎接他的是一轮密密的箭雨。
张巍和他的侍卫们瞬间就被射程刺猬,倒在荒野之上。
齐军骑兵抓了一个落单的周军,让他辨认张巍的尸体。
这个周军俘虏一眼就看出来被射成刺猬的正是他们的并州副将张巍,就告诉了齐军骑兵。
齐军骑兵大喜,上前割下张巍的首级,派人送入并州,呈给皇上表功。
然后,齐军骑兵继续追杀周军溃兵,天黑时周军窜入山中,才得意洋洋的返回并州。
并州刺史府。
高伟高坐在大厅的高位之上,看着案桌上两颗血淋淋的首级:韦群,张巍。
段德举笑意盈盈,拱手向皇上祝贺:“皇上英明神武,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周人重兵防守的并州,臣佩服得紧。”
高伟微微一笑,段德举这个马屁拍得很及时,很到位。
两颗周军将领的首级说明了战果辉煌。
高伟恶趣的想,宇文神举看到这两颗脑袋,会不会吐血三升?
想到就要做,高伟下令:“来人,把这两颗首级用石灰腌了,派人送给宇文神举,给他带个口信,若是敢再跟朕作对,下次朕会把他的首级腌了送给宇文邕,让他好自为之吧。”
马上有军士上前拿走人头,去做安排了。
晚上,高伟大宴此战有功之人,提拔陈智为并州守将,给他两万步兵,留守并州。
第二天,高伟带着段德举去城中临时搭建的大营,看望士兵。
他先慰问了伤兵,亲切的关怀了一番,说了一些贴心的话,把伤兵们感动得热泪哗啦啦的。
接着去看望其他士兵,主要是观察一下大军的情况,能不能尽快北上救援肆州。
想必这个时候,宇文神举已经到了肆州,肆州兵马不多。
高伟询问了几个士兵,大家都反应长途跋涉,现在停下来休息,感觉小腿肚子疼得慌。
再仔细观察士兵们的着装,都是披着轻甲,布衣布裤。
高伟就细细想这些士兵和后世能长途行军的军队有何不同。
要说吃饱饭的问题,比后世跋山涉水的军队饮食好多了,为什么别人能长期长途行军,而自己的士兵一个急行军,就叫苦连天呢?
训练是一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呢?
高伟忽然想起一张经典的照片,对,那张照片的士兵腿上都打上了绑腿。
绑腿,高伟眼前一亮。
这玩意就是一些布匹而已,但作用很大,打了绑腿后在行军、登山时感到小腿不酸累,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有效防止荆棘树枝刺扎与牵挂;如果负伤骨折,解下绑腿布起到固定骨头的作用;负伤无担架后送时,砍两长两短的树枝将几副绑腿布制作成简易担架;抓到对方的俘虏可以用绑腿捆个结结实实,保管他解脱不了。
绑腿的作用算算,还是很大的。
高伟就下令并州的布匹店试着做一些长条布,给士兵们试着帮一下,寻找最合适的长度和松紧度。
做了上百个长条布,让将士实际试用后,让他们跑步测试,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高伟就以并州刺史府的命令,征集布匹,制作绑腿,让并州的士兵,人手一条,并让参加试用的士兵去教导他们使用。
几日之后,这一简单的装备就推广下去了。
………………………………
第224章 意外之喜
绑腿很快推广下去,士兵尝试了之后,刚开始不太适应,但是几日之后,就差不多都认可了。
在并州修整的日子,齐军的体力等各方面恢复得挺快的,高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只要一接到宇文神举攻击肆州的消息,就可以北上了。
到时候,宇文神举兵老城下,又没有粮草辎重的补给,看他还能神气到那里去。
张芙蓉这次战斗也带着女军杀了几个溃逃的周军,心里乐滋滋的。
等到高伟不忙了,回到刺史府后院,她就向高伟讨要封赏。
“皇上,我的女军阵斩敌军首级四颗,皇上打算赏我们女军多少钱啊?”
高伟一愣,有必要这么直接的开口要钱吗?
他不接这个话题,而是问道:“以前给你的钱都花完啦?”
张芙蓉不好意思的说:“人家在赵州的时候,买了好多东西嘛……”
高伟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那好吧,等过一段时间,朕再赏给你钱花。”
张芙蓉不解,“为什么现在不可以赏钱呢?”
“因为……朕现在手上没钱!”
张芙蓉不相信,皇上还会没有钱?天下都是他的,要多少钱有多少钱才对。
“皇上,你该不是骗我吧?”
高伟笑笑,“没有啊,是真的没有钱了。等等我问一下陈智,看他手里有没有钱,他才当上并州的留守嘛。”
张芙蓉撅起嘴巴,有些失望,陈智那人挺古板的,肯定不会说有钱,看来希望渺茫啊!而并州是一个大城,好东西太多太多。
说曹操曹操到,陈智兴冲冲的跑来找高伟,张芙蓉就不走,站在一旁听。
“皇上,臣清查周人留下来的文书,发现一件事情。”
高伟颔首,“何事?”
陈智眉飞色舞,“皇上,是喜事啊。”
“爱卿你说说看,是何喜事?”
“周人夺了并州之后,驱逐僧尼,让他们还俗,一共得到田地十万余顷。”
高伟吃了一惊,“有这么多?”
陈智道:“是啊,臣也不敢相信,找人去核实了,确有这么多,都在城西五凤山下一带。”
高伟忽然想起随军带来的六万多个僧人的事情,这下子可以安置他们了。
念经拜佛没有问题,但是要劳动啊,要给朝廷缴税啊,这才是重要的。
既然周人来并州做了一件好事,不需要自己出面当恶人了,就把这意外来的田地用来安置僧人们吧。
高伟的目标是建一处农庄,田地派官吏管理,僧人们白天劳动,晚上念经,免得他们光吃饭不干活。
“马上带朕去看看。”
高伟腾地站起来,兴奋的说。
陈智就恭敬的挥回答:“遵旨。”
张芙蓉见皇上没有问她关心的问题,就小声的提醒:“皇上……”
高伟回头一看,看见了张芙蓉白脸透红的脸蛋一丝焦急,顿时明白了她的心意。
“对了,陈爱卿,并州府库有多少存钱啊?”
陈智摇摇头,“不多,三十万钱。”
哎,这么大一个并州,只有这么点存钱了,实在可怜。
不过,给一点张芙蓉,让她别那么失望还是可以做到的。
“陈爱卿,这样,你拿出两万钱给张队主,她们女军这次作战颇有战绩,是该奖赏一下了。”
陈智抬头看了看高伟,又看了看张芙蓉,心有灵犀,点头道:“遵旨。”
高伟回头对张芙蓉道:“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张芙蓉笑靥如花,“臣谢皇上鸿恩。”
陈智带着高伟和一班侍卫来到城西,查看那片无主的土地。
五凤山高耸入云,地势崎岖陡峭,易守难攻,山下一片坦途,田地无边无垠。
“真是个好地方啊!”
高伟感叹一声,在山上设一个山寨,摆上几个菩萨塑像,造一些防御设施,把僧人们弄到山上居住。
白天呢,在山下劳作,晚上回到山上,拜佛念经,两不耽误。
高伟越想越得意,朕的这个主意真是高明啊,比周人的那一套强到哪里去了。
于是,高伟给陈智一个任务:“陈爱卿,你知道朕带来的那些僧人们吧?”
“知道,皇上。”
高伟指着五凤山说给陈智听:“你看,这山地势险要,可以设一个山寨,与并州城互为犄角。你把那些僧人安排到山上扎营,平时就让他们下地干活,然后地里有了收成,就收税。你看可好?”
陈智琢磨了一下,惊喜道:“皇上,有了这个山寨,周军即使来,也要顾忌几分,是个好办法。”
高伟哈哈一笑,“那这个事情就交给你来办,你觉得呢?”
陈智拱手道:“臣领旨。”
回城之后,高伟特地来到僧人们的营地,鼓动一下他们。
拿着扩音器,站在高台上,高伟声情并茂的演说:“各位佛门子弟,朕昨夜梦见佛祖告诉朕,城西有山,是为五凤山,山上有青莲寺,是弥勒佛祖的道场。朕打算重塑金身,你们可愿意助朕一臂之力呀?”
替佛祖重塑金身,僧人自然是愿意的,个个高喊:“我等愿意。”
“好,那明日诸位就听从陈将军的安排,上山扎营,重塑佛祖金身。”
第二天,六万僧众浩浩荡荡出了城门,往西边的五凤山而去,陈智派了两千军兵引导他们扎营,垒墙,封锁要道。
同时按照先前的十人队、百人队,分片开始用树木土石盖房子住。
高伟还特地上山去看了看,非常满意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先有了住的,接着就要分工了,有人守山寨,有人下地干活,井井有序,挺好的。
高伟回到并州,等待着哨探们回报的消息。
结果,先来的消息不是北边肆州的宇文神举的消息,而是南边晋阳的消息。
宇文邕先前兵败之后,绕道邯郸北上,过并州,回到晋阳,留下大将李穆为晋阳太守,自己带着百官回到长安。
李穆在晋阳得到肆州、并州失陷的消息后,率领三万周军北上,打算夺回并州、肆州,同时救援宇文神举。
高伟就琢磨了一下,这是先留在并州等李穆前来还是北上先收拾宇文神举呢?
………………………………
第225章 攻收之道
多亏杨天策的商业曹派了很多细作刺探周人各方面的资料,高伟就知道了周国各个将领的一些基本情况。
李穆,字显庆,陇西成纪人,周国名将,现年已经有六十七岁了,可谓经验丰富。他自称汉朝骑都尉李陵的后代。
面对这样老成的敌将,高伟提醒自己要小心应对,招来将领讨论策略。
段德举主张北上先击破宇文神举,“皇上,宇文神举只是一支孤军,他攻打肆州城,劳而无功,反而疲惫了军队,我军前去,可以一举击破。”
陈智不同意,他认为应该先对付李穆,“皇上,李穆新锐之军,若是我军凭借城墙,与他周旋,再派骑兵,骚扰他的后路,让他补给跟不上,就可以不战而胜,等到李穆兵退,宇文神举就孤立无援,不攻自破。”
高伟就仔细的想了想,最终同意了陈智的见解。
傅伏有才能,以一万军据城死守,宇文神举是攻不下肆州的。
他宇文神举再耍什么花招,面对对周人知之甚详的傅伏,是没有效果的。
高伟坚信傅伏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于是,高伟就拍板了,“大军留在并州守城,同时加派五千军去五凤山,段将军你去负责五凤山军寨,可有问题?”
段德举高声道:“没有问题,臣保证军寨万无一失。”
高伟很高兴,嘱咐了几句:“只坚守,别出击。任他李穆再能打,死守不出,他奈我何?”
段德举笑笑,问了一句:“那我军何时反击?”
“不急,着急的应该是李穆。”
段德举懂了,笑笑道:“也是啊,他们丢了并州、肆州,不想办法拿回来,宇文邕会怪罪他们的,他们应该着急的。”
……
崎岖的山道上,一列长长的黑衣黑甲军队正在向北行军。
李穆骑在马上,半闭着眼睛,好休养一下精神。
跟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儿子李询,是为李穆大军的行军长史。
“父亲,出了山口,就到了并州城下了。”
李询小声的提醒父亲。
李穆就睁开了眼睛,朝前方望了望。
“齐人没有派人在前方险要的狭窄处设伏?”
李询回答:“没有,哨探都登山查看了,没有发现齐军的踪迹。”
李穆微微一笑,“这些齐人,如此险要的地方拱手相送,莫非是以为凭借并州的城墙就能阻止我军吗?”
李询讨好的陪着笑了笑:“齐人如此愚蠢,父亲这次定能马大成功。”
李穆自负的说道:“自从晋阳一战,齐人精华尽失,剩下些虾兵蟹将,趁宇文将军不在,偷袭并州、肆州,那是小人得志,老夫这次要让他们知道一下厉害。”
“父亲说得是。”
周军出山口,来到并州南面的旷野处,安营扎寨。
三万精兵扎下的营寨,占了好大一块地方,站在远处看,都一眼看不到边,声势着实吓人。
哨探打听到消息之后,回到营寨中,进入李穆的大帐禀报军情。
“李将军,小人在并州四处查探,发现西边的五凤山新立起了一处营寨,里面军马甚多,不下数万人。”
李穆想不明白了,这么多人不好好守城,去山里做什么?
想学兵法立个寨子,与并州城成掎角之势吗?
但那也要看军队有没有野战的本事,不然只要离开寨子,在旷野上遇到周军,就是一面倒的屠杀。
如果躲在寨子里面不敢出来,那什么用都没有,会被各个击破。
李穆就骂了一句:“东施效颦,愚蠢至极。”
然后吩咐下去:“准备攻城器械,三日后攻城。”
第二日,周军就忙碌起来,上山伐木,准备制作云梯等攻城器械。
李穆则是带着一队骑兵来到并州南门外,观察敌情。
有敌军将领来观察城墙的形势,这个消息很快禀报道高伟耳中。
他闲的没事,就带着陈智、张芙蓉等人来看看是谁来了。
高伟上到城墙,看到来到城下的周军约有一百余人,个个骑马。
想偷袭,肯定没有可能了,人家有马,看到开城门,还不溜了。
于是,高伟就拿过扩音器大声的问道:“来者何人?”
李穆正在查看城墙上面的防御情况,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很大的声音传来,虽然上次跟着宇文邕出滏口,去进攻邺城的时候,碰到过,但好一阵子没有听到了,骤然听到,还是有些吃惊。
他记得这是齐国的皇帝用的,莫非齐国的皇帝在这里吗?
李穆就仰头大喊:“老夫是李穆?你是何人?”
高伟听了,哈哈大笑,这么快就见到了敌军的主将,还真是巧啊。
“李穆啊,朕乃大齐天子。朕记得你,你是朕的手下败将嘛。”
手下败将?这个词深深的刺激了李穆。
当时的军中,皇帝在,轮不到他做主,怎么败了都感觉稀里糊涂的,心里很不服气的。
“昏君,那是老夫的非战之罪,轮不到你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