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东北往事-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冷云哈哈笑道:“当然你能办到,我绝不会叫你上天去摘月亮,我叫你办的这件事对你来讲是轻而易举的事。”

    邓六着急地催促着:“快说吧,到底是什么事?”

    冷云慢条斯理地说:“把玉虎给我拿来。”

    邓六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躲,吃惊地反问一句:“什么?你要玉虎?”

    冷云斩钉截铁地说:“对,就是小美fèng抢夺赵医生家中祖传玉虎。”

    邓六脑袋像个拨浪鼓儿似地摇晃着说:“玉虎我可不敢送给你,这个玉虎不是我的。”

    冷云说:“我知道玉虎不是你的,是小美fèng叫你替她隐藏的,你对她说,你俩的事是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两个蚂蚱,跑不了你,也逃不了她,我把你俩昨晚上的臭事报告给魏所长,你邓六还想活命?”

    邓六赶紧摇摆着手,连声音都有些变调,哀求着说:“小老弟,你可别去报告,咱们好商量,我到没有问题,就怕魏太太她不同意。”

    冷云并不让步,紧逼着说:“你现在回去和小美fèng掂量掂量,是给还是不给,哪头重,哪头轻?你俩可要想好,明天早八点钟为期限,你把玉虎乖乖地给我送这里来,要是不送……你俩就等着到宪兵队里喝辣椒水吧。”

    冷云说完也不等邓六表示态度,回身走出破砖窑。邓六听傻了,像根石柱子一样一动不动地伫立着。

    “啊啊”一阵老鸦归巢叫声,把邓六从迷梦中惊醒,回过神来,知道天气已经不早,晚霞在西天燃烧,该去接魏所长回家的时间到了,邓六赶紧跑出破砖窑,拉起东洋车,一路小跑赶到派出所,还好没有迟到邓六把魏所长拉回家,总想找机会和小美fèng通个风报个信,碍着魏所长在跟前不便说话。

    晚饭后,魏所长要去听戏,叫小美fèng也陪同一起去,邓六连连给小美fèng递眼神,示意她别去,小美fèng心领神会,以为邓六又要干那种事,故意撒娇地对魏文学说:“我今天肚子痛,你一个人去吧?”

    魏所长只好一个人坐上邓六的洋车,来到戏院,他叫邓六晚上十点钟来戏院门前接他。邓六心里有事,拉起洋车飞奔而回,小美fèng正坐在前屋等邓六,一见面,小美fèng就说:“你真是个馋猫,昨晚刚完你又要……”

    邓六截断小美fèng的活,说:“你想到哪里去了?我找你有急事要商量。”

    小美fèng看邓六焦急认真地样子,像是真有急事,便问:“到底啥事?”

    邓六懊恼地说道:“咱俩的事被人看见啦。”

    小美fèng有些不信地问:“谁看见啦?”

    邓六说:“一个孩子。”

    小美fèng听说是个孩子,长长地吁口气,把提到嗓子眼上的心又放下来,说道:“原来是个孩子,你怕啥?”

    邓六提醒她说:“虽是个孩子,他可比大人还要精灵。”

    小美fèng认为是邓六小题大作,说道:“再精灵也是个孩子吗,大人干的事他不懂,你怕啥?”

    邓六见小美fèng这种不以为然的样子,心里更着急,便说道:“他要把咱俩的事报告给魏所长。”

    小美fèng听说小孩子要告诉给魏文学,浑身就是一机伶,她是又怕又着急,忙问:“可咋办?”

    邓六说:“我就是和你商量这事怎么办?”

    小美fèng眼珠子一转,主意来了,说:“我这里有钱,给那孩子点钱,先稳住他嘴,别叫他说出去,以后再找个机会,就这样……”

    她用手在自己脖子上一抹,意思是叫邓六把那个孩子杀了以除后患。邓六心中明白,自己不但杀不了那个孩子,恐怕自己还会被那个孩子杀掉,邓六岂敢有邪念,便说道:“以后的事再说吧,眼前光送点钱,那孩子说不干。”

    小美fèng又问:“他要啥?就给啥,只要他不说出去就行。”

    邓六嗫嚅着说:“他要的东西,我怕你舍不得给。”

    小美fèng急得脸色都泛起红辉,说:“你说吧?我舍得给。”

    邓六说:“他要玉虎,你能给他吗?”

    小美fèng作梦也没有想到这孩子会要玉虎,她好不容易才把玉虎骗到手,如今又要从自己手中夺走,她岂能甘心?邓六见小美fèng沉吟不语,知道她犯难下不了决心。暗想再给她加一把火,叫她早下决心,说道:“那孩子还说,明早八点不送来玉虎,叫咱俩到宪兵队里灌辣椒水。”

    小美fèng思虑半天,心中想,玉虎反正也不是自己的,给就给,也不丢啥?自己和邓六的事要是叫魏文学知道,还不得扒了我俩的皮。想到这里,就说:“玉虎在你那里,明天你送去吧,不过你能保险那个孩子今后不再往外说?”

    邓六心有成竹地说:“那个孩子一脸正气象个学生,不像是个说谎的人,应该相信。”

    小美fèng说:“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邓六答应着:“行。”

    他俩商量好,小美fèng回到前院,她刚才等邓六的那股兴致劲儿也云消雾散。

    第二天,冷云拿回玉虎交给高继,高继立刻长精神,他的病不治自愈,立即下地站起来,一再向冷云致谢。冷云说:“举手之劳区区小事,何足言谢。”

    高继长叹一声说:“这只玉虎传到我手中已经十四代,还是没有找到小林津夫的后人,年代越久,越难找啊”

    冷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留意去找,我相信终久会找到的。”

    高春雨在旁边也劝说父亲:“爸爸,不用着急,我出去勤探听点,如有消息就回来告诉你。”

    高继收好玉虎,说:“愿上苍保佑,能早日找到,了却祖辈的心愿。”

    冷云接过话说:“我想小林津夫后人可能也寻找失落在中国这只玉虎呢?这样双方互相都在找,找到的机会就会增多。再说现在的交通通讯人际交往都比古代方便,这有利于找到另一只玉虎。”

    高继点点头:“但愿如此。”

    冷云从高春雨家出来,想去茶馆看看,路中遇见小林正雄,手中拎着药包,冷云问:“你给谁抓药?谁病了?”

    小林正雄眼含泪水哭泣的样子说:“我妈病了,她不信西医,就信汉医,叫我给她抓药。”

    冷云是个热心肠的人,别人有病像自己生病一样难受,听小林纯子生病能不去看看吗?跟着小林正雄来到他家。小林纯子见冷云来到,硬撑着要起来,冷云急忙拦阻说:“小林老师,你有病别动,我随便坐坐。”

    小林纯子复又躺下,说:“多谢你来看我,昨夜着点凉,今天早晨感到头有些痛,我叫正雄去抓服草药,吃下去就会没事的。”

    冷云怕宪兵队来这里搜查,便问:“宪兵队又来过吗?”

    小林纯子晃着头说:“上次来后,就没有再来,家里到很平静。”

    冷云说:“我估计后藤淳和山口龟的伤不全愈不能出医院,是不会来的。”

    这时,小林正雄要给他妈妈熬药,找不到药壶,进来问他妈:“妈妈,你把药壶放到哪里去了?”

    小林纯子一指地上放着的柜子说道:“可能放在地柜里,你去找找。”

    小林正雄打开地柜门,把里面的东西都捣腾出来,才找到药壶。冷云在这堆东西里突然看见一只和高继家一模一样的玉虎,虎尾向左弯,拿过来仔细地看着。

    小林纯子见冷云看得那样仔细,便说:“这只玉虎虽然不是珍贵之物,却是小林家族的传家宝,正雄父亲视为珍宝,爱惜如命。本来玉虎是一对,早年失落中国,小林家族为寻找另一只玉虎,历代都派人到中国去寻找,都没有找到。传到正雄父亲这一代,他要下决心在中国找到那只玉虎,我们来中国东北就到处寻访,也没有结果。如今正雄父亲押送回国,没有人去找了,只有等正雄长大以后再去找啦。”

    冷云问:“另一只玉虎的尾巴是否向右弯?”

    小林纯子吃惊地问:“你怎么知道?失踪在中国那只玉虎的虎尾是向右侧弯曲相传是兄妹俩,先后来中国,哥哥携带玉虎的虎尾向左侧弯曲,妹妹携带玉虎的虎尾向右侧弯曲,妹妹在中国没有找到哥哥,死在中国,玉虎便失落民间。后来哥哥回到日本,听说妹妹去中国找他,又多次返回中国找妹妹,得到妹妹死讯,哥哥也病倒了,临死时对自己的后人说:“一定要找回妹妹带走的那只玉虎。”

    冷云说:“在中国的那只玉虎已经找到了。”

    小林纯子兴奋地问:“在哪里找到的?”

    冷云说:“保存那只玉虎的人也在到处找你们,想把玉虎归还给主人,他们已经找了十四代人,逾四百年之久,今天终于找到,我为中日两家庆贺。”

    小林纯子急着要见中国持玉虎的人,她要前去道谢,说:“冷云君,请陪我去面谢。”

    冷云急忙拦阻:“小林老师,你身体欠安,等病愈后再去不迟。”

    小林纯子听找到玉虎的喜讯,那能再躺下去呢?本来没有什么大病,因为终日思念丈夫安危,每日饮食减退,身体虚弱,冷云带来找到玉虎的喜讯,她好像吃了一颗灵丹妙药,身上病立即好了。她坚持要去,冷云也想,高继也在焦急寻找玉虎主人,希望早一天能找到小林津夫的后人,也就不再坚持,便和小林正雄母子俩一起来到高继医生家里。

    高春雨见小林正雄母子俩来到,知道是冷云的朋友,不敢慢待,赶紧让到屋内落坐,冷云说明来意,高春雨听后心里乐开了花,一溜烟似地跑到后屋找他父亲去了。

    高继听说找到小林津夫的后人,高兴极了,手里拿着玉虎喜笑颜开地从后屋赶来,冷云给他们相互介绍,然后说:“你们两家从四百年前开始寻找对方,从明清两个朝代一直找到今天才找到,正应中国有句古话:老天不负有心人,有缘千里来相会。”

    高继把玉虎交给小林纯子说:“祖宗传下来的使命在我这一代完成,现在我把这只玉虎交给小林老师完璧归赵。”

    小林纯子也把自己带来的玉虎递给高继,说:“这就是小林家族保存下来的另一只玉虎请高继君过目。”

    把这两只玉虎放在一起比较,两只玉虎的虎尾果然是一只向左弯,一只向右弯,正好是一对。高继说:“如今两只玉虎分离四百年多年后今天又重新会合,表示中日两大民族永远团结。”

    小林纯子说:“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是永远和好的,挑起战争只是那一小撮战争贩子。”

    高继说:“将来中日人民一定要审判发动战争的罪犯。”

    高春雨接着说道:“战争罪犯是没有好下场的。”

    小林纯子把两只玉虎包好收拾起来,向高继医生一再表示感谢。

    冷云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小林老师,你一定知道小林家族为什么这样重视这对玉虎?其中一定有原因吧?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

    小林纯子脸上掠过激动的神情,说:“这对玉虎确实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而且关系着中日两国的亲情。”

    高春雨问:“玉虎还和中国有关?”

    小林纯子点点头说:“这对玉虎就是中国人制作送给小林家族的。”

    高春雨着急地问:“小林老师,这一定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你能说一说吗?。”

    小林纯子叹息着说:“它是一个包含着日中两国人血和泪写成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接着小林纯子给大家讲述一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

第二十八章

    一轮光芒四射的红日从东海中跳出来,红日下面海水也跟着往上抬起,拉成一条水线,宛如朝日的一根红光尾巴,与海水连在一起,渐渐地太阳冉冉升到空中,阳光照耀着海面,海面上仿佛撒下一层碎金,海浪闪烁着鱼鳞式的光彩,耀眼生辉。海风吹过来,海水中飘散着醉人鱼香虾味。渔帆点点如海中的明珠,如蓝天中的洁白碎云,海面上呈现出一派渔民忙碌的景象。

    “爹,你看,那是什么漂过来了?”一个渔家姑娘一边划着船一边指着远处乍隐乍现漂浮的黑色物体,问她身旁正在观察鱼讯上了纪的打渔人。

    这个打渔人黑红脸堂,大高个子,生得虎背熊腰,饱经风霜的脸面要比他实际年龄大得多,好像是个已过半百的老渔翁,其实他只不过是个四十左右年纪的中年人。姑娘生得俊俏美丽,脸颊红润,水汪汪一对大眼睛,闪烁着机灵的光芒,宽袖汗衫被海风吹露出多半截胳臂,像葱白一样白嫩细腻,这个皮肤白皙聪明伶俐的渔家姑娘,年纪不超过十七八岁,穿一身浙东沿海渔家女装,几缕散发被海风吹起,飘然飞舞。

    船上父女俩是渔户,姑娘叫桂花,父亲叫张仁,一家两口以捕鱼为生。今天一早出海,尚没有撒网,桂花发现海面漂浮一物,指着问她父亲那是什么?

    张仁迎着阳光手打遮蓬眯缝着眼睛望着远处海面,看了半天,神情黯然地说:“可能是溺死者,不知又是谁家打渔郎?葬身大海里。”他叹口气继续说道:“桂花,把船划过去,打捞上来,不能再叫他葬身鲨鱼腹中。”

    桂花使尽地摇着橹,渔船像利箭似地驰向漂浮物体,小船渐渐地靠近,看清楚是一具男尸,从发式衣着上看,不像是中土注27人士,年龄约在廿岁左右。桂花帮助父亲把尸体拉到船上,张仁仔细观看一会说:“从长像和服饰上看这是个倭人。”

    桂花听她父亲说是倭人,她眼眉倒竖,心中升起仇恨,鄙视一眼说:“爹,快把他扔下海去喂鲨鱼。”

    桂花为什么这样仇恨倭人呢?

    十六世纪中叶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经常骚扰江浙沿海,烧杀掠夺,使军民不得安生,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被倭寇杀害的人,桂花母亲就是被倭寇杀害的。所以她见到倭人就像看见杀母仇人似的。

    张仁一旁说:“不管是哪国人,死后以入土为安,倭人再坏也是人,还是把他埋了吧?”

    桂花听了心中不高兴,嘴上没有说什么,把心中的气愤都用在胳膊上,使劲的划木桨。张仁说:“先不打鱼了,把船划回去,找块地方把他埋掉。”说完调转船舵扯起风帆,小船如利剑似地向岸边驰去。

    “叭”的一声响,桂花用橹板打了一下尸体,口中骂道:“你这倭寇,死后还不老实。”

    张仁回头问桂花:“你打谁?在跟谁说话?”

    桂花气哼哼地说:“打死尸,他吓虎我。”

    张仁笑了,说:“傻丫头,竞说胡话,死人还能吓虎人?”

    桂花撅起嘴说道:“爹,我没有说胡话,我亲眼看见他手动了一下,眼睛好像也会动弹。”

    张仁看女儿认真地劲儿,不能不信,也过来看看,见尸体的手在微动,眼皮在颤动。心中想,这个人没有死?张仁用手放在鼻孔处,果然感觉有股热气微微呼出,他急忙对桂花说:“快,这人没有死,还有气,敢快救活。”

    他俩又忙着把这个人翻过身来,空出腹中水。船还没有划到岸边,溺水者已经苏醒过来。这个倭人吃惊地看着张仁父女俩,突然像是什么都明白过来,坐起来问:“是你们救了我?”

    这个倭人说一口流利吴语注28,眼光中对父女俩表示感谢和友善。桂花稍微减少一些敌意,不过她还是感到不舒服,认为父亲对倭人不应该这样关怀备至地救护。张仁见女儿不上前来帮助,知道她有意见,便说道:“船就要靠岸边了,你把缆绳绑好船,我掺扶他上岸。”

    桂花嘴里答应着,起身去准备好缆绳,站在船头望着岸边像石笋似的礁石。看看临近一扬胳膊,缆绳腾空飞出,准确地套在那块礁石上,她拽着缆绳,小船缓缓地平稳靠在礁石旁。桂花飞身跃上礁石,把小船拴好。张仁掺扶起这个倭人,还没走上一步,咕咚一声,这个倭人又跌倒在船舱里,他嘴里还不停地哼哼着,像是碰疼了什么地方?张仁忙问:“碰着哪儿了?”

    倭人摇摆着头着说:“没碰着哪里?是我刚才站起来腿伤疼。”

    张仁感到奇怪,问道:“你受伤了?”

    倭人脸上淌着汗,伤口疼痛利害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表示回答。

    张仁在倭人全身上下察看伤在哪里?发现右腿裤子外面渗透出殷红血迹。急忙把裤子撕开,大腿上有半尺长穿透两边的刀伤,肉向外翻露着,伤得不轻。张仁后悔,救上来时没有仔细检查一遍,又让他流了许多血,其实这个倭人在海水里,血迹都被海水冲刷干净,上哪里能看出受伤的地方?

    张仁给他把伤口包扎好,背起倭人下船,来到岸上,回头对桂花说:“你把鱼网收拾好,我先背他回去。”

    张仁的家离海边不远,不到一里多地,一座用木石砌成的房屋,围墙也是海石砌成,有半人多高,能防止几只剪掉翅膀的鸡飞到墙外。里外两间,外屋一张板铺,一个方桌,里屋也有一张板铺,窗户上粘着山禽鸟兽纸花,还有一只针线笸箩注29,是桂花的住处。张仁把倭人放到外屋板铺上,找出自己干净衣服,把倭人身上湿衣服换下来,盖上被子,说:“你先歇着,我去接我姑娘。”

    张仁把屋门关好,来迎接桂花,半路上遇到桂花,张仁接过来鱼网和鱼具,再看女儿脸上没有往日打鱼回来时那股兴奋劲儿,便问:“你还生爹的气吗?”

    桂花不愿意让父亲不高兴,强装笑容道:“没有。”

    过一会儿,故意问:“爹,你还记得我娘是怎么死的吗?”

    张仁脸露愁凄和愤恨地说:“爹怎会忘记,那是倭寇杀害的。”

    桂花又问:“你为什么还要救这个倭人?”

    张仁语重心长地说:“倭寇杀害你娘,不等于所有倭人都杀害你娘,再说这个倭人小伙子,看样子也并非就是倭寇?”

    桂花并不赞同自己父亲的话,她说:“爹,你常给我讲东郭先生救狼的故事,狼就是狼,人对狼慈善并不能改变狼吃人的本性。爹,我说的对吗?”

    张仁赞许地说:“你说的完全对,狼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但倭人是人,不是狼,怎么能同野兽比喻呢?倭人和倭寇是有区别的,倭寇干尽坏事,杀人放火抢劫,这一伙人失去人性变成狼性,他们已经不是人而是禽兽。”

    桂花还是担忧,问:“如果这个倭人也是狼性,爹怎么办?”

    张仁坚定地说:“如果救的这个倭人就是杀人的倭寇,他从哪里来我还送回他到哪里去,绝不容许他再去害人。”

    桂花放心了,又像想起什么?问道:“爹,咱们回去,要了解一下这个倭人是怎么落海的?他的伤是否咱们渔民给砍伤的?”

    张仁点点头,赞同女儿的意见,说道:“回去爹就找他谈谈,他腿上的伤倒不像是渔民砍的,从刀口上看,像是倭刀砍伤的。”

    桂花奇怪地问:“倭寇能砍倭人?”

    张仁见女儿茫然的神态,解释说:“无论哪国人,都分成两类,好人和坏人,好人占大多数,坏人仅仅是一小撮。坏人杀人是不分哪国人的,我国的坏人就不杀本国人吗?你舅舅不就是叫宋员外活活给打死的吗?”

    一路上,桂花听父亲讲述着东瀛国的故事,自己懂得了不少道理,对救出倭人的印象也开始转变一些。

    父女俩来到家中,桂花忙着去做饭,张仁来到倭人身旁,问道:“你腿痛好些了吗?我给你上些止痛止血草药,明天就会见轻。”

    说完拿出一个小药箱,找出刀伤药,给倭人腿上伤口上药,上完药包扎好,说:“如果明天不肿,就不要紧,过十天半月就能封口。”

    倭人说:“大伯,我们恕不相识,你救了我一命,又这样关怀我,使我万分感激,我这一生也难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张仁安慰着说:“四海之内皆朋友,不要言谢,中国有句古话: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俩在海上相遇说明咱爷俩有缘分。”

    然后,张仁又问:“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倭人说:“我叫小林之浩,京都人。”

    张仁又问他:“你是怎样落海的?你腿上的伤是什么人给砍伤的?能说说吗?”

    小林之浩听后点点头,脸上泛起愤恨之色,开始讲述自己落海和受伤的经过。

    小林之浩家原是东瀛国的农民,家中只有父子两人,由于东瀛国内连年进行战争,农业遭到破坏,小林之浩弃农到船上当了一名船工,这艘商船经常到中国浙江沿海城镇经商,小林之浩吴语就是跟商船往来中国学会的。这次他们商船从镇海装满明朝瓷器铜钱启航回国,开出舟山群岛不久,被倭寇海盗船包围,杀死船主和商人,把船工打落大海里,小林之浩与倭寇争斗,被另一个倭寇从后面砍一刀就昏死过去,被倭寇扔到大海里,被海水一呛,又苏醒过来,他拼命向中国海岸游去,当看见大陆后,伤口被海水侵泡过久,疼痛难忍,流血过多,又昏迷过去,桂花发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