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被捞起,柳如是没有死成,却被后人称颂,侠肝义胆,名节操守,不失大丈夫的风范,称她为才女、烈女、骨女(骨气)集一身。清军占领南京钱谦益成为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三百三十章:受伤不轻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三百三十一章:来不及了
柳如是看确是钱谦益写的,意思与陈公子所说差不多,知道他已看出陈子龙对她有意,年龄相仿,才华也是较同辈出众,自己年事已高有意成全他俩。柳如是想到三五个月战局不知如何变化,北方人入城自己容颜出众怕惹来祸端。
“陈公子、如你有意就请派来花轿迎娶吧。”
乐的陈子龙一蹦老高说:“好、好姑娘等我回去准备,请静听佳音。”
看着陈子龙一蹦一跳离开,硕鼠司几个人傻眼了,才解决一个新郎又来个备胎,还都是有身份之人,这*可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呸,王爷的女人不能说*。
陈子龙高高兴兴回去准备,布置房间,买了几个仆人,租个花轿,这天晚上通知柳如是明天迎娶,自己在家里辗转难睡,几年的思念,夫人在世时就对柳姑娘倾心有加,梦想成真明天就要娶进家门了,突听窗外有响动,转身看时窗户被打开跳进两个蒙面汉子。
“你们是谁?我家可没什么好偷的,要钱没有?”
两个人也不答话,上前给他五花大绑,蒙上眼睛、塞上嘴巴,带出陈府,不知转了多少圈才把他押入一所宅子里坐下,解开绳索,掏出口塞。
陈子龙惊慌道:“你们是什么人?我是个穷书生,家里薄田几亩只够吃喝,绑我何用?”
一个人仍带着面罩说:“既然你这么穷还娶人家姑娘干啥?且不害了如花似玉的美人。”
“我有情她有意两厢情愿,跟各位大爷何事?”
“废话、没事我们绑你做甚,告诉你柳姑娘是我们摄政王的女人,你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还敢跟王爷枪女人,现在给你两条路选择:一从此与柳姑娘不相往来,我们就放了你,你还可好好过日子。二还想娶柳姑娘,就在这里待着,什么时候等我们王爷把大婚办了,什么时候放你出去。”
陈子龙听了半天才明白是北方摄政王想娶柳如是,人未到手就伸进来了,连柳姑娘同意不同意都不知道,大言不惭就说是他的女人。“各位大爷,你们王爷是一厢情愿,剃头挑子一头热,人家姑娘不同意怎么办?”
“什么,不同意?我们王爷是谁,当今的摄政王,今后的皇上,柳姑娘是要当贵妃、皇后比嫁给你这个穷小子强百倍,莫非她是傻子不成?”
“好汉、你们有所不知,柳姑娘非一般女子,视金钱如粪土,视权贵如草芥,只看重情义,才学、人品。”
“放屁、王爷论人品、才学也比你强百倍,王府里只有5位王妃,算是重情重义吧,你少啰嗦就说干不干吧。”陈子龙有苦难言,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话说柳如是一早起来梳妆打扮停当,等着陈子龙上门的花轿,左等右等临到中午还未见踪影,想着可能准备不及,眼看太阳快落山了,急忙打发丫鬟去陈府看看,燕子回来说:“陈公子昨夜失踪不知去向。”
柳如是仰天长叹,我一个貌美如花、才艺双全的女子嫁个人怎么这么难呢?冥冥之中好似一双无形的手控制我的命运。自古红颜多薄命,我也逃不出这个命运怪圈吗?
在柳如是自怨自艾时,李俊中原水军都督接到李浩然的命令,率80艘战船、50艘装满弹药的货船来到秦淮河畔,刚一下船见到李浩然:“王爷、李俊奉命赶到。”
“好、来了就好,这次攻南京城全靠你们水军了。”
几天后李俊率战船主动寻找明军水军。南明朝廷所依仗的水军可不含糊,战船装的火炮全是红衣大炮,射程远,缺点是装药慢。中原战船上的拿破仑炮射程近,但装药快,比较之下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关键是采取什么战术。
李俊采用把战船分散前行,目标小不好瞄准,刚一进入淮河就听到“轰轰轰”的炮响,船两边江水掀起巨大的水柱,天空中布满了大铁球。李俊命令快速前进,接近明军战船,古战场最大一次水战爆发了。
几艘战船被铁球砸中,桅杆倾倒,当即退出战场,其余战船迎着炮火、巨浪继续前行,待接近明军2000米左右,李俊指挥船上传令兵挥舞旗子,命令各到位的船只准备开炮。
古时的战船开炮前,必须把船的侧面面对敌方,一般是打完一面再掉个面,才能发射,中原战船因炮小灵活只需调转一侧便可,幸亏明军的红衣大炮装药慢,只有几艘战船被砸沉,这也是射程不足应该付出的代价。
中原战船终于发出怒吼,近70余艘战船,每船有十门火炮朝明军战船砸去。古时的水战都是大铁球砸来砸去,一般有葡萄弹、链弹,链弹就是两个铁球连在一起发射,主要用来砸对方船的桅杆,顺便砸船手,遇到几乎丧命。
可想而知古水战命中率极低,又没有瞄准镜,十有八九都是碰运气,只看见水柱冲天而起,砸中的却很少。中原水军发射速度快,集中十门火炮朝一艘船砸,才起了点效果,明军水军战船渐渐减少,突然明军战船上火炮爆炸,引起周围火药的连锁反应,几艘明军战船沉入江底。
红衣大炮射程远,膛壁厚,散热慢,发射十几炮就容易炸膛,吓得其他几艘战船都不敢打了,战场几乎一边倒,中原战船上的火炮不停的朝明军发射,对面偶尔有几个不怕死零星发几发过来,于事无补,几发炮弹就是砸中也不会造成大伤害。
战斗一直延续到傍晚,中原战船的火炮炮管打红也打不出炮弹,才撤出战场。这场水战80艘对100艘,明军损失70余艘战船,中原水军损失了30艘战船,略占优势,其结果是明军水军都督郑鸿奎被打怕了,没想到对方火炮发射速度如此之快,急忙上报朝廷。
“陛下、中原战船火炮比我火炮厉害,恐怕几日后再来将全军覆没,请皇上速决。”
“马爱卿你看如何是好?”
“陛下、南京城中有我30万大军,就是没有水军守城应该不成问题,请陛下安心。”
中原军队汪锡部在没有明军水军威胁下,又重新包围扬州,接受上次教训,派少数火枪部队围城骚扰,火炮采用重点炮击,炮弹打上城头威胁明军的士兵,扬州城随时处在破城的危险中。
南京城下,李浩然命令李俊监视明军水军的动向,令李如梅攻水西门、汉西门,亲率大军攻金川门。南京城有十三座城门,有的是连在一起,给攻城带来不便,包围更不可能,李浩然还考虑到古建筑尽量不破坏。
炮火围着城墙一字排开,打入城内在明军中爆炸,黄得功生怕城破派大量部队,在城下等待支援城头,不想遭来炮火的袭击死伤惨重,急忙调整部署。炮火却突前突后,一发炮弹打到皇宫爆炸,吓的弘光帝急忙躲在龙椅下。
爬了很久见再无爆炸才小心翼翼站出来。“马爱卿、南京城到底能不能守住?”
“这个、应该没问题。”马士英是文人,根本没打过仗,自认为读点兵书不懂装懂,以为人多就没问题,看到李浩然的几百门炮火,早已失去信心,仍鸭子死了…嘴硬。
几天下来黄得功听到报来伤亡数字惊呆了,三天一共死伤4万人,这样下去不出月余还能剩下几个人?便入宫见弘光帝。
城内硕鼠司也没闲着,抓住黄得功与刘良佐的矛盾,在军中散布谣言:说黄得功准备带皇帝逃跑,把南京留给刘将军防守借机除掉,劝士兵不要当炮灰,王爷不杀平民和士兵,只杀奸臣和贪官。
一个刘良佐部下游击将领被说服,与硕鼠司联系,杀死守城士兵,打开了南京城中马鞍门,李如梅一部2万兵马进入南京城,毕竟明军众多刚走500步被拦截,双方进行巷战,如果此时明军全力反击,打退进入城内的中原军队,南京城一时仍难以攻破。
此时黄得功正与弘光帝商议,听说中原士兵进城了,弘光帝一跃从龙椅上站起来说:“黄爱卿、以前就是将军力排众议持兵拥立本皇,现如今城池将破,请将军再一援手助朕逃离,将功标青史,事成官拜兵部尚书。”
“皇上走了众大臣怎么办?是否会知马首辅一声?”
“摄政王要的是我的命,不会为难他们,时间也来不及了,还有一事请将军帮忙,派几个人把秦淮花魁柳如是一起掳走。”
黄得功差点没被气死,叫大臣们没时间,带美女有时间?皇帝发话不得不听,只好派他的侍卫去抓柳如是,传令部队撤出南京城带着弘光帝来到东面城门。
马士英在皇帝身边早就安插了眼线,弘光帝刚走就报告了马士英。“什么?皇上带着几个妃子同黄将军出城了。”心里备受打击,好容易有他才拥戴个皇帝,逃跑也不叫上他,转眼间得到的高官厚禄变成空,皇帝不在,东林党、复社这帮人还不把我吃了,急忙让护卫抬着轿子追。
弘光帝跑到城门口就是不走,黄得功看着大部分士兵已经出城,说:“陛下、部队快撤完了,如果中原军队追来大家都跑不了。”
“再等等柳爱妃。”谁知等来
………………………………
第三百三十二章:老臣
“陛下、就是要走怎不叫上老臣?”
“这不刚刚派人寻找爱卿,朕不在此等你么。”
“那就谢谢皇上,现在可以走了。”见皇帝不动身,不解地看着黄得功。
黄得功附耳说皇上要等花魁柳如是,惊的马士英一双小眼睛瞪的圆圆的,心想这都什么时候了,命都保不住还忘不了色心,真是卧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黄得功的几个护卫来到新风居,不由分说拉着柳如是就走,急坏了守候的硕鼠司人员,对方十几个人,他们守候的只有两个人,明显敌强我弱,叫人已经来不及了。
硕鼠司看着柳如是被两个士兵架着从眼前过,动都不敢动,正要跟踪,迎面又来一拨士兵拦住了柳如是。原来是阮大铖不死心,凭兵部尚书职位,带着二十几个士兵想趁乱劫持柳如是。
阮大铖看有人先他一步大怒道:“站住、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本尚书在此给我拿下。”
“慢点、我乃黄将军手下,奉皇上旨意带柳姑娘出城。”
阮大铖一听吓一跳,皇上比我还色,现在这时局管你皇上不皇上,到手的天鹅不能飞了。“大胆敢欺骗本官,有圣旨吗?”
“皇上口谕,你敢抗旨不成?”
“没有圣旨就是强抢民女给我杀。”阮大铖想,管什么皇上先把你们做了,人不知,鬼不晓。
两队人马大开杀戒,在巷子里互相厮杀,阮大城本以为人多势众,杀这几个人手到擒来,谁知黄得功侍卫个个武艺不凡,反而渐渐占了上峰。两个硕鼠司人看一方落败,悄悄杀掉两个侍卫让他们保持平衡。
再看柳如是想来应该是花容乱颤,惊恐不安,却没想到站在一旁冷眼面对,不惊不慌,看着他们狗咬狗,像动物世界里公狮子为了交配权相互打的头破血流,而母狮子站在一旁漠不关心。
柳如是比母狮子多了些想法:几番婚姻不成早已心灰意冷,已经准备面对一切,大不了一死。看着这些男人江山社稷不顾;城池不管;生命不要。全为了一个女人,倒为男人们伤悲、可怜不可思议。
此时李如梅得知部队进了南京城,一面报告李浩然,一面率兵支援,当带着火炮进了马鞍门一阵炮火发射时,南京城已经守不住了,明军拦截部队一哄而散,四处逃跑。
李浩然接到李如梅的报告立即命令攻城,顿时火炮朝城头发射,士兵抬着云梯呼啸着冲向金川门,炮火延伸阻击明军增援部队,火枪手在城下掩护,几番争夺中原士兵站在了城头之上,火炮再次延伸,刀牌手们杀向城下打开了金川门。守候在城外的王虎率五万骑兵顷刻间冲进南京城。
新风居外两队还在厮杀,见中原骑兵冲来,才知大事不好,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女人不值,也不管柳如是撒腿就跑,阮大铖喊了几句也没人理他,只好跟着逃跑。硕鼠司两个人护住柳如是送进新风居。
柳如是不解,怎么有三拨人,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救我?”
“小姐过后便知,安心在此歇息,保证以后无人再打扰。”
马士英听到炮响,知道中原军队已经进城,看到弘光帝不死心,暗暗给黄得功使了个眼色,黄得功一招手:“快扶陛下上马,我们走。”架着皇帝朝东面逃去。
李浩然携马小姐率红娘子、高夫人5000护卫进了南京城,大部分明军已经放下武器投降,少数仍在激战中,李浩然直接来到南京皇宫。
皇宫有四座门,即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内廷有乾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这些建筑在太平天国时被烧毁,有了李浩然才得以保存,让后人能观赏到南京的皇家建筑。
&n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三百三十二章:老臣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三百三十三章:不论是非
刑夫人说:“史大人高风亮节,有恩于你我,如要投降恐愧对大人一番苦心。”
“他要死还要我们陪葬不成,现我姐姐就在城下,如要投降保命没问题,立一功说不定高官厚禄,机不可失。”
这天夜里,高夫人帐下女侍卫禀报:“夫人、明军有人要见你。”
来人跪倒在地说:“夫人、我是扬州城高将军手下,奉命商议投降事宜。”
“这个畜生还有脸找我,他夫妻二人可好?”
“报夫人、还好。将军准备打开城门,放贵军进城,不知摄政王算不算立功?”
“唉、我这个弟弟就是不争气,都什么时候了命保得住保不住难说,还想着荣华富贵,回去告诉他,要想保命立即投降,别的事想也没用,以后的前途看他有多大本事。”
高夫人立即把情况告知红娘子,派出5万兵马守候在城外,没过多久扬州城门缓缓打开,两位女将率兵进入扬州,城内兵马大多数是高杰的部下,早已接到通知待在军营中,部队没费多少事就到了史可法住所。
史可法两个幕僚彭士望、欧阳斌远早跑来报告,高杰献城。史可法摇摇头:“大势已去,也不怪他,我观李王还算仁义没有屠杀南京百姓、士兵,对旧官员还宽厚,你们也去投靠吧。”说完拔出佩剑舍生取义。
扬州城用最小的代价占领,相比历史清军攻下扬州后,报复杀戮,满城皆尸,血流成河,使繁华的扬州变成人间地狱,据历史记载最后侥幸逃生的只有三人,其中一人写成《扬州十日》一书,又不敢出版,直到辛亥年间才让世人所知,大白于天下。
高夫人带着高杰夫妻俩拜见李浩然,路上高夫人吩咐高杰:不要在王爷面前邀功求赏,像你这样反复无常如不是我弟弟,早就割下你的脑袋。王爷大人大义,不会跟你计较,若不识抬举,乱提要求,弄巧成拙反会让王爷生厌。
李浩然对高杰是不感冒,看在是高夫人的弟弟也就算了,问道:“高将军能弃暗投明,此乃壮举,不知将军有何打算?”
高杰听了高夫人的话,也不敢乱说话。“罪臣凭王爷发落。”
李浩然看他还知趣便说:“你部下兵马挑选精兵良将,其余全部遣散,你归入红娘子部任副将,当以约束部队不能像从前一样,军纪不留情,望你好自为之。”
随后令王虎、红娘子、李俊率兵进攻江西。李如梅传来好消息,已经占领杭州,抓获弘光帝、马士英、三位贵妃和一些太监宫女送过来,并请示下一步行动。李浩然命令李如梅向东占领浙江全省。
马士英被抓回来,南京东林党、复社的一帮人沸腾了,纷纷要求在午门斩首示众,李浩然把上疏的奏折给马士英看:“马大人、你是犯了众怒,我想保你也保不了。”
“王爷饶命,千万不要上东林党的当,他们恨我还不是当初我挡了他们做官的道,其实我在朝廷里瞎折腾,毫无作为反倒帮了王爷的忙,等于作了奸细。”
李浩然笑了笑,马士英不蠢吗,还有这样的认识,说:“你所作所为确实如此,但并非是有意,你贪的银子难道也是为了我吗?说来你也可怜,辛辛苦苦,费尽周折、绞尽脑汁捞银子最后还是被我一扫而光,你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究竟为什么?”
马士英低下脑袋叹了口气说:“谁想到扶持一个破皇帝那么没用,只顾享乐,昏庸无能;谁想到大明王朝这么快就土崩瓦解,我还想着能维持几十年,到时告老还乡;谁想到王爷英明神武,平定北方,南征各省如此之神速。”
李浩然知道最后一句是拍马屁,也不揭穿便说:“马大人也是进士出身,满腹经纶,为何不知大明如何丢掉江山的?还不是你们这些奸臣、阉党所致,到了南明为何不整顿朝纲,励精图治,以图恢复江山,反而为一已之私,贪图富贵,争权夺利,偏安江左,丢了江山不说更丢了性命,你们这是何苦呢?”
“唉、王爷教训的是,只是身在其中不辩是非,追逐名利世人皆如此,我乃一凡夫俗子,圣贤之书没有贯通,考取进士全凭写的一手八股文,实在惭愧。”
在东林党、复社等人强烈要求下,李浩然把马士英交给他们处理,结果真的在街市口被斩首。要求捉拿阮大铖,到处布满缉拿的布告。因为阮大铖曾写书诬东林党为蝗、复社为喃,皆为害虫。
东林党领袖姜曰广、刘宗周、高宏图、张槙言等人面见李浩然,要求复职。明末晚期李浩然印象最深的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衡阳便问他们:“顾炎武、黄宗羲何在?”
刘宗周是黄宗羲的老师便说:“顾炎武在杭州,黄宗羲被马士英陷害在南京狱中。”
刘宗周也是晚明一代大家,万历时考中进士,崇祯年间任工部侍郎、左都御史曾三次被罢官。有记载:崇祯急于求治,他说要治心;崇祯要求才望之士,他说操守第一;崇祯问退敌弭寇之术,他说仁义之本。
李浩然立即派人释放黄宗羲,寻找顾炎武。对刘宗周说:“如今东林、复社高朋满座,且不党争、派系又起,先生有何良言止于弭?”
“王爷所言极是,应下令言所不实者革职,取消各党派、团体、社团。”
“前者倒是一个办法,后者不妥,然各位以文会友,以画齐集,还能抓捕之?不过从今往后不另设朝廷,南京只设府衙,管理江苏一省之地,你们如有意可到京城为官,我可以写封推荐信。先生你可到徽州做知府。”
这时黄宗羲被带到。历史称其经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家、教育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尤其在税收改革上,历朝历代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称为“黄宗羲定律”。*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曾提到此定律。
政治思想上在《明夷待访录》中,抨击了“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传递了“民主”精神,在当时环境下难得可贵。认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有学者认为他的思想接近现代民主思想,在民权理论上超越了欧洲的卢梭。
李浩然曾记的他有句名言就说:“黄先生受苦了,先生是否说过:‘情者,可以贯金而动鬼神’之话。”
黄宗羲倒愣住了,此话是他心中所想,还没有写出来王爷怎么就知道了,说道:“确是在下所思,还未著书,不知王爷从何得知?”
“这你就别管了,还有‘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都是你所说?”
黄宗羲更纳闷了,这些都是在狱中构思,本想出来著书却被李浩然都说出来了,难道王爷会钻到我脑袋里面。“王爷乃神人,所说正是在下所想,在下自愧不如王爷,写的诗词我等更是望尘莫及,甘愿为王爷驱使。”
“我那是乱写的,先生不要在意,这些话本是先生的与我无关,不过说与做是两码事,如阳明先生所说要‘知行合一’,本想带你入朝为官,想来还是从小做起为妥,任命你为南京知府,治理江苏如有成效再入朝不迟。”
解决完宫中之事,这天阳光明媚,李浩然带着三位道长来到新风居。硕鼠司人员从巷子里走出来,指指上面,示意柳如是在家的顶楼。
一进院门迎面来一个打扮妖里妖气的半老徐娘。“哎呦、这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