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这些移民而来的百姓心中还是有些疑问的,不说别的,但是看这个岛上的准备就像是早就等着自己这些人来似地,那些粮食的储存量特别多,好像预计到会有这么多的人来似地。

    更大的疑点就是大家住的房子,尽管有不少确实是新盖的,但是大多还是只是翻新而已,看的出来,这些房子还是有些年头了,以前也是住过人的,可是这些人到哪里去了呢?

    还有那些所谓的仆从军,也是让大家感到奇怪。

    为了维护稳定,黄才捷按照李浩然的示意,将手下的的人整编成了闻州水师,并分成了几拨,掌握绝对力量的自然是大宋的人,其余前来投靠的倭寇和剩下的少量的朝鲜仆从军(大部分的仆从军在随黄才捷上朝鲜本土抢掠之后顺手了,再也没能回来成)混杂在一起,组成闻州友好军,不过私下大家还是习惯叫仆从军,毕竟以前一直是这么叫的,对此朝鲜人和倭人倒也不以为意。

    同时为了增加归属感,黄才捷在则五万百姓中选出了一千青年丁壮,组成了闻州护营,并让李浩然派来的人做教官,教他们作战与文化。而这正是大家奇怪的地方,这些加入了护营的人实在是想不出在这个地方咋那么多的人都能识字,而且还有一身的好武艺,更关键的是还要把这些教给自己,这可是大家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

    尽管规矩挺严,而且也多,大家还是能够忍受,但是看到黄才捷的水师折磨那些仆从军的人,心中还是很害怕,而且多有不忍。

    这些仆从军的规矩确实更严格的多,不过严的方式不一样。黄才捷规定了每次抢掠后上交的比例,如果这些仆从军敢耍花样,那就是剥皮的下场,而且每次训练,连续三次落后未能达标的人也是直接处死,每月一次汉语考试,连续两月未能通过的也是处死,不能无条件服从水师中汉人指挥的直接处死

    反正基本上针对仆从军的处罚都是直接处死甚至更为严重,对于这些,护营的兵丁们有些畏惧,又有些不解,还是他们的教官给他们解答了疑问,教官们告诉大家:这些仆从军中都是朝鲜人和倭人,这两种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东西,你越是对他好,他反而看不起你,要是时刻打骂他,他反而觉得亲切,当然前提必须是你要比他强才行,不然他们照样不会服从。

    其实这些道理这些教官们也不太清楚,因为他们其实就是以前平州巡营的,这次被李浩然派到这里来他们很是高兴,因为说明李浩然特别的信任他们,这让他们更加的原意卖力,不过之前李浩然告诉他们的许多道理他们却是不十分的明白,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向这些护营的士兵们讲解,因为在他们看来,李浩然说的话觉得都是对的,这种观点也慢慢的感染了护营的士兵,是以尽管心中还是有疑问,还是有些不忍,却也没有再去多想了。

    护营的训练和之前平州巡营的训练方式差别不大,毕竟这些教官之前就是接受的这种训练,他们也没有真正的经历过战阵,很多东西也只能照本宣科,不过基本的体能训练,格杀手段,武器的运用还是讲解到位了,至于效果,却也不知道,毕竟最能检验士兵的地方永远是战场。

    所以有时候黄才捷也会带着这些护营的士兵出去“转转”,不过地方却不再是朝鲜了,毕竟现在朝廷的五千大军正呆在朝鲜呢!话说马林现在心情也很郁闷,本来在大宋,到属国作战就没有前途,再加上这次他碰到的人都是些朝鲜人在四处抢掠,至于倭寇,毛都没有见着。本打算收兵回辽东,却不想朝鲜国王一再的向皇帝上表挽留自己这支队伍,皇帝陛下也要求自己在朝鲜驻扎几月,待局势稳定之后再行回国。

    不过朱翊钧也被惹毛了,合着这倭寇不多,却都是些朝鲜本国的乱民在作乱,真不知道朝鲜的军队在干什么,所以对于朝鲜国王李珲请求派兵收回济州岛,朱翊钧鸟都没鸟,自己的事情都烦不过来呢,哪有心思管朝鲜自己内部的事情,即使再好的属国,也不能误了天朝的事情不是么?

    对此,李珲很无奈,黄才捷却很开心了,这济州岛附近的海域基本上已经是自己的天下了,大宋不来管,朝鲜不敢管,自己可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不过顾及到马林的大军,黄才捷暂时没有去朝鲜本土,而是奔日本而去了。在这之前,黄才捷基本上没有去过日本,按理说人生地不熟的,不应该冒险带着护营去,不过李浩然却帮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李浩然只是给黄才捷送去了四个人,便是李浩然碰到的那伙倭寇的首领。在了解到长门藩所在的地方后,李浩然便动了心思,打算招了这四人为自己效命。说实话,李浩然不太担心着四人的忠心问题,现在的倭人,典型的有奶便是娘,只要好处给足了,同时给以足够的威慑,自然会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命。

    黄才捷此时深深的感受到了李浩然所说的观点,这四人作为闻州水师的向导,却是带人去抢掠自己的家乡,然而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一路上反而说说笑笑的,时而还肆无忌惮的露出猥琐的面孔。

    黄才捷找来仆从军中的倭人打听这几个人在用倭语说什么,得到的答案竟然是在谈论这次能够上几个娘们儿,抢多少钱财,还要对哪些人进行报复之类的。

    尽管黄才捷对这几个人更加的厌恶了,但是他却也知道自己的任务应该能够更好的完成了。

    黄才捷在日本的“活动”暂且不提,此时的山东却也是别有一番模样了。
………………………………

第八十五章:水利设施

    在数以十万计的人的辛勤劳作下,到三月初,从济南府治所在地历城通往各县的平整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历城到附近的州县的道路甚至已经浇灌了水泥,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每县三个水库的工程也马上就要完工了,不过李浩然提出这个口号也只是一个虚指,因为有些县其实并不怎么缺水,境内水利资源还是较为丰富的,而有的县却不及平均水平,不过算下来,差不多还是每县三个水库。至于那些小型的堰塘和人工渠,更是多的不计其数,新型水车也在作坊里面加紧的被制作,在以后的生产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大家都非常满意之后,李浩然仍然表示水利设施的建设还是不行,在以后生产步入正轨以后,还得加大投入。

    大家不明白这个步入正轨是啥意思,不过李浩然对现在水利的情况不满大家是知道的,束俊达已经非常满意了,他十分想不通李浩然为何还说现在的水利不行,但是听到了李浩然所描述的未来的蓝图,饶是一向以求稳问处事原则的束俊达也不禁憧憬起来。

    在这之前,济青二府的春耕也被安排了下去,现在李浩然手头的土地多得是,可以让这些流民都能够获得自己的土地,这也是这些流民愿意使劲儿的劳作的原因之一,因为李浩然说了,谁要是在工程建设中的表现好,那么获得的土地就越多。

    在前期的建设基本完成后,就已经有一部分劳力被解放出来,前去耕种去了,加上一些受灾害影响较小的百姓,完成春耕时不成问题的。

    而且水利设施的逐步完善,也使得百姓省去了不少的力气,加上李浩然考虑的周到,专门到四处去找了不少在种田方面很有经验的老农,向百姓们讲解使得粮食高产的方法,这些人呗百姓们亲切的成为劝农官,不过他们也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号,不仅是百姓的尊敬,更是李浩然明文规定了,这些老农可以见官不跪,且可在巡按衙门领取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银子,钱不钱的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关键是李浩然那句相当于九品官员俸禄的话让人听着很舒服,是以老农们也不藏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的都告知了百姓。在他们的身后,还跟着一些年龄不大的士子,这些人都是一些农家出身的读书人,在灾荒中未能幸免,也成了饥民中的一员,从小读书使得他们完全不能胜任工程队的工作,而他们本身暂时又没有什么功名,所以基本上难以生存,李浩然知道这个消息后,除了挑选出一部分做他用之外,便把这些士子安排去整理文案,或者去帮一些专业人士做记录了。

    在田间的这些士子平常也接触过一些农事,所以不算陌生,跟着老农的后面,倒也是听得津津有味。这些老农的话朴实无华,却把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让每个人人都能听得明白,但是却不太容易传播,因为无论什么时代最能把知识传播出去都是书籍之类的东西,他们的话显然是无法直接记入书中的,这些士子的另一个任务便是记下这些老农的言行,汇合之后,再做整理,交给其他人员,待多次试验之后,再成书。
………………………………

第八十六章:蝗灾

    对于这件事情,倒是没有人说什么有辱斯文的话,毕竟当下的大宋还是一个农业的国度,而历代统治者最注重的也是农事,不管怎么说,无农不稳嘛。

    而此时还有一拨人也活跃在济南石州二府的田间地头,这些人都操着一口的平州话,拿着一些新鲜的作物向一些百姓讲解着。

    这些人便是李浩然从平州请来的种地能手,不过他们种的都是李浩然推广的那几样引进作物。在答应分给流民土地的时候,李浩然便提出了要求,要配合新作物的推广,百姓们本也就不敢违背李浩然的意志,即使这些作物最终颗粒无收,大家也还是得种。

    不过李浩然还是保证了要是到时候产量不高或者近乎无产,那么巡按衙门将会补偿百姓的口粮,大家对于李浩然的话还是很相信的,毕竟之前的一系列事情使得李浩然这个名字在百姓中很有声望,所以推广过程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至于那消失的五万人,却没有关心了,毕竟还是自己的生活来的重要,而且此次灾害,先后到流民安抚四大营接受过救济的人不下六十万,不到十分之一的失踪者,也确无法引起太大的注意。

    就在整个济青二府一边继续着建设,一边即将完成春耕的时候,时间到了二月二十五,这一天李浩然正在后院逗弄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却见徐光启匆匆寻来,说有要事禀报。

    “李大人,这次恐怕可以完全确定即将发生蝗灾了!”徐光启气都没有喘匀,便对李浩然说道。

    “什么,真的可以完全确定了么?”李浩然有些吃惊,尽管之前他已经得知了在今年可能会发生蝗灾,为此还颁布了收购蝗虫的命令,但是真的完全确定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其实也是李浩然不愿意相信,因为他知道这个玩意儿对农业的伤害太大了。

    李浩然知道,即便是在前世,科技那么发达的时期,蝗灾对于农业的破坏也是非常大的,李浩然就在新闻中看到过,好几次就是因为蝗灾,导致某地绝产的。前世都那样,更不用说这个时代了。

    “如何确定的?”尽管李浩然很相信徐光启的人品和他在农业上的造诣,依旧再次问道。

    好在徐光启本就是不爱计较的人,加之他也知道李浩然这是急的乱了方寸,也没有生气,而是和声说道:“是这样的李大人,下官去过一些地方看了,发现了不少蝗虫的幼虫,数目不在少数,而且根据大人派去给那些有经验的老农做记录的士子回馈的信息,那些老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这次的蝗灾估计祸患不浅,而且这只是济南石州二府,左近的其他地方还没有相关的信息,如果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情况的话,那么影响将会更大,所以他们告知下官,让我转告大人,要早做准备才是,不然,山东阖省将会”

    徐光启没有把话说下去了,因为他看见李浩然的眉头已经皱成一团了,只能点到即止,要是李浩然因为自己的话乱了方寸的话,那就更加的不妙了。

    “老徐,”想了想,李浩然说道:“这样,我们马上组建抗灾筹备署,这个署不是正式的官署机构,但是责任很大,所以我希望你能担任这个署的主任,我任总指挥,署里的人员就由哪些老农,一些在农事方面有研究的读书人组成,另外之前我安排的研究方子的郎中也算在内,其余的人员,由你自行安排,只要你认为有用的人,你尽管以我巡按衙门,还有山东布政司,巡抚衙门的名义招用,别担心,束俊达束大人那边我自会去分说的。当然,那个灭蝗令依旧有效,只要有人能够凑够数量,不管是幼虫还是成虫,我都会发赏钱的!”

    “唉好吧,”徐光启心情也不好,毕竟他的心中也是装着整个大宋的,百姓受灾,他如何能够好受,他接着说道:“不过李大人你放心,不管下官在这个抗灾筹备署是个什么职位,下官一定把事情办好,不负大人所托,不负山东百姓之望!”

    各方人员的统集,确实让徐光启很费神,不过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完成着自己的工作。现在抗灾筹备署的人员大约有数百人,除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农,一些对农学有研究的读书人,还有之前李浩然找的研究灭蝗方子的郎中之外,不少的术士也加入进来了,为了更好的掌握第一手资料,徐光启根据李浩然的建议在山东的各州府均设置了监测站,时时回报情况,以便能够得出准确的分析从而早做准备。

    春耕已经结束,接着就是灌溉之类的活儿了,百姓们日夜辛勤的劳作着,看得出来,今年他们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不少人都有了土地或者有了比以前多得多的土地,心中自然是欢喜。然而最近一些有些经验的农民又开始发起愁来,因为他们和李浩然请的那些各地资深老农一样,也发现了问题,蝗灾已经初现迹象了,这这让他们不由得担心起来。

    很早之前,李浩然以大旱之后有大蝗的经验颁布了灭蝗悬赏的命令,尽管听起来只要专心去捉蝗虫,似乎收入不菲,不过稍微有点脑子的百姓都不会希望去赚那个钱,因为只要蝗虫一多,遭殃的还是自己这些平头百姓。

    三月刚刚过去一半,蝗灾正式爆发了!

    不少地方都出现了铺天盖地的蝗虫,所过之处,农作物基本上都被吃光了,为此徐光启和李浩然都愁坏了。尽管之前让人在研究治理蝗虫的方子(其实就是古代版的农药),李浩然也提供了不少的信息,可是一来在这之前已有的方子中,都只是针对小面积的,祸患较轻的蝗灾,二来李浩然不是学化学的,对于农药,也只是小时候呆在农村的时候有一些粗浅的见识,提供的帮助不大,而这种事情不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很难产生效果,故而最终没有人能够阻止这次蝗灾的发生。
………………………………

第八十七章:中国人不该怕蝗虫

    看到地里的蝗虫,不少的百姓连死的心都有了,去年刚刚遭受了灾害,今年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土地,却又遇到了蝗灾,这可如何能够活的下去啊!只有那些种植李浩然推广的新作物的土地情况好一些,这些作物都是初次在山东出现,估计蝗虫们都还不认识,也不太敢下口。只有李浩然知道,这些作物中红薯和土豆受蝗虫的影响本来就较低,因为这两种作物即使被吃掉了叶子,只要损坏不大,依旧能够存活的话,土地下的根茎还是会生长,只是产量会下降一些而已。

    不过眼下的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大面积的蝗虫才是要紧,毕竟在山东大部分的土地上种植的作物那都是蝗虫的最爱,要是真的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想!

    抗灾筹备署现在正式更名为赈灾行动署,各地的监测站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与之前李浩然派到各县的赈灾特别工作组一道发动百姓抓捕蝗虫,并且按照灭蝗悬赏令收购百姓捕捉的蝗虫,死活不论,大小不论,只要是蝗虫,一千只一百文钱,多捉多奖。

    尽管不少人在长吁短叹,但是更多的人却积极的响应了悬赏令的号召,四处捕捉蝗虫去了。这么做一来主要还是为自己着想,毕竟蝗虫首先祸害的就是自家的地,多捉了说不定就能够让自家的损失更少一些;二来却是为悬赏的银钱,毕竟真要是一家老小全上阵,蝗虫又这么多,捕捉的数量是相当可观的;三来却是回报李浩然,不少人心中抱的想法就是到时候捉了蝗虫直接交给衙门就是了,一文钱都不要,这主要是对李浩然拿出钱财鼓励百姓灭蝗的举措十分感动,而且之前李浩然的行为也让大家打心里尊敬。

    这件事被李浩然派到陵县的工作组组长魏公达上报了上来,并建议适当的减少乃至取消悬赏金额,毕竟不少的老百姓还是很积极的在响应巡按衙门的号召,而且不愿意拿赏银的,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省下不少的银子,为以后做打算。

    魏公达是李浩然在宏风的时候就买的一个孩子,平日里很聪明,这次被李浩然派到陵县去做组长也是报以了很高的期望的,而他也没有辜负李浩然的栽培,到了陵县各方面做的都很不错,不过此次李浩然却对他很是失望,在给魏公达的回信中李浩然大大的训斥了他一顿,并给他举了孔圣就赎买鲁奴之事教育子路的事情,示意他一定要坚定不移的贯彻巡按衙门的一切措施。

    不过说实话,现在李浩然手头还真是紧的很,自己的钱不再好拿出来暂借给衙门了,而之前的收获大多都投入到流民安置和各方面的建设了,尽管之前李浩然早就专门准备了八万两银子作为灭蝗的悬赏银,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是大大的不够的。虽然还剩余了很大的一笔银子,但是那是拿来预备赈灾所用的,一旦局面不可控制,到时候再安置赈济百姓,个方面的花销可是个天文数字。

    从徐光启处回衙门的路上,屏退了随从,李浩然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仔细思索着解决的办法。不自觉中,李浩然走出了城,此时却见一个人在训斥自家的孩子。

    不自觉中,李浩然走出了城,此时却见一个人在训斥自家的孩子,本来这并没有引起李浩然的注意,不过那人似乎提到了灭蝗悬赏令,李浩然便走了过去,打算听听百姓对此事的评价。|/p…a…o…s…h…u…8c…o…m/|

    “你个败家子,这东西有啥好吃的,吃死了老子还懒得埋你!这是什么,这是钱,钱,小兔崽子,知道你小子一下子吃掉了多少钱么?还有你们几个,回去我就告诉你们家人,看你爹娘不收拾你们!哼!”这男子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在他的面前是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

    “这位大哥,不知何故训斥自家孩子啊?”走的近来,蝗虫出声问道。

    “哦,”这人见李浩然一副读书人打扮,忙行了一礼,道:“这位秀才公有所不知,我家这孩子领着别家的孩子捕到蝗虫之后,居然拿来烤着吃了,这蝗虫李大人说是要拿银子收的,这不是败家么?而且这蝗虫是恶秽之物,怎么能吃到肚子里呢?所以我训斥了小儿几句,倒让您见笑了!”

    “啊?”李浩然略微一错愕,旋即笑着道:“大哥教训孩子,正是应该的,不敢见笑,在下还有事情,先行离去了,大哥请便!”

    说罢,李浩然向这人一拱手,这人回了一礼之后,李浩然便转身离去了。

    此时李浩然的心中其实是很激动的,因为他感觉似乎找到了解决悬赏经费的办法,只是心中还有一些不确定。

    李浩然还是从那几个小孩子那里得到的启发,小的时候,李浩然经常和小伙伴去竹林里面捉竹节虫,用火烤后,加着盐巴等佐料吃(此乃作者亲身体会,嘿嘿)那时候感觉确实美妙无比。现在李浩然见这几个孩子也在用类似的法子吃蝗虫,眼睛一下就亮了。

    告别了那个训斥孩子的人,李浩然一路上思索着,走回了衙门。李浩然想到可以将这些蝗虫做成末儿,然后用一些特殊的烹饪的方法烹饪出来,外形改变了,谁也瞧不出来,而且甚至还可以用已经试验成功的罐头制作方法来做这些,不过想到这些东西实在是有些恶心,真要是贩卖给那些有钱人家李浩然还是觉得有些无良了。

    李浩然在后衙独自思考这个问题,也没敢和其他人商量,毕竟这事儿说出去还是挺恶心的,到时候让自己的老婆看低了自己可不太好。就在这个时候,下人通报,山东工商联合会派来的代表正在前厅等候。

    “是什么事情?”李浩然有些着恼的问道。

    “老爷,那人说是来询问老爷出海行商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还有护卫船队的安排如何?他们希望能够尽快的出发!”下人恭谨的答道。

    “这些奸商,也不看现在是什么时候,就只知道惦着自家的那点破事儿,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李浩然抱怨道。

    “那老爷,小的现在就去回了他吧”下人听到李浩然的抱怨,连忙说道。

    “嗯等等,把他叫到我的书房来!”李浩然想了想,突然思路变得明晰了,改口吩咐道。
………………………………

第八十八章:秘密

    “草民山东工商联合会代表石成才,见过大人!”书房中,石成才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