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又英明一回,不管内阁大臣和言官的意见直接下旨;任命李如松为辽东都督统管辽东一切军事事宜。

    明朝后期就是如此意见永远不能统一,每天就是打口水仗,有些大臣乐此不疲养成习惯,别人反对的他就支持,别人支持的他就反对,根本没有国家利益、公理、道德、正义的存在。这与万历多年不上朝,荒废政务,大臣敷衍搪塞,社会风气败坏息息相关。据历史记载当时朝廷分“清流派”和“浊流派”两大派相互明争暗斗,引起派系、党争的源头,这也是大明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李斌大病初愈闲来在院内走走,却冻的受不了,东北的天气已经到了零下三十几度,刺骨的寒风深入骨髓,他娘把一件收藏多年的虎皮裘衣披在他身上。

    “九儿、自小身体就单薄要多穿点。”

    “谢母亲挂念,孩儿挺得住。”

    李如松急冲冲赶来:“九弟、皇上任命我为辽东都督,这下可以出兵了吧。”

    “大哥莫急,出兵是自然了,可你太着急让皇上认为你是要官吗?对我李家不利,所以要拖上两天才好。”

    李成梁走出来说:“小九说的对,凡事要考虑咱们李家的利益,不能便宜了杨镐那小儿。”其实是误会李斌的意思了。他只怕引起皇上的猜忌,对事后不利。

    这两天李斌安排朱员外进驻鞍山,因为那里有开采不尽的铁矿石,先做好准备工作,等开春就可以开工。又把王虎叫来吩咐他动身到濠江(澳门)重金聘请有冶炼和枪炮技术的人员到辽东。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两百零二章:内部斗争

    平壤南门、西门、北门同时进攻,单单留下东门毫无动静。南门为主攻方向,百余门大炮齐射,第一批上去五千士兵被倭寇火绳枪打回来,李如松提绳拍马上前一刀砍下跑在最前面的士兵的脑袋,一看主将上阵士兵又掉转头,继续攻城。李如松一挥手又一波五千士兵冲上去,南门打的如火如荼。

    平壤城北面的牡丹峰南面是一片平地,俯视平壤城,北面是悬崖峭壁,东西两侧各有一条路通向牡丹峰。日军主将久木纯一与日军军官们站在牡丹峰上,正密切注意平壤城的战况,突然背后响起厮杀声;原来是游击将军吴惟忠带领浙江山地兵,从悬崖峭壁爬上来突然袭击了日军背后,这时东西两侧的小路上也出现明军的身影。

    经过两个时辰的厮杀明军全歼牡丹峰守军,吴惟忠率浙江兵冲下山峰,加入进攻平壤城的战场,猛攻西门的七星门。左军李如柏(二哥),参将李方春进攻西门的普通门。

    南门战斗非常惨烈,明军已经冲上去第五波五千人,日军守城眼见相形见拙,勉强支撑。这时南门的卢门日军守将看这里太无事可干;因为进攻卢门的是祖承训带领的朝鲜兵,慢腾腾,懒洋洋,打一下就跑,跑了又来全无斗志。守将当机立断派3000名日军支援正南门。

    增援南门的日军刚走,慢腾腾,懒洋洋朝鲜兵突然对卢门发起猛烈进攻,边进攻边脱去衣服露出明军的军服。

    李斌则带领1500名火枪手、2000名刀牌手进攻北门,1500名火枪与北门日军火绳枪对射,日军自以为他们的鸟铳是最先进的火枪,与明军对射后才知道小巫见大巫;日军火枪有效距离只有80米左右,而且打一枪需要3分钟才能装填完毕。李斌的火枪有效距离是120米,装填弹药只需1分钟。

    相比之下明军大占优势,打的日军火枪手信心锐减,损失大半,李斌一声令下1500名火枪手迅速向两边散开,明军队伍中露出五门佛朗机炮喷出火焰,五发炮弹同时打在平壤城北门的大门,“轰”大门被打的轰然倒塌,李斌一挥战刀“冲啊”自己却不动,等大部分明军冲进去后才拍马前行。

    同时祖承训的兵马也已经攻上平壤城头,明军势不可挡。小西行长见大势已去急忙收缩部队,退缩在北面风月楼处,依靠地势优势负隅顽抗。李如松率大军进城见人就杀,许多朝鲜人被杀死,李斌劝李如松不要滥杀无辜,李如松稍有收敛还是杀了不少。

    战争是残酷的,往往杀红了眼住不了手,也不能怪李如松。你看越南战争中,美国兵在战后很多人都需要精神治疗,才能慢慢恢复。

    李如松命令调所有炮火猛轰风月楼,但效果不大,红衣大炮命中率不高,佛朗机炮太小力量不够,日军是最后防线拼命抵抗暂时形成僵持。

    到了夜晚日军第一军团参谋建议向东面突围,被小西行长骂个狗血喷头,笨蛋、蠢货明军故意留出东面肯定有埋伏,说他军人的不是,战术的不懂。

    平壤之战明史记载很简单,只说小西行长弃城逃跑,具体时间,地点都没有。李斌无法了解只有白天让火枪手睡觉,晚上全体出动,守在平壤城东面大同江路口。

    小西行长趁夜色用绳索从北门把士兵一个个掉下去,带领两千日军由北面向大同江附近靠近,然后再斜插东面准备跨过大同江,没想到李斌早已在此埋伏,可惜带人太少,1500名火枪还是抵挡不住日军疯狂逃跑,这时明军埋伏在东面的伏兵李宁和查大受率部及时赶到,李斌一看有了增援对葛大彪说现在什么都别管,你带他们四个人给我抓住前面倭寇最大的官给你们请功。

    葛大彪五人骑马飞奔,也不管路旁的倭寇直奔小西行长而去,小西行长侍卫拔刀抵挡,葛大彪挥舞狼牙棒说:“我来对付他们,你们快去抓住倭首。”

    总算李斌没白养两个武功高手,其中一个叫谢长顺的看见小西行长挥舞战刀,身形矫健一剑斩下小西行长一条手臂,后面三人齐上擒住日军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还是有800日军士兵泅渡大同江逃了回去。

    平壤之战斩敌17200人,生擒日军第一军团长小西行长,使第一军团彻底报销。明军也损失15000人,相差不多。李如松上报时竟然写杀敌3万,被李斌说毫无意义,多此一举,留下把柄后又改回。

    明朝军队报战功多报,冒功的事常见;往往杀了一千说五千,杀了一万说3万。李如松跟他爹爹这事干多了已成自然。

    平壤大捷李斌生擒小西行长居功至伟,万历当即下旨:授李斌为定远将军。内阁大臣多方阻挠说提升太快,李家本来就有几个副总兵,又把李斌推到前台不妥。万历可不管这么多,心想我妹夫的官不大怎么娶郡主?

    朝鲜国王李讼见已占平壤,催促明军尽快进攻王京(汉城),被李如松骂了回去,又找到李斌帮忙说如能复国定不忘李家好处。李斌却慢条斯理说你能有什么好处,要钱没有,美女都丑,破烂国家一个。搞的李讼脸色通红尴尬无比。

    这时朝鲜军倒有出彩的地方,朝鲜海军在左水使李舜臣带领下,出动75艘战船大败日军海军,几乎切断了日军到朝鲜釜山的交通补给线。历史记载不详细,没有具体战事,有学者认为肯定是朝鲜海军武器要比日军海军先进。笔者倒不苟同,朝鲜本来就是破败国家,也没有财力营造战船,是人起到关键决定作用;李舜臣机智勇敢,善于水战,精心计划,又是保卫国家存亡之战,才有此战绩。武器方面应该相差无几。

    女真人努尔哈赤听说倭寇进犯朝鲜,要求助朝鲜一臂之力准备出兵协助朝鲜,被李讼婉言拒绝,他也知道引狼入室的后果。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两百零三章:妹夫

    为了向朝鲜王京推进,李如松又调鸭绿江的四川副总兵刘挺入朝鲜平壤。刘挺外号“刘大刀”使的一手好刀法,刀重120斤,比关羽刀80斤还重40斤。

    部队出平壤在开成驻扎,李如松派出许多探哨,结果一去不回,朝鲜的老百姓却说,一路之上未发现倭贼,有的还说日军已经离开王京。李如松着急想探个究竟带领五千骑兵出营直扑王京。李斌被李讼每天缠着,都是些车轱辘话,出兵复国,回来没看见李如松就问二哥李如柏,才知道李如松又贸然出兵。

    “二哥快带兵驰援,探哨不回倭寇必有埋伏。”

    此时李如松在距离王京三十里的蹄碧馆的地方,前锋查大受和老五李如梅国过了蹄碧馆在砺石岭遇袭,双方展开激战,日军只有800人被击溃,查大受刚想乘胜追击,右侧遭到日军铁炮攻击,杀出2000名日军,明军撤退与李如松会合。

    李如松听说有两千日军也没在意,就在蹄碧馆休整五个小时,这时探马报告右侧发现2万名日军向我方靠近,李如松急忙集合兵马后撤,突然从正面又来2万日军向他们进攻,由于蹄碧馆地形狭隘,又多泥泞水田,不利骑兵行动,李如松且战且退,其中有一金甲倭将竟单挑李如松,两人杀的难解难分,李如梅善箭一箭射死倭将继续后撤。

    这时有三千日军出现在明军左侧山峰,明军右面出现日军铁炮,正面眼看5000日军举刀杀来。三面受围李如松率部边打边退,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

    “大哥莫慌小弟来也。”李如柏率8000兵赶到,一阵急射(箭)把李如松从日军厮杀中解救出来。

    日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并且出现大量火枪手,一排排铁砂倾泻明军队伍,明军虽然增加8000人仍未能顶住日军的进攻。日军采取的战术是火枪手与刀牌手的配合,火枪手打完了,刀牌手跟上,火枪手装完弹药,刀牌手退下循环往复造成明军大量伤亡。

    日军正面缠绕,两面包抄围堵明军,形势相当危机,一但被围后果不堪设想。

    “几位哥哥莫慌小弟来也。”李斌带500骑兵火枪队从后抢先争前,一排火枪发出,冲过来的倭寇倒下一片,接着又一排火枪日军猛然刹住脚步,什么时候明朝军队的火枪这么厉害,还学会我们的三段射?一下被打蒙了。李斌也不恋战打完就跑,跳出日军的包围圈。

    李斌说:“你们先走我来断后。”几位哥哥面面相觑,从小就是他们冲锋在前,小九在后面跟着,现在反过来了。也不是李斌说大话,日军不是骑兵,靠火器优势进攻,正是李斌所长,所谓:一物降一物。李斌的火枪队正是日军的克星,他们的火绳枪还没走到位就要吃枪子了。

    李斌边打边退不让日军靠近,慢慢拉开了距离,这时天色已暗,日军看没便宜可占渐渐退去。此一战明军损失近6000人,看似不多,最主要的是骑兵精锐部队,李如松的亲兵卫队基本丧失。同时引起了明军内部的纷争。

    辽东经略杨镐趁机上报朝廷,慌告李如松贪功冒进,南北兵待遇不公,造成士兵伤亡1万多的惨败。南兵刘挺、吴惟忠认为李如松把他们放在平壤,带北兵出去立功,如果这次他们南兵出击绝不可能失败,甚至可以收复朝鲜。

    这次战斗因骑兵损失较多,战场马匹不够,粮食短缺李如松上报要求增加马匹、粮食。杨镐主官军务后勤,却扣而不发,两大主将经常大吵大闹。战事越拖越久,朝鲜国王李讼天天催促进兵,收复王京复国。

    内部争斗,士气低迷不断有士兵逃跑的事情发生,主要是北兵的士兵,南兵距离太远。李斌为了缓和矛盾慌称有探子来报;王京北面的龙山有日军的粮仓,建议派南兵出击偷袭龙山。

    李如松对杨镐满不在乎,早就上书陈述事由,对南北兵之事倒有些芥蒂,同意李斌的建议派吴惟忠3000山地兵,刘挺2000人偷袭龙山。

    龙山确实是日军粮食基地,存有几十万担粮食,有3000名日军把守。这天晚上明军暗暗射杀日军哨兵,悄悄摸上龙山,又分批射杀日军巡逻兵,等他们5000人攻上龙山时,日军大部分人还在被窝里,被明军堵在屋里杀死了,全歼日军守军,一把火烧了所有粮食。

    日军因为海军被歼,交通线被切断粮食运不进来,主动撤出王京,退守釜山。明军因为战线太长,粮食运输困难,从内地用马车运到朝鲜需半年,加上路途要吃到朝鲜已经消耗一半,回去又带一部分明朝已经无力承受决定停战议和。

    朝廷下旨李如松撤兵,在朝鲜国王李讼的强烈要求下,留下刘挺8000人守住道口。就这样朝鲜之战的一半结束。五年后又开始第二次朝鲜战争。

    北京朝廷派兵部尚书石星,游击沈惟敬赴日本议和,丰田秀吉在名古屋接见了他们。有趣的是谈判中全是沈惟敬一人与日方谈判。丰田秀吉提出“大明、日本议和条件七条”沈惟敬满口答应,又骗明朝的使臣说日本已经愿意归降称臣,请求封贡,退出侵略日军。而日方谈判者又骗丰田秀吉说明朝答应条件,只需派使臣到明朝签字就行。

    日本使团与明朝使团一同回北京签字盖印。日方使团欺明朝不懂日文说日本归降只需盖印,沈惟敬又拿出一份假日本归降表。万历皇帝听说要他册封,写了一大长篇文章,(现存故宫博物馆)可以说万语千言,然后让日本使臣拿回去给丰田秀吉签字。

    日本使团傻眼了,这里还没盖印哪里就要签字,没办法由沈惟敬陪同又回到日本。丰田秀吉见了册封书后气的杀了日方使者,驱赶明朝使团,又备战准备再战。就这样一个议和两年也没签成,吓的沈惟敬躲在朝鲜不敢回国。

    日本人侵略其实是给大明朝敲响了警钟,提醒当权者怎么应付外来的侵略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可惜的是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依然我行我素,又一次错过了挽救大明王朝的机会。

    中日议和期间,李如松、李斌撤回到辽东。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两百零四章:捞回来

    李浩然虽不能斜视却看见皇帝左边坐着戴着皇冠中年女人,古人左为贵肯定是皇后王皇后,右边坐着叶贵妃,相比之下还是叶贵妃漂亮。没想到皇帝这么直接苦笑道:“皇上、天下之大莫如王土,珍宝奇玩你也看不上眼,在下亲做小玩意请皇上赏眼。”汪锡抱着箱子走来拜过皇上后李浩然拿过箱子递给当值太监。

    “这是何物?朕从未见过。”

    “陛下、这叫短铳,就是神机营火器变短而已,可以近身射击。”

    都说万历皇帝身体不好,看上去确实肥胖臃肿,脸色发暗,相传万历是罗锅,退疾不知真假。殿堂上有两尊一人高的古铜仙鹤立于两旁,李浩然心里痒痒的,这可是绝世宝贝。

    “妹夫、你想什么呢?我们到外面试试这枪。”

    太监搀着万历下了殿堂,是有点驼背,腿脚不利落。想当初陈太后怎么选他来坐皇帝?闹不明白,不过可能是因为张居正是他的老师的缘故。

    李浩然让太监准备个木板放到二十米远,帮万历上好弹药讲了要点,反正鸟铳一打一大片不需瞄太准。“砰”一股青烟冒起,太监拿回木板,上面有几颗铁砂眼。“妹夫不错,给朕带个好玩的东西。等急了吧现在去接郡主。”

    皇宫内郡主寝宫忙着给郡主化装,穿衣,净面;女人在结婚时要刮脸,用两根细绳绞掉脸上的汗毛,修眉。之前还有专门的女官教她怎么与公公婆婆和其他女人相处,教第一次性生活该做怎么做等等面面俱到。

    郡主坐在哪里心中汹涌澎湃,苦熬了几年才得到结果,今天就要和李浩然远走高飞,确实有些激动,想着他家里还有个娇妻又暗暗不平;我在这里苦苦煎熬他却在外面风流快活。

    宫女来报“郡主、驸马爷来了。”郡主急忙盖上头盖,由皇帝牵着交到李浩然手上然后上轿,拜别皇帝。一路东行两人不能相见,花轿旁边有两个宫女负责监督。这次皇帝赐李浩然黄金5000千两,白银5万两,本来要赐辽阳一片土地,在李浩然要求下改鞍山五千亩土地任李浩然挑选,而且免税,这都是娶郡主的好处,要不谁愿意娶个打不敢打,骂不能骂,每天都要供着的活菩萨。

    迎亲队伍回到辽东辽阳总兵府,礼炮过后李浩然就开始接待各方来宾。辽东各方大员相继到来,包括巡抚、知府、军中各将,朝鲜国王李讼特送来黄金2万两。连努尔哈赤也派人送来礼金,李浩然看出李成梁他们并不在意,都认为很正常。

    到黄昏后才开始进门拜堂;李成梁夫妇高坐在上,拜过天地,高堂,互拜,行合笣礼,入洞房。这次没有丫鬟拦着作诗了。李浩然进去掀开盖头就遭到拳打脚踢,李浩然想这不是结婚规矩吧。郡主劈头盖脸地说:“好你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在宫中受苦,你却左一个右一个,辜负我对你一片心意。”

    李浩然知道她肯定知道了他和红红的事,看样子到处都有东厂的暗探,连老子的性生活也管。“停、停我跟你说,现在你是我老婆以后再不能动手动脚,你一个郡主也要学温柔些。你们朝廷有规定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又不是现代一夫一妻制,你有怨言找皇上说去。”

    “什么你们朝廷,什么现代?什么一夫一妻制你胡说些什么?”

    李浩然一拍脑袋;“都让你气糊涂了,把我失忆做梦的话都说出来了。”

    这时郡主才温柔起来抱着他的脑袋说;“夫君都是我不好气坏了你,原谅妾身我给你脱衣就寝吧。”

    李浩然故意要折磨折磨她,忍住不发拼命在她身上驰骋,最后郡主求饶:“夫君妾实在受不了疼痛,请夫君怜惜改日再行夫妻之礼。”

    “不行、你想让夫君我憋死吗?”直到自己控制不住才算放了郡主一马,郡主已经泪流满面。

    第二天清晨要拜见公婆,郡主走一步路都要忍着痛,恨很地瞪了李浩然一眼。李浩然暗暗偷笑,心想不给你点下马威我这后院不乱套了,反正我也没打你骂你,上皇上哪告我也没办法。拜见完公公婆婆,李成梁夫妇就准备起身行君臣之礼。郡主一看急忙拦住:“公公婆婆,媳妇是九郎的妻子,在家里没有郡主,只有儿媳、姐妹。”倒叫李成梁夫妇送了一口气,也让各位哥哥松了一口气,否则每天看见她都要行礼,累不累。

    事后李成梁跟他们说:“你看小五娶的媳妇个个赛仙女,又个个懂事,你们学着点。”

    李浩然来辽东后东奔西跑也没跟李成梁聊过,趁着大婚在家各位兄弟都在探探他们的口风。目前辽东可谓是三面受敌;东面有后金努尔哈赤的虎视眈眈;北面有蒙古族朵颜三卫的窥视;南面有日本鬼子的狼子野心。辽东可以说危机重重,而朝廷仍盲目自大,内乱纷争浑然不知。

    “爹爹你对努尔哈赤怎么看?”

    “此人曾在帐下服过役,倒也是个将才,作战勇敢智谋过人,不过跳梁小丑,我大明百万大军打他也是易如反掌。”

    李如柏说:“努尔哈赤再厉害也顶不过我们人多势众。”

    李浩然问:“蒙古兵与努尔哈赤比如何?”

    李成梁说:“蒙古兵也厉害不过跟女真比还差很多,小五你这身板不要跟他们斗,打倭寇还可以。”引起众兄弟的笑声。

    李平天说:“爹爹小五可不是从前的小五了,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我看我们李家全靠小五了。”

    李如柏说:“那倒是小五可是皇亲国戚。”众兄弟都笑,好像李浩然是靠女人的主。

    李浩然并不以为然:“该如何应对?”

    李成梁说:“倭寇我们管不了,皇上说打就打。蒙古我们勉强应付,围歼不可能,他们都是一人二到三骑,我们追不上他们。至于女真么守还行,野战我们打不过,他们个个彪悍,不怕死敢冲锋,辽兵遇到他们就是挨打的份。”

    李陈梁说的倒是实情,后金在努尔哈赤领导下,广招人才,招贤纳士,靠在大明周围抢劫,掠夺逐渐“民殷国富“,为建立和壮大后金政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在军事和政策进行改革;一抗拒者杀,俘虏者为奴。二降者编户,不贬为奴,不夺其财物。三来归者奖。采取全民皆兵边渔猎、边巡逻、边作战,十人一组选一人为头。与明朝相比一盛一衰立分高下。

    当天晚上睡觉郡主不让他碰,还要赶他到朱淑贞床上,李浩然说大婚三天内他不能离开,软磨硬泡说要轻轻的,才答应勉强进入,李浩然看他对父母也没摆架子,轻柔细缓令她舒服才收兵睡去。

    第二天王虎兴高采烈跑来:“五爷炉子建好了,因为你大婚没敢打扰就试了一下,效果很好,王师傅说没想到你设计的炉子比荷兰毛鬼子的都好。”

    李浩然心想你还没看见好的呢?明朝的冶炼出来的全是铁不是钢,因为钢必须温度达到1800度以上,明朝时的炉子温度达不到这个要求,所以大炮又厚又重,太薄会炸膛,只有加厚,不像钢有弹性,内部结构稳定,不宜炸膛,炼钢其实就是减碳,减硅升高温度碳、硅排出越多钢的质量越好。

    他设计的炉子有三个通风口,使炉火越烧越旺。为什么要建两个炉子,这也是技术问题,一个炉子炼出基本的钢,叫钢锭,然后根据所需要的产品,调整温度炼出不同性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