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直进来抱拳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这天下现在除了大人的惊世之举外,再无生气可言了。”
李浩然哈哈笑道:“你我之间无须奉承之言,有话直说。”原来耿直一直监视张淮的一举一动,看他搜刮钱财差不多了,又给他连锅端,给李浩然送来5万两黄金,张淮成了李浩然的捞钱的工具,又是意外之喜。
目前耿直在京城发展了五十多个手下,火柴厂收入稳定,平时除训练外无事可做闲的慌,也愧对李浩然对他们看重之情,纷纷要求耿直找李浩然要任务。“大人你看如何?”
“这是好事啊!我也正要找你,你训练一批鸽子传信,派一些人到南隶(南京)潜伏下来,打听消息,尤其要拉拢政府官员。你不光要收拢武学之人,还要收拢一些饱学之士,为我所用,如果你有本事能在女真安插暗探就是大功一件。”
“小人一定不辱使命。”
………………………………
第两百一十一章:不谈战事
明朝就是怪事多,怪的离奇、怪得离谱。先说这位皇上的郑贵妃;明朝作家《*语》的作者吕坤又写了一本书《闺范图说》图文并茂写了历代皇后、皇太后、公主的故事,是教育妇女的传统图书。不知怎么被郑贵妃看到;作了个序,拿出私房钱委派她父亲重新刊印、出版发行,价格低廉,士大夫们人手一册。
本来是很平常的事,却引起舆论哗然一片。“国本之争”未决,书中第一页写的是汉朝一位由贵妃转为皇后,后来成为很有名气的皇后。人们就猜测郑贵妃的意图,后来社会流传一本在《闺范图说》作跋名为《忧危竑议》的“妖书”因为作者是假名。
书中指出郑贵妃有标榜之嫌,因为历朝、历代没有那个贵妃出过书。有谋储君之疑,说她贼心不死,想当皇后,皇太后,意思就是立她儿子当太子。引起轩然大波,纷纷指责郑贵妃,郑家压力太大,最后连郑贵妃的父亲出面,要求皇上尽快立皇长子为太子。
其实郑贵妃只是想出出风头,并没有多想,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秀惹得祸,从此丧失了作皇太后的机会。
明朝有个叫何心隐的,江西吉安永丰县人,王阳明的弟子,崇尚“心学”,中过举人后并没有走常人的路,考进士入仕途,而是返回家乡组织了“聚合堂”把村里的农民合为一起,同吃、同住、同干活、同读书。自己出钱办了“夫山学院”提出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的大同社会。
居然维持了六年,朝廷提出加“皇木银两”税引起“聚合堂”反对,何心隐写文章攻击知府被知县被捕入狱,“聚合堂”随之土崩瓦解。
顾宪成江苏无锡人,中进士后直接到吏部任主事,因为上书伸辩,言语中有些过激被贬湖广桂阳州做判官,由于政绩突出转到浙江处州做推官,后又转到福建泉州做推官,被推举为公镰第一,又被提升吏部考功司主事,后升员外郎,其后升文选司郎中。
当时有一段著名对话;内阁王锡爵说:“有一见怪事,内阁所是,外论必已为非。内阁为非,外论以为是。”
顾宪成说:“还有一件更奇怪的事,外论所是,内阁必以为非,外论为非,内阁以为的是。”
因此得罪了内阁和皇帝被罢官,回到无锡老家开办“东林学院”门两侧有一个著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从此“东林书院”成为朝廷是非,官场曲直的评价中心,与朝廷、内阁分庭抗礼的舆论中心。得到了一些人的同情和支持,造成没有一个统一意志和思想。而正当明朝内部争论不休时,女真族努尔哈赤已经完成女真的统一蠢蠢欲动,日本又发动了朝鲜战争。
日本首相丰田秀吉不甘心失败,从濠江购买几百门大炮,并汲取上次海战失利使得不能大量运兵和运输补给的教训,使用反间计诬陷朝鲜海军军舰李舜臣阴谋篡权,朝鲜国王李讼将李舜臣下狱,其后贬为小兵,只能白衣从军。发动了第二次朝鲜战争,来势凶猛,准备更加充分。日军以釜山为基地,向朝鲜王京发动进攻,国王李讼已经派使者到京求援。
李斌听后说:“朝鲜战事我怎么不知道。”
耿直答:“朝廷对辽东的了解是;经过西征宁夏,东征朝鲜战争和北抗蒙古,辽东兵马只剩三万步卒,有蒙古的威胁,所以不准备让辽东出兵,不过皇上还是建议大人你为主官,被内阁否决。皇上也没坚持,毕竟内阁理由很充足说你只是个小娃娃,所以内阁推荐兵部侍郎扬镐为经略,集全国之兵马,主持朝鲜战事。”
李斌说:“看样子没我什么事了。”
“这种事为有大人知晓,我对战事一无所知,看大人在鞍山的兵力,大人是谋算在胸。”
耿直走后李斌马上回辽东跟李成梁商量朝鲜战事;李成梁从彰武回来就对老夫人说:“还是大媳妇看的准,小九非昔日纨绔,出手惊人,不落俗套,想不到火器能发挥这么大作用,连我戎马一生都自愧不如,从此李家有望,不用担心皇上对我纵容努尔哈赤治罪了。”
听了李斌的话说:“杨镐个笨蛋会打个屁仗,恐怕皇上还会让你领兵,但我辽兵这点人马折腾不起,还要防范蒙古人,你要早作打算。”
“爹爹为何不招募士兵?”
“唉、说的容易,人是不缺朝廷不发军费,哪有钱招,再说步卒无甚用,骑兵又费钱,短时间又无用,难哪。”
“爹爹就没想过将来女真兵马壮大,进我辽东,难不成李家要退至中原无根之地?”
“此事一直是爹爹一块心病,当初努尔哈赤弱小没在意,还有些支助,不成想几年间发展如此之快,女真兵马过万就无人可档,何况现已五六万锐气正盛,我辽东危险啊,还指望你能力挽狂澜,解李家之危。”
“这是自然,不过还要爹爹提携便是,钱你不管我出,你老负责招募训练骑兵,就当是给自家打仗,因为没有辽东就没有我李家。”
事情果然如李成梁所料,在朝鲜蔚山战役中,开始明军一直攻击顺利,把日军第一军团围困在岛山附近,突降大雨,加之日军第二、第三军团赶到,解了日军第一军团之围。杨镐惊慌失措不做任何安排,调头就跑直奔汉城,麻贵得知杨镐逃跑命令浙兵副将吴惟忠、游击毛国器断后,随杨镐后退,一时间所有明军兵败如山倒转变大逃亡,所有辎重丧失,士兵损失2万多。
杨镐却慌报朝廷前线大捷,只死伤几百人,要求朝廷送粮食、辎重到朝鲜。有一个赞画主事看不过去偷偷上报朝廷战败的事实,当时内阁首辅赵志皋却想保杨镐,不加追究,只派督察使查察。
万历终于知道此事,下旨杨镐停职,查办赵志皋,命李斌任辽东都督主事朝鲜战事。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两百一十二章:不会重演
麻贵是从下级军官逐渐提拔上来的将军,实战指挥能力非常强,不像其他中进士到兵部任职从未打过仗的将领,只会纸上谈兵。明军从火炮上与日军实力相当,但在步兵不重视火器。虽然有一些李浩然发明的火枪,还不能同日军抗衡。
双方在蔚山鏖战数十天,明军攻占全州、开原等地,日军凭借数百门大炮,大部分火枪顽强抵抗,明军死伤不少,难以继续前进。这时就有人开始骂李浩然,特别是进士出身的湖广总兵陈磷,说李浩然在汉城享福,派他们苦战送死。
麻贵在宁夏之战时就是副总兵,当时李浩然才提拔参事,现在却成了他顶头上司,自己也不参加战斗,保存实力心里也不舒服。都在说李浩然的怪话。
李浩然却在日军把所有注意力转向蔚山时,已经率部从左侧绕过日军来到朝鲜最后的防线釜山,对面就是日本的九州岛。驻扎在釜山日军是岛净义弘第五军团18000人。
李浩然本来想趁夜色发起突然袭击,到现场一看不可能,釜山城外被日军清理的干干净净,周围5公里一片开阔地,只好改在白天进攻,分两个方向;王虎率4000名火枪手,二十门大炮攻西门。李浩然率3500名火枪手,十门大炮攻北门。汪锡500骑兵做预备队,如果攻击不利掩护撤退,攻击顺利就后发进城。
攻城李浩然的火炮不占优势,只能发葡萄弹砸,谢尔弹效果不大,偶尔发一下有点作用。首先攻击的是王虎部队,部队慢慢推进,日军的红衣大炮开始向他们砸,跟李浩然以前一样,效果不大,没有瞄准镜往往打到无人的地方。
炮兵推到1000米时,架设好拿破仑炮,二十门大炮120颗葡萄弹打向日军炮兵阵地,即刻报废了大部分日军红衣大炮,明军步兵开始向城门逼近,接近100米时不走了,顿时枪声大作,青烟四起。
日军的火枪在80米外已经没有力量了,打在明军盔甲身上就疼一下,而打在日军身上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个铁砂粒子,眼看日军士兵一个个减少,王虎不时换一些谢尔弹上去,在釜山城头爆炸。
西门进攻猛烈,急忙各路调兵,李浩然又在北门发起进攻,如法炮制消耗了一部分日军后,突然一炮打烂了北大门,明军蜂拥而入,汪锡500人也骑马抢入。
面对双方都是火枪,日军将领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对方的火枪能打到自己,而自己的火枪打不到对方?上次就听说明军有一个火枪队非常厉害,都不相信亲眼所见太沮丧了,只见日军倒下,不见明军倒,日军士兵仍傻呼呼站着与明军对射。
明军打这种仗比打蒙古人还容易,反正日军也不跑,更不会冲上来,就站在哪按条例执行,日军将领都不知道怎么指挥了。战场属于一边倒,明军的炮兵上来不知道干什么?根本不用他们帮忙。王虎也攻破了西门,明军向东、南分两面方向推进,一点点蚕食日军,一步步向前推进。把日军全部逼到离大海几百米沙滩上,一阵炮火,谢尔弹发挥了最大作用。
日军第五军团长岛净义弘看着身边几个士兵,无奈地放下战刀,被家丁绑起来。李浩然命令肃清残敌,维护治安,修复城墙,城门。几天后邓子龙载着吴惟忠4000名士兵上岸,然后向日海军发起进攻,双方都损失不少。
吴惟忠吃惊不小,开始还怀疑李浩然能否攻下釜山,见顺利拿下釜山又担心能否守住。“大人出手不凡,但不足万余兵马竟歼敌一万八千倭寇,在下愚钝可否赐教?”
“吴将军谦虚,本官也是侥幸,现在是要堵住十几万日军的攻击,任务艰巨还请吴将军出些力气。”
正当麻贵他们攻击受阻,牢骚满腹,怪话连篇时,传来釜山已被都督领兵占领,切断了倭寇退路,日军被围困宛如待宰的猪羊。明军上下一片欢腾,对李浩然的不满一扫而空,加紧了对日军的攻势。
蔚山的日军得知釜山被占,给养已断,急忙率第一军团加藤清正和第三军团黑田长政25000名日军向釜山扑来。而在日本的丰田秀吉现在病入膏肓,听到手下的汇报病情更加严重,只说要解救朝鲜的军队,再也说不出话来。
日军九州岛勉强凑了几艘战船,装上几千名士兵,向釜山开来,一上岸就遭到邓子龙和李浩然的炮火攻击,连人带船葬身海底,再也没有船能渡过大海了。
南面日军两个军团已经到达南门,带了几门红衣大炮,别看这个大炮笨可射程远是拿破仑炮不足的地方,可以打5公里,而拿破仑炮只能打2公里,所以明军受些损失,日军给养已断打了一阵炮弹枯竭,再也发不出炮弹来,只能靠步兵冲锋。
吴惟忠看李浩然的炮火对日军的杀伤力,才知道为什么李浩然能打下釜山。明军这次采取不忙不慌的打法,炮弹也不打多,用谢尔弹稍微降低日军的攻势,等日军靠近再消耗一部分日军就不管了,日军用老办法登云梯,到城墙上,吴惟忠4000名浙兵拿着大刀早守在哪里,一刀一个,日军人数多了火枪手帮忙打上两排,其余的靠吴惟忠大刀解决。
日军着急,李浩然不急,城内原有日军的粮食、弹药,加上吴惟忠带来一批弹药、粮食守半年也没事。日军却不行了,耽误一天就多吃一天的粮食,到时明军不用打饿也要饿死,李浩然就是这想法。
釜山战役维持了十天后日军再也无力攻击了,因为25000人已经只有8000人了,日军士兵忍饥挨饿也打不动了。蔚山日军同样如此,断粮多日士兵开始吃人肉。
麻贵接到李浩然的命令围而不打,巩固防线防止日军反扑,看日军能撑多久。蔚山日军第八军团毛利秀元终于在这一天,率44000名日军发起反攻,人被逼急了潜力也是无穷的,打的湖广总兵陈磷支撑不住,不管士兵死活调头就跑。
李如梅率后军骑马拦下,陈磷不相信李如梅会杀他,硬闯骑兵队伍,李如梅拉弓射箭把陈磷射下马来,其他骑兵冲着退下来的陈磷兵马一阵砍杀,才制止了大逃亡。李如梅大喝一声:“是明军随我杀敌。”裹着一群残兵败将杀了回去。
幸亏有李如梅把日军又逼了回去,稳住了阵脚,吓的麻贵冷汗直冒,刚才他也犹豫是否撤退,知道这一撤就害了都督李浩然,回去也是死。
日军这一役反攻后再也没有力气了,士兵已经多日没吃没喝,路都走不动。这时丰田秀吉的死讯传来,日军将领商议多日后向明军举起白旗,麻贵不敢做主向李浩然汇报。
李浩然生怕麻贵爱虚荣体现大国情怀,命令麻贵小心谨慎分批受降,对有不服者格杀勿论,军官同士兵分开关押。又对面前的第一军团加藤清正和第三军团黑田长政日军发起攻击。
而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发生了争议,黑田长政要投降,加藤清正不同意,结果第一军团与明军死打,第三军团不动,便宜了李浩然轻而易举消灭了第一军团加藤清正,第三军团黑田长政举手投降。这样第二次朝鲜战争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四川潘州杨应龙叛乱,明军统帅李化龙、董一元、秦良玉历经半年才告平叛。
明朝万历年间最著名的三大征都以明军胜利而告终。可是带来的后果明朝的钱被打完了,财政枯竭,致使明朝九边重镇的军饷断绝,特别是辽东的军饷,使之无法补充战争中损失的兵马,致使辽东兵马无法与女真抗衡,间接帮助了努尔哈赤女真族的崛起。后人说明朝亡,亡于万历确实不假。
历史不会重演,有了李浩然的加入历史多了一个变数。李浩然留下兵马带家丁和汪锡500士兵来到朝鲜汉城,明军各将领都已到达,这时候对李浩然可以说180度大转弯,毕恭毕敬见李浩然到达抱拳行礼:“李大人好”
李浩然头一件事就是把湖广总兵陈磷正法,当场砍头,上疏朝廷报告战况,给各将领邀功,对自己只字未提,请求退兵,把日军所有最高将领押往北京,让皇上处理。
当各将领准备在奏折上签字时,发现问题纷纷不平。“大人这可不行,我等受大人调遣,大人不论功劳,我等立于何处?”
李浩然毫无在意:“是非自有公论,我的功劳有皇上裁决,免得内阁对我李家猜忌,你们就不要费心了。”事后各将领纷纷上折述说战争经过,说李浩然居功不受,胜乃不骄,实为国家栋梁,军中之楷模,不望皇上恩宠与重托。
朝鲜国王李讼也写奏疏;请万历皇帝能留下一部分军队,保护朝鲜子民。多次找李浩然纠缠,哀求能留下些兵马。李浩然认为日军大部分军队已经被歼,几年间不可能有什么战事,我明军留在此地有何用?朝鲜女多男少,难道让他们做种不成?李讼嘿嘿笑:“也可,也可。”
………………………………
第两百一十三章:设备齐全
麻贵笑道:“我家里的地还无人播种,跑到这穷乡僻壤来播种除非疯了。”各位将领都不同意,搞的李讼很尴尬反让李斌留下,李斌知道,他是拿给他送树木为由。
“我跟你说的战船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做好50艘了,人员也准备差不多了,你只管用。”意思是你用还不是留在朝鲜。
这一天是京城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天,古城百姓纷纷跑出家门观看传说的倭寇,北方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日本人,既然叫倭寇肯定是像乌龟一样,看见才知道有脑袋两条腿也是人,就是个矮点,腿弯点。
万历多少年从未出过皇宫,今天也破例出宫到午门看斩首,只见六个日军将领被绑在午门铡刀前,皇帝一点头,太监高喊:“开斩。”六个人头落地。
事毕皇上拿出奏疏对内阁大臣们说:“你们怎么看啊”
“皇上圣明,知人善用,举贤不避亲,我等孤陋寡闻,自不堪比,还是皇上英明。”
万历受此马屁一拍当即宣旨;朝鲜退兵,人马各归原处,各将领皆有功,特授李斌柱国大将军,封伯爵,授夫人朱淑贞为一品伯爵夫人。李斌没写功反而功劳更大。
李斌接到圣旨可犯愁了,还有十万俘虏怎么办?朝廷没有指示。各路将领不管那么多纷纷撤离。李斌派汪锡押2万俘虏回鞍山做矿工,暗暗吩咐他把吴大朗和2万辽东步兵带到朝鲜。
却对李讼说:“我要走了,你自己发落那些俘虏吧。”把李讼吓的说:“李大人你可不能走啊,光这些俘虏我们就对付不了,如果日军出兵解救俘虏,朝鲜又要灭国。”
李斌装做犹豫说:“你一毛不拔我们在朝鲜吃什么,难道要饿死,再说凭什么为你保家卫国?”
“好、好你放心粮食我保证供应,这些船包括人员全归你,我再送你500两黄金。”
“钱少了点。”
“1000两,再不能多了,我乃小国。”
李斌把王虎的三十门大炮全拆下来,装到船上,武装了六艘战船,用两艘做备用和装弹药。找了几艘破船做目标,把葡萄弹拆下来,一颗颗放,让炮手做训练。因为陆地与水上完全不一样,两船航行时与不航行时都不一样,就是船停在水上他也是移动的,主要是瞄准有提前量。古人船与船打仗,炮弹主要是葡萄弹,用砸把对方船砸烂。
谁成想到训出一神炮手;有个叫赵三的,用一个大铁球就可以砸碎一艘小船。李斌当场奖励100两银子,鼓励炮手们,谁能向他一样能连续两次砸到小船,都奖励100元。
边训练边等待援兵,李讼不明所以,认为李兵真待在朝鲜,乐不可支每天好吃好喝侍候着,还问那些俘虏怎么办?每天耗掉不少粮食。
李斌却说;“耗什么粮食,让他们自生自灭算了。”
“这个违反道义的事,我不忍下手啊。”
“那你想没想过,倭寇杀你子民,抢你财物,占领你国土,又讲过道义吗?你妇人之仁要把他们放了,将来生出无数个小倭寇,还是要找你报仇。”李讼像是被点醒,略有所悟点点头。
过几天李松突然来说:“日本使团来朝鲜要求释放被俘士兵。”问李斌怎么办?李斌不以为然他说放就放。李讼偷偷告诉他日军俘虏有2万被他押到森林伐木去了,饿死病死1万多,现在只剩下4万人。
李斌说:“日本使团想要人,你就说把抢朝鲜百姓的钱财全部退回来,才能放。到时分我一份。”
“好主意,如果真能退回来我肯定会给你一份。”李斌心想做梦吧,进口袋的钱还能拿出来。
果然日本人很强硬,说朝鲜不放人就派兵入朝,武力解决。李讼有李斌做后盾不怕日军来,咬住口要白银1万万两。各抒己见,相持不下。
李如梅却很着急问他为什么不回去?李斌说等辽东兵马一到向日本进攻。李如梅认为他疯了,明朝的敌人都打不完还跑到外国去。李斌又不能说两百多年后,日本开着坚船利舰“黄海大战”打得中国海军一败涂地。只能解释辽东兵马日益减少,为什么仍不招兵买马?还不是没钱,国内不能抢,只有到外国抢,而且日本有个银山,要多少有多少,把李如梅说的动了心。
李斌算时间努尔哈赤没准备好,他还有时间积累财富,反正训练骑兵也要一定时间。李讼看到大炮问他能否卖与朝鲜,李斌问他有钱吗?一门大炮500两黄金,把李讼吓的打消了念头。
汪锡带着吴大朗赶到了,总共带了五十门大炮,这也是李斌生产的全部大炮,还带了许多弹药,打了这么长时间弹药已经不多了。李松看到又来了一些兵闹糊涂了。“李大人、派这么多明军保护朝鲜,朕代表国家谢谢你。”
“谢个屁,我是要到日本走一遭,怎么样?有兴趣吗?”
李讼眼睛瞪的像鸡蛋大:“李大人你是何意?为什么要到倭寇哪里去?”
“皇上你把我们明朝都打穷了,现在连军饷都发不出来,我不抢点钱后面的日子怎么过啊,再说我是祸害日本人你着什么急啊。不过在我抢银子回来之前不能放俘虏回去。”
“好、好祸害就好,最好把日本女人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