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军这一役反攻后再也没有力气了,士兵已经多日没吃没喝,路都走不动。这时丰田秀吉的死讯传来,日军将领商议多日后向明军举起白旗,麻贵不敢做主向李浩然汇报。
李浩然生怕麻贵爱虚荣体现大国情怀,命令麻贵小心谨慎分批受降,对有不服者格杀勿论,军官同士兵分开关押。又对面前的第一军团加藤清正和第三军团黑田长政日军发起攻击。
而加藤清正与黑田长政发生了争议,黑田长政要投降,加藤清正不同意,结果第一军团与明军死打,第三军团不动,便宜了李浩然轻而易举消灭了第一军团加藤清正,第三军团黑田长政举手投降。这样第二次朝鲜战争基本结束。
与此同时四川潘州杨应龙叛乱,明军统帅李化龙、董一元、秦良玉历经半年才告平叛。
明朝万历年间最著名的三大征都以明军胜利而告终。可是带来的后果明朝的钱被打完了,财政枯竭,致使明朝九边重镇的军饷断绝,特别是辽东的军饷,使之无法补充战争中损失的兵马,致使辽东兵马无法与女真抗衡,间接帮助了努尔哈赤女真族的崛起。后人说明朝亡,亡于万历确实不假。
历史不会重演,有了李浩然的加入历史多了一个变数。李浩然留下兵马带家丁和汪锡500士兵来到朝鲜汉城,明军各将领都已到达,这时候对李浩然可以说180度大转弯,毕恭毕敬见李浩然到达抱拳行礼:“李大人好”
李浩然头一件事就是把湖广总兵陈磷正法,当场砍头,上疏朝廷报告战况,给各将领邀功,对自己只字未提,请求退兵,把日军所有最高将领押往北京,让皇上处理。
当各将领准备在奏折上签字时,发现问题纷纷不平。“大人这可不行,我等受大人调遣,大人不论功劳,我等立于何处?”
李浩然毫无在意:“是非自有公论,我的功劳有皇上裁决,免得内阁对我李家猜忌,你们就不要费心了。”事后各将领纷纷上折述说战争经过,说李浩然居功不受,胜乃不骄,实为国家栋梁,军中之楷模,不望皇上恩宠与重托。
朝鲜国王李讼也写奏疏;请万历皇帝能留下一部分军队,保护朝鲜子民。多次找李浩然纠缠,哀求能留下些兵马。李浩然认为日军大部分军队已经被歼,几年间不可能有什么战事,我明军留在此地有何用?朝鲜女多男少,难道让他们做种不成?李讼嘿嘿笑:“也可,也可。”
………………………………
第两百四十七章:时间不多
魏忠贤说:“听说女真有向山西进攻的迹象,望卢督哪里无忧,京城、皇上是重中之中不得有失。”麻贵5万人马留在京城。
此时的卢象升虽说是三边总督,兵力被抽调七零八落,山西总兵王扑也回到山西,卢象升明知道女真攻山西是假,拿下蓟县是实,也毫无办法,阉党的掣肘,皇帝的不信任使他权力慢慢丧失,大厦将倾塌,好像是他一人在苦苦支撑,空有一身爱国热情,却报国无门。
该来的终将要来,努尔哈赤派小股部队袭扰山西,大队人马猛攻蓟县长城沿线,大明朝最后一位忠君之臣危在旦夕。努尔哈赤的铁骑横扫中蒙边境的长城,堪称明朝中流砥柱的三边总督卢象升杀身成仁,内忧外患使他不得不死,他的死成就了个人,给大明朝敲响了国殇的哀歌。
努尔哈赤并没有攻占北京城,绕过京城向山东境内烧杀抢掠,紫禁城城的天启皇帝松了一口气,拿着李浩然给他画的图纸做的滑冰车,带着宫女、太监在西苑游玩。
几个太监在前面拉,天启皇帝和两个宫女做在冰车上,催促太监“快跑。”天有不测之云,不知是谁为了捞鱼敲了个洞,还是负载太重,天启和两个宫女同时掉进冰窟窿里,太监们手忙脚乱打捞了半天才把天启皇帝捞上来,已经奄奄一息。
天启的子女都被魏忠贤和客氏害死了,没有继承人只有选二弟朱由检说“来日,吾弟当为尧舜。”还要求善待魏忠贤,在张皇后的主持下,朱由检顺利接位名崇祯皇帝。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活,人造孽不可活。”如果天启皇帝有儿子,魏忠贤和客氏扶持一个傀儡当皇帝还可以多活些日子,人算不如天算,崇祯上位后首先拿两位开刀,后宫杀了三四百人,魏忠贤的党羽被杀一千多人,一时间紫禁城的内忧似乎解决了。
李浩然这时随第一军团乘船二十余艘沿鸭绿江东上,在五里屯登陆,留下2000人留守,其余从南至北攻击前进,2万骑兵风卷残云,扫清周围少数女真士兵,遇见坚固的村屯,一顿大炮砸的稀巴烂,部队直指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
守城的大贝勒褚英早已经得到消息,却不相信李浩然能攻下赫图阿拉,等辽东兵马到齐看的他直笑,2万骑兵,几千火枪,百余门大炮就想攻下我赫图阿拉?
李浩然也不着急,只管用葡萄弹砸,城墙厚就往城里砸,这下城里乱成一锅粥,谁也不知道下一颗炮弹砸在哪,躲在哪里都没用,只要挨上不死即伤。女真兵马从未受过这样的气;被窝里挨打…有劲使不上。
北面也传来消息抚顺辽兵骑兵5万,后面还有大批部队向他们开来,各将领纷纷要求出城,先杀掉眼前的辽兵,否则辽东两只部队会合他们更加被动。
褚英明知道是李浩然给他下的套也没办法,不拼是死,拼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一面多方派出信使,给努尔哈赤送信,一面组织2万兵马准备一鼓作气杀败南面的辽兵。
李浩然坐镇中军大帐对王虎说:“大贝勒快撑不住了,他肯定要出城跟我们拼命,命令所有火炮一字排开换上谢尔弹,分层次炮击。”
不多时赫图阿拉南城门突然大开,2万名女真骑兵叽里呱啦呼喊着冲出来。冷兵器的时代你让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女真2万人的部队,平时跟明军十万人对碰都不会败,眼前2万辽兵跟捏泥巴一样。
虽然有以前的失败,受过打击的不可思议,没受过打击的跟本不相信,这跟人的惯性思维有关,有句话:“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有些人见了棺材都没用,只有撞死了一瞬间才知道后悔。
女真骑兵刚刚全部出城,辽兵的炮火就开始覆盖,首先从城门口开始,30门火炮用谢尔弹打在女真尾部,30门打在女真的中部,用40门打在女真头部,三段不同时间炮击逼的女真骑兵只有继续向前奔跑。
女真骑兵越来越近,已经冲到300米距离,70门火炮继续轰击,30门火炮换了散弹:“轰轰轰”过后炮声嘎然停止,灰尘、烟雾散去女真兵马所剩无几,2万辽东骑兵才打几枪就没事干了。
李浩然给努尔哈赤唱响了国殇的奏章,李如梅、熊庭弼兵马赶到,北面也响起隆隆的炮声,辽东总兵力在赫图阿拉已经达到十万,200门炮弹砸的大贝勒手足无措,本想问问文臣们,看看各位文武大臣低下脑袋指望努尔哈赤早日回来。
当天夜里李浩然同李如梅联系好,同时从南北两面砸开大门,冲进去。如果没有白天的战斗,李浩然是不敢直接攻城的,3万多女真兵就是巷战也会让他损失惨重。
大贝勒和女真将领们见城破大事已去,率领部下打开东门准备逃入深山老林,迎面就遭到大铁球的拦击,原来李浩然早已在东门放了两门大炮,5000名火枪,两门大炮对着东门,葡萄弹打过去连人带马被砸成肉饼,东门被封锁。
李浩然让进城的弟兄们杀光女真人,一路之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杀的越多反抗越强烈,大贝勒退回皇宫负隅顽抗,辽兵一时拿不下来,王虎带兵就要冲被李浩然拦住,调两门炮进来,一炮一炮皇宫被一点一点拿下来。
李浩然告诉王虎:“以后打仗少用兵,多用炮,一门炮几天就做出来了,一个人要训练多久才能成为合格的战士。”
大贝勒退到皇宫最后一座房间内依然不投降,李浩然无情地挥挥手,大炮几炮直接把皇宫砸塌了,女真所有贵族都被压在里面,包括努尔哈赤的皇后、皇妃。
城里还有许多被俘的汉人也辨不清谁是汉奸,全都迁回抚顺,在女真仓库里发现大量毛皮、人参、貂皮、金银财宝就是粮食短缺。
努尔哈赤抢了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富可敌国,全被李浩然照单全收,押回辽东。留下熊庭弼五千骑兵,五千步兵清理战场,扫清附近残敌,把船上的弹药全卸下来,船返回辽东,李浩然亲帅大军走抚顺,迎接新的战场。
这时的努尔哈赤意气风发,打通蓟县后一路畅通无阻,势如破竹,山东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他站在济南城头时,环视周围仿佛大明朝就在他的脚下,久远的豪气又焕发出来,倒没听说他作过诗。
“报陛下,辽东兵马进攻赫图阿拉。”
努尔哈赤微微颤抖的身体还是挺住了;“具体怎么回事?说清楚。”“报陛下,您走后辽东兵马一路由南至北,一路由抚顺从北到南两面夹攻赫图阿拉,大炮几百门,兵力有十万之众,我走时城还未破,现在恐怕”
“噗”努尔哈赤一口鲜血喷出老远,仰面而倒,被四皇子扶住。“父皇、快传御医。”
努尔哈赤挥挥手,吐出两个字“撤兵”。
紫禁城下太监王承恩快步走进金銮殿:“皇上,大喜啊!辽东兵马攻克努尔哈赤老巢赫图阿拉,女真人退兵了。”
崇祯杀掉他哥哥的太监们把自己宫里的太监提拔起来,王承恩是陪崇祯长大的,现在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集一身,换汤不换药,总是摆不脱太监的阴影。这跟皇宫生活有关,从小到大接触的全是太监,知根知底,又听话,又好用不会违背你的意思。
“可惜不是大明军队打的。”
“皇上,辽兵也是大明的军队,当时因为魏忠贤陷害辽王,才逼其造反,不如万岁就封他个辽王,让他率兵到陕西平叛,到时两败俱伤不管谁输谁赢,朝廷总是赢家。”
崇祯与天启不同,天启是什么都不想管,反而手底下有几个大将发挥了作用。崇祯是什么都要管,事必躬亲,又是少年天子刚愎自用,对别人都不相信,所以他需要是听话的大臣,有才干的大臣反而被压抑。结果自己累的要死,事情又办的不好。
王承恩的话正合崇祯的心意:“就让司礼监走一趟吧。”
躺在马车里的努尔哈赤总嫌走的慢:“快把抓来的汉人全放了,加快步伐。”
四贝勒问:“父皇、为何要放掉?可以让他们干活,做奴隶。”
“时间,我们要抢时间,你以为辽王会放过我们吗?只有快速回到建州我们的根,才有可能东山再起。”在他的儿子里面只有大贝勒和四贝勒是嫡生。他想如果大贝勒不幸只有传给眼前这个四贝勒。
“报陛下,赫图阿拉沦陷,来时大贝勒守住皇宫最后一间房子,命我前来禀报,大贝勒恐怕”
“退下吧!把其他阿哥和将领都叫来。”女真后金政权所有文武大臣、各贝勒、汉奸谋臣范文程都集中在努尔哈赤的大帐里。
努尔哈赤强打精神说:“我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决定由四阿哥继承皇位。”挥挥手禁止所有人的劝解又说:“目前最紧要关头是尽快进入建州,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辽东兵马不会让我们轻松过去,所以战事一开都不要管我,随四阿哥皇太极杀回建州老家就是胜利。”说完闭上眼睛挥挥手让众人退下。
………………………………
第两百四十八章:石沉大海
“报陛下,您走后辽东兵马一路由南至北,一路由抚顺从北到南两面夹攻赫图阿拉,大炮几百门,兵力有十万之众,我走时城还未破,现在恐怕••••••”
“噗”努尔哈赤一口鲜血喷出老远,仰面而倒,被四皇子扶住。“父皇、快传御医。”
努尔哈赤挥挥手,吐出两个字“撤兵”。
紫禁城下太监王承恩快步走进金銮殿:“皇上,大喜啊,辽东兵马攻克努尔哈赤老巢赫图阿拉,女真人退兵了。”
崇祯杀掉他哥哥的太监们把自己宫里的太监提拔起来,王承恩是陪崇祯长大的,现在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司礼监掌印,东厂提督集一身,换汤不换药,总是摆不脱太监的阴影。这跟皇宫生活有关,从小到大接触的全是太监,知根知底,又听话,又好用不会违背你的意思。
“可惜不是大明军队打的。”
“皇上,辽兵也是大明的军队,当时因为魏忠贤陷害辽王,才逼其造反,不如万岁就封他个辽王,让他率兵到陕西平叛,到时两败俱伤不管谁输谁赢,朝廷总是赢家。”
崇祯与天启不同,天启是什么都不想管,反而手底下有几个大将发挥了作用。崇祯是什么都要管,事必躬亲,又是少年天子刚愎自用,对别人都不相信,所以他需要是听话的大臣,有才干的大臣反而被压抑。结果自己累的要死,事情又办的不好。
王承恩的话正合崇祯的心意:“就让司礼监走一趟吧。”
躺在马车里的努尔哈赤总嫌走的慢:“快把抓来的汉人全放了,加快步伐。”
四贝勒问:“父皇、为何要放掉?可以让他们干活,做奴隶。”
“时间,我们要抢时间,你以为辽王会放过我们吗?只有快速回到建州我们的根,才有可能东山再起。”在他的儿子里面只有大贝勒和四贝勒是嫡生。他想如果大贝勒不幸只有传给眼前这个四贝勒。
“报陛下,赫图阿拉沦陷,来时大贝勒守住皇宫最后一间房子,命我前来禀报,大贝勒恐怕••••••”
“退下吧,把其他阿哥和将领都叫来。”女真后金政权所有文武大臣、各贝勒、汉奸谋臣范文程都集中在努尔哈赤的大帐里。
努尔哈赤强打精神说:“我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决定由四阿哥继承皇位。”挥挥手禁止所有人的劝解又说:“目前最紧要关头是尽快进入建州,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辽东兵马不会让我们轻松过去,所以战事一开都不要管我,随四阿哥皇太极杀回建州老家就是胜利。”说完闭上眼睛挥挥手让众人退下。
努尔哈赤5万人马甩掉包袱加快了脚步,押着抢来的几十辆马车装的金银财宝,出赤峰进入草原,无边无际的平原、平坦、广阔,像一个硕大无比的墨绿色圆盘,苍茫浩渺,气魄摄人,天依然是那么蓝,草依然是那么绿,似乎没有什么不同,而努尔哈赤闻到血腥的味道。
他整整衣裳,推开马车的厢门,坐在马车边沿上嘴里咕念道:“终于来了”
李斌此时已经赶到彰武与第一军团3万骑兵会合,这次组织了庞大的阵容,骑兵10万,火炮200门,火枪2万,刀牌手2万,还有其他辅兵和2万蒙古骑兵总共17万人马来对付努尔哈赤。
李成梁坚决要来,家人都劝他年纪大了还凑什么热闹。老将军吹胡子瞪眼说:“你们懂什么?努尔哈赤是我一生的心病,一颗毒瘤,不除心不快,不除愧对列祖列宗,愧对我大明朝。”在他心里依然是明朝的将军,努尔哈赤的崛起,对明朝的巨大威胁后,给李成梁造成心里包袱,总认为自己有责任。
“报陛下,前方发现辽兵。”
“有多少人?”
“骑兵2万、步兵4万,还有不少火炮。”
努尔哈赤早已想好的计策被打乱了,辽兵骑兵不多他是知道,如果现在对面有5万骑兵,他会毫不犹豫避而走之,眼前最近一条路只有2万骑兵,步兵不堪一击,炮火再厉害挨两炮我一转眼就到眼前了,附近肯定还有辽兵骑兵,不知在那条路辽兵骑兵正等着他们呢。
他决定冒险拼一下,摧毁面前的2万人马,就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他们,派出次子二贝勒代善率3万女真骑兵。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兵马少如果没有击垮辽兵,反而会被各个击破。二是3万人马打不过5万也是白给,不至于全军覆没。
女真兵开始进攻了,李斌站在炮阵最前方,200门火炮呈扇形分4个阵地每个阵地50门排开,传令兵手持红白旗各一面,3万女真骑兵距离1000米时,传令兵手持红旗朝下一挥,200门震耳欲聋大炮声响彻草原大地。
李斌真舍的下成本全部谢尔弹,50发打在尾部,100发打在中部,50发打在首部,也是努尔哈赤对火炮了解的不够,还仍认为装填炮弹需要时间,女真从1000米开始到距离300米时,炮兵总共发射了5轮炮击,这5轮是200门大炮的5轮发射,非同小可。
冲到300米时女真骑兵已经只有5千多了,正面50门大炮又向他们发射了散弹,刚才还万马奔腾的场面,转眼变成凄凄惨惨的景象,孤零零几匹马,地上躺着横七竖八的女真人,有的嚎嚎大哭,有的不断*。
辽兵还不罢休扑上来一批步兵,见没死的就补上一刀,鲜血在空中飚溅,惨叫声传到女真骑兵和努尔哈赤的耳朵里。五贝勒古尔泰提马就要冲上去,被努尔哈赤的眼神所制止。他已经无力说话了,刚才的一幕次子的死痛不欲生,该怎么办?
李斌没有给他时间,命令炮兵向前推进,骑兵、步兵押后。努尔哈赤看着黑洞洞的炮口,瞪大了双眼就是说不出话来,手指着皇太极,皇太极走到身边把耳朵伸到他嘴边,才听见从喉咙深处发出的呼喊:“快跑。”说完脑袋一歪,身子慢慢往车下滑。
“父皇”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第两百四十九章:骄傲自满
蒙古扶余部队1万多人,搜寻了很多天杀死了几十个女真人,一直找不到女真大部队垂头丧气,到手的银子没了。这一天跑累了到这个村庄休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看着200个女真人进了他们的口袋,高兴的合不拢嘴,蒙古人连武器都忘记了,指着他们大笑。皇太极他们太疲倦了,低着脑袋往里走,根本没顾及周围的情况,听到笑声才反应过来,皇太极知道跑不了干脆坐在地下,跟他们谈判答应放了他们给黄金百两。
蒙古人问他:“从哪里来黄金?”
“我回赫图阿拉就有了?”
蒙古人指着皇太极说他是个骗子,赫图阿拉早被辽军抢劫一空,现在恐怕连个毛都没有了。不由分说捆上皇太极,杀光女真士兵割下脑袋,回蒙古找扶余王爷领赏去了。扶余把皇太极交到李浩然受里,李浩然也没杀他,把他关了起来,从此女真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清政权都成了历史。
已经二更了,崇祯毫无睡意在乾清宫走来走去,女真被灭仍解不了忧愁,自从万历开创了“辽饷”,今年又增加了“练饷”钱还是不够,目前山东、湖广、四川、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大半个中国,无处不是灾荒惨重,无处不有叛乱,甚至在苏州和嘉兴一带的所谓鱼米之乡,也遭到旱灾、蝗灾不断有人公然抢粮造反。
更可恨的是,投降了一年多的张献中,在谷城又开始造反,力量越来越大,连续攻下陕南几十座城池,欲与商洛山中的李自成遥相呼应。五省总督杨嗣昌飞奏,粮饷不至,剿匪事宜恐难奏效,如今他与陕西洪承畴联手阻断了匪贼的联系,只是诸军欠饷十几严重,军心不稳。
崇祯想到“练饷”引起全国骚动,再也不能派饷了,钱从何来呢?皇亲国戚们受国厚恩,与国家休戚与共,他们应该拿出钱来,做个表率,使天下臣民知道他君主并无私心。可惜最有钱的福王被李浩然抢了。他将司礼监太监王德化叫到面前,吩咐他立即亲自去武清候府,口传密旨,借十万两银子。
王德化是司礼监重要太监,崇祯想一炮打响为后面铺平道路,所以破例让王德化亲自出马。约过了一个时辰,王德化回来了。崇祯着急问:“怎么样?他愿意借十万两银子吗?”
王德化躬身道:“方才奴婢去武清候府,口传圣旨,不料武清候对奴婢诉了许多苦,又抬出太后,说只能拿出一万两银子,多的实在拿不出来。奴婢不敢收他的银子,回宫请万岁定夺。”
崇祯气的说不出话来,想要治他的罪就是对太后不孝,因为武清候是太后的娘家,第一炮就没打响,以后的钱怎么借?
王承恩走进来:“报万岁,杨嗣昌捷报,总兵左良玉偷袭反贼张献中凤凰山成功,歼敌万余名,张献中正在逃窜之中。但李贼却从商洛山中窜出,到了河南境内。”
自从西安一战,兵马损失大部,闯王李自成不得不隐身陕西商洛山中,收起闯字大旗,掩人耳目,暗中训练义军兄弟。这一仗给他教训太深刻,义军大部乌合之众的农民,平时顺风顺水还好,遇到官兵的严厉打击后信心全无,一触即溃,四散而逃。
此战许多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两百四十九章:骄傲自满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两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