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辽阳城10里外,宋朝爱国诗人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如今是明朝的汉奸,进言道:“陛下、辽兵守城者越来越少,弹药也不多了,是不是可以派八旗子弟冲锋了。”

    “看看再说。”

    这些八旗正规军努尔哈赤舍不得用,用一个少一个,指望汉奸兵和铺兵能攻上去打开城门。想想多年前,他还是李成梁手下一个千户,因“古勒寨”战役明军误杀了他的祖父,从此他发誓报仇,二十年过去了,明军不堪一击。虽然听说李家出了个小九,打仗厉害,至今也没见过。

    明军整体实力他了如指掌,官员腐败,士兵怕死,他要是人马多出十万,早就杀进北京城了,此刻辽阳城指日可待,再见到李成梁老家伙不知如何感想?让他服软是不可能,看他曾帮助我的份上,饶他一条狗命。

    “陛下快看攻上去了。”范文程高兴的指着辽阳城。城内响起了厮杀声,枪声,过了很久才平息。

    努尔哈赤说:“命令正黄正蓝旗准备进攻,镶白红旗跟进。”他想让他的大贝勒、二贝勒立首功。

    “八旗”即八个军队建制,相当于军团,这时候一个旗有1万人左右,旗下分佐领、牛录,一个牛录有300人。

    “报大人、二十门大炮已到还有些弹药。”

    “好、命令把全部火枪手调过来,按训练要求布置,火枪手、弓箭手退后50米,刀牌手退后30米,,所有骑兵准备,听我号令。”

    李浩然站在内城顶楼,看见一黄一蓝两面旗子挥舞,女真骑兵一窝蜂向东门涌来,快到城下时突然站在马上,纵身一跃跳上云梯,已经站在云梯的上半端,几步就爬上城墙挥着弯刀出现城头上。

    李浩然简直不可思议,骑马能骑到这份上,要多少年的功夫,一挥旗,火枪、弓箭齐发,上来的一批倒地,又上来一批又倒地,,1万多火枪手,加上弓箭手,分布在城墙周围50米处,一个个来有多少都白给。

    努尔哈赤看攻进去的效果不大,下令镶白红旗跟进,慢慢地近四万女真正规军队全部集中在城外50米处。

    李浩然挥挥手,50门大炮怒吼了,50发谢尔弹全部洒落在城外50米处,女真兵马遭到突然的打击,第一批炮弹过后死伤还不多。

    努尔哈赤和范文程张大了嘴巴,两人对看了一下,都没说要撤兵,人都有侥幸心理,总认为辽兵炮弹不多,要不早干什么去了,哪知道是李浩然给他们下的套啊。

    50门大炮不停的发射,把努尔哈赤都搞糊涂了,按他对大炮的认识,打一炮没有十分钟是打不出的,可对方平均1分钟发一发,炮弹跟下雨似的,怎么回事?难道辽阳有几百门大炮?

    城外遭到不停的炮击,城内进来的女真兵越来越少了,根本不够火枪手打,还劝弓箭手休息休息,刀牌手干脆坐在地上,免的挡了火枪手视线,还在一起聊天:“有我们李大人在,就是好,打仗不费劲,还有赏钱,女真兵想破辽阳城,门都没有。”

    努尔哈赤感到不对劲,下令撤退已经过了半个时辰,等残兵败将回来一看傻眼了,4万精兵出去回来只有五六千了。这时城门大开冲出近5万骑兵,多亏李成梁的招募和训练,汪锡率500百人马冲锋在前。

    努尔哈赤才知道上当了,城内还有这么多兵,无论如何也攻不下来,急忙下令撤兵,派正白旗断后,要说女真兵野战确实经验丰富,5000人弓箭手列阵,用半蹲姿势150米内弓箭急射,明军死伤不少,汪锡分散马队躲过箭雨靠近100米左右才占点优势,而付出了几十人的代价。

    火枪毕竟有限,打完就要跑,等汪锡的火枪每人三发子弹打完,明军又处于劣势,李浩然在城楼上命令收兵回营。

    此战消灭女真3万五千正规军,伪满士兵、铺兵3万人,自己损失1万多人,大胜女真兵马,也看出野战明军仍处劣势,大炮不可能跟着跑,火枪射击距离太近,所以解决女真还是长期严峻的事情。

    努尔哈赤回去的路上说:“李家出个小九不好惹。”

    李成梁听到这个消息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李如梅给他叙述战斗的经过。李成梁激动的热泪盈眶:“小九大才、小九大才这世上,唯有小九能对付努尔哈赤。”

    红红兴高采烈:“我说的吧!夫君是仙人,不是平常人可比的。”

    此战安定军心、民心,逃跑的百姓慢慢又回来了,又掀起参军热潮,招募了2万人,使辽东兵马上升到十万人。李浩然派出哨探,侦察女真兵马的去向。
………………………………

第两百六十章:恕不奉陪

    李成梁上表,把战果夸大一倍,述说李浩然的功绩,被李浩然压下,李成梁还不理解,谁不想立功受赏,得到朝廷和皇上的表彰?李浩然却不以为然,让他们认可有用吗?反而会引来猜忌和防范,李浩然上表只说;击退女真围困,斩获数千人,望朝廷速拨军饷,安抚军心,已备再战。

    京城魏宅內魏忠贤把东厂特务们骂个狗血喷头,不但没杀掉李浩然还损失五六十人,今后再杀千难万难,据逃回来特务说李浩然从京城带出十个高手,每人一刀一枪,要不是他们李浩然早完蛋了。

    魏忠贤说:“你的意思是京城还有他们帮手?”

    “千岁、正是。”

    “把手下撒出去,给我抓活的,到时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聚众谋反,辽东就是我们的天下。”

    耿直知道李浩然遇袭的消息,命令手下偃旗息鼓,隐藏于市,先躲过东厂的搜捕,让火柴厂管理人员迅速转移入关。解救熊庭弼一事只有收买东厂特务了。

    东厂人员的俸禄比一般锦衣卫的都略高一点,还是架不住挥霍,有个东厂小头目张三天生好赌,每月入不敷出,东借西借结果债台高筑。耿直派手下一人也装好赌与张三结识,有时接济点他,看张三愁眉苦脸问他何事?

    这种事不敢同东厂特务说怕魏忠贤知道,跟他全盘倒出问他可有办法?此人装作思考半天说:“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怕你不敢干?”

    张三说:“现在没有不敢干的,欠的钱还不上,闹了出来也是死,还不如拼一把。”

    “有人出钱想救熊庭弼一命,不仅替你还上欠债还另外奉上500两银子。不过干完这事东厂是待不住了,拿着500两银子远走高飞何不乐哉。”

    “事是好事,熊大人的命也值这么多钱,可东厂大牢森严壁垒,盘查甚严光哨卡就有七八个,他被打的恐怕站都站不起来,我如何救他?”

    硕鼠司人让他没事就到牢房转悠,悄悄给熊庭弼扔些创伤药和吃的东西,先恢复体力,暗的不行我们就明的来,只要出了东厂自然有人接应,不用他费心。

    中国历朝历代惟有明朝太监横行一世,凌驾于朝廷和内阁大臣之上,仅次于皇上称九钱岁的魏忠贤,这于天启皇帝荒唐昏聩有关,究其原因还在于万历个人喜好,不喜欢长子,长孙连起码的文化教育都不管。

    明朝的两大毒瘤魏忠贤和客氏逐渐长成;内宫由客氏把持,谗害天启皇帝的后妃。张皇后厌恶魏客专权,多次规劝皇帝,欲将客氏绳之以法,被客氏忌恨,听说皇后怀孕,买通宫女下药使皇后流产,再也无法生育。致使天启皇帝死后竟无子女继承皇位。

    魏忠贤在朝廷上一言九鼎,独揽大权,仍不满足。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了一份奏折,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左光斗等七十余人大力支持,草奏弹劾魏忠贤等人三十二斩罪,但天启不信。

    魏忠贤反诬陷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接受熊庭弼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收贿赂二万,被捕下狱,受尽酷刑折磨,史书记载:“五日一审,裸体手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

    东林党人在阉党斗争中,被贬、被杀不计其数,天下东林书院被毁,显示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六君子殉难。史称“东林六君子”。六君子死后魏忠贤仍不满意,命令手下用利刀将他们的喉骨剔出来烧成灰,与太监们争吞下酒。

    杨涟、忠心报国,力战阉党,,史学家评价他“为人磊落负奇节。”他在狱中写下著名的《狱中绝命辞》。然而他的死状无比惨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

    左光斗的学生史可法在狱中见到他,骨断筋折,血**脱,却依然以死相抗,誓不屈服,还教他快滚,免的被阉党迫害,史可法由衷敬佩道:“吾师乃铁石铸造之肺腑也”。

    令现代人不理解的是。虽然他们受尽残害,折磨,酷刑,口中一直大骂“阉逆”魏忠贤一伙,却对皇上没有一句不敬,只说阉党专权,皇上毫不知情,没有机会上奏皇上,愧对先皇重托。可见古人臣对君的忠诚程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分对错,没有原则,不知国家的封建愚忠。

    这段时间山东白莲教起义,西南两处起义,特别是山东徐鸿儒和陕西王二之的起义最大,影响最广。虽然过后被军队镇压,已经起燎原之势。大明朝外有女真部的威胁,内有阉党魏忠贤乱纲朝政、税务加重使农民反抗加剧,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已经无力承担如此的负重。

    就在魏忠贤大肆迫害大臣们时候,张三没事经常到东厂大牢中给熊庭弼送药、送吃的,见他一天天好起来,慢慢能在狱中走动。这一天张三带着一人进了东厂大牢。

    大牢狱卒问:“张头这是谁呀,怎么没见过?”

    “这是新招的手下,没见过世面,带来见一下东厂的厉害。”这确实是张三招的手下;李浩然的硕鼠司成员,在京城找了个身材与熊庭弼相似的街头混混,让他进东厂高兴坏了,又有地位,有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两百六十章:恕不奉陪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两百六十一章:只能等了

    广宁、开原都是交通要道,对女真、蒙古右翼至关重要,四贝勒派1万女真守广宁,五千守开原,一面派人到蒙古右翼联系林丹汗支援。林丹汗对李浩然又恨又怕,上次一战想起就心惊胆战,可又不甘心。对前来的女真使者说:“蒙古部落已无多的马匹参战,况且打仗要有源头吧。”

    意思很明显没有好处他是不干的,女真使者答应给他们3万匹马,他们抢来的财产,女真分文不取,打下辽东以北的牧场全归他们,将来女真可以帮他们对付蒙古左翼。看似条件丰厚,除了3万匹马外,屁也没有全靠自己得。

    林丹汗一面利欲熏心,一面对李浩然恨的要死,正好借女真的力量消灭李浩然,就答应出兵。

    李浩然到广宁城下,城门紧闭城头上站着许多汉人老百姓,夹杂着女真兵来回走动。一面正红旗在城楼上飘扬,周围还有许多小红旗,正是努尔哈赤四儿子带领的正红旗。古人以黄为贵,所以大儿子褚英带领正黄旗。辽阳一战,努尔哈赤本来想让褚英立首功,为将来接位作准备,没想到被李浩然给打没了。

    明军各将领纷纷来到李浩然帐下,个个摇头说此仗不好打,我们不能向同袍开炮吧!而且女真站在高处,箭射的更远,死多少人才能攻上去。

    李浩然命令后退十里扎下营盘,派出探马四处打探,写封密信让信使速到鞍山调兵,李如捂为统领带2万骑兵、50门大炮北上。

    探马来报:“大人、蒙古右翼林丹汗带队出兵3万骑兵,现已到广宁。”

    李浩然沉思一会说:“请李如梅将军来。”

    “九弟何事?”

    “五哥、蒙古林丹汗出兵3万,广宁城现在有4万兵马,我给你5万骑兵,七千火枪、步卒1万、30门火炮,如果对方攻击,你能否守住大营?”

    “九弟放心,你走后我坚守不出,鞑子攻来我学你用炮火阻击,火枪、弓箭次之,必不负重望。”

    李浩然带汪锡500人向西急行,半路拦截李如捂,众将领见李浩然到来,个个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他。李浩然命令部队转向北进发,出康平,过草原,没有步兵的拖累,部队行军快了许多。

    十天后部队到达蒙古右翼部落白城,这是个小镇,五千人口,驻兵只有800人,李浩然也不想浪费炮弹,2万手持火枪、腰跨马刀的鞍山骑兵,四面一围,火枪齐发,蒙古800兵和五千蒙古牧民都倒在血泊中。

    部队补充粮草后,继续向北进发,直达蒙古右翼总旗乌兰浩特。此时乌兰浩特有驻兵2万人,看见明军2万人马到来,开始并不惊慌,按他们的说法,蒙古2万兵马可以打5万明军。

    李浩然架起火炮,朝城内一下就打了50发葡萄弹,每弹六颗铁球,300颗铁球打出去,落在哪里,哪里就一片废墟,人碰上非死即亡。一时间城内尘土飞扬,哭喊一片,人们慌作一团。

    各部落首领急忙开会研究,责怪林丹汗不该轻信女真的谎话,害了蒙古草原人们。研究来研究去也没个好办法,只有一面派人给林丹汗送信,一面派出使者与李浩然谈判。

    蒙古使者一见李浩然就凄然泪下说;他们上了女真的当,蒙古无意与大明作对,大汗只是到广宁看看,并不是对明朝用兵,请大人速速退兵,我等叫大汗回来。

    李浩然听了心想,你们骗鬼呢?说:“蒙古不想与大明开战,你就回去把林丹汗的家眷全交给我,等他回来我就还给他。”

    “大人、大汗的家眷我们哪敢动,他若回来我们都得死。”

    “那我不管,你们一点诚意都没有,回去自己想办法。命令炮兵开炮。”也不管使者的哀求,李浩然也知道没有结果,继续向城内放葡萄弹,城墙也被砸的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蒙古民族是有血性的民族,几个部落首领都没跟李浩然打过仗,听说炮火厉害,才知道有葡萄弹,砸房子厉害,砸人肯定不行,商量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乌兰浩特城门突然大开,2万蒙古骑兵改步兵眼里冒着火,举着大刀发疯似的朝明军杀来。李浩然实在没想到蒙古人还敢杀出来,部队站的有点近都在800米范围内,如果蒙古兵是骑兵的话,李浩然可就犯了大错误。

    毕竟鞍山骑兵主要武器是火枪,马上刀战水平一般,训练时间也不长,骑兵在800米距离几分钟时间就杀到,炮火是拦不住的,到时混战谁胜谁负难以预料。

    李浩然暗暗惭愧,侥幸逃过一劫,命令火炮30门改谢尔弹,20门改散弹,骑兵退后,人不是马跑的再快也有力疲的时候,渐渐速度慢下来,给了谢尔弹发挥的机会,30门谢尔弹打在蒙古兵上空。

    每踏一步都是走在同伴的血迹中,越走心越寒,越走恨越深,终于跑到300米内,越过火炮的极限,前面只剩下50门大炮对着他们,好像冲过去这些大炮就是他们的了,有动力就有激情,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两百六十一章:只能等了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两百六十二章:谁敢得罪

    李如梅那会甘心,令5万骑兵杀出,双方进行了混战,吴大朗急忙命令炮手拖着大炮往后炮,拉开一定距离,装上散弹,跑到李如梅目前说让骑兵退回来,李如梅不敢下这个命令,万一退不好就是全线崩溃。

    近战厮杀明军明显处于劣势,李如梅只有让传令兵传达命令,一部分人一部分人退,到后面压阵最后剩下几千人时,才吹撤兵号,几千明军听到号角,以为败了调头就跑,这面的明军向他们示意朝两边跑,有一部分人聪明知道要开炮,就朝两边跑。

    还有一部分人低着头傻跑,把蒙古、女真骑兵带入阵地,吴大朗狠了狠心。“开炮”30门火炮全是散弹,打出去500米范围内几乎全部覆盖。

    明军、蒙古、女真兵马纷纷落下马来,后面二千女真骑兵调头就跑,李如梅下令追击,急得吴大朗跺脚,又不敢开炮,怕炸了自己人,骑兵直追到城下150米处,从城上射出弓箭才停下脚步。辽兵骑兵已经损失8000人,女真兵死伤3000多,蒙古3万人马全军覆没。

    李浩然从蒙古乌兰浩特赶着人群、牛羊群、马群,来到去康平的路口,留下三千兵马押送蒙古人到康平安置,自己率1万七千人马和50门炮兵向东南方向进发。

    李如梅看到战果,自知火器运用没有发挥好,白白损失了那么多训练两三年的骑兵,士兵们也产生情绪,对他的指挥不信任,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指挥员是军队的灵魂,指挥才能的高低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你老打败仗士兵们士气就会受影响。

    李如梅听说李浩然解决了蒙古草原的后患,端了林丹汗的老巢,可左等右等迟迟不见人,难道九弟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李浩然并没有来广宁,而是直奔开原断四贝勒的后路。开原是个小镇,地方不大,城也破旧,准备了一天一夜,这天夜里突然对开原北门发起攻击,40门火炮砸的北门城墙到处倒塌突,一批火枪手也趁夜摸到城墙边,突然开火打的女真士兵死伤多人,有时放些谢尔弹,在城头爆炸。

    北门破烂不堪到处需要人来填补,女真佐领,请求南门支援,调来1000名士兵,守在城墙缺口,生怕北门被攻破。就在这时南门城外突然一阵炮响,大部分打是谢尔弹在墙头爆炸,有一颗葡萄弹砸向城门,当即变成碎片。

    李浩然带领1万辽兵,骑着马一溜烟进了城,南门城上的女真射箭都没来的及,李浩然留下2000人防守等待下城的女真,其余朝北门杀去,北门守城女真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从后面就射来子弹,防不胜防,北城外辽兵也开始攻击,两面夹击,消灭了女真3500人,南门女真守军冲下城墙,遭到辽兵火枪打击,看冲不过去,就朝南门外逃跑:“轰”十门火炮齐发散弹,打的女真所剩无几。

    为了防止女真逃跑,李浩然休息一晚,第二天就赶到广宁城下,同时命令李如梅向前推进,在广宁城1000米处扎营,这样东门、南门被封锁了,西门无路可去,只有北门是唯一的出路。

    李如梅见到李浩然,诉说战斗经过,承认自己的错误,损失那么多骑兵,要求责罚。李浩然虽然可惜了骑兵但也没责怪他,从冷兵器到热兵器都有个适应过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人也不是天生会打仗。

    李浩然重新作了部署;南门外派五千火枪、30门大炮由吴大朗指挥,东门派两万骑兵、1万步兵、30门大炮由李如梅指挥,北门派2万2千骑兵、20门大炮、2000名火枪由汪锡指挥。李浩然自己率15000名鞍山骑兵埋伏在东南角,作为机动部队。

    城外忙碌布置,城内四贝勒和林丹汗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辽兵到底有多少部队?多少火炮?他们心里没底,判断失误使蒙古军队全军覆没,女真也损失了3千多,目前兵力只有6000千多人,而对方人数越来越多。

    固守待援几乎不可能,父皇手下不过5万人,绕过抚顺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到达,就是来了不死个几万人他是出不去的,两个月时间饿都饿死了。只有弃城突围唯一途径,从哪里突围呢?

    西面无路可走,南面是明朝地盘,就是冲出去也会遭到围追堵截,东面出去是开原,离女真建州部最近,应该是辽兵防守最严的方向,北面是茫茫草原,绕道几百里也能回女真部,最后决定从北面突围。

    历史上四贝勒皇太极也是个战略家,东征西讨剿灭李自成、张献忠,攻陷南京城,消灭南明政府,完成了对大清朝的统一。这次派了少数部队打开东门,夜里出击,800匹马向明军阵地冲锋,时间仓促大炮来不及发射,女真骑兵已经到眼前。

    李如梅按李浩然指示按兵不动,以静待敌,李浩然听到马蹄声急忙率1500名骑兵赶来,两支队伍同时向女真进攻,杀光女真人才发现只有800人,知道上当了。

    这时北面响起爆炸声,汪锡在城外20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两百六十二章:谁敢得罪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两百六十三章:一举拿下

    王公公到辽东就被李浩然扣下,上折;监军王公公在去辽东路上遇土匪抢劫不幸遇难,请求再派监军。魏忠贤又找太监结果无一人敢去,无法逼着一个陈公公上任,几日后又来折子,说陈公公病恙而亡,请求再派监军。

    魏忠贤本来就怀疑熊庭弼是李浩然救走的,又杀了两名手下,确定李浩然想造反了,不由大喜向皇上进言:“李浩然杀监军,救钦犯,不听朝廷军令,有造反之心,应立即派兵围剿。”

    不等他动手李浩然已经兵出辽阳,进占山海关,提汪锡为游击将军,率骑兵3万、步兵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