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带只猪-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长顺来报:“王爷、陕西李如梅将军来信,说李自成退出长安后,朝陕南进发,有向河南进兵的迹象,他已率13万大军追随李自成。”
“老谢快派八百里快急给王虎送信,说李自成向河南犯境,洛阳为首要目标,严加防范,我也尽快赶到河南。”
李浩然临走前跟裴文中谈了一下,问他对现状有什么建议?裴文中认为,内地不比辽东,大多旧朝元老,守着老观念、老思想、老传统,革新必然触及他们的利益,操之过急会造成反弹,不如慢慢来,革新一部分,消化一部分,一点点改过来方有成效。
李浩然同意他的想法,指出:当务之急是称贤荐能,人才是重中之重,发展和支持中下及阶层人员,迅速充实朝廷各职,他们是革新受益者,才会坚持不懈执行下去,让他把握好尺度,即不快也不能慢,稳定北方是大局。
话说李岩到河南后,一路各县设官理民,赈灾救灾,心里急着见红娘子,但大事不敢耽误,认真负责安排好事物后,才赶到祁县附近。红娘子早得飞马来报,下山迎接李岩。天天想着他,真正见到却浑身不自在,低着头、红着脸、手脚不知放哪,鼓足勇气双手抱拳道:“见过李公子,不、见过知府大人。”
“很久不见倒生疏了,还是叫公子听着近乎,红姑娘、带人马下山随我到开封府吧!我这些兵马不便上山。”
红娘子点头同意,让手下回去通知弟兄们,收拾行李,她带着十几个女侍卫随李岩先行。一路之上问个不停;辽王是什么样的人?对你怎么样?有没有帝王之风?天下真的是辽王的吗?
………………………………
第两百八十六章:江湖郎中
李岩笑道:“你这么多问题我不知道该回答哪句?”
红娘子掩口笑,知道自己太着急了。从小受地主,官府的欺压,父母双亡跟着师傅学艺,闯天下,经常受大户人家的欺负,所以造反、杀官员、抢大户是愿意干的事,投靠李自成理所当然,目标一致。而李岩投靠辽王她不理解,通过李岩的来信了解一些辽兵的强大,当时想再强大也比不了义军吧。
部队经过祁县,老百姓都出来看昔日的李公子,大善人,听说是赴任开封知府大人,百姓说:“这下好了,我们不会饿死了。”
红娘子又问:“辽王真的把闯王打败了吗?”
“当然了。”
“凭什么?”
李岩指指身后的大炮说:“就凭这些,以后就知道他的厉害,辽王仁义、善奇技淫巧之术,造出的火器非常人可比,你不是也用了么?”
“是好用,但要打败义军,我看也不易。”
李岩当然知道并不是光凭武器,原因很多一时也讲不清,就说:“慢慢你就知道了。”
王虎率辽兵一路走来,见李岩把各县打理的井井有条,佩服李浩然的识人之道,分兵两路,一路派熊庭弼带2万人马占领襄阳,他率吴三贵途经郑州(当时还不是大都市)向洛阳开进,半路接到李浩然的传来的消息。
王虎命吴三贵为前锋,加快步伐占领洛阳,刚到洛阳城郊就遇见李自成的前锋部队,吴三贵心中充满仇恨,率1万五千人马同义军3万人马大战一场,双方都死伤惨重,各自退兵。洛阳明军守军看着两家打来打去,好像没他们什么事。
吴三贵退到离城5里后扎营,急忙给王虎送信,王虎赶到看见吴三贵士兵损失大半,清楚他心想报仇,没有过多责备,领兵绕过洛阳追击李自成。
义军撤出洛阳后,向李自成报告发现吴三贵的部队,军师宋献策,担心辽兵已到,部队最近突然无故生病增多,建议转战湖广,李自成恨吴三贵杀了他的义子李四喜,辽兵没这么快,命令先杀了吴三贵再去湖广不迟。
李自成率八万人马迎面碰上王虎带的八万辽兵,王虎没客气上来就是一顿炮火,义军有了上次经验,听见火炮声就撤退,损失不大,辽兵只有四万骑兵,杀了出去追击义军,李自成退了一段想再组织进攻已经无能为力了,部队像开启的水阀,一泄不可收拾。
辽兵追击近十里,才返回打扫战场,收缴义军的武器、身上的钱财,王虎看四万骑兵太少,只有先进攻洛阳再说,洛阳守军只有3千人,见辽兵的大炮马上竖起白旗投降。辽兵兵不血刃占领洛阳,谁知大难临头,一场旷古未有的灾难来临了。
李浩然处理完京城的事后,带着谢长顺、葛大彪500名侍卫,风尘仆仆进了开封府。红娘子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李浩然也是好奇想看看红娘子到底长什么样?
李岩、红娘子见李浩然进来,李岩抱拳行礼,红娘子不知怎么办好,是行跪礼还是行女子礼?李浩然见到一个英姿飒爽,浓眉杏眼,脸略圆,一笑露出两个酒窝,一身红装的美女。
“算了、算了免礼了,我今天来就是给你们主持婚礼的。”
红娘子羞愧的低下头,李岩说:“王爷、太仓促了吧!我刚上任,一切都需要处理?”
“事情要办,终身大事也不能耽误,你们俩年纪都不小了,该成个家,也好照顾你的起居,我做你们证婚人。到时把王虎他们叫来热闹热闹。”
李岩急忙道:“王将军刚报来喜讯;杀败李自成部队八万多人,斩敌3万,攻占洛阳城。可惜吴三贵报仇心切,没有等王将军,损失了七八千人。”
李浩然清楚历史知道如果没有他,他们两个投靠了李自成,最后李岩被牛金星陷害,红娘子出家做了和尚。现在李自成被打的四处逃串,他们肯定抱有同情心,尤其是红娘子同一阶级有同样的立场。却不知道李浩然无名英雄,非但救了他们一命,还成就了一番姻缘。
“吴三贵家人惨遭李自成毒手,心情可以理解,你们怎么看李自成的成败。”
两人对望了一眼,李岩生怕红娘子乱说话,引起李浩然的不快,产生误会,抢先说道:“王爷、李自成的失败原因很多,重要的是没有一个可靠的供给来源,没有设官理民,而且军队基本上是乌合之众,没有正规训练,武器也落后。
“分析的不错,还有对明朝官员一网打尽,陷于孤立,只靠农民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因为农民有思想的局限性,像他们在北京城抢劫、强奸就是例子。
在李浩然撮合下,请了媒人,看了八字,像模像样送了聘礼,红娘子找到卖艺时的老人当证婚人,开封府各官员还送了礼物,万事俱备只等王虎一帮将领到,就办酒席举行结婚仪式。
红娘子开始对李浩然抱有敌意,在她心目中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就像女人说天下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样。多日的接触,觉的李浩然平易近人,说话风趣,根本没有一点摄政王的架子,又操办他们俩的婚事,慢慢觉的当官的也有好人。
这天王虎、吴三贵、带着部分将领来到开封,拜见李浩然。
“拜见王爷。”
“近来士兵情绪怎样?可服水土。”
王虎好像突然想起什么事,说道:“王爷、不知为什么最近士兵病倒很多,还死了百十人。”
“让大夫看了没有?”
“看了、都不知道什么病?”
“哦,有什么症状?”
“上吐下泻,身上长很多红色斑点。
李浩然大吃一惊,他虽然不是医生,基本常识还是知道,这种症状极像霍乱,古人称瘟病。他努力回忆历史,崇祯末年确实发生过霍乱,死了十几万人,据记载有个叫刘明远的大夫用中医控制了疫情。
“李知府、马上把他们关起来,与周围人等隔离。”
王虎等将领扑通跪下:“王爷、我等忠贞无二,为什么关我们?”
“我是为你们好,现在没时间解释,只关你们十五天,如果不发病就放你们出来。”
李岩一挥手上来十几个士兵,押着众将领走了。李岩莫名其妙看着李浩然说:“王爷、出什么事了?”
“李岩大事不好了,我估计洛阳发生了瘟疫,如果没控制好,将发展到河南乃至全国,你的婚礼也要取消,召集所有开封府官员,到这里开会。速给李如梅报信;命令他们停止追击,原地待命,做好防范措施,有病情立即报告。”
李岩是读书人知道瘟疫的严重性,把所有官员都召集到开封府,红娘子也来了。
李浩然看人差不多了,说:“现在我宣布几件事,希望各位认真办理,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洛阳发现瘟疫,即刻派兵封锁洛阳,无论何人不许随便进出。二把当地所有大夫组织起来到洛阳就诊,寻找大量石灰用于消毒、隔离,不许喝生水,凡吃的东西都要煮熟。三张贴告示;让百姓没事别瞎跑,尽量在家中,发现病人立即汇报。四每人用面巾做个口罩,把嘴和鼻子捂起来。五最重要的一点,在河南全省找一个叫刘明远的江湖郎中。
官员们都忙碌起来,红娘子问:“王爷、洛阳发生瘟疫,把将军们关起来干吗?”
李浩然知道她担心自己滥杀无辜,说道:“他们是从洛阳来的,如果身上带有瘟病,这种病传染很厉害,开封就遭殃了。十五天后没有发病,就会放他们出来。”
吴三贵最担心李浩然会杀他,问王虎:“王将军、王爷为什么把我们管起来,会不会杀我们?”
“不会,可能是因为病的缘故。”
李浩然交代完后,来到关押王虎他们的地方,站在外面大声说:“王虎、你们别担心,洛阳可能发生瘟疫,这种病传染很厉害,我怕你们也得了病,所以才把你们关起来,如果十五天后没事,就放你们出来。里面有人生病即刻汇报。”
李岩找来开封几个有名的大夫见李浩然。“拜见王爷。”
“各位平身、免礼,你们根据症状能否判断是什么病?可否治愈?”
开封府大堂之上,开展了大讨论,有的说是热病,有的说是寒病,争的脸红脖子粗,没有一个能说出病因,李浩然虽不是医生,也知道是传播极快的传染病。
李浩然实在看不下去:“各位不要争了,即不是热病,也不是寒病,是一种你们从未见过百年不遇的传染病,所以各位不要拿老眼光,老经验、老方法治病,要敢于创新,你们先去摸索一阵,主要是阻断传染源,把得病的人衣服、死了的人全部烧掉、深埋。所有得病的人集中到一块,周围撒上石灰,与正常人隔离起来,免的重复传染。
此时在开封郊区有个江湖郎中,走街串巷为人治病,钱不计多少,有时还免费为百姓治病,人称“善郎中”,他就是李浩然要找的刘明远大夫。红娘子亲自出马,带着士兵寻找刘明远,见到他问:“你叫什么?”
“鄙人叫刘明远。”红娘子一阵欢喜。
“快把他送到开封府。”
………………………………
第两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
刘明远不明所以大声疾呼:“我又没犯什么罪,为什么抓我?”引起周围百姓的不满,纷纷上前阻拦。
红娘子这才醒悟道:“这位大夫别误会,是当今摄政王请你去看病的。”
刘明远更纳闷,我从未见过王爷,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天下名医多的是,偏偏请我去看病,奇了怪了。
“小人刘明远拜见王爷。”
“免礼了,你可知道霍乱这种病?”
“小人不知。”这时候还没有这个词。
“现在有一种病,上吐下泻,有几个地方长红疹,就是你们所说的瘟病,你治过吗?”
“报王爷、小人没有治过,不过我看过这方面记载,就是不太全。”
“洛阳已经开始蔓延,任命你军中校尉,负责此事,可愿意?”
“谢王爷提携,小人万死不辞,官职倒无所谓,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够参与诊治,就是流芳百世,给祖宗积德的好事,再次谢王爷给我这个机会,看王爷好像对这种病知道一二,能否给小人讲讲。”
“我不是大夫,只知是一种传播极快的传染病,从病人的污秽中靠空气传播。”
“何谓空气?”
李浩然郁闷解释道:“就像你我说话间,就能传染。天地间有很多灰尘,从你的口传入灰尘,再从灰尘中传入我的口。”
“小人似乎明白点,这次去小人没把握治好,但只要我不死决不出来。”
十五天过去了,王虎他们安然无恙出来,李浩然说:“你们谁敢进洛阳城。”
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王虎见没人说话,说道:“还是我去吧。”
城里传来消息,按照李浩然的办法基本控制了疫情,没有再发病的人,就是大夫们还是束手无策。城里百姓已经死了近万人,士兵死了五千多人。
李自成的部队更惨,原来病源是从义军中传播的,辽兵为了搜财物接触了义军的身体,被传染后带入洛阳城。
李自成带着残兵败将退出洛阳,向南湖广进发,在河南西南伏牛山地区再也走不动了,部队生病的人越来越多,每天都有死人,只有休整,部队缺粮少药,周围的大户都被抢完了,就上山挖野菜,啃树皮。
洛阳城内倒是有些转机,幸亏坐镇开封的李浩然没记错,刘明远用草药,一次次试验,终于开始不死人了,慢慢有些人开始痊愈,洛阳城危机基本解除,辽兵总共死了八千人,城内百姓死了近十万人。历史记载崇祯年间,因霍乱死了二十万民众。
李如梅的部队倒没被传染,虚惊一场,李浩然命令他绕过洛阳向襄阳进发。跟李岩商议提拔红娘子为游击将军,率原来部队1万多人加上李岩的1万骑兵2万多人,向靠近山东的濮阳进发;一是担心山东的明军对京城的威胁。二是为打山东做好准备。
李浩然安排好开封的事后,交代王虎等部队完全恢复后,留下少数部队,大军向山东开进,又写信给李俊要求配合王虎的行动。然后来到襄阳。
见到李如梅说:“三哥辛苦了,洛阳大难我还担心你的安全,幸好没事,部队情况怎么样?”
“士兵们斗志昂扬没问题,不过你不是担心我吧!担心公主的安全才是真,别在我这里磨蹭了,快去看公主吧!小脸可瘦了不少,你可别心疼啊。”
李浩然来到公主的宅子,50个蒙古士兵守在周围,见李浩然行礼致意,守门的丫鬟疯跑着给公主报信。公主迎出来见到李浩然,也不管周围有没有人扑到李浩然身上,像受了多大的委屈,眼泪哗哗的流,李浩然拥着她到了屋内。
“你是怎么了?有人欺负你?”
“还不是你欺负我,她们几个在皇宫里享受,把我一个人丢在男人堆里不管,又不给我生孩子,我不管我要跟你在一起。”抱着李浩然不松手。
“好、好你不愿意在部队里,就跟我一起吧。”
“真的、太好了。”
当晚李浩然在公主房内住下,两人都很长时间没见面,干柴遇烈火,火烧得越来越旺,折腾了大半夜才安然睡去。
第二天见到熊庭弼讥讽道:“王爷要注意身体啊!中国大好河山还靠你兴起,你看你眼圈都黑了。”
“熊大人就别讽刺我了,近来洪承畴、左良玉有何动向?”
“他们能有什么动向,打又打不过,守着武昌城犹如困兽之斗,不知王爷什么时候攻武昌啊?”
“我可不想学李自成,立足未稳就乱打一气,先把北方治理好,起码百姓都有饭吃,都有地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方才能进攻。”
“王爷为国为民,大贤大德,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实乃救世之主,中国有望。”
李浩然看着熊庭弼说:“没想到忠直、淳厚之人还能说出阿谀奉承之言。”两人对望一下,哈哈大笑。
襄阳城有李如梅第二军团已经足够,没必要都耗在这里,李浩然同熊庭弼一起到濮阳与王虎会合,准备向山东进攻。
转眼进入夏季,李自成部队在炎热高温下,度过了霍乱的侵袭,死的死逃的逃,部队由你所看的《回到大明带只猪》的 第两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 已启用防盗模式,只有半章和上一章内容接不上。后面隐藏部份请到百度搜:(无情+水) 进去后再搜《回到大明带只猪》 观看
………………………………
第两百八十八章:如何是好?
洪承畴说;老子是大明朝的都督,你是反贼,怎么能穿一条裤子。我大明朝几百年的基业全毁在你的手里;率民造反,杀我官员,攻占北京城,逼死崇祯皇帝,让辽王借机进攻中原,千古罪人就是尔等,受死吧。
李自成刚看完听到“报陛下、周围出现大批明军,我们已经被包围了。”
李自成气急败坏:“不合作就不合作,还派兵埋伏,简直无法理喻,辽兵我们打不过,对付你们小菜一碟,集合兵马给我杀。”
不等他下命令,明军已经开始进攻了,义军早已不是以前的义军了,老八营的人早丧失殆尽,新加入的见义军不断的失败,不断的逃亡,心灰意冷,士气全无,遇到明军节节败退,以往的意气风发早已不存在,宋献策临场指挥被丢在一边,李自成眼铮铮看着他被明军俘虏。
“天亡我大顺啊!辽王你早不进晚不进北京城,偏偏等我攻下北京城才发兵,真缺德,我操你八辈祖宗。”
小将张鼎率八百骑兵奔驰而来,边跑边说:“陛下快随我突围,明军有八万人马。”
李自成跨上马背,目视远方说:“明军四面而来,南面、西面、东面有重兵,我们朝西北面突围。”李自成判断没有错,但最少也有五千明军防守,八百对5千,按以前的战绩是有过,现在情况不同了,无论是明军将领还是士兵都怀着仇恨,崇祯的死毁坏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失去了方向,砸烂了他们的寄托。
这股无处发泄的怒火,向李自成他们燃烧起来,仇恨的力量是无穷的,五千士兵没了往日的懦弱,害怕,发疯似的前仆后继,围着义军冲,李自成左杀右砍,手臂都快抬不起来了,张鼎见李自成危急,率200名士兵杀开一条血路,用刀背一拍李自成的马屁股。“陛下快走,我来断后。”此时张鼎身边只有50人。
李自成的乌龙驹被刀背一击,疯一样狂奔,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天都黑了,马跑累了才慢慢停下来,李自成下马走到一颗大树下,又困又累靠着树睡着了。
耳边传来宋献策的声音:“陛下我们该走了。”
“你不是被明军抓住了吗?”
“我是军师他们怎么会抓住我,以前有些话不敢说,现在不说也没机会了,你知道大顺朝为什么会失败吗?除了不设官理民、养民,只是靠抢,不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外,还有是你就是个农民,凭什么当皇帝?刚愎自用,听不进劝告;目光短浅,死要面子,跑什么北京城举行登基大典;
到京城二十多天你都干了什么?娶了两个贵妃,江山未稳就知道贪图享受。想想汉高祖刘邦,进阿房宫原封未动,多大的胸怀;忠奸不分,牛金星就是一个投机分子,你还侍奉他为丞相;你有何本事管理国家,江山让你来做与崇祯有何区别?”
李自成像被一盆冷水浇遍全身,打一激灵睁开眼睛,真的下雨了,急忙拉着马往四周看看,没有一人,找到一个山洞坐下,想想好像刚才做了个梦,怎么跟真的似的,说的他无地自容,叹口气。“谁愿意造反?还不是逼的么。”说完又呼呼睡去。
第二天雨停了,听到外面有砍树声,李自成走出山洞见一个樵夫砍柴。“老乡请问这是什么地方?”
“什么?”两人说话谁也听不懂谁,李自成连说带比划知道这是咸宁通山县九宫山地区。
樵夫砍完柴下山回家遇见乡勇头目。说:“程八、我在山中看见一个贼寇,还是个大头目。”
“你怎么知道是贼寇、还是大头目?”
“现在谁不知道闯贼造反,逼死了皇帝,昨天被洪都督全杀了,他们说话都是北方话,骑着高头大马,腰下別着宝剑,中年模样不是大头目是什么?”
李自成牵着马走到一个小河边,让马喝水,自己也捧了几把水喝。突然身后跳出七八个乡勇,为首的正是与樵夫说话的程八,李自成急忙拔出宝剑,有个本地乡勇端起明军的鸟铳“砰”放了一枪,几粒铁砂打入李自成左肩,顿时鲜血直流,身体倾斜,一支红缨枪刺出来。
按照平时,李自成则会侧身让过红缨枪,刺空后,回身一刀劈下,今天肚里一天一夜颗粒未尽,加上又中了一枪,身体不受控制,想转没转过来,被红缨枪刺入胸膛,程八指挥乡勇一涌而上,一刀砍下李自成的脑袋。程八夺过宝剑说:“赶快埋了,这事谁都不能说,万一贼寇知道是我们杀的必来报复。”
一代英豪稀里糊涂被一群乡勇杀了,造成几百年的未解之谜,被传说了许多版本,还说李自成当了和尚,埋藏了很多宝藏。如今九宫山镇被称为闯王镇。
此时宋献策被带入洪承畴的大帐里。
洪承畴问道:“如今贼寇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