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传奇之琉帅-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中日战争开始后便一直被日本海军打得没脾气的中国国民党海军,在日本的主要海上力量都集中到太平洋战场后,终于找回点自信,当大连、旅顺战事焦灼的时候,陈策带着第四舰队和陆上另一个增援的集团军同时感到,不到一天就击溃了顽固的小满原太郎所部,占领大连和旅顺,小满原太郎不得不带领残余部队四处逃窜。
当情报部门将日本海军一支部队正运输着增援东北的部队,准备向大连、旅顺方向而来的消息传来时,陈策决定带领第四舰队和日本海军一战。
1944年4月10日,新一军东征西伐战略中,哈尔滨被新一军团团围住,五纵也开始构建辽东丘陵防线,六纵经黑山、阜新到达热河省日军驻扎地赤峰东南的建平县,而林俊雄也带着部队经四平到达通辽,正向赤峰东面的奈曼旗靠近。
新一军三纵虽然到达普天堡附近,但林俊雄却命令部队延后进攻,他虽然答应了金日成出兵朝鲜,却要让金日成好好地记住**才是他们唯一的救星,而金日成似乎也不着急,他深信即便新一军不帮助朝鲜,很快苏联红军也会南下,到时候自己就能掌握主动,不再将依靠新一军当做唯一出路。
陈策将第四舰队布置在大连港外,他知道日军一定已经知道了大连、旅顺港口失陷的消息,而从地理位置和防御工事等情况分析,他断定日军想要登陆,最有可能的就是大连港。
10日下午15:00,外巡部队传回消息,日本海军距离大连只有一天的路程,陈策得到情况后,脸上满是兴奋之色,“来了,鬼子的军舰终于来了,这次一定要狠狠打击鬼子的舰队。”
可是,在看到后面的情报后,他的兴奋神色瞬间收起,“不妙啊,来的是日本北方舰队的主力,连旗舰‘那智号’重巡洋舰都来了,还有‘风号’、‘雨号’、‘电号’、‘雷号’四艘驱逐舰和二十余艘运输船。”
陈策,海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海军第四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因为在广州与日本海军作战中损失了一条腿,被称为“独腿将军”。
从1937年8月,日军派出航母“龙骧”和“凤翔”等海军舰艇,对珠江口实施封锁,并先后三次对虎门要塞发起大规模攻击。中国守军在海军部次长陈策的带领下,以过人的勇气和奇谋险招,坚守要塞一年多不失,陈策为此还失掉一条腿,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1937年8月,日军派遣包括航母在内的强大海空编队,气势汹汹南下,对珠江出海口实施封锁。
当时,中日上海之役激战正酣,南京保卫战也即将打响。日本当局认为,中国幅员广大,人力资源充足,但国内的战争物资储备不足以支持长久抗战,必须依靠国际援助和物资进口,而三分之二以上的进口物资都要经过珠江口进入内地,一旦将这条补给线切断,中国将不战而降。
珠江出海口掌控在谁手中,事关整个战局走向!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急令粤守军阻塞珠江六大出海口,特别是守住虎门要塞,因为它扼珠江主要出海水道,有“金锁铜关”之称。
此时执掌镇守虎门帅印的是海军中将陈策,他以国民党中央执委,海军部次长的身份,率领第四舰队(又称粤海舰队)和海军陆战队守土。
开赴虎门的日军舰队叫南支派遣舰队,由高须四郎海军中将率领,仅航母就有“龙骧”和“凤翔”两艘,还有被称为日本海军现代巡洋舰里程碑的“夕张”以及现代化驱逐舰“疾风”、“追风”、“朝颜”等。
而陈策的粤海舰队,主力舰艇仅两艘:巡洋舰“肇和”和巡防舰“海周”。“肇和”是清朝从英国购买的涡轮透平主机巡洋舰,在多年内战中东征西伐,舰体老迈,已经伤痕累累。“海周”购自法国,是早已淘汰的旧扫雷舰,当初陈济棠买来供海关缉私用的,只有前甲板一门127毫米火炮有威力。
粤海舰队还有“仲元”、“仲恺”、“坚如”、“执信”等浅水炮舰,“海瑞”运输舰等也相继加入舰队。除此之外,陈策手上还有最新式的武器,就是四艘从英国和意大利购进的先进鱼雷快艇。
但是,粤海舰队的军舰,满打满算几千吨,还比不上日军一条航母的吨位。陈策知道硬碰是不行的,他设计的抗敌策略是:以虎门要塞两岸和江心三岛炮台火炮为防御主力,粤海舰队的“肇和”和“海周”巡弋于虎门前沿至大铲岛一带(约15公里外),协同要塞作战,此外用水雷等物封锁水道。
就陆上实力来说,粤海军方面也并不强大。原本,虎门要塞上有70多门德国克虏伯大炮和英国维克斯大炮,但之前的内战就不断让陆军借走,只剩下不到40门。陆战队员也少,加在一起不到陆军的两个团。当时的粤空军飞机,因大部分已北上到淞沪战场,留在广东仅有霍克三型战斗机九架,对虎门要塞显然不能提供太多的掩护。
虽然形势险恶,“悍将”陈策并不胆怯。陈策长期指挥“中山”、“飞鹰”、“肇和”等舰在珠江河道、万山群岛乃至琼州海峡东征西讨,护航、剿匪、抢占地盘,杀进杀出虎门已是家常便饭,对于复杂的珠江水道和这一带地形了如指掌。这一优势,在其后的谋兵布局和战术运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虽然陈策英勇地指挥第四舰队和强大的日军辗转作战,但仍然不敌强大的日本海军,在珠江口外消灭日军的“彰武队”,却在日本海军疯狂报复的轰炸中失去一条腿,退出了与广州附近海域日本海军的作战,退到后方养伤。
。。。
(天津)
………………………………
第314章 独腿将军之大连港海战(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几乎全部投入进去,中国附近海域压力骤减,国民政府也将剩余舰艇重新组合,重组了几支海军舰队,其中就有曾经有着辉煌战绩的第四舰队,陈策也被任命为第四舰队司令。
收到日本海军北方舰队主力即将到来的消息后,陈策的第四舰队只有“中山”和“卫国”两艘巡洋舰、以及一些护卫舰和鱼雷舰,自知实力不如对方,陈策决定使用广州海战中使用过的“核桃壳”阵和三招杀手锏应对。
首先,他将近二百艘被征用的商船、渔船以及拆去舰炮的旧军舰,满载巨石沉下江底,仅留下一条自己才知道的狭窄航道。水面加布多道水雷防线,仅大连港水道就布雷2000余枚。
其次,加紧修台护壕,布设火炮。陈策从附近采购一批水泥和钢板,加强防护炮台工事。
大连港被陈策布防为三线:最外端的港湾炮台为第一线,港浦炮台为第二线,港兴、港隆炮台为第三线。
按正常布防,应该是大炮在后,小炮在前,陈策自知力量不足,想出一个外硬内空的“核桃壳”奇阵:把炮台重火器,即鬼子被击退后留下的岸防大炮统统部署在前沿,而后面的炮台只装备轻型火炮,用于打击绕到港湾和港浦背后的敌舰。
鬼子留下的岸防大炮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虽然在战斗中有些损坏,但经过维修后,仍然保持着强大的火力。备足弹药兼训练好炮手,依托险峻地形,成为陈策退敌的强大武器。
陈策还紧急从进入大连的部队中征调了一批高射炮配备了三个连,置于要塞各防空要点以加强防空火力。
1944年4月11日下午16:00,几架日军飞机飞过来,陈策立即意识到情报有误,日军出动的北方舰队里还隐藏着航空母舰。日军飞机低飞侦察大连港,陈策命令部队用高射炮射击,日机退去,随后轰炸机飞临轰炸,大连港海战拉开序幕。
外巡船传来消息,证实了陈策的猜测,日军北方舰队中果然有一艘航空母舰“鬼丸号”,陈策并没有胆怯,而是利用三线防御的岸炮和舰炮配合,加上士兵对水道熟悉,只要日舰靠近炮台,便随时发炮射击。“中山”和“卫国”两舰巡洋舰虽然比不上日军的战舰,但在自己熟悉的海域行驶,依托密布的岛礁和曲折航道活动,机动灵活,日军始终难识其踪而顾虑重重。
日军屡次使用飞机侦察,主阵地炮台均有高炮掩护,不敢低飞,效果不好。4月12日,因为立功心切,一架日机硬闯守军高射炮密集区,当即中弹坠毁。
庞大的日军舰队陈兵大连港外海,和第四舰队对垒五天,始终再难逾越半步。指挥此次战斗的日军北海舰队参谋长中泽佑海军少将,命令“那智号”重巡洋舰和“风号”、“雨号”驱逐舰绕道旅顺,试图从那里打开缺口,却被旅顺的国民党军队依据要塞和密集炮火击退,“雨号”驱逐舰甚至被炸得伤痕累累,失去战斗能力。
见到旅顺港坚固难攻,中泽佑命令部队转而寻找其他突破口,频频攻击周围岛屿和军事要点,却始终无法撕开缺口。
4月17日下午,“中山”和“卫国”两艘巡洋舰因与指挥部联络不畅误对空开火。中泽佑收到这个重要情报后,根据高射炮的炸点,推断出第四舰队两艘主力舰的锚地,当晚就派出风号、雷号、电号三艘驱逐舰乘夜潜伏在大连港北部钻石湾附近。
18日拂晓,“中山”号和“卫国”号例行巡逻,“中山”号领先,“卫国”号跟后,从大连港出发向北部的龙头山炮台航进,至钻石湾附近,前方的“中山”号瞭望兵发现3艘敌舰黑影,急以信号报告指挥部及“卫国”号。
日舰显然有备而来,“中山”和“卫国”两艘巡洋舰还没有摆开战斗队形,日军的炮弹已经劈面而至。
“中山”号连忙用舰前唯一的头炮还击,可开战不久,舰体就被击中,舵链中断,战舰不由自主地依惯性向外冲去。
“卫国”号接到信号,炮兵全体就位,加速前进,向敌舰攻击。
日舰分兵,以“风号”、“雷号”攻击“中山”号,“电号”集中火力攻打“卫国”号。这时,坐镇大连港的陈策才接报,命令海拔140米的钻石湾钻石山炮台立即开炮。
霎时间,海面上炮声震天,硝烟弥漫。“电号”上的8门16厘米大炮接连向“卫国”号开火,“卫国”号上的4门15厘米主炮命中“电号”多炮,其中一炮直接打中它的烟囱,可惜炮弹没有爆炸。不久,“卫国”被严重击穿进水,支撑不住了,只好转舵撤退。
剩下的“中山”号孤立无援,敌舰炮火便全部倾泄在它的甲板上,短短几分钟,“中山”号舰尾被洞穿,战舰下沉,因水浅舰体坐礁。
正当日舰以为可以乘胜抢滩占领钻石山炮台时,陈策赶到钻石湾,亮出了他的三招杀手锏———
先是以20厘米的大炮,对准日军正在下锚的三艘运兵船开火。三艘船上的5000余名陆军士兵正准备换乘抢滩,被数炮命中后,甲板上死伤一大片,拖着烈火浓烟,狼狈逃出钻石湾。
中泽佑万万没想到三艘运兵船会被击中,因为根据小满原太郎提供的情报,钻石山炮台的火炮最大射程只有15公里,而三艘运兵船停泊的地方离炮台约18公里,但中泽佑不知道,陈策身边有几个炮火方面的专家,悄悄对火炮做了调整,减轻弹头装药,增大了火炮的仰角,大炮的射程增加到了20公里。
第二招是命令韩振英中校,率领六艘新式鱼雷快艇扑向三艘运兵船,鱼雷快艇的出动吸引了日舰的注意力,“电号”等三艘驱逐舰不得不放弃攻击负伤的“中山”号和“卫国”号,掉头来阻击鱼雷快艇。
忽然,听到震耳的飞机轰鸣声,十余架战机凌空杀来,这是陈策的第三招杀手锏,通知空军支援。
日舰见势不妙,立即停止对大连港进攻,退向棒棰岛锚地。中国战机奋勇追击,对日舰发动多次攻击,“电号”和受伤的“雨号”两艘驱逐舰被中国战机击毁沉没、六艘运兵船被击毁。
中泽佑在“鬼丸号”航空母舰上看着甲板上所剩无几而且伤痕累累的轰炸机,听着士兵汇报各处传来的惨烈战报,他痛苦地闭上眼睛,想要下达撤退的命令,但转念一想又忍住了,他还在等待一个希望,等待“那智号”那边传来胜利的消息。
“那智号”舰长清田孝彦海军大佐带着“那智号”重巡洋舰和七艘运兵船,4月14日晚上便趁着夜色前往朝鲜南浦港,通过四天的航行,终于在4月18日晚上赶到南浦港外,只要这三个师团顺利到达朝鲜,就可以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中国东北三省,作为一支奇兵,甚至可能一举扭转东北的形势。
南浦港寂静无声,冰冷的海风让人们纷纷躲进屋子里,海面上的粼粼波纹在港口日军探照灯若隐若现。边正北带着三纵突击队二十人在一艘日军港口巡逻船上等待着,两小时前,他们从日军手中悄悄抢夺下这艘巡逻船,按照时间推算,今夜日军的一支舰队将来到南浦港。
四天前,地下党同志在海上发现日军的一支舰队从大连港绕道向东行驶,跟踪半日后,发现这支舰队的目的地极有可能是朝鲜,而南浦港作为朝鲜最大的港口,很有可能将是日军的停靠地。
林俊雄在收到这个消息后,和乔新宇几人商量一番,肯定了这种可能性,随即命令三纵派突击队,侦察清楚详细情况,并伺机给予暗袭。
“队长,鬼子的船来了!”一个队员推了推正在闭目养神的边正北。
边正北猛地睁开眼,向着远处望去,远处海面果然闪着些亮光,他拿过望远镜一看,果然是一艘大船和好几艘小船。
“靠过去,一会3、12、15和18号随我一起上船,其他人原地等候命令。”边正北暗暗在心中下定决心,前一段时间,林俊雄整理的经典战例中提到过琉球人民革命军在冲绳岛南港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战役,虽然不能占据南港炮台复制那一场战役,但边正北还是对最后血影炸毁日舰那一段记忆深刻,琉球人不怕死,中国人会怕吗?
此行出发前,他便和哥哥边正南似永别地聚了聚,边正南还笑着说他说的话奇奇怪怪,像是要永别,边正北脸上泛着笑意,心中却对哥哥说着保重。
清田孝彦见是己方的巡逻船,让士兵允许巡逻船靠近。边正北随即带着3、12、15和18号四个突击队员上到“那智号”,尽管对方出示了相关证件,边正北仍然恳请清田孝彦谅解,为确保港口安全,要求仔细检查一番“那智号”。
清田孝彦大怒,边正北却始终坚持,双方争执不下,僵持良久,清田孝彦才赞赏地地点点头,对对方负责的做事态度表示满意,让士兵领着边正北几人到“那智号”四处看看。
。。。
(天津)
………………………………
第315章 东征之援朝之战(1)
边正北在士兵地带领下装着仔细对四处检查,一路到达“那智号”主炮处船舱,进入船舱后,边正北给身后的四人使了一个眼色,左右手各伸出两根手指,左手指前面的日军士兵,右手指后面的舱门。四人立即会意,3号和12号迅速上前将两个日军士兵杀掉,而15号和18号则直奔舱门,从里面将舱门锁死。
主炮船舱内的四十多个士兵,得知朝鲜南浦港巡逻兵要对“那智号”进行检查,也都放松了警惕,边正北带着四个突击队员用了不到十分钟便解决了船舱内的四十多个日军,控制了主炮舱。
边正北和四个队员正四处巡视船舱,突然舱门响起猛烈的拍打声。
“快,调转四门主炮,对周围的运输船进行炮击!”边正北大声叫道。
清田孝彦见巡逻士兵进主炮舱十几分钟仍然没有出来,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他带着士兵到舱门外,敲打一阵,里面没有半点响应,难道里面的士兵全部被控制住了?
“嘘轰”那智号四门主炮几乎同时向周围的运兵船开炮,清田孝彦震惊地合不拢嘴,等反应过来,主炮已经发射了三轮炮弹,周围一艘运兵船被击沉,他狂怒地吼道:“给我炸开舱门,命令副炮对巡逻船开炮!”
边正北离开巡逻船时就下令,自己离开十五分钟后,巡逻船上的十名队员立即离开,时间已经超过十分钟,巡逻船上的队员仍然等着队长和四个兄弟,当炮弹在船前炸响,他们才含泪快速离开。
两颗手雷却没能炸开主炮舱门,又一艘运兵船被炸毁,清田孝彦已经愤怒到不能言语,只用手指着舱门,示意继续炸。
数声炸响,有附近运兵船上的爆炸,也有主炮舱门处的爆炸,运兵船上惨叫声连连,海面上很多跳下海的士兵惊恐地躲避着,一些较早跳入海中的士兵,手脚冻僵,绝望地沉入海底。
舱门经不起连续的爆炸,扭曲变形起来,边正北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对3号和12号道:“你们到距离舱门最近的拐角处,阻击想要冲进来的鬼子,我们留在这里继续轰炸鬼子的运兵船。”
又一艘运兵船被炸沉,清田孝彦命令士兵用**包轰炸。随着一声巨响,舱门终于被炸开了,清田孝彦却没有一丝高兴的神色,八艘运兵船已经被炸毁三艘,一个师团的陆军淹没在大海里,他一面命令营救海中的士兵上那智号,一面指挥士兵冲入船舱。
舱门虽然被炸开一道很大的缺口,却也只能容五个人同时通过,第一批冲进去的十余人,很快遭遇猛烈袭击,只逃出来两人。
又一艘运兵船被炸沉,为了冲进船舱,已经牺牲近百人,清田孝彦双手抱头发疯地吼叫道:“十人一组,先扔手雷,再用铁板遮挡冲进去!”
近十颗手雷在身前几米处爆炸,3号和12号两名突击队员身上被弹片划过的伤口又多了几处,浑身上下到处是鲜血汩汩,鬼子用铁板掩护着冲进船舱,并组织反击,进入船舱的鬼子越来越多,两人身上的手雷只剩下三颗,望着身后通向主炮处的船舱通道没有任何遮挡,撤退只有死路一条,两人对视一眼,毫无畏惧地点点头。
边正北将炮瞄准一艘受伤的运兵船,调整一番后,将炮弹发射出去,炮弹准确命中那艘运兵船,剩下的三艘运兵船拖着不同的伤痕逃窜而去,他兴奋地几乎跳起来,突然舱门那边几声炸响,他心一紧,兴奋的神情一下消失。
凌乱的脚步声从通道传来,边正北沉重地说:“两位兄弟,3号和12号估计已经牺牲了,我们还要坚持半小时,等到鬼子的运兵船逃远了,他们增兵朝鲜的计划就会落空,三纵进攻朝鲜的压力就会减少,或许我们已经逃不掉了,但南浦港海战一定会被后人记住的,你们怕死吗?”
15号和18号微笑着摇摇头,边正北走向两人一一给了一个拥抱,拿起四零式机枪向前冲去,“兄弟们,来生再见!”
两个突击队员拿起枪紧跟上去,他们占据通道处的隐蔽地形等待着鬼子的到来。
冲入通道的鬼子眼看着尽头即将到来,突然,通道尽头处三挺机枪开火,无处可躲的几十个鬼子不断倒下,后面的立即亡命地后撤。
这次计划完全失败,剩余的三艘运兵船也不听命令,已经逃走,清田孝彦铁青着脸指挥着士兵前进,连续两次进攻被打退后,他再次命令士兵手雷先行,然后用钢板遮挡前进,后面的士兵将一些沙袋送上去,就地构筑工事。
双方激战十余分钟,鬼子将工事推进到距离不到三十米处,15号也被击中数弹,生命垂危,边正北回身看了看炮弹堆积处,深呼吸一口气,就地一滚滚向18号所在处。
“兄弟,你先抵挡一下,我去将炮弹引爆,我们黄泉路上再见!”
“队长,能消灭这么多鬼子,够本了,来世再一起打鬼子!”18号坚决地说道。
边正北走到炮弹堆积处,拿起一颗炮弹顺着一根铁杆向上爬去,鬼子将工事又向前推了十米,18号身上多处受伤仍然咬牙坚持着,余光瞟了一眼边正北即将爬到舱顶,他欣慰地笑了笑,将身旁几颗手雷全数扔向日军,然后虚弱地看着边正北。
鬼子蜂拥着冲过来,边正北看见18号正微笑着看着自己,他笑着对他点点头,手中的炮弹丢下,弹头对着炮弹落下。
“轰轰”
惊天巨响持续不断,“那智号”淹没在数片火海中,火光中几张微笑的脸若隐若现。
闻讯赶来的南浦港守军慌忙撤退,眼睁睁看着“那智号”上的士兵在火海中哀嚎,眼睁睁看着“那智号”重巡洋舰在爆炸中支离破碎。
大连港西边的棒棰岛东边,中泽佑在“鬼丸”号航母上等待着,已经凌晨一点了,按照航程推算清田孝彦应该已经到达南浦港了,可是为什么一直没有消息呢,经过几天激战,疲惫的士兵们已经进入梦乡,国民党军队也停止了进攻,海面平静如常,只有“鬼丸”号四处重创的伤痕诉说着白天战事的激烈。
一个军官走过来将一份电文递过去,中泽佑一看,脸色惨白起来,电文是从南浦港逃出去的三艘运兵船发来的,南浦港的惨烈战况让中泽佑颤抖起来,南浦港的守军呢,为什么不出动?“那智号”重巡洋舰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