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逐日军刀-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巧妙利用鬼子骄傲自大的心理,不但瓦解了鬼子的进攻,还歼灭日军一个完整的大队。

    一扫大战前紧张、阴郁的气氛,战士们一个个斗志昂扬的,士气大涨。尤其是新兵,首战大胜,使得他们对于日军没有了往日的畏惧。

    这一点正是李汉希望看到的,由于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积弱百余年,导致许多国人在洋人面前抬不起头,普通老百姓更是十分害怕得罪洋人。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国人和洋人发生了矛盾,即便是洋人犯了法,国民政府也奈何不了他们,只有租界才能够审判洋人,可是租界本身就是洋人的地盘,他们又怎么可能会为了中国人去重罚自己人。

    可是国人就不一样了,政府官员奈何不了洋人,可是对自己人就不会客气了。

    甚至有些官员害怕洋人不满而导致自己丢官,经常往死里整得罪了洋人老百姓。这样一来,内外联合起来欺压,老百姓不害怕洋人才怪呢。

    四营的这些新兵除了土匪外,其余的人一听要和日本人打仗,气势上首先就弱了下来。

    在他们看来日本可是列强国家,列强也就意味着强大,平时他们见到日本国的普通人都要拐弯走,现在还要和列强的军队打仗,他们心里十分害怕。

    经过这一战,战士们发现鬼子也没什么可怕的,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都是两个肩膀抗一个脑袋,一颗子弹打过去照样穿一个窟窿。

    日军第六师团第十三联队驻地。

    此时十三连队指挥部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就在几分钟前,联队部的电台竟然收到了野堪少佐发来的诀别电报。整个联队指挥部的工作人员都被这个消息给震呆了。

    前几天还因为战功受到联队长表扬的野堪少佐,竟然在两天的时间里就成建制的被消灭了,连他本人也殉国了,什么时候支那人的战斗力变得这么强了。

    不仅如此,这件事还让联队长长野义雄大佐也陷入了危机。这次战役所有的部队均攻击顺利,伤亡很小。在野堪大队覆灭之前,十三联队总共伤亡的人数还不到五十。

    可是这次野堪大队被全歼,一下子刷新了这次战役的伤亡记录,甚至比从战役发起到目前为止,参与热河战役的所有日军部队伤亡总和还多一倍。

    在这种全线攻击顺利的情况下,第十三联队竟然遭受如此重大的损失,这足够让长野义雄大佐上军事法庭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和乌纱帽,长野义雄亲自到的上司黑木贞一旅团长那里打通关系,同时发下毒誓不消灭这股敢于顽抗的支那军,就自裁以谢天皇陛下。

    经过长野义雄努力的争取,黑木贞一少将最终决定给自己这个老部下一次机会。毕竟人家跟随自己这么多年了,总不能因为打了一次败仗就撤了一个大佐级别的军官!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黑木贞一发下话来,要求长野义雄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了这只敢于挑衅帝**队的支那部队。

    就算他将功补过,否则的话就算自己一想保他,军事法庭的人也饶不了他。

    不管这么说这件性命攸关的大事总算是被解决了,长野义雄对于黑木贞一十分的感激。

    对于黑木贞一的要求当然是一个劲的点头,同时有拍着胸脯像黑木贞一保证到他一定会杀光这支敢于抵抗皇军的支那军队,并将他们指挥官的头颅带来给少将阁下收藏。

    全歼野堪大队之后,李汉便带着部队回到建平县城,他知道鬼子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要报复。而且鬼子的目标就是要占领朝阳道,怎么可能会放任建平县掌握在国民政府手中而不管不问的。

    因为四营的存在,建平县里没有设置保安团这个的编制,所以尽管四营伤亡过半,但是一时之间却也得不到兵力补充。

    可是时间不等人,鬼子下一轮进攻很快就会到来,现在招兵是来不及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大战,仅凭四营现在的兵力,显得太为单薄。

    此时李汉将注意打在了友军的身上,要知道此次热河战役东北军可是有十多万呢,光是隶属第二集团军作战序列兵力就达**万之多。

    因此李汉回到建平县的第一件事就向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发去了此次战斗的捷报和请求援兵的电报。

    同时也没忘记联络驻守在朝阳道地区的东北军第一零七旅和也东北义勇军耿继周部,希望他们能够派出部分兵力帮助自己防守建平县。

    当然李汉向董福亭发出求援电报是有一定把握的,从日军的进攻路线上看,朝阳县在建平县的后面,日军如果不占领建平县是无法全力进攻朝阳县的。

    这就等于是李汉在替他董福亭挡枪,要是他们垮了,日军就可以集中兵力全力进攻朝阳县,相信唇亡齿寒的道理董福亭还是懂的。

    当李汉将捷报发到第二集团军司令部,不管是张作相还是汤玉麟都被气笑了,显然他们认为李汉的捷报太不靠谱了。

    甚至汤玉麟还和身边的说:他一直认为李汉是个老实人,没想到老实人虚报起战功来更可怕。

    汤玉麟这么说也是有他的道理,想想第二集团麾下七万多人,这些天加起来给鬼子造成的损失也就几百个。

    他李汉区区一个营竟然可以全歼鬼子一个大队,难道他以为他率领的是天兵天将不成,还会自己的部队全部都是酒囊饭蛋。

    不过念在建平县还在李汉的手里这个事实,汤玉麟也不打算追究李汉夸大战功的责任。

    毕竟这种事在民国时期太常见了,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建平县还在李汉手里,这一点就足够了。

    只要李汉能够一直把日军拦在建平县,哪怕李汉说他把日本天皇给打死了,汤玉麟也能接受。

    自开战以来,第二集团军各部一触即溃,仅仅两天的时间,日军就已经推进到建平县了。

    就这还是因为遭到李汉顽强抵抗的原因,否则的话这会儿,日军可能已经拿下了朝阳了。

    汤玉麟甚至觉得要是自己手下要是多有几个李汉这样的部下,日本人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拿下了热东地区。

    可惜李汉就只有一个,而且还是何柱国的人。不过汤玉麟已经决定,要是这次能够挺过这一关,就把李汉挖过来。

    综合种种原因,最后汤玉麟决定派出一营的部队前去支援李汉。当然这个营的士兵肯定不会是汤玉麟的正规军,这个时候他自己都嫌兵力不够用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去增援李汉。

    不过像东北义勇军这种装备简陋,还是由平民和农夫组成的杂牌军,汤玉麟还是舍得的,反正他手上有几个团的义勇军部队,给李汉一个营也没什么影响。

    当然这个营也不是白给李汉的,他要求李汉至少要在建平坚守三天,为大部队争取时间。

    不过汤玉麟的命令李汉暂时是没时间理会了,因为此刻他正在一零七旅的旅部和董福亭这里聊天呢。

    按理来说李汉只不过是个少校营长,而人家董福亭乃是堂堂一零七旅少将旅长,两人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一个是少将,一个是少校,这要是放在和平时期,李汉就是想见人家一面都很难,更不用说坐在一起聊天了

    当董福亭听说李汉来拜访时,脑袋顿时就蒙圈了,在他的朋友圈中还像不记得有叫李汉的人,最后还是副官提醒他,李汉就是负责坚守建平县的那个营长。

    经过副官这么已提醒,董福亭当即反应过来了,所以赶紧让人将李汉给请了进来。董

    福亭不是汤玉麟,他可没有坐镇在承德大后方,虽然一零七旅还没有和鬼子接触上,但是这两天建平县这么大的动静,防地紧挨着建平县的董福亭不可能不知道啊。

    尽管不知道鬼子具体的伤亡数字,可是董福亭知道鬼子肯定是在李汉的手中吃了大亏,要知道他派出去的回来报告说,李汉缴获的日军军用物资,可是用了十多辆大卡车和几百个士兵一起运了整整一天。
………………………………

第三十章 坚守三天

    眼瞅着鬼子就要打到眼皮子地下,整个一零七旅都是人心惶惶的,甚至第五十八团团长邵本良竟然公开劝董福亭向鬼子投降。

    董福亭本人虽然没有投降的想法,可是同样没有丝毫的主见。

    此时李汉突然横空出世,不仅挡住了鬼子东进朝阳的去路,而且还重创了日军的先锋部队,这给董福亭赢得不少的缓冲时间。所以董福亭对于李汉还是心存好感的。

    “长官好,卑职是六二六团第四营营长李汉,冒昧前来拜访,不当之处还望长官海涵!”

    李汉内心有些小激动,这可是他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一个将军。

    “不错,果然是员悍将!”

    在李汉偷偷的打量董福亭的同时,董福亭也在观察李汉,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董福亭看出眼前这个少校虽然年轻,但是处处透露出一股精干的朝气。

    此外董福亭还从李汉的身上隐隐的看到一股煞气,很显然是因为李汉刚刚从战场下来的缘故。

    “董长官谬赞了,卑职这次来是有求于董长官的。”李汉被董福亭当面夸赞,心里怪不好意思的。

    “李营长不必谦虚,你的战绩董某也有耳闻啊,不知道李营长来找董某有何贵干!”

    董福亭和颜悦色的说道,现在是战争时期,对于李汉这种能打的干将,董福亭就起了结交的心思,自然不会用少将的身份压人。

    “前两天建平县的我部和鬼子大战的事,估计董旅长也所耳闻吧,我部虽然成功歼灭了来犯的鬼子,可是同样也损失惨重,恐怕很难抵抗住鬼子下一轮的进攻啊。”

    说道这里李汉偷偷的瞄了一下董福亭的反应,毕竟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过董福亭的脸色并没有什么变化,对于董福亭这一份镇静李汉不得不佩服,能够做到将军这个位置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老狐狸。

    见董福亭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李汉只好继续道:“我希望董长官能够派出少部分兵力支援一下我部。”

    听到李汉要求,董福亭没有立刻回应,而是陷入了思考。其实董福亭心里是有答案的,不管是于公于私他都偏向于派兵支援李汉。

    李汉驻守的建平县是鬼子东进朝阳地区的必经之路,只要李汉牢牢的守住建平地区,鬼子就没法进攻朝阳地区。

    如果鬼子绕过建平县直接进攻朝阳,必然会导致后路不稳,到时候只要李汉截住鬼子的辎重,鬼子根本就没法进攻。

    当然要是李汉驻守的不是建平县,想要从董福亭这里获取援兵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如果是那样,李汉也不回来向他求援,他非常清楚这个时期的地方军官的想法,他们都把军队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

    只要军队还在,走到哪里,那他们都是有权有势的大人物,要是手底下没有军队做后盾,即便你挂着上将的军衔,也没人会鸟你。

    不过到底派多少人去支援李汉,董福亭也很是犹豫,人少了估计作用不大,人多了又会影响自己的实力,最后董福亭决定抽调五十八团团长邵本良部两个连的士兵去支援李汉。

    董福亭虽然害怕日本人,但是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像鬼子投降,这个邵本良既然敢怂恿自己向日本人投降。当汉奸这种祸延子孙,遗臭万年的是他可不想干,这次的事情就算是警告。

    董福亭不知道的是,在原来的时空里,就是因为邵本良率部投敌,导致一零七旅防线门户大开,一天之内,连失北票、南岭两地。

    而且有了邵本良的先例,等到他率部退守至西郊大平房防线时,又有一个营的士兵叛变,带着鬼子深入一零七旅防线腹地,最后导致一零七旅死伤惨重,丢失了整个朝阳地区,热河东部至此无大战。

    “大家都是东北军的人,相互帮助是应该的。这样吧,李营长,我派两个连部队支援你,并且让他们无条件服从你额命令,你看怎么样?”

    既然已经决定支援李汉,话当然要说漂亮一点,不然兵派出去了却让人家误以为你心不甘情不愿,这样费力不讨好事情董福亭这个官场老手是不会干的。

    而且他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大战在意,两人都有重任在身,这种事情能解决就在第一时间内解决。。

    李汉在提完要求之后,看到董福亭一直默不作声,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以为董福亭不愿意帮他呢。而且就算董福亭不愿意,李汉也没有办法,人家毕竟是少将旅长。

    要是董福亭也是五十七军的部队,李汉可以向团长求助,让他帮自己疏通疏通关系,毕竟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打鬼子。

    关键是人家董福亭是汤玉麟的嫡系部队,两人分属不用的系统,不要说是李汉了,就是何柱国都没有权利命令董福亭。

    此刻听到董福亭的话,李汉顿时喜出望外,两个连的兵力对于一零七旅这个大块头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李汉来说,却是增加了近一半的兵力。

    再说人家一零七旅也不是在朝阳没事干,朝阳道大片的土地等着他们守卫呢,总不能因为要支援自己而弃朝阳于不顾吧。

    “多谢董旅长的大恩,卑职无以为报,只能够送长官一把鬼子的指挥刀聊表敬意。”

    说话间,李汉将腰间的指挥刀解了下来,送到董福亭的面前。

    说实话,这把佐官刀自己都还没有焐热,就要送人,李汉也有些不舍。

    不过自己身上最有价值的也就这把佐官刀。尽管心中不舍,但是和两个连的援兵相比较,它也就不算什么了,反正鬼子那么多,到战场上再缴获就行了。

    本来董福亭是不想要收李汉的礼物的,这倒不是他为官清正,而是认为一个小小的营长,能有什么好东西,倒不如让李汉欠自己一个人情。

    人情这个东西在中国最为看中了,它说不清也道不明,但是确实的的确确存在的,而且关键的时候还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用处。

    不过当李汉将缴获的那把佐官刀奉上之后,董福亭的原本眯着的眼睛瞬间睁得滚圆,他也是个识货的人,看着刀上的花纹,就知道这是把佐官刀。

    这个时期的日军佐官刀的价值估计比同等分量的黄金还要值钱。而且对于军人而言它还代表着荣誉,因此董福亭对于李汉的礼物也十分满意。

    “李营长果然厉害,连日军的佐官刀都成了你的战利品。这可是一份大礼啊,既然这是李营长的心意,那董某就却之不恭了。”

    董福亭收了李汉的佐官刀之后,对李汉更加热情了,非要留下李汉在他们那里吃一顿大餐再走。

    等到李汉带着两个连的援兵回到驻地时,王威正拿着汤副司令的电报在门口等他。

    “在建平县坚守三天,先不说守得住守不住,就是守住了,恐怕从今往后四营也就不存在了。”

    看着电报,李汉的不禁有些头疼,这个汤副司令可是给他出了个大难题。不过人家是第二集团军的副总司令,李汉除非不想再东北军中干了,否则他的命令还真的不能不执行。

    虽然李汉在发出求援电报的时候,就有在建平县和鬼子打一仗的想法,可是李汉的计划是自己相机行事,要是鬼子挡不住,可以随时撤退。

    可是现在汤玉麟的命令是让他们必须坚守三天,这可是军令,军令既然已经下达,那李汉就必须在建平县坚守三天,除非四营全部阵亡。

    不过还好,汤玉麟给了他一个营的援兵,虽然只是东北义勇军的一个营,但是也有五百多人,在加上董福亭的两个连,足足有八百人。

    而且四营除了伤员能够战斗士兵的也还有五、六百人。所以算起来李汉手中能战之兵共有一千四百多人,和**的一个小团的人数相当。

    接下来的时间李汉开始修建工事了,虽然鬼子还没有来,不过李汉不用想也知道这次鬼子不会少,毕竟之前有一个大队被全歼的前例,鬼子们虽然狂妄,但是又不傻。

    要是派出一个大队的兵力,再次被全歼,那他们找谁说理去。建平县的支那守军既然可以全歼一个大队,就有可能再消灭自己一个大队。所以李汉鬼子只要不傻,这次至少会出动两个大队以上的兵力。

    两个大队的鬼子,在机上一些辅助兵力,估计会有两三千人,这样算下来,李汉的压力就大了,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李汉将以前在榆关的那一套搬到了建平县来了。

    因为接下来的时间,建平县附近将成为战场,所以李汉一边让人开始疏散成立的百姓,一边将建平县建造成一个军事堡垒。李汉还特意从周边地区大肆购买水泥,修建大量的永固堡垒。

    而且城里的许多大户的房屋都是用大理石和钢筋水泥建造的,战争一来,这些大户第一时间就跑了。所以他们的房子被李汉稍微一改造,就成了一个坚固的工事。

    尝到了好处之后,李汉倒是巴不得县里的大户都跑了,那样他就可以免费得到一批坚固的堡垒了。

    显然李汉这是想多了,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重土难迁,大户虽然有钱,但是人家的根基都在建平县,许多大户同时又是大地主,要是换了一处地,立马变得什么都不是了。
………………………………

第三十一章 给义勇军换装

    而且热河省有与通辽、锦州相近,特别是热东这一带几乎和锦州接壤了,很多本地的大户都已经对东北军不抱希望,更有甚者早就期盼日军打过来了。

    因为只有日军来了,他们就可以占有那些已经搬走的大户们的土地和家产。

    日军虽然残暴,但是这个时候他们的恶行还没有传开来,所以在这些大户看来,不管是谁统治热河,都少不了他们这些地头蛇的维护。

    即便热建平县被日军占领,他们的利益顶多是在初期的时候受点损失摆了,而不至于向那些迁移到其他地方的大户,将多年来的田产全部丢掉。

    对于这些人李汉也丝毫没有办法,总不能因为政府的军队打了败仗,就让治下的百姓全部都毁家纾难吧,要真是那样,那自己和鬼子又有什么区别。

    就连李汉现在疏散城里的老百姓,也只不过是因为李汉不想让他们死在鬼子的炮火之下。

    所以李汉只不过是让他们先去投奔一下亲戚朋友,等到李汉和鬼子的大战分出胜负之后,届时不管是谁赢得可胜利,他们都可以回来。

    如果是自己胜利了,那当然最好,百姓们又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如果是鬼子胜了,为了维护热河地区的统治,他们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百姓都杀死,那样谁来给他们制造财富,只不过百姓们可就此要成为亡国奴了。

    可是不这样又有什么办法了,李汉自己都只不过是个营长,没有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在其他省份划出一块底盘供为他们生活。

    如果就此让这些百姓们流亡的话,因此死亡的人数会远远大于被鬼子杀死的人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平县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事,基本上能够用上的房子全都被打通了,这是李汉预备着和鬼子在城里大巷战的时候用的。

    城门楼上修建了数十个轻重机枪的阵地,这将成为鬼子进攻县城的噩梦。

    “营长,汤副司令派遣过来的部队已经到了。”警卫排的排长金龙报告说。

    “哦,走,我们出去迎接一下,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要和他们一起共患难了。”

    李汉看着眼前逐渐完善的工事,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即整理好军装,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大步向军营的驻地走去。

    “报告,卑职东北义勇军三团一营营长高建,奉命前来报到,请长官指示。”

    李汉刚刚达到军营驻地,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走了过来敬礼道。

    李汉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位东北义勇军的营长,似乎在二十七八岁左右,浓眉大眼,身高方面,李汉大概的估计了一下,超过了一米八,典型的东北汉子形象。

    “难道这个时期的东北人都长这么高吗?”看到高建的身高,李汉暗自嘀咕道。

    自从穿越成了东北军的连长之后,李汉在身高方面一直都深受打击,本来他一米七的个子虽然在现代来说只能够说是勉强达到了平均身高,可是放在民国时期,一米七的身高应该还是不错的。

    问题是他是东北军的军官,部下大多都是东北人。他的几个连排长们,就属王大柱最为明显,身高一米八八,相貌可以打八十五分。

    平时总是一副冷冷的表情,这要是放到现代社会,那就是个标准的男神。其他几连排长身高也全部超过一米八,就连他的老乡兼儿时玩伴李勇都有一米七八。

    虽然丢失东北之后,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地方的人进入部队,可就算如此,新兵也大多数是北方人,身高基本上超过一米七五。

    这让李汉心中很是郁闷,还以为回到民国,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