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之逐日军刀-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时又不得不感叹:汤玉麟还真是败家!热河省有这样一个主席,岂能不沦陷。

    不过汤玉麟要是不败家,自己有哪里能够碰上这么好的机会呢,李汉咬牙挤出了五万大洋,准备去天津买个几十辆军车回来。

    所以才他会让王大柱去统计一下会开车的人数,说道这事,李汉又不得不庆幸自己是在东北军的队伍,即便是在普通士兵里面,会开车的也不少。

    要是换做是其他军阀的部队,普通士兵不要说开车,许多士兵连汽车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汤玉麟跑了,负责守卫热河的部队自然紧跟着自己老大的步伐,撤出了热河省。

    现在承德市除了李汉的四营,就剩下几百个警察了,所以李汉当仁不让派兵接管了汤玉麟留下的军需库。

    这个军需库原本是负责供应第二集团军十多万将士的弹药消耗的,不过在张作相撤离后,军需库基本上就空了,汤玉麟这一走就更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

    当然这是相较整个第二集团军来说的,对于李汉来说,即便是只剩下一些边角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等李汉他们接受这个军需仓库时,一排面积在在五百平方以上的大型仓库,全部都是空荡荡,只是在最后一间仓库的角落里,堆积这一排弹药箱。

    经过清点,总计有七九步枪两千支,步枪弹一百箱,三十万发。仿捷克式轻机枪二十五挺,子弹若干。八零迫击炮十门,五十箱炮弹。

    这些武器弹药对于李汉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不过对于整个第二集团军十多万人来说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在仓库的大院里,还有停放着二十多辆军用重卡,李汉估计应该是汤玉麟用不上了,所以直接停放在了军需库的大院里,这些算是意外之喜。有了这些汽车,他的部队有一半多可以转为机械化了。

    “汤玉麟总算他妈的干了件人事。”李汉心花怒放的笑道。
………………………………

第五十一章 伏击鬼子骑兵

    一下子得到这么一大批军火,光是步枪,装备一个团都有余了,四营的军官们一个个眉开眼笑,兴奋不已。

    自从建平之战后,四营不仅人员伤亡巨大,武器装备也损失不重机枪只剩下一挺马克沁,轻机枪一挺都没有,迫击炮也损失殆尽。

    退到承德之后,因为上面没有关系,也没直接的上级,再加上战局混乱,直到现在四营都没有得到一枪一弹的补充。

    步枪方面倒不是问题,李汉自己还有部分库存,战场上也缴获了不少三八步枪,而且部分的溃兵自己也有枪。

    可是机枪和迫击炮那里,李汉就没有办法了。现在是战争时期,他就是有钱也没找不到军火商交易了。

    有了这一批武器,李汉恨不得立刻就扩军,但是他也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到在察哈尔那边稳定下来之后,到时候在凭借着手中的这批装备,扩编成一个团是没有问题了。

    手上的兵力越雄厚,才能够在这战火连天的乱世之中多一份安身立命的本钱。

    李汉的最终目的虽然是打小鬼子,可是打铁还要自身硬。

    在这大小军阀山头林立的民国时代,想要安心发展不外乎两条路,要不就是紧抱大腿,只要你上面有人,就不怕就有人敢动你另外一条就是把自己养壮一点,让别人不敢随便欺负你。

    第一条路李汉显然是走不通了,因为就算他抱到了少帅的大腿也没用,少帅再过三年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了,更何况人家少帅还不知道李汉只何许人也。

    正想着,王大柱那边回话了,全营会开车的人还真不少,总共有八十三人。

    李汉大喜过望,时间不等人,李汉当即带这些人,乘坐四辆卡车前往天津。

    天津是民国时期排名十分靠前的的大都市,城市之中车水马龙,人群川流不息,各种商品让人应接不暇,在这里还住着不少北洋时期的政要、军阀。

    他们在下台之后,很多都跑大了天津当起了寓公,在不久之后,汤玉麟也将城为这些寓公的一员。

    不过这一切都和李汉没什么关系,他现在可没有时间来欣赏天津的繁华。

    来到天津之后,李汉就派人给汤玉麟的副官送礼,李汉本来想直接给汤玉麟送礼的。但是一想到人家光是家产就运了几百车,立刻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很快李汉就得到了主持这次交易的商会入场券。

    由于这次出手的汽车数目过大,而且考虑到名声的问题,所以处理的非常低调,只是通知了天津城里的大商人、大地主,普通老百姓是不可知道的这件事。

    不过即便是这样,依旧是供不应求,因为军用重卡本来就是稀罕货,价格又买卖的超级低,商人们就像嗜血的鲨鱼闻着血腥味蜂拥而来。

    短短一天的时间,两百四十多辆军用载重汽车只剩下三十辆,好一招挥泪大甩卖,火爆程度丝毫不比后世商场搞活动的场面差。

    幸亏李汉来得快,否则,他真的就只能买几个汽车轮胎回去了。

    “妈的,都是奸商,几百辆军用重卡,两天不到就被买光了。”

    李汉愤愤不平的的骂道,本来他还想和汤玉麟的副官杀杀价,毕竟他是打算批量购买,至少也给他一个批发价吧。

    没想到人家副官根本不鸟他,还满脸不屑的藐视道:“你不要,后面有的是人等着买,要不是看在大家都是同僚的份上,就你这个态度,一个轮胎都不会卖给你。”

    把李汉气的那叫一个狠啊,不过看在这三十辆卡车的份上,李汉又不得不嬉皮笑脸的贴了上去。

    不过好在李汉的心里承受能力强,再加上他在心里不断的自我安慰: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和一个副官较劲有什么意思,老子大人不记小人过。

    有五十辆量军用载重汽车之后,李汉的底气十足,走路都比平时带劲,正好金龙那边也带回来了消息,有一百五十多个士兵的家属愿意跟随李汉去察哈尔,共有四百人多人。

    李汉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要知道他们在承德这一带招的士兵总攻也就两百多一点,其他的士兵家乡大多数都已经沦陷了,即便他们愿意,李汉这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放在几天前,要是带上这么一大批人一起撤出热河,估计刚出承德,就会被鬼子追上。

    可是现在却只需要拨出二十辆汽车,一天不到的时间,就能够将他们们全部送达察哈尔。李汉不得不感叹,人类就是聪明。

    眼看着承德这边朝不保夕,李汉决定让部分人员和战士家属先走,然后由他他带领八百将士继续留在承德观察情况,说不定还能让小鬼子吃个暗亏。

    第一批出发的车队,总共有三十辆车,其中有十五辆负责运送士兵家属,另外十五辆则是装载着四个连的六百个士兵,负责保护战士的家属,同时作为四营的先锋,为大部队在察哈尔沽源一带寻找落脚地。

    一九三三年三月七日,日军大部队开始向承德逼近,承德作为热河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关外最后一个还未沦陷的省城,其政治意义大于起军事意义。

    日军为了显示对承德重视,同时也为宣誓热河已经被大日本皇军全面占领,整整出动了一个旅团的鬼子向承德进攻。

    鬼子弄出了这么大的阵仗,让李汉仅存的一点小心思彻底的烟消云散,明智的选择了退让。

    不过在走之前,李汉还是要给鬼子留下一个难忘的记忆,因为他可是一直惦记第一批占领承德,在历史上都赫赫有名川原旅团一百二十八个骑。

    也不知道日军是从哪里得到消息,汤玉麟这边刚逃出承德,他们就知道了。

    负责进承德的是日军第八师团川原旅团,第八师团一向狂妄自大,丝毫不把中**队放在眼里。

    有一个骑兵中队的鬼子为了拿下攻占承德的头功,在没有大部队的配合下,直接杀奔了承德城。

    在距离承德城两公里的地方,川青少佐大摇大摆的骑着东洋马,准备前去占领承德,在他身后跟着一百二十七个骑兵。

    川青少佐相信只要这次以一个中队的士兵成功的占领支那一个大省的省会城市,不仅升职加薪不在话下,更能够让他名载大日本帝国史册。

    川青是一个小农家庭出身,要是没有战争,现在可能还是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可是自从加入皇军之后,川青在激进的帝国主义和军国思想双重教育下,变得异常渴望战争。

    一想自己可能名扬整个大日本帝国,川青少佐的就忍不住心潮澎湃,连骑马的速度都在不知不觉间加快了不少,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要建功立业了。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

    “轰!轰!轰!”

    一连串的爆炸声陡然响起,猩红耀眼的火光乍现,冲在最前面的川青少佐和六名鬼子骑兵顿时被炸的血肉模糊,纷纷倒在了血泊之中。

    剩下的鬼子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给打蒙了,纷纷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同时跳下战马,并且迅速的散了开了,紧张的望着四周。

    “小鬼子,老子现在就送你们回老家。”

    “开火!”

    说话之间,随着一声清脆的枪响,子弹精准的击中了一个鬼子的脑袋,随即一个鬼子骑兵脑袋上多出了一个洞,一股不明的液体从里面流了出来。

    李汉的枪声未落,道路的两旁八百多名四营的官兵同时开火,一时间枪声大作,在密集如雨的子弹中,剩下的鬼子几乎来不及反击,身体就倒了下去。

    仅仅十几分钟的激战,这场在开始就注定结局的战斗结束了,小鬼子几乎没有任何的反应时间,道路上横七竖八的躺满了日军的尸体。

    占据绝对优势兵力,又提前设好了埋伏,李汉率领四营的官兵,以微小的代价,全歼了来势汹汹的川青骑兵中队。

    将川青中队全歼后,李汉当即命令王大柱带着骑兵连去打扫战场,鬼子骑兵都是一人双马,所以这次光是战马就缴获了两百匹左右,配套的还有鬼子骑兵的马刀和骑枪。

    有了这批武器和战马,李汉完全可以在察哈尔那边在拉起一个相同规模骑兵连。

    回到承德之后,李汉立即开始组织部队撤退,这次能够轻松的消灭了鬼子一个骑兵中队,完全是因为李汉有心算无心。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左脸刚被被甩了一个巴掌,不可能把右脸再凑上来让你抽。

    当李汉的撤退命令一下达,全城一片哗然,因为四营刚刚全歼了一百多个小鬼子,城里的老百姓正准备帮他们庆功呢。

    没想到四营转眼就要撤离,许多市民脑子还转不过弯来,不知道为什么李汉明明打了胜仗,却还要放弃承德。

    更多的百姓则是流着泪看着四营撤出城内,因为四营是城内最后一只中国人的军队了,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

    感觉自己最终还是被抛弃了,不少的市民对着行进的队伍破口大骂,更为激愤的人直接就朝队伍里面丢臭鸡蛋、碎石头等。

    对于这一切李汉和四营的官兵们只能默默忍受,因为他们明白,此刻不管怎么解释都是显得苍白无力,毕竟他们确实打算退出承德了。

    看着那些无助、流泪的市民们,李汉同样是心如刀绞。

    作为军人,不能够保家卫国,反而一直在丢城失地,将老百姓丢给凶残的日本人,李汉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直到此刻,李汉才体会到生活在后世那个强大的新中国是多么的幸福,就算是一个普通的人,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不像这个时代,不要说什么小康社会了,普通人只期盼自己能够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就行了。

    看着老百姓们无助的眼神,李汉心里很想留下来和鬼子大干一场,可是他知道那样做只会让战士们牺牲的毫无价值。

    自己手里只有一个营的部队,而且还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是有溃兵和新兵组成的。这样的部队打一次伏击还勉强可以,要是碰上鬼子的大部队,不用他们动手,就会自己崩溃的。

    “总有一天,我们还会打回来的。”

    李汉陌生而又熟悉的城市心中,默默的对自己说道。带着无限的遗憾,四营最终还是撤离了承德。
………………………………

第五十二章 察哈尔

    荒凉的戈壁滩上驶来了数十辆军卡,打头的是一辆吉普车,在车队的后面,还有数百匹战马在奔驰。

    开吉普车的人正是四营的营长李汉。当然要李汉开车,不是因为四营会开车的士兵不够。纯粹是李大营自己长想要过一过车瘾,顺便调节一下这一路的沉闷气息。

    他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是考过驾照的,可是自从拿了驾照之后,就再也没有摸过方向盘了,眼下机会难得,李大营长就想露一手。

    “营长,你开慢点!”

    刚上路的时候,车子一直摇摇晃晃的,把坐在副驾的金龙吓出一声冷汗,生怕李汉一不小心之下,把车开到沟里去。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会有什么事,以他的身手,在翻车之前跳车,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自己身为营长的贴身保镖兼警卫排长,要是营长出了事,那就是自己的失职了。

    好在车子摇晃了十来分钟之后,终于是开始正常的行驶了。而且民国时期,有没有什么高速公路,荒郊野外的场地大,也没有红绿灯,有不分正向和逆向行驶,这对李汉的车技要求就低了很多。

    装备了大量的汽车和战马之后,四营的机动能力比以前可是快了几十倍,一个下午不到的时间,四营八百多人抵达察哈尔沽源县外。

    刚刚经历了一场战斗的官兵望着这块完全陌生的土地,心情都变的异常的沉重。

    说起来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打败仗了,上一次是从山海关退到了热河,时隔三月,历史又再次重演。

    尽管李汉和麾下的官兵在这两场战役中都对日军造成了重大杀伤,可是终究是打了败仗,士兵们的情绪本来就不很高。

    再加上东北军这两年是一败再败,不仅没有收复东北老家,反而离东北越来越远了。到现在,很多士兵对于收复东北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当兵是为了什么,军官们可以拍着胸脯夸夸其谈道是为了:“保卫国家,抵御外辱!”、“为了民族崛起!”等等诸如此类的大道理。

    可是这对于大头兵来说,这些都离他们有点远,他们就想拿粮吃响,等到退伍之后能够陪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样就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了。

    可是现在呢,虽然收复老家的口号天天再喊,可是离家却越来越远,士兵的士气又怎么会高呢。

    好在战士们心里同样清楚的很,就是小鬼子来了之后,他们才开始了流亡,才变得无家可归,因此战士们对于小鬼子的痛恨是无法言喻的。

    部队的这些情况,李汉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解决这个问题,很容易出现大量的逃兵,痞兵。

    但是如果能够因势利导把战士们的不满和仇恨全部转移到鬼子身上,反而可以大大的提升部队的士气。李汉明白,考验他作为一个指挥官的能力的时候到了。

    虽然到了察哈尔,不过他现在的处境并不安全,随时可能遭到其他地方军阀的攻击。

    现在的察哈尔省,可不是个安稳的地方,省内的形势异常复杂。

    在军队方面,由于察哈尔省没有蒋介石的嫡系军队,全省遍布了无数地方杂牌部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这使得导致察哈尔一直处于混乱无序状态。

    省内各路人马云集,有冯玉祥的西北军旧部,有方振武的部队,张励生的察哈尔自卫军,蒙古和绥远民团,大股土匪武装等,再加上最近从东北退过来大量义的勇军部队,所有的人马加起来超过十万。

    要知道整个察哈尔省也就三百万人不到,而且地处偏远,各种商业活动匮乏,甚至几乎为零。

    大小军阀为了获得更大的地盘,相互之间经常发动吞并战争,使得察哈尔省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在四营主力进入沽源境内后,先遣队的高建也带着一个连的战士来和李汉会和。

    由于热河那边退下了大批的部队,所以沽源城里非常混乱,到处是饥民和溃兵,还有一些从热河逃难过来的地主,乡绅。

    虽然也有一些民团的士兵三五成群地在街上巡逻,但是一个个没精打采的模样,对眼前的混乱状况视而不见,或者是无能为力吧!

    李汉站在城西的一座小山上,望着西面连绵不绝草原,回想起在城中所见的情景,心情异常沉重,沽源就是现在民国社会的缩影。

    频繁的战乱已经使国民全部变成惊弓之鸟,不再相信任何军队!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升斗小民,根本没有人在意他们的感受,而他们也同样对城头变换的旗帜麻木不仁!

    “报告!”

    一个报告声打断了李汉的思绪,他回过身,见高建满头大汗地站在他面前说:“营长,你终于来了!”

    “怎么?看这样子,你们在沽源这边情况不怎么妙?。”

    “哎!营长,你是不知道!察哈尔这边实在是太乱了,稍微有点油水的城镇都有部队驻扎,我们有没有上面的调令,不管是县政府还是省政府根本没人搭理我们啊。为了避免和其他部队发生冲突,我们的部队驻扎在离郭镇不远的十里村。”

    高建苦笑着回答道,他们先过来的一批人也有数百人,再加上士兵家属,接近一千了,全都缩在一个村子里,能好吗!

    “那我们就先去十里村。”

    看着混乱的沽源城,不难想象其他地方治安情况。摇了摇脑袋,李汉不再没有多想,示意高建带路。

    十里村是一个只有六百多人的小村,但是在察哈尔,已经是方圆十里内,有名的大村了。

    高建带来的那些人就已经将村子给塞满了,惹得村里的原住村民很不高兴了,要不是看着高建他们手里的家伙,估计已经动粗了。

    现在一下又来了八百多个军汉,把整个十里村都弄的鸡飞狗跳的,乌烟瘴气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土匪进村了呢。

    李汉和三个主力连直接就在村外搭起了帐篷,好在十里村虽然人少,但是地盘却足够大,村里是住不下,李汉也只好在村外将就一下了。

    “老高,那个郭镇是什么情况。”

    李汉知道这样下去不行,高建他们在察哈尔的情况和李汉预想的差太远了。别的不说,一千多号弟兄要是没个固定的驻地,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营长,郭镇有个保安队,也有三百多号人,领头的叫张彪。”高建道,随即又问:“营长,您是打算打下郭镇?”

    “没错!我们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部队没有固定的驻地和补给,很容易崩溃的,再说察哈尔也不是善地,我们必须尽快完成修整,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我之前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去到郭镇和县城和他们交涉,想让他们帮忙安排驻地,没想到这些官老爷一口咬定说我们没有调令,就是溃兵、逃兵,不但不让我们进城,还威胁要剿灭我们呢!”

    高建心酸的说道,谁都没想到,跑到察哈尔来竟然是这个待遇,好歹他们也是在前线和鬼子打过仗的部队。

    “妈的,他们反了天了,竟然敢这样对待我们。”

    听了高建的话,李汉心中怒火一下子就烧起来了,自己在热河和鬼子血战,退到察哈尔被人无视了不说,还要剿了自己,这还得了。

    李汉也不多说,留下高建守着这个临时的驻地,自己带着四个连的部队,直奔郭镇而去。

    郭镇的保安队其实就是沽源县以前的保安大队,大队长叫张彪,是沽源当地的一个大地主。

    当然他能够当上大队长,主要是他有弟弟在西北军中当团长,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沽源县因为大量东北义勇军涌入的原因,现在已经成为义勇军的大本营了,成功的演绎了一幕鸠占鹊巢的好戏。

    张彪刚开始还想仗着自己兄弟的名声将义勇军赶出去,不过后来一看,义勇军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还是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果断地带着缺员严重的保安队转移到郭镇。

    当李汉带着四个连八百多人来到郭镇时,张彪正和自己新纳的小妾在快活呢。

    “队长,大事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官兵,都带着家伙,把郭镇都围起来了。”卫兵惊慌失措的冲着张彪的房门大喊道。

    张彪这会儿正准备提枪上马,被卫兵这一喊,小弟弟吓得瞬间转变成了缩了头的乌龟,差点就不举了。

    “你他妈的找死啊!不知道老子在干正事吗?慌个屁,肯定又是热河那边退下来的,东北军那帮废物,自己的地盘守不住,夺起别人的地盘来倒是一等一的厉害。”

    显然张彪对于东北义勇军占了自己的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