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瓦房之上-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雪吃完苹果后,起身说道。
“行,你就去炒个青菜吧,生蚝汤我炖好了,白切鸡我也做好了,牛排也都煎好了,饭也焖在锅里,就等你回来炒青菜了。”
小雪妈妈笑着说。
白榆一听白切鸡不由得一愣,他的至爱菜品,是凑巧还是秦瓦凡又好心地出卖了他呢?如果真是秦瓦凡告诉秦小雪的,那这姑娘还从秦瓦凡那都探知了他一些什么啊?他对她可是一无所知呢!他不知该佩服她的聪明还是该担心她会不会太过聪明。
但想到她这是对自己的重视,心里又开始纯粹地美滋滋起来。怪不得昨天心里会升腾起那样一种暖热的稳当和坚定感来,却原来,她对他,他对她,都早已心心相印啊!
她除了爱喝柠檬水,就是爱吃苹果和火龙果,这也是昨天晚上秦瓦凡告诉他的,是以他才猜他的饮食喜好,估计也被秦瓦凡透露过去给秦小雪了。
哎,情义之兄弟,心爱之女人,便是人生幸福的基石啊。
“阿姨,我去厨房帮帮忙吧。”
白榆吃完手里的苹果,将桌面的果皮收拾到旁边的熊猫造型的青绿色塑料垃圾桶里,起身询问。
“去吧。”
小雪妈妈没有阻拦,笑着答应。
“你进来做什么?油烟这么大。”
正摘着菜花的秦小雪望着走进来的白榆笑问。
“有油烟吗?不是还没开始做吗?”
白榆笑嘻嘻地站在一旁端详着她。
“也是。嘻嘻。诶,你不是进来帮忙的吗?怎么还不动手?”
她见他说着要帮忙,却在一旁不动手。
“忽然发现很想尝尝你做的菜,我要是动手,那不就吃不成你的手艺了吗?难道还要各炒一半来比试谁做的好吃吗?”
白榆也笑嘻嘻地。
“贫嘴!”
秦小雪嗔了他一眼,将摘好的菜放到水龙头下,麻利地洗干净,也的确,一道简单的清炒菜花,的确多一双手反而碍事。他们毕竟还是第一次如此亲近,总不能让他握着她的手来炒菜吧。百;镀;一;下;“;瓦房之上爪;书;屋;”;最;新;章;节;第;一;时;间;免;费;阅;读;。;
………………………………
第119章 一顿暗流涌动的午餐
“你去陪我妈吧?顺便帮着收拾桌子,我炒青菜很快的。”
秦小雪熟络地吩咐站在一旁的白榆,但其实她是不好意思被他这么近地一直瞧着,虽然这一幕在她心里盼了不知多少回。。
“我进。。。
………………………………
第120章 原来,生活的暗影与光明
吃完午饭,三人一起闲聊了一会,秦小雪就带着白榆出了门,去青柠冰室。。
小雪妈送他们到门口后,折了回来,坐在沙发上,又默默坐了一会,就上楼休息,她打算,睡个午觉,就去找小雪爸去。。。。
………………………………
第121章 爱情,究竟是怎样
医院里,小雪爸正躺在病床上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
“秦丁,郑川去店里了?”
小雪妈进来病房,搬了个靠背椅坐在小雪爸病床旁。
“嗯,刚走一会。”。
“这孩子,从你。。。
………………………………
第122章 是忘恩负义吗
看着秦小雪啜泣得开始全身发抖,郑川想过去拥抱住她,却不料白榆一步跨过去搂住了她的肩膀,让她将头靠在了他的胸膛里。
郑川气得心肝俱焚,却第一次在秦小雪面前不知所措。。
如果。。。
………………………………
创作手记:八零后的我们,站在瓦房之上
一、我们,八零后这一群人
我在中科院上课时,和旁边的一个同学聊天,说起我写,我说,我就是要写八零后这一代人,尤其是八零年到八五年之间生的这拨人的生活和成长。她猛点头,极为认同。我们都是这一代人,但我们都觉得自己这一代人似乎存在感不是很强。
看看那些电视剧就知道,轮番播放的,都是对六零后七零后的生活写照,要么就是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的生活反应,单单少了我们八零后,至少,时代标识好像不如那两头的人的明显。
但其实,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很值得去看,也很值得去反思审视的。
我们这一批人正站在各项改革的交叉口,我们享受到了其中的好,也仍受着物质匮乏的影响,但因为站在改革的起点上,无论有无意识,我们受着时代的冲击,又开始因为看见了最初的曙光,而自觉地衍生出了无限的关于自我人生与社会的希望,忧患意识与理想主义共存,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好的写照。
比如说,我们刚好碰上了改革开放,于是人口流动带来了生活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的变好,更是外来新观念的冲击,打开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带来了往前冲的希望,也成了我们对新人生创造的外在社会动力,当然,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和更强的自我意识,也开始逐渐形成。
我们也碰上了九年义务教育,于是有幸即使是农村,也能上学,只是,那时候的我们,在上初中时,最厉害的那一拨人,却有很多是考了中师、中专或卫校,像我这样上了高中,最后读了大学的,其实属于班级里的十到二十名之间的中等生。
而高中考大学时碰上了扩招,于是,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毕业生。尤其是不包分配,没有了铁饭碗、金饭碗之说,大部分的子弟,毕业后都走入社会的各个岗位,通过自主择业,无论是观念还是人生方式,也都和我们的父辈有了巨大的不同。
可不是吗?我们的父辈,读完书出来,都回原籍,甚至很多上完初高中的学之后,仍是回家务农,作为家里的劳动力而存在,人仍被束缚在土地上,无论是思想、生活还是整个的人生。但我们,已经可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基于社会的变革,登高望远,看见许多不同的人生选择,有机会走向更宽阔的道路和天地了。
二、我们这一代人的自我追求
尽管如此,我们又都在一出生,就承载着这一片农耕土地形成的农耕文明的千年流传的文化情感,受着这样的文化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虽然向往独立自主,向往更远的远方,更美好的人生,但我们深知,父辈们靠自己努力而存在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天然的生存之道,自强不息、自立自尊的精神,沁入骨髓,成为我们的灵魂支柱,促使我们在首先兼顾家庭的拮据的现状,迫切而努力地自力更生的同时,又寻求着自己眼界所及的自我改变,甚至是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而那些因为经济发展、地区开放、人口流动而闯入我们眼界中的物质与精神创造者们优秀的典范,成了我们要追及的榜样,也就自然地内化成了我们自我突破的内驱力。
于是,社会的变革带来的思想的流动、开放与变化及对固有的不够先进的文化的撞击成了这一拨人开眼看外面,寻求自我突破的外在推动力;生活不断变好,但仍需努力创造才能走向更好的现状,和那些通过自我努力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榜样的力量,内化成了我们前行的内在推动力。
当然,我们这一代人中起点各有不同。如果说家庭是一座山,我们就是生活在不同高度的山顶上的人,因为地区、家庭给予的高度不同。的确,我们最初所能触及到的也不同,致使我们的人生也迥异。但对于我们这些从乡村、镇上、县城里出生、成长的人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也依然是幸运而幸福的。因为那时候的我们,几乎站到了当地的时代发展的顶端,看见了我们在当地、在自己家庭中,能看见的最高最远的风景,也有了父母们以举家之力让我们自由前行的能力。
说到这一点,我又不由得眼眶发热,从前总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但当回头看去,才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比我们的父辈、祖辈们高多少,不过是他们踮起脚尖,节衣缩食,让我们站在了他们的肩膀,甚至是头顶上了。这样的深爱,不仅仅是自然的繁衍需要,更是生而为人的无私情感——值得代代歌颂吧。
所以,那时候年轻的我们,也从不曾忘却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家人,但我们的家人,在无法帮助我们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到不拖后腿,告诉我们往前冲即可。
所以啊,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有着时代、社会发展给予的巨大机遇,也凝聚着父母亲人的爱与期望,和着我们自身对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这种骨子里最初的积淀,成了我们心灵的种子,形成稳定的人格,在后面的社会奋斗中,能够于日见浮躁与生活琐碎中,站住脚跟,最终跟随自己的内心,虽不免诸多的和光同尘,但眼里,始终有着那么一星不灭的对家人情感与对自我人生向往的独特光芒。
三、关于瓦房、瓦房之上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生活过或正在生活中的那些村落、乡镇、县城里,就曾有一片片的瓦房,哪怕,后来一些瓦房被改造成了楼房,在那里生活的人们,还带着瓦房的记忆。
文化的传承是一条流淌不间断的河流,旧与新,不过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简单断代罢了,当然,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旧,需要舍弃,但更多的,还是在新时代里或隐或显地被传承的同时又被时代所创新了,人心的不足,便在时代的推动中,表现在了奋斗上——对现状的不满足而后不断通过努力来达到突破之后又不断地追求着新的高远上。
因此,想要揭示一个地区的发展,首先就要看到是人的发展,是人接受着新旧文化的精髓后内化成自我需求、情感、意志力、能力后,再成为人的一种外显行为的创造,并在个体变化的过程中汇集为群体行为,从而真正地推动着地区的发展。
也于是,在新时代中,旧文化与新文化的碰撞中,新的一代人如何吸收新文化,之后如何创新,再度从当下的社会实践中发生新旧文化的再度碰撞后,融合成新文化,同时也完成个体在某一人生阶段中达到自己某一层面的目标或变化,大概就是我个人对瓦房和瓦房之上的一种意愿的表达吧。
四、附注
现在的确时间紧凑,肩负学习、读书和写作,还有运动的任务,脑子却有些犯懒,对这样的创作随笔没能做过多的布局谋篇,只是在有感想也时间宽裕的时候,随着脑海里流出来的文字递送到指尖后,再通过键盘传输到屏幕上。想想从前那些写作的人们伏案写字的辛苦,自己算是轻松了吧。只是也脑子累,流出来后就不太够心力回头再审视了,肯定有不够严谨的地方,读者请见谅吧。
也大概是因为犯懒,一直想好好感谢我的责编慕斯老师做的作品封面,真是很得人心啊,大爱!却一直未能及时表达谢意,这会便一并表达——文字者便以文为心了。
说起慕斯老师,也是一位非常nice的好编辑老师,认真负责,平易近人,有问必答,而且处理问题迅速。我篇章发布时发错卷,只要一和慕斯老师说,便能得到立刻解决,而且不厌其烦。尤其有一次是假期,我晚上过十点了好像,至少也是晚上九点过了吧,给发了个什么问题,竟然得到慕斯老师的即刻回复,把我惊到了。感谢!最近又因为我的对手机信息的不够关注而带来的诸多影响,包括慕斯老师询问我的基本信息的补充来为我的第一部作品《乡野孤儿》申报一个奖项,我竟然在老师两天连续询问里没有丝毫的觉察,过完周末才知觉,辜负了慕斯老师和平台对我的一片厚爱,也带来了编辑老师和平台工作的困扰,实在请见谅!但慕斯老师却因此对我没有丝毫怨怪,再次感谢!
元旦将至,谨以此文,祝福可爱敬业的慕斯老师和平台老师们、我的书友们都新年快乐,每天开心!!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忘初心,能得始终,于瓦房之上,看见瓦房之家园片瓦之美,也看见更高远的人生风景之美。
………………………………
第123章 矢志不渝,两颗心
白榆幸福而忧伤地度过了这一个足以让他记一辈子的周末。秦瓦凡也知道他碰见了人生里值得去把握的大事,并没有去打扰他。。
直到周一早上,和着学生们升旗完毕后,秦瓦凡带着赵红找了白榆一。。。
………………………………
第124章 提刀,郑川家的大地震
郑川家。
苦闷伤心的郑川,前一个晚上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说有事做,在店里住,他父母也没多问,以为和从前一样。。
早上,在店里喝了一地酒的郑川,却早早就醒了,浑身难受,满腹委。。。
………………………………
第125章 两家为难事
郑川爸停了停脚步,大概是端详了一下躺在床上闭着眼的儿子,还是走到儿子身旁,也不管他是睡没睡着,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川啊,你是个男仔,做什么事都要拿得起放得下,别被。。。
………………………………
第126章 续上的连接,突围的力量
“小雪,没什么事了,我送你一起去冰室吧?”
郑川还是很渴望和秦小雪多呆一会,哪怕就是多呆一分钟也好啊。。
从前他想她时都是直接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想象着两人将来必定在一起的。。。
………………………………
第127章 时间,不动声色
秦小雪在父亲情绪相对稳定时就带着白榆去医院见了他,她父亲对着白榆从上到下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遍后,就问了一句话:
“我女儿因为你,付出很大,你知道了吧?”。
“爸,您提这有。。。
………………………………
第128章 被高度认可后……
秦瓦凡觉得秦主任手掌拍过的肩膀沉甸甸的。。
他不希望作为教师,被放在神坛上,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有着敬畏感,来源于教室课堂上那一双双眼睛和开家长会时那一张张承担着家庭重担的或焦灼。。。
………………………………
第129章 什么时候能付得起首付
“两位兄弟,是不是,欸,是不是当初,小秦兄弟第一次去我饭店时我招待不够周到,让你们见了我心情不够好?要不,要不你们找个机会再过去一趟,我一定拿出我的全部功夫来给你们下厨做顿好饭。你。。。
………………………………
第130章 你还好吗?
“话说你的小雪是不是还要继续去上学?”
秦瓦凡忽然想起,秦小雪目前是因事休学在家呢。
“啊!你不提这茬,我倒是都忘了呢!”
白榆猛拍额头。。
“那你应该庆幸,。。。
………………………………
第131章 如果
秦瓦凡也不知道,自己的老婆,什么时候从婚前懂事,婚初甜蜜的妙人儿变成了一只在他耳边叽叽喳喳滋生烦恼的檐下麻雀,而且这只麻雀儿叽叽喳喳的频率还越来越高,声量也越来越大。。
那什么。。。
………………………………
第132章 一路的斗智斗勇
但令秦瓦凡烦恼的还不仅仅是生活中妻子的喜怒无常,还有他两边的工作。
“小秦,下午放学后有没时间,一起去吃个饭吧?叫上白榆。”。
秦主任在上午课间休息时,在办公室走廊里碰见。。。
………………………………
第133章 秦主任的话和酒(一)
正当秦瓦凡骑着白榆崭新的摩托车带着妻子赵红在路上不断地试图建立夫妻俩的相互理解的对话方式时,白榆也正抵挡着秦主任的各种时明时暗的问话。。
“小白老师,你们现在的业务做得很大了吧。。。
………………………………
第134章 秦主任的话和酒(二)
“小秦,小白,你们都是统招大学毕业的,受过正规训练的,说起来,比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思想得多啊!”
酒过三巡,秦主任说道。。
“您说哪里话啊,我们再有思想也比不上您这十几二十。。。
………………………………
第135章 穷怕了
秦瓦凡和白榆都是聪明人,秦主任的提点是为他们好,他们也都知道。
尤其秦瓦凡,虽然几杯酒下肚,如果平时,他早该醉了,但此刻,心里却是灵醒得很。。
他的心里也在活动,领导这样。。。
………………………………
第136章 尴尬的工资,两难
“是啊,秦主任,我们那点工资,是挺尴尬的。”
白榆也酒劲上来了,不再管领导不领导的,也口吐真言:。
“就像秦瓦说的那样,我们现在家里都帮不了忙,将来还得要帮着家里,而且组。。。
………………………………
第137章 不敢松懈
“哥,所以我说呢,人做什么都可以有价值感,就看自己怎么选了。不过,你们都是文化人,我也不懂,只是从我自己的经历里,我发现,在现在这社会,人首先还是得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否则,日子是真。。。
………………………………
第138章 事发突然
“小秦啊,这边我们几个主任临时接到通知,之前跟你们说的那个场地,估计我们给不了你们了!”
秦瓦凡接到了县团委的科长办公室电话。
“啊?为什么呢?”。
秦瓦凡咋一听到。。。
………………………………
第139章 镇定,镇定,镇定
秦瓦凡匆匆赶到青柠冰室时,秦小雪正在招呼客人,白榆安静地坐在一角喝着柠檬水。
“秦哥,喝点什么?还是柠檬水?”。
他刚坐下,秦小雪就轻盈地落在他和白榆的中间,笑着问道。
。。。
………………………………
第140章 不成也要成
“秦兄弟,白兄弟,什么事?”
秦胖子屁股还没坐稳,就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他这人,此刻的仗义,让和他坐一起的两人也感受到了。。
“我们是遇到了棘手的事,就是此前和你提过的优。。。
………………………………
第141章 平生最无奈的谈判
下午,秦瓦凡和白榆经历了他们平生以来最无奈也最无力的谈判。
无论找的县团委办公室主任,但主任刚好要开会,还是将他们推给了给秦瓦凡电话通知的那位科长。毫无疑问,交谈就变得没有多少可发挥的空间了。
无论秦瓦凡和白榆提出什么问题,这位科长都像做好了准备一样,或笑而不语,或笑着摇头,再就是来来去去只一句话:这是县里刚接到的新政策,只能执行,没办法给哪一家开特例了。
最后,那位科长也被迫无奈,只得对他们的再三诉苦和请求回答说,先记录下来,等主任开完会后他再递交给主任看,至于什么情况,那也由不得他,只能看团委办公室的定夺了。
“那要不,我们也在这等主任开完会过来,我们再和他确认一遍吧!”
秦瓦凡见效果不好,只得厚着脸皮出此下策。无论事成不成,他们得做到这样的份上。
“对对对,丁科长,我们不是说不放心您,而是真的这事太着急了,我们都等不了太多时间了,干脆就坐这等主任,他一回来,看完后基本上就可以知道结果如何吧?我们也不打扰您了,您看,其实说来说去就是县里能不能给认可这一个问题,您也一时半刻定不了,对吧,那我们等主任回来,简单和他说完,就看看他是怎么表态的,如果主任也觉得难办,那这事我们也不纠结了,也好尽早做准备,毕竟,这事迫在眉睫了,最近几天还天天被那些商家催问进展呢!”
白榆见丁科长脸上有不理解之急色,连忙打圆场解释。
“行,那你们就先等着吧,看看情况,也好早点做你们的准备。”
丁科长终于表示理解地点头答应了。
“你觉得我们这事还到底有没希望呢?我怎么觉得希望微乎其微啊!”
在卫生间里,白榆低声问秦瓦凡。
“来都来了,管他有没有希望,做足了功夫,对我们自己也是一个交代。对吧?”
秦瓦凡看着白榆说道。他的心里,其实也已经开始在思量如果不行,这活动该怎么做呢。
“主任,您开会回来了啊!”
两人在丁科长办公室的木沙发里干坐了两个多小时,五点多的时候,团委主任才从会议室急匆匆地回了来。
“哦?你们还在啊?”
主任依然是衬衫西服,国字脸上透着严肃认真。
“小丁,是还有什么没给两位交代清楚的吗?”
他扭头望向正无奈地笑着的丁科长。
“嗯,我把新政策都说了,目前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和他们说了,但二位还是坚持想见见您,让您给再确定一下。”
“噢,这样啊!来,你们坐,坐,坐下说。”
主任在他的办公位上坐了下来,又让两位起身迎接他的年轻人再度坐下。
“你们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想法?还是说对我们这新政策不能理解?”
主任微笑着发问道。
“我们知道县里是要按照政策方针来走,但我们觉得,我们这事也是对县里有好处啊,怎么就不能够了呢?”
秦瓦凡情急中还是将问了丁科长无数遍的问题又兜了出来。一旁的丁科长一听还是这个问题,也跟着无奈地笑着摇头。如此倔强的人,他还是第一次碰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