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能打造神器-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赶上干涸的小溪了。”魏忠觉得自己的想法很绝,是真的像。

    朝中大臣,像工部尚书这样的还真少见,反倒是像韩知兵的多,又白又胖,还有大肚腩,哦,不叫大肚腩,武将叫将军肚,文臣叫宰相肚子里能撑船。

    越王一直端坐在位置上,动都没动,眼睁睁的看着下面两个人上演忠心护主的戏码,眼看就要再出矛盾了,这才开了腔。

    “拿来,孤看看。”

    魏忠小跑着奉上,还告诉越王应该怎么使用,然后越王也被吓到了,他看的也是工部尚书的老脸。

    幸亏魏忠早有准备,要不就把“千里眼”摔了。

    越王自然不能说伤害老臣的话,只是轻轻的给了魏忠一脚,魏忠顺势往地上一倒。

    “你可知错?”越王的声音很严厉。

    魏忠那是什么人啊,简直就是越王肚子里的蛔虫,“老狗知错了,尚书大人,是魏忠的不对,我在这里赔礼了。”

    工部尚书只能点点头,也不好再说什么,都这样了,还有啥好说的?

    其实越王怪罪魏忠的,完全不是这件事,怪的是他把“千里眼”对准了工部尚书的脸,说实话,可真是不太好看。

    “杨爱卿,你也上来看看吧,这个挺有意思的。”

    越王、魏忠、工部尚书开始轮流把玩。

    …………

    第二天早朝。

    越王带着“千里眼”来的,没玩够,本想着随便看看,没想到竟然窥视到有大臣睡觉。

    那人就隐藏在人群里,站着睡觉,左右来回轻轻摇摆,但就是不倒,像个不倒翁。

    越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可真是长见识了。

    “诸位爱卿,可是上朝的时间太早了?”越王不得不产生如此疑惑,能困成这样,明显就是没睡够啊。

    “不早啊。”

    “这都日上三竿了,不早。”大臣们纷纷表示越王很照顾臣工,没让他们起大早。

    越国早朝的时间安排还是很合理的,仈Jiǔ点钟,跟上班的时间差不多。

    不像有的朝代,大早晨五点就上朝了,再加上穿衣赶路的时间,大半夜就得起床,那才难受呢。


………………………………

152 将军就该保家卫国,窝里斗不是本事儿

    王上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快速反应,说早朝不早的大臣们开始思索,互相之间频繁的用眼神交流。

    无缘无故的,越王不可能冒出这么一句,难道是想调整早朝时间?

    “王上……”大学士谢言迈步出列,准备问上一问。

    “福王,醒一醒,千万别摔了!”有大臣惊呼,打断了谢言的话。

    大臣之间用眼神交流,终于有人发现正隐藏在人群里睡觉的人,此人正是号称朝堂不倒翁的福王。

    越王也是挺有意思的,不敢称帝,但是却行使了一把皇帝的权利,封了一位王,就是这位偷偷睡觉的福王了。

    “啊?谁叫我?下朝了?”福王睡的迷迷糊糊,下意识就要往外走,身边的大臣赶紧拉住。

    这家喷不起!……谢言长出一口气,满肚子想喷人的话,强行压了下去,“福王,还没下朝呢,您这是昨晚干什么去了?困成这个样子?”

    福王不愧于自己的封号,属于中年发福的典型,混在大多发福的大臣里,还真不容易分辨,“去妙音坊听曲儿了。”

    妙音坊类似青楼,但里面都是清倌人,擅长吹拉弹唱,歌舞是都城一绝。

    “身为堂堂……你怎么……”谢言张嘴就要开喷,幸亏反应及时,再次压住。

    越王对自己这个弟弟也是没辙,只能干咳几声儿,“上朝呢,注意点儿。”

    福王一缩肚子,清醒不少,“王兄,是臣弟不该。”

    “你呀,要是实在犯困,就跟几位大学士说一声儿,请个假不就好了,何至于在朝堂上睡觉啊?”

    福王做的不对,越王不得不说上几句。

    其实越王已经后悔了,这种事儿,看见了,自己暗中开心一下不就好了?

    或者等下了朝,拉着福王私下一说,也挺有意思,现在提出来做什么?

    这不是给王室丢脸嘛。

    “哦。”福王有些不解,“可是,可是臣弟已经不是第一次在朝上睡觉了,王兄是如何发现的?”

    福王身份尊贵,比三位大学士地位还高,本应站在文臣之首,但就是因为想偷懒睡觉,这才特意往后排站了站。

    就这么混在大臣堆儿里,企图蒙混过关。

    “哈哈,这可是好东西。”越王抓着望远镜往前递了一下,“千里眼,你可知道?”

    “知道,不就是神话故事里,那什么仙人,能窥视三界嘛,难道?”

    福王虽然说的不对,但越王还是很开心,“对对对,就是那个。”

    “来,上前面来,你也看看,看完了你就知道,我为何知道你睡觉了。”越王罕见的没有称孤道寡。

    “这就来。”福王挤开身边的大臣,大喇喇的跑到越王身边。

    兄弟俩这就旁若无人的在朝上玩起来了,谢言看看其他两位大学士,总觉得应该有人站出来制止。

    李阳,刘康眼观鼻,鼻观心,没有丝毫反应。

    谢言又望向其他大臣,这帮人更过分,竟然还议论着,说也想试试那“千里眼”。

    满朝文武,竟然没人出言反对!

    谢言悲愤啊,这是上朝,不是过家家,还能不能认真点儿了?

    “嚯,这可真够丑的!”福王突兀的喊了一句,朝堂上的议论停止了。

    朝臣们左右看了看,不知道福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只有工部尚书脸色不好,他就奇了怪了,怎么每一个用过千里眼的,都说他长得丑,昨天回去之后,他照镜子了,也还行啊。

    另外,他还特意问了自家娘子和小妾,甚至是上门拜访的客人,都说不算太丑,还行。

    这怎么一出家门,还都不一样了呢?

    “别瞎说。”越王轻轻打了福王肩膀一下,动作亲昵,王室里有这样的兄弟情,还真是不容易。

    要不怎么会有最是无情帝王家的说法。

    福王捂住嘴,随后又赶紧放开,“王兄别担心,没人知道臣弟说的是谁。”

    越王:“……”

    别人不知道,那工部尚书本人还能不知道?

    毕竟,昨天魏老狗也是这么说的,丑是丑了点儿,可是你们也不能直说啊!

    “老臣,也想试试。”这话出自谢言之口,刚才也不知道是谁,悲愤交加,甚至想要怒喷越王和福王,现在竟然同流合污了。

    另外两位大学士这下有反应了,是又惊又怒啊,谢言,你的骨气呢?

    谢言无视两人的目光,浑不在意,咱们大哥别说二哥,都是一个样儿。

    越王摆摆手,比划一下,福王就带着千里眼下去“传阅”了,讲解的可认真了。

    整个早朝下来,文武百官全都在惊叹千里眼的神奇,也没干什么正事儿。

    哦,也不能这么说,亲自验证千里眼的作用,这本就是正事儿。

    就说武将吧,就已经有好几位看出千里眼的好处了,等到以后在军中推广,他们能起到很积极的正面作用。

    望远镜在军中好用吧?

    答案是肯定的,但能不能真正的普及,还真就不一定。

    所以朝堂上的这一场,不管越王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

    朝上没解决的问题,朝下解决也一样。

    这不是嘛,韩知兵把武举选拔的人才都召集起来,准备给他们分下工。

    王公大臣家的子孙,一般安排到禁军历练,其他人,要么是庆城军,要么是卫城军,职位也是伍长、什长到百夫长不等。

    韩知兵轻车熟路,已经处理的很熟练了,一般人直接分配就行,稍微特殊的就是这次有张老将军的孙子,还需要问一下他的个人意见。

    韩知兵一琢磨,把吕义也叫上了,顺便也听听他的想法。

    禁军、卫城军、庆城军都行,任选,但是职位不能选,两人都是从百夫长做起。

    吕义想都没想就选了卫城军,那里有韩栋这个熟人,在同一支军中,也能有个照应。

    张越选了禁军,而不是三王子推荐的庆城军,三王子的意思是,只要张越选了庆城军,他可以给予大力支持,换言之就是升官升的快。

    但张家是什么人家?世代将军!

    张越持身很正,不想因为些许利益就掺和到未来王位的争夺中去。

    将军,是对外的,是保家卫国的,窝里斗算什么本事?


………………………………

153 下马威

    韩知兵点点头,算是应允了,张越的选择符合预期,禁军确实是更有发展的地方。

    他倒是有心提醒一下吕义,但吕家不像张家,背景还是不够深厚,卫城军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都是说不准的事儿,韩知兵也就没说什么。

    武将嘛,还是得自己闯出一片天。

    韩知兵雷厉风行,奏折报上去,文书很快就下发到军中。

    从文书下发,到参军入伍,这之间有半个月的缓冲时间。

    中举的考生们提前入伍也行,缓一缓也行,但半个月是最后期限,逾期就要军法处置。

    …………

    三王子收到消息只能长叹一声儿,徒叹奈何。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谁让他当时没有事先联络吕义,而是选择了张越呢?

    现在倒好,鱼和熊掌都没捞着。

    后悔倒不至于,就是有些遗憾。

    张家啊!

    争取不到是争取不到的,不去争取,那才真的会后悔终生。

    二王子那边倒是心情不错,“张家,果然不会轻易站队。”都在意料之中。

    …………

    吕义不急着上班,还能浪个十天左右,吕礼却不行,他已经接到旨意,马上就要入宫办差。

    刚开始,也不会有什么难处理的事儿,也就是单纯文书的活儿。

    吕礼早有准备,这些天跟家中的老文书好好请教了一下,基本职责都弄清楚了,倒也不至于慌乱,接了旨,带上惯用的毛笔就出发了。

    其实纸张笔墨翰林院都有供应,但吕礼早就用惯了吕智打造的东西,一般的毛笔已经看不上眼。

    王宫中一处暖阁。

    越王还有三个大学士都在,这里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有什么事儿,他们商量着就能办,当然了,魏忠也在,他得随时伺候着。

    趁着越王和大学士们歇气儿的时候,魏忠前来汇报,“王上,新任翰林院修撰,吕礼到了。”

    也不用越王说什么,魏忠就带着吕礼来到一处书案处坐下,书案上有笔墨纸砚,一边还有一把椅子,布置的挺简单的。

    有一点比较特殊,这里虽然在暖阁之内,但是中间隔着一道帘子,这也是有讲究的。

    正经议事,正常音量,坐在这儿完全能听清,但若是越王他们故意小声儿说话,窃窃私语,这里就听不清。

    吕礼简单观察了一下,做好准备,随时准备记录。

    魏忠站在一旁观察,满意的点点头,还行,没有慌张。

    前面传来声音,吕礼开始奋笔疾书: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魏忠仔细一听,这不是刘康大学士的声音嘛,难道是要给吕礼一个下马威?或者是小小的报复一下?

    老太监偷笑一声儿,眼看着吕礼写满一页纸,这才迈着小碎步离开,他得看戏啊,不是,他得前头伺候着。

    越王有些懵,不说的治水嘛,号召大臣们为治水添砖加瓦嘛,怎么休息一会儿还跑偏了?

    刘康这波操作是真的厉害,竟然当堂背诵道德经,而且语速奇快无比。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吕礼已经抄满了足足八页纸,一页怎么也有几百字吧,都快写了半部了。

    刘康没再背书,转而把他们刚才商议过的事情复述了一遍,而这个工作,一般都是谢言来做的。

    这一复述,吕礼又抄了八页纸。

    越王摆摆手,示意刘康别说了,“刘爱卿,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比谢言的话还多?平时也不是这样的啊!”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这三个大学士里,刘康最是少言寡语。

    只有在李阳提出谋划的时候,说上一句行或者不行,就连解释都很少,这叫一言断之,是话最少的一个,今天这情况,确实有些反常。

    “王上,你这就冤枉老臣了,老臣虽然话多,可也不会说这么多废话。”谢言不干了,他虽然能侃,但也不像刘康这样啊,这说的都是啥啊?

    “哎,此言差矣,我说的怎么能是废话呢?”刘康慢条斯理的,“你我都是大学士,闲暇的时候,讨论一下学术知识,有什么不对吗?”

    “这是闲暇时候吗?”面对谢言的质问,刘康点点头,“怎么不是,王上刚刚说过,休息片刻。”

    谢言摊摊手,“我算是发现了,你比我还不讲理呢。”

    一边的李阳呵呵一笑,“你还知道自己不讲理啊。”

    谢言:“???”

    一般都是老二老三合伙对抗老大,怎么到了这里,变成了老大和老二合力欺负老三了?这不符合常理啊。

    话多有错吗?我说的话,可都是很有道理的,你们能不能不要联合起来怼我?

    越王一手拄着半边脸,放松极了,或许这才是真正的休息片刻吧。

    “那我问你,你可知道何为‘治大国若烹小鲜’?”随着刘康提出问题,大学士之间的学术讨论开始了。

    魏忠找了一个垫子,往地上一铺,也不听他们具体说的什么,就盯着三个大学士的脸,看他们争的面红耳赤。

    越王用手指轻轻的敲击桌面,难得的放松。

    这半年来,吴国蠢蠢欲动,意欲犯边,越国国内又是水患四起,真可谓是内忧外患,头疼的很,这样的场面,已经许久未见了。

    唰唰唰~~~

    吕礼又是疯狂记录八页纸,手腕都要写断了,要不是手握沾了仙气的毛笔,早就坚持不住了。

    “吕礼,都记好了,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说着说着,刘康大学士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越王一愣,这才想明白刘康这是怎么了,只不过,这手段也太孩子气了,是不是有损大学士的威严啊?

    不过又转念一想,这也是好事儿。

    如果刘康大学士不孩子气一些,而是认真了,那吕礼可就悲剧了,前途无量也能变成前途无亮。

    越王摇摇头,起身准备“看望”一下吕礼,掀开帘子一看:

    吕礼运笔如飞,速度飞快,竟然带起一片残影。

    “噫吁(哎呀,妈呀)!”越王惊为天人,这也太快了。

    白金之手(毛笔),才思泉涌+30,奋笔疾书+30


………………………………

154 烈女怕缠郎

    “何人敢冒犯吾王!”

    身后有人说话,越王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魏忠。

    不知何时老太监已经来到越王身后查看情况,无声无息的。

    越王给自己顺顺气儿,“别人没冒犯孤,倒是你这老狗,怎么走路也没个声儿啊?”

    “这个……嘿嘿。”魏忠一脸的不好意思,“老奴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呢?走的急了些。”

    越王摇摇头,轻声说道,“在王宫里,能出什么事儿?孤只是有些吃惊罢了。”说着指了指吕礼。

    魏忠从缝隙里看了看,帮越王扶住帘子,主仆两个目瞪口呆的看着吕礼表演,纸张一张张的翻过,唰唰唰,唰唰唰~~~

    “老狗,你说吕修撰,能跟上几位大学士的速度吗?”越王放轻了声音,尽量不打扰吕礼。

    魏忠摇摇头,同样压低声音回答,“跟不上,字写的再快,也赶不上说话的速度。”

    越王深以为然,但还是觉得吕礼厉害,这手速,得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其实倒也简单,单身二十年呗。

    三位大学士的激辩终于停止了,因为他们发现越王不见了,满暖阁一找,原来在角落里。

    于是又有三颗脑袋凑了过来,五个人,十只眼睛,就这么看着吕礼疯狂做记录。

    大概过了足足一刻钟吧,吕礼终于停笔了。

    “吕修撰,写完了?”越王在这里,别人就只能听着。

    吕礼起身行礼,右手控制不住的微微颤抖,“回王上的话,没纸了。”行过礼,他就把手背在身后,挺直了腰杆,一脸的云淡风轻。

    “嗯?”越王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魏忠有了新发现,偷笑一声儿,轻轻捅了捅越王的胳膊,往吕礼身后一指。

    越王顺着一看,笑的更大声儿了,原来吕礼把右手背在身后,正使劲儿的甩呢。

    这其实不算最搞笑的,吕礼不敢在越王面前放肆,不光脸上装做无事,就连身子也稳稳当当的保持不动,以这个姿势甩手,分外的滑稽。

    谢言也看见了,没笑,颇为关心的询问道,“怎么?手酸了?”

    “那可不,你写你也酸。”刘康翻了一个白眼,还没从怼谢言的状态里脱离出来。

    “是啊。”李阳大学士也是一样,很自然的帮腔刘康。

    谢言很自觉的闭了嘴,以一敌二有些吃亏,他果断的选择了好汉不吃眼前亏。

    …………

    “行了,今天就不用再继续了,毕竟纸都没了。”

    越王看看吕礼,又看看刘康,“吕修撰第一天任职,三位大学士,唔,只是同你开了个玩笑。”

    吕礼拱拱手,“臣明白。”

    “明白就好,明白就好啊。”这话明面上是对吕礼说的,实际上是在点刘康。

    越王希望臣子之间都能够和谐相处,这是在做和事佬。

    都说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刘康还真就没打算计较。

    自家孙子技不如人,真正应该做的是加倍努力,而不是去仇恨他人。

    再说了,刘康要是真计较,就不会在越王面前玩这么一出了。

    像毒蛇一样,暗中潜伏,然后一击致命,那才是对付敌人的真正方法。

    “吕修撰,我方才见你在我们结束讨论之后,仍然默写了半个时辰,这足以说明你记忆力超群,就是不知道你可听懂了?”

    刘康这一发问,就代表对吕礼小小的刁难翻篇了。

    越王满意的点点头,带头坐回座位上,魏忠侍立其后,三位大学士也都重新站好位置,在越王的下首,吕礼就在下下首。

    考校臣工是大学士的职责,正巧,越王也想听听吕礼怎么说。

    殿试的时候,吕礼从不抢先发言,话说的不多,语速也不快,但往往一开口就能切中要害,给人一种沉稳干练的感觉。

    但是这个表现,不是说不好,而是看不出来他的口才和反应速度,有总结别人发言的嫌疑,借着这个机会,越王就想更多的了解一下。

    吕礼是全才,越王以后肯定是要重用的,多了解一些没坏处。

    吕礼站定,回想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方才三位大学士观点有三。”

    “其一,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调料都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

    “其二,治理大国应该像烧菜一样精心,两者都要掌握火候,都要注意佐料。”

    “其三,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应当无为而治。”

    前两个观点强调有为而治,是李阳和刘康的观点,第三个是谢言的。

    刘康轻轻颔首,“那吕修撰觉得,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又是错的?”

    吕礼早已想好答案,“我认为,这些解释都对,但也都不对。”

    “何解?”谢言起到了很好的承接作用。

    吕礼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哪个解释对局势有利,就用哪个解释,这才是真正正确的解释。”

    “好!”越王是真没想到,吕礼年纪轻轻,竟然能有如此见识。

    三位大学士也深以为然,他们刚才辩论的时候也是一样,谢言持一个观点,另外两位大学士持另一个观点,互相驳斥。

    他们双方其实说的都对,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立场的问题。

    所以吕礼的这个回答,在他们看来很有意思。

    当然了,谢言其实也是支持有为而治的,若是无为,那越国不就乱套了嘛,刚才,就只是单纯的学术讨论,跟国策无关。

    …………

    兵部尚书韩知兵的府上。

    “老爷,客人到了。”

    韩知兵的书房外,管家前来汇报,吕智就跟在他身后。

    “让他进来,上壶好茶。”

    屋里传出韩知兵的声音,管家伸手请吕智进屋,然后就去忙着沏茶了。

    吕智本来打算去舔一舔关老将军,维系关系嘛,重在走动,你得总去,总在他眼前晃悠,这样他就忘不了你。

    同样的,这一套用来追女朋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