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打造神器-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车上,吕智与梁重相对而坐,中间隔着鲁班桌,上面还摆着瓜果和美酒,“你看你还梁家公子呢,整那个小马车,坐着都挤得慌。”
“确实赶不上你这个。”梁重无法反驳,别说空间大小赶不上了,就马车内饰也不是一个等级的。
他可是梁家人,眼光和见识是不缺的,就说这不起眼的小吊饰吧,没有三五十两银子都下不来。
“哈哈,你也别羡慕。”吕智斟了两杯酒,推给梁重一杯,“你梁家家大业大人口多花销也大,跟我家的情况还是不同的。”
虽然知道吕智是在安慰自己,但梁重还是很轻易的就接受了这个说法。
吕家目前确实没有梁家有钱,但一平均下来,却是要远远超出。
吕家只有五个孩子,也不算少了,但这点儿人口别说梁家了,就是他们家的一个旁系支脉都赶不上。
做个简单的算数,吕家属于500/5=100,而梁家呢?那就是5000/500=10,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
303 化腐朽为神奇
吕智滋溜一口小酒,一手撩开窗帘,从窗口能看见吕家的货车,那里装着天工坊打造出来的木质农具。
梁重也看向窗外,眼神略有变化,“哎,太麻烦了,其实不到田里也能验货。”
“我说梁大哥,你没发现吗?你那同族兄弟正跟着咱们呢。”
那人并没有隐藏行踪,也乘坐一辆马车,同样掀开帘子,还冲着这边打招呼呢。
吕智一眼就认出来了,他们在皇商大会上见过,吕智和梁重当时在角落里喝酒,就是这人过来喊走的梁重,也是他嘲讽的“一亩三分地”。
后来吕智跟梁重的管家打听过,这人也是梁家公子,叫梁田,跟梁重属于同族,是竞争关系。
吕智想着是不是能小小的打一波梁田的脸,也算是给梁大哥出气了。
梁重:“……”
我就是发现了才不想去田里的,那些小木头片儿,实在是怕丢人啊!
吕智微微一笑,若是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我又岂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搞这些?
打脸的事儿可以适当做一些,但被打脸可不行,万万不行。
吕智可是很怕疼的!
…………
内城外的一处良田。
吕智跳下马车,望着绿油油的一片,猛的吸了一口气,“啊,风吹麦浪,这就是稻香的味道啊!”
麦浪?稻香?什么跟什么啊?……梁重哭笑不得,“这就稻香了?你再等两个月再来,那时候才是真香呢。”
“嘿嘿,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吕智猛的吸了几口气,“感觉,就是这个感觉你知道吧。”
梁重摇头失笑,恐怕也就只有吕智才能有这个闲情逸致了,田里耕作的百姓可没这个时间。
“哈哈,好了,咱们验货吧。”吕智纯属自己骗自己,其实根本就没陶醉进去,就像附庸风雅的俗人,本质上一点儿都不雅。
梁重点点头,抬手就要招呼田里的农夫,这里是他的田产,地里忙活的都是他家的佃农。
“不用麻烦了,就验货嘛,咱俩就行。”吕智有些跃跃欲试,没种过稻子,哪怕是模拟的,他也想试一试,“先是犁地是吧,快抬木犁来!”
梁重看看吕智的身板,倒也不弱,应该不会拉伤,“来吧!”说话间就开始挽袖子。
梁田早早凑到一旁,也不说话,就在一边看着。
不多时,两个吕家的下人就把木犁抬来了,他们还想帮忙,但是都被吕智赶走了,“本公子要种田呢,你们帮忙像话吗?”
两个下人也没办法,只能跑到货车那边继续往下卸货。
吕智扶起犁杖,“梁大哥,上上眼吧。”
既然是验货,肯定要看一看,梁重也不客气,上上下下检查一番,“看起来倒是不错。”
他主要看的是犁刀,犁的核心构件就是这个,是一块略呈三角形的厚重构件。
犁田时,犁刀斜斜地插进泥土,由于刃口方向和行进方向并不一致而是有一定角度的,因此犁刀所过之处,泥土就会被翻出来。
那叫梁田的公子也跟着看了,就像梁重在仓库第一次看见那些木质农具一样,“就这?”
梁重面色有些难看,“我看还行。”
“手艺倒是没的说,挺精致的,外形也没问题。”
梁田虽然挑刺,可也不至于鸡蛋里挑骨头,从结构上来说,吕智这木犁完全没毛病,“但这犁刀却是木头的,怕是犁不了半亩地。”
“能不能的,咱们试试再说。”梁田说话不算刻薄,吕智也就没了打脸的心思。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人家梁田说的都是实话,没招你没惹你的,吕智也不好下手。
“行。”梁重搓搓手,“我来拉!”
这里也没有耕牛,自然要人来拉犁,吕智有些迟疑,但梁重却说没事儿,“你这不是重犁,人拉完全没问题。”
梁田那边也挽起袖子,“算我一个!”
吕智有些意外,说好的竞争对手呢?这么良性吗?
梁重什么都没说,就像本该如此一样。
梁家兄弟抬着犁杖来到田边,这是一块儿旱田,田里种满了旱稻,不过不碍事儿,田边还有荒地,地质有些偏硬,用来验货正合适。
吕智看两人都准备好了,赶紧过去扶住犁杖的把手,这有些像是掌舵,别有一番滋味。
梁田扫了一眼吕智的姿势,又看向梁重,“新手不行的。”
梁重摇摇头,直接背起拉犁的绳子。
梁田叹息一声,同样背起绳子。
犁刀插入泥土后,要拉动它需要花极大的力气,还要保证拉出的槽沟深浅一致、不歪不斜。
如果是人拉犁,往往是有经验的农夫在后控制犁刀的方向和深浅,数人在前用绳拉犁,和纤夫拉船很相似。
这就是梁田说的新手不行,结果和他说的差不多,犁杖走的直线,但犁出来的地却是“S”型的,还是那种很骨感的“S”型。
吕智已经在尽力控制了,可惜这东西并不听话,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滑不留手的。
吕智觉得能让“S”骨感一些,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犁的深浅,这个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梁家兄弟拉了一百多步,就已经见汗了,但他们还是坚持走完240步,因为大越规定,一亩地长240步。
吕智有些佩服,怪不得梁家能成为大土豪呢,你看看人家这教育,硬是要的!
梁田一边喘粗气一边回身看犁地的效果,看的直叹气。
吕智本能的有些羞愧,但还是摊摊手,“我已经尽力了。”
梁重深吸几口气,“已经不错了,比我想象中的好。”说话间他检查了犁地的深浅和犁刀的磨损。
“嘶,这还是木犁?”梁重发现深度竟然够用,犁刀更是几乎没有磨损,这就很不科学。
当然了,他也没多问,这就像是做菜的秘方,是不能随便打听的。
“怎么?”梁田趴在地上,仔细瞅了瞅犁刀,只见那木头油光发亮,竟是连一道划痕都没有,“啧啧啧,吕家真不愧是工匠世家,这手艺绝了!”
吕智嘿嘿一笑,像模型怎么了?千万别小瞧了它们,在属性的加持下,这木犁其实并不输给铁犁多少,因为材质的原因,甚至更加轻便。
………………………………
304 农具验货
梁家兄弟感慨一番,继续验货。
这次抬上来的农具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这完全就是木质的模型版九齿钉耙啊!
大多数人对于“耙”的认识,可能仅仅来源于《西游记》中猪八戒所用的武器——九齿钉耙。
吕智倒是在乡下见过搂草耙子,但那个耙子和这个耙子的作用不同,外形也相差甚大,所以在塑性的时候为了实用,呃,也有美观的考虑,直接就造成了九齿钉耙的模样。
这种耙子本质上是一种破泥用的农耕器具,根本不是用来打架的,它主要用于耕过土地之后的水田平整,适用于水稻等农作物。
如果说犁田是深耕,把沉睡的土地唤醒,那么耙田就是细作了。
耙子就像一个大梳子,在田里来回转圈,梳理平整田块,粗大的泥块被切割,碎草、石块等可被挑拣出来。
见识了吕家造的木犁,梁田也不管这耙子造型有多夸张,直接就上手开干,他弓着腰疯狂的在骨感的“S”周围来回扒拉……
梁重这回倒是没动手,只是站在吕智身边摇头,“可惜这里是旱田,要不才有意思呢。”
“怎么?”吕智是真的没见过,所以对下田的事儿都十分好奇。
梁重拉着吕智开始讲故事。
大越耙地的过程,看上去并不像是在干农活,反而像是一种水上游戏:
由于耙子要吃到分量才能达到平整土地的效果,通常是农夫直接站在耙上,把耙齿压进水田里,耙由牛拉着往前行,宽大的耙就在水田里“乘风破浪”。
孩子们最喜欢这个环节,往往跃跃欲试,但很少有大人愿意带上孩子一起耙地,一旦翻入水田呛到泥水,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吕智不怕呛水,他也想玩儿。
看出吕智的“孩子心性”,梁重摇头失笑,“说句不好听的,吕兄弟若是下了田,怕是还赶不上小孩子。”
“哈哈~~~”吕智挠挠头,只能用干笑化解尴尬。
有一说一,人家梁重说的八成是实话,剩下两成是给吕智留面子。
“不过嘛。”梁重竖起一根大拇指,“你这改良农具的水平,老哥是真的服了!”
“哪里哪里。”吕智摆摆手,谦虚道,“术业有专攻嘛!”
“好,还一个术业有专攻!”梁田拎着耙子回来了,一片跑一边高呼,“不错,这耙子真不错,既轻便又好用!”
…………
木锄头是用来除草的,现在正合用,所以梁重也就没亲自验货,而是直接发给了田里的佃农。
佃农们什么都没说,不仅不嫌弃,甚至还有些小兴奋。
别看这锄头是全木制的,看起来还有些单薄,但最次,最次也比徒手拔草要强。
这家伙事儿一看就用不了多久,但能用一亩是一亩,能用半亩是半亩,怎么也能轻便不少。
佃农们都是有经验的,弯腰拔草的时候可能还不觉得,但是一旦到了晚上,往床上一趟,这个腰就开始疼,一疼就是半宿,特别是清晨鸡叫的时候,爬都爬不起来床!
所以他们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有工具要用,没有工具创造工具也要用。
吕智看着汗流浃背的佃农,舔了舔干渴的嘴巴,“这大热天的,真是辛苦。”
梁田看看吕智,暗暗摇头,还真是公子哥一个,这点儿苦算什么?
梁重摊摊手,“都是为了生活,他们可没有你的本事儿,赚不到什么钱的。”
吕智点点头,他其实也做不了什么,就只是感慨一下。
不过嘛,这木锄头还是很耐用的,也不知会不会让佃农们“失望”。
…………
最后一个要验货的就是木镰刀了,像铲子之类的农具,实际上不怎么常用,验不验的没什么意义。
“这个……”梁田为难的瞅了一眼梁重,欲言又止。
虽然已经见识了吕家改良农具的厉害,但说实在的,木质镰刀还是无法让人产生认同感。
要知道,即便是全铁的镰刀,它也不能长时间使用,收割不了多久刀刃就不快了,这时候就需要磨刀。
可是这木头的刀刃,这个要怎么磨?
“稍安勿躁。”吕智取过一把木镰刀,一手握着镰刀柄,一手握着镰刀背,一推一拉,就把它们拆解开来。
吕智早就考虑过,纵使有属性加持,刀刃处如此单薄还是很容易磨损,是以他想出了更换刀头的办法。
梁家兄弟看懂了,两人对视一眼,梁重微微摇头,“办法倒是好办法,可这个……”
他有心提成本的问题,但最终还是没说出口,在铁器管制的情况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梁田眉头微皱,也是叹了一口气,“试试吧。”
田里的稻子尚未成熟,自然不能用来实验,那不是浪费粮食嘛,所以梁家兄弟找了一块儿荒地割草。
镰刀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农具,吕智打造的木镰刀是由一个略带弧度的刀刃和一个直的木柄构成,木柄和刀刃呈“7”字型。
而且,镰刀的刀刃方向和刀柄走向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以保证农夫在收割时只需弯腰即可,而不用整个人趴在地上。
镰刀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特殊,常见刀具的用法一般是往外或往下挥舞,或者是绕着身体做圆周挥舞,而镰刀却是要把刀刃向身体内侧挥舞。
只见梁重一只手搂住一捆杂草,另一只手拿着镰刀的木柄,从外向里斜斜一挥,这捆杂草就被齐刷刷割下。
熟练的把杂草放在一边,梁重继续挥舞镰刀……
梁田那边也是一样,隐隐的,两人似乎还在比试。
吕智不得不再次感慨,这竞争可真够良性的。
作为收割工具,镰刀的“7”字型设计和由外向里挥舞的使用方法很符合力学原理,可使收割好的水稻被快速整理成跺堆放在一边,农夫可以不断前进,继续收割。
但因为构造和使用方法特殊,要用好镰刀是需要极高技巧的,刚开始使用镰刀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在弯着腰向内挥舞镰刀时割到自己的小腿。
吕智很有自知之明,根本没有尝试的意思,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
305 越国外交
不多时,梁重夹着镰刀回来了,“货不错,这镰刀我收了,再有,我还需要一些稻床和梿枷。”
“没问题。”吕智比了一个“OK”的手势。
看到“床”字,你可别以为稻床和睡觉有什么关联,稻床是用来给水稻脱粒的。
它是一个长方形的矮木架,上面空着的框架中部微微隆起,中间由细木棍支撑,然后再在上面安上一根根小竹竿。
脱粒时,把它置放在宽阔的场地上,农夫拿着一捆捆收割好的水稻,使劲在上面摔掼。
这样稻子和稻杆碎屑就会在小竹竿缝隙中掉落下来,堆在稻床下面堆成一堆,最后扒出来在风中扬干净即可。
别看稻床原始简陋,一般人家还真就没有,这要是谁家能备得上稻床,家里一定是比较富足的,在大越稻床和耕牛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当然了,这对梁家来说就不成问题了。
梁重的亲信管家给吕智科普过,大多数农户因为没有稻床,要脱粒时只能在门板上摔打,崩的四处都是,收集起来非常麻烦。
如果要向人家借一张稻床来脱粒,得说上许多好话或给人帮工相抵才行,是要欠人情的。
…………
至于梿枷这东西,也是水稻脱粒的工具。
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就开始用梿枷打麦。
梿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由平排的竹条或木板组成的梿枷拍构成,将梿枷拍轴套在梿枷把折弯处,即成可使用的完整梿枷。
使用时,农夫将梿枷把上下甩动,使梿枷拍旋转,拍打敲击晒场上的稻杆,使之脱粒。
由于这种农具使用起来技巧性和游戏性很强,它还曾被作家当作段子写进里。
在王小波的《红拂夜奔》中,他把梿枷描述成了一种“开平方机器”。
一组梿枷连接木杆和摇把后,按下相应位置的木杆就表示要开哪个数字的平方,再转动摇把,梿枷就会噼里啪啦打下来,显示相应数字的平方根。
梿枷开平方?这当然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想象,但使用梿枷的场景确实是很欢乐的。
使用时最好是在午后,这时阳光最烈,稻穗都被晒得较脆,最好脱粒。
打场时,人们互相帮工,结伙打场,七八人或十几人在一起各执梿枷,自动分成两排,面对面地拍打。
梿枷打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兴致高了,人们还会随着梿枷节奏吼起劳动号子,气氛就更加热烈了。
这两样东西本来就是用木头和竹子制成的,根本没有验货的必要,所以吕智压根就没带过来。
好吧,其实天工坊在吕智的要求下压根就没做。
这两样农具不用附加属性就能用,什么时候梁家想要现做就成。
…………
正当吕智与梁家兄弟在饕餮居谈生意的时候,王宫里又在开小会。
李阳大学士此时正在进行总结性奏报,“臣以为,吴国新王初立,即便要战最起码也要明年才行。”
“臣附议。”刘康大学士出言附和。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即便新吴王是和平继位,也不可能完全沿用老吴王的班底,要冲部门的人手该换还是得换。
一国上下这么多人呢,利益之争更是繁复,想要归拢好,本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更不用说还要把这些力量收拢成足以发动战争的铁拳,这简直就是难上加难啊!
“臣也附议,不过吴国奸诈,未免意外发生,玄武城的防备不容轻忽。”
谢言大学士是三个大学士里面最好战的,但好战不意味着穷兵黩武,大越连年天灾,真是没有开战的基础。
“不错。”越王点点头,颇为乐观,“若是能拖过今年,国库势必更加充裕,到时候能好打不少。”
谢言笑的嘴都咧开了,“王上所言甚是,等雨季过了,海边就又能晒盐了。”
“是啊!”一提晒盐越王就高兴,那可都是钱啊。
李阳浑身一震,计上心头,“王上,说到晒盐,臣有一计。”
李阳以智计百出闻名于世,越王最喜欢听的就是他说有计谋了,“快,快说来听听。”
“王上,臣觉得可以将多出来的食盐送一些到吴、楚两国。”
李阳大学士解释道,“先说吴国,吴王正在收拢人手,这时候咱们只需贿赂一些吴国的大家族,让他们添添乱,势必能减缓这个过程。”
越王轻轻颔首看向刘健大学士,刘健思考片刻,“可。”
李阳大学士又说,“巴、蜀结兄弟之盟,楚国必然提防,这个时候咱们送些食盐到楚国王室,以此表明我大越的友善态度,臣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越王又看向刘健大学士,刘健思考片刻,再次说道,“可。”
“那就让谢爱卿走一趟吧。”越王刚说完,猛的摇摇头,“不成,还是换个人。”
谢言靠着一张嘴,处理这些外交事宜很厉害,但如今他已经是大学士了,身份与以前不同,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儿就出使楚国。
正所谓,杀鸡焉用牛刀。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说的正是眼前的情况。
其实谢言倒是有心出使,但说实在的,只是向楚国示好,他若是真去了,会显得越国太过谄媚,反而不美。
“要不……”谢言下意识就想举荐吕礼,但仔细一想,又觉得吃亏。
为了这小小的功劳就舍了修撰这个天子近臣的身份,怎么想都不合算。
越王呵呵一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随便派个人就是了,吕修撰还是留在宫中吧。”
“谢王上。”谢言拱拱手,没有一点儿不好意思,我就是偏心,怎么了?
李阳和刘康对视一眼,也没多说什么,这事儿别说派谢言去了,就是派吕修撰前去,他们都觉得不合适。
这件事办的既要重视,又要表现的不那么重视,所以这个出使楚国的人,最好普通一些。
最好是曾经出使过楚国的,这样的人去一趟楚国,既不会引起过分的关注,又能把事情办好。
如此人选其实不多,两位大学士已经心中有数了。
………………………………
306 吕信决斗2
吕家。
吕智与刚从谢家回来的吕礼正在说话。
开小会的时候,谢言对吕礼多有维护,吕礼当时就在帘子后面做记录,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一下班,他就亲自上门拜谢去了。
嗯,他们干脆就是一起走的,吕礼是先去了谢家,后回的吕家。
吕智轻抿一口茶,抬头对上吕礼的眼睛,“有决定了?”
“嗯,谢大学士待我不薄。”就这一句,也没多加解释,吕礼相信吕智能听懂。
虽然早有预料,但吕智没成想竟然来的这么快,不得不说,谢大学士的手段真是高明!
眼下的情况与英雄救美没什么不同,吕礼眼看着就要以身相许了。
吕智给吕礼倒了茶,轻轻推到他的面前,“为了报恩?”
“是,也不是,谢芊芊知书达理,挺好的。”吕礼端起茶杯,同样抿了一口。
吕智特意观察了吕礼喝茶的动作,很稳,也就是说他心中并无愧疚,没有觉得对不起谁。
这个态度?……吕智有些不能理解,吕礼不像这么无情的人,“那秋香姑娘怎么办?”
“我与秋儿通过书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