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打造神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智这一解释,梁重管家就震惊了,他嘴巴张得老大,“还可以这样?”
“那你看,必须的嘛。”吕智哈哈大笑,“你等明年的,明年咱们再试着种一下两季水稻,就咱大越这环境,少种一茬可惜了。”
“多种一茬?”梁重管家觉得这个还相对靠谱一些,但这个什么再生?实在是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哎,反正就这几亩地,也费不了多少工夫,就听我的吧。”见梁重管家还在疑惑,吕智使出杀手锏,“试试又不会怎么样,你怕什么呢?”
“吕智公子说的是。”梁重管家一想也是,不过是浪费些人力,人力又不值钱,“行,我这就找人去做。”
“嗯。”吕智点点头,轻轻拍了拍梁重管家的肩膀,“好好干,到时候你就不是奇迹的见证者,而是奇迹的亲历者了。”
“奇迹的亲历者吗?”梁重管家狠狠的点点头,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吕智双眼微眯,两只手搭在梁重管家的双肩上,“去吧,我等着你们创造奇迹。”
“哎,好嘞!”梁重管家感觉浑身都是力量,完全忘记了刚才的怀疑。
看着梁重管家远去的背影,吕智长出一口气,这一遭,总算是挽回了些许颜面。
…………
玄武城。
吴国边军悍然发动攻击,幸亏大越早有防备,要不肯定要吃大亏。
大越采取一贯的防守策略,把军队和百姓都撤入城中,仗着玄武城城高池深,与吴国边军僵持着。
这天,玄武城城主写好奏折派人加急送往京城,这才开始主持一天的防卫工作。
军政一把抓,实在是辛苦,不过玄武城城主却乐此不疲,这就是权力的味道,令人沉迷。
“吴军还没攻城吗?”城门口,城主询问着。
“没有。”守城将军摇摇头,“看起来有些奇怪,不声不响的,这都好几天了,也不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玄武城城主登上城墙一看,下面满打满算也就几千敌军,阵仗摆的倒是挺大,攻城的器械却是一样都没带。
“吴军可有派人进城交涉?”城主眉头紧皱,也有些看不懂了,这是搞什么呢?
“没有,别说进城交涉了,就连城下都十分安静。”守城将军摇摇头,指了指下面,“大人你听,几千人围着,竟然连个骂娘的都没有。”
城主侧耳一听,除了风声儿,几乎没有其他声音,“两军交战,恨不得祖宗十八代都骂绝了,这没有一丝动静,可真是太奇怪了。”
“大人,吴军会不会是打着困死咱们的主意?”
守城将军这话说的就有些扯淡了,玄武城可是越国北方最大的城池,城高池深不说,粮食储备更是充足,被围个一年半年也不会有事儿。
再说了,大越朝廷也不是死的,一旦知道玄武城被围,肯定是要出兵救援的。
到时候里外夹击,搞不好吴军就是一场大败。
………………………………
320 大练新兵
“取千里眼来。”玄武城城主一伸手,守城将军递上一个单筒千里眼。
玄武城是防御吴国的重中之重,武器装备只是稍稍落后于禁军,甚至比卫城军和庆城军还要精良一些。
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再加上有千里眼的加持,城主的视野极广,现在光线也好,看的是清清楚楚。
目之所及没有埋伏,甚至连一处可疑之处都没有,城主来回扫视几遍,觉得可以出城打上一阵。
千里眼在大越属于保密性很强的装备,尚未装备全军,是以吴国应该不太了解。
在不了解千里眼的情况下,即便是设下埋伏,也不会太过于谨慎,城主冷静的分析着,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吴军统帅。
又用千里眼扫视一遍,城主终于下定决心,“被区区几千人围着也不是个事儿,去,派些人打发了他们。”
“是!”守城将军一拱手,龙行虎步的走下城墙。
守什么守?他早就忍不住了,要知道玄武城常驻守军就有三万之巨,而且装备精良。
城下吴军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人,整整十倍的差距,那还说啥了,干他娘的!
“别追太远。”
“是。”听到城主的嘱咐,守城将军头也没回的点点头,穷寇莫追的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
战旗挥舞,战鼓急促,守城将军点齐三千人马,这就杀将出去。
也不用多,这些人足矣。
越国走的精兵路线,单兵战斗力还是很可观的,更别说这些还是城卫军中的好手了。
这三千人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善战的很。
杀呀~~~
城主站在城头,密切的关注着战局,不消一时三刻,他就放下心来,这场交锋赢定了。
一对一真没什么好怕的,怕就怕对方人多,以多欺少。
城主很有信心,对付一般士兵,他手下的城卫军一挑二应该问题不大,再多就不行了。
当然了,吴国边军也属于强兵中的强兵,一挑二……还是稍微费点劲儿的。
“嘶,好像不太对。”城主一边观战一边琢磨,城下的吴军节节败退,而且退的很快……
这些兵弱的明显,甚至弱的有些过分,城主甚至生出一个荒谬的念头,假冒的吴国边军?
难道是佯装战败后面有埋伏?可他一直用千里眼盯着,也没看出什么不妥。
关键这支吴军缺乏边军特征,坚韧皮实能打能抗一样都没看出来。
“派些杂兵是什么意思?”城主明悟了,而且越想越气,他娘的,被这些杂兵围了好几天,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给我!”一把夺过鼓槌,城主亲自擂鼓,鼓声比原来还快,越来越快,越来越急促。
城卫军稳扎稳打的进攻脚步一顿,继而就像沸水一样热烈疯狂,喊杀声四起,手中的刀也挥舞的更猛更快更有力。
短短时间,敌人就被打的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要不是城主事先有令,守城将军甚至有把握全歼他们。
稳妥起见,城主不再擂鼓,而是选择鸣金收兵。
“嗨呀~~~”城卫军拎着滴血的刀,发出遗憾不满的声音,这些可都是战功,他们还没杀够呢。
…………
城主府。
城主和守城将军秉烛夜谈,谈的正是白天的战斗。
“看出什么了?”没有外人,城主的态度明显亲近随和不少。
“吴军应该是在练兵。”守城将军拱手接过城主递过来的茶水,“城下看的真切,敌军里有一些十几二十出头的新兵,应该是第一次上战场。”
“原来如此。”玄武城城主恍然大悟,吴越已经很久没有大规模战争了,双方的新兵都亟待磨练。
“城主大人,咱们是不是也可以招募些新兵?”
“募兵可以。”城主喝了一口茶,“不过得一步一步的来,眼下城卫军也有不少新兵,若是吴军再来,先派他们出战。”
练兵最好是成批次成梯度的练,这样效果才能更好,守城将军也是点头同意,“明早我就派人去做。”
“嗯。”城主微微颔首,“哦,对了,你先下去吧,早些休息。”
“是。”守城将军这就告辞离开。
“管家,城里怎么样?”玄武城城主有左膀右臂,打仗有守城将军,情报有自家管家。
城主管家拿出几份拜帖,“城中百姓还算安稳,大户们有些慌张,有的大户更是已经派人上门好几次了,这些都是拜帖。”
“一帮废物。”城主骂骂咧咧的,“城外只有区区几千敌军,还没到生死攸关的地步呢,怕什么?”
“许是承平日久,胆气都没了。”管家还挺乐观,“打些日子,习惯了,胆气也就有了。”
“呵呵~~~”城主摇头冷笑,“到时候他们怕是第一个就会投降卖国。”
管家低下头,眼中寒意深重,城主说的这种情况是必然存在的,越国作为势弱的一方,有人投敌几乎不可避免。
“整个玄武城的情报都在咱们手中,只要有人敢动,老奴就能……捏死他们。”
“哎,还远远不到那个地步。”城主手掌下压,“动手太急容易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就不好了。”
“是,老奴明白了。”管家拱拱手退下。
城主看着一张张拜帖,眼底有万般心思流淌。
玄武城这潭水要乱了。
…………
王宫。
小型会议正在进行。
掐着战报,越王的脸色越发阴沉。
不久前他与几位大学士达成共识,还说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开战。
结果吴国这就打过来了,打脸也没有这么打的,越王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疼,“说说吧,吴王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三位大学士也是一脸疑惑,根本猜不透这位小吴王的心思,总感觉是不是太急了一些?
难道是年少轻狂?不能够啊!……越王也在思考,关键黑甲卫密报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潜伏在吴国的黑甲卫密探传回消息,说是针对吴国世家的贿赂进行的很顺利,吴国目前的内政也比较混乱,想要重新稳定尚需时日。
也就是说吴国并没有开战的基础,贸然出兵,这不是胡搞瞎搞吗?
………………………………
321 不宜开战
“王上。”魏忠拱手退下,很快就呈上了黑甲卫的最新密报。
越王眼睛一扫,“疑似练兵?”
三位大学士:“???”
越王粗略看过情报,把玄武城的大概情况一说。
“原来如此。”三位大学士听罢,异口同声的说道。
他们虽然都是文官,但对兵事也并非一无所知,大战之前先练兵,无疑是很合理的。
“还是小心为上,魏忠,去把大将军请来。”越王已经被打过一次脸了,不敢托大,专业的事儿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吧。
三位大学士也是点头赞同,毕竟被打脸的不止越王,他们也未能幸免。
吕礼在帘子后面奋笔疾书,但心思却全然不在纸上,他满心都在惦记着,“大哥还在玄武城呢,会不会有危险啊?回家问问吧,希望老四有办法。”
…………
“王上,大将军到了。”能够不加姓氏直呼大将军的,在整个大越只此一人。
张亮,年逾四十,官拜大将军,张老将军的儿子,同时还是越王钦点的军中战神,国之柱石。
“好好好。”越王一连喊了三个“好”字,满脸都是欣喜,“孤有大将军,当无忧矣。”
张大将军来的匆忙,只穿了一身普通衣裳,但其身上气势不减,“王上,臣奉命觐见。”
背脊挺直,双手抱拳,腰部微微弯曲。
“免了,老将军可好?”越王虽然器重张大将军,但平时单独见面的机会却不多,说起话来远远不及三位大学士亲近。
“身子尚可,精神头儿也不错。”借着张老将军的由头,两人寒暄几句,稍显疏远的关系迅速融洽。
越王拍了拍桌上的战报和密报,魏忠意会,马上倒着小碎步当起快递员。
张大将军先看的战报,随后才是黑甲卫的情报,“臣以为这是个好机会。”
“快说说……”越王急切,三位大学士也是侧耳倾听。
“我大越政通人和,正是练兵的大好时机,正巧吴国送上门来,臣以为应该立即出兵。”张大将军没有死战的意思,也没有打跑吴军的意思,就是单纯的想练练兵。
“练兵吗?”越王没有急着下定论。
“是啊。”张大将军颇有些感慨,“昔日威震一方的大刀关胜已经赋闲在家多年,被称为关老将军,而曾经追随过他的士兵现在也都是百战老兵了。
凡人不敌天命,他们始终都逃不过一个老字。”
张大将军叹息一声儿,心里想的却是自己的老爹,与关老将军齐名的张老将军,“都老了,打不动了。”
“是啊,都老了。”一想起这些,越王心里也不好受,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又浮上心头。
张大将军拱拱手,“老兵退去,虽然把本事传了下来,但那些新兵着实太嫩,又没怎么见过血……
恕臣直言,这样的兵是打不了仗的,为了长远考虑,这次练兵势在必行。”
长远吗?一两年也算长远吗?……越王迟疑了,吴越这一战怕是并不遥远,他的心肝在隐隐作痛,着实有些舍不得银子。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可就是打钱啊!
“明日上朝议一议,今天就先这样吧。”越王无力的挥挥手,其实从心里他已经被张大将军说服了,但还是想着,能拖一日算一日。
出兵是大事儿,朝议也是应当的,只是玄武城那边并不危急,朝臣那一关怕是不好过。
张大将军下意识看向三位大学士,李阳大学士正在思考,刘健大学士古井无波,唯独谢言谢大学士眼神坚定,就差没喊出来了,“我支持你!”
有一个支持的就行,就怕到时候三位大学士都不说话,那才麻烦呢。
张大将军做到心里有数儿,这才躬身退下。
…………
吕府。
“老四,老四啊!”吕礼一下班就飞奔回家中,对着吕智的房门就是一阵猛锤。
“怎么了?门没锁。”吕智正在玩水,还有水泥航母。
“吴国攻打玄武城了!”吕礼冲进屋里就这么一句话,吕智手一抖,航母翻了,“什么时候的事儿?严重吗?”
“估计得七八天了。”吕礼语速极快的把听说的情况都说了,包括后面张大将军的话。
吕智双眼微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还好,还好,问题不大。”
吕仁前些日子刚来过家书,提到过边境的情况,吴军攻打玄武城也是吕智意料之中的事儿,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练兵?”吕智突然想起了什么,“死胖子也是新兵吧?”
吕礼这一听,下意识点点头,“还真是,如果朝议通过了,估计二哥也会跟着去。”
“嗨,那就不用担心了。”吕智长出一口气,“有死胖子护着,再带上几个秘密武器,保住性命还是没问题的。”
“就等你这句话了!”吕礼一放松,整个人都绵软了。
吕智摇摇头,这个家离了他可怎么办啊?
不过,家人嘛,就是要互相依靠的。
也正是有了这些家人,吕智的穿越之旅才不至于孤单。
…………
翌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在熟悉八字真言里,朝会开始了。
文武百官寂静无声,就连谢言也没急着说话。
朝上来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继关老将军上朝之后,张老将军也来了。
跟上次一样,大家都在等着张老将军先发话。
越王自然也发现了张老将军,但这件事儿有些解释不通。
关老将军那次过来纯粹是因为关家没人,他必须亲自过来撑腰。
吕智需要靠山,但人家张亮可不需要,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座大山,而且分量十足。
“老将军可是有事儿?”张老将军不说话,就只能越王开口了。
张老将军缓缓出列,“快秋收了,老臣以为这个时候不宜开战。”
越王:“???”
怎么回事儿?老爹和儿子意见相左?
面对越王疑惑的眼神,张大将军无奈的摇摇头,他爹要来,他也拦不住啊!
“在不宜开战的时候开战,吴国这是倒行逆施,要我说,咱们就该出兵,狠狠揍他娘的!”张老将军缓缓说道,语气坚定。
………………………………
322 兵部主张
“老将军……言之有理。”越王嘴角微微抽搐,差点儿被张老将军的反转闪了舌头。
“臣,附议!”谢言看准时机,赶紧跳出来说话,生怕把他落下一样,十分积极。
文臣队列里有不少人下意识想要劝谏,打仗可不是儿戏,还是要慎重行事,最好能讲和。
这些人刚一探头,就听见谢大学士出言支持出兵,再一看其他两位大学士都没说话,似乎是默认了,探头立马变成了缩脑。
“打他娘的!”
“√,这等倒行逆施之辈,就应该狠狠踢他的屁股!”
“臣,附议。”
“俺也一样。”武将一方吵吵嚷嚷,嗓门不小。
自古文臣劝和,武将主战,不外如是,只不过今天的朝堂有些意外,文臣中出了一个“叛徒”。
“好,我大越上下一心,定能旗开得胜!”越王哈哈大笑,随后双手下压,压下武将的声浪,“既然如此,你们说哪位将军领兵为好?”
“自然是张大将军。”
“没错,只要张大将军出马,吴军定要吓的屁滚尿流。”
“俺也一样。”
谁说武将都是粗人的?拍起马屁来一样言辞犀利。
“臣,定当尽心竭力!”张大将军出列应承,这次练兵他必须去,一方面熟悉己方军队,另一方面也便于了解敌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兵书上记载的道理,颠扑不破。
“就他?”张老将军面露不屑,“他哪儿成啊?”
“他还是个孩子呢,这事儿还是得让老臣去,打吴军老臣最有经验了。”张老将军胸脯拍的砰砰响。
张大将军:“……”
真是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竟然会是他的亲爹。
“咳咳~~~”用力太猛,张老将军活活把自己锤咳嗽了。
“爹,你怎么样了?”张大将军急了,赶紧搀扶住老爹,按的死死的,“您身上的伤还没好呢,就别折腾了。”
“我没事儿……”张老将军挣扎几下,没能挣扎动,其实这几下力气不小,不输一般力士,算是尚有余勇。
可惜张大将军力气更大,精气神也正值巅峰,靠着武力稳稳压制老将军一头。
“老将军为我大越操劳一生,也该颐养天年了,区区吴国就让小辈儿出出力吧。”越王也是没辙,只能出言安抚。
“哎,这,好吧。”张老将军感觉压力一小终于挣脱控制,他拱着手,猫着腰,“老臣,告退。”
自家人知自家事儿,他的年纪其实比关胜关老将军小,但从面相上看却更老一些。
主要是身上暗伤太多,状态很差。
若是身体健康,别看他一把年纪了,一样有不输自家儿子的勇武。
望着张老将军略显萧瑟的背影,越王摇摇头,他又何尝不可惜呢?
老而弥坚说的正是张老将军,可惜他年轻时奋勇杀敌留下不少暗伤,似这种陈年旧疾,已经不是药石可医了。
…………
王宫。
因为张老将军的黯然离去,早朝有些变味儿,一看气氛不对,越王干脆宣布下朝。
但是下朝并不意味的就不能办事儿了,这不是嘛,小会这就开起来。
今天与会的人员多了不少,除了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和张大将军也都在,搞的像个小朝廷一样。
越王赐了宴,酒足饭饱之后才开始商量正事儿,“不知大将军需要多少人马?”
“玄武城有守军3万。”张大将军伸出三根手指,“臣想从卫城和庆城各抽调一些,也凑个3万之数。”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越王说的是诸位爱卿,其实看的是兵部尚书韩知兵。
韩尚书摸摸自己的双下巴,“臣以为不妥,卫城和庆城一共才6万战兵,这一下拿出一半,实在太多了一些。”
越王扫了一眼其他大臣,没人说话,“那依韩爱卿的意思呢?”
“臣以为3万人不多。”韩知兵拱拱手,“但应该调集一些城卫军充入军中。”
此城卫军不是指玄武城的城卫军,而是其他城池的城卫军。
大越地方以城主统辖军政,有大城也有小城,城卫军的规模也是依照城池的大小来的,少的只有几百,多的甚至有三五千。
“一般的城卫军,战斗力怕是不行。”
何止是不行啊,很多城池的城卫军也就能欺负个老百姓,打击山贼都力有不逮,简直就是一帮战五渣。
“大将军本来就是练兵。”韩知兵满脸堆笑,“这好兵赖兵不都是练嘛。”
张大将军冷笑一声,“练是一样练,那折损可就大了。”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复杂:
最浅显的,若是士兵战死太多,他这个大将军难辞其咎,甚至会在军中失去威信。
再一个,韩知兵身为兵部尚书一向主张收拢兵权,削弱地方力量,但却迟迟没有动作。
为什么不动?还不是不好下手。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搞不好就是一场内乱,烽火遍地也不是说说而已。
好吧,张大将军不得不承认,眼下确实是个好机会。
大军出征,韩尚书可以顺理成章的借着他的手抽调各城城卫军,凯旋之后估计还要来一个借而不还。
张大将军想的清楚,妄图把这烫手的山芋扔到自己手里?拖自己下水?姓韩的算盘打的倒是挺好,可惜想的太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