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在大不列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婧芝看到她的办公室大楼就在眼前,立刻转移话题,说道:“就是这里,我们到了……”
“哦……”Jason看了两眼他眼前的这栋三层的办公楼,犹豫了片刻,说道,“三明治已经凉了。你吃的时候,可以用微波炉热一下。”
“真是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婧芝在心里自言自语,“这个时候,他居然还能想起三明治!
他是不是应该给我他的电话号码?
或者,他会不会问我要我的电话号码?
会吗?会吗?哎呀!到底会不会呀!”
“喂……”Jason看到婧芝站在那里,不言不语,“你们办公室的厨房应该有微波炉吧?”
“微波炉?”婧芝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地说“微……波……炉……啊有……有微波炉……”
“有就好,”Jason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热一下三明治再吃……”
婧芝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随口应付一个字:“嗯……”
“很高兴认识你!”Jason说话时有些激动。
办公室楼下的灯光很昏暗,婧芝并没有察觉到Jason脸上突然泛起的红晕。
“很高兴认识你!”婧芝说这句话的时候,握着三明治的几根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因为寒冷,也因为过于激动。
她期盼着Jason能再说点什么,让她不至于这么快离开这个她“一见钟情”的男子。
Jason握着三明治的手指倒是没有颤抖,只是把三明治攥得很紧,将要把三明治压变形。
“我……”Jason不知道如何开口,他的话完全卡在喉咙里。
“谢谢你送我回来!”婧芝想了半天,终于想出这么一句,打破僵局。
“不用谢!”Jason回答地十分干脆。
Jason犹豫了片刻,最后还是把婧芝最不想听到的两个字说出口:“再见!”
“再见”这两个字好像丧钟一样,顷刻间把婧芝从天堂拉到地狱。
她拼命地挣扎着,在地狱里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呐喊,转换成从唇齿间轻声说出的两个字:“再见!”
………………………………
第47章:303房间
这是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
在这样的季节里,天空里时常聚集着一朵朵乌云。
有时候,天空中的一串串雨珠倾盆而下,暴力地鞭笞着穆塔斯这座英国古城的老旧屋顶,以及城市里风格各异的街道,或宽阔,或狭窄,或笔直,或陡峭……
有时候,即使雨刚刚停下起来,又会因为天气转寒,使得空气里弥漫起一层薄薄的雾,虽不足以遮挡视线,却也可以瞬间带来一阵仙气环绕的感觉,着实让人感觉恍惚,仿佛身在仙境。
在这样夏末秋初的日子里,若是走在街上,正好碰上一阵骤雨,即使手中握着再大的雨伞,也不免因为脚踩着路面的积水而把鞋子弄湿。
再过两天,婧芝会作为助教给刚刚上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讲课。
基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复杂,应用广泛,不仅需要基本的概念讲解,还需要更多与理论应用相关联的实践题目,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这样的题目通常需要助教在辅导课上把答案一一给学生讲解清楚。
学生通常会被分成许多个小组,每组有十几个人,在一些面积相对比较小的教室里上课。
今年,负责相应辅导课程的其中一个助教,就是婧芝。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穆塔斯大学助教,必须完成教育学院设计的助教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获得必要的学分。
今天是星期二,婧芝已经报名参加下午的培训课程。
午后,从空中坠落的雨珠似乎别有一番攻势。
它们乐此不疲地拍打着光滑的地面,发出一阵“嗒嗒”的声响。
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也只好风雨兼程。
婧芝打着伞,顶着狂风,冒着骤雨,来到一排历史悠久的联体别墅。
这其中的一栋别墅,就是教育学院的一栋“教学楼”。
刚一进大门,婧芝便被里面昏暗的光线搅得透不过气来。
这样传统的英式古建筑,进门处多是走廊或是楼梯,没有窗户,外界的光线只能从狭窄的门框里透进来。
婧芝向前走了几步路,看清前面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前厅,墙角的地方有两把简易的木椅。
“难道这里没有人?”婧芝在心里自言自语。
正在这时,她听见左侧传来“咯吱咯吱”的声响,吓了一跳。
婧芝立刻转过身,才发现原来她左侧的墙壁中间是空的,中间安装了一个玻璃窗,里面是一间传达室。
婧芝站在原地,借着传达室里透出的微弱光线,勉强可以看见传达室里面的办公桌,以及坐在办公桌前的一个胖男人。
这男人头顶的头发已经全部掉光,只在鬓角和后脑勺有些许白色的短发。
他圆圆的鸭蛋脸上架起一副黑框眼镜,遮挡住他本不是很大的一双眼睛。
他的鼻梁又高又尖,嘴巴抿成一条长长的细线,微笑着向外张望。
“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吗?”从那男子口中传来略带沙哑的男低音。
“您好!请问这里是教育学院的教学楼吗?”
婧芝的语气虽然像往常一样平和,但她此刻内心却是心急如焚。
她刚才看了一下手表,发现马上就要到她上课的时间。
那男子年事已高,不急不慢地摸了摸他的黑框眼镜,说道:“你说得很对,是的,这里是教育学院的教学楼……”
“请问今天在这里有没有助教的培训课?”婧芝继续心平气和地问。
“有啊……”这男子不慌不忙地回答,“那是在……”
这个时候,上课铃声突然响起,让婧芝清楚地知道,她已经迟到。
婧芝深呼一口气,静下心来,耐心地问道:“请问是在303房间,对吗?”
“对……”那男人慢悠悠地说着,“那房间在三楼……顺着楼梯上去一拐便是……你应该很容易看见……”
婧芝连忙道谢说:“谢谢你!”
“哈哈,不用谢……”那男人笑着回答。
这时候,婧芝抓紧手里的雨伞,一路轻手轻脚地奔向三楼,生怕打扰到其他办公室里正在工作的人。
这房子隔音效果不太好,一点点响声很容易影响到周围房间的人。
楼梯一直向上盘旋着,婧芝迈上一个个台阶,最终到达三楼。
她左手边有一间小教室,大门向内敞开着,站在门外刚好无法看见门板上标识的房间号码。
即便是看不到门板上贴着的门牌号码,大略扫视一下屋内,婧芝也能够猜想到,这间小教室就是她一路千方百计要寻找的“目的地”。
这是一间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房间。
门对面的窗户占了墙壁很大的空间。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阳光可以肆无忌惮地透过窗户上的玻璃照进来,这房间里定是亮堂得很。
窗外淡淡的薄雾里,圆滚滚的雨珠先是亲吻一下窗玻璃,再恋恋不舍地黏在玻璃上面,自上而下滑下来,化身成玻璃上的一道道曲折的水痕,交织在一起,诚然一幅相当有特色的“大自然绣品”。
窗户一侧的墙角里放置着一张红褐色的木质圆桌,旁边围坐了几个人。
这圆桌不远处紧挨着墙壁,摆放着另一张一样大小的圆桌,周围虽然也坐了几个人,却还有一个把椅子没有人坐。
这靠近门口的圆桌正对的墙面上悬挂着投影屏幕。
屏幕前有一张米黄色讲桌。
这讲桌真是小的可怜,上面只能放下两三本书的样子。
这个时候,已经迟到的婧芝来不及细细打量房间里其他摆设。
她的眼睛落在距离门口不远处的一把空椅子上。
她踮起脚尖,迈着轻盈的步子,一点点靠近那把空椅子。
一眨眼的功夫,婧芝已经在椅子上坐下来,没发出一点声响。
紧接着,她又轻巧地把雨伞放在地板上,右肩轻轻一松,卸下身上背的黑色双肩包。
她从里面拿出一支深蓝色原子笔和一个橘黄色笔记本,放在桌上。
婧芝终于松了一口气,把目光对准那个小得可怜的讲台。
此时此刻,婧芝惊讶地发现,讲台后面,竟然站着一个身穿黑色西服,剪着黑色短发的亚洲女人。
从她讲话的口音里,婧芝很容易便能判断出,她是一个中国人。
………………………………
第48章:文质彬彬的学者
站在讲台后面的那个中国女人见婧芝走进教室,一边继续滔滔不绝地讲着话,一边慢慢地走下讲台,站在婧芝的座位旁边。
这女人从头到脚都是黑色的。
她那乌黑的短发被轻轻掖在耳后,露出一对白白的大耳朵。
她穿着一整套西服,上身是长袖的外套,下身是一件刚刚盖过膝盖的西服裙,显得既干练,又落落大方。
西服裙下露出的一双小腿非常纤细,被一条厚厚的纯黑色打底裤包裹,再配上她那双又黑又亮的高跟皮鞋,看上去既知性,又成熟。
这女人虽是一身典型的职业女性装扮,却长了一张娃娃脸,再加上她的身型十分娇小,使得她看上去多了几分孩子气,少了几分威严。
正当婧芝好奇地准备细细打量这女人的五官时,有个人伸过来一只手,手里拿着几张纸,把婧芝的注意力吸引走了。
碰巧的是,这手的主人也是一个中国人。
那是一个文质彬彬的青年,年纪跟婧芝很相近。
他身穿一件天蓝色衬衣,搭配着一条咖啡色休闲裤,算是非常大众化的打扮。
他那深蓝色羊绒外套,正静静地躺在他的椅背上面,安详地睡着。
这男生皮肤雪白,面色红润,戴着一副厚厚的金边眼镜;他那又黑又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炯炯有神;他的嘴唇不算厚,也不算薄,搭配上一张细长的瓜子脸,带着浓浓的学术气息。
好一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哎哎哎……”这男生小声对着婧芝窃窃私语,“这是刚刚发下来的,我们今天上课要用到的材料……”
事实上,从婧芝出现在门口,这男生的注意力便全在她身上。
他眼看着婧芝轻手轻脚地进门,找到一个空座位,刚好坐在他旁边。
婧芝低下头,快速浏览一遍这男生递过来的材料。
那是好几张A4纸,上面印着一大堆英文句子。
婧芝不明所以,只好带着疑惑的神情看着坐在她身旁的这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此时,“学者”的脸上闪过一丝浅浅的微笑:他自己行侠仗义的行为终于小有收获——坐在他身旁,散发着甜甜香水味的中国姑娘,终于注意到他的存在!
婧芝呢,她仍旧深陷疑惑的深渊,一脸茫然。
这个讲师的语速非常快,说的几乎全都是非常冗长的复合句;而且,她讲的知识不属于婧芝所熟悉的领域,让婧芝听起来十分晦涩难懂。
婧芝心想,现在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她没有做声,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一直低着头,认真地阅读“学者”递过来的那几张纸,期盼着纸上印的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可以第一时间告诉她,站在她身旁的这个女人到底在讲什么。
这个时候,婧芝发现印在纸上的这些句子被分成几个组,每组分别有差不多十个句子,全部都是疑问句。
第一组的问题,大致是关于作为助教我们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这应该是涉及教育学的问题,婧芝心里想着。
这个时候,她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个一直在滔滔不绝讲话的老师,是在解释纸上的许多关键问题,听上去更像是在做一个“小型演讲”。
“小型演讲”很快结束,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
讲师停顿几秒钟,又立刻发出指令,要求大家用十五分钟的时间讨论第一组题目,并且告诉大家,在十五分钟之后,她会做最后的总结。
一时间,教室里变得嘈杂起来。
婧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低下头继续专心致志地阅读自己面前那几张纸上印的第一组问题。
这个时候,那个“文质彬彬的学者”转过身子,面对着婧芝,用普通话小声对她说道:“你……不是教育学院的学生吧!”
这个时候,婧芝正在专心地阅读,无暇他顾,只好小声说了一句:“我不是……”
“学者”的兴趣丝毫未减,他继续问道:“你是别的学院的?来参加教育学院的培训课?”
婧芝抬起头,注视着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学者”,一边轻轻点头,一边小声回答说:“对……”
“原来是这样!”“文质彬彬的学者”听到婧芝的话,反而更来劲,絮絮叨叨地继续说着:“我想,你应该是别的学院的……呃……我虽然是一个新来的博士生,但是我们学院的人我都已经见过。你刚刚进门的时候,我发现从来没见过你,心想,你应该不是我们学院的。”
“嗯,你猜得很对,我不是教育学院的。”说完,婧芝立刻低下头,继续专心地阅读需要探讨的问题,思考着怎样回答这几个问题。
“你怎么看第一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说一说吧!”一个尖锐的女性声音把婧芝的思绪打断。
通过这人的说话强调,婧芝第一时间判断出,她说的是美式英语。
“美国人?”婧芝一边在心里自言自语,一边抬起头,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那美国人刚好坐在婧芝对面。
她长着一张圆圆的鸭蛋脸,上面镶嵌着一对水汪汪的蓝眼睛;她的鼻梁很高,嘴唇又薄又窄,涂满深红色口红,别有一番魅力。
“我想我们不需要把自己定义为学生们的‘老师’。”婧芝一本正经地说道。
婧芝的说话声音虽然不算大,但她相信,对面的美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听清楚她刚才说的话。
“为什么这么说?”这美国人继续提问,显然,婧芝的话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因为我们不是无所不知,样样都精通。”婧芝解释说道,“在许多方面,可能我们的学生会比我们知道得更多,了解得更广泛。”
“真有意思!”那美国人感叹着说,“第一个问题是在问我们:作为助教,我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你刚才是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把自己定义为学生们的‘老师’?
既然是那样,我们究竟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那美国人最后提问时,语速非常快,她迫切地想知道婧芝对这个问题的详细看法。
“我们最好把自己当成是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的伙伴”,婧芝耐心地解释说,“这样既可以缩小助教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感,又可以不断地从学生们那里学习东西,不断进行自我改进。”
………………………………
第49章:有趣的问题
婧芝的话音刚落,一个坐在美国人身边的年轻姑娘反驳道:“但是,我们毕竟是老师,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
在我看来,我们还是应该每时每刻都要把控全局,做一个时时刻刻引导学生们学习知识的老师。
我个人感觉,那样会更好一些。”
这个年轻的姑娘一身***装扮,头上戴着浅粉色头巾,把头发遮盖得严严实实;她的眼眶深邃,睫毛好像孔雀开屏时的尾巴一样,优雅地挺立着,从她那褐色的眼珠里散发出异样的风情。
婧芝还没来得及发言,坐在她对面的一个姑娘先开口了。
这个姑娘留着一头红褐色的披肩长发。
她操着一口正宗的伦敦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说道:“主导课堂的是我们。
学生们没有多大可能可以把控全局。
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到,尽量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我们需要考虑学生们的自身感受。
我想,我们需要随时保持与学生们一起互动。
这样,我们便可以随时发现学生们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我们自身的问题。”
一时间,坐在一起的几个人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思考,没有一个人发表观点。
过了半分钟,一个男性的声音传进婧芝的耳朵。
“我们讨论下一个问题,怎么样?”婧芝转过脸,发现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文质彬彬的学者”。
他的英语说得非常流利,发音是美式风格。
这个时候,婧芝才注意到,在这个小圆桌周围,一共坐了五个人,只有“学者”一个人是男性,其他几个都是姑娘家。
“OK!”婧芝表示赞同,“请先说说你的观点吧!”
这是一个关于助教应该如何与学生沟通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保证与学生保持有效的沟通?
“学者”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认为,咱们应该把咱们的联系方式告诉学生:邮件和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这样可以保证,当某个学生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联系到我们。
当然了,身为助教,我们需要及时回复学生的邮件。
如果有某个学生想要当面询问问题,我们可以让他到我们的办公室。
面对面交流或许会更加有效。”
“学者”说得既有逻辑,又有道理,像是在发表“演讲”。
围着圆桌坐在一起的几个姑娘全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学者”发表完他的观点,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学者”见大家意见一致,便建议大家一起讨论下一个问题。
很快,大家开始轮流发言。
十五分钟的时间很快过去,教室里恢复安静。
讲师让大家开始针对第一个问题畅所欲言。
邻桌坐的全部都是女生,举手发言的频率很高。
其中,两个看上去稍稍有些年长的阿拉伯姑娘最是活跃。
看到大家如此积极地发言,讲师非常高兴。
她加快语速,从嘴里吐出一个又一个长长的复合句。
婧芝不得不竖起一对耳朵,集中全部的精神,半秒钟都不敢走神,才能勉强跟上讲师如此快的说话节奏。
此时此刻,婧芝真是庆幸她平时积累了足够多的英文词汇,让她能顺利地接收讲师正在传达的信息。
当第一组问题讨论完毕,讲师刚刚做完总结,坐在角落里的一个人突然提出一个问题。
那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黑头发,大眼睛,耳朵上戴着一对金色的耳钉。
从她那麦色的皮肤和黑色的头发不难看出,她拥有黄种人的血统。
她开口说话的那一刻,婧芝猜想到,她很可能来自印度。
她怯生生地问道:“如果在我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直接举手发问,但是我暂时解答不出来,或者根本不会解答,那我应该怎么办?”
她的问题引起了在坐所有人的兴趣。
大家纷纷低下头,思考着应该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讲师称赞道,“谁有解决的办法?大家来发表一下各自的意见吧!”
坐在婧芝对面的那个声音尖锐的美国人率先发言说:“直接跟那个学生说‘抱歉,这个问题我现在没有想到如何解答;等我回去考虑一下,再告诉你。’”
“这是一个解决方案。”讲师一边点头,一边说道,“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吗?”
“这样的话……学生会不会……觉得助教很无能?”坐在同一桌的英国人含蓄地问道。
“那也没办法呀,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和婧芝坐在同一桌的那个***姑娘解释说,“我会建议那个提出问题的学生问一下别的助教,或者相关领域的教授。”
“嗯,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讲师点着头说道,“如果我们暂时无法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要第一时间想办法帮助学生。
建议他寻求其他人的帮助,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上课的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坐在另一桌的一个英国姑娘一本正经地说道,“为了确保正常的上课进度,我只能先把计划的内容讲完。
学生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我会等到下课以后再给学生详细讲解。”
“说得有一定道理,”讲师总结说,“有时候,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其他同学未必感兴趣。
如果是与上课内容不是很相关问题,的确可以下课以后再给学生单独讲解。”
这个时候,婧芝也参与到大家的讨论中来。
她思索了好久,才想好这么两句:“如果在我上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我却不能立刻解决,我会立刻告诉那个学生,我暂时无法解答他的问题。
下课后,我会找他单独讨论,看看如何能帮他解决那个问题。”
“如果我们没有及时解决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会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