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兰若蝉声-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在与庆云无关的问题上,这位二哥,绝对可算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兄长,对她的关心并未有一丝折扣。

    听了这番话,采亭不禁心头一暖,一股热流便自眼角涌了出来。

    殷色可见采亭忽然伤感,瞬间便变得十分乖巧,取了帕子帮师姐拭泪。

    泪珠儿划过脸颊,此时并不止采亭一人。

    山道上一袭红衣,正在孑然高歌,声音凄婉,细诉乡愁,

    “兰更卞草兰。

    椒香郭甲椒香秋。

    秋山秋烟或,尽休休。

    幔角或愁今禁酒。

    身孑孓尬吼。”

    歌词的韵律独特,前几句用了回环、顶针,两句一叶韵,读来也是颇为上口,但却不似中原语言。

    这首越调虽然鲜闻不经,但它的汉文转译却是脍炙人口: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首《越人歌》本来就是用越语对音记录下来的,

    而为我们所熟知的那一串唯美汉风诗句,其实是楚人译本。

    此歌随越人渡海,亦遍传筑紫秋津。

    所谓秋津洲的得名,就是出自那句“秋山秋烟”,

    也就是大被同眠,颠鸾倒凤,对那些生命起源之事的暧昧暗示。

    秋津,与天津相对,是倭人心中的“生命起源之川”。

    而这个“秋”的发音,在此歌最早的文字记载——《说苑》当中,按照上古发音被对音记作“州”字。

    (州,上古音:tçjew,与今音“秋”,日文训读“しゅう”大同。)

    故而秋津又被回译为本州。

    本取的是生命起源之意,州取的是音。

    “大八洲国”(日本别称)之一的秋津“洲”因此降格称“州”,便是这个原因。

    不知火麻衣思乡情浓,想起了海之彼岸长身玉立,紫衣飘飘的主君,情不自禁地便哼起了这首乡音。

    忽然间路畔一袭紫衫,负手凭崖,鸟瞰青波,那种有些熟悉的不羁气质直撞入不知火的眼帘。

    这里正是当日刘赢坠崖处,此时却迎来了绾紫纤红的一场邂逅。

    “秀棍!?”

    不知火的语音满是惊疑,这一声主君喊了出来,竟用了乡音。

    不过她旋即也觉失态,主君怎么可能出现在这种地方?

    那紫衣人也是一愣,他自然是有心在等候不知火出现,但被这声“秀棍”叫得不知所谓。

    秀棍?

    哦,那似乎是华人衣冠南渡以前的长安俚语“结棍”(应以当代苏白拟音,结音近结/撷之间,近秀),大抵是很厉害的意思?

    这是在打招呼吗?

    还是在尊称我为很厉害的人物?

    于是那人也跟着回了一句长安故俚,“侬吖好?”

    不知火一听这三个字,也愣了一下。

    怎么,难道对方也是倭人?

    这句“のんやほ”,听上去是秋津口音,这是一个倭都特有的歌节名称。

    不知火掐指算了一下,哎,好像恰好日子也近了。

    难道对方这是在提醒自己,对歌?

    一种她乡遇知音,同病相戚戚的感觉悠然自生。

    于是她纤腰一扭,随风起舞,口中又开始吟唱那首充满浓浓乡愁的《越人歌》。

    紫衣人见状心下茫然。

    暗自忖道,怎么?

    这倭国接头都是靠歌舞?

    略迟疑了片刻,便打着拍子应和起来。

    于是这世上第一首和声越语金曲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兰更卞草兰——兰兰呦~

    椒香郭甲椒香秋——香秋~

    秋山秋烟或,尽休休——休休~

    幔角或愁今禁酒——禁酒~

    身孑孓尬吼——尬吼——(合)啊吼~

    一曲歌罢,二人目光对视,均仿佛意犹未尽。

    不知火兴奋得叽里咕噜如连珠炮一般倭语连弹,惹得紫衣人一脸苦笑,终于忍不住出言分辨,

    “嗯,那个,麻衣姑娘口音独特,在下难以甚解。不知可用雅言官白?”

    不知火愣了一愣,这才换了中原语言,

    “原来,你不是秋津人。”

    她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紫衣人,忽然像似想起了什么,

    这不就是高桥尼刚才所示的卷中人吗,

    “你,你是高飞雀?”

    紫衣人不易察觉的顿挫了一下,这才微一抱拳,

    “嗯,正是某家。”

    不知火夹紧双膝,举拳雀跃,

    “有旮瘩!

    婆婆正要我去找您,您怎会先在等麻衣?

    婆婆让我先听高桑的吩咐。

    不知高桑有何调教?”

    不知火的中原话并不十分标准,句法总会有些小问题,但用词却常常有如神来。

    调教这个词用得很是恭谨,自执晚辈礼,对紫衣人表达了足够的敬意。

    紫衣人也不由颔首,

    “嗯,眼下的确有事要拜托你。

    听说你擅杀人技,所以便需要你去杀一个人。”

    “哈夷!请高桑吩咐!”

    紫衣人自袖中取出一个卷轴,交与不知火,然后嘴角露出一丝戏谑的微笑,一声轻啸,挥袖而去。

    只留下不知火一人在风中凌乱。

    卷轴上不但有画影,还有详细的个人信息,那专业程度堪比官方的通缉文书。

    不过不知火并无法分辨印签和措辞,但依然可以读懂信中的关键信息以及绝密勿传的警告。

    于是她便将银牙一咬,跺足飞身而去。

    入夜十分,佛刹四周静得出奇,既无蛙声,也无虫语。

    庆云似乎也觉得古怪,因而跃上房顶想细探缘由。

    没想到房顶上居然早有不速来客,两袭玄衣僧袍比邻而立,无语无声,无半分动静,就像似两尊泥塑一般矗在那里,也不知已站了多久。

    庆云并没有惊慌,因为他依稀可以分辨出这两个背影,似乎是觉法和空空空空两位大师。

    他知道这两位大师都有些故弄玄虚的毛病,因此也没有如庸人般一惊一乍,只是缓步走了过去,学着他们的样子,并排站在屋脊上,凝目望向远方。

    三人就这样呆立了一盏茶的功夫,空空空空大师终于开口了,

    “庆小亲可看出了些什么?”

    “夜色很浓,月很美。

    树影婆娑,山风吹。

    流云献舞,银汉斟杯,惹人醉。”

    “阿弥陀佛,庆小亲好兴致。”

    空空空空合十微礼,很快又恢复了方才那种泥塑的状态。

    过了一会儿,终于轮到庆云忍不住了,便反问空空空空道,

    “大师,不知您看到了些什么?”

    “四野空旷,山径空。

    云翳空冥,穹窿空。

    空空空空。”

    庆云知道在这打机锋的大和尚嘴里问不出什么,于是又去请教觉法大师,“大师,您呢?”

    “四野空旷夜色浓,山径幽幽月卧风。

    山岚暗送腥戾气,醉人正堪举刀横。”

    庆云仔细一琢磨,觉法大师似乎是指这夜色之中暗含杀机?

    他虽然心下早有惴惴之感,但四下暗察,并无异处,因而也无法理解觉法大师所谓何指,

    “大师,后生道行微弱,并未查出有何不妥,不知大师何出此言?”

    “道友若真是毫无察觉,又怎会来此?

    只是这觉识不在五感,故而道友难寻蛛丝马迹。”

    “不错,请大师见示。”

    “你可有闻到什么味道?”

    庆云闭目捕风仔细嗅了嗅,

    “尽是香烛气息,未觉异常。”

    “风自东南徐来,循山隙来此。

    谷兰早桂,溪畔苔腥本应是寻常味道,你可有闻到?”

    “后生并未闻到。”

    “你可听到什么声音?”

    庆云侧耳又仔细倾听片刻,

    “除我三人对答,万籁俱寂。”

    “蜉蝣蟋蟀,田蛙柴犬。

    正值初秋,相戏正欢,你难道没有听到?”

    “后生并未听到。”

    “应该闻到的气味闻不到,便是异味。

    应该听到的声音听不到,便是异响。

    如此兰香鲍臭,大音隆隆,难道你还无知无觉吗?”

    “大师的意思是,必然是有人在上风燃香烛掩盖气味,用手段让百兽噤声,蹑足潜踪藏在这片夜色中?”

    “子房,子房,孺子可教!”

    庆云忽然又皱了皱眉,

    “他们燃烧香烛和让百兽噤声之间有没有关联?

    如果有关联的话……”

    庆云仿佛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面色忽然变得很难看。

    “亲可回头观望。”

    回首的方向乃是望向寺内,庆云闻言一愣,但还是依言回头望去,只见房顶上面已经不是只有他们三人。

    每处院房上都立了几道人影,有的还以袖掩鼻,甚为戒备。

    空空空空打了个哈哈,

    “站得高些,空气总相对好些。

    不过还是要早些通知你的同伴们做些准备才是。”

    庆云此时还是很疑惑,问道,

    “阵仗搞这么大,对方有多少人?”

    空空空空摇了摇头,

    “现在还不清楚,但人数自然不会少。”

    “既然人数不少,怎么可能隐藏得那么好?

    就算夜色朦朦,诸位大师目力都是何等锐利。

    一支人马安能逃过诸位的慧眼?”

    觉法一声冷哼,应道,

    “这当口可不是拍马屁的时候,少说点虚的。

    嗯,贫道虽然还不能确定,

    但是在和中原武林同道交流中,曾经无意间听得一些传闻,似乎可以解释眼前这些异相。”

    》》》》》敲黑板时间《《《《《

    相信许多读者在看完这一章节后都有一种暴躁的情绪,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分说。

    首先我们讲一下古长安口音为何要用苏白来对音。这是魏晋,五代,两次衣冠南渡的结果。根据目前学术界的共识,江南语系和汉代音系(属于上古汉语的第二阶段),中古汉语(魏晋至唐的汉语发音)的近似度远远高于江北语系,建康金陵吴郡也就是当今苏宁杭(上海那个时候只是一片滩涂。)三角是长安洛阳望族当时的主要迁徙目标。如果有兴趣研究当地一些大姓望族的谱系,泰半是晋末或唐末迁徙而来。而荆南,闽南,岭南客家(南迁族群),则大多望出晋鲁。而北方的口音则经历过多次语种混合,最近一次影响力较大的融合当然有满人白话,关外口音的诸多影响。根据唐诗韵脚研究也可以看出,即便到了唐时,长安官白也更近南音,而非北音。在当代北方口音中几乎已经完全消失的入声,在唐宋之际依然于江北普遍存在。

    其次我们再谈一谈本州的这个州字为什么有问题。日本称大八洲国,出自《日本书记》所载上古分野“然后同宮共住而生儿。号大日本丰秋津洲。次淡路洲。次伊予二名洲。次筑紫洲。次亿(隐)岐三子洲。次佐度洲。次越洲。次吉备子洲。由此谓之大八洲国矣。”所谓八洲,就是日本自认为国土的八个岛屿。环水而居处曰洲,这本也无甚不妥。而州是一种行政区划,比如筑紫洲称九州,是因为筑紫后来被划分为九个令制国,与四国取名法同。而秋津洲作为日本本土最大岛屿,所辖令制国不知凡几,合以本州一州论,无论在命名法还是典籍上都是无道理可循的。对于秋,州二字今日日文训读的不同读法,涉及日本渡来史,在本作中并非主要内容,因此此处仅循其简,日本渡来是在万年的跨度里多次形成的,最早的渡海人当然是南岛人(越人)。“秋”“州”在现今日文中读法不同,类似现象在定型后的日语中比比皆是,也就是之前提到过的“吴音”,“汉音”,“唐音”以及被归入“惯用音”的“上古音”(日本上古音既越音)相互影响形成的。

    接下来我们就要讲回《越人歌》了,这首诗歌以越语发音的形式记录于《说苑》,是学者用以研究古越人语言的重要文献之一。该诗本体是用三十二个汉字对音记录的:“滥兮挷堇挠璨龞愒笥璨葜蒎屩菅珊跚伛泷沌嫌韬跽彦で赜馍鴲伤婧雍薄U馊龊鹤钟孟执河锒疗鹄捶浅^挚冢缫淹牙胧史绻牵谑窃诒疚闹芯筒捎昧松瞎乓舳砸裟庖簟5比唬庑┒杂σ膊⒎蔷跃罚热纭袄摹钡摹發am”字音在当今汉语里已经没有对应,一些舌音或者ieu之类的复合元音也被现代汉语摒弃,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籍近音字还原出诗歌诵读的神髓。对于诗歌的断句,这里参考了郑张尚方先生根据古越语音译对照给出的标注,并非为了炮制诗歌神韵,信手而断。

    越人歌一直以来惹人争论的不止发音,还有释义。比如楚人译本中的“蒙羞被好”一语到底解释什么?尽管古代儒学者给出了无数个“河蟹”版本的解释,但是《说苑》当中却记载得明明白白,鄂君子皙在听罢这首诗的楚语译文后,撸起袖子,冲上去抱住了操舟人,用大被裹作一团(于是鄂君子皙乃㩉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所以自古而来,非官方释义家都没有停止过这段话的遐想,到了当代,更是有很多“有识之士”将这段艳文向龙阳之好的方向引导。

    然而,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榜枻越人是个男子,这似乎是被广大评论家忽略的事实。

    我们只知道当时楚大夫庄辛以此劝诫襄城君,舟中难免肌肤之犯,不要太顾忌身份差距,君不知鄂君子皙与榜枻越人乎?襄成君与庄辛固然都是男子,但是因为襄成君端架子站在岸上不肯上船,苛求有人能把他直接从岸上渡到对岸,这才引得楚大夫亲自下场搀扶。庄辛想要平息的是贵族乘便舟的仪态问题,想要说服襄城君将就从权,这才举了越人歌的例子,并且突出了鄂君子皙的仪仗风姿独绝天下,实是对襄城君的彩虹屁。因为举例的二人并非为了说明情爱之事,榜枻越人的性别便也不是重点。

    但在我们单单研究《越人歌》时,却可以读出越人对鄂君那种热烈的表白,以及对方更加激烈的回应。数千年以来,这首诗歌在被引用得时候,也都是用在直诉衷肠,大胆表白,那临门一脚的功夫上,其实并未偏离本意。

    のんやほ节,本是江户时代京都地区的歌节。这里将其源流提得早了些。不过这个节日的名字十分有趣,发音在日语中近似“娘惹乎”?娘惹,是对南岛侨居华人女性的称呼。不知道这是一个巧合,还是泛越人文化的影响,仅备为一说。
………………………………

第三十七章 匿迹衔枚盈千载 展图亮剑在一朝

    “贫道曾经听闻,薛安都当年为南人筹备隐秘行动部队时,保义军成名已久。

    薛安都能在短短数年之内组建起一支可以与保义军抗衡的部队,自然并非白手起家,

    而是借了一支有着千年传承的奇兵,以为精锐。”

    庆云不禁大讶,

    “千年传承?我原本以为齐王檀宫可算是最早的秘谍组织了,难道此前还有类似的机构?”

    “哎,秘谍部队之先要上溯到夏王禹为天下盟长时期。

    后禹在九州遍撒闲人耳目以为谍。

    所以《说文》中对谍字便作如此解释:

    谍,闲,伣也。闲者无事,伣者候风,皆备不时之用也。

    后来夏王太康失国于有穷氏,新王少康便是依靠这些闲伣密谍方得复国。

    其实不仅华夏人用谍,当年越人大罗国也用谍。

    《左传》亦曾记载,楚国筹谋南下,军队抵达彭境时,

    大罗国也曾派出了一名叫伯嘉的谍人刺探情报,对楚军的部署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哦?所以薛将军是借用了大罗国的谍人部队?”

    “不,大罗国的谍人机构远不如周王室专业,所以他们败了。

    薛安都收编的,乃是周王室世袭秘谍部队——衔枚氏。”

    “大师说的是,‘衔枚疾走,雁过无声’的那支传说中的神秘部队?”

    “那可不是什么传说。

    大周以司寇辖九州闲伣,其中最精锐的就是衔枚氏小队。

    依靠这支秘密部队,周室也守得了几百年江山。

    如若不是其后齐,楚,秦,燕等强国纷纷组建自己的谍报网络,并且对感觉良好自我麻痹中的王室秘谍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侵蚀与破坏,

    也许这大周朝还能向天再借五百年。”

    “周代编制的部队,如何存续到现在?”

    “周官大多都是世袭,所以周朝的官职才能派生出许多姓氏。

    这衔枚氏亦是如此,其身份,技能在族内世代相传。

    虽然周朝的谍报网络被各国破坏严重,

    但作为精英中的精英,暗部中的暗部,他们这一族依然低调的存活了下来。

    生存,本就是秘谍首先要具备的能力。

    这个家族代代繁衍,偶尔也会出来露露脸。

    只是他们每一出现,都会改变时局走向,实在是一支无法让人忽视的势力啊。”

    “大师是指,周亡以后,这支势力还出现过?”

    “是啊!昔大汉七王叛乱,七王的力量联合起来,已过天下半壁,

    尤其以吴王和楚王的力量最为强大。

    可是吴楚两国联军却在弹丸之地梁国面前吃了数月的闭门羹,

    方有其后周亚夫逆袭,逼死二王,令七王之乱冰消瓦解。

    当时世人只知道周亚夫的风光,却很少有人留意那梁王遣入吴王账下的死士枚乘。

    后来七王之乱平,梁王又欲挟功争位。

    可笑他却不知道衔枚军向来只为天子剑,不做权臣奴,结果自然也是落得个凄惨下场。”

    “枚叔文才,天下闻名。

    真说名气,可也未必弱于亚夫之勇。”

    “但你可知枚乘的武力其实也不逊于周亚夫?

    那枚氏就是当年衔枚氏的后人。

    梁国就是靠着衔枚奇兵在吴楚联军之间周旋,方才以弱御强,不落下风。

    而枚叔的这个字号,其实并非是以字行,

    而是如檀君一般,是衔枚氏大头领的世袭称号。”

    “这许多秘闻,于中原不见经传,觉法大师却缘何这般清楚?”

    “贫道并未读过多少中原史书,除了太史公鲁左史,其余并无涉猎。

    只是贫道好武如痴,借阅的武学典籍却不计其数。

    贫道悟一苇渡江的轻功,其实是参详了一本名为《蜻蜓点水》的功法。

    (前文《蜻蜓点水》并未加注书名号,因为古代本无标点)

    那本功法本出衔枚氏,上面除了轻身潜踪的武学技巧,更详细记录了许多衔枚氏的旧事秘闻,故而于此所知多些。”

    “大师如何确定今日来的便是衔枚军呢?”

    “除了他们,我实在想不出,还能有谁具如此手段,在这四周潜藏百余人而令人无可察究。”

    “百余人?大师如何能查知暗中隐藏的人数?”

    “虽然看不真切,听不出异动。

    但是每个人的身体都恒定在一个近乎相同的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高于周遭,会引起附近气流细微的变化。

    人数的多少不同,引起的变化程度自然不同。

    普通人可能无法察觉,但是如果习惯吐纳阴浊阳明之气,以炁感知天地,便可觉察出这其中的些许变化。”

    庆云听得大感惊奇,依靠吐呐感知天地?

    眼前这位觉法大师的武学修为该是到了何等境界?

    怕是用超凡入圣也不足以概括了吧?

    觉法望着庆云面上的精彩表情,便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又补充道,

    “华阳先生自然也有如此境界,

    若以修为论,可能还在我之上。

    太室那个暴躁得老道,也早就摸到了那层门槛,

    如果他心性可以再沉稳些,大概很快也就能到达这个层次了。

    小友若是对此有兴趣,不妨常来弥勒堂坐坐,

    贫道这里的抄本,都是可以随时翻看的。”

    空空空空这时忍不住插嘴道,

    “觉法大师的易筋洗髓二法,深奥无比,

    我依法修炼了数年,也只是略觉改善了些体质和柔韧,

    却不知道为何他可以运用道如此层次。

    哎,怕是无缘。

    可惜啊,贫道却为此被他诓去了一套功法。”

    说到此处,空空空空举起十指,虚握成爪,在胸前不停弹动。

    庆云见到这个动作,脑海里忽然很不争气的闪过了郁闷小姐姐的倩影,

    顿时心魔上涌,心中反复念叨着,阿弥陀佛,非礼勿视,非礼勿念……

    这才强自将意马心猿镇压了下来。

    其实将他从绮念中强行拖出的还是眼前冰冷的现实,

    “二位大师,那我们现在需要做些什么?”

    觉法微微一笑,合十答道,

    “虽然正面交战,贫道尚有自诩。

    可是说到匿迹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