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站着没动,扫了大家一眼,脸激动得通红。
定了定神,康熙快步上前,亲手搀起跪在前头的吴六一,笑道:“难为你了!”一边挥手道:“众卿甲胄在身,平身吧!”
“万万岁!”
“万岁爷启驾乾清宫啰!”张万强挺胸凹肚,神气地高叫一声。一顶明黄软乘舆早抬了过来。康熙忽然想起,问道:“苏麻喇姑呢?”
“回主子的话,”人丛中小毛子答话道,“她受了惊吓,又有点轻伤,现在奴才那里歇着,一会儿就能上来侍候!”
“小毛子么?你过来!”
“喳!”小毛子赶着上前道,“奴才小毛子侍候主子爷!”
“起来,苏麻喇姑怎么受伤的?”
跪在一旁的穆里玛一直奇怪葛褚哈的死因,听康熙问起,也竖起耳朵来听。不料康熙屏退众人,并命人把穆里玛带至乾清门两侧侍卫房里押了起来。
原来葛褚哈将苏麻喇姑挟持到御茶房后面的僻静处,本想一刀劈掉了事,可苏麻喇姑拼命挣扎,脸涨得通红,见她虽是钗横鬓乱,却是十分妩媚。“事情眼见未必成功,怀中有此尤物,我何不先受用一时?”便拖着苏麻喇姑来到茶房大炉子后头,将她按在地上,用手去解她的小衣。苏麻喇姑深恐自己呼叫出声,惊动了太皇太后,也不言语,只是竭力抵抗。
小毛子自当上了养心殿的供茶太监,仍经常来茶房提水。正好这日回来,在自己原来住的房里打点东西,听得后头有两个人厮打、**,不觉奇怪,转过来一看,是个侍卫按着一个宫女欲行无礼。他蹑脚儿向前一瞧,下头竟是自己的恩人苏麻喇姑,顿时大怒。
他屏了气,急忙折身回来,向一个斗大钧瓷茶壶里添满了凉水。返回去时,见苏麻喇姑衣服已被撕得稀烂,眼见没得了气力。葛褚哈也累得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小毛子遂双手高举茶壶,拼尽全力照准葛褚哈的后脑勺猛地就势一砸。
只听“噗”的一声,恰如砸在熟透了的西瓜上,那葛褚哈头上黑的、紫的、红的、白的进了一地……身子一仰,翻白了眼,腿蹬了两下便不动了。小毛子因在气头上,也不害怕,又不知他死了没有,回去又拎来两铁壶滚开的沸水,朝葛褚哈头脚淋了个够。这才过去扶起半昏迷的苏麻喇姑,将她安置在自己床上歇息。
“回头朕给你记功!”康熙听说苏麻喇姑没事,心中大觉宽慰,一脚踏上大轿,大声吩咐道:“起驾乾清宫!”
乾清宫、毓庆宫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皇宫差点翻了个个儿,但离着毓庆宫不远的文华殿里,遏必隆和熊赐履还在悠哉悠哉地下盲棋。
“马二进三!”
“将五平四。”
“炮五平四!”
“车七平四。”
“士五进四!”
“熊公!”遏必隆笑道,“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你有几乘战车往里头填?今儿总要赢你一局了!”
“一首诗为什么不将它背完?”熊赐履淡淡说道,“还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罗绮庭,偏照破亡屋!”
“下大棋为什么要扯到这上边来?”遏必隆笑道,“我只取有用的拿来。”
“世事亦如棋局。”熊赐履笑道,“遏公,你要想清楚了!”
“唔,你话中似有题外之意,还请明讲。”
“是啊!”熊赐履缓缓起身,叹道,“我主今日在宫中捉拿奸贼鳌拜,此时只怕大计已经成功!君身为辅政大臣,位列鳌拜之上,可七年来,你对鳌拜的胡作非为,熟视无睹,心知其非,而不敢言。今日即将‘烛照破亡之屋’,敢望不求‘君王心’么?”说罢便欲起身离去。
遏必隆全身早已大汗淋漓,见他要走,连忙扯住袍角,“熊公,你是知道我的,对主上并无异心,总求你替我说句公道的话儿!”
见他这样,熊赐履想起同僚之谊,叹了口气道:“岂不闻求人不如求自己?”
“谢谢指教!”遏必隆深深一躬,走出文华殿,奔向乾清宫。果见景运门附近刀枪林立,急忙递上牌子道:“罪臣遏必隆请见皇上!”
没过多久,便听乾清门那边传呼之声:“宣遏必隆上殿!”遏必隆来到乾清宫殿内跪伏地下,偷眼一瞧,还有一人也跪伏在身边,却是康亲王杰书。
见他二人俱已到殿,康熙先命:“杰书,你先起来!”又问道,“遏必隆,你知罪么?”
“奴才……知罪!”
“尔罪有几条,说与朕听!”见他认罪,且又病体瘦弱,康熙倒觉得他很可怜。
遏必隆回道:“奴才身为辅政大臣,受先帝托孤重任,奉职不力,致使贼臣鳌拜肆无忌惮,欺君乱国。今天子圣躬独断,庙谟运筹,剪除元凶,实天下苍生之福也。奴才既惭且愧,伏乞圣裁。”
“巧言令色!”不等遏必隆说完,康熙便截断他的话道,“遏必隆,尔既知鳌拜奸佞,为何缄默不语?鳌贼圈地换田屡犯禁令,你为何又一言不发?苏克萨哈为维护朝纲,弹劾鳌贼,你又为何与鳌拜朋比为奸,杀害忠良?”听到此处,不仅遏必隆连连叩头请罪,旁边侍立的杰书也是面无血色。
“康亲王杰书!”
“奴才在!”杰书吓得一跳,连忙跪下。因过于慌张,袍角未及撩起,几乎绊了一跤。也不等康熙发问,他便颤声说道,“奴才自己知罪,罪重如山,奴才之罪较之遏必隆尤重,总求皇上严加惩治!”
他到底是本支皇亲,自幼康熙便常见他,有时他还把康熙抱到膝上玩耍,康熙见他如此战栗惊恐,又触动了怜悯之心,便说道:“革掉杰书的王爵,革去遏必隆的顶戴花翎!你们去吧!”
“喳!”两个内侍立刻过来,摘掉了二人的翎顶。二人又叩头谢恩,黯然下殿。
望着二人的背影,康熙忽然想起自己将要选遏必隆的孙女为妃,又念他去芜湖办粮有功,便叫道:“回来!”
已经下阶的杰书和遏必隆听见有旨,连忙转身回来,哈着腰跪下,颤声回道:“奴才在。”
康熙长叹一声,缓缓道:“依你二人之罪,革职已是轻罚,姑念尔等或系皇室宗亲,或系先朝老臣,都曾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特给尔等一个赎罪的机会——命你二人往刑部监审鳌拜。如再有徇情之处,将加罪不饶。”说到这里,他扫了一眼脚下的二人。杰书、遏必隆二人已是泪涕俱下,伏下奏道:“皇上待臣如此宽厚,定当勉力报效。”
康熙见他二人退下,又叫道:“魏东亭!”
魏东亭见唤,赶忙闪出班次,一个千儿扎下,高应一声:“奴才在!”
“尔佐命有功,”康熙沉吟着道,“加封为北安伯,御前带刀行走,赏穿黄马褂。”他顿了一下又道,“传旨:晋封明珠为头等侍卫,御前行走。其余有功人员概由魏东亭议叙奏上。”
“吴六一!”待魏东亭退下,康熙又叫道。
“臣在!”吴六一也忙出班跪倒。
“朕将重用于你,现且赏你兵部尚书衔统摄部事,待朕后命。”康熙顿了一下又道,“可与杰书康亲王、遏必隆共同会审鳌拜一案!”
“臣领旨!”吴六一叩首答道,“臣还有下情,幕僚何志铭诛除反贼献策有功,前遵诏命,已委其为兵部主事,加侍郎衔,请主上裁定明诏宣谕!”
“知道了,着吏部来办。”康熙说着便站了起来。现在大功已成,他急着要去见太皇太后了。
………………………………
第四十回 史姑娘披头散发出鳌府 伍先生迷迷瞪瞪上金殿
鳌拜府突然被抄,震动了京华。内务府、巡防衙门的人也不知出了什么事,要闯进府内查看情况,差点被铁丐的人扣了起来。
抄来的东西在大厅前堆得小山一般,由铁丐亲自派人分门别类登记在册。
鳌拜夫人荣氏被拘在东厢房里,跟前只剩了橘绣、苹桂、素秋、墨菊和彩屏五个大丫头,鳌府的仆役听得一声“抄家”,便似没了王的蜂一样乱了窝。有的请了长假,有的辞了各房主子另谋差事。那铁丐只将鳌拜本支人监禁起来,其余的人倒也不去约束。一大家子三四百口人,竟去了二百多,只有一些家生子的奴才还守着窝儿飞不了、离不去。
家中虽然遭到了如此不测的大祸,荣氏却仍能镇定自若。一连数日,里里外外如同乱麻一般,从不同渠道传来的耳报一会一个样,她都能处之泰然。
“橘绣,你们几个都过来!”荣氏坐在过去橘绣住的下房炕上,忽然发话道。几个丫头都低着个头站在一旁,听她侃侃言道,“老爷遭了事儿,这个家不成个样儿了。你们有亲的投亲,有家的回家去吧!”说到这里,她觉得双眼发涩,拭了泪又道,“那边府里的班老爷,我早就瞧着他不是个正经东西,咱家老爷不听人劝,一味亲近着他。——他们的那些事,我虽不清楚,想来也一定小不了!”
鉴梅听了这些话,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她原来进京为的是复仇,怀着一腔怒气要与满洲人为敌,却不料遇到少年时期的密友魏东亭竟铁了心要跟随康熙,义父史龙彪也归顺了清室,不知不觉之间自己也卷入到康熙夺宫这一政治漩涡里。但这几年来,与鳌拜夫人荣氏相处,倒日渐亲密起来。这荣氏内阃虽然极严,可对待寒贱之人却很是厚道。鉴梅亏得这位夫人大力救助,在鳌府里才没有吃什么亏。如今眼见得连荣氏也要完了,倒使史鉴梅进退维谷,不知如何处置方好。鉴梅听荣氏说得伤心,自觉有愧于心。于是她缓缓开口劝道:“太太不必伤心,如今的事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罪不及孥么,奴才是要陪着您的!”
“不要这么说,”荣氏勉强笑道,“难为你们几个跟着我,不但没得好处,反落到这般下场,我这心里就已很难受的了!”她叹息一声接着道,“不瞒你们几个,我还有点体己——”
说着,荣氏朝外望望,见没人,便从怀中取出一张银票,“你们几个拿去分了吧,我要它也没得用处了!”说着,便抖抖索索将银票递给鉴梅,“这是一万银子,你虽来得迟,我瞧你行事,比她们几个心里有主张,倒多偏爱了你一些——你拿去给她们分了吧,别辜负了我的心!”
几个丫头早已哭得像泪人儿一样,鉴梅脸上青红不定,接了银票看一眼,转手递给橘绣道:“你拿去给姊妹们分了罢,太太这儿总得有人,我是哪里也不去的!”
“不成!”荣氏脸上微微变色,“从昨儿起,我已断了饮食。与其抛头露面受人羞辱,倒不如死了干净。”
众人这才明白,她原来立意自尽!几个人顿时跪下放声大哭。鉴梅五内俱崩,只是干噎,见荣氏只是微笑不答,知她死志已决,劝也无益,便起身道:“太太,你无非为老爷的事要尽节,这原是好的,奴才也不敢阻拦。但老爷倘有一线生的希望,太太岂不白死了?奴才要告个假,出去探个明白。”说罢,也不等荣氏答话,双膝跪下,磕了个头便起身出去了。
几天会审下来,才知案情的复杂远远超出想象之外。康熙在养心殿,每日都要召见杰书、遏必隆、吴六一他们几个。魏东亭对会审的情况也了如指掌,想起康熙去年对班布尔善的判断,魏东亭对这位十五岁的少年皇帝更加折服。
“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康熙笑道,“朕早料这班布尔善不是屈就人下的料。这鳌、班二人,此刻也弄不清谁是主逆了。”
“万岁爷圣明!”杰书赔笑道,“主逆还是鳌拜,只班布尔善身为皇室近支,鼓动逆谋,其罪之重不在鳌拜之下。”
“这话有道理,”康熙点头道,“此人巨奸大猾,倒是鳌拜上了他一个大当。”
遏必隆听康熙的意思,似有回护鳌拜之意,便想作进一步试探,眨了眨眼,也凑上来道:“依《大清律》定谳,这等罪名,不分首从,都是要凌迟处死的。至于如何发落,以圣裁为是。”这几天他的心情宽松,大病若失,说起话来也显得挺有精神。
“你仍改不了这个**病。”康熙没有听出他话中的意思,以为他推诿“一个主意不出,能叫忠臣?你倒说说看,鳌拜之罪有无可逭之处?”
遏必隆忙道:“死是死定了的,只是也有几等死法。奴才以为,鳌拜到底是托孤重臣,以从龙入关有功论之,似可从轻,处以大辟也就够了。这也是我圣主仁慈之心。”
最后这句话说得康熙心里很受用,又正合太皇太后的意思。正要褒扬几句,忽想起熊赐履站在旁边一直没说话,便问道:“你怎么不说话?”
熊赐履这会儿正全副心思在想这一问题,见康熙点到自己,忙躬身答道:“皇上圣明,鳌拜的罪是不必去说它了,无论怎样处置都不过分。但臣以为,如今至要之点不在于鳌拜本人如何,而在于是否有益于君主图治之大计,所以如何处置实在非同寻常——奴才昨日与索额图议至三更,终无定见。不敢有欺饰之心,容奴才再想想。”
“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见!”康熙大加赞扬,“杰书,遏必隆,只能武,不能文,这是不成的啊!你们再会议一下,不必胆怯,有什么说什么,就以此为宗旨罢了。”
魏东亭退下来后,换了便服,至索府去寻伍次友——自鳌拜被擒,索额图当日就派轿车将他请了回去——他不明白,怎样一个处置法,才算得“有益于君主图治之大计”,想听听伍次友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伍次友和明珠二人正说得热闹,见魏东亭进来,忙让座道:“快请坐,桌上茶现成的,请自用吧!”
“什么事说得这么高兴?”魏东亭一边坐下,一边问道。
“鳌拜的事。”明珠笑道,“大哥竟以为朝廷未必肯杀鳌拜呢,你道可笑不可笑?”
魏东亭立时大感兴趣,身子向前一倾道:“我方才从顺德茶馆里听来,都说怕要剐了鳌拜呢!”明珠一拍掌道:“如何?我说么!”
“剐了便是一大失策!”伍次友冷冷道,见魏、明二人凝神静听,便接着道,“鳌拜如今已成案上的肉,杀不杀能有多大关系,然而四位顾命大臣,当初立业时,出了很大的力。索尼老死,下余的人戮的戮,剐的剐,败坏的败坏,竟没个好下场,朝廷能不虑到百官寒心?”他端起茶,呷了一口,“这是一层。更要紧的,现在南方不靖,战事将起,可有好多统兵将领都是鳌拜故旧。杀了鳌拜,谁能保他们不起疑惧之心?”
说到此,魏东亭和明珠恍然大悟,原来康熙举棋不定的缘由在此。
“伍大哥,”明珠原想问,鳌拜曾两次企图谋杀康熙,这罪难道可恕?忽又想到伍次友并不知内情,康熙又屡次严旨不许泄漏,话到口边又改口问道,“听说鳌拜几次图谋弑君自立,此等罪不杀,哪里还有可杀之罪呢?”
“从他平时的为人看,想必有这等图谋之心。”伍次友沉吟道,“圣命至今不下,怕就在这些事上夹住手了。”说罢笑道,“你二位有功名在身,我可管这些闲事做什么!”
正说着,索额图也来了,魏东亭和明珠便都站起身来。伍次友忙躬身让座道:“东翁,恭喜,不日便要高升了!”
“我喜,先生更喜!”索额图呵呵笑着坐下,模棱两可地道,“如今天下升平,以先生大才,必得朝廷重用!”
“龙儿呢?”伍次友道,“我已回来多日了,他去进香还没有来么?”
索额图微笑答道:“他么?昨儿有信儿回来,三日大醮完后,随太夫人一起回京。到时你就可见着他了。”
魏东亭见没事,便起身告辞道:“明珠兄弟陪着大人、先生说话儿,我回去处置点事务再来。”
他刚回到虎坊桥自己的住宅里,老门子便来回话:“大爷,外头一个女子要见你哩!”
“女子!”魏东亭一时怔住,再也想不起是谁,忙赶出来瞧时,在门洞里正遇上史鉴梅!
两个人都愣住了。在北京,他们这是第三次见面。头一次在西河沿庙会上,与史鉴梅、史龙彪义父女邂逅,旋又遇险失散;第二次史鉴梅夜半报警,救了康熙。二人从此通过刘华、小齐等传递消息。如今一别已有一年多,一年里经历了不少险风恶浪。今日猛一见,史鉴梅竟披头散发,脸色苍白,气喘吁吁,一副丧魂落魄的样子,怎不叫人感怀伤情!
好半天,魏东亭方开口说话:“梅妹,想不到你竟如此受苦了!这几日公务太忙,竟没顾上照应你!不过我已关照过铁丐,叫他不必与下人为难,怎么……”
“你且不必说这些个!”鉴梅一边向里走,一边说,“我还有要紧事问你。”魏东亭忙把她让进自己卧室里。
这里一切都还是一年前的老样子,桌上放着当夜魏东亭读的书。鉴梅坐的绣墩也还在原地摆放,连那夜鉴梅理妆用过的镜台、木梳都还静静地放在原处,只是像有几日不曾打扫了,上面薄薄地落了一层灰尘。鉴梅用手理着乱发问道:“我们这边的事怎么办?”
“你出息得越发像个旗下女子了!”魏东亭笑道,“这值什么!你今儿来,就算来了。我母亲想念得紧呢!”
“人家和你说正经事,”鉴梅顿时脸红到耳根,低头道,“可你只拣这些说!”
“这难道不是正经事?”魏东亭惊讶地问,“还有什么事呢?”史鉴梅便将自己入府之后荣氏夫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又如何蒙骗荣氏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如今荣氏已经绝食,如不设法,将有生命危险。说到委屈伤心处,竟自滚下泪来。
听完鉴梅这一席话,魏东亭又是感慨又是为难:大千世界,有多少千奇百怪的事,人的感情又多么复杂呀!眼前这个女郎,原打算与鳌拜府一同灰飞烟灭,只因荣氏待她深厚,又倒过来为他乞命!的确这近乎匪夷所思,却又全是真情实理。
“你呀……你这个人哪,叫我怎么说好呢?”踌躇良久,魏东亭上前,轻抚鉴梅的肩头,语气沉重地说道:“你知道,现在做主的是皇上啊!”
“我知道。”鉴梅冷淡地说道,“我不过来告诉你一声儿。人活着总要按良心办事。荣太君如果活不成,我就当个一品夫人,也觉无味!”说着便起身,惨然笑道:“我这就去了,——你别瞪我,我也死不了,寻个深山老庵,也可了此一生——唉,终是我一世作孽太多!”
魏东亭知她此去,将永无再见之期,便跃上一步横身挡住,双手抓住鉴梅的肩膀:“不要去!我和你在一起!”说罢已是泪光闪闪,忙一把拭掉:“鳌拜的事尚未定谳,我再打听一下再说!”说着抽身便走,又复回身道:“好梅妹,你只管在这里等着信儿!”
次日,伍次友坐上一顶青轿,旁边索额图骑着高头大马,直奔紫禁城而来。此时索额图已是名震京华的大人物。见他一路上亲自护轿,路边的人无不投去惊讶的眼光,不知轿中的人物有何来头。
原说“龙儿”今日回城,二人一同出游,顺便迎接老太太,伍次友倒也不甚在意。待到正阳门外,轿子竟向北去,伍次友才觉很奇怪,忙用脚蹬轿叫道:“停下!”
轿夫们互相望了一眼,见索额图微笑着一直走,便也没敢停下。伍次友惊异之下,又坐回去,不住张望窗外景致,心里七上八下,摸不透要把自己带往何处。
抬至午门外,便听到有人喝道:“此处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索额图犹未及答,便见从午门里头飞跑出一个人来,大声问道:“是伍先生的轿么?”伍次友只觉得眼前一亮:来人是明珠!
索额图慢慢下了马,把缰绳递给从人,笑道:“是伍先生的轿。”明珠便转脸吩咐拦轿那人:“奉皇上圣谕,在紫禁城内,伍先生可以乘轿!”
“进去吧!”那人手一摆,校尉们闪出一条路来,小轿又复缓缓而进。这几个轿夫也是头一回进大内,见里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象威严,一个个战战兢兢地拿捏着走路。轿里的伍次友哪里还说得出话,呆愣愣地坐着。
高大宽阔的太和殿前,跪着大大小小的带翎的官员,他们吃惊地看着这乘市井常用的青布小轿,弄不清怎么会有资格抬到这里来。更使他们惊异的是,当今天子第一宠臣索额图,竟在轿前毕恭毕敬地引导,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轿抬至太和殿阶下,终于停了。索额图掀起轿帘,轻声呼道:“伍先生!”便伸手将如醉如迷、晕头转向的伍次友扶了出来。早见大内侍卫穆子煦穿着黄马褂,气宇轩昂地沿着汉白玉护栏,从阶上走下,站在伍次友对面朗声宣道:“着伍次友进保和殿觐见,钦此!”说完,满面笑容请安道,“伍先生好,您大喜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伍次友看看索额图,又瞧瞧穆子煦。待寻明珠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去。眼前这二人又是熟识,又是面生,又像是真,又似是梦——“你们说明白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