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梦维艰-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大家都来到了张光明的家门口。

    “咚咚咚、咚咚咚。”老宋敲起了他家的大门。

    “汪汪”

    敲门声惊醒了卧在门前打盹儿的小狗,它机灵地站了起来,连蹦带跳地狂奔到大门口,对着门缝狂叫着。

    门外的王大丫问道:“这狗下不下口呀?”

    门里的张光明回答:“这条小狗不下口,它就是瞎汪汪汪。”

    犬吠声把正在门后酣睡的大花猫给乱醒了,它翘起尾巴,拱起身,睁大了圆溜溜的大眼睛,亮晶晶的如宝石般明亮,用防范性的眼神,盯着门口“喵,喵”地叫着。

    此时的张光明,正和孩子们围在桌子前,教仨孩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流行歌曲呢。

    他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把小狗和小猫,还有小娃娃都惊扰了,“汪汪汪”,“喵喵喵”,“哇哇哇”顿时响起了一片喧闹声。

    “我来开门。”张光明打开了门,就赶紧把二老往屋里请。

    老支书一进大门,就说了一句,“感谢你给我捎来一瓶蜂王浆啊!”

    张光明赶紧说:“您老不用客气,快请进!”王大丫放下平车,走了过来。

    老支书夫妇的身后,又走进来自己队里的群众们。

    “宋爷爷好!王奶奶好!大家好!”孩子们瞧见来到自己的院子里这么多的客人,都走出来,很有礼貌地又是给大家让座又是倒水。

    王大丫朝着主卧问道:“李月娥在里屋吗?”

    “嘻嘻,婶子您来了?咋怎稀罕哩?快来坐床边说话。”李月娥笑了两声说。

    王大丫就走进了里间屋。

    王大丫就和文雅娘说起周凤和李宝妹吵架的事儿。

    王大丫说:“我不知道李宝妹和赵黑妞说了周凤啥……”

    “我知道。”文雅娘李月娥说,“那天我发高烧,周凤来俺家给我打针,她满脸泪水走了进来。

    我就赶紧问她咋了?

    周凤那天哭着跟我说,赵黑妞和李宝妹说她,给村里发高烧的男人看病,就给男人的屁股蛋上打针,真是个不要脸的骚…货……”

    李月娥又气氛地说,“婶子你看,李宝妹和赵黑妞专爱无事生非。”

    王大丫点点头。

    她俩听到院子里的宋永喜对张光明说:“今天,我带着大家,是来请你这个能人出来挑大梁呀!

    我要是一住院咯,不知道出来时是活人,还是尸体呀?

    所以我就急着来找你了。”

    李月娥听到这儿时,苍白的脸看着王大丫急忙问:“婶子,老宋叔的病这么严重?”

    王大丫很难过地噙着难过的泪水点点头。

    院子里的老支书态度很诚恳又有些担忧的表情。

    队员们都吃惊地看着老支书问:“您的病这么严重啊?”

    张光明赶紧安慰他说:“您老可别再说这丧气话了。

    我想您老的病,住院治疗后,会好起来的!”

    然后他又对老支书和大家说,“你们让我回来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可以,若是让我当村官?

    我就不是那块料。”

    “我说光明啊。”老支书一面用右手掰着左手一个个手指,数着说,“你一有农业……管理技术吧,二你的工作能力强吧,三你公而忘私吧……”疼地他咬牙吸气,说话断断续续。

    “老支书您过奖了,我就是志大才疏的庸才一个,只不过是片善小才,片长薄技罢了,不值一提。”

    队员们都说:“你虽说在山东工作,可你的根在这儿,你可不能漠视不管呀!”

    老支书又说:“光明啊,有一件事我都难以启齿。”说到这儿时,他的脸刷地就红了。

    老支书略带羞愧难当的表情,“邻村就连小孩子们跳皮筋时,唱的都是歧视咱们的歌谣:牧野花村难又苦,缺吃少穿漏屋住。

    梧桐多,凤拒宿。

    打家劫舍,偷盗抢劫,赌博成祸乱,寡妇受欺呼死夫。”

    “是啊是啊……咱村民们都说呀,一听到……这话就心如刀绞啊!”大家叽叽喳喳地又说。

    “我就得找你这个智慧超群的人出来领着大家去拼搏,那咱村脱贫才会有希望啊!你看呢?”

    “你就把工作调回来吧!啊?”

    张光明看到老支书和队员们的目光之中,都透出好像涸辙之鲋那样渴望的眼神。

    于是,他用十分郑重又略带疑虑的口气说:“乡亲们,正是因为责任重大,我即年轻,又缺乏领导经验啊!

    再说了,咱村这么大,我想到这些,所以才不敢轻易答应呀!”

    老支书十分着急,又难过的样子,看着张光明说:“你要是不答应,我会死不瞑目的呀!”

    “是啊是啊,老支书十分担心没人带领咱们村庄的群众,把咱村的穷字抠掉啊!”

    张光明还是有些犹豫:“我,我……”

    急脾气的李月娥,听到老支书和队员们都这样求丈夫回来,他还是迟疑未决。

    她就轻轻地把睡着的小女儿放在床上。

    “我得马上出去劝劝俺妞她爸哩。”她立刻跟王大丫说。

    “我也觉得你一定得劝张光明赶紧回来,接你宋叔的班呀!”王大丫也很着急地说。

    王大丫扶着李月娥的一只胳膊,她的另一只胳膊拄着拐杖,噔一声、噔一声,从里间屋里走了出来。
………………………………

第五章 立誓

    李月娥一走出屋门,就立马对丈夫说:“文雅爸,你还我什么呀我?老宋叔都那么求你了,你还不赶快答应,还犹豫个啥哩?

    难道说你是在惦记山东那里升官的事吗?”

    张光明使劲儿地摇摇头说:“我主要是想,山东那边不会让我回来咋办呢?

    老支书说:“你是在担心那边领导不放人吗?

    我会去你工作的单位,求求你的领导放你回家乡来的。”

    “咱们不能一直让外村人歧视咱村呀,现在咱村民们都说,咱们矮人一截,心里难过呀!”李月娥又说。

    “副队长李月娥说的对呀,咱村民们不能一直低人一头活着啊!”老支书和队员们一起说。

    王大丫又补充道,“那些童谣太伤村民们的自尊了!光明你赶紧从山东调回来挽救咱村民吧!”

    “是呀!文雅娘你刚才说的很对呀!”张光明激动地对老婆又说,“你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呐!

    我们俩都是劳模,在咱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就应该学习焦裕禄,铁人王进喜,雷锋同志那样,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呀!”

    然后他扫视着老支书和夫人,以及队员们,就铮铮有声地给大家承诺道:“如果我当选村支书,我一定会带领群众们穷日落月,为改变咱村的穷困面貌而努力奋斗的!

    脱贫任务重于泰山啊!”

    老支书夫妇和队员们都是满脸欣喜地点点头。

    张光明又接着话,常言说:“一枝难支,众擎易举,我首先要集聚全村之力,携手共同拼搏。

    我立誓让咱村脱贫致富!

    我向您保证:在五年之内,我一定把牧野花村这个穷村整旧如新!

    十年之内焕然一新!”

    他的语音铿锵,一脸郑重的表情说出这几句话。

    老支书的右手背向左手心一拍,激动万分地说:“正中下怀呀!”

    老支书他又说,我就等着你说这些话哩!

    他如寻宝人得到了一颗夜明珠那样激动,眼中散发出希望的光芒。

    老支书他又说:现在正处灾荒之年,村民们动了出村去逃荒要饭的念头,在这岌岌可危之际,张光明你终于答应回村来接我的班了。

    我这焦灼的心灵,总算能得到宽慰咯!

    老支书心里非常期望张光明能够回来,可是不知道山东那边……也不知道群众们……

    次日一大早,老支书就起床了,他急匆匆地来到大队,在大喇叭上下通知吆喝:今天上午全村各生产队的社员们,都来大队召开选举大会哦。

    老支书来到大队办公室桌前,先拿起电话向公社副书记邱卫民汇报他的病情,让公社派干部来和他一起,主持召开选举接力棒的会议。

    邱副书记十分同情,这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和公社一把手李书记商量后,俩人就表示同意了宋永喜,他因病情严重而提出退位让贤的请求。

    他给宋永喜回电话说:我和小李马上就到。

    牧野花村的村民们一听老支书在大喇叭上吆喝说,他将不久于人世,为此特意召开退位让贤的会议。

    大家一听都震惊了,都很理解老支书因病而退的做法。

    村干部们一个个迈进了大队的大门,群众们拖拖拉拉的,各自带着草垫子也来了,面带菜色瘦弱无力的各自落座。

    “这个村支书可是个相当重要的职位,可关系恁这牧野花村未来发展的大问题呀!

    老宋你可不敢随意点帅,你一定得选贤任能啊!”邱卫民对宋永喜说。

    “这个我懂,所以我提议在劳模中选出新一任的村支书,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老支书扭过脸来,对着村民们大声着重强调说,“县农技师张光明,也在选举人的名单之中哦!

    这新支书的硬条件,必须是一名思想先进觉悟高的共产党员,又掌握专业的农业知识,并且廉洁奉公,责任心强……”

    老宋说完,邱卫民就小声跟他说:“你做的很正确呀!”

    他转过脸又对群众们大声说,“大家就按照老支书说的条件,来举手表决吧!

    这样既简单,又一目了然。”

    群众们在底下小声嘀咕:“咱们看看老支书会不会任人唯亲呢?”

    老支书把党员一个个指名道姓,让村民们来选,支持率都不高。

    而老支书提到张光明时,干部和群众们“哗”一下,都高高举起了手。

    张光明爱扶危济困,乐于助人,他在村庄的微信极高,因此也就全票通过了。

    邱为民他跟宋永喜小声说,我了解他这个人,是在农业科技报上,看到了他带领山东菏泽县的人民,种植的粮食棉花获得大丰收的事迹。

    他先是培育出高产的玉米新品种,被省里拍成了科技片在全省放映,现如今他又培育出了高产的棉花新品种。

    我听公社李书记说,再次被省里拍成了农业科技片,不过还未放映呢。

    老宋他说,张光明这个人做事不张扬,他没给我提起此事呀。

    邱卫民他高兴地又说,因此张光明赢得了咱全省农民朋友们的广泛好评啊!

    老支书此时兴奋地点点头。他拍拍这位年轻干部邱为民的手说,嘿嘿,我没看错人吧?

    他转脸又看着群众们大声喊着说:“下面有请新一任党支部书记张光明为大家讲话哦!”

    只见张光明带着含蓄的微笑,疾步走向桌子前。

    这位新支书先用手扶了扶扩音器,又神情庄重地扫视一下群众们,见他们个个都带着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

    张光明就用炯炯明亮的目光看着群众们,他用诚恳的态度先给大家鞠了一躬, 又给台上的干部们鞠了一躬。

    新支书这才又转过身来用坚定的语气说:“我张光明谢谢大家选举我这个农技师,来当咱村的领头雁,我就要有责任,有担当地带领大家披荆斩棘,高飞远翔啊!

    今天在这里我张光明郑重地向大家做出承诺:今后呢?

    我请全体社员们,对村干部进行严格监督!那我现在就用一首诗来表达我的心声吧!”

    这位酷爱诗文的新支书,他就豪情万丈地吟出一首诗:

    《勤政为村》

    愿为勤耕拉套马,疾蹄稳步永驰骋。

    敢当风雨事先卒,不做蝇虎祸百姓。

    携手村民竭劲干,披荆斩棘扫阻境。

    闯破千难和万险,齐心协力甩贫穷。

    扭转乾坤不是梦,峥嵘轩峻震天穹!

    邱伟民听了张光明言恳意切的诗句,就和李建设互视一下,然后不约而同地举起巴掌。

    俩人边鼓着掌,边大声说:“好!说得好!”

    老支书也跟着欲喊好,可是好字还没出口,肝脏疼得他不得不住口。

    此时的这位牧野花村的新党支部书记,神情昂扬。

    他那张意气风发的脸上透着真诚。
………………………………

第六章 齐心协力

    尹吉祥的爷爷尹西山喊道,“张光明你甭用诗代替你说话呀。”

    张光明说了一声,“抱歉啊。”他就带着有力的动作和诚恳的语气,把刚才自己说出的诗句和自己的思想,给群众们说出了三个我要,四个绝不,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

    “大家选举我当村头,我感到很荣幸。为了村庄的发展,我要一心为公,我要兢兢业业,我要全心全意地为村民服务!

    我绝不做逞性妄为,独断专行之人;绝不做骑在村民头上的坏村官;绝不做有损村民利益的事情;绝不做损公肥私的事情!”

    张光明真挚的一席话,让村民们的心中瞬间就对这位新支书寄托了无限的希翼。

    牧野花村的人们,顿时闪亮的目光互视,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直起了身子,又把炯炯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新支书。

    新支书就像点燃了村民心中奋斗的火苗,在人人胸中燃烧似的,群众们重重地点头,予以张支书最热烈得鼓掌,以示赞同。

    新支书一看,情绪更加激动,就继续热情洋溢地说:“在账目上我要做到透明细致,绝不做欺瞒夹帐,也绝不做欺天罔人之事。

    请大家相信,我会给大家想出脱贫致富办法的!”

    大家都很期待,张光明给大家想出的脱贫办法。

    新支书仰脸看了看天,就这样说:“同志们哪,我先告诉你们一个特大的好消息。

    我说不出三天老天会放晴的,我更具体地说,不出五个小时,太阳就会挂在天上的!”

    大家不由得一起望着满天乌云,纷纷说:

    “这样阴呼呼的天,怎么可能会放晴呢?”

    “你不会是故意说这种话,来安慰我们的吧?”

    ……

    张光明看到大家都是一脸的的疑惑与不解。

    他又接着说,我不是胡乱说此话的,你们就等着瞧好吧!

    还有,我会想法挽救庄稼的,大伙 都尽管放心好啦!”

    新支书那铮地有声,富有激情的诗句,感染着每一位村民。

    又听他说阴沉沉的天空很快就要晴了,此时的人们,就像喝了一杯浓咖啡,个个精神百倍。

    群众们高呼着,“好!说得好啊!”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此时的会场群情振奋,听,汇成一阵高亢喧腾。

    新支书的情绪也越加兴奋,他神采飞扬,抬高了声音郑重地说:“同志们呐!

    我们一定要做到——

    同心合力搞生产,干群敢闯千重难。

    摆脱贫困需实干,干劲冲天当模范!”

    群众们高喊着:“对!干劲冲天当模范呐!”

    他们都站起来喊。

    大家又把亢奋的目光注视着新支书。

    张光明为了鼓舞村民们的士气,又大声说,“这常言说的好啊,‘民心齐泰山移’,那咱们就誓把穷帽抛掷去!

    为改变牧野花村的穷面貌,而努力奋斗!”

    村民们一听,目光里立即含着激动的泪花。

    大家不约而同地“呼”地都站了起来,大声郑重其事地宣誓:“为改变牧野花村的穷面貌,而努力奋斗!”

    邱为民和李建设还有宋永喜,也是激动得精神振奋。

    张光明又鼓舞干劲儿地说:“咱从今往后,就用咱勤劳的双手为犁。《礼记·王制》中曰:‘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

    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嘛!只要肯干请相信,躬身勤耕总会有收获的!

    要相信天道酬勤啊!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群众们兴奋不已,也很赞同地点点头。

    “看来老宋你挺懂得任人唯贤的呀!”邱为民笑着小声夸赞宋永喜说。

    宋永喜他乐呵呵地笑着说:我为村民负责就得如你说的举贤任能嘛!

    这一次选举会议,是在热烈地掌声与欢呼声中,圆满结束了。

    大家都对牧野花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群众们不看张支书他怎样说,都要看他新官上任会怎样做呢?

    张光明在深思:我该谋划出一个怎样的办法,才能让村民们摆脱贫困呢?怎样才能让庄稼增产,从而让村民们有吃有穿,并且发家致富

    呢?

    他想:只有创办各种适合村庄发展的副业这种致富路。那么哪些项目才是适合牧野花村发展呢?

    他要制定出一个宏伟蓝图。

    可是张支书知道,任何的脱贫方法对于贫困到了极点的村庄来说,都不是一蹴而、轻易而举就能办到的事情。

    那么绝对要咬定脱贫致富的远大理想不放松,矢志不渝地打好这场长期的攻坚战,他心里也很清楚,这不是三两年就能完成的目标。
………………………………

第七张 团圆

    张光明的弟弟张光华,是京城的一名大学毕业生,他在京城工作,听哥哥说父亲摔伤了,他就立马和妻子贾俊叶,各自向各自的单位请了假。

    特意带着一对双胞胎儿女,又买了礼物,坐着火车赶来探望受重伤的父亲。

    张光华一家人回到父母家,就瞧见家里的人,都是笑嘻嘻的在等着他们一家人的到来。

    夫妇俩先把给每人买的礼物,分发给家人。

    然后张光华就开始问爹的恢复情况,又问娘的身体咋样……

    夫妇俩瞧见嫂子怀里抱着个小娃娃,才知道嫂子又生了个漂亮闺女。

    李月娥身边放着个柳木棍子。

    张光华瞧见嫂子走路拄着一个长棍子一瘸一拐的,“嫂子你也瘸了?”

    夫妇俩诧异地问。

    “ 嫂子你也受伤了?我哥跟我说,咱爸给舅舅修房顶时摔折了腿。

    可他没告诉我,嫂子你又生了女儿,也没告诉我,嫂子你也出事了。

    嫂子的腿咋弄成这样了呢?”张光华着急地又问。

    “嫂子你这是咋受伤的呀?”弟妹也焦急地问。

    李月娥简单地跟兄弟两口子,说了一下自己受伤的经过。

    “啧啧啧,咱们这个家是咋搞的呢?咋就让咱良善之家,摊上了这么多倒霉的事儿呢?”弟妹贾俊叶是个快言快语的女人。

    贾俊叶生了双胞胎儿女,已经三岁多了,两个孩子随娘一头黄色的自来卷,像两个外国儿童。

    张光妍和她的三个侄女负责摘韭菜。

    侄女们就让姑姑给她仨讲童话故事。

    张光妍就开始绘声绘影地给侄女们讲,西游记中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故事。

    当她讲到得意忘形的红孩儿,要坐在带齿的莲花宝座上时,把孩子们吓得惊叫起来:

    “红孩儿可不敢坐呀!”

    “上面有刺呀!”大人们一听都咯咯地笑了起来。

    张光妍咯咯地笑了两声说,“那是观音菩萨,想挫一挫红孩儿的霸气呢。”

    李月娥就用左手捏着野菜,用右手拿着菜刀当当当切着。

    贾俊叶她在腰里系上婆婆做的黑色的粗布围裙,把嫂子切好的野菜,扒拉到一个菜盆子里。

    她说:我负责炒菜。

    李月娥凑近弟妹的耳朵根儿说:“咱婆婆炒菜怕费油,一般情况下都是吃生淹菜,要想吃熟菜就用水焯一下,再用盐和醋再加点儿蒜末调调吃。

    我让文雅给咱婆婆送来了米和面还有油。可咱婆婆都舍不得吃呀,说是放到过大年时再吃哩。”

    “是吗?放到新年不就放坏了吗?那可不行!”嫂子她拉住弟妹的胳膊说,“你……”

    弟妹的嘴快,没听嫂子把话说完,她就说:妈妈呀,今儿好不容易一家团圆,我炒几个菜,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好不好啊?

    我再擀点面条让大家吃,好吗?

    赵桐花一脸的尴尬说:“这些米面油本来打算等到新年再吃哩,那……那,那就按你说的做吧。

    李月娥和贾俊叶绷住嘴对视一下,两人硬是没憋住,“噗”笑了一声。

    李月娥说:“做菜的活儿交给我来做,俊叶你打下手就可以了。”

    婆婆赵桐华她说,我负责擀面条。

    李月娥说,“妈妈呀,您老歇着去,一切交给我和俊叶就行了。”

    贾俊叶开始点火烧地锅,李月娥就开始炒野菜了。

    赵桐花一脸的幸福感,她就想起了那句老话说:“四十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

    她说去把白面和好饧一会儿,那样擀出来的的面条,即光滑,又有韧劲儿,口感才会劲道好吃哩。

    贾俊叶去筷笼里拿来一把筷子放到桌子上,她说:“我来尝一尝嫂子炒的野菜味道咋样?”

    张光华还没等老婆吃,就拉拉她的衣裳小声说:“你先别吃嘞,等一等哥,吃个团圆饭嘛。”

    贾俊叶看了父亲一脸威严的样子,就缩着脖子赶紧把筷子放到桌子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