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筑梦维艰-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上午,郭教授先虚心地跟着尹抓根学会了铡草,拌料,喂牲口。
尹抓根手把手地教着郭教授说:“喂牲口可是个细发活。
因为每匹马,每头牛,每头骡子,他们吃的饲料不一样的量,所以喂的斤数不能是不一样的。”
牲口和人一样,有的饭量大,有的饭量小。
尹抓根一一指着马儿又说,“比如这匹褐红马每天吃六斤饲料,分四次喂,黑马每天吃五斤料……”
下午,郭教授就拿着铁锹,一铁锹,一铁锹的把腥臭的牲口粪便,撂到窟窿窗户外面去。
连屎带尿碰到窗口上,就会四溅各处,不一会儿就把郭教授的全身,澎了一身星星点点的粪便。
竟然溅得郭教授一脸都是屎尿。
尹抓根实在是视不忍赌。
他说:出圈粪是个又脏又累的活儿,这种活儿就不应该让你们大学问家来干。
郭教授没做声,一肚子苦水无法诉。
他心想:难道说我沉冤莫雪,我这一肚子的学文不就白学吗?哎无奈呀无奈。
“郭大哥我来吧!”尹抓根来到教授跟前,拿起铁锹,麻利地把牲口粪便和野草哗嚓哗嚓搅拌均匀,然后又往上面覆盖了一层土。
他又说:“郭教授以后你就别干这种粗糙又腌臜的活了。”
郭教授强颜欢笑地说:“还是让我慢慢适应这里的活儿吧,这是上头给我安排的新工作呀!”他说罢,低下头脸色凝重。
尹抓根望着这位大教授十分难过的样子,让他也心痛不已。
从这天起,每天夜里,张光明都来和郭教授做伴,还给郭教授带来好几盆牡丹,兰花……
他是用来给郭教授家破旧的环境增添几分色彩。
他还给郭教授带来葫芦画、叶雕画、竹雕画。每个画我分别做了个雕刻精美的画框。
张光明把这些雕刻精美的画,用钉子把每幅画都挂在他家客厅的墙上。
他在郭教授家客厅的正中央,还挂上了一副毛主席的画像。
张光明还写了一副对联。
左联是:一心一意跟党走。
右联是:思想永远不变修。
横联是:时刻不忘。
他还对郭教授说:我想教你雕刻画,不知郭教授有没有兴趣呢?
………………………………
第四十三章 茅塞顿悟
张光明为了让郭教授在工作之余,有事情做,那他就不再去想那些伤心的事了。
他想教郭教授雕刻画,就问他愿不愿意学。
郭教授笑着说:“我很乐意学呀!”
于是,郭教授每天夜里跟着张光明学雕刻画。
张光明是怕郭教授因遭贬而伤心过度,更是怕他像尼采和梵•高那样因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被困苦的窘况给逼疯喽。
教授他刚走进自己生产队里的牲口棚里,他就闻到一股腥骚味,觉得极难闻。
过了几天就逐渐的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了。
四月的天开始变热了,郭教授身上的牲口粪的戏腥臭味越来越浓。
因为他爱干净,所以非常讲究卫生。
他突发奇想,就去供销社找来一个装东西的大塑料袋子放到房顶上,先用细麻绳子把一头系紧,再把一桶井水灌进开口的那一头,然后把塑料袋口系紧。
他又去供销社买来一根泥水匠测平用的塑料管子。
他将一头插到水里,另一头顺着房屋的墙耷拉下来。
晚上,张光明来到郭教授家,郭教授就立即高兴地对他说:“我刚在家洗过澡呀,可舒服了。”
张光明闻所未闻,在家里就能洗澡这件事儿,可是头一次听说。
他就赶紧问:郭教授是用的什么方法呀?
“我先把水装进一个塑料袋子里,再把一根塑料管子穿进去。
再就是充分利用阳光的热能,把塑料包内的凉水晒成热水。
最后利用虹吸现象,第一次洗澡呢?
我就用尽力气,把下面的塑料管口吸一吸,上面的热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往下流。
这样不就可以洗澡了吗?
在以后的夏季,只要是有阳光的日子,只要水包里不断水,我每天就可以洗个热水澡咯!”
张光明不由得夸赞道:“诶?大哥想出的这个洗澡的办法可真好呀!”
次日,张光明也到供销社找到李霄霄,也跟她要了一个装物品包装用的塑料袋子。
李霄霄不由得赞叹说:“你看看咱村民们哪个人身上没有虱子和跳蚤呀?嘿嘿,这个办法妙啊!
要是咱村民们都用郭教授想出的办法,再也不用跑一二十里的路,到县城去洗澡了。
那咱们以后人人在家就能洗澡了,这真是太好啦!”
“是啊是啊,郭教授他就是聪明,他的这个发明创造,就解决了村民们的洗澡这一大难题了!”张光明先夸赞一番郭教授,就又说,“那我就请求嫂子进一批塑料布来呗。”
营业员李霄霄笑着连连答应:中中中!
等到李霄霄告诉张光明说,他把塑料袋子进来了。
张光明就立即就去大队的大喇叭上吆喝,把郭教授发明的洗澡方法,告诉了群众们。
于是村民们纷纷跑到供销社买来一个塑料包,按照张支书说的方法洗澡,洗去身上的虱子和跳蚤,还有灰尘。
郭教授每天都要用太阳晒的热水洗两次澡,中午下晌回来洗一回,晚上下晌回家又洗一次,衣服也一样,一日两次换洗。
这日晚上,张光明挎着一个布包,包里装了一些葫芦,今天他又要教郭教授雕刻葫芦画。
他一踏进郭教授的屋门,就瞧见他里拿着一支钢笔,在一个笔记本上写诗呢。
他就问:您又在写诗呀?我能欣赏一下吗?
这两位都酷爱诗文,所以他们俩很快就成了诗友,也成了好朋友。
张光明翻开第一页念道:
《归乡愁思》
寒春离家独归乡,枭鸣鸦啼悯怆伤。
苦溢愁满夫断肠,被人藐视心凄凉。
“你这首诗写的很悲凉啊,难道说咱村里的村民们看不起你了吗?”
郭教授忙解释说:“不是不是,这首诗是我来时心中愁闷,即兴写了一首离愁诗。”
他坐下又说:“你可不知道,在当时,我一听说单位领导要把我下放到咱村呀,差点把我给吓傻了。”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张光明不解地又问。
“那时我自己心里想:这下可坏了,乡亲们肯定会觉得我本应该衣锦还乡的,哪里会想到,我,我竟然会是这样落魄的方式和乡亲们见面呀!
当时我就想,那老乡们会不会鄙视我呀?”郭教授解释说。
张光明正欲张口时,郭教授他又说,“这次我回故乡就做好了,如鲁迅先生说:“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准备了。
我想,只要自己埋头扫大街,喂牲口,出圈粪,“俯首甘为孺子牛”就行了嘛!
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下子来了那么多人无私的帮我修家整院的。
还有那么多的人慷慨解囊相助于我呀!
最重要的是你们两口子,更是对我恩重如山呐!
他指着自己的心脏部位又说,家乡人民让我这儿感到好温暖呀!
“光明啊,现在我又写了一首感怀诗,我念给你听哦。”
郭教授以感恩的语言说罢,他又深情地念道:
《归乡有感》
错把故乡亲情怨,越鸟迁栖寻温暖。
赠物增情意绵绵,恩德厚重藏心间。
张光明赞同他的话,就说:“是啊,敦朴善良的老乡们的确可尊,也很可敬啊!”
他有些激动地又说:“来来来,我教你雕刻画吧。”
郭教授认真地说:“那你就把大家帮我修屋整院时的热烈劳动场面,雕刻在葫芦上吧。
我要把它世世代代往下传!”
张光明听闻他的话后,就高兴地说:“好啊,我就来教你雕刻葫芦画吧。”
郭教授的一只手拿雕刻刀,另一只手握紧葫芦,就非常认真的用力地一刀接着一刀跟着张光明学雕刻。
他要把家乡人民深情厚谊,深深地雕刻在心间永世不忘。
此时的郭教授心里想:我一定要为村里做些事情,那具体做些啥才能帮助大家呢?
郭教授自从来到村里,一直显得很郁闷。
他不是因为每天干那些苦累又腌臜的活而难过,而是因为他想:难道说,我一肚子的学问,就这么荒废掉吗?
他常常为此事夜晚无法入睡,又想到自己遭遇种种磨折,感觉自己真是苦不堪言,他就偷偷地暗自落泪。
张光明看到郭教授哭得眼睛都红肿了,就问他原因。
郭教授伤心地说:“我心中非常难过。
一呢?是想到我的坎坷人生。
二呢?我想的是为咱村研究农业机械制造的问题。
这机械制造可是需要做试验的呀,要把各种零件进行组装起来,才能成为一台机器呀。”
张光明说:“大哥说的是啊。”
郭教授接着说:“可是我发愁的是,咱村特贫困,拿不出购买那些零部件的钱。
就算是有人愿意借给我钱,去买那些耕种机器的零部件,可是,我又不能明着搞研究制造。
光明你不知道呀,我很痛苦不堪。
因为我急切想帮帮大家用新机器进行耕种,可是我又做不到。
所以我这心里头难受呀。
呜呜……郭教授就边哭泣边又说,“所以我每日干啥都提不起精神,光想借酒消愁呀。”
张光明就很着急地说:“咱们活着,就得考虑,如何尽自己所能,为人民作出自己的奉献,才不枉来世上走过几十年的人生路呀!
您可是一位留过洋的博士,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呀!
为了祖国的农业建设,就应当不懈地去奋斗,制造出耕种的先进机器呀!
这才是一位高科技人才的责任哪!我的大教授,大专家同志!”
郭教授擦掉眼泪,盯着张光明看。
张光明深知一个陷入深深的痛苦泥潭之中的人几句劝说,是很难让他立刻从阴霾走出来的。
他所以又不厌其烦地接着说,“我觉得漫长人生之路,就好像在跋山涉水,绝不会一帆风顺的。
不经一番凄风苦雨的磨砺,是很难到达我们理想彼岸的!
我们在前进的途中,或困于陡崖险壁,又遭风霜雨雪的双重击打、或在深沟堑壑中,又遭荆棘塞途的囧境难以前行。”
郭教授擦掉眼泪,点了一下头说:“的确是啊。”
张光明接着说:“前进的道路途抑或有种种磨难,使我们在行进途中跋涉艰难。
遭遇挫折与坎坷,这是我们无法躲避的糟糕逆境。
那我们就应当做生活中的勇者!
不管多么艰难,都应当志坚不弃嘛!
郭大哥你要记住磨砺后勇,擦掉泪,往前冲!
让勇敢和坚强来践行我们铿锵跋涉的每一步。
让咱们做生活的强者!
挑战和克服一切路途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啊!
千万不要遇到逆境就畏首畏尾,趑蹰不前或懊丧或颓靡,那都是弱者自困,浪费光阴的表现呀!”
郭教授听了张光明的劝说后,他的双眼立刻闪现出激动的泪花,沮丧的心情也有所好转。
他又表示赞同地点点头。
张光明一看就趁热打铁接着说:“看看那些在战火纷飞年代中的解放军战士们吧!
他们有的被敌人的飞机大炮炸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但是他们没有一人退缩,依然继续战斗啊!
他们是为了什么?
他们是为了人民能够翻身得解放啊!
而我们又何必自陷于困苦之中,不去奋发呢?”
此时的郭教授想答应,但他眨了眨眼,好像不敢下此决心。
张光明情绪激昂地又说:“只要你有报国之心在,何愁栋梁无发挥之地呢?
我看得出来,您哪,是绝对丢不了对先进机械化研究专业的呀!?
那你就来个韬光晦迹,做个地下研究和制造工作者不好吗?”
他感情真挚,情绪激昂地说出这些激荡人心的话语,使沮丧已久的郭教授感到热血沸腾,更令他顿时精神振奋。
张光明那开宗明义善意的劝解,使郭教授茅塞顿悟。
也使郭教授顿然生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
郭教授他就一副欣喜的神色看着张光明说:我是为遭贬时刻遇到你这位知己,而庆幸啊!
你这位兄弟豪情激昂的话语,是多么鼓舞我心呀!”他下定决心说,“好!我答应你,从今天就开始我就着手研究农业机械化!”
张光明兴奋地说:“至于您说的原材料的问题,咱们克服一切困难,能买起的零件呢?咱就买。
那买不起的呢?
那咱们就自己想办法制造嘛!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咱们就竭尽拼搏,总有一天,理想就会实现的!”
郭教授红肿的眼睛散发出了久违的光芒。
他无比兴奋地说:光明老弟,你说的是啊!
我为了咱村民,为了祖国人民的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不能再苟活于人世了,更不能颓废自弃呀!
刚才你说为了咱村,求我去研究农业机械化这一伟大事业呀?
我答应!也算是为咱村,更为祖国的农业建设奉献出一点绵薄之力吧!
张光明一听高兴地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大步跨到教授跟前,带着激动地心情紧紧握住他的双手说:“这就对了嘛!我代表牧野花村全体村民,非常真诚地向大哥您表示深深的感谢!”
郭教授急忙扶着张光明不悦地说:“诶?光明老弟你这是干什么呀?
你这不是见外了吗?
你快坐下听我说。”
这俩具有高智商的人,就坐下来开始策划……
………………………………
第四十四章 无私奉献
郭教授看着张光明动情地说:“乡亲们纷纷给与我无私的帮助,我把这份深情厚谊,已经篆刻在我的心上了!
我将永远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啊!
我从明天就开始研究和制造农业耕种的机器吧!”
张光明喜笑颜开地说:“好!好好!来,咱哥俩为咱共同的理想而击掌。
此时的俩人胸中,就像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篝火。
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聊着村中的发展前景,一直聊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次日晨曦,天刚蒙蒙亮,家院里的槐树上一嘟噜、一嘟噜的淡黄又略带白色的小花,飞落了一群蜜蜂,个个在忙着,“拉小提琴,嗡嗡哼哼地唱着歌”。
这一只只身着花衣裳的蜜蜂,又迫不及待地钻进花芯中,努力地采着甜甜的花蜜。
一群蜂鸟也不示弱,纷纷扑闪着翅膀也飞来了,又是叨虫子,又是吃花蜜,忙得不亦乐乎。
一群蝴蝶也不甘落后,款款飞来,有音乐的地方怎能少的了蝴蝶的伴舞呢?
公鸡一看着急了,就喔喔地开始报晓高亢鸣唱;还有飞落在凉嗮衣服的绳子上的小燕子,也连忙喳喳喳、喳喳喳地放声歌唱;两只相思鸟儿也扑楞楞飞落在,高高的桐树枝头叫声婉啭悠扬。
郭教授觉得它们好像是在庆祝他跳出了痛苦的深渊,而举办的这一场盛大的欢庆会!
他早早起床了,带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神色,颠儿颠儿就出发了。
郭教授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生产队里的牲口棚里。
马儿、骡子、牛、毛驴哥哥看着他乱叫,好像是在热情地跟他打招呼似的。
他对牲口们一笑,然后就麻利地拿起大铁锹,一锹,一锹使劲儿地出圈粪
他一边挂劲儿干活,一边对尹抓根说:“往日我只觉万物黯然,今儿感觉大自然中鸟语花香,莺歌燕舞,就连这牲口们也是对我这么热情,你看多像是向我问好呀!
我忽然觉得生活咋这么有趣呢?
我真是后悔,之前不该把自己的悲伤痛苦装满心间。
深夜我还常常拿来为之心酸,让泪水洒满脸。
你说干嘛我要顾影自怜呢?
干嘛我要咀嚼愁冤呢?”
“是啊,人快快乐乐的活一天,哭哭啼啼地也是活一天,干嘛不扔掉痛苦,为啥不专检喜悦去生活呢?”尹抓根看似反问的语气,其实是肯定的规劝。
“嗯嗯,你说的是啊!我从今后要学会遗忘怆痛,把快乐挑捡珍藏于心田呀!”
他一边挑着两桶发酵好的牲口粪,颠儿颠儿地往田地方向走,一边吹口哨,不知不觉就来到育种基地的棉花地里。
他先在棉垄里挖了一道沟,再哗哗哗地把牲口粪均匀的撒进小沟里。
他挑着牲口粪桶吱呦吱呦来到大河边,又挑了一担水,浇在刚才的粪上。
他知道,给庄稼苗上的牲口粪多,对庄稼来说是高营养的好东西,但要是不浇上水,那准会把庄稼苗的根部给烧死的。
他还知道,农村有句俗话说:“庄稼地得上粪,有粪无水白费劲。”
郭教授干这些活,累得他满头大汗。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黄色的肥皂,用它洗了洗手,然后去上厕所小便。
他从厕所出来后,瞧见张光明正朝整块地里寻望着。
哦?他在寻找什么呢?
郭教授仔细看他后明白了,张光明发现了目标——他在小茅河边寻找到了性能粗壮优秀的一颗颗小麦苗子。
他见他快速地走过去,他就像是在沙漠里,发现了一颗颗茁壮的绿草一样的激动。
郭教授走进了,瞧见张光明就飞快地走到小茅河边,他抚摸着这颗最粗壮的麦苗,激动的手有些颤抖。
他很小心地数了数叶片,又轻轻地量着高度,又往上面系了一个小红布作为标签,并且在红布上,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字,做着记录。
张光明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支钢笔和笔记本,把这个出类拔萃的小麦生长的情况记下来。
郭教授就走到他跟前,就问:“光明弟你找到了可培育的种子了?”
张光明高兴地回答:“是啊!”
……
这天早上,张光明让郭教授开一张原材料零部件的单子。
他就赶着一辆马车,载着郭教授,直奔县城的机械厂而去。
在厂里买了一些农业机械用到的的较小的零件。
可是,两人一问,大零件是两人意想不到的贵呀。
“以我们俩的经济情况来看,这些大零件根本买不起呀,这咋办呢?”郭教授愁眉苦脸的问。
张光明小声跟郭教授说:“你就看我的吧!”
他就死缠硬磨让机械厂的领导,卖给他一台做零件的旧原车床。
他又请求机械厂的李领导,夜晚,把这台原车床送到郭教授的家里。
李厂长对张光明的先进事迹早有耳闻,知道他是一位执着的人,他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人。
李厂长对他很是崇拜,就欣然答应了他的恳求。
……
就这样,郭教授在自己的家里,用这台原车床,开始动手制造耕种农作物的先进机器了。
他白天负责往地里挑牲口粪,夜晚他会忙活着研究和制造机器的大零件。
他一边忙活着查阅资料,这可是个挺复杂的专业技术活,不是几天,几个月的就能研究出来的事儿。
张光明每天奔波于各块地,风里来雨里去,一身屎尿,一身泥水的不停地忙碌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育种基里的庄稼地,经过郭教授用这牲口粪和水一浇灌,那长势别提有多么喜人啦!
郭教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制造出的犁地机,也有了一点点进展。
他们俩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各自忙碌着。
张光明今天一大早,又来到育种基地培育小麦、春玉米、春棉花……新品种了,这可是个十分累人的苦累活儿呀。
弄得张光明一身泥土,在田间干活每天汗流浃背,他把汗用衣袖一擦,就用一支笔记录着种苗每天生长的各种数字。
他要给千挑万选出来的种子浇水,施肥,培土,消灭害虫等,管理工作必须做到位。
他还得万分小心加以保护,风雨不停。
张光明想:俺这两位追梦人坚持不懈地一天又一天,在为祖国的农业事业各自努力着,奋斗着。
乡亲们都期待着他们俩人能干出啥名堂来。
牧野花村庄大,事多,张支书因此忙得不可开交。
这不嘛,他下午刚走进芝麻田地里,拿着铁锹,低着头正准备给育种基地的芝麻培土呢。
这时,他忽然听到看电话的老李喊:“光明啊好事来啦,你快来呀!”
张光明猛地抬起头问:“啥好事呀?”
看电话的李鸿运回答:“公社来电话了,让咱村用最隆重的方式欢迎地、市、县、公社四级驻队领导们和一大群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哩!
说是让干部们和知青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都来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