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梦维艰-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十九章 学做农活

    张文雅带着两个妹妹,边跳舞边唱歌来到客人们的面前。

    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看到一个个小姑娘,稚嫩消瘦的小脸上带着羞怯,个个浓眉大眼的透着聪颖。

    大家此时才对农村的粮食匮乏,程度有了深刻的认识。

    消瘦的李月娥,不好意思地对几位知青说:“俺这儿粮食不够吃,也没给你们做什么好饭,只炖了一只鸡,一点儿其它的肉也没有,这实在是没办法呀!

    现在是困难时期嘛,就请各位谅解啊?”

    客人都说:这已经很丰盛了!

    孩子们充满好奇地忽闪着大眼睛,拉着阿姨的手,很有礼貌地请客人们坐下说话。

    几位知青都亲切地夸她们飘亮又可爱。

    孩子们不好意思地笑了。

    客人们让孩子们坐下来一起吃早餐。

    孩子们都摆摆手说:“谢谢大家,我们去院子里吃饭。”

    她们说着就跑出了屋门。

    李月娥见大家不一会就把一笼包子吃完了,她就立即又端上饭桌一馍筐冒着热气的菜包子。

    张光明瞧见几样蔬菜见了盘底儿,他就赶紧往盘子里添加了一些调拌好的蔬菜。

    紧接着,他又给大家的碗里添加了半勺子玉米粥。

    这美味可口的饭菜香喷喷的,让驻队干部和知青们的食欲大增。

    张支书夫妇马上热情地招呼着大家多吃点饭,到田地里干活才有力气。

    张支书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俺这儿只有粗茶淡饭,别见笑哦?第一顿饭就在我家吃哦,以后呢?

    我就让看电话的李鸿运和他老婆,给你们在大队院里的房子里做饭。”

    他又具体地说,“哦,就是你们住的隔壁那两间房子,当做你们的餐厅和厨房。

    那位妇女她可会做饭了,希望你们好赖饭都能够吃饱。

    这一顿饭呢?

    就给你们整的丰盛些,算是为你们表示欢迎的早餐吧!

    你们不要客气哦,俺一家人就到厨房里去吃咯,你们赶快吃吧。”

    他们夫妇俩刚把脚迈出门槛,这帮人就迫不及待地纷纷伸出左手,又拿了一个菜包子,张口就又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都说:“这包子好鲜香呀!”

    客人们用右手拿着筷子,伸长胳膊就去盘子里,夹着勾人味蕾的鸡肉吃,都赞不绝口地说:“这鸡肉炖得软烂浓香,真好吃呀!太好吃了!”

    大家然后又夹着青菜塞到嘴里,咯吱咯吱地响,有滋有味地吃着,却没有一人去夹野菜吃。

    大家又喝着香气扑鼻的玉米粥。

    纷纷满脸惊讶地说道:

    “嗯?这菜咋怎好吃哩?”

    “嗯?这玉米粥咋这么香啊?”

    ……

    几人满口溢香,再不顾的说话了,都埋头又吃又喝。

    李中秋见大家光吃鸡肉和蔬菜,但没有一人品尝一口野菜,就品尝了一口口野菜,就惊讶地说:“哇,好翠爽可口的野菜呀!

    你们都快尝尝吧!”

    他们迟疑了一下,见李中秋吃的那么起劲儿,就鄙夷地看了一下几样野菜,极不情愿的吃了一口,然后睁大眼睛几乎同时说:

    “啊太好吃啦!”

    “诶?!没想到乡下的野菜的味道,真是人间美味呀!”

    李月娥这时才开始,让自家的孩子们围着石头桌子前,坐在石凳子上准备吃饭。

    父母一样一样把几样野菜和菜包子,给孩子们端上桌子,孩子们纷纷惊呼道:“诶呀,这么多的野菜呀?嚯,还有咱最爱吃菜包子啊!”

    父亲说,“是呀,今天的饭菜,可是谁家娶媳妇,才会做的婚宴呀!”

    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狼吞虎咽,吃着丰盛的早餐。

    “这可是平常只要在梦里,才能吃到的的美味大餐啊!”大女儿张文雅笑嘻嘻地说。

    张光明夫妇,却端着玉米粥往各自的碗里倒了一些调菜的汤,呵喽呵喽大口大口地喝起来。

    张文雅忙问,“爸爸妈妈,你们咋不吃包子呢?可香啦!”她一面大口大口地嚼着一面说。

    爸爸微笑着说:“我吃过了。”

    妈妈她也说:我也吃过了。

    夫妻俩一起说:“孩子们赶紧吃吧!”

    其实,夫妻俩根本不舍得吃一口啊,留着让客人和孩子们吃嘞。

    驻队干部和知青们大口大口地吃,吃得直拍肚子。

    吴保国用那一口娘娘腔说:“这顿饭可真是太好吃呀,快撑死我了。”

    大家一直夸张支书和爱人做的饭菜,比省城里大饭店的饭菜都鲜香啊!

    知青们一个个站起来,仔细地观赏着屋里墙上的一幅一幅画。

    干部们把饭钱压在盘子底下后,看到客厅显得很拥挤,就踏出门槛,去欣赏院子里的鲜花了。

    小文雅等爸爸领着客人走了。

    她忙和妹妹文慧,还有文君,仨人开始收拾屋里的饭桌上和饭桌下面的一片狼藉。

    妈妈把小女儿文杰放到木童车前让她学走路。

    她已经会推着木童车颤颤巍巍地走几步路了。

    李月娥她嘱咐着文慧说:文慧来看着妹妹,可不要把她给摔着喽。

    然后她就麻利地“哗啦哗啦”刷锅和碗筷。

    然后文雅和文君每人拿起小笤帚一个打扫屋里,一个打扫院子,姐妹俩扫完地后,又把大桌椅小桌椅抹得一尘不染。

    两人收拾停当后,就去厨房棚子里挎着个柳条编成的篮子。

    文雅对妈妈说:“妈妈,我们俩去薅草了哦。

    李月娥答应了一声,给小女儿又吃了奶,亲了亲小女儿的红润的小脸蛋儿,就把小女儿又放到童车前就走出了屋门。

    她不放心地转身对文慧叮咛道:“妈妈要去生产队干活了,你可要看好文杰哟,不要把她摔着喽。”

    文慧答应着,看着小妹妹推着木童车,咕噜咕噜地响着,在院子里转圈玩。

    小文杰看着姐姐咯咯地直笑。

    当小女儿转过身去,李月娥就疾步向外走。

    她来到大门口轻轻地插好大门,这才急急忙忙地到生产队报到去了。

    张支书第一天让知青们认识了所有的农作物。

    还给他们讲许多农谚,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听了,都很感兴趣。

    张光明还给知青们,讲农学等,是关于农业方面的生长过程。

    最后领着他们来到鱼塘,又给他们讲渔业方面的养殖技术。

    知青们看到前面黑色的憨态可掬的三只鸭子,一边嘎嘎地欢叫,一边用脚蹼划着水前行。

    鸭子后面紧跟着一群白色的晃动着身子走路的三只鹅,它们在水中一边欢游,一边伸长脖子,鹅鹅鹅仰天高歌。

    那水中还有好几种观赏鱼、螃蟹、乌龟、大红虾等等,知青们有的用手去抓鼓眼睛的样子奇特的金鱼。

    有的知青捉鱼儿玩,有的知青捉虾玩,鱼儿和虾儿在他们手掌里翻腾跳跃,他们觉得好玩极了。

    次日,张支书在家里拿了两把铁锹,又去育种基地的仓库里,找来好几把铁锹,分发给干部们和知青们每人一把,知青们兴奋地接过铁锹乐呵呵的。

    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浇灌禾苗呀,每个人心中都挺兴奋的。

    秦春天笑眯眯地说:“扛着铁锹走咯,我们要去给庄稼浇水喽!”

    张支书带路走在前面,驻队干部们和知青们,昂首阔步地走着跟在张支书的后面。

    这一路上干部们欣赏这儿的庄稼耕种的很规矩,长势也挺有劲儿,对张支书领带村民,把块块庄稼家管理的这么好,大加赞赏。

    知青们眼睛不够用了,指指这儿文是啥禾苗,又指指哪儿问是啥苗,叽叽喳喳的不辩农作物。

    虽然昨天张支书已经指物告知这几位知青了,可是今天却把苋菜当成了芝麻,把韭菜当成了小麦,把艾叶说成是棉花。

    张支书一一予以纠正。

    驻队干部虽然分不清庄稼苗,但是他们绝对不敢问。

    知青们看到地里长着的野菜花和野花儿,都觉得喜欢的不得了,六人边走边议论个不停。

    不一会儿他们就来到绿油油的油菜地,就要正式参加劳动了,人人心中怎么会不激动呢?

    张支书温和地对他们说:“你们这样握着铁锹,看到小河里的水流过来,就把小河沿儿的土,打开个豁子口,然后看着一畦禾苗的水走不动时,就要把高处的土扒拉扒拉,让水流过去。

    如果这一畦满了,就要改口到另一畦田地里。

    驻队干部也是第一次干灌溉庄稼的农活儿,觉得很不容易。

    他们和知青们没多大会儿,弄得浑身都是泥水。

    次日,张光明让大家拿着锄头,去清除禾苗里的草。

    他示范着说:你们要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要用左腿后蹬,用右腿前弓,两腿叉开蹬着地面,心不慌,手要稳。

    就这样,看准草向后搂,一使劲不留根。

    知青们学着张支书的姿势。

    “看,就像我这样,向后一使劲。”

    大家都学着他的姿势。

    你们还要记住:“稳,准,狠三个字哦。”张支书说着一棵草被他连根锄起来了。

    他们忙学着张支书的样子,“啊!我一不小心把草和油菜一起锄起来啦!”吴保国一脸内疚地表情尖叫道。

    “那是你稳准分寸没把握好,再就是你用劲过于生猛了。”张支书又说。

    干部们就是把油菜给除起来了,也不敢哼一声。

    张支书忙对大家说,“再学我这样,慢慢来,不要慌,越慌越学不会呀。

    俗话说,‘着急吃不了热豆腐。’”

    大概才过了两三分钟,马晓梅她说:我也把油菜给锄了。

    她又感慨地说,“来时我妈妈她对我说,在农村流传着一句老话:‘庄稼活用不着学,看他咋做你咋做。’谁知道才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呢。”

    张支书很有耐心地教着这些来自各个地方的驻队干部,还有省城的高中学生们学锄地。

    这些人的悟性都很高,学着他的一招一式。

    大家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能熟练地掌握锄草技术了。

    虽然大家满脸汗水,但都很高兴,又很有成就感。

    次日蓝蓝的天上艳阳高照,明媚的阳光,照耀在驻队干部和知青们的身上,每个人都感到暖暖的。

    今天张支书要手把手,教给大家棉花的管理技术。

    他还让这群人,从劳动中感悟人生哲理……
………………………………

第五十章 公事家事

    张支书很认真地对知青们说:“你们呀,做事可不能心猿意马,要选定前进的方向,但在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很多的障碍,就像这些棉花的叉子一样,就要果断地去逐个清除。”

    他说着掰掉一个又一个棉棵子上枝腋窝里多余的一个个叶子,还有多长出来的一个个的枝叉子。

    “你们看哦,只留一个重要的目标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知青们认真地看着张支书,他熟练地把一个个多余的叉子剔除掉。

    ……

    弹指间,张支书家的小女儿文杰,她已经到了该断奶的时候了。

    妈妈喂她小米粥,她直往外吐,鬼哭狼嚎地哭喊着:“妈妈喂我奶水吃,喂我奶水吃……”

    她一直哭闹重复着说这句话。

    妈妈她着急去生产队提前报到,可是她却看到小女儿那祈求的眼神看着她哭嚎的可怜相,不由得急了。

    她就要批评小女儿。

    这是丈夫进门了。

    李月娥对从地里回来吃饭的丈夫说:“你看看文杰哭喊着要吃奶

    水,真是急人。

    他爸你先洗洗手,饭我给你热好了,我这就给你盛来。”

    文杰又用乞求的目光看着父亲喊着爸爸说:“爸爸我要吃奶,我要吃奶。”她气得咯得儿咯嘚地央告着父亲儿说。

    父亲走到小女儿跟前对她说:“爸爸给你沏点藕粉吃吧?”

    她边哭边扭动着身子说:“不嘛,我要吃妈妈的奶水嘛!”

    李月娥先端进来一大盆碗小米粥,又去厨房拿来了一个黄馍和调好的一碗马齿苋野菜放到桌子上。”

    张光明赶紧说,“文雅娘你不可以喂她奶吃啊。

    文杰都一岁多了,你难道还舍不得给她断奶嘞?

    你要是去生产队的地里干活,一定要记住交代文慧,妹妹饿了就给她冲藕粉喝。”

    文杰她大哭着说,我不喝藕粉,我不喝藕粉!

    李月娥她看着小女儿可怜巴巴的样子很是心疼。

    这可怎么办呢?

    张光明沉吟了一会儿说,“我看就让她俩跟那群小鸡,那群小鸭,那群小鹅玩试试看。

    咱队可是个先进生产队。

    你是共产党员又是劳模,可不能拖社员们的后腿呀。”

    李月娥她说:文雅爸你说得对,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决不能拖后腿,所以,我得下决心给文杰断奶。”

    张光明让爱妻离开文杰的视线。

    李月娥疾步去到院子里喂那些鸡鸭鹅了,还有喂其它的家畜吃草。

    文杰一看吃妈妈的奶水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她边嘤嘤咿咿地哭边双手捧着小瓷碗,不情愿地喝着小米粥。

    张光明他温和地说:来吃一个鸡蛋,爸爸再给你加点菜哦,不能光喝米汤。

    她吃过饭后,二姐文慧就把她抱出来,让她看院子里的那群群鸡鸭鹅,她果然不哭了。

    这时李月娥听到钟声敲响了。

    她马上趁着俩孩子专注地观看那一群群小的鸡、鸭、鹅,她就悄悄地往大门口走去。

    小文杰猛一抬头,正好看到了妈妈正在关大门的身影,这可把文杰给着急地一边往大门那儿跌跌撞撞地跑,一边哇哇大哭,她非要跟着妈妈走不可。

    文慧立即追上去,抱着乱踢蹬的妹妹不丢手。

    妈妈回头从门缝里望了小女儿文杰一眼,狠了狠心扭头就疾步往大路上走去。

    文杰哭的更是撕心裂肺,真是让妈妈感到揪心难受呀!

    等晌午下晌回来,听见又是一阵鬼哭狼嚎地哭闹声……

    张光明劝正在做午饭的妻子说:“只要是吃奶的孩子,都有面对孩子断奶时的哭闹。

    你必须要下定决心给她断奶。

    你给文杰断奶,那是对她好,她每天光吃奶,不吃饭,这奶的营养也远远不够她生长的需要呀!”

    文慧她抱着乱踢蹬的妹妹,哄她说:“咱妈妈的奶水很辣。”

    妹妹她边哭边蹬踢着地面说不信。

    二女儿的这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李月娥,她急忙走到厨房里的墙上拽了一个凉干了的红辣椒,撩起衣服就是一通乱抹。

    她就拐到屋里对小女儿说,你说不信就吃吧!

    小女儿撤开二姐的手,像疯了一样一下子扑到妈妈的怀里,掀开妈妈的斜襟儿上衣就吃奶。

    可是她的小嘴刚刚噙住妈妈的**,就急忙丢开了。

    辣的她张开嘴,跺着脚哭闹。

    张光明正在吃饭,听见小女儿哭闹的厉害,就急忙放下饭碗,去里间屋里的桌子上的糖罐里捏了一点白糖,快步来到客厅里哄着小女儿说:“来来让爸爸给你一点糖面,你吃了甜不甜啊?”

    文杰嚼着白糖可能没那么辣了,哭声才逐渐止住了。

    她气得还是咯嘚咯嘚儿的。

    “让爸爸瞧瞧我的小乖乖的眼睛哭肿了没有啊?”

    张光明抱起小女儿和蔼可亲地又说,“我给你看看咱院子里结了的小西瓜。

    小南瓜还有小冬瓜你看看那可爱不可爱哦?”

    文杰刚才哭得撕心裂肺,真是让父亲也感到特别地心疼呀。

    张光明让小女儿,看那一个个小的像个花生豆般大小带着青色花纹的圆圆的小西瓜,又指着绿油油的细长的小南瓜和带着白毛毛刺儿的小东瓜说,“你看看是不是很可爱呀?”

    文慧她拍着小手说:文杰你看看多可爱呀!

    文杰才渐渐止住了咯嘚儿声。

    不一会儿她就累了垂头挤住了眼睡着了。

    张光明就把小女儿放到小童车里。他交代二女儿不要贪玩,在家要看好小妹。

    李月娥躲到一旁想:那如果再让她吃奶那她就不想吃饭了,那样营养绝对不够她的生长需求了。

    所以她就下了大决心,非得给小女儿断奶不可。

    自从文杰断奶后,她就饥不择食开始大口大口吃起了饭。

    没多少天,她吃成了个小胖墩儿。

    家人见文杰推着童车步履蹒跚,她走了一段时间,渐渐的脚步变得稳当多了。

    父母开始鼓励文杰,把双手离开童车学走路,刚开始,她还是有些踉踉跄跄的,老是摔跤。

    摔一次她就爬在地上哇哇大哭,姐姐们听了很是心疼,就跑过来去抱她。

    可爸爸妈妈都不让他们去哄文杰,爸说是要锻炼她,这样才会使她有的坚强的性格。

    过了些时日,渐渐地文杰哪怕摔的再疼,果不其然,她都不再依赖哥哥和两位姐姐的帮助了,摔倒了她就从新爬起来继续学走路。

    就这样又过了些天,文杰终于能够自己在家院里跑着玩了,也不再摔跤了。

    文雅和文君依然每天挎着小篮子还是去村外薅草,拾柴,采药材……

    他们就把文慧和文杰锁在院子里,文杰刚开始就觉得很寂寞无趣又很害怕,文杰就哇哇地哭闹个鸡犬不宁的。

    文慧束手无策,当她听到母鸡咕咕咕的叫声,她灵机一动指着那一群小鸡对妹妹说:“你不要哭了文杰,有它们这些好伙伴陪着咱俩,你看多好玩啊!”

    李月娥把小鸭和小鹅、小羊还有小猪都圈起来,怕它们伤害到两个年幼的孩子。

    她就只留了一群小鸭在院子里来跑着觅食吃。

    文慧常常拿起小菜刀,当当当给小鸭子们切野菜,让妹妹用小手撒给小鸭们吃。

    也常常会把她柔嫩的小手磨出泡泡来,她只是用小嘴唇一吹,也不喊一声疼。

    文杰走到哪儿,小鸭子晃动着憨态可掬的身体。跟在她的脚后跟走到哪儿,围着她的小脚转来转去的嘎嘎叫个不停。

    小鸭子跑的特别有意思,“哒哒哒”跑几步。

    有时看到什么吃的东西了就会来个“立定”,然后低下头在地上当当当”啄几下。

    它长长的小匾嘴,吃起东西中能发出嗒嗒嗒的响声。

    那扁嘴上面的两边,长着圆圆的像黑宝石一样明亮的小眼睛,东瞧瞧,西看看。

    其实它向前方的路是看不到的,所以小鸭子的头会不停的左右摆动着,或观察前面的道路,或寻觅着地上的食物。

    文杰觉得好有意思哦!

    妈妈怕她跟小鸭子玩够了,就换一群小鹅出来。

    小鹅子们长的是很快的,过了些天,一只只小鹅身上长出了小小的翅膀。

    小文杰小手里拿把一把嫩嫩的青草在逗这群小鹅玩。

    小鹅们抬起头伸长脖子努力想吃她手里的青草,眼看就要吃着了,可她就把小手猛地抬高,小鹅们就围着她直喊“饿饿饿”。

    文杰就把草放低一点儿,小鹅们就展开翅膀又一次伸长脖子去吃,她又一次抬起了小手。

    小鹅们瞪着小眼睛,盯着她手里的青草“饿饿”叫个不停。

    文杰拍着小手说:“加油!加油!”小鹅们仿佛听懂了小姑娘的鼓励,就展开短短的翅膀,就会边叫边伸长脖子去啄,纵然是振翅欲飞,伸长脖子还是够不着。

    鹅妈妈好像是心疼孩子似的,就饿饿地叫着走过来就要叨她的小脚。

    她急忙丢下草说,“好好给你的孩子吃哦?别叨我的小脚丫。”

    几只小鹅叫着,文杰又赶紧喂那群小鸭子吃青草。

    小鸭们高兴地扑棱着翅膀嘎嘎地叫着,争抢着用扁扁的小嘴吃着嫩嫩的青草。

    鸡妈妈咕咕地叫着,她接着又给鸡圈里撒了一把青草,一群老母鸡咕咕咕地叫着,让它的孩子们来吃。

    有黄色羽毛的小鸡,有褐黄色羽毛的小鸡,还有白色羽毛的小鸡,像一个个皮球滚跑过来,用那渐渐的小嘴当当当地吃地可欢实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小鹅们的翅膀越来越大了,就开始练习攀爬,起初只能上一台阶,渐渐的也能跟着文杰走到屋里了。

    小鹅们长大了就会下蛋椭圆形的雪白的鹅蛋了。

    “母鹅们孵化出一群群孩子们。”小鸭子和小鸡也和小鹅们一样渐渐长大了。

    整天院子里热闹极了,“嘎嘎,唧唧,鹅鹅”还有猪妈妈生出的小猪“嗯嗯”,羊妈妈生出的小羊“咩咩”。

    唯独毛驴妈妈则生出的和它母亲不一样的小骡子,“咴咴”的叫声最大。

    这些叫声陪伴着文杰渐渐的长大。

    文杰和文慧也懂得了,它们快速连续的叫声,是喊饿的声音,流露出的翘首以待的表情;精神抖擞时的叫声,是高兴快乐的歌声;饿了看不到人影拖着长音,懒散的叫声,那是忧愁的怨诉声。

    急切与迫切的叫声是求婚的叫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