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梦维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位知青有点不大相信,这个穷村,哪会有什么专家呀?

    张光明知道郭教授在这段时间里很忧郁,要是他能两个徒弟,也能缓解他郁闷的心情。

    但是自己不知道他同意不同意收徒弟。

    他就去问郭教授这个事儿。

    郭教授很是担心两位知青会出卖他。

    “这个请你放心,我是了解两位知青的。”张光明对郭教授说。

    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就说,“等请假走的那几位知青的假期一满,就会返回咱村来的。

    到那时,我会把那几人安排在其他地方去参加了劳动的。

    而让这两位知青白天去原种基地,帮咱我培育新品种,晚上就来跟你学习农业机械制造行吗?”

    郭教授满脸疑惑的表情:“这样行吗?”

    “怎么不行?咱们就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吧?”张光明以恳求的语气问。

    郭教授他想了一下就点点头说:那好吧,就按照你安排的去做吧。

    “这就好,我就可以放心地带着两位有追求的知青来了。”张光明高兴地说。

    晚上,两位知青跟着张光明,走出了大队院的大门,一路疑惑,揣测就来到一户院落相当大的人家。

    这家是一座坐南朝北有着两道门的人家。

    从第一道门进去,月光下看见是一个很大的花果园,果树婆娑摇曳。

    有的已经结果,有的正是花期,鲜花妩媚动人。

    穿过南边的第二道门,就进入一个四合院。

    主房五间是高大宽阔的蓝砖灰瓦的大瓦房楼,其它的厢房也都是两层楼房。

    他们几人一踏进主屋,就看见大客厅里正门靠后墙处摆放着清朝时期的陈旧红木桌椅,桌子后的长条几两头,各摆着一盆盛开着的艳丽无比的牡丹花和一盆绿萝。

    左边靠墙的地上,还有一盆盆盛开了的粉色的、鲜红的、橘黄色的仙女花。

    圈椅上坐着一位戴眼镜的老头,正面朝里专心致志地在煤油灯下,研究一本书里的内容呢。

    看起来他已经入神了。

    他竟然没发现张光明和两位知青的到访。

    他们只见清代老式桌椅上红褐色的油漆红光发亮,而且雕刻着精致的花鸟。

    两位知青这一看,就知道在以前这户人家的阔绰。

    屋子的右边,放着一张不大的红木雕刻着花鸟的圆桌,桌子的四周排放着六把红木雕花的小椅子。

    右边靠墙处,摆着一个旧式红木雕花的行云流水的书架。

    书架的顶部中间部位,摆放着一盆盛开着的洁白高雅的水仙花,两边还放着几盆各色的牵牛花,从书架顶部垂下鲜花绿叶。

    书架里面存放着许多书呢!

    在牧野花村人们视牵牛花为不祥之花,说什么家里养这种花,就会打碗的,所以村民都叫牵牛花为打碗花。

    所以村民们是断然不会把牵牛花放在家里养的。

    而这位中年人却毫不在乎,他认为那都是迷信的说法。

    虽然这座房子看起来十分破旧,但有了这几样红木旧高档家具的陪衬后,显得高档古朴典雅,有了这几盆鲜花的点缀就有了几分雅致趣味。

    书架下面的地上摆放着一盆盆娇美的各***花。

    有白色、黄色、紫色的。。。。。。颜色各异,像一只只彩蝶一样展翅欲飞。

    花儿的装扮把整个屋子衬托得环境幽雅又有情趣。

    墙壁上悬挂着遒劲洒脱的诗字扁。

    上写着一首诗:

    立志勤攀书山路,

    饱览文海苦耕读。

    不求名利山雪莲,

    谦献芳华怀若谷。

    彰显出屋主人是个即儒雅有品位,又思上进心胸且宽广的谦逊之人。

    “在看书呢大哥?”张光明的这一声唤,直惊得老郭一哆嗦。

    郭教授马上扭头从座位站立起来,用手扶着眼镜一看是他们来了,立刻非常热情地让座。

    教授他又很谨慎地往院里望望不放心地问:“光明你带他俩来我家,没有被别人发现吧?”

    张光明明白他问的意思,就忙说,“没有。”

    郭教授通过张光明,了解了他们的人品后,就对这两位年轻人甚是喜欢。

    他就笑嘻嘻地请他们坐下说话。

    张光明转身对两位知青说:“我来给你们郑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就是海归博士郭爱民教授。

    他就是从省机械研究院来的机械专家呀!我要说郭教授你们很陌生,而他爱人现在已升为省文工团的正团长了,啊就是陈小英陈团长。你们大概认识吧。”

    他俩一听惊愕地张大了嘴,显然有些震惊地点点头。

    “陈团长我们认识认识。”两位知青一起回答说。

    “陈团长到学校给学生们演出过《红灯记》,漂亮的陈团长演的是英雄铁梅,她可是俩人心目中的女神。”李中秋具体地说。

    两人看到眼前这位戴着眼镜胡子拉碴的“老人”,这不是每天像个闷葫芦似得那个挑大粪的老头嘛?

    怎么可能会是那个漂亮干练的陈团长的丈夫呢?

    两位知青疑惑的眼神对视一下,又一起转向郭教授仔细观看。

    他俩这么仔细一瞧认出他来了,因为那年他们上高中时曾代表学校的高中学生到火车站去,和省里的的领导一起组成盛大的欢迎仪式,去迎接风度翩翩大大名鼎鼎的海归博士呢!

    俩人又把兴奋的目光对视一下,又一起转向郭教授,异口同声地问道,“郭教授您怎么沦落到挑大粪的份上了呢?”

    他们俩看着郭教授的脸上,带着十分惊诧的表情。

    郭教授马上拿过来一个雕花精美的陶瓷青釉的茶盘,上面放着一个青釉雕花的茶壶和四个茶杯。

    他给两人倒上热气腾腾的茶水,满面愁容地递给他俩一人一杯。

    两人马上站起来,满脸恭敬的表情,用双手接过茶杯说了声:“谢谢您!”

    然后俩人才坐在椅子上。

    郭教授肃然端坐,把自己是如何受迫害,才沦落到挑大粪的经过,详详细细地给他两位知青说了一遍。

    秦春天听着听着,手握拳头,眼中喷火。

    他说:“要是让我看到了,我就非来他个祥龙十八掌打那造反头头一个熊猫眼不可!”

    当他又听到,造反派们说教授是特务,而且还把郭教授打的身上多处骨折时,他更是气冲斗牛。

    秦春天愤恨地又说道,“他们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他们分明是找借口,诬陷好人呐!那帮畜生竟然出手那么重,简直是可恨之极呀! ”秦春天带着疑惑不解地问郭教授,“那当时就没人站出来主持公道吗?”

    张光明他心中暗想:看起来这位知青富有同情心的善良之人哪。

    郭教授说:“当大家远远就听到震天动地的口号声,大伙就仿佛嗅到了血腥的气息。

    领导和同事们看到他们诬陷我时,赶忙替我申辩,可是造反派们,把他们通通绑起来堵住了嘴呀!

    遇到这帮残暴之徒,可他们也无计可施啊!”

    郭教授提起那令人触目惊心之事,仍然心颤手抖。

    俩位知青听得教授那悲惨的经历后泣不成声,泪流满面。

    李中秋的泪水顺着脸颊流到她手上,她十分气愤地说:“郭教授您遭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呀!

    郭教授您真是太可怜了。

    我不知道,世上竟然有这么狠毒的人呐!”

    她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她还说,“他们哪是人呐?他们分明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猛兽呀! ”

    张光明暗中观察,他发现李中秋先是气愤填膺,后又悲不自胜地泣涕如雨。

    他敢断定,这是一位善解人意心底很善良的好姑娘。

    他在心里暗想:他们确实是可塑之才呀!

    两位知情异口同声地问道:“如果我们想拜教授为师,跟您学习农业机械制造技术,您愿意收我们为徒吗?”俩知青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郭教授。

    郭教授用商量的口吻说:“我是很乐意收你们俩位徒弟的,可是,干农业机械制造这一行,可是很苦累的哟。

    不知你们俩的意思是一时兴起呢?还是永久的志向呢?”

    他没等他俩回答,就又强调一遍:“我先声明一点,干这一行真的真的是很苦很苦的哟。

    你们城里的青年,哪能吃得了酷热严寒的那种苦呢?”郭教授又问。

    两人一起回答:“我们是坚决一辈子跟你们俩学习的,绝不是一时兴起。”

    两人然后又伸出双手,一人拉住教授一只手,同时兴奋地问道:“您真的愿意收我们俩为徒吗?”

    郭教授郑重其事地说:“是啊,我一百个愿意啊!可我真不知道你们俩能坚持多久呀?”

    秦春天和李中秋这一听同时说,“真的是一辈子!”两人坚定地说,然后高兴地扺掌雀跃。

    郭教授和张支书无比兴奋地交流一下眼神,两人也击掌同时说,“好!”

    郭教授笑着补充了一句:“我收你们俩位徒弟,那可是免费授学的哟!”

    张光明赶快趁热打铁马上说:“还不赶快谢谢咱的郭老师!”

    俩位知青异常兴奋地擦了擦兴奋的泪水,此时的两人激动的无以言表,对着教授郑重得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

    然后两人充满感激地大声说:“谢谢您郭老师!”俩人配合的异常默契,俩知青不约而同地说。

    秦春天一把拉着郭教授的手说:“我们俩能在您的家里,听您这位大专家亲自为我们授课解惑,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呀!”

    李中秋也忙说:“您可是有名的农业机械专家呀!您能收我们俩为徒,我简直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现在激动的心情。我,我太感谢您啦!”

    老师无私收徒之举,让两位徒弟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两人赶快给老师让座倒茶,郭教授叫他俩不要再这么客气了。大家都转悲为喜了。

    张光明笑眯眯地说:“大哥,我不会一直让您做地向工作者,我明天就去找公社书记说这件事儿。”

    没想到郭教授竟然坚决地拒绝了。

    他说:我不能连累你呀,弄不好你就会被革职查办的呀。
………………………………

第五十八章 她要放弃

    “现在咱们趁着月光,去你家的墙角那边薅生菜和莙子菜来。咱们来庆祝你又多了两个徒弟,你看咋样?”张光明高兴不已地对郭教授说。

    “好啊!”郭教授兴奋地说。

    秦春天和李中秋,两人和新拜的老师一起动手,忙活着摘菜,洗菜,焯菜,调菜。

    不一会儿鲜香可口的下酒菜就做好了。

    四人边喝酒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畅所欲言。

    他们谈论到国家贫困的原因。

    张光明他唏嘘感愤道:“我们回眸百年历史,祖国曾经遭受多少重创呀!

    在强敌的铁蹄下一次次的割地赔款,每一位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国耻,才能开创未来呀!

    咱远的不说,就说慈禧太后,就为她的六十大寿就‘耗资国家八百万两白银呐!国库哪有那么多银两啊?’

    她就挪用了海军建设军费。这些都是历史资料书上介绍说的造成了‘北洋舰队的船只陈旧,弹药奇缺,最终导致甲午海战惨败于日本联合舰队呀!’

    我一想到这些事儿呀?让我国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那时期,是她让咱中国人窝囊之极的呀!她真是头发长目光短啊!”在场的几人都点点头。

    张光明万分感慨地说道:“那一次又一次的割地赔款,怎不令我国人有识之士气愤填膺呢?

    孙中山先生,他领导一大批爱国的文人志士和广大军民一起闹革命,推翻了无能腐败的清**,苏联的马克思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咱国产生的意义是重大而又深远呀!

    五四运动后,也正是有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比如:我们伟人等革命家,点燃革命的火种,在咱国工农兵中不断燎原。

    后来中国共产***着思想先进的工农兵们,通过坚持不解得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伟大的胜利,终于推翻了旧社会。

    新社会制度下的各种现象焕然一新。你们说是吧?”

    他们都点头称是。

    师徒四人从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一直谈到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张光明接着还谈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我看到报上刊登着:‘英勇的苏联红军以牺牲二千七百万人的沉重代价,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而我们中国呢?以伤亡三千五百万人的惨重代价取得了反对侵略的战争。

    英勇顽强的中国广大的军民凝心聚力,彻底粉碎了妄图吞并我国的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所以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啊!’”

    张光明紧接着他们又谈到,我们共产党的广大军民齐心协力,取得了三年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又一直谈到了伟人站在天门城楼上,**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那一刻,全国人民喜极而泣,人民得解放了,咱贫民百姓啊终于可以有尊严的生活了呀!从此后终于可以挺起胸脯做人了!

    郭教授激动地说:“当时,我也在其中啊!

    诶呀,城楼下的万众沸腾啦!

    十万人民齐欢庆啊!

    那种热烈的场面呀用语言都无法来形容,那日可是全国人民齐欢腾啊!”

    李中秋和秦春天,都用羡慕的眼神说:“老师您真是太幸运了!”

    张光明动情地说:“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让农民有了土地,人民才能自己当家做了主人啊!

    党中央又经过了改革的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得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才有了尊严去生活啊!”

    张光明说:“你们知道吗?我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还多呢!”

    “哦?我还真不知道我国的农民有这么多哇!”李中秋吃惊地说。

    “所以我国对农业的发展很是重视啊!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造,‘从建国到一九五三年,以发展互助组为主。’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一九五四年到一九五五年底,我国以办初级社为主。

    一九五六年我国以普遍办高级社为主。

    不止是农业,也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对资产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了。’你们知道吗通过这些改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任务啦!”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点点头一起说:“我们知道。”

    “哦你看我啰嗦了这么多,你们可都是高中毕业生的人呐!怎么会不知道呢?”张光明不好意思地说。

    “一九五四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第一部《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了。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很高啊!

    看各条战线上的人民的干劲儿多大呀!”张光明又感慨地说。

    郭教授接着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提出,是鼓励人民大干社会主义嘞,这多好啊!

    可是后来那可真是想要快速赶超强国之举呀,可是凡事欲速难成啊!”

    张光明接着说:“是啊!咱们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探索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摸索前进阶段,意欲寻找一种快速发展的道路啊!

    只要是能大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的方法,就是很好的办法啊!”

    郭教授听了这句话,吓得他赶快悄悄察颜观色两位知青的面部表情。

    见他们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异常,转脸看着张光明马上制止道:“光明啊,你出了这屋门可不敢说这话啊!

    这话要是传到上头会被说成是“瓦解集体经济”,你会跟我一样会遭到红卫兵们揪斗和大批判的呀!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

    李中秋和秦春天你们两个出去,可不要把他说的这些话传出去哟。”

    两人对视一下带着不解的表情,看着郭教授那张谨小慎微的脸庞,“你们听到没有呀?”

    两位年轻人看着郭教授那紧张的样子,急忙用认真的表情边嗯边点头。

    张光明抬头一看窗户发现天色微明,才知道几人是彻夜未眠。

    他们谈论着国事、天下事天直至天亮。

    张光明最后为今夜的谈话做出了总结。

    他说:“之所以我们中国会受欺负,是由于中国武器落后,才会受到外敌的侵略呀!

    纵观历史,自古以来,落后就挨打,贫穷就会受欺负呀!

    放眼世界武器先进才是强者,光是发展工农商是不行的,武器落后还是不行啊!

    **可是咱中国最先制造的吧,可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国家,他们思想就是长远呀!

    他们就想到用来制造**的弹药。

    而我们的国家呢?

    却是为了火树银花的璀璨而制造。

    所以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人,都要重视军事科技的发展,而不单是农工商也的发展啊你们说是吧?”

    “嗯”三人点点头。

    他接着说,“我看各行各业只有依靠科技的创新,再加上大干苦干才会摆脱贫困呀!

    那如果每一位中国的公民,都能够勿忘国耻,开创未来,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的话,还为了振兴中华而知创新的重要性的话,那我们的祖国,就一定会渐渐的发展成为辉煌腾达的伟大强国的啊!”

    三人听了张支书的话语,他们心中顿然升起一股艰苦卓绝拼搏的勇气与决心。

    张光明伸出手说:“来!让我们为了民众能够丰衣足食,而努力奋斗吧!

    为了振兴我国的农业事业而努力奋斗吧!”

    四人伸出了有力的大手叠在了一起,他们的那一心为祖国一心为人民的颗颗红心,也凝聚在了一起。

    四人齐声说:“对!为祖国人民能够丰衣足食,为振兴我国的农业事业而努力奋斗!”

    这时院里的开始,报晓的小燕子叽喳鸣叫。

    张光明笑着说:“这真是燕子破晓唤人醒呀!”

    几人嘿嘿地开怀一笑,结束了今天的谈话。

    四人仍觉余兴未尽,依依不舍地散去了。

    秦春天和李中秋志同道合。

    俩人在回去的路上,秦春天看着李中秋不无感慨地说:“我真没想到,他乡还能拜那两位恩师呀!”

    李中秋看着他立即红脸若霞似得抿嘴一笑,她说:“是呀!拜咱恩师,还遇知己呀!”秦春天点头以示有同感。

    张光明在回家的路上,兴奋得眼中有了神采,高兴地他合不拢嘴。

    他重贤思兴村、为公聚良才。

    他万分喜悦地在心中想:这是我们村几辈子修来的福啊!

    老天爷这么眷顾我们,竟把这几员大将送到这儿来,这将为我们村成大业如虎添翼,为我们村铸辉煌如增猛将呀!

    想到这儿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从此,郭教授继续挑大粪。

    两位知青白天跟住张光明在实践基地干农活儿。

    两位知青请张光明老师给他俩讲育种的理论知识。

    张光明对两位知青说:“我们要学习遗传学,首先就要了解遗传学的创始人。

    那第一节课呢?

    我就给你们讲讲遗传学的创始人的故事吧。

    他拿着一本书念道:“他叫约翰•格雷戈尔•孟德尔,他是奥地利人。

    孟德尔生于1822年7月20日。

    孟德尔出生在农民家庭,父亲对花草异常钟爱,他深受父亲的影响,也十分喜爱种植花草。

    1856年初春的一天,他找到了一块荒地作为他的试验田,栽种了许多种植物,其中有豌豆,草莓等农作物。

    孟德尔为遗传杂交实验做准备,他还饲养了蜜蜂,家鼠等。

    他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他根据年复一年经验的积累。”

    张光明念到这儿时,两位徒弟七嘴八舌地问:

    “诶呀?研究出种子还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呀?”

    “那经过一年又一年,那他经过了几年才研究出好品种啊?”

    张明说:“你们别着急啊?听我往下念啊!”

    他拿着书念道:“孟德尔选中了豌豆,他将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培育,然后他把第一代杂交种再进行相互交配。”

    他下书本说:“孟德尔把它们的“后代”的各种性状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

    他无论经过几度春秋,暑往寒来的年复一年的认真研究,孟德尔他都会聚精会神、小心谨慎地进行着他的实验研究工作。”

    两位知青看着老师地问道:“张老师,那他经过了几年的实验,才研究出了好品种啊?”

    张光明不慌不忙地说:“孟德尔进行了8年的实验,才……”

    两位徒弟感到很吃惊地插嘴道:“啊?需要八年的时间呀?”

    郭教授放下课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