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梦维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人也同声说,“是啊,要抓就抓我们!你先把张支书放了!我们跟你走!”

    赵贵一看心中暗自想:“看来张光明的威信可是很高呀!”

    他就对大队长小声说了一些什么话,又大声喊着说,“我不跟你们老百姓一般见识,走咯!”他就装作悻悻然地告辞了。

    那两位神秘人这才骑上自行车,离开了牧野花村。

    此时,正在育种基地忙活的教授师徒三人很纳闷,张光明可是雷打不动地从渔场出来,再到这儿培育新品种,怎么今天都快晌午了还没见他的人影呢?

    难道是他生病了?

    还是怎样了呢?”

    几人正猜测着,看电话的李鸿运他慌慌张张地跑过来告诉他们几人说:张光明出事了……
………………………………

第六十一章 上太行山去采药

    张光明采纳了教授的建议,就徒步走了十几里地,来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来许多中医药方面的书籍。

    回到家认真地研究后,他决定要到四五十公里外的上南太行山去采药。

    可是他对中药方面的知识了解的甚少,他就向郭教授请教。

    郭教授说,“不如我带你们几位到太行山上去走一朝吧,那里的中草药很多,我是比较了解的。

    张光明说:“那里我也比较熟悉。

    有一年领导让我到太行上上去做培育果树、红薯、小米。。。。。种子的培育新品种的工作。”

    郭教授说:“那年,我到了那里,正好有一位北京来的中医药老专家,在那里做实地考察和研究工作。

    我就请教了老中医很多很多的中药知识,了解到了很多的中草药对人体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有显著疗效啊!”

    张光明赶紧说:“那咱们叫上秦春天和李中秋一起去太行山上采药材,治疗和预防家禽和家畜的疾病吧,”

    郭教授很爽快地答应了。

    次日天不亮,李月娥就起床給要去太行上的四人,摊了一些菜盒子,又装了四瓶温开水开水。

    她说:这菜馍和水是出远门必备的东西。

    张光明就赶着马车载着郭教授,秦春天和李中秋一起要到豫北南太行去采中药。

    一路上他们兴趣十足地聊着天。

    张光明拿着马鞭吆喝着牲口“得儿喔,驾!”

    这匹马儿“呱嗒呱嗒”一路小跑着。

    郭教授询问一些两位年轻人他们爹娘工作情况。

    张支书忽然想起了什么就把话锋一转问道:“你们两位年轻人还不知道吧?

    我们这里的县城,可是有着悠久历史大名鼎鼎的一座文化古城哪!

    据县志上记载:‘它成立于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开始设为汲县,先后为州、路、府和道制。’我们这个县可是以“南通十省、北拱神京”著称啊!

    从这儿往里走是“林氏出生地”,也就是比干之子林坚是林氏之始祖啊。”

    “是吗?”两位年轻人惊疑地问。

    “把吗字去掉,是!”郭教授接嘴说,“我们县可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啊!”

    张支书继续说有“可不是吗,有北齐建造的“香泉寺”,“太公故里”姜太公的老家就在我们县呐。”

    两位年轻人流露出吃惊的表情。

    “有明朝建造的“望京楼”、“娘娘坟”“有跑马岭、云蒙山等,那云蒙山上有咱国的第一所军校,是战国时期的鬼谷先生创建的。

    他是朝歌人,他收徒五百多人,有几位想必你们也听说过的叱咤疆场、纵横驰骋的风云人物:张仪、孙膑、庞涓、尉缭、苏秦、毛遂等智谋高深能决胜千里的大人物啊!”

    两位知青听得目瞪口呆。

    秦春天他满脸惊诧的表情说:原来这几位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外交官竟是在这里的云梦上,跟着名师鬼谷子先生学来的本领呀!

    之所以说名师出高徒嘛!

    就像咱们的张老师和郭老师都是名师啊。

    秦春天看着张光明和郭教授说。

    张光明他忙谦虚地说:我哪里敢和鬼谷先生比呀,比他我是差之十万八千里呀!

    秦春天又接着刚才的话题说:“咱三人虽不能成为他们那样享誉全国的叱咤风云的名师与高徒,但咱付出百倍的努力要能解决劳苦大众的温饱问题也不错呀!”

    一句开玩笑的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张光明兴奋地说,“哦,前面的云梦山就快到了,等到了哦,我会告诉你们的。

    我接着跟你们说哦,俺县还有1587年建造的清朝乾隆皇帝亲笔题“孔子击磬处”,这是中国剑刻第一碑。

    还有明朝建造的“镇国塔”那墙上在战争中留下的一个个弹痕,仿佛是让人又回到那硝烟弥漫的战场……”

    “哦是吗?你们县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呀?那可真不愧是具有两千年多年的历史的著名文化古城啊!”

    他又说,“咱言归正传哦。

    要说云梦山我就不得不说《封神演义》这本书了。

    哦,你们俩年轻人看过吗?”

    “没看过。”俩人同时说,“不过知道这个故事。”

    张光明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本县的历史文化:“那我就来给你们俩讲一讲《封神演义》这本书上的故事:当年的牧野之战就发生在我们这里呀。

    而且这其中鼎鼎大名的忠臣比干的忠骨,也埋葬在俺这座县城里呀。

    让人感动的事——比干的坟地四周生长的草无心,树无心。

    令世界人民感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神奇!

    仿佛是天地有灵共为纪念这位忠臣而生长的呀!”

    两位年轻人睁大眼睛诧异地问:“是真的吗?竟然有这种稀奇之事啊?

    那张支书您就快继续往下讲呗。”

    “是啊快往下讲呗。”两位知青颇显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张支书也兴趣盎然地继续说,据说:在三千年前的殷商王朝末期,姜子牙孜孜不倦地研究古今军事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他对这其中的演变关系了如指掌,他经过多年孜孜不倦地研究,姜子牙可谓是满腹经纶被人们尊捧为有‘经天纬地’的本领。

    姜子牙的确有着鸿鹄之志啊,他立志报国。

    可是他看到的是纣王每日只知道骄奢淫逸——灭绝人性剖妇挖婴,砍腿验髓。

    姜子牙耳濡目染到这些后就愤然离开商,来到周(西周)渭水之滨净心垂钓。

    他深知姬昌‘爱民,勤政为民’就决心投靠他。

    有一天西伯侯姬昌到此游猎遇到姜子牙正在专注地钓鱼,两人邂逅只一面之缘成知己。

    于是两人就倾心交谈。

    姜子牙纵论天下之势,非常细致地讲了治国和兴国之策,姬昌对这位老人大有高山仰止之意,更是对此人的高才博学敬佩之极。

    就把姜子牙尊封为国师,让他辅弼掌管全国的政治,军事。

    姜子牙后又帮助姬昌之子姬发武王伐纣,一举成功。

    “啊,姜太公真不愧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呀!”秦春天称赞说。

    李中秋说:“姜太公可真是了不起呀!”

    两人都对姜子牙的军事才能仰慕之极。”

    郭教授补充道:“还有啊,纣王的两个女儿,也都埋葬在俺这个县里的两个村庄里啦。”

    “是吗?”两个年轻人问道。

    “嗯,是的,咱老师说的很对。”张支书说,“一个是子英公主。

    子英善意直言进谏纣王父亲,她还说:父皇您毫不该不顾人民连年遭旱涝之灾,百姓饿殍遍野,尸骨堆山的壮况豪不该……”

    心肠歹毒的妲己,还没有听子婴把话说完就在纣王面前妖言蛊惑,还狡诈的在纣王跟前附耳说了很多关于子英的坏话。

    纣王听信妲己的谗言,将子英公主丢弃在俺这个县唐庄西山而不管不顾。

    由于没吃没喝还被风吹雨打的疾病缠身,无依无靠的子英公主被活活饿死在西山的一个山洞里了呀!”

    两位年轻人愤愤地说:

    “纣王和妲己的行为真是祸国殃民呀。”秦春天无比愤慨道。

    “那纣王的另外一个女儿呢?”李中秋忙问。

    张光明神秘地说,“给你们俩暂时留个悬念,等采药时我才告诉你们俩哦。”

    马儿好像也在专心听故事似的,它翘起耳朵脚步又轻又慢。

    张光明就拍拍黑马的脊背喊道,“嘚儿驾!”这匹大黑马就踏踏踏地又是一路小跑向前奔。

    一直沉默的郭教授忽然开口说:“我来跟你们俩讲一讲我们这个县里的其它的名胜古迹啊。”

    俩徒弟兴致勃勃地说:“老师快说,快说啊。”

    郭教授说:“俺县城里有‘七十二胡同’、‘三十二条街’每一处古迹都有一段厚重的历史。

    我听我爹说呀,抗人战争时期,日本人侵占了我们的县城,可是他们一闯进县城的胡同里就像走进了迷魂阵,他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不来了……”

    师徒四人边聊边笑,大家看到连绵八百里的巍巍南太行青葱翠绿,一路欣赏着路边的风景:

    淙淙绿水流不息,层层梯田壮又肥。

    片片野花溢馨香,朵朵葵花迎朝阳。

    穗穗高粱红胜火,悬崖娇女割韭忙。

    “哇,这里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呀!”

    李中秋指指着青山绿水,又指指那些在陡峭的山崖瀑布飞帘旁边的山坡上,看着那几位忙着割韭菜的漂亮姑娘笑着赞美道。

    秦春天说:“是啊八百里南太行的大峡谷风光俊秀,洞幽村古,水澈植茂,造就了这里的物美人更美呀!

    又走了一段路,教授又指着向东的一条路说,你们看往这走那儿就是古军校云梦山。

    在那儿留有好多的著名的文人志士的诗文呢。

    等有空咯我们一起去看看……

    两位知青一听心情异常激动。

    他俩都说,我们好期待哟,抽时间一定去云梦上看看名师授徒的那个人杰地灵颇具神秘的地方啊!

    郭教授他也说,你们更应该去看看那些个大文豪来过此后留下怎样的壮丽诗篇哟!

    张光明若有所思地说:“我想鬼谷先生不单单是相中这里的风景优美吧,至于说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呢?

    那就要等你们去参观了才能悟到哟!
………………………………

第六十二章 加上中草药喂养禽畜膘肥体壮

    张光明快马加鞭又走了一段路程后,就说:“你们俩快看看这里就是比干之子出生地,换句话就是林氏出生地,也是林氏太始祖……

    郭教授忽然说:“马儿好像有些累了,走起来有些吃力。”

    张光明说,“咱几人不如下来走一会儿让马吃会儿青草吧。”

    他们师徒跳下了马车徒步前行,“你们看前面就是苍峪山中的跑马岭啊!”张支书兴奋地说,“对面就是狮豹头水库。”

    李中秋放眼向北方的水库中一望,她急忙拍拍秦春天的胳膊,颇显稀罕又激动万分轻声说:“快看哪! 哇!清澈的水库里有黑灰色的野鸭子和雪白的白天鹅,正在吃那些蹦踏跳跃的鱼哩!

    快看那边岸上,还有棕黄色的牛和黑白两种颜色的羊群;正在吃着绿油油的野草呢!”

    张光明和教授两人扭头一看几乎同时惊呼道:“哇,就是诶!”

    往前又走了一会儿,“你们快看这里的建筑看起来好有古色古韵啊!”李中秋又惊呼道。

    “是啊这里是小店河的旧式民居呀,这是清朝时期所建造的。”教授介绍说。

    李中秋说:“怪不得呢,好有特色的一排排石屋石阶石路哟!”

    几人说说笑笑,走过了一座青山又走进一座绿山,转过了一道弯又绕一道弯,终于来到了太行山中的一个小山村。

    郭教授指着向东延伸的的一个山沟说:“这个东沟里有一个传说,从前这个沟里有一个大蛤蟆精,在这里“呱呱呱”叫,它的呼吸都带着呼呼的声响。

    只见这个村庄的建筑座座,都是特具古韵的两层青石墙灰黑色的瓦房小楼。

    依地形而建的那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房前屋后种有各种果树花儿盛开着,碧绿的叶子摇曳着,鸟儿立在枝头叽喳鸣叫着。

    有的人家院子里小狗卧在门口汪汪叫。

    时儿传来几声猫儿喵喵,时而又传来羊群咩咩。

    村子里的人大远就看见他们尊敬的张农技师和郭教授来到村庄了。

    他们一个个快步走过来,脸上表现出了异常兴奋的神情。

    张光明笑呵呵地对徒弟们说:“呵呵,我越陌度迁,阅人无数,这村子里的人跟咱村子里的人一样淳厚善良,热情朴实,而且还具有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呢!”

    这时有一群山民,笑着丝毫不顾脚下布满大大小小的石头,向这边飞奔而来。

    张光明一看赶快拽住了缰绳喊道:“吁,站!”刹住了闸。

    张光明和郭教授跳下马车,喜笑颜开地疾步迎上去跟他们打招呼。

    有几户房屋门口坐着的七八十岁的山民们,纷纷站起身来笑呵呵地挥着手打着招呼,他们纷纷奔走相告说“张技师来了!郭教授来啦! ”

    一个个的几乎是小跑着从高高的台阶下来,就喜盈盈地前来迎接他们了。

    有好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头,精神矍铄地拥抱了一下张光明,又拥抱郭教授的肩膀,纷纷亲热地说:“诶呀,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呀! ”

    “我们好想您俩呐!”他们的话语很亲热并纷纷带着尊称说。

    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太太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

    她笑眯眯地说:“可把您俩盼来咯!”

    “张技师是来俺这儿培育新品种了吗?”

    张光明他说:我是来这儿采集中草药,现在我们村的家畜和家禽都生病了。

    “哦,那你们就到山上去采一些柴胡、青蒿……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和治疗禽畜的疾病啊。”山民们立即笑着说。

    有一位老头说:“郭教授您又来俺这儿做调研合适山区使用的农业机械的工作了?”

    郭爱民听了尴尬地一怔,说:“哦?哦。。。。。。”

    他们纷纷热情地说:

    “今儿个一定来家里吃饭哦!我给您做一碗大米捞饭汤吃啊!”

    “我今儿个给教授您那做一顿小米稠饭哦!”

    ……

    郭教授也亲切地说:“叔叔,婶子您的身体都可好啊?”

    他们不禁互相关心地问寒问暖了一阵儿。

    张光明往西北方向指了指说,“我们先到山里去采些中药材来,顺便带来些野萝卜樱、野韭菜、野葡萄、野草莓给你们送去哦。

    等着我哦。”

    大伙这才松开了张光明和郭教授的手。

    张光明一行几人上了马车。

    这群山民几乎是同时说:“您可一定来俺家里吃饭哦!”

    他俩婉拒着说:“谢谢你们!我们带着干粮和水呢。”

    四人辞别山民们赶着马车往上里走去。

    山民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望着几人的背影,久久不肯离去。

    郭教授指着前方崎岖不平的铺满石子的小路说:“光明弟往前面那边拐个弯就到了哦。”

    张光明他说:我知道这里啊。

    他赶着马车朝北方向着一条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路走去。

    他指着东面的一条路说:“那一条路有个传说……

    当年纣王在牧野大战中大败,他仓皇向朝歌逃窜时途径这儿时,鞋都跑掉了一只,所以那条路就取名脱鞋坡。

    郭教授转身对张光明说:“光明弟顺着这个小路继续往一路西走。”

    张光明答应着,赶着马车继续走。

    由于石头高低不平,黑马一高一低艰难地迈着每一步,车轮子一高一低的发出“咕咕咚咚”的响声,把几人颠簸的前载后仰的。

    “吁站,吁吁。。。。。。”张光明把缰绳向后一拉,黑马停住了脚步。

    “这路不行啊?得让马儿歇一歇了。”张光明心疼地抚摸着黑马的脊背说。

    俩年轻人搀扶着郭老师下了车。

    郭教授站稳脚后,望着满目的翠竹婆娑作响,那竹林中山雀和知了在高高的核桃树枝头欢歌鸣唱,竹林下面石缝中的青蛙此起彼伏引吭高歌,蛐蛐、蚰子在竹林旁边的小溪中低吟浅唱。

    一行人一路爬坡,走了好一会儿来到一座古碑前,张光明说:“这里叫皇姑庵。就是我跟你们说的纣王的另外一个女儿啊。

    相传——在牧野大战中逃亡到此,当时皇姑为了掩人耳目,她在此建了一个寺庙,乔装打扮成尼姑在此吃斋念佛直至终老。

    死后她就埋葬在于此地。”

    他又指着眼前这一块墓碑说,“你们看以这块石碑为证。”

    几人蹲下来仔细观看这个石碑上的文字……

    “根据碑文来看,这里的确是纣王的女儿生活和埋葬的地方啊。”两位知青说。

    郭教授带领着徒弟们薅野菜摘野果,把一部分送给那些敦厚善良的可爱的山民们。

    他和张光明还有两位知青,把另一部分桑叶、何首乌、小酸枣、柴胡、三七、枸杞、桑葚等十几种野菜、野果、中草药带回了牧野花村。

    张光明把这些中草药加到粮食糠里喂养禽畜。

    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调整比例,终于找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中草药。

    他经过一次次的实验,现在终于研究出了一套喂养出牲口和家禽的好方法。

    而且用这种方法为养出来的牲口体壮可人。

    喂养出来的禽类身上的羽毛光鲜夺目,倍儿亮倍儿亮的可好看了。

    村民们就对各个生产队的养殖场,给予了无限的期许。

    张光明也不例外,他笑呵呵地对老婆说:“各生产队的养殖场到了腊月,就可以出栏喽! 那就能打两口井啦!”

    李月娥笑着说:“真要是那样该有多好啊!”张支书夫妇和村民们一样生活在希望中。

    夏季是花草树木茂盛的季节,树长得郁郁葱葱惹人爱。

    张光明望着这些茂密的树叶,忽然想到:“在去年的初夏,由于干旱和虫害造成了小麦的大幅度的减产,而使粮食匮乏。

    而今年在自己和群众们一起给庄稼地上粪,浇水,除草消灭害虫后,各种庄稼才长势良好。

    我要牢记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信念,坚决要把贫瘠的村庄改变成富裕的村庄,就要不遗余力地奋斗。

    这是我无比崇高的理想,我永远也不能忘记为村民们去实干去做实事的宗旨,我时时做有利于村民的事,为了村庄能走向富强也是我这个当村支书毕生的追求。

    我也时时提醒自己,仰望星空,也绝不能忘脚踏实地去苦干呀!”

    所以他每日不分昼夜地为了村民的生产生生活去努力拼搏着!

    张光明今天和往常一样披星戴月,迈着矫健的步伐,雨后早晨的清风掠过脸庞走在路上格外的爽。

    他来到村外,他欣赏路旁大自然的美景,他嗅着那中草药的花儿散发出的芳香沁肺。

    香草的缕缕幽香愉心,鲜花的馨香沁肺。

    阵阵芬芳随空飘入鼻腔,他急忙大口大口呼吸着这么清新的氧气,他顿觉心旷神怡。

    他在心中暗自高兴,这些花不但华美无比,而且还能治病救人多好啊!

    他抬头望望路边伟岸的白杨、挺拔的桐树,再低头看看翠绿的小草和瑰丽的野花儿,又瞧瞧路边种植的那盛开的硕大明艳的鲜花。

    他今儿在心里又发出感慨:只要真心滋养它们,它们就会馈赠——小草会呈现一倾碧绿悦目;大树就给人们擎起的一把巨伞遮阳;花儿就会吐出一阵芬芳,犹如洒下了香水四处飘香。

    这大自然竟然如此造化之神奇!

    真是让他感佩不已呀!

    张支书他观赏着,感慨着就来到了地里,他弯下腰认真仔细地观察着玉米地出苗的情况。

    夏天两三天后种子,就破土露出了含羞的小脸。

    他看到这块地里的玉米,轻轻地从黑土地里钻出黄绿色的嫩尖尖来。

    而一垄之隔的另一块地里头的豆类,带着感恩的心,很谦卑得首先给大地默默地鞠上几天躬,才慢慢的露出甜甜的微笑看着他。

    张光明站起身来欣然一笑心中暗喜:好啊!看这苗出的齐刷刷的,这块地是不用浇了。

    他就是这么一块一块地,非常认真仔细的来观察每一块地里的庄稼出土情况。

    他生怕哪块地的苗出的不齐。

    若是出不来那可就麻烦了,还要挑水一颗一颗地进行补种了,那样的话就会显得庄稼参差不齐的,不但看起开“爷是爷,孙是孙”还会影响庄稼的产量呢。

    喷薄而出的朝阳,也带着红红的笑脸向着蔚蓝的天空跳跃,渐渐地那圆圆的红彤彤的太阳,照射在张光明身上,他感觉浑身顿时热乎乎的。

    当他看到块块地里嫩绿绿的小苗,那张被晒黑红的脸上高兴得乐开了花。

    转眼就到了秋天。

    秋季的农作物的管理是:浇水、锄草,上粪,逮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