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筑梦维艰-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失踪多年的秦学起回来啦!

    村民们奔走相告,这让全村人都万分震惊。

    秦学起跟随父母来到了张光明的家里,说是要给家乡人民捐资哩。

    张光明对他多年没和家里联系很是纳闷,就问他:“这些年你一直都去了哪里了?

    你几十年来都杳无音讯?”

    秦学起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经历:“那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出了国。

    我以为这里处处可以挣到黄金,谁知道并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

    我在那里替人家拉人力车,勉强维持生活,挣的钱却是寥寥无几。

    可我要节省出给三个儿子买奶粉的钱呀,我每天睡在桥洞里,每天只吃一顿饭。

    我省吃俭用正想把挣的钱寄回家时,我听说山东郯城的那个家发生了8。5 极大地震。

    我听车主的收音机,才知道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收音机里说我的家,还有爸妈的工厂,都成了一片废墟了。

    当时我一听这坏消息,就哭晕过去了。

    我一苏醒过来,就赶紧给家里写信,可是过了一个月,也没有人给我回信。

    我以为是家人遭遇地震,而不幸身亡了呢。

    可祸不单行,我又出车祸了,把我的两个胳膊摔折了。

    司机开着车,也不知去向了。

    幸好遇上一位老乡,他之前在贵州住,后来他逃荒要饭,也是轻信别人的话说,到国外就能挣到很多的钱……

    老乡他就掏出拉人力车挣到的钱,把我拉到了医院,给我治疗腿伤。

    他的妹妹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我的病好了以后,老乡他还借给我钱,让我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我每天只有努力拉车,才能忘掉心中的痛苦。

    后来通过我的努力一辆一辆的增加车辆,再后来,我又买了一辆汽车开出租,到现在我拥有了汽车出租公司。

    可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一家人回到老家逃过了那场劫难呀!”

    张光明好奇地问:“那你在那里,就没成个家吗?”

    “哦,那几个月,我写了很多封信,都没有音讯,我的那个老乡的妹妹不但漂亮,又很善良。

    她含羞默默地说,‘你成了孤身一人了,我就斗胆向你求婚,你乐意接受我吗?’

    她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到的好姑娘啊……

    我们就结婚了。”

    秦学起说到这儿时,就失声痛哭起来。

    “可是她不到一年,又因难产,娘俩都……双双而死了。

    我又一下子陷入了痛苦的泥潭不能自拔。

    老乡他说,自己就这么一个好妹妹。

    我哪里知道,他说的妹妹是他的情妹妹,可是他没有对她表白……

    哎,想想我真是对不起他呀。

    我无意之中夺走了他的爱情。

    我的爱人去世后,老乡他很伤心。

    我更是整日以泪洗面。

    我的第二位妻子,临终时拉着我的手,拜托我,以后就请我照顾她的父母,她还用微弱的声音对我说,她是独生女,自己离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爹娘了……

    我的岳父和岳母痛不欲生地边大哭边说,我们老两口以后可该怎么活呀?

    我们老了依靠谁呢?这后半生可怎么办呢?

    老两口哭得死去活来的。

    我就对二老承诺说:以后你们就是我的父母,我为二老养老送终!”

    张光明又问:“那后来你就没有再娶吗?”

    秦学起回答说:“没有,因为我受到的打击太大了。

    我要专心做生意,就这样和二老相依为命生活着。

    就在那时,赵亚兰领着三个儿子也来到了国外到处寻找我,我是开着车来到车队视察工作时,正好看到她想乘坐我公司的计程车。

    才知道母子四人是来这里找我的。

    当时我们一家人团圆,真是让我喜出望外啊!

    她喜极而泣地对老婆说,“咱带着三个儿子回家,去看望父母吧!

    我也很想念很想念我的父母和家乡父老呀!

    我也特想特想回家乡看看呀!可是不行啊。

    我不能回去呀,我的照顾两位病体缠身的老人呢。我就把自己的坎坷经历跟她说了说。”

    有着宽大心胸,又很善良的赵亚兰,她哭泣着说:‘我们都留下来,和你一起照顾两位老人吧!’

    就这样……”

    张支书推迟不要他的捐款。

    秦学起真诚地说:“您一定得收下,我听父母说,这些年来你带领着穷苦的村民们坚持拼搏,奋斗到现在,已经脱贫致富了。

    真是让我感佩不已呀!”

    这是我对家乡人民的一点心意啊!”

    张光明态度坚决地说:“你如果同意拿着钱来家乡投资,而不是捐资,我就收下。

    否则我绝对不收下这笔巨款。

    秦学起不得不同意,拿着这笔巨款来家乡投资。

    秦学起无奈,只好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到家乡大发展的洪流中。

    这天,五保户李鸿运夫妇,老两口来到秦学起家,问他知不知道我儿子李夏果在哪儿?

    秦学起问了问李老汉儿子的情况后,他笑哈哈地说,“您老真是问对人啦!

    我还真知道诶!

    而且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他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呢!”

    李鸿运夫妇高兴地赶紧问,你快说说我儿子在哪儿呀?

    秦学起说:“他现在在国外是个大老板呀!”

    李鸿运他听了一点也没高兴,反而气愤地骂道:这个不孝子,生活富裕却忘本了呀!

    他忘了生他养的父母了呀?

    秦学起马上说:“不不不,他一点也没忘生育养育他的父母呀!

    前些年他一次又一次男扮女装的回国,到处打听父母的去向,可谁也不知你们的音信。

    我这次回国,他又恳请我打听你们在哪儿呀!

    我和他合作生意多年了。

    我很了解他,他是个非常厚道实在的好人呐!

    他十分伤感地跟我说,他让我回到国内到他的家乡贵州老家去,仔细地打听打听他父母的下落。

    我为实现大哥的心愿,就到贵州到处去打听,可就是没有一丁点儿消息呀!

    没想到啊?

    没想到您二老竟然会在我的老家呀!

    真是巧极了啊!

    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

    哈……诶?”

    他忽然笑声戛然而止,满脸疑惑地又问:“诶不对不对,会不会是重名重姓啊?”

    他这么一说,大伙开始紧张起来。

    “你们怎么会在我的老家呢?

    他说他的父母很可能会在贵州啊!”

    李鸿运夫妇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老两口在逃荒要饭的途中,儿子走丢了。

    为了找儿子……在半道上生病了……是张光明救了俺呀……哦,我儿子的脸右侧耳朵根这儿有个大瘊子。”李鸿运指着右耳说。

    秦学起兴奋地站了起来一拍手说,“噢噢噢,这就对上号了!

    李夏果老板的右边脸上的那个部位,确实有个大瘊子呀!”

    大家这才高兴又激动。

    李鸿运和老婆喜极而泣地问:“秦学起你有我儿子的电话号码吗?”

    “有有有,我这就给恁二老拨通啊!”

    秦学起兴奋地手都有些颤抖,他边拨号码边说:“李老板要是知道了他的父母,就在我村,他不知该有多高兴啊!”

    电话那头急切地问:“兄弟你回到故乡了?

    你看家乡的变化大不大呀?

    你打听到我爸妈的消息了没有呀?”

    秦学起他先哈哈大笑几声说:我的家乡变化可以说让我都不认识了,村里的人,都在大搞农村建设呀!”

    李鸿运老两口迫不及待地指着电话,又指指自己,这意思是赶紧让他们接电话。

    秦学起会意地点头,对着电话连连说:“大哥我告诉你一件喜事,大喜事儿。

    你先坐到沙发上,听我跟你说件你盼望已久的大好事啊!”

    电话那头激动地声音问:“老弟你快说是不是我二老有消息了?”

    秦学起就把电话,递给了正兴奋地流出眼泪和鼻涕的李鸿运。

    老汉和老婆一起对着电话说:“儿啊,我是你爹呀儿子!”

    “我是你妈呀夏果!呜呜……”

    电话那头听见扑通一声跪地的声音,又一声撕心裂肺地高喊:

    “爹!娘!你二老让我好找啊!

    你们现在哪儿呀?

    我好想好想你们呀!呜呜……”

    几天后,李夏果带着老婆孩子,坐飞机辗转来到了牧野花村,他和父母终于团聚了。

    当李夏果得知多年来,张光明夫妇对待自己的父母,如亲生父母一样的孝敬和爱护时,他带着对张光明夫妇怀着无比感激的神情,给张支书夫妇深深地鞠了一躬。

    他当场拿出一个银行卡,硬是给张广明手里塞。

    他说这里面,有十万美金,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吧!

    张光明说什么也不肯收。

    李洪运他建议说:不如你给捐给村里吧,这里的村民们朴实厚道待我和你妈妈如亲人般呀!”

    儿子就欣然答应了。

    可是张光明仍然是拒绝接受捐款。

    李鸿运他们夫妇看起来有点不悦地说:是不是嫌少呀?
………………………………

第九十九章 捷报频传

    张光明看到走丢多年的李夏果,他久别爹娘,今天才机缘巧合地跟父母重逢了。

    他听爹娘跟他说,我们一家人和村民们对老两口多年来,都是非常的关心和细致入微的照顾。

    李夏果就立马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张巨额的银行支票,颇显感激不尽的眼神看着张光明。

    他说:这钱是我捐给爹娘的第二故乡的!是我感谢您和乡亲们的!

    张光明拒绝收下他的捐款,就赶紧说:“要我看哪,不如请你也和秦学起一样,用入股的方式,把这笔巨款用来投资吧!”

    李夏国无奈,只好以入股的方式,把资金投入到牧野花村的大建设中。

    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

    大家人人都为李鸿运和妻子终于找到了丢失已久的儿子,而感到高兴。

    ……

    张光明培育粮食和棉花,以及瓜果蔬菜……

    他培育出的各种农作物的新品种,不但具有优质高产,而且还抗病虫害,抗倒伏等诸多优点。

    他为我国的农业做出了成绩优异,因此省农科院破格把牧野花村定位下属单位。

    秦春天和李中秋夫妇特写信表示祝贺。

    夫妻俩为了自己远大的理想——为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更大的成就。

    俩人商量后决定,暂时不要孩子,等到博士毕业以后才要孩子。

    俩人每天静心刻苦学习。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的确,夫妻俩又考上了农业大学的博士生。

    夫妻俩人还是趁着假期来到牧野花村,白天跟着自己的老师张光明,继续学习专研和培育农作物的新品种。

    夜晚加班跟着郭教授专研农业机械制造的事情。

    八七年的一日上午,张光明正在家吃早饭,邮递员把一封信递给了他。

    他一看是他的好徒弟,也是挚友的秦春天和李中秋夫妻俩,写给他的信,

    俩人在这封信上说,我们俩双双将要博士毕业了!

    就要回到牧野花村育种研究所实习了。

    张光明立即高兴的喜上眉梢。

    他写了回信说:我真诚地感谢你们夫妻多年和我一起,来研究探索粮棉和其它农作物的新品种啊……

    ……

    1989年,张光明想成立了牧野花村农业机械研究所。

    他想和郭教授,还有秦春天还有李中秋一起,研究出适用于农业耕种、施肥、浇水的先进的机器人来。

    他还想为工、商等行业服务,也计划作出适用于工、商等行业的机器人。

    因为张光明向省里申请的牧野花村机械研究所,省里了解他们几人研究出的农业先进的耕种机,为祖国的农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所以省里经过研究做出了决定:予以批准。

    现在不仅仅是牧野花村有个省里的育种基地,而且还新增加个牧野花村农业机械研究所。

    张光明和村干部商量后决定,用高薪聘请知识分子来这里工作,他就在电脑上招聘人才。

    消息一传出,来牧野花村报名的年轻人,有本科毕业生十几人,还有研究生五人,还有好几位博士生哩。

    张光明现在是双重的身份人了。

    他不但是牧野花村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还和秦春天,李中秋一样,都是省农技师了。

    而且农业机械研究院任命郭爱民教授为研究所长,任命张光明是副所长。

    任命秦春天和李中秋也是副所长。

    “牧野花村的农业新品种试验基地”,现在把牧野花村这四个字去掉了,换成了“河南省农业新品种实验基地”。

    ……

    张支书家的大女儿张文雅,由于学习成绩一直班上的第一名,所以她很顺利地又考上了本校的博士。

    而大妹妹张文慧由于学医本科时是五年制,所她比大妹妹只高一届,现在读的是博士二年级。

    张文君上初中时学校的制度改革,初中是三年,高中也是三年,所以她比大姐和二姐要多上两年。

    她经过了十一年的努力,紧追大姐和二姐的步伐,现在终于考上了京大广播学院播音系。

    她已是本科四年级的大学生了。

    张文杰现在已经是大二的学生。

    她经过了这些年无论是严冬盛夏,她都没有停止过一天刻苦练习。

    张文杰经过了舅爷校长的亲自指导,加上她自己的不为严寒不畏酷暑,不分昼夜的努力练功,不知流过多少血,更不知流过多少汗,可以说是浑身上下伤痕多多。

    她经过了一年又一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最好成绩。

    这次,她就为这次世界武术比赛,准备了好几年的时间呢。

    这次全世界的青少年武术比赛,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手不凡。

    张文杰她通过了几轮的选拔,几轮的比拼,她技压群雄,终于如愿以偿地圆了她的三连冠的梦想。

    牧野花村武校,由于连年都是比赛都名列前茅,所以名声大震。

    全国乃至国外的好几个国家的爱好武术的人纷纷前来报名。

    现在学校的人数已达到了一万多人了。

    可把老校长赵桐树给高兴地不得了,他的脸上笑得跟个小伙子似的,年轻了十来岁。

    牧野花村的村民们,在电视上看到了本村姑娘张文杰这次一连夺得了全国、亚洲、世界武术比赛的三连冠。

    让全国人民都为之震惊了!

    更让牧野花村人都为之自豪啊!

    一时间张文杰成了世界武术界的明星了。

    随之各大报社电视台纷纷前来采访张文杰。

    张光明的大女儿和二女儿,还有三女儿,都趁星期天都来为小妹妹搞庆祝。

    张文雅和张文慧,还有张文君,仨人人火急火燎地从京城赶来了。

    爸爸等孩子们都到齐了,他唯恐孩子们会骄傲,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哪,你们一个个都很争气,也算是为我们家光宗耀祖了!

    可是你们都要记住名言——满招损,谦受益。

    你们还要记住一句古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们四人一定不能骄傲自大啊孩子们!

    比我们强几倍的人,大有人在哦!”

    孩子们都郑重地点点头。

    父亲他又说:孩子们你们这几年都没有回家,今儿个一家人团圆了。

    我和你们的妈妈非常高兴啊!

    孩子们我和你们的妈妈,每次都说给你们几个孩子寄去点钱,可是你们个个都说不要。

    你们都快跟爸妈说说,你们都是怎么样解决生活费的呢?

    李月娥也急忙说:“我每次问你们几个吧,个个都说回家再详细给您说。

    那今儿你们都回来了,赶紧跟爸妈说说呗。

    张文雅先说:“爸妈我是在音乐家王雪松教授家,给他们的儿子当家教。

    他的儿子王晨升每天玩游戏上了瘾,原来在班里名列前茅,而现在却是班里倒数第二名。”

    妈妈她好奇地问:文雅,王教授是咋认识了你呢?

    张文雅说:“我在医院实习时,有一次随医疗队到王教授儿子的学校去义诊。

    正好王教授儿子的王晨升的班主任,是赵春荣老师。

    我和赵老师很熟悉的,她的身体不好,一次又一次到我实习的那个医院住院。

    就这样我和赵春荣老师就认识了。

    哦,言归正传啊。

    那天我正在给赵春荣老师测量血压时,王教授和夫人来到了学校找到赵老师。

    赵老师批评他们说:‘我说两位大教授,你们不该总是忙呀忙,不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问题!

    你们的儿子的身体素质太差了,三天两头请病假,校医给他诊断后说是他的营养不良造成的体弱无力,记忆力减退呀。

    他的成绩在我们班已经是倒数第二了。’

    教授两口子一听神色慌张,看起来着急不得了。

    赵老师又说:‘我很纳闷,你们职位高,收入也很高,那为没什么会造成他如此糟糕的情况呢?’

    王教授苦着脸说:“因为我们俩刚创办了一所音乐学院,繁琐的事情一大堆,所以就没顾得上孩子的饮食起居。

    孩子学习任务又非常重,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要不给他请个保姆和辅导老师吧?”

    我就自告奋勇地说,我来当他的保姆和辅导老师怎样?

    ‘你?’两位教授满脸疑虑的表情。‘你这么年轻……’

    我就对两位教授说,你们别看我年轻;我的烹饪手艺是跟我妈学的,做饭那叫色香味美啊!

    我看王教授和夫人还是半信半疑。

    我就又说,你要是不信就让给你们家做几天饭先尝尝怎样?

    你们觉得味道行的话就让我继续做,觉得不行,就辞掉我呗。

    他们这才勉强答应了。

    我当天就去他家给他四菜一汤,他们以品尝,可把那一家人高兴坏了。

    他们一家人一直夸我做的饭菜可口味道很鲜美。

    我从基础课开始给王晨生补习。

    刚开始他有些抵触情绪,把我推出门去,我就很耐心地给他讲他崇拜的名人的励志故事。

    渐渐地就和他成了好朋友。

    他的学习态度也端正了,学习也认真起来。

    我给他补习三个月后考,他的成绩一下就提高了十名,虽然还是倒数,但我还是鼓励他。

    他有了自信心到了期末考试时,你们猜他的成绩是班上的第几名?”
………………………………

第一百章 快点去拦下他

    张文慧听姐姐说,她给一位王教授的女儿补习功课后,他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姐姐让家人猜猜王晨生现在是第几名?

    张文慧闪动着生动的明眸就问姐姐:“他是第四十名?”

    貌美如花的姐姐张文雅摇摇头。

    “难道他是第三十名?”二妹抬起美眸看着大姐问。

    张文雅又摇摇头。

    “难道王晨生是第十名?”小妹忽闪着神采奕奕的大眼睛问。

    张文雅说:“你们都再往前猜。”

    妈妈说:大女儿你别让妹妹们猜来猜去的了。你干脆说出来到底那小伙子考试了第几名吧。

    张文雅兴奋地告诉家人说:“他这次的成绩是全班第一名啊!”

    这让全家人感到意外。

    大家纷纷夸张文雅了不起。

    张文雅蛮有成就感地说:“等王晨升把这一大好消息,告诉了他的父母后,他的爹娘高兴地热泪盈眶。

    王教授感激涕零地拉着我的手问:‘张文雅你喜爱音乐吗?’

    我赶紧说,‘我特别喜欢音乐呀!’

    他说,‘我们夫妇要抽出时间,免费教你弹钢琴、萨克斯、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等等乐器。’

    他一连串说出好几种音乐。

    他还说,‘你只要一直给我儿子补课,我们夫妇俩就把这些全都免费教给你。哦,我还要声明一点,我儿子的补习费,我们一分钱都不少给你的。你看咋样?’

    我连忙摆摆手说,那不行!真不行啊!我怎么能占你们的便宜呢?

    可他们夫妇执意要免费教我弹奏各种乐器。

    我说:‘这不公平呀?’我想了一下就又说,‘那要不这样,我给你们的儿子继续补课,您二老教我学音乐,那我每星期天或者假期我再来给你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

    你们给我工钱就可以了。

    这样才显得公平合理嘛!’

    就这样我教他们的儿子学习,他们夫妇教我学习音乐。”

    全家人听完张文雅滔滔不绝地讲了她给一位王教授的儿子补习功课,挣了生活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