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关山纪年-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仔细看看这画中高山上的线条,看看它像什么。”
我们再次向古画看去,诗词已经被我们破解出其中玄机,前三句是暗指金陵最后一句是暗指常遇春,这高山与地理图对应,也已经分辨出来是紫金山北麓的地势写照
古画中唯一剩下的难题,就只有高山上莫名的线条,还没有得到我们的破解。
这线条弯弯曲曲,毫无规律,看起来就好像在高山之上随手涂鸦而为,虽然之前已经看过多次,但是我们却对此没有任何看法。
“这好像……”
凌轩认真的看着古画,眉目间似有收获,刚要开口,却被春亭的眼神制止了。
看来春亭一定要我们自己破解其中的奥秘,不光自己不肯告知,就连凌轩想说出口同样被他阻止。
“川哥,我好像看出来了……”
沈浪犹犹豫豫,似乎是怕说错了惹得尴尬。
“你看出什么了,没事,你放心的说,没人笑话你。”
我不由笑了出来,平时看他大大咧咧,一到正事居然也有这犹豫不决的时候,先不管他是不是看出了真正的奥秘,就算死马当作活马医,多一个人的思路总归是一件好事。
“这些线条弯弯绕绕的,好像迷宫一样,会不会是地图啊,就好像那种藏宝图?”
沈浪想了想,试探的看着春亭问了出来。
春亭不予理睬,如同没听到一般,我看着古画,顺着沈浪的猜想,发现这个想法大有可能。
高山上的线条从山脚开始,一路弯弯绕绕,来回曲折,最终停笔之处被人用朱砂点了一个不大的朱砂点,之前由于一直不知道这高山的含义,所以并未细想。
现在我们既然已经知道,这高山的地势代表着紫金山北麓,那用这古画与我们脚下的紫金山相对比,找出这线条所代表的的路径,想必不是难事。
“这……”
想到就去做,我在脑中脑补出从古画的起笔位置开始前行,就依照这高山上线条的走势作为我的行进路线,忽然震惊的发现,这落笔之处朱砂的位置,换做紫金山上,居然就在我们正前方!
“你原来早就知道……”
我看着把我们引到这里就坐在地上不在前进的春亭,他在一旁不发一语,我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该对他问些什么。
事已至此无需怀疑,这线条就是古画上最后的秘密,线条的曲折蜿蜒,其实就是通往常遇春留下位置的线路图。
而春亭,他其实是知道这处位置的,不管是常遇春的真实身份,还是关于雕像的真正安置地点,他一直都了然于胸。
仔细想起来,不管是古画交于我手,他“凑巧”的拿出了那副与古画可以互相对照的地理图,还是在秦淮游船上他仿佛“无意”之间想起,这雕像的安放需要龙脉之地镇压,再到刚才让我们研究画上的线条,如果没有他的暗中指点,我们是无论如何不可能找到这里的。
只是不知为何,他却不肯开口,只是在一旁偷偷的暗示我们,等着我们一步一步的破解其中玄机,走到这里。
“你是天命之子,是传说中的宿命之人,而我虽不是你,可也有我自己的宿命,与你不同但同样重要。”
春亭认真的看向我,似乎他的眼中其余人等都并不重要,我居然发现他望着我的眼神里带有一抹苦笑。
“你别用那种眼神看着我,不是我不想直接告诉你,只是时机未到,等到了那一天,所有的一切我都会原原本本的告诉你。”
………………………………
第三十五章 破阵
春亭有事瞒着我。
而且我早就有所感觉。
从第一次见春亭,我就明显察觉,他似乎知道很多关于我的事,而我除了从面相上,能看出他的权倾天下富甲一方之外,仅仅知道他是关山当代魁首,除此之外却一无所知。
凌轩此前在秦广和平等来时还展露过道法,而春亭却始终高深莫测,从不曾见他出手,处处透露着神秘。
若是换做另外一个人,如此煞费苦心的引领我来到这荒郊野岭,并且有意隐瞒我其中真相,我可能早就心生芥蒂,一走了之。
可不知为何,对于春亭,我却在冥冥之中感到异常的信任,笃定的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一定不会害我。
既来之则安之,以他的本事,若是想对我做点什么,万万没有必要绕这么大的弯子。
画上的线索就指向我们脚下,可我眼中却依然是一片竹林,并没有任何陵墓地宫的痕迹。
沈浪听我说画中指示的地点就是这里,绕着我们走了好几圈,挠了挠头,无奈地说。
“线索就在这,可是什么也没有,这次出来也没带工具,总不会要我们徒手把这里挖开吧?”
“你走过去试试。”
春亭自从走到这里,异常沉默,他并未回答沈浪的抱怨,只是看着我,同时手指向东方,并未多说其他。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过去,眼前是郁郁葱葱的竹林,我试图向前迈步,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空气之墙,阻拦住了我的去路。
“这……这是?”
我不知所措,回过头用希冀的眼神望向春亭。
“这是幻阵。”
凌轩走到我的身边,同样的试探前行,结果发现自己也无法通过,他眉头一皱,确定的开口。
所谓幻阵,指的是一些迷惑人心神来达到伤人目的的阵法,而眼前的幻阵,目前看来并没有任何迷惑或者伤人的功能,想必只是关山前辈,为了不让这处地点大白于天下所布置的幻阵,用途只是单纯的阻挡人们找到常遇春留下的位置。
阵法,本是指古代作战中的布阵之法,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通过合理排兵布阵发挥最佳效能,克敌制胜。
而眼前这处,显然与军队无关,而是道法神通之中玄妙的阵法。
传言蜀汉之时,诸葛武侯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人称八阵图。我们现下眼前这处虽不是八阵图,可道理或许大致相同。
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道法神通中玄妙异常的阵法,沈浪说过,在那破败武馆的校场之中就有阵法,可以调节与现实的时间比例,是为武道中人修炼所用。
可那处阵法我们也并未看见,这紫金山上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见到阵法一说。
那么问题来了,总不能金山在前却空手而归,我望向春亭,虽未言语,但我相信他能理解我的疑问。
春亭看出我的困惑,却一动不动,他转身面对凌轩,看似随意的说。
“常遇春留下的衣冠冢关系重大,又怎么可能让寻常人等轻易靠近,凌轩,该轮到你出手了。”
凌轩虽然和我们一样不知具体情况,但他似乎发现这是阵法之时就早有准备,听见春亭这么说,他点了点头,默默的向前一步,顿时整个人气势大变。
只见他表情冷峻,神色严肃,出手握住一路以来负于身后,看上去如同装饰的霜天,那剑鞘上刻满日月星斗,山川河流,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一般,在月光下闪出深邃的光芒。
虽然霜天还未出鞘,可众人那日都见到他与秦广的斗法,彼此心知肚明,凌轩既然祭出霜天,这是要开始认真了。
凌轩让我们向远处让开,他立于原地,右手持霜天,立于身前,左手掐剑指,口中念念有词。
坎戊月精,离己日光,日月当空,刚柔相合。土王四季,罗络始终,青赤白黑,各居一方,皆禀中宫,戊巳之功,疾!
随着他口中缓缓而出的咒决,只见霜天虽然尚未出鞘,但是从剑鞘之中居然透出阵阵耀眼的银光,光芒夺目却并不刺眼。
紧接着,凌轩动了,虽然他依然在原地,但是双脚速度飞快却不显慌乱的按照某种顺序来回踏步,我仔细看去,似乎是在踏六合方位。
随着某种我不清楚的仪式完成,凌轩停止脚下的动作,左手掐剑指对准地面,右手持霜天正对阻拦着我的前方,弯腰弓步,大喊一声。
敕!
随着这一声大喝,他右手缓缓刺出,看他的表情,似乎霜天去势受到阻挡,他额头上有密集的汗水,顺着脸颊流淌而下。
凌轩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只见他咬了咬牙,收回掐剑指的左手,用牙齿咬破左手中指,将中指上的鲜血涂抹于霜天之上,右手握紧霜天,左手在右手之后托住剑柄,双手用力再次向前刺去。
轰!
随着一声低沉的闷响,凌轩倒飞出去,而那道无形之中阻拦在前方的屏障,也同样被凌轩手持霜天破碎掉了。
我们连忙跑到凌轩附近,看看他有没有受伤,他虽然满头大汗,持剑的右手微微有些颤抖,但是还好只是一时脱力,并无大碍。
看得出这一剑的刺出对于他也是一种极大的损耗,他虽然看上去虚弱异常,却还是洒脱的笑了笑,看向我们,话语间却透露着他一贯的洒脱与不羁。
“幸不辱命!”
我们刚才之所以无法前进,是因为前方被一层无形无色的屏障所包裹,就因为这道屏障,千年以来才无人能够发现这紫金山北麓上所隐藏的秘密。
沈浪和亓芷担心他刚才用力过度,贴心的扶着凌轩站起身,而我望向前方,只见眼前原本是郁郁葱葱的竹林,随着凌轩剑分阴阳,映入眼前的确是另一番景象。
眼前再也不见竹林流水,而是一条神道,有时候我都在心里嘀咕,暗想这关山是不是盗墓的始祖,每一次和这个势力有关系的地方,都少不了陵墓的出现。
神道两侧与刚才看到的常遇春墓其实差不多,墓茔与墓前石刻保存完好,有石柱一,石马、石羊、石虎、武将各二。
我们走到石刻之前,发现上边的内容居然是朱元璋亲手所写,或许是因为常遇春告诉过他这里不会轻易被人发现,所以这石刻的内容不同于史书,朱元璋在石刻上亲手留下了真正的记载。
石刻上详细的记载了朱元璋与常遇春的相识,确实如春亭所说,是朱元璋在梦中见到神仙,醒来正好遇到常遇春,想来是常遇春有意在此等候着他,之后常遇春向他展示了自己掌握的异于常人的能力,他诚惶诚恐,因此称其为“神人”。
我们继续向下看去,常遇春同李存孝一样,对争霸天下毫无兴趣,他对朱元璋许诺可助他龙登九五,代价就是朱元璋为他建造一座陵墓,常遇春诈死隐世之时,就是这陵墓刚好建成之日。
朱元璋知道事关重大,所以不敢怠慢,耗尽人力物力按照常遇春的要求建造好了他需要的陵墓。
而这陵墓现在就在我们眼前。
………………………………
第三十六章 万世根本
终于找到了古画中指示的真正地点,众人欣喜异常,而春亭却面色平静,不为所动。
我们看完石刻上朱元璋所留下的记载,继续向前一探究竟,发觉这里似乎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刚一踏入其中,就感觉满耳的虫鸣鸟叫之声全部消失,仿佛与世隔绝,想想曾经读过的《桃花源记》,不由怀疑那捕鱼之人,偶然间误入的可能也是如同此处一般的地方。
春亭不开口,另一个见多识广之人就只能站出来解释清楚,凌轩面色稍缓,似乎破开幻境的虚弱已经好转许多,他看了看四周,赞叹的说道。
“这是前辈高人用道法神通所维持的空间,与外界并不想通,只有找到真正的入口才可进入,传说中道家的须弥芥子,佛家的掌中佛国,说的就是诸如此类的地方,真不知道常遇春是何等高人,居然有如此手段。”
众人闻听此处玄机,惊叹不已,四处张望想要看看这是何等的手段,感慨过后,急忙向前,想要尽快找到这千年传承所留下的秘密。
在石刻之后,是九尊巨大漆黑的雕像,形似羊,又似麒麟,四足,头上有独角,仿佛要扎进云霄一般,看上去威武不凡,勇武异常。
众人围上去仔细观看,却不知道这到底是何生物,似乎是麒麟和羊的结合体,但又各自有些许分别,只感觉古朴沧桑,透露着岁月的气息,虽然立在那里不曾移动,却仿佛在审视着我们,充满威严。
春亭看看那不知名的雕像,又看了看我,眼中有怀念,有欣喜,却不发一语,依旧沉默。
看春亭的表情,他是认识这些雕像的,薛楠犹豫再三,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口问向春亭。
“春亭,这些雕像,你知道刻的是什么?”
春亭并未回答,而是缓缓开口,说出了一段古籍中的记载。
“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
亓芷歪着头,眼睛闪烁着疑惑的光芒,拉了拉我的衣角,小声的问我春亭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笑着摸了摸亓芷的头,向她解释春亭所说的内容。
“意思是说,有一种神兽,能分辨曲直,见到有人相斗,它会用犀利的角去触碰理曲之人,而听到有人相争,它会用嘴去咬挑起是非的一方。”
亓芷眨了眨水汪汪的大眼睛,惊叹的继续问道。
“那是什么神兽啊,如果现在还有这样的神兽,那不就没有人敢做坏事了么?”
未等我回答,一旁的凌轩忽然开口,从他的口中又是一段晦涩难懂的记载。
“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故皋陶敬羊。”
薛楠听闻,恍然大悟。
“这雕像原来是被称为法兽的獬豸!”
我点了点头,经过春亭和凌轩的点拨,我也知道了这雕像到底是何物。
獬豸,是华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长相类似麒麟,全身披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獬豸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怒目圆睁,能够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人,就用角把他触到,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他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做坏事的人不寒而栗,所以被后世尊称为“法兽”。
想起春亭曾说过,建文帝将五尊雕像藏于五方,这五尊雕像均被刻成上古时期的异兽之形,分别为毕方、睚眦、霸下、獬豸以及白泽。我们在灞桥下找到的位置本是用于安放毕方雕像,想来这里就是其中獬豸雕像的安置之处,难怪这里会有如此多的獬豸雕像,威严耸立,让人不敢直视。
想通其中细节之后,我们继续向前,发现在九尊并排陈列的雕像之后,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陵墓,而是一座高大古朴的城楼。
城楼呈青灰色,高大威严,在我们面前如同猛兽之口,似乎在等待着来人的进入,将来人吞噬于口中。
城楼之上用古朴的文字狰狞的刻着四个大字,我定睛看去,那四个大字上居然隐隐有光浮现。
万世根本。
沈浪看出了春亭不会回答与他,看向我,试图从我口中解答他的疑惑。
“川哥,这又是什么意思?”
我笑了笑,神色间满是放松,这四个字的意思我恰好知道。
“你们知道凤阳么?”
亓芷如同孩子一般,抢着回答我的问题。
“当然知道,凤阳花鼓谁没听过,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到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亓芷居然无视这诡异的城楼,在这里连跳带唱,我不知所措的看着她,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
薛楠似乎是看不下去了,一把拉住意犹未尽的亓芷,哭笑不得的看着她。
“我的傻妹妹啊,说的是凤阳,不是凤阳花鼓。”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明太祖朱元璋就出生于此地。
明朝建立后,凤阳曾为中都,全明一朝,一直被尊称为明朝的龙兴之地。
洪武八年,朱元璋命人于凤阳城东侧建一鼓楼,是当时中都城重要的附属建筑。在鼓楼的门额上就有朱元璋亲手所书的“万世根本”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在数百米之外也能清晰可见。
春亭看向城楼,语气中满是让人不解的怀念。
“你们想过没有,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这万世根本四个大字?”
我想了想,对他说出我的看法。
在我的印象中,朱元璋留下这四个字,就是为了昭告百姓,即使千秋万代之后,这天下还是朱家的天下,与祖龙自称始皇是同样的道理。
而成书于明天启年间的《凤阳新书》卷七也曾有记载:“凤阳,乃我皇祖龙飞之乡,圣朝根本之地,亿万年国脉钟灵之基,非寻常都邑比也。”
在朱元璋看来,凤阳是他自己的家乡,是明朝的龙兴之地,因此,鼓楼门额上的“万世根本”四字要表达的就是凤阳在明代拥有的崇高地位——明朝万世根本之地。
春亭冷笑一声,看着城楼,语气中带有感慨。
“一派胡言,朱元璋夺得天下全是因为常遇春在旁协助,他自己心知肚明,若是没有常公,这九五之位可不是他能坐的。”
“既然他知道这皇位是怎么来的,又怎么可能称自己的家乡是万世根本?”
………………………………
第三十七章 失传的承诺
听到春亭所说,我知道,这次我又错了。
仔细想想,我能有那样的想法其实很正常,因为按照正常人的认知,普罗大众都会如此联想,可是一旦知晓了朱元璋与常遇春的真实关系,这个说法很显然就会不攻自破。
如春亭所言,朱元璋心知肚明这天下其实本该是属于常遇春的,只不过常遇春无心坐那万人之上的位子,才功成身退,以天下换取这座朱元璋尽心尽力修筑的雕像安放之处。
如此看来,凤阳鼓楼上的“万世根本”完全不同与我们所想,这四个字并非是朱元璋用来自诩龙兴之地,也不是为了昭告天下,即使千秋万代之后,这天下还是朱家的江山。
这四个字真正的含义,其实是暗指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也就是以鼓楼上的“万世根本”暗指我们眼前城楼的“万世根本”!
在朱元璋心里,常遇春这个人才是明朝江山真正的“万世根本”!
想了一下,这次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我对春亭说出我新的想法,他虽然没有点头,不过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没有否认就证明我这次所想是对的。
解开了心中的又一个疑问,我们继续向下看去,在门额上的“万世根本”四个大字下方,也就是城楼的门洞之中,悬挂着一块石盘,石盘上有一道锁链,将城楼与石盘连接到一起。
我们走近石盘,发现石盘上横三行竖三列,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一到九九个数字,我越看越眼熟,一时之间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乖乖,合着明朝就有座机电话了?”
沈浪在一旁一惊一乍,我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石盘,不由得哑然无语。
也难怪他会如此联想,这石盘上的排列,确实和电话按键极为类似。
“这。。。。。。”
我也不知道这该如何解释,若说古人就有电话一物,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我看向春亭,这次我是真的没办法自圆其说。
“大惊小怪,只是凑巧形似罢了,你看看旁边。”
春亭实在受不了我们少见多怪的眼神,不耐烦的开口,手指向城楼右侧。
春亭的话,薛楠自然不会有所反驳,她走向春亭所指的方向,发现在这处城墙之上居然被人刻下了几句话,仔细看去,竟和石刻上朱元璋的笔迹丝毫不差。
“这文字居然是朱元璋亲手刻于此处?”
薛楠忍不住诧异,惊呼了出来,朱元璋何等身份,居然会亲手持刀在城墙上刻下文字,可见这文字有多么的重要。
春亭似乎是不满意我们的反应,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漫不经心的说着让我更加惊讶的话。
“你别管是谁留下的,重点是留下的内容,韩川你过去仔细看看,这群人的生死现在开始可都握在你手了。”
虽然不清楚这简单的几句话怎么会与大家的生死联系在一起,可看他不打算说下去的样子,我只好认真看墙上的文字,试图从中发现些什么。
濠州城隍怜幼子。
顺帝携子逃上都。
奈何神人不再留。
不如江南富足翁。
城墙上只有这四句话,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而这四句彼此并无关联,并不似一首通顺的古诗,反而像随手所写,难道其中另有玄机?
想到灞桥之下我们一路破解的机关,既然这里也是雕像的安置之地,又是朱元璋这个工于心计之人亲自主持修建,想来此处不可能会没有机关。
我用手指试探的摸了摸城楼下的石盘,果然如我所料,石盘上的九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