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关山纪年-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颜往出多派点人手,试试看能不能找到这神秘男子的踪迹。”
“凌轩与薛楠,去凌云塔二层三层仔细查看,看看正史与野史中有没有其他记载。”
“沈浪头脑不够灵活,就别跟着掺和了,自己去武馆认真修炼,以后少不得要用到你的本事。”
“至于韩川,好好休息,过几天有你忙的。”
众人听见春亭的吩咐,纷纷点头称是,各自散开,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而我见春亭并没有给我和亓芷布置任务的意思,忍不住好奇的开口。
“春亭,现在没有什么要我做的么?”
春亭摇了摇头,神色间是难得的放松。
“现在是没有,过几日就有了,这雕像拿回来你还未曾打开,好好休息,这件事只能你自己去做。”
我这才恍然。
这一路充满危机的探索之路,我们所得到的最大收获,就是那装有獬豸雕像的金盒,回来之后由于凌颜说起这神秘男子,一时之间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被我忽略,听春亭的意思,这金盒中也许还有某种机关,而且还是只有我能解开的机关。
春亭可能是怕我误会,特意开口对我解释。
“别担心,这金盒上并没有机关,只不过需要一个开启的仪式,只有你的血才能将其开启,从而得到真正的獬豸雕像。”
我有些不解,追问春亭。
“不就是用我的血么,那现在就可以开始了,为什么还需要等些日子?”
春亭笑了,看我的目光如同看向一个少不经事的孩子。
“别着急,打开金盒虽然容易,可这雕像中还封存着一部分你曾经的记忆与力量,你若是想要将其融合可需要不断的时间,等到你休息好再去处理。”
“现在难得清闲,事情我已经吩咐他们去做了,你和亓芷就享受一下二人世界,过几日我再来找你。”
说完,春亭居然转身离开,丝毫不见犹豫,不知他要去往何处,只留下我和亓芷在原地,面面相觑。
………………………………
第七十一章 武帝萧衍(求收藏!)
众人先前已经听从春亭的吩咐各自忙碌,随着他也转身离开,阁楼内只剩下我与亓芷二人,我与她对视一眼,一片安静。
亓芷虽然第一次见面言语大胆,可通过最近的相处我也看得出来,第一次见面的泼辣都是她装出来的,其实她也是个容易害羞的姑娘,而春亭离开之前所说的二人世界,让一向活泼的她也不知不觉羞红了脸。
忙碌的日子习惯了,忽然间什么事情都没有,还真的有几分不适应,春亭虽然没有事情吩咐与我们二人,可我和亓芷一时之间也无事可做,只好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继续休息。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趟惊险刺激的探索之旅,难得最近无事,当然要好好休息放松放松,于是,我这条咸鱼,做了一个正常人无法想象的决定。
我睡了三天。
毫无理想毫无追求,每天睡醒了出门吃饭,吃完转转回去继续睡觉,这样的生活虽然听起来堕落至极,但是也是真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可惜,无忧无虑的日子是有限的。
第三天,依然如同往日一般,我刚吃完饭打算回到房间,还没等到我的房间之中,就看见迎面一个黑影袭来,我条件反射般的刚要开口大喊,就听见一旁传来亓芷的笑声。
“川哥哥,看来无双也想你了。”
我放下想要招架的双手,微微一笑,这原来是那只通人性的猴子。
在决定去金陵之时,由于这猴子不便携带,同时也是因为前路凶险,亓芷担心无双同去不太安全,于是嘱托凌颜代为照顾,现在看来这段日子它过的倒还是不错。
扑到我身上的无双四肢孔武有力,我连忙把它从我身上拉扯下来,同时仔细的看看这调皮的猴子。
这才几日不见,无双似乎比之前更加高大,额头上的白斑异常醒目,见我注视着它,它伸出舌头舔着我的手背,同时欢快的发出了“吱吱吱”“吱吱吱”的叫声。
这几天的放松让我心情大好,见无双这般模样,我伸出双手抱住这当初居然看不起我的猴子,无双享受着我的拥抱,同时用那双灵性的眼睛看着我,口中依旧“吱吱吱”“吱吱吱”的叫个不停。
我记得亓芷是能够听懂无双语言的,我看向亓芷,想让她为我翻译无双想说些什么。
亓芷笑了笑,开口对我解释。
“川哥哥,无双的感觉真的好灵敏,它说你虽然看上去没什么变化,但是气势上好像变了一个人。”
据说动物的感知力远远超过人类,或许在我滴血山海环之后,我的身体确实有了某种尚未发掘的变化,而这猴子恰巧能够对其感知。
我想了想地宫中被我一击打碎的金鼎,心中隐隐有些骄傲,无双在我怀里又开始了乱叫,还没等我开口,亓芷“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用手掌轻轻的抚摸着我怀里的无双,眉眼间满是合不上嘴的笑意。
见亓芷的反应,我忍不住好奇,看向她开口问道。
“怎么了,你想起什么笑的这么开心。”
亓芷强忍着笑意,向我开口。
“无双说,就算你有了变化,你也打不过它,哈哈哈。”
我一阵无语,却又不能真的和一只猴子较劲,装出一副凶狠的样子,眼睛狠狠的瞪着无双,可看它一脸天真的样子,我也只能无奈的笑了。
我放开怀中的无双,回到屋中给它拿了一个桃子,无双见到桃子如同得到玩具的孩子一般,喜笑颜开,用爪子捧在脸前,开始认真的品尝这猴间美味。
见无双贪吃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到底是猴子,见到桃子就迈不开腿走不动路。
我一边看着无双一边随意的开口,想知道亓芷找我是想要干什么。
“对了亓芷,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亓芷听见我的话,一拍脑门,一脸懊恼的样子看着我。
“光顾着玩都忘了正事,川哥哥,凌轩哥哥找你。”
听见凌轩找我,想来是有了新的进展,我连忙和亓芷一起,带着对桃子恋恋不舍的无双,直奔凌云塔而去。
在凌云塔的第三层,我看到了几乎要被埋在书山书海中的凌轩与薛楠。
只看见本来整齐有序的第三层如今一片狼藉,书架歪七扭八,各种珍贵的古籍善本随意的摆放,说是暴殄天物一点都不为过。
看着他俩,我露出一丝苦笑。
“凌轩,薛楠,你们这也太夸张了吧。”
凌轩并未回答,见我来了,连忙拉着我的手将我引到一处整理好的几案之上,指着几张书页,让我仔细观看。
我见凌轩面色焦急,所以并未急于询问,而是认真观看,原来这上面记载之人乃是萧衍。
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武进县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建立者,出身兰陵萧氏,乃名门之后,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凭借家族背景,萧衍刚出仕时便担任南齐开国功臣、卫将军王俭的幕僚。王俭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颇为出众,于是提拔他为户曹属官,不久又提升为随王萧子隆的参军。后来因为父亲去世,萧衍回家守丧三年,然后复官,升任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
萧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间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接受萧宝融“禅位”,代齐建梁。
在统治初期,萧衍留心政务,对宋、齐以来的种种弊端有所纠正。为使各州郡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他采取了更换异己、任用亲信,兼以讨伐的方针。但对门阀世族,萧衍一改前例,尽可能地恢复他们尊崇的地位,又宽待宗室,授诸王以实权。
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随着年事增高,开始怠于朝政,又沉溺佛教。太清二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囚死于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这书页只有寥寥几页,我仔细看完,发现这都是对萧衍生平的记载,其中并无任何与我印象中的萧衍所不同之处,我忍不住问向凌轩,想知道他究竟从中发现了什么。
“这几页记载有什么问题么?”
凌轩看来是这几日醉心与凌云塔中,并未好好休息,他揉了揉通红的双眼,反问我。
“你应该先问问这几张书页是哪里来的。”
我一怔,这凌云塔中什么都不多,唯独古籍善本多不胜数,难道这段记载不是这塔中之物?
我忽然意识到其中蹊跷,这能放在凌云塔三层的,无不是春亭与凌轩精心收集而来,关于历朝历代不为人知的野史秘闻,而且都为真本,可这段记载明显是现代人所写,断然不可能是这塔中原本之物。
想到这里,我拿起这几案上的书页,看向凌轩,好奇的开口。
“既然不是这塔中原有的记载,那你又是从何处找来?”
凌轩自嘲的一笑,笑容中居然满是苦涩。
“韩川,我还真是第一次感觉到这种无力感,你看的这几张书页并非我与薛楠找到,而是有人特意送来!”
………………………………
第七十二章 出家的武帝
居然是有人特意送来?
凌轩的无奈让我大为好奇,他如此骄傲之人居然也有无力的时候,我连忙询问,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凌轩,怎么回事,你慢慢说。”
凌轩平静了一下心情,开始对我介绍这书页的来历。
“那天亭哥让我和薛楠在这凌云塔查资料,看看有没有什么收获,可我们查了两天并没有丝毫进展。”
“就在刚才,我们出去吃饭,回来的时候这书页就被人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似乎是这人生怕我们看不见一般。”
闻听春亭所说,我再一次拿起这不知道何人所留下的书页,一边看一边迷惑的说道。
“萧衍同陈庆之本为君臣之间的关系,难道其中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隐秘?”
薛楠在一旁听见我的话,走了过来,无奈的耸了耸肩膀,自嘲的一笑。
“鬼知道,这种被人牵着鼻子的感觉真不好,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人留下的,你说这人要不然就一五一十的说清楚,要不然就什么也别说,他这留下几张纸算是怎么回事。”
亓芷的认真的看着书页,注意力却好像并不在记载的内容之上,她犹豫了一会,开口说道。
“你们看,这书页好像有些问题。”
我们听见亓芷这般言语,各自拿起一张书页,仔细查看,可并没有任何发现。
“这书页哪里有问题?”
亓芷犹犹豫豫,看样子也是不敢轻易开口。
“这似乎不是普通的纸张,有点像是无碳型压敏记录纸,这种纸张乍一看和普通的纸没有什么区别,可是在其中含有无色或者浅色的染料以及显色剂,它们能被有机溶剂溶解,通常被用来藏匿信息。”
众人的神情都是满满的迷惑,看样子只有亓芷对此有过研究,我们连忙询问,要如何才能发现这纸张中隐藏的信息。
亓芷想了一想,不敢确定的说道。
“一般来说,用这种方式隐藏的信息,只要将纸泡于水中,就可以看到纸上真正想要记录的内容,可是这突然出现的书页事关重大,如果我猜错了,被水泡了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这段线索。”
凌轩听见之后,毫不在意的一笑。
“与其在这里猜测,还不如动手尝试一下,反正这书页不止一张,我们先拿一张试试看就知道了。”
说完,凌轩和我们带着这突然出现的书页走出凌云塔,来到了阁楼之中,然后吩咐凌颜取来装水的器皿,等水到了,凌轩取出其中一张书页,小心翼翼的将书页置于水中。
只见书页随着水的浸泡,上面原有的文字居然逐渐消失,与此同时,新的记载出现在书页之上。
一见这书页果然如亓芷所说,我们大为兴奋,纷纷将其余的书页全部置于水中,等到上面的信息全部显现之后,围了上去仔细查看。
我们将书页按顺序排好,出乎我们意料,这新出现的内容依然不是什么机密之事,而是一段关于武帝萧衍晚年的一些记载,只不过这记载是他晚年所做荒唐之事。
梁武帝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为此,他堂堂一代帝王甚至有着四次出家为僧的记载。
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亲自到了同泰寺,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下令改年号为大通。
公元529年,武帝萧衍第二次出家,至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脱下帝袍,换上僧衣,舍身出家,九月十六日讲解《涅槃经》,二十五日由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二十七日萧衍还俗。
大同十二年四月十日,梁武帝萧衍第三次出家,依旧是同泰寺,而这次群臣用两亿钱将其赎回。
太清元年三月三日,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新出现的记载只有这短短几句,没头没尾,似乎只是为了让人知道萧衍有过几次出家的记录,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亓芷皱了皱眉头,语气中满是不敢置信。
“川哥哥,这是真的假的,萧衍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做,居然四次出家当和尚?”
我点了点头,同样眉头紧皱。
“这是真的,很多史书都有过记载,至于萧衍为什么如此做,倒是一桩千古谜案。”
薛楠心思细腻,她捋了捋头发,伸手拿过书页,若有所思。
“这上面写着,公元527年,萧衍第一次出家,我如果没记错的话,陈庆之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由一介书生变成了威震中原的白马军神,这中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听薛楠这般说法,凌轩连忙让凌颜前往凌云塔,从第二层中找出陈庆之的生平记载,想要互相比对。
凌颜点头称是,不多时,手捧着一卷古籍回到阁楼之上。
我们连忙翻到记载陈庆之领兵的记载,仔细查看,发现果然如此。
梁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与曹仲宗、韦放会攻北魏涡阳。陈庆之仅率麾下200骑奔袭,破其前锋,又背涡阳城与魏军相持。魏军筑13垒,陈庆之领兵夜袭4垒,迫涡阳城主王纬出降。梁军乘胜攻破其余9垒,俘斩甚多。
大通二年(528年)十月,为飙勇将军,奉命护送降梁的魏北海王元颢北还。
大通三年(529年)四月,陈庆之自铚县至梁国,击败拥兵7万、筑垒9座的魏将丘大千。在考城大败魏将元晖业2万人。五月,连拔荥阳、虎牢二城,长驱直入,护送元颢到洛阳。至此,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战,所向无前。
我们大为兴奋,萧衍的第一次与第二次出家,时间上与陈庆之北伐之战互相吻合,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段萧衍与陈庆之之间彼此关联的线索。
可兴奋之后众人冷静下来,仅仅知道这些,我们又能如何?
亓芷虽然解开了书页纸张的玄机,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在一旁喃喃自语,眉宇间满满的迷惑。
“萧衍贵为一代帝王,却三番五次试图出家为僧,而每次出家都需要群臣大费国力将其赎回,这怎么说也说不过去啊。”
“都在啊。”
就在我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的当口,从楼梯处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
“既然都在,那就省得我挨个通知了,凌轩,一会去武馆通知沈浪,明天出发,再回金陵。”
我们闻声看去,原来是凌轩,我忍不住好奇开口向他询问。
“金陵?我们不是刚刚从金陵回来么?还去干什么?”
春亭微微一笑,眉宇间不同于我们的疑惑,仿佛胸有成竹。
“金陵,同泰寺!”
………………………………
第七十三章 鸡鸣寺
听见春亭所说,我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在那被我们以水浸泡的书页上,新出现的内容清楚地记载着萧衍当年出家之地,仔细看去正是同泰寺。
应该是春亭这几天不知从何处也得到了与我们类似的消息,而他比我们更为直接,既然想不通其中细节,索性去到实地探查,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隐藏在这座千年古寺之中。
既然如此,我们并未多做停留,收拾好东西前往武馆,喊上正在武馆刻苦训练的沈浪,踏上了重返金陵之旅。
在前往金陵的车上,我翻阅着凌颜特意从从凌云塔中找出来的的古籍,仔细的寻找着关于同泰寺的记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由于佛法兴盛,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其后妃、公主兴造寺塔之风尤盛,故南朝寺院林立,且以木材构筑者居多,绝大部分佛寺皆在都城金陵。
可惜历经战乱,当年的佛寺现今已百不存一,后人搜集诸书,得知南朝佛寺之确切可稽者凡二百余所,然其他失名、不见记载者则不计其数。
南朝寺院建筑,除采前塔后殿之一贯形制外,其最大特征为双塔及舍利之安置。其中以鸡鸣寺、栖霞寺较为著名。
栖霞寺中有千佛岩石刻造像与明征君碑等石碑、石塔,其风格之秀美典雅,异于北朝云冈石窟造像,为南朝仅见之石刻造像艺术,亦为中国重要之佛教史迹。
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又称古鸡鸣寺,始建于西晋,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华夏的佛教中心。
而我们要去的同泰寺,正是鸡鸣寺的前身。
在大通元年,也就是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下令在皇宫旁边建了一座寺庙,这就是我们要去的同泰寺,该寺地基挖得极深,触及地下泉,上起高塔九十丈,为九层浮图,每夜静,铃铎声闻十里。自佛法传入中原,塔庙之盛,未之有也。萧衍以帝王之尊,却也舍身佛事,《声律启蒙》云,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这文字很美,代价却很惨重。
这年三月,梁武帝亲赴同泰寺,脱去御服,换上法衣,就住在寺里当起皇帝和尚,此一住就是十天,急得臣下没办法,只好凑钱捐资同泰寺,价码达一亿万钱,三请,萧衍才过足和尚瘾,起驾回宫。
两年后,梁武帝在同泰寺里举行了一次佛教大典“四部无遮大会”。拜完了佛,他又犯了当和尚的瘾,在同泰寺讲《涅槃经》七日,十一月乙未日,讲《般若经》七日。
就在萧衍第四次从同泰寺赎身的当天晚上,同泰寺突然发生火灾,无情的大火将佛塔烧毁,梁武帝说这是魔鬼干的坏事,应该做更大的法事来镇压魔鬼。
萧衍下诏,他说道愈高,魔也愈盛,行善事一定会有障碍,因此应该重建佛塔,把新塔修得比旧塔高一倍,才能镇得住魔鬼。
他招来大批和尚尼姑来这里做法事,给他们吃上等的素斋,消耗了上万斤香烛,虔诚的念了几天佛经,又叫大臣们跟他一起烧香磕头,还派出大批工匠上山采石砍树,花了无数的钱财,企图建造一座十二层的高塔。但是,新塔还没有完工,他就被因侯景之乱被拘禁,最后饿死于建康台城。
传说中同泰寺楼阁台殿俱全,九级浮图耸入云表。梁武帝曾亲临礼忏,舍身此寺,并设无遮大会等法会,又亲升法座,开讲涅槃、般若等经,后更于本寺铸造十方佛之金铜像。
可惜这寺庙随着大火早已不见昔日盛况,梁亡陈兴,本寺遂成废墟,直到洪武时期,方才有了变化。
明朝洪武二十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拆去旧屋,扩大规模,重建寺院。朱元璋御笔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院落规模宏大,占地达百余亩,规模虽已大大缩小,但是香火一直旺盛不衰。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虽然未能亲眼目睹当年的盛壮,可既然能比未央宫相提并论,我们大致也能猜出当年这座寺庙究竟有多么华丽威严。
看着这古籍中的记载,我不知不觉在车上睡着,随着亓芷轻轻推动我的手臂,我睁眼一看,在我眼前的,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鸡鸣寺。
在远处观看,这鸡鸣寺内有大殿六所,小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宝塔,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虽然还未进得寺中,却已经可以在脑中想象出当年萧衍在此主持“四部无遮大会”的盛况。
既然已经到了此地,在外观看自然不如进入寺中,众人跟随来往上香礼佛的人流走进寺中,发现寺中虽不复当年南朝盛况,却依然有大雄宝殿、观音楼、韦驮殿、志公墓、藏经楼、念佛堂、药师佛塔、等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内奉祀三宝佛,外山门、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