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关山纪年-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楼、念佛堂、药师佛塔、等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内奉祀三宝佛,外山门、三大士阁、钟鼓楼、禅房等威严耸立,让人进得此处忍不住的产生顶礼膜拜之感。
地方太大,众人转了一会就已然分不清东南西北,凌轩让我们稍作休息,他独自一人前去询问寺庙之中负责清扫院落的和尚,过了一会,只见他垂头丧气的归来,看来是没有收获。
他回到我们身旁,看向我们,泄气的说道。
“我刚刚询问了一下,这鸡鸣寺当初毁于大火,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整座鸡鸣寺全都是后人重修,就算当年萧衍与陈庆之和这里有些关联,也早就随着大火付之一炬,我们是不是白跑了一趟?”
春亭却丝毫不见气馁,他饶有深意的看着我,口中发出询问之语。
“韩川,你在来的路上一直在看关于鸡鸣寺的记载,对于凌轩所说,你怎么看?”
我挠了挠头,没好气的说道。
“能有什么看法,这同泰寺被火烧了之后还没等萧衍重修,萧衍就被侯景囚禁,同泰寺也从此废弃,直到洪武二十年,明朱元璋才开始下令重建寺院。他御笔题额为“鸡鸣寺”,后经明宣德、成化、弘治年间扩建,也就是说,我们面前的鸡鸣寺无论如何都已经被重修了好几轮,哪里会有当年隐藏的信息。”
春亭点了一下我的额头,失望的开口。
“榆木脑袋,你自己说这鸡鸣寺是何人重修?”
我看向春亭,缓缓开口,语气中满是不服。
“朱元璋啊,洪武二十年……”
我忽然醒悟,朱元璋堂堂一代帝王,又如何轻易会做出这等重修前朝庙宇之事,想来是有人授意,他才会有这般意向。
而如果说有人能够命令贵为皇帝的朱元璋,使朱元璋心甘情愿的去重修这同泰寺,经过这么久的经历来看,我们恰好知道一人。
常遇春!
………………………………
第七十四章 竟陵八友
我从来不相信巧合,朱元璋与常遇春的真实关系,是我们在通过地下皇陵的探索之后所得最为重要的收获,而在这鸡鸣寺,既然再度与他们发生关联,想必其中一定有所蹊跷。
我将我的猜测说给众人,众人闻听,纷纷点头,都觉得有几分道理。
我说完看向春亭,见他没有反驳,他只是见我理清了其中的细节,微微一笑,欣慰的看着我。
“我虽然不知道这里到底藏有什么秘密,但是正如你常说,世上没有巧合,既然这里能与朱元璋有所联系,其中一定有我们没发现的线索。”
我们听后冷静了一下,继续同春亭在这鸡鸣寺内四处查探,试图找到其中隐藏的真相。
这鸡鸣寺威严壮观,我们一众人等暂时忘记此行的目的,单纯的在这鸡鸣寺观赏,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并非威严的大雄宝殿、药师佛塔这些大型建筑,相反,而是胭脂井、观音像、以及景阳楼。
胭脂井为南朝陈景阳殿之井,开皇九年,隋文帝发兵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之时,陈后主与其嫔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入胭脂井,后被隋兵发现而成为俘虏,所以又叫辱井。
据《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记载,胭脂井原名“景阳井”,在台城内,后掩没。后人为了让人们记载陈后主的教训,遂在鸡鸣寺侧再立胭脂井。王安石也曾在这里留诗一首:“结绮临春草一丘,尚残宫井戒千秋。奢淫自是前王耻,不到龙沉亦可羞。”
这鸡鸣寺观音殿内供奉的观音像与众不同,但凡佛寺观音像皆为坐北朝南,这里却是一尊面朝北而望的倒坐观音菩萨像,殿门的楹联写道“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
想来众生与菩萨的区别就是一者执迷不悟,一者大彻大悟,所以在这里用菩萨倒坐喻指只要众生能够回头,由迷转悟,即成为菩萨。
而景阳楼在豁蒙楼东,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并无其他,仅仅因为楼上有对联一副。
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
仅此一副对联,同时包含着关于鸡笼山、台城、景阳楼、玄武湖、同泰寺和胭脂井等遗迹的故事,鸡鸣寺千年的底蕴,在这一副对联中显露无疑。
天色慢慢黑了起来,我们却依然没有收获,薛楠皱着眉头,疑惑的问出了一个被我们忽略的问题。
“你们说,这里为什么叫鸡鸣寺?”
众人一怔,一时之间却都没有好的回答。
无论是前身由萧衍主持修建的同泰寺,还是由朱元璋修建的鸡鸣寺,规格虽然不同,却都是皇家所建,在取名上一定不会随意而为,可这鸡鸣二字,看起来如同随口一提,丝毫没有半点皇家风范。
想到这里,亓芷连忙拉过一旁打扫山门的小和尚,双手合十施了一礼。
小和尚见亓芷这般妙龄女子如此举动,脸色通红,他连忙还礼,深深的低着头,不敢直视亓芷的脸,口中轻念佛号。
“阿弥陀佛,不知女施主所为何事。”
亓芷态度恭敬的开口问道。
“小师傅,不知这寺名为何会是鸡鸣二字?”
小和尚听见亓芷的疑问,神色放松,缓缓开口为她解答。
“具体原因小僧也不大清楚,不过曾经有人进行过探究,最后结论是因为寺前有鸡鸣埭而得名。”
“原来如此,在下受教了。对了,小师傅,我们听说这里是洪武年间朱元璋重修而成,那不知道还有没有什么建筑是梁朝那场大火没有波及到,能够一直保存到现在的?”
小和尚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遗憾的摇了摇头。
“这事小僧就更不清楚了,想来如今寺中的一切,都已经不是最初修建的模样,女施主有所不知,太祖重修之后,咸丰年间本寺再度毁于战火,到了同治年间又一次重修,即便当年有什么建筑没有被大火所毁,想必也很难留到现在了。”
亓芷失望的点了点头,告别这热心的小和尚,转身回到众人身旁,将我她来的消息为众人一一转告。
春亭听她说完,并未因为几度重修而感到失落,反而面带深思。
“鸡鸣寺?鸡鸣埭?”
薛楠侃侃而谈,看样子是来之前再一次做好了功课。
“对于鸡鸣寺是因为鸡鸣埭这个说法,在清人余宾硕的《金陵揽古》中,曾说到‘寺前有鸡鸣埭,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至此,始闻鸡鸣也。’清初诗坛领袖,身为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在《登鸡鸣寺》一诗中也留下过‘鸡鸣山上鸡鸣寺,绀宇凌霄鸟路长。古埭尚传齐武帝,风流空忆竟陵王。’这样的说法。”
沈浪在一旁挠了挠头,偷偷问我。
“川哥,这个竟陵王又是谁?”
沈浪自认为自己声音很小,其实他嗓门过大,大家都可以听到,众人一阵哄笑,他不免脸颊通红。
凌轩白了他一眼,似乎是后悔收他为徒,只能无奈的对他解释。
竟陵王,指的便是萧子良,他字云英,南兰陵人,齐宗室、诗人。齐武帝萧赜次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同母弟。母武穆皇后裴惠昭。
建元元年任会稽太守。次年,改任丹阳尹。在此,他开仓济贫,开垦荒田,发展农业生产。齐武帝萧赜登基后,他被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后又被封为南兖州刺史。次年,兼任司徒,转护军将军,镇守西州。
沈浪发讪的看着我们,口中的话语却让人意外。
“那这个人我确实没听说过,可我总感觉这个称呼好耳熟啊。”
他这个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对于解密之事,我们一向没考虑过他的意见,可他居然觉得耳熟,那就一定是在哪里见过这个称呼,或者我们中有人曾经提过,但我想了许久,却并未有任何印象。
“哎呀,我想起来了。”
亓芷忽然开口,打断了我们的沉思。
只见她并未继续说出自己的发现,而是把小手伸进我的怀中,从中找到我来之前特意携带的一些记录,拿在手中,蹲于地上,开始认真的查阅。
过了一会,她举着其中一页,兴高采烈的对我们说。
“找到了,在这里!”
我们顺着她的手看了过去,只见她指着的地方,赫然有一行大字。
竟陵八友!
………………………………
第七十五章 白衣男子的真正目的?
怪不得刚才沈浪听到竟陵王的名号会觉得异常的耳熟,原来是因为竟陵八友,我们之前查阅萧衍的生平,曾经几次三番的看见过这个集团,沈浪在一旁听的多了,觉得耳熟也并不奇怪。
所谓的竟陵八友,其实指的是南齐永明年间出现的一个文人集团,由竟陵王萧子良召集,萧子良不以文学见称,但是他个人喜好文学,礼待文学之士,组织文学活动,促进了南朝文学的彬彬之盛。
齐永明二年,竟陵王萧子良特意开西邸招文学之士,先后有七十四位文人进入西邸,形成了古代文学史上最为庞大的文学集团。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共有八人。
这八人分别为范云、萧琛、任昉、王融、谢朓、沈约、陆倕,同时还有当初尚未登上皇位的萧衍。
萧衍博通文史,又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诗赋之中不乏名作,早与其他七人年同为竟陵八友之一。
除开此八人之外,萧子良同时聚集了大批文士,规模达八十余人,这个集团促进了南齐文学与佛学的发展,推动了“永明体””的产生,对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竟陵八友对于历史的影响远不止在文学与佛学方面,他们对于齐梁政治的影响也相当重大,谢朓与沈约均为一代文人,至于萧衍更是龙登九五,成为后世所称的梁武帝,这些与八友前期在竟陵王萧子良处的活动都是分不开的。
亓芷女孩子心思细腻,听到沈浪说耳熟就想到了萧子良与萧衍的联系,随着她找出这张书页,我们也恍然大悟,虽然依旧不知道具体为何,但总归是有了收获。
沈浪在一旁嘟嘟囔囔,看得出来他毫无头绪,垂头丧气。
“什么玩意,从陈庆之到萧衍,从萧衍又到这什么竟陵八友,头都大了。”
虽然已经习惯了沈浪这般模样,但是这次我却大为赞同。
我们刚刚从金陵回到凌云阁,就因为那神秘白衣男子留下的两句话,开始对陈庆之的生平开始查探,可凌轩与薛楠在凌云塔中毫无收获,仅仅是得到了几张不知何人特意留下的书页。
在书页上,是关于梁武帝萧衍的一些介绍,然后我们通过亓芷的办法,将书页泡于水中,从新出现的消息中得到萧衍在这鸡鸣寺四次出家为僧的记载。
春亭不知从何处得到了与我们一样的消息,于是一行人等赶赴鸡鸣寺,准备实地探查,没想到我们从萧衍与陈庆之身上没有得到任何进展,如今居然又扯到了萧子良与竟陵八友身上。
我忍不住反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已经本末倒置了?
我看着春亭,忍不住问出自己的疑问,他神色一怔,这应该是我第一次在他脸上看到犹豫。
春亭抬头看了看天色,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时候也不早了,还是先回去休息吧,这里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大家每个角度都要去认真思考,同时集合众人的力量,那神秘男子既然会留下线索,就一定不会无的放矢。”
这次的春亭一点也不像往日,神色间再也不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与我们一样无奈疑惑,看起来关于这南朝的故事他也并不清楚。
无奈之下,我们只能调转步伐,离开这威严神秘的鸡鸣寺,期待着下一次来此之时能够解开其中玄机。
回到住所,众人经过这一趟鸡鸣寺之旅,兴致都大为低沉,每个人都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我环顾四周,居然没有一个人率先开口。
见状,我不得不说点什么,试图缓解这尴尬的气氛。
“今天也不算是没有收获,不管是萧衍还是萧子良,其中一定和陈庆之有某种关联,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
“韩川说的对,凌云塔虽然不算防守严密,但是一般人如果想将书页放进塔中同时不被我们发现的话,实在是不太可能,想来这应该就是韩川口中那神秘的白衣男子所为。”
凌轩听懂了我的意思,站了起来第一个开口配合我。
“这男子既然如此高深莫测,断然没有玩弄我们的道理,既然他留下了代表陈庆之的两句童谣,又将萧衍出家的记载留在凌云塔中,那我们的探索方向就没有错误,陈庆之同萧衍之间除了君臣关系,一定还有某种不为大众知道的关联,只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大家不要气馁。”
随着凌轩开口,众人的情绪并没有变得高涨,想来也是,都是成年人,又不是小孩子,哪有这么容易哄,我们这一趟本就是毫无收获,或者说明明有收获,我们却根本没有发现。
“好了,各自去休息吧。”
春亭看着在座众人的反应,终于开口,语气中带有深意。
“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休息,明天还有明天的事情,别气馁,韩川与凌轩所说不错,很快我们就能找到其中暗藏的玄机。”
春亭就是有这样的本事,同样的话从我们口中说出与从他口中说出效果截然不同,他所说之话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的相信,随着他说完,众人的情绪终于恢复正常,准备回到房间进行休息。
我也一样,听他说完之后,转身正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好好睡一觉,这时候却听见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
于是我回过头,发现身后是春亭,他缓缓向我走来,走到我身旁之后,用一只手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同时对着我的耳朵小声说道。
“韩川,你先别走,我有事同你说。”
虽然不知道春亭此举是何意,居然要避开其他人,但是他一贯做事都不曾解释,我只好故意装作磨蹭,等到所有人都走出房间,才看向春亭,想要开口询问。
还未等我说话,春亭抢先一步开口。
“韩川,看来这次又要靠你了。”
我看着他的表情,他表情严肃认真不似作伪,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你们既然没有办法,那我又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玄机?”
春亭让我坐下,他坐到一旁缓缓开口。
“我曾经告诉过你,在五尊雕像之中,隐藏着你曾经的道法与记忆,而之所以你找到毕方雕像,却没有得到其中蕴含的道法与记忆,是因为在你见到雕像之前,其中的东西就早已被我藏了起来。”
春亭见我随着他的话大吃一惊,连忙伸手示意我冷静,继续说了下去。
“你放心,我无意对你做些什么,只不过这同样是祖训,毕方雕像中的东西一定要在你吸取了其他四尊雕像之后再去吸收,否则对你百害而无一利。”
我听完他说的这些冷静下来,不知为何,只要是从他口中说出,无论有多么荒诞离奇,我却从来不曾怀疑。
我反而放松下来,如此事情,春亭如果不说我也不会知道,既然他说了,想必就是无心隐瞒与我。
我看着他,认真地问道。
“即便如你所收,可这与我们现在的探索又有什么关系?”
春亭见我的反应,赞许的点了点头,看着我,同样认真的说道。
“这神秘男子既然先前为你留下古画中的秘密,想来一定是清楚雕像被安置的真正方位,结合你在地下皇陵滴血山海环之时,曾经对我们说隐约看见一白马将军,所以我大胆猜测,这神秘男子所留下的,就是下一座雕像真正的安置之处!”
………………………………
第七十六章 开金盒 取雕像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春亭说这神秘男子可能知晓其余雕像的安置地点我并不吃惊,毕竟这男子神通广大高深莫测,而我想来除了他们口中那特殊的身份以及这雕像之外,并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吸引到他的注意。
可我没想到的是,听春亭所说,并不是我的身份吸引到了这神秘的男子,他也不是想通过我找到雕像的安置之处,恰恰相反,他是想要带领我找到雕像真正的安置之地?
见我的疑惑,春亭无奈的点了点头,示意我没有听错。
“依我看来,就是这样。”
我还是怀疑,眼中满是困惑。
“那又何必这么麻烦,他直接来找我,然后告诉我雕像的位置不就可以了么?”
春亭摇了摇头,再度发出曾经有过的感慨。
“韩川,想来这白衣男子同我一样,我们并不是不想直接告诉你真正的经过,可是这只能靠你自己,我们其他人爱莫能助,只有通过你自己,你才会知道这一切真正的原委。”
类似的话,春亭已经说过不止一次,每一次说的时候脸上都充满感慨与感伤,见他这个样子,我知道继续这个话题也不会有所收获,于是退而求其次,开始询问他刚才所说。
“就算是这样,可我们现在也没有下一尊雕像的线索,你说这些又有什么用?”
“我们是没办法知道,可是你有。”
春亭见我不再询问,长出一口气,感激的看着我,说起了他刚才未完的话语。
“这五尊雕像并不是凡人能够铸造出的神物,全部都为上古之时前辈大能以神力铸成,彼此之间互相有感应,只要你收回这獬豸雕像之中的神通与记忆,自然就能感受到下一尊雕像所在的位置。”
说完,他不知从何处取出了那装有獬豸雕像的金盒,放在我的面前,不在开口。
看来他早有准备,算定了这次靠我们自己不会发现新的线索,所以未雨绸缪,将这金盒藏在身上,等到现在才取出,是他最后的办法。
我想了一下,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部分原委。
我见到的第一尊雕像是薛楠拿给我的毕方雕像,我当时并未从雕像上感到丝毫与我有关的迹象,联系刚才春亭所说,是他依照祖训,将毕方雕像上的神通与记忆以特殊方式取出,等到我搜集完其余的部分,才会再次交还于我。
而这獬豸雕像则不同,这尊雕像在地下皇陵埋藏千年,中间我父亲以及弱水中人虽然曾经到过那里,却并没有打开的办法,也就是说在这尊雕像上的神通以及记忆丝毫不少,只要我能够吸收,不仅能够恢复记忆与法力,同时还能够感应到下一尊雕像的位置。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春亭没有骗我。
听春亭对我说出如此骇人听闻之事,我却对他一点都产生不起怀疑之心,我甚至感觉自己是被他下了什么蛊。
犹豫了一下,信者不疑,我还是相信我自己的内心,遵从内心选择了对春亭的无条件相信,既然如此,吸收雕像中的力量已经是我们唯一的办法。
我打量着眼前的金盒,盒子为金质,在四角上依然挂有锁链,只不过如今已经纷纷断裂,在金盒的上方刻着一尊类似麒麟的神兽,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长有一角,之前早有观察,所刻之物正是獬豸。
在金盒四周,刻有各种神兽向上攀爬,结合到一起,仿佛以獬豸镇压这金盒上其余的神兽,一个个怒目圆睁,神韵威猛,分外灵动。
我伸出手,将金盒拿于手中,试图将其打开,却发现盒子如同被焊死一般,并不见任何缝隙,也不见能插进钥匙的锁孔,我毫无办法,只得抬头望向春亭,向他寻求帮助。
春亭见状,知道我无法打开这手中的金盒,他微微一笑,神色间丝毫没有担忧。
“或许你到现在依然不信,可这金盒以及地下皇陵确实是你当年的手笔,凡人无法打开,你为何不试试能够代表你身份的东西?”
听他说完,我沉思了一下,从怀中取出鬼谷令,从手上取下山海环,一手拿着金盒,一手拿着鬼谷环令,将两只手缓缓靠近,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随着鬼谷环令靠近金盒,只见金盒的表面居然如同沸腾一般,开始发出耀眼的光芒,随着光芒浮现,金盒四周的浮雕开始模糊,我慌张的看向春亭,却见他也是一副茫然的表情,大张着嘴,不知要说些什么。
一时之间我举着双手,不敢乱动,过了一会,金盒的光芒终于消散,我这才敢放下双手,仔细的看向金盒到底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只见金盒四周的浮雕已经全部消失,新的盒壁通体漆黑,不复黄金的华丽,却显得庄严厚重,带着历史的沧桑。而顶部的獬豸雕像并未消失,虽然少了一层黄金的覆盖,却依然威武雄壮,只是在背部多了一个很窄的小孔,乍一看去,这金盒居然如同一个孩子用的存钱罐一般。
我打量着獬豸上新出现的小孔,按照宽度来看正好同我手中的山海环相差不大,我和春亭对望一眼,见他对我点了点头,我深吸一口气,动作坚决的将山海环放在这小孔之中,等着看这盒子后续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